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爱?还是碍?

(慈济月刊428期)



父母若真爱孩子,应该给他一个可以面对人生大风大浪考验的生命态度;握在手中的线放得愈长,孩子遨游天际的空间就会愈大。

丽蓉是个全职的家庭主妇,一心照顾三个成长中的孩子;孩子也很争气,成绩都相当优秀,尤其就读国三的大女儿,一路走来,几乎都是全班第一。但这样的光彩,最近蒙上了一层令丽蓉十分忧心的阴影。

一个下午,是该到补习班接大女儿回家的时间,丽蓉因临时有事而耽搁了近二十分钟,只见女儿臭着一张脸,没好气地对妈妈说:“我还以为你发生车祸呢!”这句刻薄的话,深深刺伤了丽蓉的心。第一次面对这样 的问题,丽蓉不知如何处理,到处询问好友:“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而她又如何面对女儿呢?她选择冷战,一个星期不和女儿说话。

每个月有一个星期的早上,我会到孩子已毕业的小学当导护妈妈, 帮忙维持校门口的行车秩序;也藉这段时间,近距离感受亲子间的互动情形。我发现,现在已经很少有孩子会自行走路上学了,大都由父母或爷爷奶奶载送,即使离家只有五分钟路程,父母也舍不得让孩子走路。 有些孩子到校门口,下车后便直挺挺站着,由父母为他取下安全帽、口罩或外套,再把书包挂到孩子身上,孩子几乎不必动 手,这一贯作业便由父母全自动完成。

有一次,一个三年级的男生下车后,发现便当盒没带,竟大声地对妈妈吼着:“每次都是你没准备好,害我忘了带!”妈妈只笑笑地对他说:“你先进教室,我回家帮你拿。”孩子一转身便走进教室。

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我们到底带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竟将他们善良、纯真的本性磨灭殆尽?我们一味地溺爱孩子,来满足自己身为父母的需求,以为这样对孩子就是好的;当有一天,孩子投入社会竞争的漩涡,将何以立足呢?

为什么现代年轻人的抗压性如此薄弱?不是父母太多盲目的爱造成的吗?只一 味要求孩子成绩出类拔萃,全不管人格的养成,难怪现代父母老是怨叹“养儿难以防老”了。 有位高三的孩子,父母因病双亡,只和读大学的姊姊相依为命。平常姊弟俩 都住校,每逢假日回到家,就得面对一屋子的孤寂。他告诉我:“有时想念父母,就会跑进他们生前的房间,回忆父母在世时的身影,感受爸妈留下的爱。”

他沉痛地说:“有时看到同学对父母亲那种不耐烦的态度,动不动就大小声的和父母亲说话,就替他们觉得难过。人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了,才会珍惜曾经拥有的呢?”

父母若真爱孩子,应该给他一个可以面对未来人生大风大浪考验的生命态度;握在手中的线放得愈长,孩子遨游天际的空间就会愈大,不是吗? hit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