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日下常法師
所發業體中分為六項
所以只要這個戒體沒有壞,它這個遍緣法界的功德永遠增長,這是它的特徵,雖然它是無量無邊的,但是這個無量無邊經意一推,我們從意義上面去推測,去推斷的話,綱要只有兩種,哪兩種呢?作,無作。作戒,無作戒。或者作戒之體,無作戒體。這個兩戒能夠把戒的內涵通通含攝在裡頭,所有的境界沒有一點點遺漏,那麼這個是"辨體多少"。
曉得了這個體一共有兩種,一個是作,一個是無作,一個作戒體無作戒體,那麼這兩個內涵是什麼呢?第二來解釋一下讓我們瞭解。
立兩解名中分為二支
所謂「立兩解名」又分兩支,一「立兩所以」,為什麼要立兩?第二「並解名義」,於是這個瞭解了以後,來解釋它這個意義。
01:22
第一支 立兩所以
看第一支,那為什麼要立兩支?在這裡停一下大家想一想,要平常我們學的話那何必問你,你告訴我兩支就兩支你還問它幹什麼!有人會不會這樣想呀?當初我第一次去看的時候根本沒看懂,看了半天以後後來多多少少有一點懂了,我心裡想想:「那我不是信佛菩薩,你告訴我什麼就行了嘛!何必要這樣的分辨呢!」實際上這個裡邊有很大很大的意義,就算如果告訴我我去學的話,萬一有漏洞,萬一前面這個有問題的時候,你始終沒有能力去分辨它,這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
02:12
也許有人說:「哎呀!現在這個末法的時候了,我們不必了。」這也是個事實,在末法的時候,我們通常來說的話,我們不大有比較好的機會能夠真正深入的去認識,可是這個地方注意!末法是說明什麼?教法慢慢的消失掉了、紊亂掉了,既然如此的話,那個完整的佛法出現的機會是相對的一直在減少、一直在減少,碰見這種情況我們遇見這一個支離破碎的,那支離破碎的,多多少少是法噢!萬一它完全走錯了,那你怎麼辦?
02:57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之下往往只有碰巧了,可是修學佛法並不是碰巧的事情,修學佛法絕對不是碰巧的事情,如果說佛法是碰巧的話,對不起,那個佛就不值錢了,只能說是末法的時候我們莫可奈何!如果我們條件夠的話,我們應該很明確的能夠把握得住,所以它每一個地方啊!它非常的嚴謹的,把它如理如量的擺在這個地方,你透過了這個聞思理路上瞭解了以後,然後你把那個瞭解觀察這個對象的話,你自然就不會錯,否則到那個時候的話,土地也是菩薩城隍也是菩薩,對它世間的有它世間的這個功德在,可是它並不是我們佛法當中所要我們走的路,這個我們一定應該瞭解。
03:58
那麼下面有一句話,一定要跟大家說一下,現在這個時候法非常紊亂,如果說諸位老老實實念佛,像《印光大師文鈔》所說的非常好!誒!現在我們實在沒有時間,因此我們能夠騰的出來的老老實實的念佛,老實兩個字很難哪!說念佛非常容易!「老實」兩個字很難很難!這個是我們必須應該知道的,不要說老實念佛什麼都不管了,極大部分人往往以為對了,而結果得到的是支離破碎,這個很可惜!我說支離破碎,它還不錯到哪裡去,可是另外一類人,那就麻煩了,那就麻煩了!我們的確沒有能力去判斷,所以我在這地方特別說一下,我一生就遇見過各式各樣的,這種奇奇怪怪的事情,往往說:哎唷,這個是很高很高的成就者,實際上非常麻煩。
05:07
那麼這裡我不深細的去談它,只是說從這地方,我們以為,以前總以為,像《菩提道次第廣論》什麼等等,那它才是很嚴密的思辯,實際上並不盡然,並不盡然!你看我們現在說《南山在家備覽》它一樣的有很多問答,而且問答過程當中,同樣的為什麼要這樣立法呢?為什麼說這個作無作?現在下面馬上就談這個問題,我們仔細看。在44頁,
05:43
《事鈔》云:『問曰:何不立一,及以三種?』
對呀!你為什麼不單單有一個?要兩種呢!有一個三個乃至於有更多個,為什麼你立兩個呢?那麼下面的解釋
06:05
《資持》釋云:『言不一者欲顯相須,故約互廢以問,及以三者《業疏》作何不三合,謂有作俱無作二法同時,宜應更立一合,次前為三。』
那前面我們已經瞭解了這個,「為什麼不立一個,及以三種呀?」那麼它單是這個裡邊也有它的原因的,「「言不一者」為什麼不一?「欲顯相須」,實際上呢!這個戒法本身真正的成就的話,必須是因果對待之法,這個對待之法的話,就是互相因待的,就像兩支筷子靠在一塊兒,你靠著我我靠著你通常我們說像那個架槍一樣,三個槍到底你撐著我?還是我撐著你呀?任何一個都是靠著另外一個而撐起來的,乃至於我們說鋼筋混凝土,鋼筋就靠著混凝土把它凝固起來,混凝土就靠著鋼筋把它拉住,經線緯線亦復如是,經線靠著緯線緯線靠著經線,拿掉了一個另外的一個一定不成,所以它必定是說「相須」,彼此間必定是你須要我我須要你的,這是說明戒體本身也必須是靠著作、無作互相依靠而才建立的起來的,所以它這個不一的真正原因。所以「故約互廢」,「互廢」的話,就是說廢掉了任何一個,也許廢掉作,也許廢掉無作,對不起!那拿掉了一個另外一個一定不行!所以它絕對不能只有當中的任何一個。
08:01
那麼也許說,那你為什麼不立三個呢?不立三個,它這個問並不是莫名其妙的亂問噢!因為實際上,在這個正式的作法過程當中,它有個作戒,有個無作戒,然後無作有個叫「作俱無作」、「形俱無作」,這個過程當中是有三個,所以它說為什麼不立三個呢?這個《業疏》裡邊就說,為什麼要立三個?因為「有作俱無作二法同時」,這個作俱無作跟行俱無作同時的,既然同時有,這個你應該更立一個,那麼加上前面這個作無作的話,那就三樣,你為什麼不這樣立呢?這個有它的道理的。
08:49
關於這一點,將來諸位當中如果願意深入的研習戒法,那非常重要,不過這一點來說的話,那非是出家的同修才可以,我倒但願現在有一些出家的同學,能夠好好的學,因為我們現在說,我們佛學院當中,當第一個二個年過去了以後,現在最主要的那些同學,都全部的精神擺在戒上面,剛開始看的時候那個天書,誒!那無比的頭痛!這樣!同時人家也感覺的,現在那個時候還學這個幹什麼?等到念了二年以後,認真念了二年以後,現在才發覺佛法的精華全在這個裡頭,所以說佛法整個的講「戒、定、慧」,三無漏學,你下腳的第一步就在戒,如果你這個沒辦法建立的話,基礎沒有什麼都不談,所以他們瞭解了這個最主要的,幾個同學全部精神灌注在裡頭,為什麼說最主要的呢!比較差一點的,看這個東西就是個天書,無比的頭痛,那好好好跟在後頭來,這是個閒話隨便說一說。繼續看
10:00
《事鈔》續云:『答:若單立作,作休謝往不能防非,又不可常作。故須無作長時防非。若單立無作。則起無所從,不可孤發。要賴作生。二法相藉,不得立一。』
這個解釋就告訴我們很清楚了,現在我們先看一下那個資持的解釋:
10:31
為什麼原因呢!
10:39
先明作須無作,
這個「作」,單單作,這個戒這個不圓滿,還要「無作」來產生這個功效,為什麼呢!它下面就是
作休不防者,以作短故,
這個「作」,什麼叫「作」呢?就是有所思造的時候,比如說禮拜,跟著念:「我弟子某某,盡形壽...」,這個都是叫作,拜完了,然後念完了,下面怎麼辦?沒有了嗎?那就不行哪!所以說「作休」,休是停止了,然後停止了如果說沒有無作的話它沒有什麼東西防呀!這個時間很短啊!所以「以作短故」。
11:41
不可常作者心或餘用故,
什麼叫「不可常作」呢?也許說你可以一直在那個地方說我心裡面心心念念,實際上心心念念不可能,因為我們那個心哪!通四心三性,善心、惡心、無記心,這個「作」告訴我們是永遠在善心當中相應的,實際上是不是永遠在善心當中相應呀?不可能!就是受完了戒,惡心還是會現起,嘿!現起馬上警惕到啊,來了,而且很多時候是無記當中,這個心一直在轉變的,這個跟戒相應一定是善法,所以單單是作的話,永遠是善這個不可能,所以它說明這個不可常作的話,「心或餘用」,這個心一定會跟其他的相應,比如說我們在這個壇上面出去做事情,出去做事情的時候,你總不能在那個地方,自己在那邊懺悔,繼續的拜呀!所以這個是它這個地方的第一個。
12:47
次若單下明無作須作,
上面那個作還需要那個無作來輔助,第二個無作需要作來助成。
二下結示。』
再下面結示,最後的告訴我們這個結論。有了這個解釋,我們回過頭來看,「為什麼不立一也不立三呢?」說如果說你「單立作」,單單說只要一個作戒,戒體,那麼請問這個作結束了以後,「作休」就是停止了,「謝往」就是謝下來了,過去了以後,如果作的話,那要用作噢,現在說停止了,以後怎麼辦呢?下面沒東西留下來,沒東西留下來,就下面再有不合理的境界,你什麼方法去防止它?所以它說「不能防非」,下面這個境界來的時候,你怎麼防止它?不行!再說「又不可常作」,為什麼不可常作?因為這個心不斷的會轉變的,所以須要一個無作,作完了以後,留下一個無作,這個無作會永遠防非。
14:12
這個實際上並不是說,現在談那個理論,就是說當時這個心理的相狀,有這樣的一個相狀在,那麼這個所以這個相狀呢!前面作的時候這種相狀叫做「作戒」,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你叫它什麼?這個叫做「無作戒體」,現在是我們解釋這件事情,作謝了沒關係,但是內心當中有一種潛在的力量,為什麼叫它無作?因為這個潛在的力量,的確不再作,對不對?它確實有這個影響力量,於是這個影響力量你叫它「無作」,那麼這個無作的力量靠什麼來的,靠前面作而來的,作完了以後,內心當中:「嘿,我是受了戒的人。」就這個影響力量,所以這個無作是靠著作而來的,作過了以後留下一個無作,你作的目標是什麼?是要防非止惡,作過了以後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它能夠產生這個防非止惡的功效,所以這個要無作來圓滿這個作的功效,所以說互相依賴的原因在這個地方。
15:22
瞭解了這個,你看那個文就很容易懂了,所以說「若單立作」嘛!「作休謝往,不能防非」,而且「不可常作」,所以有個無作來長時防它,反過來,「若單立無作」的話呢?對不起,這個無作不會無緣無故生起呀!「則起無所從,不可孤發」,這個無作一定是賴作而生的,所以這個兩法,互相憑藉,我靠你你靠我,所以不能單單立一個,這個地方所以立二的一個原因,那麼也許你說可以多立一點怎麼辦呢?我們繼續看下去
16:08
《事鈔》續云:『何為不三,
那麼為什麼你不立三個呢?下面我們繼續看
16:15
但由體相道理相違。一作無作別、二心非心別。性不可合、但得立二。若就所防、隨境無量。』《資持》釋云:『次答不立三中,作無作別者動靜異故。心非心別者體相違故。若下釋疑。以不許立三、恐謂戒法唯局此二、故特釋之。顯上且據能防故唯二也。』
其次就回答,回答為什麼不立三,這個裡邊告訴我們說為什麼原因?作跟無作不一樣,作是動的無作是靜的,所以這個是個差別,還有呢!有不一樣的地方,「心非心別者體相違故」,作的時候是心,無作是非心,這個要瞭解作,心,這個無作是非心的話,是指四分宗來說的,四分一宗來說的,作的時候是善心,無作留下來的不是,這是四分當宗的說法,我們要瞭解,所以這兩個有不一樣,一個是心一個是非心,所以你不能把這兩個東西合在一起講,「若下釋疑」,為什麼說又懷疑?「以不許立,三恐謂戒法唯局此二,故特釋之,顯上且據能防,故唯二也。」這個「能防」來說,所防的是無量無邊。
18:23
那我們回過頭來看《事鈔》,為什麼不立三呢?說「由體相道理相違」,由於這個戒體的行相這個理論上面相違背的,為什麼?因為前面裡邊已經說過了作是動的無作是靜的,作是心法無作是非心,不管是形俱無作、作俱無作這兩個東西都是無作當中,所以你不必另外分,而這個作法的話,就是跟無作不一樣的,這是它所以立二不立三的原因,所以「一作無作別」,作跟無作差別,「二心非心別」,作是動的無作是靜的,這個作是心法無作是非心,這個既然一個心法跟非心兩個你沒辦法湊在一塊兒的,這是我們瞭解的就像色法就是色法,心法就是心法,這兩個不能擺在一塊兒,色法你可以混在一起,心法你可以混在一起,這兩樣東西完全兩個,你怎麼可以合呢?所以只能立二不能立三,這個原因在這個地方。
19:50
前面的就是先辨明只能立二,不能立三的原因,如果說你能立三的話,你可以立無量無邊啊!心當中這個也是那個,也是又開出來一邊,所以這個沒有意思,所以少了少了就不可以,多了是累贅沒有用,不但累贅沒有用而且混淆,所以非常嚴密的原則來說,你只能以這個作跟無作來說明它,所以它立二的原因,我們瞭解了以後,下面緊跟著來解釋這個意義,這兩個名詞的內涵是什麼?
20:38
第二支 并解名義
《事鈔》云:『問曰:既知二戒請解其名』《資持》釋云:『結前生後,總問三名』
現在瞭解了曉得兩個它的內涵是什麼呢?
20:56
三名者,作及無作是別名,戒即通名,共為三也。
前面說只有立二現在這個地方要還有一樣東西總問三名,這個叫什麼?如果我們總的來說叫戒,戒的內涵叫做作戒無作戒,這個怕大家有誤解所以這個地方特別提一下。
21:25
《事鈔》續云:『答云:所言作者。如陶家輪動轉之時、名之為作。 故《雜心》云。作者、身、動身方便。』《資持》釋云:『作即方便構造為義。陶家謂土作家。輪即範土為胚器之車、運之則轉、故以喻焉。 四大質體名報色、從緣動作名方便。報起方便、方便依報、二法相假、不一不。但言報未必是方便、言方便其必具報。今以輪木喻報質、輪動喻方便、即名其動以為作耳。 故下引證。身及動身對喻可解。』
這個先把下面《資持》的解釋,「作」就是造作,這個造作就是以種種的方法去做那件事情,「陶家」就是做陶器的我們的陶器呀!瓷器呀!這個陶器瓷器怎麼做的呢?古代呀!不曉得你們看見過沒有它上面有一個木頭的輪子,然後它就把那個土放在那個輪子上面,放在上面去轉轉了以後它就能夠把它做好,我想這個東西大概一般人都沒看見過,不過說你們如果到那個工廠去,看見那個車床你們就曉得了,你要做的東西一定放在那個桌上面讓它轉,轉了以後,那個車刀一轉的話,它就車的很均勻,比如說這個上面不是有兩個圓圓的東西,如果說你用雕刻的話,你沒辦法做的這麼光潤對吧?那怎麼做的呢?它就是一個木頭,本來四四方方的一個木頭,兩頭在那個桌上面在那邊轉,它有一個車刀,車刀一車的話,轉的非常的圓,你們去參觀一下就曉得了,那麼這個比如說木頭金屬等等,當然如果說你們學工的在工廠裡邊,或者什麼那就完全曉得。
23:59
現在那個陶器也是如此,以前古代現在大概不大有了,現在我們還看得見的那個紅瓦,那個紅瓦怎麼做的呢?紅瓦它就是把那個土切成一個薄片,下面一個轉的東西,把那個薄片都圍在那個上頭,圍在上頭,那個腳一踩,咕嚕咕嚕一轉,一轉外面有個東西防著,多出來的東西就把它削掉了,然後薄的地方它就補滿了,裡面的好好地放在那個地方,曬曬乾一拍就變成四塊瓦片,我看見這個蠻好玩的。
24:44
所以這個「陶家」,也就是做陶器的那些人,「輪」指的呢?輪子就是範土,把那個土成胚器的這個車,接著那個車輪子讓它轉,這是舉個比喻,這個土經過了這樣的轉的話,就變成我們要的陶器。現在我們這個身心,經過了這樣的作法的話,也得到了我們要的結果,這是個比喻。
25:23
下面「四大質體名報色」,然後拿我們這個身體,換句話說,這個就是身體了「從緣動作」,這個動作有外面的種種的原因,叫做從緣動作,叫做「方便」,這個從我們身體上面起的方便,那個方便一定依著我們的身體,這個「二法相假」,這個動作本身一定依靠我們的身體,這個身體去動作,說「不一不異」,這些道理也不必去細談,但是文字我們瞭解所以「言報」,單單講那個報不一定是方便,換句話說,現在我這個身體,身體坐在那個地方沒動啊,所以不一定是報,但是當你談方便就是動作,這個動作一定是在身體上面,所以「言方便必具報」,這個動作一定在身體上動的。
26:22
「今以輪木喻報質,輪動喻方便」,這個是比喻當中,說這個輪的動作叫做「作」,那麼這個比喻也就是說,我們去受戒的時候,要去禮拜要去說明,這個禮拜說明等等,都是用我們這個身體報體的,所以這個比喻的意思是這樣,「故下引證,身及動身,對喻可解」,這個身及身體的動作,身就是報體,動身就是這個作。
27:06
再看《事鈔》什麼是作?這個地方是解釋作跟無作,這個作就像做陶器的那些人轉動那個機器,這樣去做這個比喻什麼?就是比喻我們現在運用動作我們那個身體這個叫做作,非常簡單。
27:45
《事鈔》續云:『言無作者,一發續現,始末恆有,四心三性,不藉緣辦。 故《雜心》云,身動滅已,與餘識俱,是法隨生,故名無作。 《成論。無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悶等是時常生,故名無作。』
我想這個都是比較麻煩的,為了大家容易瞭解起見,我試一試反過來噢!先把《事鈔》解釋一下,解釋了瞭解了這個內涵,再去看下面的,說不定會產生更好的效果,後面有很多對我們感受上面的很累贅,諸位也不一定深細的去研究,所以我現在單單把《行事鈔》裡邊的內涵解釋一下,那麼後面的文字隨分的消一下文就行。
28:56
前面已經把「作」解釋過了,現在解釋這個「無作」,這個無作的內涵是什麼?第一個叫「一發續現」,什麼叫做「一發」?就是前面這個作,作完了以後,它就發起現起了,現起了以後,它永遠永遠,所以說會在這個地方,實際上這個情況是什麼?也就是說我們受戒的時候,你如果如法如理去求去受。
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