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 11B

常法師


「夫三寶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師訓,諸行之歸憑,聖賢之依止者必宗於戒。」

因此這個瞭解了,戒真正的功用,而這個功用大,其大無外,其大無外,這地方簡單地說明一下。

00:28
為什麼這個地方首先要說明這個「大用」呢?這個原則這裡也說一說,平常對我們來說,講經說法,那個道理聽起來很容易懂,也對人很有吸引力,可是真正要去做的時候,這事就麻煩了,這個不可以,那個也不可以,想做的是不可以,還有呢?反過來說,不想做的,這個要你這樣做,那個要你那樣做,是,凡是說世間道德的操守,乃至於像戒什麼等等,對我們來說,都有這一種困惑擺在那裡,為什麼我們願意去做呢?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在。什麼理由?它有大好處,單單這個夠不夠?不夠。還要加上反面的,你不做的話是有大損失,所以正反一比的話,到那時候你就有了一個很正確的認識,那再難也做。

01:58
這裡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一下:現在這社會工商業非常發達的時候,我們如果仔細看看的話,再不管是工業界也好,商業界也好,實在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實在是一件非常麻煩,非常痛苦的事情,可是人人很努力去做,而且在這個從事個人自己的行業,這個內涵之下,行之唯恐不利,為什麼?它有好處在,因此雖然做這件事情,對我們有帶來很多麻煩困擾,但是人人趨之若騖,因此在這個地方也告訴我們,你不是要去掉痛苦嗎?對!你不是要得到圓滿的快樂的果報嗎?對!那麼我告訴你你該怎麼走!這裡走。雖然這樣去做的時候,那是一件不太好走,蠻辛苦的是事情,但是它有這麼大的無比的價值在,這是它一個特殊的原因,所以這地方擺那個「戒有大用」而且簡單的兩行,看起來好像很簡單,我也特別加以說明。

03:34
本來我所準備的資料,這整個的一堂課都講不完,可我想這時間大家很寶貝,所以容許你們有問題,如果你們以後有問題提出來,我回過頭來再來補充它。不晚!不晚!那麼特別呢,我所瞭解的,在座的極大部分都曾經研閱過《菩提道次第廣論》,關於這地方的很多問題,你兩本,跟這個論一配合的話,裡面的內涵都知道了。前面這理論透過這地方去一對照,然後互相輔助的話,你能夠派上用場了。所以這地方所謂「戒有大用」,這個原則是這樣,平常在我們內心上面,不僅僅是聽懂,常常去思惟,你真正的思惟說,啊,這個大好處這麼好,這個大好處這麼好,功效就現了。

04:34
舉個簡單的比喻:人家告訴你,說你現在做這個小生意,你應該做一個比較,換一個職業,或者什麼,我們總覺得,哎呀,換起來很麻煩。單單換一個是很麻煩,然後如果說事實你能夠瞭解,說你換的時候雖然麻煩,可是你將來賺大錢哦,你把這個事情擺在腦筋裡,瞭解了更清楚、越深刻,我想我們換的可能就越來越大,所以不要把這個單單聽過就算,盡可能我建議你們,像《廣論》這樣的,這內涵去好好的去細細的思惟,細細的思惟,像論上面它常常這樣說的,你這樣的學有殊勝的利益,不這樣學是有大的損害,它一定先策發這個對比,好壞之間的對比,策發我們非常強烈的好樂心,然後這個推動的力量就產生了,產生了以後,我們就能克服困難,眼前看這個困難是蠻大,實際上等到你克服了以後,這個不是困難了。更進一步說,就你所得到的這個好處來說的話,那你覺得這個小小的困難太不是困難了。

06:04
當年對我來說也的確是困難,可是現在回過頭來,我常常說,這個困難再加上十倍百倍千倍一萬倍,我都願意,絕對願意,而且沒有選擇的,只有走這條路,因為它的利益太大了,而且這個大並不是相對的,是絕對的。除了這條路以外,你要想其它地方找任何利益,一句話,找不到,眼前相似的利益有,究竟的利益根本沒有,關於這一點,在這三寶之所以寶當中,有詳細的說明,這一點平常都在化教當中說,所以這裡就不細說了。下面我們看

06:52
③ 略解名義</b>

好,現在已經啟發了我們好樂心,於是進一步先要把它的內涵,慢慢的正確的來認識,這個雖然是正確的認識,也是一步一步地來,所以前面對三皈五戒來說,只能說是略解,大略地,雖然簡單,但是綱要已經在,而是有很簡單的瞭解這個「名」所指示的內涵。現在看,

07:39
《事鈔》云「依彼梵本具立三名。初言毗尼、此翻為律。二言尸羅、此翻為戒。三言波羅提木叉、此云處處解脫。 顯三次第、即是一化始終。律則據教。教不孤起、必詮行相、戒則因之而立。戒不虛因、必有果克、故解脫絕縛最在其終。」

這一段,先看《資持》解釋,

《資持釋》云「一化始終者教行果三不唯戒律、一切教門次第皆爾。」

這一段同樣的先把資持的解釋說一下。說前面我們講次第的時候說,教行果,實際上這個次第不但在戒法當中,整個的佛法,所以是一化,一化就是佛出世的整個的出來,告訴教化我們的這個教法,從始至終都以教行理這個內涵來說明的,不僅僅是戒,三藏、經、律、論無不如此。所以「一切教門」它的次第都是如此。

09:24
關於教、行、理,平常我們有不同的開合,那是各家不同,賢首通常用的「信、解、行、證」,教行有時候也叫「境、行、果」,名字不同。最前面的「教」,是說明這個道理,啟發我們的信解,詳細的說叫「信、解」,簡單的說叫「教」,「行」是如何行持,最後證得「果」。

10:08
關於這個教行果三方面,說得最清楚明白,而且大綱最完整的,有一本特別的論,這裡順便一提。因為這本論跟我們現在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有特別因緣,而《廣論》就是我們拿來配合《南山在家備覽》看的,什麼論?《現觀莊嚴論》。這是彌勒菩薩造的,太虛大師在《現觀莊嚴論》當中序文當中有一段話,他說,除非是補處菩薩,除了彌勒菩薩這樣的一個了不起的大菩薩,沒有一個人能夠這麼簡單明瞭,而把全部的宗要說得這麼清楚的。這三樣東西是從凡夫地一直到究竟佛果,他說得清清楚楚。境、行、果這三樣東西,「境」總共說三樣東西,「行」是四加行、「果」呢,佛的一個法身果,換句話說,境界凡夫是什麼、聖人是什麼?然後這個從凡夫轉到聖人、你應該做些什麼行為,四樣東西,透過這個,這種正式的行持,你就能夠把凡夫轉成佛的圓滿法身。這樣的整個的教法來說是這樣。現在我們這裡也是,小的地方,每個地方都是這樣,小的,小的也是告訴你道理,這個道理如何行持,感得什麼樣的果。

12:00
以前我們曾經說過一個簡單的比喻,我們從地下跑到樓上,經過一個樓梯,要跨每一階,從底層到二樓來說,那個是因、這個是果,實際上你每一步也是如此,從平地跑到第一步,從那個階段當中來說的話,前面這一步跨上去是因,跨到第一步是果,可是停在那裡就不對了,第二步再作為跨到第三步的因,第三步再作為跨到第四步的因,是不是這個互為因果是這樣來的?因此我們要達到究竟圓滿的是這些,所以要經過戒、定、慧,那麼同樣的,每一個當中你又可以開出這個一個一個層次來,說從底樓到二樓要經過這個樓梯,樓梯過程中又每一個地方又可以把它細分,因此在戒當中,一樣的可以照這三個次第來說明。

13:05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行事鈔》,這個文我在這解釋一下。「梵本」那就是佛的原始的經律論,當然現在這地方是講律,就是戒,它原來說三個名字毗尼、尸羅、波羅提木叉。一般狀態當中,我們常常把這三個名字混淆而用,混在一塊用,但是這裡邊,細說有它不同內涵,這個不同內涵,這裡·說一下。第一個叫做「毗尼」,我們這裡翻成中文是律,律就是法律;第二個叫「尸羅」,尸羅是梵文,古代印度的,現代的梵文跟以前的梵文不太一樣,這個叫做戒;第三個叫「波羅提木叉」,這地方叫處處解脫,這三個有它前後的次第在。

14:26
現在翻到第10頁。我們看,「律」就是法則,這個也就是,前面名字叫「毗尼」,法,我們說法律,法律,這個法律是什麼?「據教」,據教,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所以說教是來說明這個道理,道理來行持的時候一定有它的規則,這是律。可這教為什麼要「起」呢?為何要說那道理呢?「教不孤起,必詮行相」,所以這個地方,這個行相就是我們行持時候一定有它的規則、固定的。這個規則固定的,叫做律。所以說,這「戒則因之而立」,講完了道理就告訴你怎麼作了,比如說我們現在談論,談論生意,談完了以後,大家要立條文了,講多少錢?那個地方一定是非常細緻,每一個地方說得清清楚楚,平常我們常常說,這個很值錢,那到底值錢多少錢?十塊錢也叫值錢,一百塊錢也叫值錢,一千塊錢、一萬塊錢,有一個準則不一樣。所以這個說,「立」是這樣。

進一步,「戒不虛因、必有果克」,講真正行持,它不是像前面說一個空洞的理論,它一定要照著這樣去做,有它確實的內涵,這個確實的內涵就是我們期望的最後的結果,所以最後說「解脫絕縛最在其終」,你照著這樣做,最後你就得到解脫,解脫的反面就是「縛」,縛是綁住了,不再被綁,這個次第是這樣的。下面,繼續會解釋,所以我前面這個不細說,再看第三行。

16:41
《事鈔》續云:「次明其義。初云律者法也。謂犯不犯輕重等法、並律所明、即教詮也。」

現在這個一段一段來說明它。這個律就是「法」,法則、規律、法律或者說,這個法律說些什麼呢?兩樣東西,犯、不犯,犯、不犯。你這樣做你就犯了,那麼不要這樣做,所以不對的事情指出來,告訴你現在不可以,這個叫「犯」,對的事情照著這樣去做就是「不犯」。實際上,犯當中、不犯當中還有細分,這個在以後,整個的條文所指的,嚴密的說明就是這兩樣東西。犯當中有犯得輕與犯得重,整個的律來說,這個條文來說,主要的就是說明這個。這個就是講說的道理,叫「教詮」。前面不是「毗尼」叫「教」嗎?教就是說明這個道理。這樣,

18:09
二者戒義,戒者性也,

戒義,戒的性質,它的本質就是這個樣,這個是對的,這個是不對的。因為這個是正確的,不對的,不對的你不可以做,禁戒告訴你。

18:25
性通善惡、故惡律儀類亦通周。若此立名、戒當禁也。

這個本質來說有善有惡,所以善的叫善律儀,惡的叫惡律儀,反過來說,這個就是禁戒。告訴你這個不可以做的,這個不可以做的哦,前面不是說,第一個名字叫毗尼,講教,說明這個內涵,它是對的?不對?或者是犯?不犯?犯當中是輕?是重?下面叫做尸羅,尸羅是禁戒,那處處地方警策自己,說到那時候不可以做,所以這個戒叫攝心為戒,什麼叫「攝心為戒」?瞭解了這是犯不犯,犯的輕與重,處處地方警惕自己,對境的時候,這個不要去做,這個是戒那一部分。

19:31
三解脫義者,

這個次第這樣。

19:35
近而彰名隨分果也、謂身口七非犯緣非一、各各防護、隨相解脫。

最後呢,叫做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它這個名字叫「處處解脫」,處處解脫是什麼呢?從近的地方來說,從眼前來說叫「隨分果」,這是一個結果,這個為什麼叫隨分果?隨你當分所緣的,照著這樣去做,就可以得到這個好處,這個好處就是我們要的結果。本來不瞭解這種狀態,見解是錯誤的,隨順著貪瞋癡,隨順著貪瞋癡,身口的行為,不是身三,就是口四,現在瞭解了以後,照著這個規律去做,攝持內心不要去犯,於是得到,這是解脫,身口七支不再犯。

20:45
當對境的時候,在個別對境的上頭,你正確地認識,然後攝持自心,攝持自己的心裏面,這個不要再做,這個不要再做,因此「隨分」,隨你當分從這個地方就解脫,沒犯,不造業,不造業也就不會綁,不會綁,那麼將來,因是不綁的因,將來一定沒有痛苦的果,這個是眼前來說。就是你如果深遠的去看的話,如果你心裏不造的話,當下內心當中清涼的感受就出來了。關於這一點以後到下面再說的時候,我要跟大家說一說。這個非要自己體驗不可。那麼,下面,

21:47
遠取戒德因戒克聖,望彼絕累由遵戒本。

從遠的地方看,持了戒以後,能夠圓滿了功德,那時候證得聖果,證得那個聖果,最早是什麼?從遵戒,遵照著戒律的內涵一步一步作,於是在果位上面不再受生死輪迴之累,所以說「望彼絕累」。根本在哪裏?「由遵戒本」,這是緣故,這樣。近遠二故,這是它內涵的說明。我們下面看一下資持的解釋,那《資持》的解釋比較容易。

22:47
《資持釋》云:『初釋律義中二、上句訓字。法以楷定為義。謂下釋義。一切戒本大分為二,前明犯相後明不犯、犯中復二,即輕與重、四義攝盡毗尼大藏。就輕重中,復有因果闕緣開制之異,故云等也。顯示律名從教而立,故云並律等。』

這個要說一下,現在這地方解釋是解釋哪裡呢?解釋《事鈔》續云:「次明其義。初云律者法也。謂犯不犯輕重等法、並律所明、即教詮也。」剛才我們念的就是說明這一個。說「上句」,換句話說,「次明其義」,「初云律者法也」,「訓」是指這一個,楷定是「法」,「法」是確定來規範,這個什麼確定的內涵呢?這是文字的解釋,「謂下」,「謂下就是犯不犯輕重等法,並律所明」,那這是說明,說明剛才解釋過了,解釋過了,你看一下就很瞭解,聽一下就了解。

24:31
下面有一句話恐怕大家不太清楚,「犯、不犯、輕、重」,這四樣東西把整個的毗尼律藏,就是律,主要的就是說這個,不過下面有點輕重當中,還有「因、果、闕緣、開制之異」,關於這個因果闕緣開制等等,在後面持犯篇當中會詳細說,這地方不解釋,反正是後面,眼前我們繼續講下去,用得著的地方我會一一說明,至於說暫時用不上的,暫時留在這裡,一直等到後面持犯篇,那個時候會詳細說明這個闕緣等等。

25:33
所以我這地方簡單說一下,要犯一個罪,今天我們不從後面的持犯來說,我們從前面已經說,「業」來說,犯一個罪,最主要的需要幾個條件?四個條件,大家還記著?事、意樂、加行、究竟。這四個條件是組成這個業的緣,如果這地方有一個緣缺掉了以後,那麼這個業本身就不完整,乃至於有的時就沒有了。比如說,做一件事情,踩一個螞蟻,「事」,這是螞蟻,「加行」,你是把祂採,如果踩完了踩死,那麼究竟。下面這「意樂」也是個緣,你用什麼心去踩的,看見螞蟻,呃,這個討厭,一腳把它踩死,這是一種;還有呢,你走,匆匆忙忙走過去,根本不曉得前面有什麼,這是一種。你眼睛近視,看見有灰塵,踩上去又是一種,結果業同不同?不同。後面這幾個,缺什麼緣,缺意樂之緣。

26:58
這意樂當中又分三樣,想、煩惱、等起。「想」是說,呃,這是什麼?這叫「想」。如果大家想正確瞭解的話,請你們翻開《廣論》第122頁,第四行「四項,謂事、意樂、加行、究竟」,在這個裡面,第五行,「意樂分三」,意樂,換句話說,這就是心裡的意念、好樂之心。哪三部分呢?想,什麼想?是不是,就是這個意思。我走過去的時候,說這是什麼東西呀,雖然是螞蟻,你把它看成灰塵,那這是缺殺的根本罪,這緣就缺掉一個,或者你匆匆忙忙跑過去,你根本沒有想到它,那這也缺。

28:20
所以什麼情況之下,它都說得很清楚,所以前面這個闕緣,就是這樣。有的時候,這是個沙子,不是螞蟻,你把它看成是螞蟻這麼去踩,這時「想」是具足了,但是它也闕緣,闕緣是什麼?闕緣,究竟沒有,因為你是想的是螞蟻,實際上沒有真正的螞蟻在,所以事究竟不究竟?所以它有這個闕緣。因為你想要去殺它,你有這個殺心,對不起,你還是犯了,這個罪它並不是根本罪,這前面所說的闕緣,就是這樣?了解不了解?那這裡我說一下。

29:07
既然翻開來了,第三個呢?叫做「煩惱」。「等起」,什麼叫等起,等起應該是說想,所以等起煩惱是,等起的話,由於這樣的想法,然後你跟著來,實際上呢,應該這個等起也是煩惱。

29:33


前一卷 (11a) [11b] 下一卷 (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