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

刘墉
2008/6/24 中国时报 人间副刊


拥抱是无声的语言。久别重逢、惜别伤离,四目相对,不知说什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张开双臂、迎向前去,来个深深的拥抱。连拳击比赛都如此,当两边筋疲力竭,既打不动,又不希望被打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抱。

打球扭伤了背,去复健。

医生先为我电疗热敷了半个钟头,又要我躺平,为我指压。最后叫我坐起来,从后面把我紧紧抱住大约五秒钟,然后气喘咻咻地说:“好了!觉得如何?”

我转转身子,说“不错!尤其最后那紧紧一抱,第一次碰到这种治疗法,居然有放松的效果。”

医生笑了:“可见你太少被抱。你不知道拥抱能治百病吗?回去叫你老婆多抱抱你,像我一样用力、狠狠地抱!一抱解千愁!”又耸耸肩说:“现代人哪!太忙、太少抱,错失了最原始又最有效的身心治疗。”

怪不得两年前,“免费拥抱(Free Hugs)”活动由澳洲发起之后,一下子就感染了全世界。只见有人站在街头,举着“Free
Hugs”的牌子,愿意被拥抱的人只要走过去,就能接受一个大大的拥抱。

有人说那些举着牌子的人,才是渴望被拥抱的人,他们希望从陌生路人的身上得到慰藉。也有人说他们是愿意无条件献出拥抱的,每个希望被拥抱的人都可以向他们索取。我觉得两边都有理,但说得最棒的应该是美国著名漫画家比尔.肯恩(Bill
Keane):“拥抱就像丢回力标,能够得到立即的回抱。”

关键的一抱

在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SQ(社会智能)”(时报出版.2007)书里读到个感人的故事──

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心情不好,对来看她的叔叔发脾气。
小女孩说:“我讨厌你!”
叔叔微笑着回应:“可是我爱你。”
小女孩又说:“我讨厌你!”声音变大,而且斩钉截铁。
叔叔却更温柔地回答:“我还是爱你。”
小女孩大喊:“我讨厌你!”
叔叔说:“没关系,我还是爱你。”并张开双臂,把小女孩搂住。
小女孩终于软化:“我也爱你。”整个人投入叔叔的怀抱。

多生动的描述啊!几乎可以看见那小女孩由娇嗔的小魔鬼,变成温柔的小绵羊。

真正打开她心房的,则是那双伸出的臂膀和紧紧的拥抱。

人天生喜欢拥抱。小娃娃哭,除了饿,要吃;就是没有安全感,要拥抱。几曾见过不要大人抱抱的娃娃?

那拥抱除了是娃娃对爱的渴望,也表现了他自己的爱。所以当朋友初次把小奶娃交到你怀里,娃娃居然能不哭的时候,你一定会很得意。因为那娃娃显示了对你的亲爱,甚至暗示了你和他父母的交情。老人家碰上了这场面,更少不得要高兴地说:“瞧!连陌生的娃娃都愿意让我抱,可见我有喜气,还能多活几年。”

“抱抱”对孩子真是太重要了,据心理学家研究:常被抱的孩子就像常被母兽舔舐的小动物,因为总觉得妈妈在身边,有安全感,吃得多也长得快。

连放在保温箱里照顾的早产儿,虽然不能总被带出来拥抱,也需要护理人员伸手进去抚摸。最新的研究甚至发现,在襁褓期间总被拥抱的娃娃,脑神经的发育不同。长大之后,常表现得更乐观亲和。

只是别以为孩子常要你抱抱,就一定表示你成功。因为当大人情绪不稳定,小娃娃也会受到感染而不安,于是动不动就要你抱。

你抱他,他才能确定你还爱他。

何只孩子如此,其实成人也要抱抱,而且非但可以拥抱表示亲密,还能宣示友好。君不见古装电影中,两队人马相遇,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战斗一触即发,突然双方首领跳下马来,两臂张开,还把双手摊得大大的,迎向前去,来个重重的拥抱,接着两队部属一片欢呼。直到今天,有些民族的男人在拥抱之前,还得作出这么个夸张的“打开双手”的动作,意思是“我没带武器!”

可不是吗?人最重要的器官都在前面,有什么比“推心置腹”的拥抱,更能显示肝胆相照?连拳击比赛都如此,当两边筋疲力竭,既打不动,又不希望被打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抱。

自然的一抱

大概因为国内不流行拥抱的礼仪,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很不适应。老友重逢,甚至师生隔一段时间相遇,心里先得估算着要不要抱?有时候对方张开双臂,我却伸出一只手,只见“他”先怔一下,接着收回一只手臂,改为握手,十分尴尬。偏偏下一回,我先张开双臂,他又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改成伸一只手。

尤其难忘的是我罗马尼亚裔的房东太太,每次与我拥抱都亲亲左颊又亲亲右颊,还亲得奇响。但是当我对她丈夫作同样的动作时,那老先生却露出奇怪的表情,后来才知道男人和男人可以贴脸,却不必亲出声音。

更糟糕的是在英国式的酒会,男人间握手、女人间拥抱,男人女人可抱可不抱,这些规矩已经极费思量,偏偏还得一手握着酒杯,一手拥抱。而且贴女士的脸,不能“贴掉”她的粉;让女士亲脸,又不能染上她的唇膏。那哪里是拥抱?简直就是特技表演!

反而觉得中国朋友间,这几年逐渐发展出的拥抱更自然。不必张手表示没带武器,也不必亲颊咂嘴。酒会里碰到,只要有那分交情,甚至可以找个地方,先把杯子放好,再来个紧紧的拥抱。

最记得有一次我赴台,两个多月之后回到纽约,一对老球友夫妇立刻跑来看我。才进门,那太太就与我来了个拥抱,丈夫跟在后面急着大喊:“我也要抱抱”,接着与我紧紧一抱。

他特别大喊“要抱抱”,可见很想念我,有好多话要对我说。那一抱,令我十分感动。

久违的一抱

拥抱是无声的语言。久别重逢、惜别伤离,四目相对,不知说什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张开双臂、迎向前去,来个深深的拥抱。

近几年,我每次离开家,除了跟太太、女儿拥抱,也会跟岳父岳母抱抱。起初几回,保守的老人家还干干地笑,好像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渐渐地,他们预期我会抱抱,连站立的姿势都不同,而且我才动,老人家已经张开双臂。

我发现,平常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竟不如临行时那一抱,能知道老人家瘦了、胖了,还是又弱了些。我也发现一秒钟的拥抱不等于五秒钟。前面一秒钟是礼貌,但是如果能多抱几秒,抱紧一点,那里面就传达了更多说不出、不必说又不能说的情意。

想起我逝去的老母亲。有一天,她坐在窗前沙发上,那是她固定的位子,常泛着一股尿骚味。我四处找一只笔,找到她的沙发,她要站起来,我说不必,伸手绕过她身子,在沙发垫子下面掏,左手掏、右手掏,顺便搂搂她。

老人家,九十了,还挺有肉,我特别用力,紧紧抱了她几秒钟,笑道:“不错!还有本钱,活一百岁没问题。”

她啐了我一声,笑了,拍拍我的头说“连儿子都老了!”

我站起来,转身走开,继续到别的沙发找笔,却听见背后咚咚咚咚的声音。回头看,老人家一边望着窗外,一边用她的柺杖发抖似的敲着地板。

“怎么啦?”我过去问她。

“没什么!”老人家还看着窗外,隔了好几秒,才带点沙哑地说:“娘好久没抱过你,你也好久没抱过娘了……。”说着,两行老泪滴在沙发的扶手上……。

hit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