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6)

中医师 朱木通
  1. 眩晕尿闭
    年龄性别 女,新婚未满月。
    发病情形 饮食不洁引起呕吐下痢,经服西药吐痢止,然下列症状不愈。
    脉象及症候 微热、头重眩晕、心胸部压迫感、口内虽冷淡而渴喜热饮、手足振颤、尿闭。眩晕至今不能起坐、乃至不敢举头。
    用药 五苓散料、苓桂术甘汤合方。
    结果 二剂全治而停药。
    备注 眩晕的治剂,最普通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当归芍药散,然此四方各有其他症状可资决定:苓桂术甘汤以振颤为主,但与真武汤的振颤有阴阳之别。所以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的鉴别法在脉象。五苓散在口渴、尿利减少。当归芍药散在高度贫血。本患者则伤寒论所谓“柴胡汤证具”也。
    五苓散: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 白术、甘草

  2. 振颤症与真武汤
    年龄性别 女,60+岁,尼姑。禀赋薄弱,老态龙钟,苍白消瘦。
    发病情形 两年前因庵为风雨所损,冒雨修理,受到挫伤,愈后形成下述症状。
    脉象及症候 脉微细而弱、手足厥冷,全身及手足振振然欲仆地,尤其两手不随意震动无停时。此外发热恶寒、头痛体疼、全身沉重脱力。耳鸣俗决水声,难听。大便软,尿意频数而量多。口内冷淡而食思全失。
    用药 上述症状少阴病显著,用真武汤;又以其有“少阴反热”之证,故用真武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结果 二帖各症均大差,发热恶寒已罢,遂单用真武汤廿余日全治。
    备注  
    真武汤:附子、干姜、茯苓、白术、白芍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

  3. 流感头痛呕吐
    年龄性别 女,60+岁,平素身体强健。
    发病情形 六月流行行感冒,不为所染,及至八月流感稍衰,某夜忽然头痛欲裂、呕吐不止。
    脉象及症候 无热、不恶寒、头痛在两颞?部及后脑筋、呕吐激烈、点滴不能容纳、手足温、脉浮缓。
    用药 桂枝汤。
    结果 一剂病霍然而愈。
    备注  
    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4. 气管支喘息
    年龄性别 男,48岁,体格坚实壮健,唯性情暴躁。
    发病情形 四年前患气管支喘息症,休作有时,曾百方治疗均不见效,一年前曾用某中医一剂,症状反剧,因而对中药有戒心。
    脉象及症候 喘而汗出淋漓,不能平卧,不能端坐,唯斜倚被褥,咳嗽无痰、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特别是胸部重压,呼叫困难,腹膨满、大便硬而少,尿短赤、舌无苔唯干燥甚。
    用药 大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合方。
    结果 泻下污秽大便而喘咳解,通计十五日病尽除。
    备注 1.大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合方治气管支喘息,为通用之剂。
    * 大柴胡汤证:体质属肥满型、颈短、上腹部膨满、有抵抗力,高度胸胁苦满、便秘。
    * 半夏厚朴汤以气管痉挛性狭窄为目标,治气分不安,而促使粘痰容易喀出。
    2.五年后复发喘息,与前症状同,投以大柴胡汤加厚朴杏仁两帖不差,转麻黄杏石甘汤一帖而镇喘。此乃患者体质既已变证之故。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枳实、白芍、大黄、生姜、大枣
    半夏厚朴汤:制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5. 十年多不愈的膀胱炎
    年龄性别 女,30岁,台湾戏剧演员。
    发病情形 年轻时每月经前即头痛、小腹胀痛、腰酸,经期后自然而愈。迄今如是。
    十年前每于夜间睡眠中为膀胱部胀满疝痛而醒,此时尿意频数,尿量不定、蛋白重、排尿疼痛,翌晨经过操作运动则自愈,十余年来很少间断。医生多诊断为膀胱炎,迄今不愈。
    脉象及症候 腰酸、肩重、肢节沉重、手足易冷、咳嗽喜唾、眩晕心悸、咽头梅核气、眼昏、上气、背微恶寒。
    用药 半夏厚朴汤加细辛干姜附子白术六剂。
    结果 咳嗽、咽头梅核气尽除。
    备注 第二诊转用真武汤合肾气丸料六日份,于是膀胱胀满疼痛及上述症状去十之七八。之后无消息。
    半夏厚朴汤:制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6. 嗜眠症与附子泻心汤
    年龄性别 女,15岁,外观上体质强健、血色佳良。
    发病情形 自13岁患嗜眠症,不分工作中或行路,偶而两睫一交即呼呼入睡,夜眠中常无故惊醒,于是不能成眠。
    脉象及症候 似为顽健体质,唯脉现细微。居恒心下痞硬、后头部紧张、月信正调唯血块多,口干而粘,而唾液则极乏。大便恒二、三日一行,硬而少。
    用药 附子泻心汤。
    结果 一剂精神振作,睡意消失,大便畅通,以后遂不再服药而病亦愈。
    备注 附子泻心汤乃三黄泻心汤加附子,应用目标为三黄泻心证而具有恶寒。
    泻心证:但欲眠,严重时,饮食或工作中亦可能呼呼大睡,又有手足微冷之证。
    附子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附子

  7. 长期泄痢口渴尿血
    年龄性别 女,17月。
    发病情形 父亲经营剧团流动全省。初始胃口不开、食欲不振、日渐消瘦,经诊断为肠管寄生虫充斥,服三包驱虫剂而下痢,自是下水泄性痢日廿余行,始终不见虫出。数日后变青色水泄便,依然日夜无停,继即尿血、自汗盗汗,大渴引饮无停时,患儿急速陷于衰弱虚脱,不能食、腹鸣、两目紧闭、四肢厥冷、全身浮肿,家人大起恐慌。
    脉象及症候 具备脾疳型,且全身浮肿,腹胀满如覆釜,按之坚如石,腹皮菲薄、手足厥冷、脉沉细而迟、口渴甚,约三四分钟必饮一大杯冷水。泄痢日夜廿余行,腹中雷鸣,体温居恒停留38.5C。枯瘦骨立,自汗随拭随有,如是可推知为脱汗。
    用药 * 茯苓四逆汤加木香二帖。[口渴减半,下痢十七八行、热退、尿血止、自汗盗汗止、浮肿大减。]
    * 原方再予三剂。[症状各减十之七八]
    * 转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二剂。
    * 用附子弄玉汤,兼服消疳散,约半个月。[已近无病,唯虚弱未全复。]
    * 单用消疳散。数月后健康与普通小孩无异。
    结果
    茯苓四逆汤:茯苓、甘草、干姜、人参、附子

  8. 重症疳积泪眼下痢大渴
    年龄性别 男,二岁时因母患神经病以致哺啜失调营养不良。
    发病情形 初仅下水泄痢腹满,渐次陷于虚脱,经中西医治而更加恶化。
    脉象及症候 下痢完谷日夜二三十行,大渴引饮一夜便需两大瓶冷开水,屎尿发异臭。两眼羞明紧闭,角膜干燥失润而不见发炎充血,眼泪滂沱如雨,眼泪含有乳白色,诊察时眼睫频频开合不停时。脱力之状可由其肌瘦面黄观之。全身略见浮肿,四肢逆冷,唯手心烦热,脉沉微细弱俱有。腹皮菲薄,腹硬满状如覆釜,干燥粗糙青筋历历,右睾丸肿大如鹅蛋,按之则哭泣,其疼痛可知。尿清多而数。食欲尽失为冷饮不离口。如是荏苒年余,医治医生凡三十余人,某小儿科宣告绝望。
    用药 * 初时以泪眼为目标,投以明朗饮二日份。眼泪更多、泄痢更甚。
    * 第三日没意从脾疳着手,投以弄玉汤加附子二日份。于是口渴减半,下痢亦差。
    * 原方续服至第五日,口渴尽除,下痢日夜仅两次,且渐恢复有形便,眼泪亦已停止,两眼开闭如常,唯频频交睫。
    * 第六日转用净府汤,每日排出粗大蛔虫十余条凡六七日。全体症状愈十之七八。
    * 仍以净府汤服用月余,不知不觉间睾丸亦渐次向上紧着,不复原来的肿赤光泽。
    * 之后以消疳散,或参苓白术散料为主剂,兼用净府汤,再服月余,健康恢复遂停药。
    结果 此儿之后健康正常,多年未曾再有任何疾病。
    备注 此例乃初出临床所遭遇之难症,所以颇感吃力。
    明朗饮: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车前、细辛、黄连
    弄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陈皮、黄连、木香
    净府汤:柴胡、茯苓、白术、半夏、猪苓、泽泻、山查、三棱、莪术、 黄芩、人参、甘草、黄连、大枣
    消疳散:人参、神曲、茯苓、白术、黄连、青皮、砂仁、甘草、胡连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肉、砂仁、苡仁

  9. 脾疳泄泻口渴
    年龄性别 女,3岁。
    发病情形 以慢性肠炎受治于西医数月,症状转坏而成慢脾(结核性肠间膜痨)之重症。
    脉象及症候 全身消瘦脱肉,唯腹膨满,热稽留在三十八度半。手足逆冷、自汗盗汗、水泄性不消化下痢、尿清而多,臭气甚、大渴引饮无停时、不眠、夜啼。据云此等症状经西医诊治四五个月没有起色。
    用药 茯苓四逆汤。
    结果 二剂,热退、汗止、口渴除、泄痢次数减大半,食欲大进。同方续服月余,
    将近无病状态,于是转用参苓白术散料凡二个月,居然发胖与常儿无异。
    备注 脾疳亦称慢脾,大都由于哺乳失调、饮食失节,初起即现代医学所谓肠炎,及至长期下痢腹胀身瘦,则形成脾疳。如此始肯转用中药医治,故十之八九都属阴虚证。以我的经验而言,当其口大渴引饮冷水而且下痢完谷、尿清而多者,大多为水分枯竭,所以十之八九应用茯苓四逆汤先解决上述症候。然后徐图治疗其脾疳。
    至于并发眼疾患,古时谓之疳眼,或疳樍泪眼,治法有鸡肝丸或五苓散,然皆对症治疗而已,其基本疗法还是弄玉汤加附子、消疳饮、净府汤最佳。
    脾疳而并发头疮或其他肿疡,乃至皮肤病者,大都五物解毒汤,或六味马明汤的应用机会最多。
    长期泄痢的患者,肯服用中药者,大都为西医棘手之症,用消炎剂的机会既失,切须注意。
    茯苓四逆汤:茯苓、甘草、干姜、人参、附子

  10. 高血压衄血与泻心汤
    年龄性别 男,66岁,木工为业,骨骼粗大顽健,嗜酒如命,常感兴奋上冲。
    发病情形 某夜忽然鼻出血断续不止。
    脉象及症候 头痛、口渴、兴奋、颜面赤褐充血、脉洪大有力。此为高血压征候,检血压得240度。
    用药 泻心汤加黄柏栀子侧柏甘草
    结果 鼻血止,疼痛愈,三四日后。服药后血压降低至200以下。
    备注  
    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11. 贫血型的高血压症
    年龄性别 女,60+岁,身体相当虚弱,长年头眩耳鸣心悸亢进,全身倦怠。
    发病情形 西医皆诊断为高血压。高度贫血,全身颜面、口唇苍白乏血色。食欲不振、小便多、大便下痢倾向,手足冷。
    脉象及症候 脉弱稍迟。
    用药 四物汤加黄耆黄柏钩陈(七物降下汤)三剂。
    结果 元气稍见恢复,头眩耳鸣心悸略有减少。再服三剂,血压降至170。
    备注 世人常以为高血压症者,皆属多血质身体强壮之人,其实是错误的。
    七物降下汤: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黄耆、黄柏、钩陈

  12. 全身不遂症
    年龄性别 男,47岁,赤贫之农夫,以短工、樵苏为生。眼睑长年赤烂,邻右多呼之为红目某。三年前一度患胸膜炎,因贫困难以就医,濒于死地者凡三四昼夜。
    发病情形 年初于田亩工作,突然中风卒倒人事不省,几经折磨,虽然未死,已全身瘫痪。
    脉象及症候 肌瘦骨立、全身高度贫血、颜面苍黄略见浮肿。躯体及四肢皆强直不随,尤其右半身宛如死物,全身麻痹不仁,间或酸痛,眩晕外界回转之甚。心下痞硬,耳鸣如决水之声,喘息咳嗽满口清痰。大便软、小便特别多而且近。口舌极感干燥但不渴,食欲全失。舌强,言语艰涩。扶之起坐即全身震震然动如欲仆地。
    用药 * 八味丸料,以乌头换附子,服二帖。
    * 以驱逐寒痰为目的,加干姜细辛,服二帖。
    * 目标转至痰饮,改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五帖。[至此诸症状均略有起色]
    * 后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次。继则以八味丸(乌头换附子),长服廿余日。
    结果 三余月能工作,自己步行取药。再数月与平素无异,遂罢药。
    备注 日本名医浅田宗伯古训医传:“将八味纨的附子换用乌头,用治中风总身不仁,不能起坐者,常得大功效。”
    八味丸:熟地黄、山茱萸、淮山、丹皮、茯苓、泽泻、附子、桂枝
    苓甘姜味辛夏仁: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

  13. 中风后的高血压
    年龄性别 男,67岁,平素身虚体弱,长年痰咳不间断。
    发病情形 前一年底以高血压而发轻中风,已治疗月余。老态龙钟。
    脉象及症候 年初初诊,最感苦恼者:不眠、眩晕、耳鸣如决水声、流泪、舌强而言语艰涩。甚则胃酸过多,小便不利、淋沥残尿、大便难、痰唾特别多、口舌干涸不渴。血压恒在二百以上。手足麻痹,尤其下肢拘急,故步行艰难。手足厥冷、手心烦热、脉沉细迟俱有。
    用药/结果 * 半夏白术天麻汤二剂。[眩晕耳鸣大差。]
    * 转桂枝龙骨牡蛎汤十余日。
    * 肾气丸料廿余日。〔各症状减十之七八,唯下肢行动仍感沉重乏力。〕
    备注 同年七月某日,忽然小便不禁,尿意频催,一小时换内裤八次,且遗尿疼痛灼热,同时头眩腰酸气短、手足末端厥冷、脉沉迟,投以牛车肾气丸料一剂痊愈。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蔓荆子
    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龙骨、牡蛎、甘草
    肾气丸: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淮山
    牛车肾气丸:熟地黄、丹皮、泽泻、淮山、山茱萸、茯苓、桂枝、附子、车前、牛七

  14. 三次中风
    年龄性别 男,70岁,体格粗大。
    发病情形 据云此乃第三次中风,第一次在战争末期,第二次为台湾光复初期。前两次均与此次雷同,大约昏睡十余日,之后即成半身不遂。此次为发病第五日,经注射均无少差。
    脉象及症候 陷于昏睡状态中,鼾声如雷,气管似有黏痰集积,故呼吸中发出喘鸣,颜貌憔悴,眼球角膜浑浊,脉搏频数近于不整脉,大小便均无。
    用药 三黄泻心汤二剂,嘱其一夜服尽。
    结果 服药后泻下五六次,翌日渐次清醒,唯半身不遂仍然不愈。
    备注  
    三黄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

  15. 高血压并发心脏病
    年龄性别 女,54岁,体质普通,肤色稍黑。静脉血呈绀紫色,西医诊为心脏病,血压超过正常之上。
    发病情形 心下痞闷,胸部恒有灼热感,不分寒暑,每夜须揭开衣襟冷领受凉,不然则呼吸困难而醒。其他症状包括常习便秘、胸部膨满、心悸、头重眩晕、口干不渴、喉头梅核气、下肢麻木。
    脉象及症候  
    用药 半夏厚朴汤甘草干姜汤合方之宽中汤六日份。
    结果 咽头梅核气除,胸痞大差,遂停药。
    备注 次年六月再来,前证以外口苦咽干、遍身沉重、腰肢酸痛、手足厥冷麻痹、下痢倾向,尿少而赤、尿道灼痛、头眩不眠。
    以“内有久寒”为目标,连续投以当归四逆汤加姜茱,月余全治。
    宽中汤:半夏、厚朴、茯苓、甘草、干姜、生姜、苏叶
    半夏厚朴汤:制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甘草干姜汤:
    炙甘草、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