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是用“体会”的

洪兰


我去一个小学演讲,经过音乐教室前,看到一个孩子伸着两只穿着袜子的脚,坐在教室门口哭,我正想问他为什么哭时,老师一把把我拉住说:“不要帮他穿鞋子,开学已经六周了,每次上音乐课,他都要 老师帮他穿鞋子,已经三年级了,还不肯自己学着穿,每次都哭到有人替他穿为止,我们现在决定训练他自己穿。他要自己肯学,别人教他才有用。”

我听了非常讶异,怎么有三年级还不会穿鞋子?父母会不会保护过头了?老师说现在孩子成熟得慢,有进了小学还不会拿筷子的孩子,也有不会扣扣子的等等,令人想到英国的查理王子,连牙膏都要侍从替他挤。有人认为这是福气,什么事都有人做得好好的,自己不必动手,我却认为这是看不起自己,把自己当废物看待,侍从一不在,自己就不能生活了。

无独有偶,回到家把报纸打开来看时,看到嘉义有位老师,读者投书“小小晋惠帝,你我是帮凶”,原来这位老师在班上让学生看一部电影《跑吧!孩子》,讲一对小兄妹没有钱买鞋子,轮流穿一双鞋,有一天鞋子不见了,引出一串风波的故事。

演完后,老师问学生的感想,学生说鞋子不见了,再买一双就好,干嘛这么辛苦,大费周章呢?电影中,小女孩的母亲要临盆了,她赶着去邻村请产婆,跑到一半,鞋子坏掉,她只好光着脚跑过满是碎玻璃和尖石头的路,满脚鲜血淋漓,我们的学生完全不能了解为什么小女孩不顾自己的痛,还要继续跑,七嘴八舌在批评她不会想别的方法,没有想到她的母亲正躺在床上等她去求救。

建国中学有位专门带数理资优 班的老师,在他写的书《我的资优班》中,也提到台风时,豪雨引起土石流,把山地一个村庄给埋掉了,他在感叹生命无常时,一个学生说:“活该,谁叫他们要住那里,干么不搬下来到安全的地方住!”一句话令人马上想到晋惠帝及法国大革命时的皇后玛莉.安东尼(Marie Antoinette, 1755-1793)。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怎么连第一流学校资优班的学生思想都如此幼稚?他们难道以为每个人都像他们一样要什么有什么,吃好的,用好的,暑假去美国、加拿大游学?

这种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反应,使我想起桃芝台风来袭时,尖石乡居民用直升机撤离,一位国小校长向某慈善基金会要求紧急安置款,该基金会竟然要校长先写计划书送过来,等他们看了再决定,远水救不了近火,令人感叹。坐在冷气房中的人完全无法体会无家可归的紧急性。

台湾的同理心,不但学生没有,连大人也没有。难怪政府官员的思考模式与决策都是如此自我中心,完全不知民间疾苦。他们大笔一挥“封山”,立刻断掉梨山农民的生路,成堆的高丽菜烂在田里,有车没有路可以运下山去卖。孩子因此无钱缴学费,还得翻过中央山脉到宜兰去上学,变成咫尺天涯。

看起来,我们真的是如嘉义 那位 老师所说的,都是帮凶。我们没有让孩子去体验课本以外的生活,没有给他们机会去感受别人的苦难。

欧洲有一个盲哑学校的校长规定,新进老师必须绑上眼罩一周,连睡觉都不可拿下,切实体验盲人的感觉。校长说老师若不能体验学生的状况,便无法产生同理心,就无法拉近师生距离,便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这位校长真是对极了,因为老师在绑上眼罩不见天日后,立刻体会到盲童的辛苦,不再责怪他们动作太慢,不耐烦的催他们快点。

台湾近年来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加上一连串的学童恶作剧,如把剪刀放在同学的椅子上,把同学的直肠戳破;把柳丁当球从二楼掷下,打瞎同学的眼睛等等,这些无知所造成受害者不可逆转的身心伤害,终于使政府看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推动生命教育。但是推行的方法仍然是课堂授课,由政府出钱编写生命教育的课本,再挤压原有的上课时数来“教”生命教育。

其实生命教育不是用“教”的,它是用“体会”的,考它、背它是缘木求鱼,徒劳无功。老师只要不出一大堆家庭作业,使孩子有时间注意课本以外的生活情形,周末再安排孩子去孤儿院、老人院服务,从“实做”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就可以大幅改善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本身也要改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心态,不要一味追求高分,让孩子误以为只有读书是重要的,其余都不屑一顾。其实在现在多元化的社会,行行出状元,能力比学历重要得多。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的作者麦克.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说:恐吓是最卑劣的敛财方式。“不要输在跑点上”就是句恐吓的话,恐吓父母如果不送孩子去补习,就会输给别人。童年是人格成长、品德塑造最重要的时候,许多父母为了不输在起跑点上,把孩子的童年牺牲掉了,真是可恶又可悲。

教养孩子没有撇步,也没有捷径,父母最知道自己孩子的长处与习性,所以不要管别人怎么补,安心的把孩子留在身边,学习课本以外的人生知识。每个孩子都不同,天下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教养手册,只要孩子每天迫不及待睁开眼睛,想赶快开始他的一天,你就做对了。

人生是很公平的,现在你陪伴孩子成长,将来他会陪伴你年老。 hit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