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追求無窮大的智慧 - 孔子的故事

作者:林文聰


前言

孔子,毫無疑問地,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教師。從一個西方人的立場看來,孔子最特殊的影響力就是他的『忠孝』的教誨。在他死後二千五百年的今天,從每一個溫順的東亞人的身上,我們仍然可看到孔子的影響力所留下痕跡。由於『忠孝』教條的束縛能有效地集中一個國家的資源,讓少許的資源發揮最大的功效,所以任何肯上進的國家都能因此而迅速地成長。像一百五十年前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都是靠著一批忠心耿耿的人們打拚出來的。東亞人忠心的程度是崇尚個人自由的西方人所遠遠不及的。

忠是屬下對上司的信任;它是所有人際關系之中的一種。由於上司跟屬下的關系不是對等的關系,在上位的上司必須先對下屬付出信任,下屬才以忠心來回報。上司跟下屬的關系與父母跟子女的關系類似。做父母的人必須先對子女付出慈愛,子女才以孝順回報。這個先後次序絕對不能弄錯。

由於慈愛及信任是主觀的,甚至可能是不合邏輯的,依照慈愛及信任所做的決定,經常是錯的決定。慈愛及信任是盲目的;由同理可知,忠心與孝順也是盲目的。因此依照忠心的原則來建立國家,或孝順的原則來建立家庭,都是很危險的,而且都會走錯路的。

就像是美國加州的大紅木,雖然都能正直地長高超過一百公尺,但它的分枝鮮少有超過三十公尺的。愈長的分枝,愈容易因為自己太重,受地心引力的吸引,被自己的重力拉下來。慈愛,信任,忠心,孝順,就像是大紅木的分枝,而樹木本身是正義。重力是自然界施與樹木的力量;而正義則是自然界施與人的力量。所有由人類所建立的東西之中,只有依照正義所建立的東西才能長久生存。

雖然『忠孝』的教誨能帶來許多明顯的好處,但是由於『忠孝』的教誨偏右,所以依『忠孝』教條建立的國家都無法長久生存。以孔子之後的中國歷史而言,沒有一個朝代活過三百年,但在孔子之前的每個朝代,夏,商,周,都活了五百年以上,可以為證。舉一個近代的例子,以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為例,一個不可一世的強權,在效忠天皇的旗幟下,不到百年就崩潰了。 『忠孝』的偏頗所帶來的危害是非常明顯的。

孔子也早己看到『忠孝』的弊端,而且他也有解決這個弊端的方法。孔子的方法是經由提倡個人自由,尊嚴及正義,培養出正直的中產知識份子,以不屈不撓的精神來矯正『忠孝』的偏差。但是孔子也看到周朝的影響力在不斷萎縮。周朝的屬國的數目,在武王及周公開國時有兩百多個,但在弱肉強食的演化之後,到他生時,只剩下二十幾個。孔子也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將為獨裁君王所控制。

孔子認為他的解決方法,提倡知識份子,不愚忠,不愚孝,以不屈不撓的精神追求正義,會觸怒獨裁的君王所以不可行。在此情況之下,他只好提倡『忠孝』來滿足獨裁君王的需要,而將他的解決方法藏起來。同時地,他也要子思在寫『中庸之道』一書時漏出風聲,讓人們去找他藏起來的秘密。他甚至預言:要等兩千年後,才會有人找到他的秘密。孔子就是這麼一個有遠見而奇特的人。

另一方面,孔子也不能明目張膽地鼓吹『忠』的危險,而觸怒獨裁君王。因此他也必須將攻擊『忠』的文字化裝成攻擊『仁』的文字,用魚目混珠的手法瞞過獨裁君王。『仁』的原始定義是指所有人與人的關系;因為『忠』也是一種人與人的關系,所以孔子用『仁』來取代『忠』也講得過。

由於『仁』這個字的用法很廣泛,而且可很方便地用來取代所有難以明講的人與人的關系,所以孔子很愛用這個字。但如此一來,也造成研究孔子思想的學者的困擾。一般說來,孔子使用『仁』字有兩個意圖,一個是指往外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或稱之為影響力;另一個是指往內的約束及修身,或稱之為容忍力。只要我們了解孔子的用法,我們自然地就知道怎麼處理孔子學說里的『仁』了。

孔子留下的故事甚多,而孔子的教誨教導人們和平地相處。如果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能依照孔子的教誨過日子,這個世界就成了一個完美的大同世界。孔子的事跡及教誨大都收集在『論語』,『大學』,『中庸』,及『孔子家語』四本書。這四本書也是本書中所有的材料的來源。但是由於在人們有意地理想化孔子的前提之下,今天我們從這四本書中所念到的東西,都變成硬梆梆的教條。

作者因此想從一個全然客觀的角度,跳出傳統的框子,重新解說孔子的事跡。作者相信:只有如此的安排,我們才能看到孔子的真面目。孔子在世時,一輩子都是個普通人。因此只有將他當成普通人,我們才能看到孔子偉大的地方。

所有熟悉孔子事跡的讀者都會發現本書作者,在敘述孔子的教誨及故事時,擅自做了無數的更改或添加。本書作者,在不違背孔子的精神下,做這些變更是有兩個不得己的原因,第一,是為了讓西方的讀者能接受孔子的學說。因為中文的邏輯要求較鬆散,由文言文直譯成英文,往往由於缺乏邏輯而很難讓西方人接受。第二,是在作者個人的闡釋之下,以一個普通人的立場出發,恢複孔子的原意。因此本書中所敘述的故事只能以虛構的小說看待。

作者:林文聰
西元2011 年四月著於美國賓州。

本書的英文版在美國的版權登記號碼為:TXU1-756-181
本書的版權為作者所有。本書的內容不得以任何形式翻印或流傳。如有翻印或流傳的必要,請務必先寫信給作者,取得作者的同意。作者的地址為

Wen T. Lin
840 Tennis Ave.
Ambler, PA 19002
USA
E-mail: wen.lin.ambler@gmail.com

全書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