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 33B

常法師


最後,美味無窮,實在美不可言。你別看他現在這地方,一下講他的色法,一下講心法。一下講的非色非心。好像弄的暈頭腦脹,你將來分清楚了以後,你跑到任何情況,一看,喔,曉得。他為什麼分成色法的原因。為什麼分成非色非心的原因。為什麼到後來唯識在哪裡。深淺你都能夠很明白的,看得清楚。這個時候,這個法相,非常清楚了。了解了這個法相的真正目標何在?就是說你起心動念,不管自己,不管別人,來龍去脈,這因果關係,你都知道。知道了,這時才是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真正重要的概念。否則的話,的的確確,你一片模糊,就這樣,哎呀,皈依三寶好,好在哪裡?為什麼好?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這樣。這個做為我們真正想深入的人,這個是一個不圓滿的,不圓滿的,所以在這裡隨便一說。

2.1.2.4 顯立正義

01:06
再下面,第四項,顯立正義。對,這個就來勁了。現在看,這個一部分,也就是,注意,戒體門,這個「戒體相狀」當中,第四門,這地方是第四項。第一項是「辨體多少」,我們先看看,這個體,那麼這個辨體是多少?兩個,作,無作。為什麼要「立兩解名」。這個前面都辨過了。少了是不行,多了不可以。只有這樣的話,才把這個兩樣東西弄清楚了。好,沒問題,再下面是,「依論出體」,這個講這個體,它有它的根據哦。然後,從實法宗假名宗,一步一步上來,前面,這換句話說,這個上來,相當於說,到那裡我們不妨說,小學說到哪裡,中學接到哪裡,現在呢,最後再上面去,真實的內涵何在?所以第四項,「顯立正義」。顯示這個,為什麼這個地方確立我們南山一宗,這個才是真正我們佛陀他給我們的戒的真正的內涵。弘一大師在這裡加了幾個小字,

02:30
是項最為精要。學者宜致力窮研。

這個是最最精要的地方,弘一大師就因為看了這個,所以他本來看的新律家,新律家著作之完整,內涵之豐富,真美不可言。但他最後呢,因為看見這個戒體部分,才發現,啊,這真正最深奧的地方,都在南山一宗。所以他放棄了,儘管他表相上面都美,回過頭來,學,不但學,他還發願,盡未來際,生生世世,弘南山一宗。因為這個才是徹底的開權顯實佛的真正的中心思想,全部在裡頭了。可想而知,所以這幾句話,我也特別的,自己策勵,也策勵諸位同道。看下面,

03:31
《資持》云:『上且依論而示、克論體相未甚精詳。至於業疏方陳正義,乃有三宗。』見事鈔記卷十六

《資持》上面說,上面是全—的依照著《成論》,然後實際上還是把《多論》,也一步一步的來告訴我們。就是究實克實而論,講的這個體相,都並不精密,也並不周到。一直到什麼地方呢?一直到我們南山道宣律祖,寫的這個,《業疏》是道宣律祖後面,比《行事鈔》後,就是這個業疏,刪繁補缺,這個《隨機羯磨疏》,那個時候,才把戒體的正義,全部的說明。這個時候,又加了一宗了。哪一宗呢?就是立了實法宗、假名宗、圓教宗。實法、假名。那個就是前面一再說的,圓教,就是真正的當宗是圓教。繼續看文,

04:59
《業疏》云:『夫戒體者何耶?所謂納聖法於心胸、即法是所納之戒體。然後依體起用、防遏緣非。 今論此法,三宗分別。』

他首先特別把那個體貌綱要提出來。戒體是什麼呢?就是所納的聖法,不是一開頭就說,要講戒的話,要講法、體、行、相嗎?這個法是十方三世一切聖人,所告訴我們的。他也說真正的解決一切問題所證得的。可是這個是聖人所說的,現在透過了了解,你能夠如理如量的領納於我們的相續當中,就是身心當中,那麼這個所領納的,身心當中的這個法,叫做戒體。然後得到了這個,依體起用,這個有什麼好處呢?能夠防遏緣非。能夠防止種種外面不好的事情。現在來研論這個法。從實法、假名,三宗,一一來說明它。

06:20
《濟緣》釋云:『初略示體貌。

就是說,戒體是什麼呢?

06:27
納是能受心、聖法即所受戒。能所相冥、心法和合、而成於業。

以能受的心,然後去受所受的體,兩樣東西相應,這個說「心法和合」,那個「成於業」。

06:47
攬法為業、為道基本、故名戒體。

然後再攬這個法,這個法是佛說的,經過了心法相應了,變成我們的業體。這個業體是什麼?就是道基。這個道什麼道?四諦當中,苦集滅道。這個「滅」是我們證的目標。能夠解決一切問題。要達到這樣的狀態,是什麼?滅諦,要修道。所以這個修道的根本,這個修道的基礎,從這個地方開始。就叫做戒體。

07:28
體充正報、心為總主、故云心胸。

因為它這個戒體,整個的領納在我們的「正報」身心當中,然後這個身心,心是它的最主要的。所以說「心胸」。在《廣論》上面通常我們叫「相續」,這個時候唯識法相的名字,這個相續這個名字,建立得非常嚴密。可是對一般普通人,我們往往弄它不清楚。「心胸」我們平常人容易了解。下面再解釋,

08:00
初受則心為能納,法為所納、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心是容納這個聖法,這個聖法是所納的。

08:10
受已則法為能依、心是所依。

受完了以後,這個法是依在我們心上,所以心是被這個法所依的。

08:20
依體起用,即隨行也。

「依體起用」,就是「隨行」。隨行就是我們後面的「隨」,照著這個,叫「受」,受是一個願,隨是得到這個戒體以後,跟隨來的種種行持。所謂的持犯,戒相,行相,那都是指的“隨行”。

08:45
今下次標宗別釋。』見《業疏記》卷十六

上面說經論持法,就是把這三宗,分別一一解釋。說到這地方,這個經上面有一段話,尤其是《阿含》常常說,是這個佛教誡諸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通常我們也這樣說,三皈依也是這個道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什麼叫「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呢?也就是我們真正三皈依要了解,這個「依」靠你自己,然後以自己的正確的認識,然後一心一意,依止在法,為什麼依止在法呢?經過我們理智思維抉擇以後,辨別了這才是我要的。為什麼你要,因為你要離苦得樂!所以說「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任何一樣東西,再是可以做為我們正依止了。現在這個「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所依的什麼?戒體,就這個。所以你只要真正的得了戒體,不要破壞它,安住在這上頭的話,任運能夠得到種種的功德。下面就是詳細的說明這件事情。看它的解釋。第一,實法宗,

第一支 實法宗

10:17
▲《業疏》云:『如薩婆多二戒同色者。』

這我們已經了解了,《薩婆多論》說,作戒,無作戒,這兩個戒體,都是色聚。

10:30
《濟緣》釋云:『薩婆多者以計標宗、雜心俱舍毗曇並同此見。』

那個《雜心》、《俱舍》、《毗曇》,這個都是論,這個都是《薩婆多論》,共同的,觀點相似。也都是實法宗所根據的論點。

10:49
《業疏》續云:『彼宗明法各有繫用。戒體所起依身口成、隨具辦業、通判為色。業即戒體能持能損。既是善法成記用、感生集業其行在隨。論斯戒體願訖形俱、相從說為善性記業、以能起隨生後行故。』

這個文,要仔細的,仔細地要解釋一下。雖然這是實法宗,現在我們看那個解釋,前面這個文先不去管它。這個地方,就要把後面的《濟緣記》的解釋,每一個對照的來看。《業疏》說的上面這個四段。

11:51
《濟緣》釋云:『初依宗示體中四、

下面,就是依著不同的宗派,第一個《薩婆多論》。不同的宗派,說明他們的戒體,有不同的。現在的薩婆多那個論,所告訴我們,指示的這個戒體。分四部分來說明它。哪四部分?看下面的。業,這個地方不是叫「業」,初。

12:17
初至為色敘彼所計。

我們要回過頭去看了,這是什麼呢?這個就是「彼宗明法,各有繫用,戒體所起依身口成,隨具辦業、通判為色」這一段,這個是第一個。第一個,「各有繫用」。「彼宗明法」,也就是說,這個實法宗。他說「法」,每一個法,在《薩婆多論》什麼等等,它每一個法,各有它的繫束,以及它的功用。

各有繫用即三界繫。

這個通常講的,你們看過論的話,一定會說,「這個是三界繫,三界不繫」,如果是有惡有漏的話,一定是「三界所繫」。然後呢,哪一個無漏的話,那麼這個是「非三界繫」,這個就是「繫用」,所以

13:23
欲界粗段四大,色界清淨四大,所造之業,所感之果皆是色法,

這個是這一宗,《實法宗》所算的,所繫的,認以為的,說欲界就是我們那個四大,地水火風,色界呢,就是色界天,那是清淨四大,造的業也是色,感的果也是色。

13:56
無色界非四大造,則無有色,

這個無色界天,對不起,它不是色,所以說不是四大所造,沒有色,那怎麼辦呢?

14:10
但無四大造色、不妨彼天亦有果色。

這個很有意思,不妨它呀,說它雖然沒有四大造的色,可是它是什麼?它前面,在前面欲界或者色界,造了這個業因以後,現在感得這個無色之果,所以感得的無色之果,它不妨呀,現在沒有四大造的色,但是它有感的果報這個色,這個感果還是以前造的這個時候造出來的,所以說這個也說得通,換句話說,它至少言之成理,清楚不清楚?

14:54
但是這一點,我們沒有經過《婆沙》,你真正去看的話,你還是會非常佩服他,他每一個地方建立的非常嚴密,非常嚴密。這個《婆沙》,我們現在聽起來覺得,哎呀,這個好像小乘的,很不簡單喔!當年印度這種大祖師,大論師,比如說《阿底峽尊者傳》裡邊告訴我們,阿底峽尊者學了《大毗婆沙》二十年,因為他學通了,所以十八部,沒有一部例外的,都通,在他那個地方,都是他最了不起,乃至於到宗喀巴大師,他也是後來學《俱舍》,《俱舍》實際上也是總括所有小乘的,他也是非常深細,每一部分為什麼這麼判?不是像我們現在了解一點文字,他這個完全是心到什麼情況,為什麼這樣?我這地方隨便一提,否則的話,我們看見這種言之成理,好像他在那裡強辯一樣,不!他在這個期限,到這裡為止,說明這個彼此有它的必然的相關部分。

16:04
我這裡舉一個例子,我想大家就了解了。比如說我們現在平常隨便講,我經常講的:「我看見那個窗子。」深細的看的話,看見那個窗子是,一個是亦色亦心,一個是非色非心,是不是這樣啊?我們大家了解了,可是剛開始來的人,你告訴他;「這個非色非心」。他弄得暈頭腦脹,「窗子就是窗子,你到底在說什麼呀?」是不是有這種,千真萬確的事實呀?就是這樣。你心就是你的心,外面東西就是外面東西,他絕對不會管你,「外面東西因為你看見了,才會產生的這種功效」,他絕對不可能!你跟他說也有理說不清。而後面之所以了解,還必須這個窗子,這個叫做窗子,這個叫門,分得清清楚楚。否則你連窗、門、房都分不清楚,你就跟他說非色非心,那不是更糊塗上面加上糊塗了嗎?

17:00
所以我們通常,於是我們現在學,覺得這個大乘的,小乘的不要它,連它最基本的東西一片糊塗,然後你越學到後來,於是很容易就弄到後來,就張冠李戴,牽扯不清。這個道宣律祖,在他的著作當中,這地方說的很清楚。所以儘管他到後來引的時候,他每一宗所繫的,到哪裡為止,他還是立得清清楚楚。不過到最後深入的時候,告訴他,他為什麼原因,還有什麼地方不透,然後從不透的地方再引導你,一步一步深入,那麼這個是第一段。下面呢,前面說,這個就是「各有繫用,戒體所起依身口成」,這個是說明。再下面,

17:52
隨具辦業具即身口。

隨具辦業,俱就是身口,這個話怎麼講?就是我們要「辦業」的時候,不是前面說身嘛,禮拜;口嘛,陳詞;說

18:10
能造是色、所起亦色,

這個就是,這一宗為什麼說它是色呢?「隨具辦業」,因為你「具」,就是身口,造作的時候種種一切都要根據這個呀,所以說,

18:31
教與無教,二法同聚

教嘛,這個教就是作,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薩婆多論》上面,有的地方叫教跟無教,或者作跟無作,教與無教都是色法,所以「同聚」。

18:53
故云通判為色。

這就是前面四段當中的第一段,我們不妨到這地方,再回過頭去看第四行,


《業疏》續云:『彼宗明法各有繫用。

說任何一個法都有繫用,那麼現在我們這裡都是有漏之法,在這地方不外三界所繫。三界呢,欲界固然是色,色界也是色,無色界不妨有果色呀!這個果色還是因當中這樣去造的呀!然後說這個

戒體所起依身口成,

是依身口,隨具,隨著身口而完成這個業體,所以這個不管是教也好,無教也好,或者作無作,這兩個通通判在色聚當中,這是第一段,現在我們仍舊看那個《濟緣》的解釋。


第八行的下面,繼續看下去。

20:04
業即下二句次示色義。

這個「業即下二句」就是剛才《業疏》當中,「業即戒體能持能損」這兩句,這兩句是四段當中的第二段,那為什麼說它是色呢?這個色的意義,所以第二,為什麼說它是色,有什麼樣的意義?

20:31
由無教體,持則肥充、犯則羸損、有增損義、故立為色。

說這個由於先作,然後留下無作,這個無作戒體「依體起用」,所以由於這個無作教體,然後依體起用,你照著這個體去持戒,那麼越來「肥充」,換句話說,增長了,這個善法增長了,所以叫肥而充,如果說你犯了呢,「羸損」!就虧了,而這個有增或者是有損,這個是色法,只有色法才是有損減的。現在你持是增,然後犯是減,不是色嗎?所以它是第二點,為什麼判它色的道理。再下面,第三,

21:45
既下三明業性。

那就是前面的。既是善法,分成記用感生集業其行在隨,

本報無記,從善惡緣方便轉現,

這個曉得,沒有什麼記別可說的,是從善惡緣方便轉現,都是看外緣善的惡的,然後跟著去做,才顯出是善法,是惡法?戒是什麼?

22:12
戒是善法、教無教體二並善色。既不推心造、故云分成記用。力用既弱、不能感果、故推隨行能生集業。謂招生之業、體是集因、故云集業。

那麼現在這個地方不是判色嗎?這個色本身,比如說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本身是色,這個色本身是無記性,心呢?它下面就說,也不是心也不是色,這個戒體本身,它是這樣的一個色法,那麼這個色法本身,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善惡的功效呢?這一段是解釋這個。說「戒是善法,教無教體,二並善色」,它並不是心,那麼怎麼樣產生的呢?他就說,心本身不可能是善法,一定是善惡無記,那麼現在這個戒法的善是什麼呢?當初受的這個,受的願,願體本身這個力量本身並不強,這個願體本身並不能感得果報。這個果報是什麼?是靠後面這個隨行,就是得到了這個願體,說這個願體,我們後面稱它為虛願,虛願,要到後面,根據我們的持犯來決定你到底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所以由於後面的持犯,依體起行,那個時候才能生集業,這個集叫做業。為什麼?因為這個造集了以後,會感得將來的果報的,所以能生哪!以後感得果報之業,說「謂招生之業、體是集因、故云集業」,這個意思。最後一段話,論下 就是

24:35
論斯戒體願訖形俱、相從說為善性記業、以能起隨生後行故。

這一段話。

24:57
論下四結示體相。願訖即作謝,形俱謂無作至於終身。望後隨行得名善記故曰相從。是則由教生無教、無教起隨行、隨行能生集業、集行招來報。』

這一段話,說第四,論下四結示體相,那最後來告訴我們這個,這個「論斯戒體,願訖形俱」,從發願開始,這個發願就是受,比如說我們現在五戒,「弟子某某,從今日,盡形壽,...」這個就是願,然後從願,一接觸,所謂三法竟,一直到你這一生命終,所以是「願訖」。願訖是什麼?「作謝」。就是作戒的時候,這個作戒通常我們說,三歸三法竟,這個願訖就是從作謝;形俱呢?說「形俱謂無作至於終身」,我這不是說盡形壽嗎?那盡這一生,到最後,「望後隨行得名善記」,這個當時得到的這個無作戒體,「以能起隨」,這個隨就是隨行!

26:37
是則由教生無教、無教起隨行、隨行能生集業、集行招來報。』

這個整個的過程,教就是前面的作戒,作戒了以後,生這個無作,無作戒體以後,依體起行,依體起行就是我們的持戒。由於這個隨行,將來能夠集的種種的業,這個業會感果,所以這個叫「集業」,由於這個集業,另外一個名字叫「集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行業果報,由於這個行業,造得將來的果報,那麼為什麼這個行業又稱為「集」呢?這個就是集諦。你造了這個的將來一定感果報的,所以古人這文字,它用一個字包含的意義很廣,非常廣非常廣,「集業」那這個一定指什麼?平常我們說業,業,業這樣。

27:37
在這裡平常我們如果說一向對這個法相有習慣研讀的話,那麼讀到這種文字覺得很美,因為這種文字它非常嚴密,你不能說又做這樣的解釋,又做那樣的解釋。另外一類,假定平常不習慣的話,那看了這個文字是非常彆扭,不曉得它說些什麼?所以前面你們如果從《廣論》上面,一個一個下來的,讀到現在就不會太苦,不會太苦!前面剛才已經念的時候,一個一個字,「感生集業,其行在隨」。它一個字,就代表一個很特別的意義在裡頭,有沒有發現?我們平常說了一大堆,一句話,前面那些都是廢話,就是這樣,所以古人的文章,一開頭弘一大師說「《南山》之文古拙」,那非常,古代的方式,說很樸拙,很樸拙這個原因就是這樣,然後它那個「意義賾隱」,它那個內涵比較深奧,比較深奧,所以一個字包括了這麼多的意義。

這一段就是實法宗所算的,一共這四段文,然後經過下面這樣的解釋。

29:11


前一卷 (33a) [33b] 下一卷 (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