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

学习问答三百六十则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

绛巴妥默(郭和卿译师)着


绛巴妥默所修五部中第四部

第一章

  开宗明义、菩提道次第论着、师承等问题(问题 1 ~ 9)
  依止善知识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10 ~ 38)
   关于修与未修间及二种修法要义(问题 39~ 41)
   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中于有暇身劝受心要门中所出问题(问题 42 ~ 44)
   正取心要(摄三士道)共下士道中念死他无常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 45 ~ 54)
   与下士共道中思恶趣苦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 55 ~ 59)
   与下士共道中皈依三宝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 60 ~ 66)
   与下士共道中深信业果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 67 ~ 78)
   与中士共道中即细分出离心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 79 ~ 97)

第二章

  上士道修心之道次第,即示菩提心修要门中所出问题(问题 98 ~ 104)
  七因果教授修菩提心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 105 ~ 131)
   自他相换生起菩提心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 132 ~ 144)
   以发心规则受法科目中所出问题(问题 145 ~ 148)
   发心已于学处须修之相科目中所出问题(问题 149)
   方便与智慧随学其一不能成佛所有问题(问题 150 ~ 159)
   于菩萨学初求学及受菩萨戒程序、菩萨应行应断纲要所有问题(问题 160 ~ 161)
   学行六度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 162 ~ 197)
   学行四摄成熟他有情科中所出问题(问题 198 ~ 199)

第三章

  止观修法即示后二度禅定于智慧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200 ~212)
  修止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213 ~215)
   修止法门中离五过修八对治所出问题(问题 216 ~ 222)
   修止法门中九住心、六力、四作意、成止之量所有问题(问题 223 ~ 230)
   修观法门中所出问题(问题231 ~235)
   修观法门中明抉择见目中明染污无明科中问题(问题 236 ~ 249)
   修观法门中明抉择见目中寻求无我见科中问题(问题 250 ~ 284)
   修观法门中建立世俗、胜义二谛科中问题(问题 285 ~310)
   修观法门中正修观法科中所出问题(问题 311 ~ 339)
   修观法门中成观之量科中所出问题(问题 340 ~344)

第四章

  密乘无上瑜伽法门中所出少量问题(问题 345)

  “问题三四六~三六○略”


  曩谟曼殊廓喀雅

  何故造此论须先敬礼文殊?以此论依所闻师教,由自问自答之门,提要思维,如理抉择,引生决定,乃思慧所摄。至尊文殊为智慧之主尊,故先礼文殊,以求加持,生起思慧。然则一切法门必须闻思而后修耶?当答:正应先须闻思而后修,否则为盲修瞎炼。若修时内心疑问丛生,则所修之法与能修之心必不相合,难生功用。弥勒所著经庄严论说:“由闻而后思,由思方生净修之功德。”谓由闻所成慧,炼磨深思,而后有思所成慧,由此决定起行,而后有修所成慧。菩提道次第中亦说:“须于兼赅大小,圆融显密之心要法(即菩提道次第),闻思修并重,以所闻为所思,以所思为所修,否则,无成佛圆满迅速之道。”特别是恩师常开示说:“对于所闻一一法门,应作自问自答,抉择其要义,引生决定知,然后依所闻思抉择之法,与心相合而修,方能成义。”尤以空见,若未经闻思而修,则修时合体与否?如量与否?均不自知。应知所谓空见之见者,即谓出闻思抉择后,所得决定知,此乃慧之一分,即所谓见。特是应成派正见,无论显密,若无此见,不获佛果。故本论中,关于中观,问题详开,所占篇幅为数过半,盖不经广泛思择,不能把握应成派中观之见也。由此依寂静地而修,得大通达,即称修所成慧。于此宗喀巴大师亦说:“应依所闻,而后依理智抉择思维,最后乃依净地而专修。”以此学习问答三百六十则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之作,聊补思之一环,亦为进修而作也。

  于学习大乘速速成佛正道明灯颂自释师佛密意庄严论中,自所发现问题,自作答案,从第一章起至第四章止,其中所出问题共三百六十则。为熟习透知故,先列问题,后集答案。如是于一一法门中,所出问题经自测验,已解问题,一见之下,不阅答案自亦能答,其未解者,自知其难,始参答案。如是易熟,影响特深,而可获事半功倍之效也。


学习第一章下中两士道修心之次第亦即是粗细二分出离心修要中所出问题如下:

 本论(明灯颂释)开宗明义及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如下:

  Q1:速速成佛之意,应如何解释?
 Q2:云何谓为完整无倒,全圆道理?
  Q3:于是浊慧减之时机,修学之教授方式,是否应随时机,有所变通?
  Q4:原有阿底侠尊者菩提道炬论,此一教授,从仲敦巴以来,师师相承,无谬无余,传至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以此论而造菩提道次第论,何以宗喀巴大师论着,为诸大德赞为空前论着?
  Q5:师承有何关系?
  Q6:应如何分析菩提道次第之师承关键?
  Q7:明灯颂及自释(简称)有何特点?
  Q8:于菩提道次第道之数目及次第,应如何生起决定?
  Q9:应如何理解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理?


 依止善知识法门中所提出问题如下:

  Q10:云何依止善知识为如道之根本?
 Q11:何为清静之供?
  Q12:何为诸修之首?
  Q13:何以须观显资良田?
  Q14:依何种资田,修积福忏净,能迅速积集二资粮?
  Q15:宗喀巴大师问本尊文殊菩萨,如何速得成就?文殊菩萨示以“勤于三法,能速得通达。”此三法为何种?
  Q16:末世积资因缘少,积罪因缘多,宜多修何法?
  Q17: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
  Q18: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Q19:供“曼遮”(即坛供)有何重要意义?
  Q20:佛转正法轮,必须劝请吗?
  Q21:依了义说,佛无涅槃,法不衰毁,依不了义,而示涅槃。何以诸佛菩萨,诸大德须示涅槃方应机?何以当劝请勿速示涅槃?
  Q22:回向与发愿有何差别?何为善回向与不善回向?
  Q23:“栽椿启请”(认定一地好钉椿之意)何以加持最大?
  Q24:经中说:供师一毛孔功德,比供无量诸佛菩萨的福德,尤为超胜,是何缘故?
  Q25:宗喀佛造菩提道次第祈祷求加颂中,首句即“万德之本具恩师”,其理安在?
  Q26:不依止及不如法依止之过患,大者约有八种,而皆由轻师,或使师乱意恼怒而生,金刚乘戒十四根本罪,亦列轻师罪为第一,此为何故?
  Q27:摄要而言,弟子对师当如何观法?颇公开示修菩提道次第法门中,有二铁门栏,不易越过,此二铁门栏为何者?
  Q28:依不善知识及恶友,令所积福德功德损坏,生种种不愿发生事,应断绝此辈,然而何为恶友?
  Q29:可观上师即佛之理,应如何观法?
  Q30:应视师如佛,许多行者都知道,且口头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视为真佛之主要障碍为何?应以何法净治?
  Q31:上师即佛有何经教明文作证?
  Q32:吾人每以百数之中,自有一二乃金刚大持所化现者,凡所遇诸师,宁即金刚持所化现么?
  Q33:对于法源诸师,是否亦应如现依上师,观其功德而生敬?
  Q34:由于见师乃凡俗相,或见如此这般过失,尚不易认师为佛,应以何法净治?
  Q35:如已对师生信,尚未生十分恭敬,应以何法生此敬心?
  Q36:知念恩如上所举分四,但应如何念法?
  Q37:依师“加行依止法”究为何种?
  Q38:三种加行依止法,应如何理解?
  Q39:修时摄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段,在此三段中,由应注意之点(可例推其余法门)为何者?
  Q40:未修间(此以依师法门如例,然可推余法门)应如何作法?
  Q41:任何修法,均有二种修法,即“皆贡”(观察修法),与“觉贡”(决断修法,或说专注修法),此二种修法,如何理解,有何要义?


 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分二段中第一段于有暇心劝受心要门中所出问题如下:

  Q42:吾人具暇满人身,有何种意义?
 Q43:暇满人身,如何知其难得?
  Q44: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意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分二段正取心要(摄三士道)于下士共道中念死无常法门问题如下:

  Q45:修不清静,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Q46: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Q47:法与非法之差别,以何为量?
  Q48:法之深浅,关系于学法之人,此一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
  Q49:不修念死之过患,与修念死之胜利,各有何种?
  Q50:由何而决知定死之义?及此中心要?
  Q51:由何而决知死期无定?及此中心要?
  Q52:由何而决之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及此中心要?
  Q53:修死无常法中,为菩提道次第所无,乃上师口授要诀,乃根据经教而来,易使心感动之一法为何者?其内容为如何?
  Q54:曾学法多年,年过花甲,不须劝教(多数是如此),知死之将至,并知备死,唯速修正法,但大半手忙脚乱,多不如理,应如何为正?

 与下士共道中思恶趣苦法门中所出问题如下:

  Q55:由何而知定入恶趣?怎样才能断生恶趣苦因?
 Q56:地狱之苦,何故那般长永剧烈?
  Q57:有说地狱境,为各各有情,由自业力变现虚妄境界,是否应理?
  Q58:吾人于三恶趣,长存如隔岸观火之心,其故安在?应如何谛思使此心入道?
  Q59: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与下士共道中皈依三宝法门中所出问题:

  Q60:皈依清静与否,以何因而定?
  Q61:应可皈依处,须具如何德相?
  Q62:由知何种使心感动,令皈依真切而有力?
  Q63:皈依有何种胜利?因何而有如是广大胜利?
  Q64:以何判别内、外道?
  Q65:何谓真实皈依?
  Q66: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静?


 与下士共道中深信业果法门中所出问题如下:

  Q67:怖畏三途苦,知三宝功能,一心希求救护,为此已于三宝之救护下,其真能离三途之法为何者?
 Q68:上师教授说:业果为正法之首,其故安在?
  Q69:业果法门:业决定、业增长、此二理趣,较空性尤难通达,由于业果关系,非眼所亲见,横遍世间,竖历永劫,当依何法而思修?
  Q70: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应如何思修而作决定?
  Q71: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Q72:有谓佛慧不他求,谓自心清净即是佛;或说:“我修无上胜慧,不思善不思恶,但观本来面目,烦恼自灭;如物沈水,如水自澄清”等语。以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观之,应如何理解?
  Q73:如上知业决定增长,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当先于业果之理如何生起决定,而作取舍?
  Q74:十黑业道中之邪见,不外断常二见。然断常二见共有多门,应如何差别其轻重?
  Q75:于具力之四种业门,何以应有认识?
  Q76:何以宗喀巴大师甚赞具八种殊胜功德之异熟身?
  Q77:对于黑白业果,若有如上种种认识,则于忏净,及防止以后复作,更加注意。然忏悔有多门,以何种为最圆满?
  Q78:由修下士共道法门,心初生起之量为何种?于如是法门,虽作闻思修,未入其要为何因?


 与中士共道亦即细分出离心修要中所出问题如下:

  Q79:对与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与正行,应如何理解?
 Q80:苦集是所舍,灭道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集)呢?
  Q81:当如何明集谛?
  Q82: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于苦谛后,即说灭谛?
  Q83:应如何认识灭谛之解脱?
  Q84:应如何生起求解脱之心?
  Q85:有说证空性,即任运能发菩提心,厌离轮回之心,更无论矣,此说是否应理?
  Q86:思苦有何要义?
  Q87:性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Q88:生起出离心之量?生起出离心之要点?
  Q89:总摄生烦恼之相、业发之相、死及结生相续之相等三科,应如何了解其重点?
  Q90:应如何抉择趣解脱道之自性?
  Q91:大乘菩萨不忍众生苦,发悲愿常入轮回六道,救度众生,不住涅槃,厌离轮回之出离心,是否只为声、缘小乘而说之方便?
  Q92:应修何等道,而为灭除生死轮回?
  Q93:增上三学中,何故以戒为根本?
  Q94:应如何使此心对于戒学乐从,而非勉强?
  Q95:应如何使此心与自所受戒,护持不舍?
  Q96:“持戒”应如何修学?
  Q97:解脱之道,要在三学,于此共中士道,详言戒学,而置定慧二学于上士道为何故?


 学习第二章上士道修心之道次第亦即示菩提心修要门中所出问题如下:

  Q98:发心为入大乘之门,然而有说,波罗密多乘(显),依发菩提心为入门,密乘以灌顶为入门,是否应理?
 Q99:何故须入大乘?
  Q100:甘丹派大德说:“上者一度非二涉,从初即可入大乘。”应如何理解此义?
  Q101:何以入大乘之门,首应知发心功德?
  Q102:大乘发心功德有何种?每种有何要义?
  Q103:何故说发心为大乘命根?
  Q104:此心(菩提心)如何发起,此一标题有何重要性?


 由七因果教授之门生起菩提心法中所出问题如下:

  Q105:七重因果言教之“七重因果”应如何解释?
  Q106:总摄七因果言教有二义,于此二义,应作如何理解?
   Q107: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
   Q108:四无量心中之悲无量,与七因果教中之悲心,有何差别?
   Q109:关于二种教授,云何“七因果摄自他换,自他换不摄七因果”?
   Q110:何谓具足定量之发心?
   Q111:何以修七因果言教,须先修平等舍心?
  Q112:平等舍修法,有怨、中、亲三种同时修法,有先观中、次亲、后怨雠次第修平等舍者,二法应如何修及其意义?
  Q113:平等舍之修要?
  Q114:七因果言教中,修知母法门为重要,然而最为难修。要在何处?云何为难?
  Q115:依教如何思修知母?
  Q116:依理如何思修知母?
  Q117:关于等流心识,此一根本问题,外道有何于此相反之承许法?对诸反论,应如何认识?
  Q118:知母已次当念恩,从今生母、次父、亲眷、次推中庸、仇雠、乃至飞禽走兽,何故如是次第思修?
  Q119:何故念恩修法,当于生母之恩,数数思修?
  Q120:知恩不忘报,畜类亦能,况为人乎?惟报恩以何为究竟?
  Q121:云何诸佛说修悦意慈心于大悲二者种,先说修悲心,诸佛菩萨亦先赞大悲?
  Q122: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Q123:修悲心之法,何故先以屠夫将杀之牛羊为所缘,次移生母、亲眷,再移中庸境,渐次推及一切所有情?
  Q124:大悲生起之量?
  Q125:慈心修法,是否与修悲心次序、缘念相同?
  Q126:何谓慈梵福报?
  Q127:慈心生起之量?
  Q128:修增上意乐之要义,云何为增上意乐之要义?
  Q129:修报恩时,亦曾想以离苦得乐报其恩,此与增上意乐,有何不同?
  Q130:云何为相似菩萨心?
  Q131:云何为愿行两种菩提?


 由自他相换之门生起菩提心之法中所出问题如下:

 Q132:依七因果言教,已能发起菩提心,何故再加自他相换法门?
 Q133:七因果言教与自他换两种教授,合并而修,此为宗喀巴大师教授,如何合并法?有何差别?
  Q134:何谓自他平等心?
  Q135:何故须思修爱执自我之过患?
  Q136:爱执自我有何过患?
  Q137:修他爱执有何障碍?应如何破除此障?
  Q138:爱执他者有何胜利?
  Q139:当如何生起他爱执之理?
  Q140:应如何明自他相换义?
  Q141:自他相换修法,不言其具体修法,但言其若干种,及其概要?
  Q142:如何赞自他相换法,等同密法“金刚念诵”?
  Q143:二种教授合修法末尾两科——增上意乐、菩提心,虽与七因果同,但应如何衔接而修?
  Q144: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以发心轨则受法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Q145: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赠受与不增受?
 Q146:修学发心已,于任何事,不舍一有情,仍按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Q147:得菩提愿戒已,应如何守护不失?
  Q148:菩提愿心学处,分舍与退二种,应如何抉择?


 发心已于学处须修学之相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Q149:发心已于学处须修学之相?


 方便与智慧随学其一不能成佛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Q150:方便与智慧,随学其一,不能成佛之理?
 Q151:何得谓方便与智慧?
  Q152:何得谓世俗菩提心,及胜义菩提心?
  Q153:支那堪布大乘和尚所主之见——“任何亦不分别,即是成佛之道,施戒等者,是为未能修如是了义之庸愚而说……”等语,是否与大日经所说,全而不错之道相合?
  Q154:若谓和尚乃一门顿超之法,应如何理解?
  Q155: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主达摩应如何理解?
  Q156:有谓“禅宗之禅,非四禅八定之禅,任何不起分别,乃修空性慧度,以但学慧度,余何须用。”对如是之言,应如何解答?
  Q157:若谓:“非废止施等诸度,唯修慧而施等自具,谓于彼等任何亦不思维,则皆全矣,以不耽者能施、所施、施故物,而无缘之施即全,如是余等亦全。经中亦说,于一一地中摄六度故耳。”作此言时,当作何解?
  Q158: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着,是魔之业。”三蕴经亦说:“由堕所缘而行布施,及执戒为胜,守护戒等,彼等一切,皆当忏悔。”梵问经说:“尽其所有一切行之观察者,分别也,无分别者菩提也。”如是等处,当作何解?
  Q159: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此等相违?
  Q160:于菩萨学处求学,及学已受菩萨戒之程序?
  Q161:菩萨应行应断纲要?


 学行六度、四摄法门中所出问题如下:

 Q162:菩萨应依何学处?
 Q163:诸学摄于六度,弥勒所著大乘经庄严论中,如佛密意(如佛说:“善男子,应修布施乃至智慧波罗密多,而得圆满菩提。”)而为显释,其中六种数决定之理,试验期要?
  Q164:兼则六度次第决定,有何次第及其概要?
  Q165:何谓施之自性?
  Q166:何谓圆满施度?
  Q167:施之差别?
  Q168:施度于身心生起之法?
  Q169:修施时意化身受用善根等,无尽施于有情,有何意义?
  Q170:菩萨于受用衣食等之意乐,何谓成染犯,非染犯?
  Q171:应布施之十种对境?
  Q172:于十种对境,应具何种殊胜心?
   Q173:布施应遮止何种心?
   Q174:施不应行法?
   Q175:舍不舍之理?
   Q176:应圆满具足六戒正学而施,何谓六种正学?
   Q177:每度摄六度,如以布施应如何摄六度而修学?
   Q178:所施之身、受用、善根,应如何修学舍、护、净、增
   Q179:于前中士道已说三学,既已说戒,何以于此六度又重说戒?
   Q180:戒之自性(即何者是戒)?
   Q181:戒之差别?
   Q182:于身心如何生起持戒之法?
   Q183:有说:“初业有情以律仪戒为首要,如行菩萨以摄善法戒为首要,地上菩萨以饶益有情戒为首要。”,是否应理?
   Q184:何者为忍之自性?
   Q185:忍之差别?
   Q186:修忍于身心如何生起之法?
   Q187:修三忍之理,有何要义?
   Q188:何者为精进之自性?
   Q189:精进之差别?
   Q190:精进于身心生起之法?
   Q191:何者为静虑自性?
   Q192:静虑之差别?
   Q193:于身心如何生起静虑之法?
   Q194:何者为智慧之自性?
   Q195:智慧之差别?
   Q196:智慧于身心如何生起之法?
   Q197:何者为生清净慧正因?


 学行四摄成熟他有情科目申所出问题如下:

  Q198: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Q199: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无学位"前,皆须勤行六度。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学习第三章止观修法亦即示后二度学处——禅定与清净正见之修要所出问题如下:

  Q200: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于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Q201:修“止”经教,已有与佛密意相合之经庄严论、辨中边论、瑜伽行论中声闻地等,何以宗喀巴大师尚须造论?
  Q202:何者为修定之顺境?
  Q203:何者为修止所依之资粮?何故须此诸资粮?
  Q204:修定应以何为加行?
  Q205:何谓止观自性?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应如何正解?
  Q206:远离二障,须修止观,当如何解释二障,及彼二与止观关系?
  Q207:有认“定境”为证真如者,及有不依所缘而修者,其误点安在?
  Q208: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Q209:忘如何认识止道于观道之差别及其要义?
 Q210:心为外境所夺之义,应如何了知?
 Q211:或问菩萨岂非未具真实明显现证空性耶?以声闻多生重“专住”时长,菩茫注重“观察”时长。
 Q212:有谓先即以空性,为修止之所缘,故同时即可得胜观。因止亦可以真俗二谛,随一为所缘,何必先止后观?


 修止法门中所出问题如下:

 Q213:修定初修时,选择所缘之法,应如何选择?
 Q214:一心专注所缘之法,试言其要?
 Q215:初观所缘应注意事项?


 修止法门中离五过修八对治法等所出问题如下:

 Q216: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
 Q217:修定勤时,久住所缘,则沈掉自生,心即不善住所缘,是为忘念过失,应如何对治此过?
 Q218:心住定时,沈掉二者为过失,应如何对治?
 Q219:沈掉生起之因?
 Q220:何谓正念、正知,及其差别?
 Q221:欲除沈掉,先须认识沈掉体相,应如何认识及如何对治?
 Q222:应于何时放缓?将何放缓?


 修止法门中九住心、六力、四作意等所出问题如下:

 Q223:试略言九住心相?
 Q224:依师传教授:九住心修时,不能置书于面前,最略须将离五过、八断行、九住心等领会于心中(修菩提道次第各法门之纲领料目亦然),例如九住心须逆溯、顺次均能熟记其要于心中。以此试言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Q225:六力之概要?
 Q226:四作意之概要?
 Q227:真实成止之量?
 Q228:无着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难可通达!汝应发起猛利欲乐为求通达,发起精进。”吾人对此论义,应如何正解,而生起认识?
 Q229:得远离沈掉,入定出定皆得圆满殊胜轻安之三摩地,究于五道,属何道呢?
   Q230:总依具明分、住分、轻安之三摩地,所趋之道?


 修观法门中所出问题如下:

  Q231:观之略义?
  Q232:修观资粮中,何为修观之主要因素?
   Q233:修观闻思应依何种经教?
   Q234:修中观见,应依了义教,然吾人智浅,于三时教,不能抉择何者了义,何者不了义。若依语不依义,则佛语第三转法轮,方是了义。又二大车轨,所言又互相异,究竟何所适从?
   Q235: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应如何简释?


  修观法门中别明抉择见二目中一目明染污无明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Q236:试略言自宗认识无明烦恼之情况?
  Q237:摄要而言,云何为我执及无我义?
   Q238:对于我执及无我义,应成、自续两派之差别?
   Q239:云何我执为烦恼之根本?
   Q240:云何萨迦耶见,分我及我所二种,及其与我执之差别?
   Q241:执蕴无明(法我执),萨迦耶见(人我执),同为烦恼之裉本,得毋疑乎二执混而为一乎?
   Q242:设有难则问:如宝论说,无明为生死根本;又如入中论说,诸烦恼过患,见由坏聚见(即萨迦耶见)而生。生死根本不应有不同之二,应作何解?
   Q243:萨迦耶见,以我为所缘,生起实有执,同时与我相连之贪着随起之概况?
   Q244:云何愚痴无明遍一切烦恼?若知愚痴无明,是烦恼与轮回根本,如提婆说:“能诛愚痴,即诛诸惑。”然则用何法以诛之?
   Q245:本宗说:染污无明为流转生死根本,指俱生我执,非分别我执。试明其义?
   Q246:我与自性,乃无明耽着之境,是所应断。此于依道断,依理断二者中属何种?
   Q247:问谛实(我或自性)若有,如何能断?若无则何须断(自性既无,将以何为所断)?
   Q248:内道佛子,依佛密意,决分几派?试说各派之密意,及各派认识之“所断”。
   Q249:云何各派于应破之量,所许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狭,或太过),试言其概。


  修观法门中明抉择见二目中第二目寻求无我见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Q250:欲断无明,须求通达无我见,以是否唯依显教而说,密宗为迅速成佛之法,或有他径?
  Q251:云何于我执,损与不损之义?
   Q252:由法我执而后有人我执,云何依修见次第,先说补特伽罗无我,后说法无我?又由此所引发诸义?
   Q253:本宗应成派认识补特伽罗之不共特法(不共余宗),及他宗之认识?
   Q254: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唯由分别有有性,若无分别无有性。”应如何显此唯分别安立之义?附唯由名言安立一问题应注意四点。
   Q255:总说应如何抉择明我无自性?
   Q256:应如何始见障真实空见之障——我执?
   Q257:云何肯定其(所执之状之我)所属为一为异?
   Q258: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一之理(即决定破除一品之要)?
   Q259: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异之理(即决定破除异品之要)?
   Q260:依四种扼要推思后,应如何修法?
   Q261: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
   Q262:由四种扼要,及如我与蕴或一或异,均有过患,应生如何结论?
   Q263:初得空见之情状为如何?
   Q264:建立我无自性之理据有三,令因明三法,试言其概?
   Q265:问应成派自宗,于前后念我,虽不许自性成就,然亦许刹那生灭,且许前后念我各异,亦当如弥勒、近护非一相续,而把此(弥勒)作业,彼(近护)受果之过。试言其理?
   Q266:愿如何明我所无自性?
   Q267:如何明如幻义?
   Q268:有说:“空性离言离想,任何念想,皆不能修。”此说是否应理?
   Q269:云何为“心所作空”,“一分空”、“无义空”等?
   Q270:或说空性非心境,非所知境,是否应理?
   Q271:若了知影像等如现而空,即是了达彼能无自性者,则异生既己现证,应成圣者?若非达无性,则彼如何能作无自性之喻耶?
   Q272:试言相似现为幻之理,及举相似如幻之例。
   Q273:宗喀巴大师说:“披等所引现之如烟雾相,非如幻之理、此种境界,实无所难,其所难者、谓能了达遮一切法之自性成就,而又能决定安立无自性之补特伽罗作业受果等,毫无错乱之二事并立者是也。”试言其要。
   Q274:三摩地王经说:“三有众生皆如梦,此中无生亦无死,有情人命不可得,诸法如沫及芭蕉,亦如幻事与空电,等同水月及阳焰,无人从此世间没,而更往生余世间,然所造业终不失,黑白亦各熟其果。”应如何正解?
   Q275:依何方便现无倒如幻?依师教授应如何了解此中‘现空双合”之理趣?
   Q276:于破除人法二我执之方便中,何放光破除人我,并以一异理据而为破除;次破除法我,以缘起理据而为破除?并试说缘起三理之要义。
   Q277:依生缘起,应成派与他宗共,所不同者为何?
   Q278:试言自宗所许不堕四生边际之理论?
   Q279:能知诸法性空,又罢了知业果,且能依之而善取舍者,云何为希有中之希有?如何方生如是定解?
   Q280:应如何抉择法无我?
   Q281:云何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说:“成立无为法无自性,以前成立补特伽罗及有为无自性之理,而成立虚空、择灭、非择灭、真如等无为法无自性亦甚易?”
   Q282:藏中诸派,如觉朗派,说真如有自性成就,及自空他空,俗有真无,非有非无等,皆自命如中观应成派。彼等是否与真正中观应成派之见相合?
   Q283:或问中论说:“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如上解者,则六十正理论说:“若诸佛宣说唯涅槃真实,智者谁复执余法虚妄。”此说唯涅磐真实,余法不实,法界赞亦说:“凡是佛所宣说空义经,皆为灭除烦恼,非灭此法界(寂静安乐自性清净法界)”此说空无自性之经,是为灭除烦恼而说,非说无此本性清净法界,宁不相违耶?
   Q284:藏中狭却巴说:“若如月称所说,空性无自性,则成断空。应说别有能所取空之智慧,乃是究竟空性。”此种说法,是否应理?


  修观法门中建立世俗、胜义二谛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Q285:分二谛之事,如集学论说:“所知亦为世俗、胜义二谛。”此以所知为所分之事也。然先德有多种说法,试举其说,是否合理?
 Q286:如何分别二谛之数?
   Q287:试分别二谛之义?
   Q288:(《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文殊院版原缺,望知者提供给我,以补上此处之遗漏。)
   Q289:应如何释世俗与谛字义?此中有何误解?应如何正释?
   Q290:应如何释世俗谛之体相?
 Q291:世俗谛之差别应如何了知?
 Q292:若则就世间知之前,应无正世俗,以正即非世俗,世俗即非正故。何以此论说,依世间量立正世俗?
 Q293:应如何释胜义与谛字义?
 Q294:应如何释胜义谛相?
 Q295: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说:“此听见之胜义,即一一法有二体性之胜义体性,亦即诸法自性本空之性净涅槃,如其所应离垢种时(垢谓烦恼、所知二障),亦即灭谛涅槃。”此中有几种难解问题,试详其义。
 Q296: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说:“以是当知,安立名言有时,虽不须以见真实理智成立,然须名言量与理智量不相达害。”应如何正解?
 Q297:有说:若唯名之外,别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义者,则不须说‘唯”词,此说合理耶?
 Q298:自续派于蕴聚上寻觅立名之义,而后安立,自宗(应成派)不许彼义。试言其理?
 Q299: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关于胜义缔释难,于任何不见即见胜义问题,有何断诤论义?
 Q300:释难中,关于胜意谛非一切种智所行境问题,有何断诤论义?
 Q301:释难中,关于一切心、心所行悉皆断除问题,有何断诤论义?及有无胜义?
 Q302:于此对于达空重要性,吾等应如何思维?
 Q303:既引经成立胜义谛,若说此师(月称)宗说胜义谛非所知法,及说圣根本定,无证真实义智,是否应理?
 Q304:若佛不见蕴等,如何说佛具十力时为一切智,具一切智而不见蕴等即成相达。于此问题与佛智显现之理有何断诤论义?
 Q305:胜义谛差别应如何了知?针对过去藏中人士误解真胜义及随顺胜义,宗喀巴大师是如何正解?
 Q306:昔中观分二:一、理成如幻,二、极无所住二派。印度马鸣菩萨等分此,谓前即自续派,后即应成派,原无不合。而藏中人士以为许胜义谛现空双聚,为理成如幻派;唯于现境能灭戏论,即极无所住派,则为非理。试言其故。
 Q307:由于过去藏中人士误解自续派诸师论义,故所许非理。并误认空性有“非遮”之义,其根源皆由于不辩何为“成”、“遮”之义,特别是何为“无遮”、“非遮”之义。故应详“无遮”、“非遮”之义。
 Q308:应如何理解二谛数数决定?
 Q309:若问:善达二谛,有何重要?
 Q310: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修观法门中正修观法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Q311:修观法分三大科中,以上所作问答,皆属第一科修观资粮;第二科为正修观法,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
  Q312:正修观法中,止修住所缘之法,其概要如何?
 Q313:试言定中修如虚空之概要。
 Q314:试言后得修如幻化之空见修法?
 Q315:试言得止后修观之法应如何?
 Q316:云何为相似中观之空见?
 Q317:云何为唯名假立之业果?
 Q318: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
 Q319:应如何理解缘起性空之理?
 Q320: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Q321:抉择法无我有为法中,抉择色法非自性成立之法,其概要为如何?
 Q322:抉择心法非自性成立之理,其概要为如何?
 Q323: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
 Q324:抉择法无我无为法,无自性之修法,其概要为如何?
 Q325:得相似中观时,当入何道位?
 Q326: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Q327: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
 Q328: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法,其概要为何?
 Q329:云何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观察修,或专注修,终非修真实(胜观)?
 Q330:云何不忆彼见(胜观),亦非胜观?
 Q331:云何先思一遍(无我见),其后一切无分别住,亦非修真实(胜观)?
 Q332:云何唯安住见,皆非胜观?
 Q333:应如何修,方是修胜观之法?
 Q334:此正修观,乃已得止以后之事,何以尚须修止?
 Q335:有一类人士说一切分别皆是“应破分”(须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师破斥甚广,云何非理?及其误点安在?
 Q336:过去藏中先德异说纷纭,但考其修法总不出不分别一途。有说:名言有;胜义无,有说:名言由颠倒而有;又有说:非有非无者;有又自称为应成派全不立宗,故无过失可指者。其要点症结安在?
 Q337: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
 Q338:过去藏中先德引诸经论执为口实,但多误解。宗喀巴大师对彼等误解诸经论,如何正解?
 Q339:如上广破邪执,乃欲显正义,然则修中观正义,总摄其要,应如何修耶?


  修观法门中分三大科中第三科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科中所出问题如下:

 Q340:云何为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
 Q341:依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所示:云何为随顺胜观,及真实胜观?观轻安与止轻安之关系为如何?
 Q342:依自宗止观双运之法,应是如何?
 Q343: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便心中摄持?
 Q344: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如何?


  学习第四章大乘密教无上瑜伽法门中所出少量问题如下:

 Q345:何以宗喀佛不于菩提道次第广略两论中开演密乘,而别开密宗道次第?云何为合器与非器?

    后十五问属于金刚乘教法,非受灌顶不能阅读,谨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