囑以惠持為成出離
業疏云。今行學者。多依隨戒。忪煢守護。不知戰兢。本有何意。若不為出。空奉外儀(此中明出須論究盡二種生死)。或以汙心。為名為利。諂誑無慚。詐現持戒。心為業本。終墜生死。不如不受。無犯持也。但順故業。減損集因。故百論中罪福俱捨。為天持戒。名不淨也。
又成論云。行者深心。不樂為罪。名淨持戒。持世佛藏云。若不為除我倒。而持戒者。名破戒人。廣訶如彼。
記引百論云。有漏淨福(即人天也)無常故尚應捨。何況雜罪福。
又云。持戒有二。一者不淨。二者淨。何等不淨。謂持戒求樂報。一者生天。二者人中富貴。何等為淨。行者作念。一切善法。戒為根本。持戒則心不悔。心不悔則歡喜。歡喜則心樂。心樂則得一心(得定)。得一心則生實智(發慧)。智生則得厭。得厭則離欲。得解脫。解脫則得涅槃。是名淨持戒。
又準事鈔持犯篇四種分齊。可括諸文。一賊分齊。即上名利諂詐等。二罪分齊。即成論不樂為罪。三福分齊。即百論為天持戒。四道分齊。道通三乘。無非出離。前令反妄。下誡域心。必指佛乘。是今分齊。
(略編 補充資料 4)
《事鈔》云:「以法能資人,親成眾行,使人能弘法。故《律》云:『以眾和合故,佛法得久住。』」
《資持》釋云:「次眾法中,佛所立戒,令人稟行,即以法資人也。上明自行既立,方堪秉御,以成眾行,即是弘法,故云『親成』等。是知法有資人之用,人有弘法之能。非法則人亡,非人則法滅。人法相資,乃能久住耳。」
毘尼立法,殷勤囑累,制令記憶,不使遺忘。所以常爾一心,違皆制犯。故知常勤觀察,始號奉持。
(略編 補充資料 8)
《業疏》云:「余老矣,恐徒移日晷,妄損正功,耽滯無益之辭,以送有涯之命,誠不可也。《大集》法行之言,律頒常一之教,此而不審,餘竟何言!」
《濟緣》釋云:「《四分大小持犍度》云:『初夜後夜,精進覺悟。若在晝日,若行若坐,常爾一心,念除諸蓋。』 頒,賜也。經稱法行,旨在修行;律制常一,意存攝念。苟不體此,則失宗要,被物無功,終成浪述;故云:『此而不審』等。仍知今疏,專被攝修。講學討論,勿忘斯意。」
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智論云。若但說名字則二百五十。毘尼中。略說則八萬四千。廣說無量無邊。故出家之人。有無量無邊律儀。在家人不具尸波羅蜜。出家者即具戒度也)。依之修行。善識其六種相者。使發生定慧克剪煩惱。若闇於所緣隨流染惑。豈能反流生死。方更沈淪苦趣。所以依教出相具顯持犯。必準此行之。庶無禍害焉。今但隨戒別指。直陳進不。若通明心境具在方軌持犯中。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受者法界為量。持者麟角猶多。良由未曉本詮故。得隨塵生染。此既聖賢同有欽序。何得抑忍不論。故直筆舒之。略分四別。一者戒法。此即體。通出離之道。二者戒體。即謂出生眾行之本。三者戒行。謂方便修成順本受體。四者戒相。即此篇所明。亘通篇聚。就初戒法受緣已明。
今略標舉顯知由徑。且分七門。一初言聖道本基者。如成實云。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三行次第賢聖行之。即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又律云。為調三毒令盡故制增戒學。又云。戒者行根面首。集眾善法三昧成就。又智論云。若無此戒。雖諸苦行皆名邪行。即經云。諸善功德皆不得生。餘廣如戒本疏述之。
二戒有大用。諸佛立教並有勝能。明義各別理須略舉。夫三寶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師訓。諸行之歸憑賢聖之依止者。必宗於戒。故律云。如是諸佛子。修行禁戒本。終不迴邪流沒溺生死海。又戒經云。若有自為身欲求於佛道。當尊重正法。此是諸佛教。故結集三藏。此教最先。善見云。毘尼藏者。佛法壽命。毘尼藏住佛法方住。故先結之所以爾者。餘經但汎明化迹通顯因果。事隨理通言無所寄。意寔深遠昏情未達。雖欲進修尠得其要多。滯筌相由迷教旨。今戒律大藏住持功彊。凡所施造並皆麁現。以人則形服異世。法則軌用有儀。住既與俗不同。雜行條然自別。由世隨相有法逐相成。便能綱維不墜於地。又以法能資人。親成眾行。使人能弘法。故律云。以眾和合故。佛法得久住。
三略解名義。...
次科通敘中,初總分兩教三輪,下別敘,毗尼初中,從古皆爾,故曰咸分.就文二教,對明兩別,道俗出家, 被機異也.信解修奉,立法異也.
戒疏云:何名化教?開演化導,令識邪正,教本化人,令開慧解,本非對過而立斯教,言行教者,起必因過,隨過制約,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戒律一宗,局斯教矣.就別敘中又二,初四句總判,所歸止作下別示宗要,初中上二句,通對餘藏,下二句,局就律宗,三輪者,一者神足為無信也,二曰說法為無解也,三須憶念為無證也,由此三種,運轉不絕,故竝名輪.前之二輪,攝餘二藏,後之一輪,即攝律藏,雖復互兼,不無偏勝.
毘尼立法,殷勤囑累,制令記憶,不使遺忘。所以常爾一心,違皆制犯。故知常勤觀察,始號奉持。
四藏者,三藏外加一雜藏,用收眾典.今明戒律四中之一,制法雖多,毗尼總攝,故云統也.義約者,從理而判,此即取上總分,別收律藏,從文者且就本律二眾戒本,二十犍度,皆名法聚,準五百結集文,比丘事聚在一處,名比丘戒;本尼戒亦然,受戒法,聚在一處,名受戒,犍度乃至諸犍度亦爾,犍度,梵言即翻法聚,是則一部始末,通歸法聚所收.別示中,止作兩善,即二持,名即名字,實即體相,昧謂艸昧,取剏始之義.周易云,天造艸昧(文見迍卦.注云:造物之始,始於冥昧,故曰艸昧,言其草略,未甚顯著.)即機與下,時眾竝目,當時稟化之者,受隨二戒,受戒是壇場願體,隨戒即後起行相,故云願行,標謂指其大端,未為盡理,所以下結示,上二句示前世傳持,下二句明後代訛濫.凡古今文字,播於眾口,相傳誦習者,謂之成誦,浮訛言其時變,沿濫謂其義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