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 (下)


  1. 言者多不顾行 谈者未必真知

    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乐: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2. 无为无作 优游清逸

    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奕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若无能之全真。

  3. 春色为人间之妆饰 秋气见天地之真吾

    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

  4. 世间之广狭 皆由于自造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5. 乐贵自然真趣 景物不在多远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6. 心静而本体现 水清而月影明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7. 天地万物 皆是实相

    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澈,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

  8. 观形不如观心 神用胜过迹用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琴书之趣?

  9. 心无物欲乾坤静 坐有琴书便是仙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10. 欢乐极兮哀情多 兴味浓后感索然

    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成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

  11. 知机真神乎 会趣明道矣

    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尽入寸里;破得眼前机,千古之英雄尽归掌握。

  12. 万象皆空幻 达人须达观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13. 泡沫人生 何争名利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14. 极端空寂 过犹不及

    寒灯无焰,敝裘无温,总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堕在顽空。

  15. 得好休时便好休 如不休时终无休

    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16. 冷静观世事 忙中去偷闲

    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

  17. 不亲富贵 不溺酒色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18. 恬淡适己 身心自在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19. 广狭长短 由于心念

    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

  20. 栽花种竹 心境无我

    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生;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白衣童子。

  21. 知足则仙凡路异 善用则生杀自殊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

  22. 守正安分 远祸知道

    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23. 与闲云为友 以风月为家

    松涧边,携杖独行,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侵寒毡。

  24. 存道心 消幻业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25. 退步宽平 清淡悠久

    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26. 修养定静工夫 临变方不动乱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27. 隐者无荣辱 道义无炎凉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28. 去思苦亦乐 随心热亦凉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29. 居安思危 处进思退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30. 贪得者虽富亦贫 知足者虽贫亦富

    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梁,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工。

  31. 隐者高明 省事平安

    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32. 超越喧寂 悠然自适

    嗜寂者,观白云幽石而通玄;趋荣者,见清歌妙舞而忘倦。唯自得之士,无喧寂,无荣枯,无往非自适之天。

  33. 得道无牵系 静躁两无关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34. 浓处味短 淡中趣长

    悠长之趣,不得于酿酽,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恨之怀,不生于枯寂,而生于品竹调丝。固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35. 理出于易 道不在远

    禅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诗旨曰:“眼前景致口头语。”盖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至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

  36. 动静合宜 出人无碍

    水流而境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37. 执着是苦海 解脱是仙乡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着,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38. 躁急则昏 静极则明

    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又恍然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39. 卧云弄月 绝俗超尘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40. 鄙俗不及风雅 淡泊反胜浓厚

    衮冕行中,着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着一衮衣的朝士,转添许多俗气。固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41. 出世在涉世 了心在尽心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42. 身放闲处 心在静中

    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在安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43. 云中世界 静里乾坤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44. 不希荣达 不畏权势

    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世宦之危机。

  45. 圣境之下 调心养神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46. 春之繁华 不若秋之清爽

    春日气象繁华,令人心神迨荡,不若秋日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也。

  47. 得诗家真趣 悟禅教玄机

    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一_?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48. 像由心生 像随心灭

    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气;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49. 来去自如 融通自在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50. 忧喜取舍之情 皆是形气用事

    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但是以形气用事。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天机,非自畅其生意也。

  51. 梦幻空华 真如之月

    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52. 欲心生邪念 虚心生正念

    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

  53. 富者多忧 贵者多险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54. 读易松间 谈经竹下

    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磬宣竹下之风。

  55. 人为乏生趣 天机在自然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入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

  56. 烦恼由我起 嗜好自心生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57. 以失意之思 制得意之念

    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

  58. 世态变化无极 万事必须达观

    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罥美矣。

  59. 闹中取静 冷处热心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60. 世间原无绝对 安乐只是寻常

    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有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安乐的窝巢。

  61. 接近自然风光 物我归于一如

    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视乾坤之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62. 生死成败 一任自然

    知成之必败,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63. 处世流水落花 身心皆得自在

    古德云;“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64. 勘破乾坤妙趣 识见天地文章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65. 猛兽易服 人心难制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服,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66. 心地能平稳安静 触处皆青山绿水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67. 生活自适其性 贵人不若平民

    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
    长筵广席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悠悠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绻恋。
    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

  68. 处世忘世 超物乐天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69. 人生本无常 盛衰何可恃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70. 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71. 苦海茫茫 回头是岸

    晴空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草,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鸮者,几何人哉?

  72. 求心内之佛 却心外之法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73. 以冷情当事 如汤之消雪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
    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74. 彻见真性 自达圣境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衷,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75. 心月开朗 水月无碍

    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

  76. 野趣丰处 诗兴自涌

    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77. 见微知着 守正待时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78. 森罗万象 梦幻泡影

    树木至归根,而后知华萼枝叶之徒荣;人事至盖棺,而后知子女玉帛之无益。

  79. 在世出世 真空不空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

  80. 欲望虽有尊卑 贪争并无二致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飧,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81. 毁誉褒贬 一任世情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

  82. 不为念想囚系 凡事皆要随缘

    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83. 自然得真机 造作减趣味

    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矣。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其言之也。

  84. 彻见自性 不必谈禅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_,总是播弄精魂。

  85. 心境恬淡 绝虑忘忧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86. 真不离幻 雅不离俗

    金自矿出,玉从石出,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87. 凡俗差别观 道心一体观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88. 不茅蔬淡 颐养天和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89. 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90. 断绝思虑 光风霁月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91. 机神触事 应物而发

    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催剥后,忽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宜触发。

  92. 操持身心 收放自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身心者,坝柄在手,收放自如。

  93. 自然人心 融合一体

    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94. 不弄技巧 以拙为进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等淳庞。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飒气象矣。

  95. 以我转物 逍遥自在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

  96. 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

    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

  97. 任其自然 万事安乐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98. 因及生死 万念灰冷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像貌,又思既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游像先。

  99. 卓智之人 洞烛机先

    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幸福而先知其为祸之本,贪生而知其为死之因,其卓见乎。

  100. 雌雄妍丑 一时假相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奕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101. 风月木石之真趣 惟静与闲者得之

    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

  102. 天全欲淡 虽凡亦仙

    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则不知;语以蕴袍裋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103. 本真即佛 何待观心

    心无其心,何于有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104. 勿待兴尽 适可而止

    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
    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105. 修行宜绝迹于尘寰 悟道当涉足于世俗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106. 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真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107. 山居清洒 入都俗气

    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 遇石涧流泉,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桧寒梅,而劲节挺立; 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若一走入尘寰,无偏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属赘旒矣。

  108. 人我合一之时 则云留而鸟伴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
    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109. 祸福苦乐 一念之差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110. 若要功夫深 铁尺磨成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道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111. 机息心清 月到风来

    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
    心远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

  112. 落叶蕴育萌芽 生机藏于肃杀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于飞灰。肃杀之中,生生之意常为之主,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

  113. 雨后山色鲜 静夜钟声清

    雨余观山色,景象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雅。

  114. 雪夜读书神清 登山眺望心旷

    登山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

  115. 万钟一发 存乎一心

    心旷,则万钟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116. 要以我转物 勿以物役我

    无风花月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117. 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

  118. 不可徒劳身心 当乐风月之趣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119. 何处无妙境 何处无净土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

  120. 顺逆一视 欣戚两忘

    子生而母危,?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121. 风迹月影 过而不留

    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两忘。

  122. 世间皆乐 苦自心生

    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123. 月盈则亏 履满者戒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

  124. 体任自然 不染世法

    山肴不受世间灌溉,野禽不受世间豢养,其味皆香而且冽;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迥然别乎。

  125. 观物须有自得 勿徒留连光景

    栽竹种花,玩鹤观鱼,亦要有段自得处。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物华,亦吾儒之口耳,释氏之顽空而已,有何佳趣。

  126. 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井驵侩,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127. 非分之收获 陷溺之根源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128. 把握要点 卷舒自在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在,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

  129. 利害乃世之常 不若无事为福

    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

  130. 茫茫世间 矛盾之窟

    淫奔之妇,矫而为尼;热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境之门,常为淫邪之渊薮也如此。

  131. 身在局中 心在局外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固君子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

  132. 减繁增静 安乐之基

    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愆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 真桎梏此生矣。

  133. 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134. 超越口耳之嗜欲 得见人生之真趣

    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135. 万事皆缘 随遇而安

    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