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液本草 卷之六

元 王好古


卷之六 菜部

荊芥穗

氣溫,味辛、苦。
《本草》云︰辟邪毒,利血脈,通宣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勞渴。杵,和醋,封毒腫。去枝、梗,手搓碎用,治產後血暈如神。動渴疾。多食,薰五臟神。破結氣。

生薑

氣溫,味辛。辛而甘,微溫,氣味俱輕,陽也。無毒。
《象》云︰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治痰嗽。生與干同治。與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 細用。
《心》云︰能製半夏、濃朴之毒。發散風寒,益元氣,大棗同用。辛溫,與芍藥同用,溫經散寒,嘔家之聖藥也。辛以散之,嘔為氣不散也。此藥能行陽而散氣。
《珍》云︰益脾胃、散風寒。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孫真人云︰為嘔家之聖藥。
或問東垣曰︰生薑辛溫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為胃口者,非也。咽門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胃之,便為胃口。與肺同處,故入肺而開胃口也。又問曰︰人云︰夜間勿食生薑,食則令人閉氣,何也?曰︰生薑辛溫,主開發,夜則氣本收斂,反食之開發其氣,則違天道,是以不宜食,此以平人論之可也。若有病則不然。薑屑比之乾薑,不熱;比之生薑,不潤。以乾生薑代乾薑者,以其不僭故也。
《本草》云︰秦椒為之使。殺半夏、莨菪毒。惡黃芩、黃連、天鼠糞。

乾薑

氣熱,味大辛。辛,大熱,味薄氣濃,陽中之陽也。辛、溫。無毒。
《象》云︰治沉寒痼冷,腎中無陽,脈氣欲絕,黑附子為引,用水煎二物,名薑附湯。
亦治中焦有寒。水洗,慢火炮。
《心》云︰發散寒邪,如多用則耗散元氣,辛以散之,是壯火食氣故也,須以生甘草緩之。辛熱,散裡寒,散陰寒、肺寒,與五味同用,治嗽,以勝寒蛔。正氣虛者,散寒,與人參同補藥,溫胃腹中寒,其平以辛熱。
《珍》云︰寒淫所勝,以辛散之。經炮則味苦。
《本草》云︰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痺,腸○下利,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生者尤良,主胸滿,溫脾燥胃,所以理中,其實主氣而泄脾。
易老云︰乾薑能補下焦,去寒,故四逆湯用之。乾薑本味辛,及見火候,稍苦,故止而不移,所以能治裡寒。非若附子行而不止也。理中湯用此者,以其四順也。
或云︰乾薑味辛熱,人言補脾,今言泄而不言補者,何也?東垣謂︰泄之一字,非泄脾之正氣也,是泄脾中寒濕之邪,故以薑辛熱之劑燥之,故曰泄脾也。

薄荷

氣溫,味辛、苦,辛、涼。無毒。

手太陰經、厥陰經藥。
《象》云︰能發汗,通骨節,解勞乏。與薤相宜。新病瘥人,勿多食,令虛汗出不止。
去枝、梗,搓碎用。
《心》云︰上行之藥。
陳士良云︰能引諸藥入榮衛,又主風氣壅並。

蔥白

氣溫,味辛。無毒。
入手太陰經、足陽明經。
《液》云︰以通上下之陽也。《活人書》︰傷寒頭痛如破,連鬚蔥白湯主之。
《心》云︰通陽氣,辛而甘,氣濃味薄,陽也。發散風邪。
《本草》云︰蔥實,主明目,補中不足。其莖白,平。可作湯,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傷寒骨肉痛,喉痺不通;安胎,歸目,除肝邪氣;安中,利五臟,益目精,殺百藥毒。蔥根,主傷寒頭痛。蔥汁,平溫,主溺血,解藜蘆毒。

韭白

氣溫,味辛,微酸。無毒。
《本草》云︰歸心,安五臟,除胃中熱,利病患,可久食。子,主夢泄精,溺白。根,養發。陰物變為陽。

薤白

氣溫,味苦、辛。無毒。
入手陽明經。
《本草》云︰主金瘡瘡敗。輕身不飢,耐老。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利病患。諸瘡中風寒水腫,以此塗之。下重者,氣滯也。四逆散加此,以泄氣滯。
《心》云︰治泄痢下重,下焦氣滯,泄滯氣。

瓜蒂

氣寒,味苦。有毒。
《本草》云︰治大水,身面四肢浮腫,下水,殺蠱毒。咳逆上氣,及食諸果,病在胸腹中者,皆吐下之。去鼻中息肉,療黃膽,鼻中出黃水。除偏頭疼,有神,頭目有濕,宜此。

瓜蒂苦,以治胸中寒,與白虎同例,俱見知母條下。與麝香、細辛為使。治久不聞香臭。

仲景鈐方︰瓜蒂一十四個,丁香一個,黍米四十九粒,為末,含水 一字,取下。

冬葵子

氣寒,味甘。無毒。
《本草》云︰主五臟六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療婦人乳難內閉。久服,堅筋骨,長肌肉,輕身。
《衍義》云︰性滑利,不益人。患癰癤,毒熱內攻,未出膿者,水吞三五粒,遂作竅,膿出。

蜀葵花

冷,陰中之陽。
《珍》云︰赤者,治赤帶;白者,治白帶;赤治血燥,白治氣燥。

香薷

味辛,微溫。
《本草》云︰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

炊單布


《液》云︰仲景治墜馬,及一切筋骨損方中用。《時習》補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