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真精神~~修心养性与积善修德


  1. “一丝不挂”简言之就是“身上不挂力,对事不挂心”。

  2. 不挂力就是放松、不出拙力;全身不该用力处毫不用力,内外各部分该放松处无一处不放松。

  3. 初学太极拳时,有些身体的僵硬和不放松都因姿势歪斜、或动作生疏或呼吸不顺遂鼓劲所引起,经指正或自己发觉后,可透过“意念”引导放松;而太极拳的放松,不限于肌肉、皮肤和骨节,它还要深入内脏器官各机能、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都要同时放松;其好处有六:
    1. 可避免精神上的紧张。
    2. 可使腹式呼吸的横膈运动不受牵制,在治病保健和技击上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3. 促进周身血气循环,畅通经气,能加强节节贯串的作用,使机体产生弹性。
    4. 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的灵敏性,动作上的顺遂和圆活性都能获得高度的发展。
    5. 能够增强发劲和加快动作速度。
    6. 全身肌肉和骨节由于放松而自然下沉,增强了下肢的支撑力,同时,胸背部的肌肉和肋骨节节往下松沉,外向前合,有助于沉气,稳定了重心,加强了合力作用。

  4. 放松、不出拙力,除了练拳或推手时要严格自我要求外(心理层面-好强、好胜、好面子的黑暗想念也要注意,因怕输就会出蛮力),另外一个影响松沉的关键因素是:是否“太极生活化”,亦即日常生活工作上,能不出拙力就尽量不出,即使要出力抬东西,也要用意念引导放松,多余的力量就不要有。

  5. 不挂心乃指“事来要应过,物来要识破”,亦即如佛家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任何事发生前不揣测、不忧心;事情发生时则全力以赴,不要因得失心而影响处事的态度与成效;事情处理完就把它放下,不要再担忧处理得好不好,或是否会有后遗症等等,亦即不因外在的事物困扰自己,而影响清静的心。

  6. 人天生就有联想的习惯,亦即,一件事尚未想完就会又联想到另外一件事,也就是杂念纷纷扰扰,永不止息,这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明”,它是滋生烦恼的根源,也是不断转生轮回的业力;太极拳的修炼,就是要“凝神敛气”透过各阶段“意念”的运用,置心一处,排除纷至沓来的杂念,进而意动形随,开关展窍,使骨髓充满,脑气充足,发挥“静心入定”的作用,即使是平时,也能作到“该想之事以外能不想”,使心尽量保持在“静心”的状态,以减少能量之损耗,期累积最大能量,进而开发人体无限潜能。

  7. 由上所述可知,太极拳不仅透过意念做到“放松-不挂力”,期使血气循环良好,新陈代谢正常,身体得到健康,进而在“有所认知”的前提下,也会自然引导“修心养性”与“积善修德”,逐渐臻于“静心”,甚或“不动心”之境界,这才是太极拳“性命双修”的本意,也是太极拳的真精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