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品匯精要
卷之四十 菜部下品

元 王好古


菜之走 - 苦瓠

有毒 蔓生

苦瓠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腫下水令人吐(神農本經)

【苗】謹按苦瓠二月布種,三月生苗,蔓延於地,莖葉都似葫蘆青綠色而有毛,四月開白花結實,初大如指,五月方熟,長者尺餘,頭尾相似,人採其苦者入藥,甜者作菜食之。考之唐本注云瓠與冬瓜瓠 ,此三物苗葉相似而實形有異,瓠味皆甜其有苦者是也。

【地】(圖經曰)生晉地川澤,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夏取實
【收】曝乾
【用】肉及瓤
【色】白
【味】苦
【性】寒泄
【氣】味濃於氣陰也。
【臭】腥
【主】消水腫

【治】(療)(唐本注云)苦瓠瓤消水腫石淋吐呀(虛牙切張口貌)嗽囊結疰蠱痰飲又煮汁漬陰療小便不通
○甜瓠 通利水道止渴消熱
(藥性論云)苦瓠瓤消水浮腫面目肢節腫脹下利大消氣疾
(日華子云)瓠除煩止渴及心熱利小腸潤心肺療吐蛔蟲
(陳藏器云)苦瓠煎汁取滴鼻中出黃水去傷寒鼻塞黃疸,及取一枚破開口,以水煮攪取汁,滴鼻中,主急黃,又取未破者,煮令熱解開,熨小兒閃癖。
(孟詵云)止消渴及惡瘡
(別錄云)療鼠 用瓠花曝乾為末敷之又除卒患腫滿者曾有人忽腳跌腫漸上至膝足不可踐地漸加大水頭面遍身大腫脹滿者用苦瓠白瓤實捻如大豆粒以面裹煮一二沸空心服七枚至午當出水一斗三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三年內忌口味用苦瓠須無靨翳細理妍淨不爾有毒又黃膽以瓠子白瓤子熬令黃,搗為末,每服半錢匕日一服十日愈用瓠數有吐者,當先飲詳之中蠱毒吐血或下血皆如爛肝者,苦瓠一枚,水二升,煮取一升,服立吐即愈。
【合治】七月七日取苦瓠瓤白絞,取汁一合,合酢一升,古錢七文和漬微火煎之減半,以沫納眼 中,治眼暗。

【解】服之過分令人吐利不止者宜以黍穰灰汁解之解丹石毒
【忌】患腳氣及虛脹冷氣人不可食,食之尤甚。

菜之走 - 葫

有毒 叢生

葫主散癰腫 瘡除風邪殺毒瓦斯獨子者亦佳歸五臟久食傷人損目明(名醫所錄)

【名】大蒜

【苗】謹按葫乃大蒜也。八月布種于熟地,數日生葉如蒲而短軟,經冬不凋至三四月抽苗,長尺餘,人以淹藏食之花生莖端結實作瓣,亦似葫狀而極小,亦可種之其近根者,俗呼為蒜頭,有六七瓣,惟獨頭者入藥為勝。

【地】(圖經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皆有之。
【時】(生)春生新葉(採)五月五日取
【收】晒乾
【用】獨根子者佳
【色】白
【味】辛
【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臭
【主】除邪辟穢溫中消食

【治】(療)(圖經曰)發背及癰疽惡瘡腫核等若初覺皮肉間有異知是必作瘡者切大蒜如銅錢濃片安腫處灸之不計壯數其人被苦初覺痛者以痛定為準初不覺痛者灸至極痛而止若是疣贅亦如此灸之便成痂自脫其效如神(唐本注云)下氣消穀除風破冷(日華子云)健脾治腎氣止霍亂轉筋腹痛除邪辟溫去蠱毒療勞瘧冷風 癖溫疫氣傳風拍冷痛蛇蟲傷惡瘡疥溪毒沙虱並搗貼之(陳藏器云)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 癖伏邪惡又魚骨鯁不出以蒜納鼻中即出(食療云)除風殺蟲(別錄云)牙齒疼痛用獨頭蒜煨乘熱截以熨痛上冷易之亦主蟲痛又關格脹滿大小便不通獨頭蒜燒熟去皮綿裹納下部氣立通,又暴痢搗蒜兩足下貼之又血氣逆心煩悶痛生搗汁服二升即瘥,又丹毒惡瘡五色無常及發足踝者搗蒜濃敷,乾則易之,又腹滿不能服藥,取獨顆蒜煨令熟,去皮,綿裹納下部中,導之冷則易。又蜈蚣咬人痛不止,獨蒜摩螫處即止;又鼻血不止服藥不應,宜用獨蒜一枚,去皮細研如泥,攤一餅子如錢大,濃一豆許,左鼻血出貼左腳心,右鼻血出貼右腳心,如兩鼻出即貼兩腳心,立瘥血止,急以溫水洗去。
【合治】蒜去皮一升,搗合小便一升,煮三四沸,通手漬蛇咬瘡,從旦至暮及初被咬未腫者,速嚼蒜封之,六七易瘥。
○蒜一升去皮,合乳二升,煮使爛,空腹頓服,隨後用飯壓之,明日依前進服下,一切冷毒風氣。
○獨頭蒜一枚合雄黃杏仁研為丸,空心飲下三丸靜坐少時患鬼氣者當汗出即瘥
○獨頭蒜兩顆,細搗合油麻和濃,敷瘡上,乾則易之,療癰腫毒瘡叫臥不得人不別者此方神效
○蒜一大升破去心合無灰酒四升煮令極爛並滓服一大升療金瘡中風角弓反張者須臾得汗愈
○獨頭蒜合酸草搗敷蛇虺螫人處
【禁】久食令人血清使毛髮白多食傷肝令人無顏色四月八月勿食傷人神損膽氣
【忌】合青魚 食之令人腹內生瘡,腸中腫又成疝瘕

菜之走 - 蒜

有小毒 叢生

蒜歸脾腎主霍亂腹中不安消穀理胃溫中除邪痺毒瓦斯(名醫所錄)

【名】 (音亂)子(力的切) 葷菜 宅蒜

【苗】(圖經曰)此乃小蒜也。根苗皆如葫而極細小,爾雅云 山蒜釋曰葷蒜也。一云菜之美者,云夢之葷,生山中者名 ,本經謂大蒜為葫,小蒜為蒜。爾雅說文所謂蒜葷菜者乃今之大蒜, 乃今之小蒜也。一種山蒜似大蒜臭,山人以治積塊及婦人血瘕,以苦醋磨服效;又有一種似大蒜而多瓣有葷氣,彼人謂之 子主腳氣,宜煮與蓐婦食之易,產江北則無書傳載物之別名不同,如此用藥不可不審(衍義曰)苗如蔥針,根白大者如烏芋,子兼根煮食之,又謂之宅蒜,華佗用蒜齏是此物也。

【地】(圖經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田野中處處有之。
【時】(生)九月生苗(採)五月五日取
【收】陰乾
【用】根
【質】類大蒜細小
【色】青白
【味】辛
【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臭
【主】理胃溫中消穀解毒

【治】(療)(陶隱居云)中令霍亂煮飲之(日華子云)下氣及霍亂吐瀉消宿食並蠱毒敷蛇蟲沙虱瘡(孟詵云)敷諸蟲毒疔腫甚良(別錄云)療乾霍亂心腹脹滿氣未得吐下用蒜一升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瘥。毒蛇螫人杵汁飲之以滓敷瘡上又水毒中人一名中溪一名中濕一名水病似射工而無物若身體發赤斑紋者是也。用蒜三升 咀于湯中煮勿令大熱熱即無力濾去滓適寒溫浴患處
【合治】蒜不拘多少,研極爛,合黃丹少許,搗得所為度,丸如雞頭大,候乾每服一丸,新汲水面東服,治瘧至妙
○合釅醋煮不可著鹽食之飽,療心痛不可忍十年五年諸藥不效者,服此隨手瘥,更不再發。
【禁】不可久食損人心力

菜之走 - 葫蔥

無毒 植生

葫蔥溫中消穀下氣殺蟲久食傷神損性令人多忘損目明尤發痼疾患狐臭人不可食令轉甚(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葫蔥類食蔥根莖皆細,其頭似大蒜而小,形圓肉白皮赤,稍長而銳,又云莖葉微短如金燈也。

【地】(圖經曰)生蜀郡山谷,今處處皆有之。
【時】(生)春生新葉(採)五月六月
【收】陰乾
【用】子
【質】類大蒜而小
【色】白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臭
【主】消穀
【製】(雷公云)凡使採得依文碎擘用綠梅子于砂盆中研如膏新瓦器中攤晒乾用

【治】(療)(食療云)葫蔥消穀能食利五臟不足氣,亦治傷絕血脈氣
【禁】根食之發痼疾,四月勿食葫蔥,令人氣喘,多驚患 齒人勿食

【解】食著諸毒肉吐血不止萎黃悴者,取子一升洗煮使破取汁停冷服半升日夜各一服血定止

菜之走 - ?

無毒, 水生

(常倫切)主消渴熱痺(名醫所錄)

【名】絲 瑰

【苗】(圖經曰)根生水底葉似鳧葵浮在水上採莖堪啖花黃白實紫色三月至八月莖細如釵股黃赤色短長隨水深淺而名為絲 九十月漸粗硬十一月萌在泥中粗短名瑰 體苦澀惟取汁味為羹甚美猶勝雜菜也。

【地】出松江三泖
【時】(生)春生苗(採)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
【收】陰乾
【用】莖
【質】莖如釵股葉似鳧葵
【色】黃赤
【味】甘
【性】寒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腥
【主】下氣止渴

【治】(療)(日華子云)絲 治疸濃腸胃安下焦逐水(陳藏器云) 下水利小便(補)(日華子云)少食能補大小腸虛氣
【合治】 合鮒魚為羹食之,治胃氣弱不下食至效
○合鯽魚作羹食之下氣止嘔多食發痔雖冷而補熱
【禁】疫病起不宜食,食之多死,亦不宜常食能發氣,令關節急嗜睡及壅氣不下,甚損人胃與齒不可多食,令人顏色惡,久食損毛髮
【忌】不宜和醋,食之令人骨痿

【解】百藥毒並蠱氣

菜之走 - 水芹

無毒 植生

水 (音芹)主女子赤沃止血養精保血脈益氣令人肥健嗜食(神農本經)

【名】水英芹 赤芹 楚葵 渣芹 白芹

【苗】(圖經曰)生水中葉似芎 花白色而無實,根亦白色。爾雅云:芹楚葵即今水中芹菜也。然有兩種 芹取根白赤芹取莖葉並堪作菹又有渣芹可為生菜亦可生啖俗中皆作芹字也。

【地】(圖經曰)生南海池澤,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初(採)二五六月取
【用】根及莖葉
【色】葉青根白
【味】甘
【性】平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主】益氣血養精神

【治】(療)(唐本注云)芹花主脈溢
○莖葉治小兒暴熱,大人酒後熱毒,鼻塞身熱,利大小腸,並搗汁服之(日華子云)治煩渴及崩中帶下(陳藏器云)利人口齒去頭中熱風(別錄云)去伏熱及治五種黃病並女子白沃漏下作菹及煮食之,亦治小兒霍亂吐痢,以芹葉細切煮汁飲之(補)(孟詵云)養神益力
【禁】患鱉瘕人不可食,三月四月勿食芹菜,恐病蛟龍瘕發則似癲面手青黃肚腹脹滿痛不可忍狀如懷妊,急服硬糖三二升,日二度,吐出即瘥。
【忌】不可與醋同食能損齒

【解】殺藥石毒

菜之走 - 馬齒莧

無毒,附子 叢生

馬齒莧,主目盲白翳,利大小便,去寒熱,殺諸蟲,止渴破症結癰瘡,服之長年不白,和梳垢封疔腫,又燒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疔腫以封之,即根出生搗絞汁服,當利下惡物去白蟲,煎為膏,塗白禿,又主三十六種風結瘡,以一釜煮澄清,納蠟三兩重,煎成膏,塗瘡上,亦服之。
○子明目仙經用之(名醫所錄)

【名】五行草

【苗】(圖經曰)馬齒莧雖名莧類,而苗葉與今莧輩都不相似,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因具五色故,又名五行草也。此有二種葉,大者不堪用葉,小者為勝,云其節葉間有水銀,每乾之十斤中,得水銀八兩至十兩者,然至難燥,當以槐木捶搗碎,向日東作架曝之,三兩日即乾,如經年者入藥去其莖節則佳也。

【地】(圖經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夏秋取
【收】晒乾
【用】小葉者為好
【色】青
【味】酸
【性】寒
【氣】氣薄味濃陰也。
【臭】腥
【主】消癰腫殺諸蟲

【治】(療)(圖經曰)除多年惡瘡百方不瘥或痛 走不已者,爛搗敷上,不過三兩遍瘥(蜀本云)主諸腫 疣自尸腳陰腫反胃諸淋金瘡流血破血癖症瘕用汁治緊唇面 (孟詵云)療馬毒瘡以水煮,冷服一升,並塗瘡上濕癬白禿杖瘡,以馬齒膏和灰塗效膏服之,治疳痢及一切風(陳藏器云)破 癖止消渴,又主馬惡瘡蟲(別錄云)馬咬人毒入心煮湯食之瘥,又小兒臍瘡久不瘥者,燒葉末敷之,又豌豆瘡燒灰敷瘡上,根須臾逐藥出,若不出更敷良,又氣不調作粥食,又小兒火丹繞腰,熱如火杵,敷之日二次愈,又五毒蟲毛螫,赤痛不止,熟杵敷之(補)(食療云)作膏服之,能延年益壽明目。
【合治】煮一碗合鹽醋,空腹食之,少時去寸白蟲。
○雞子白一枚,先溫令熱,乃合莧汁三大合,微溫取頓服,療赤白下,不過再作則愈,不問老稚孕婦悉可服。
○燒灰,細研,合豬脂調敷,反花瘡
○陰乾燒灰合臘月豬脂敷 瘡,先以暖泔清洗瘡,拭乾後敷之,日三次。
○合少粳米醬汁煮食之,理腳氣頭面浮腫,心腹脹滿,小便澀少。
○生絞汁一合合蜜一匙空心飲之,療小兒血痢
○生杵汁三合煎一沸,下蜜一合攪服,療產後血痢,小便不通,臍腹痛
【禁】多食肥腸,令人不思食

【解】汁解射工馬汗毒

菜之木 - 茄子

無毒 植生

茄子久冷人不可多食,損人動氣發瘡及痼疾
○根及枯莖葉主凍腳瘡可煮作湯漬之良
○苦茄樹小有刺其子以醋摩癰腫根亦作浴湯(名醫所錄)

【名】落蘇 苦茄

【苗】(圖經曰)茄之類有數種,紫茄黃茄,南北通有之,青水茄白茄惟北土多有,入藥多用黃茄,其餘惟可作菜茹耳,又有一種苦茄,生嶺南小株有刺亦入藥用

【地】(圖經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
【時】(生)夏結實(採)夏 華子云)治瘟疫傳尸勞氣(陳藏器云)醋摩敷臍腫瘥
○苦茄主瘴(孟詵云)療寒熱五臟勞又醋摩敷腫毒
【合治】老黃茄子不計多少,以新瓶盛貯,埋土中經一年,盡化為水,取出合苦參末丸如梧子大,飯後及臥時酒下三十粒,療大風熱痰甚效
○重陽日收取茄子百枚,去蒂四破切之,硝石十二兩碎搗,以不滲瓷器,約大小可盛納茄子者,于器中先鋪茄子一重,乃下硝石一重,覆之如此,令盡,然後以紙三數重密密封之,安置淨處,上下以新磚 (它甘切)勿令著地氣,至正月後取出,去紙兩重日中曝之逐日,如此至二三月度已爛即開瓶傾出,濾去滓,別入新器中以薄綿,蓋頭又曝直至成膏乃可用治墜撲內損散敗血止痛及惡瘡發背等若內損者酒調半匙空腹飲之日再惡血散則痛止而愈。諸瘡腫,亦先酒飲半匙,仍用膏于瘡口四面塗之,當覺涼如冰雪,瘡乾便瘥。若瘡有根本在膚腠者亦可內消其膏久干硬即以飯飲化開塗之。
○以茄子根五十斤細切淨洗訖用水五斗,煮取濃汁濾去滓,更入小鐺器中,煎至一升以來,合生粟米粉同煎,令稀稠,得所取出搜和,再入麝香朱砂細末,丸如梧子大,每旦用秫米酒送下三十丸,近暮再服,治腰腳風血積冷筋急拘攣疼痛者,男女通用皆驗
○茄子留作種通黃極大者,切作片如一指,濃新瓦上焙乾為末,欲臥時酒調服二錢匕。療 撲損肌膚青腫一夜消盡無痕跡
○茄蒂燒存性,為末,每食前米飲調服三錢匕,療腸風下血,久不止者。
【禁】不可多食,動氣及發痼疾

菜之走 - 蘩蔞

無毒蔓生

蘩蔞主積年惡瘡不愈及主毒腫止小便利(名醫所錄)

【名】雞腸草 (五高切)KT(素老切)KT (與縷同)蘩KT

【苗】(圖經曰)蘩蔞即雞腸草也。葉似荇菜而小夏秋間開小白黃花其莖梗作蔓斷之有絲縷又細中空似雞腸因得此名也。本經作兩條而蘇恭以為一物二名爾雅釋曰一名KT KT 一名雞腸草實一物也。今南北所生或肥瘠不同又其名多人不盡見故往往疑為二物也。(唐本注云)雞腸草即蘩蔞是也。原在草部下品剩出此條詳其主療相似其實一物今宜並之

【地】(圖經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南中多生於田野間,近京下濕地亦或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五月五日午時取
【收】曝乾
【用】苗
【質】葉類荇菜而小
【色】青
【味】酸
【性】平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腥
【主】破積血消瘡腫

【治】(療)(圖經曰)牙齒宣露燒灰揩擦,然燒灰力減,不若乾末尤勝,又治淋取兩手把,以水煮飲之(陶隱居云)燒為末,療雜瘡有效(藥性論云)洗手足水爛治遺尿及蠷 尿瘡 汁敷之(陳藏器云)主破血產婦煮食之,及下乳汁(孟詵)燒灰敷疳 (食療云)治一切惡瘡,搗汁敷之,五月五日取者驗(別錄云)治發背欲死搗敷良
【合治】合酒炒搗取汁溫服,或炒熱和童子小便服俱,療產後腹中有血塊痛
○曝乾為末,合醋煎為丸,空腹服三十丸,下惡血
○燒作灰,和鹽搗封一切瘡,及風丹遍身如棗大癢痛者
○搗取汁一合和蜜服之,治小兒赤白痢
○以一斤合豉汁中,煮作羹食之,止小便利作粥亦佳
【禁】勿常食恐血盡

菜之草 - 白苣

無毒,附萵苣 叢生

白苣主補筋骨利五臟開胸膈壅氣通經脈止脾氣,令人齒白聰明少睡,可常食之(名醫所錄)

【苗】(陳藏器云)白苣如萵苣,葉有白毛,萵苣冷,微毒,紫色者入燒煉藥用,餘功與白苣同也。(紹興校定云)白苣萵苣然分兩名其形少異性即一也。又與前條苦苣性亦不遠,惟萵苣乃世之常食菜品,多食能昏人目也。
○謹按白苣初春布種,葉似蔓荊有鋸齒而柔軟,但可生食,至夏抽苔嫩時,去皮葉腌食之脆美,今謂之萵筍也。

【地】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春夏取
【用】葉莖及子
【質】葉類蔓荊小而柔軟
【色】綠
【味】苦
【性】寒泄
【氣】味濃於氣陰也。
【臭】腥

【治】(療)(別錄云)治魚臍瘡,其頭白似腫,痛不可忍,先用針刺瘡上及四畔作孔,以白苣汁滴孔子瘥。
○治沙虱毒,以萵苣菜汁敷之瘥。
○治腎黃,用萵苣子一合細研,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服。
【禁】白苣不可共飴食,能生蟲患冷氣人,產後不可食,令人寒中小腹痛。

菜之走 - 落葵

無毒蔓生

落葵主滑中散熱
○實主悅澤人面(名醫所錄)

【名】天葵 藤葵 胡燕脂 滑藤 繁露 承露 西洋菜

【苗】(圖經曰)蔓生葉如杏,葉圓濃而柔嫩,人家多種之,延引于籬落及樹上,嫩時採藤葉作羹食之甚滑,故名滑藤,其實似五味子,生青熟黑,碎之則紫,女人以漬粉敷面為假色,俗呼為胡胭脂也。少入藥用。

【地】所在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春夏取
【收】曝乾
【用】藤葉
【色】綠
【味】酸
【性】寒
【氣】氣薄味濃陰也。
【臭】腥
【合治】子蒸烈日中曝乾 ,去皮取仁細研,合白蜜敷面,令人面色鮮華可愛。
【禁】此菜患狗咬瘡者勿食,食之終身不瘥。

菜之草 - 堇汁

無毒 植生

堇汁主馬毒瘡搗汁洗之,並服之出短劇方,萬畢方云,除蛇蠍毒及癰腫(名醫所錄)

【名】堇葵 苦堇

【苗】(唐本注云)此菜野生非人所種,俗謂之堇菜,葉似蕺花紫色,按爾雅云:齒苦堇注今堇葵也。葉似柳子如米 食之滑內則曰堇,豆粉榆是也。本草云味甘,此云苦者,古人語倒,正猶甘草謂之大苦之義也。

【地】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無時
【用】莖葉
【色】青綠
【味】甘
【性】寒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治】(療)(孟詵云)久食除心煩熱及搗敷熱腫殺鬼毒,生取汁半升,服即吐出(食療云)主寒熱鼠 瘰癧瘡結核聚氣下瘀血
○葉主霍亂及生搗敷蛇咬瘡其毒即出

【合

菜之走 - 蕺

有毒 蔓生

蕺(音戢)主蠷(音劬) (音搜)溺瘡多食,令人氣喘(名醫所錄)

【名】菹菜

【苗】(圖經曰)蔓生莖紫赤色,葉如蕎麥而肥,英有臭氣,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關中謂之菹菜者是也。古今方家亦鮮用之

【地】(圖經云)生江南山谷陰處濕地有之(道地)揚州關中
【用】莖葉
【色】紫赤
【味】辛
【性】微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臭

【治】(療)(日華子云)淡竹筒內煨敷惡瘡白禿(別錄云)背瘡熱腫搗汁敷瘡上開孔以歇熱毒乾即易之瘥
【禁】久食令人氣喘,發虛弱,損陽氣,消精髓,素有腳弱病尤忌之,一啖令人終身不愈,小兒食之,三歲不能行。

菜之草 - 馬芹子

毒 叢生

馬芹子主心腹脹滿下氣消食(名醫所錄)

【名】茭 牛蘄 馬蘄子

【苗】(唐本注云)苗似鬼針 菜輩花青白色如芹花子黃黑色似防風子而匾大。爾雅云:茭牛蘄釋曰似芹,可食者也。其葉但銳子可調味用之,香似橘葉而無苦味,亦入藥用,惟根葉不堪食也。

【地】(唐本注云)生水澤旁
【時】(生)春生苗(採)秋取實
【收】曝乾
【用】子
【色】黃黑
【味】甘
【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治】(療)(日華子云)治卒心痛炒食令人得睡
【合治】作末合醋服除卒心痛

菜之草 - 芸台

無毒, 叢生

芸台主風游丹腫乳癰(名醫所錄)

【苗】(唐本注云)此人間所啖菜也。(衍義曰)芸台不堪香經冬根不死辟蠹于諸菜中亦不甚佳
○謹按埤雅云芸台香草也。仲冬之日始生,類豌豆而作叢,又似苜蓿葉似雅蒿,極芬香可食,秋後葉間微白如粉,經冬根亦不死,故淮南子云芸草死而複生是也。採之著於衣書可以辟蠹,在漢時種于蘭台藏書之府,今南人採置席下,亦可以去蚤虱,又謂七里香也。

【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在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夏秋取
【收】陰乾
【用】葉及實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治】(療)(唐本注云)芸台破症瘕結血(日華子云)治產後血風及瘀血(陳藏器云)破血產婦宜食之
○子壓油敷頭令頭髮長黑
○葉搗敷赤游疹
【禁】春勿食,能發膝痼疾,久食極損傷氣,若先患腰腳病不可多食,及發口瘡齒痛,又能生腹中諸蟲,患狐臭人不宜食。

菜之草 - 菠

微毒 叢生

菠 利五臟通腸胃熱解酒毒服丹石人食之佳,北人食肉面即平,南人食魚鱉水米即冷,不可多食,冷大小腸,久食令人腳弱不能行,發腰痛,不與蛆魚同食,發霍亂吐瀉。(名醫所錄)

【名】赤根菜

【苗】劉禹錫嘉話錄云菠 本西國中有自彼將其子來如苜蓿葡萄因張騫而至也。本是頗陵國將來語訛爾時多不知也。今據圃人播子于畦其葉漸長繁茂而有三尖者名為火焰菠 根葉柔嫩作茹食之甘美至六七月莖高二三尺作莢生子頗類蒺藜子其根色赤故北人呼為赤根菜也。
【時】(生)秋初生苗(採)九月十月取
【用】莖葉
【色】青綠
【味】甘
【性】冷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菜之草 - 苦

無毒, 叢生

苦 治面目黃強力止困敷蛇蟲咬又汁敷疔腫即根出蠶蛾出時切不可取拗令蛾子青爛蠶婦亦忌食野苦 五六回拗後味甘滑于家苦 甚佳(名醫所錄)

【名】天淨菜

【苗】謹按春生苗摘其葉有白汁出,人多採以生啖之,亦可蒸作茹,若遠行人馬皆可食也。

【地】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夏月取
【用】莖葉
【色】綠
【味】苦
【性】冷
【氣】氣薄味濃陰也。
【臭】腥

菜之草 - 鹿角菜

無毒,微毒 海生

鹿角菜下熱風氣療小兒骨蒸熱勞丈夫不可久食發痼疾損經絡血氣,令人腳冷痺損腰腎少顏色服丹石人食之下石力也。(名醫所錄)

【苗】謹按鹿角菜莖長二三寸,紅紫色,生海中石上,其莖中空而多岐形類鹿角,故以名之,海人採鬻以作蔬茹,今筆家煮以製筆,蓋取其黏滑而不散亂也。

【地】(咸
【性】大寒
【氣】味濃於氣陰也。
【臭】腥

【解】面熱

菜之草 - 補中

微毒 叢生

補中下氣理脾氣去頭風利五臟冷氣不可多食,動氣先患腹冷食必破腹
○莖灰淋汁洗衣白如玉色(名醫所錄)

【苗】謹按圃人春間以子水浸數日,俟其萌動播種于畦,苗葉漸高尺許,至夏繁茂,抽莖著碎黃花於其端,作莢生子,刈其莖燒灰淋汁浣衣,大能去油垢也。

【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在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春夏取
【用】莖葉
【色】青綠
【味】甘
【性】平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腥

菜之草 - 東風菜

無毒 植生

東風菜主風毒壅熱頭疼目眩肝熱眼赤(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莖高二三尺,葉似杏葉而長,極濃軟,上有細毛,先春而生,故有東風之號,堪入羹 及煮,食之甚美。

【地】(圖經曰)生嶺南平澤
【時】(生)先春生苗(採)春夏取
【色】青綠
【味】甘
【性】寒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腥

菜之走 - 雍菜

無毒蔓生

雍菜主解葛毒煮食之亦生搗服之(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嶺南種之蔓生,花白堪為菜,雲南人先食雍菜,後食野葛,二物相伏,自然無苦,又取汁滴野葛苗,當時菸死,其相殺如此,張司空雲魏武帝啖野葛至一尺應是先食此菜也。

【地】(圖經曰)生嶺南
【時】(生)春生苗(採)無時
【色】綠
【味】甘
【性】平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朽
【製】生搗或煮汁飲之

菜之草 - 玉簪花根

有小毒 叢生

玉簪花根搗汁療諸骨鯁(今補)

【名】白鶴花

【苗】謹按此即白鶴花也。苗高尺餘,葉生莖端淡綠色,六七月抽莖分岐生數蕊長二三寸,清香瑩白形如冠簪故名玉簪花也。未開時採以拖面煎食肥滑香美至秋作莢四瓣如馬藺子,其實若榆錢而狹長也。一種莖葉花蕊與此無別,但短小深綠色而花紫,嗅之似有惡氣,殊不堪食,謂之紫鶴,人亦呼為紫玉簪也。八月作角,如桑螵蛸,有六瓣子,亦若榆錢而黑亮如漆,患骨鯁者,取其根搗汁以葦筒吸入喉內有效,吸時慎勿著牙,犯之則酥落,無紫者以白者代之亦可。

【地】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不拘時取根
【用】根
【色】白
【味】微苦
【性】寒
【氣】味濃於氣陰也。
【製】去土搗汁用
【禁】凡服勿犯牙齒

一種陳藏器餘

甘藍平補骨髓、利五臟六腑、利關節通經絡中結氣、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壯筋骨,此者是西土藍闊葉可食治黃毒者作菹經宿漬色黃和鹽食之去心下結伏氣
○別錄云(甘藍菜作齏菹煮食並得○隴西多種食之漢地少有,多食令人少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