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比数字 还不如比故事

◎彭怀真/文
康健杂志61期


教育部公布各校研究的成果,引发政大等校激烈地反弹。学术圈日渐重视研究教学的成果,代表某一项研究成果的SSCI被放大了,各种统计数字成为我们这些社会科学领域的老师不得不面对的梦魇,在这些方面的积分不高甚至没有积分,就可能被认定为“输家”,不该在这行继续待下去。

学生评鉴也使我们担忧,深怕因此被检讨。在这统计学昌盛的年代,无数的数字被所谓的行政官僚运用,一再告诉我们:“你是个不怎样的人,还要好好努力。”

也不能怪别人用数字衡量自己,我也常用学生的成绩来看待他们,对那些不及格的人要求再要求。十多年来,我担任秘书长的幸福家庭协会每次办活动都做问卷调查,我也以各样数据督促同仁,向理监事做简报,并争取更多的服务机会。

我们这一辈习惯看数字,总是以各种数字去评估、去要求、去安排,几个阿拉伯数字就决定我们的心情、时间、做事方法,甚至主导自己生活节奏。

数字决定一切

即使是大学老师,还是像买乐透的人,以几个数字来评量一切的价值。我们很像是职业运动员,被各种数据所评量,也就渐渐地相信数字是我们的主宰,而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使各种数字更漂亮”。

为了这些阿拉伯数字,多少年来我像个奴隶,家人都比我睡得多,连家里的狗狗也常常打呼,比我还晚起。我曾为此自豪,觉得自己能以如此勤奋来领导这个家和我的同仁是很光荣的事。如今想想:这种虚荣心有多大的意义呢?过去,我常常是最早到研究室的人,连周末和假期都去加班,不但陶醉在只有我一人热爱工作的假想中。但如此做有必要吗?我得到比起我失去的,恐怕不成比例吧!

到了中年,常以几个数字来解释自己何以存在:存款数、名片上的头衔数、拥有房子的数目、所开汽车的CC数、所管理的员工数、完成计划的数目……,或是拥有的红粉知己人数、解雇过的人数、发过脾气对象的数目等等。甚至有些人追求“Age Shot”,几岁时就要某个方面有相同数据的成果,例如40岁要成为40个人的老板、50岁时要出版50本书、60岁要完成60个计划、70岁要能够用70杆打完高尔夫18个洞等等。

好故事需要等待

但是,数字永远是过于简化的,使用多了,会使生命里没有故事,尤其是没有深刻的故事。生命情怀总是远离数字,是细腻的,需要复杂的文字来说明,甚至是文字都无法完整表达的。毕竟,生命的运转不能速成,无法加快,也没有特效药,任何精致的,都需要等待。

近年来我比较懂得等待,每天等老婆慢条斯理,等部属完成进度而不催促,等研究的论文,甚至等自己心情平稳时才写作。

我对时间的敏感度下降,故意把事情排得比较松散,甚至中午还刻意小睡,傍晚尽可能去投投篮,睡前一定去散个步。写好了书的初稿交给出版社,我也不急,一切进度随他们,他们才是老大。对演讲的邀请也是如此,少些奔波必定是好的。上电视,更是免了吧。费心费力到了摄影棚,要等待多久才能讲几句话,多不过瘾啊!

我以较从容的态度看待工作、看待人生,设法以多一些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研究,希望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假如某件事不顺心,沉住气,再多看看想想,避免因为太在意而乱了心情。

我也以更充裕的时间和学生、部属谈话,不在乎事情的成败,少理会他人的意见,甚至故意不看报表。近来我已经不注意协会服务的人数、方案的数量、参与活动人员的满意度等。毕竟我们做的已经超过该做的,还要挑剔同仁苛责自己,未免自找罪受。只要多做,反而在比较轻松的心情中有些成果。

人到中年,应该懂得分辨有些战场是不必上的,例如赢得远方人士的注意,被年轻人赞美身材,被同事虚伪地肯定,所写的作品广受欢迎……。又有些战场不能弃守,例如身体的健康、老婆的快乐、子女的平安,还有饭碗要保住,心思要保持平稳。

人生需要好的故事,好的故事不可能光靠数字就写得出来。我相信自己的人生应该比阿拉伯数字更有价值,恐怕要用好多好多文字才能描述吧!

hit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