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倫理道德與感性文明


東方文化原來是一個尋求人文精神的文化,但近百餘年來,西方征服東方,為了保國圖存,無論在教育、經濟、法律、社會,乃至生活方式,無一不是跟著歐美學習。因此,歐美的感性文明悄然滲注於我們的社會,如今我們都受感性價值的侵染和制約,所行所思,表現於食、衣、住、行等方面,幾乎和歐美文化沒有多大差異。我們滿腦子的科學、民主和自由,著迷於物質生活,崇拜實證主義,講究功利和佔有,生活的目的並非生活本身,而是為了財物和權勢。現在我們已具有高度的科技知識,享有富足的物質生活,但是在精神生活上則未見提昇,甚至有愈形頹廢的傾向。

感性文明是經驗主義發展的結果,它講求實證,重視實驗,強調唯感享受;浪漫的感情、聰穎的智能?揉著契約思想與個人主義,形成此一新的文明。因此文學和藝術的內容在於表達激動的感情,昔日超感或理性的藝術已不復存在,而舞蹈和電影也因感性而趨向卑俗和色情。倫理已從生活中退隱,代之而起的是善惡難辨的法律。

感性文明的另一個特色是講求數學,因為「有」的價值必須計量,計量就得以數學來表達,它是擁有的象徵,是榮耀的指示計,是與人媲美的工具。因此,企業經營不是為了「民生」,而是為了大量生產,打破記錄、提高成長率。現代人對數量的渴求,與強烈的精神饑渴相互輝映,因而導致精神和道德錯亂的現象。法律和數量使現代人在真理和虛假之間,善與惡之間,公平和偏私之間,漸漸地混淆不清,唯一可以分辨清楚的,只有擁有和數量。

感性文明是最大信仰是實證,凡是感覺之外的精神生活或本體問題,均置之不理。感官和數量是對錯、好壞及價值判斷的標準。因此,事事表現得勢利、庸俗、短視和毛躁。同時對科學的迷信及貪多務得的生活態度,幾乎把人生物質化,導致精神生活落空。這種文明的最大特徵之一就是生活富裕,心靈蒼白。誠如索善尼津所說:「人們普遍追求物質享受,追求更完美的生活欲望,為滿足這些欲望,西方人經常陷入憂愁與沮喪,雖然大家已習慣於隱藏這種情緒,但激烈而緊張的競爭,則瀰漫於任何角落,仍無開闢一個真正自由精神的途徑。」感性文明的危機,將發生於精神生活的潰敗上,這是現代史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的共同指認。

在感性文化下,倫理已被法律取代,有史以來法律的成就,沒有比現在更輝煌。我們已將行為法則、財產關係、權利義務、社會秩序等等化為法律條文,其複雜繁瑣已非一般人所理解。解釋之巧,花樣之多,已到非律師不能明辨的地步。法律多至一般人不能理解,其行為又如何適法而不背呢?任何爭執均從法條著眼,卻不重道德責任,只要行之有據,解釋得合法,能逃避法律的限制就行。為了佔有而為非作歹亦在所不惜,所以惡性倒閉、倒會、賴帳、詐騙等等成為司空見慣的行為;而離婚率之直線上升亦視為當然。感性文明發展至此,實在不能再諱疾忌醫了。

「我有」的文化價值,固然帶來富裕的生活,但未必擁有豐足的精神享受。須知物質和精神乃生活的兩面,如果兩者不能調和,必然發生失衡現象,這種失衡狀態將會引起社會功能的失調,導致戰爭與貧窮。近代許多國家的戰亂,均起因於精神生活的萎縮,誤「有」為「是」,然後帶動了一連串的爭奪和破壞,以致生靈塗炭;加以道德正義的淪喪,更演成慘絕人寰的大災難。因此,對感性文化的病態,我們必須審慎地力謀挽救,最重要的措施,應是重新肯定「我是」的價值,在發展人類的共性中,尋求精神的平和,從發展稟賦的差異中,讓各行各業得到真正的成功。這種人人實現本真,並解脫幻覺和防衛機制,才是健康自在、成功幸福的人生,也才更有資格去享受豐富的物質成就。

解脫對「有」的執著,必可同時成就「我是」和「我有」。反之,若昧於本真,誤「有」為「是」,不免要物化自己,終無幸福可言。孔子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是」的實現乃本,「有」的獲得乃末;本真是本,財貨名利是末,能了解這個道理,便已找到了成功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