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品匯精要
卷之三十八 菜部上品

元 王好古


菜之草 - 冬葵子

無毒 植生

冬葵子(出神農本經)主五臟六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堅骨長肌肉輕身延年(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婦人乳難內閉
○葵根味甘寒無毒,主惡瘡療淋利小便
○葉為百菜主其心傷人(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苗】(詩豳風云)七月亨(普庚反)葵及菽葵菜也。山陰陸氏云葵有紫白二種葵心隨日光所轉輒低覆其根。爾雅云:莖大葉小,花紫紅色者可茹(圖經曰)其子是秋種葵覆養,經冬至春作子者謂之冬葵子,古方入藥用最多,苗葉作菜茹更甘美,其種早者俗呼為葵菜也。

【地】(圖經曰)生少室山,今處處有之。
【時】(生)秋生(採)春取
【收】曝乾
【用】子及根葉
【質】類蜀葵子而小
【色】黑綠
【味】甘
【性】寒緩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朽
【主】利小便
【助】黃芩為之使

【治】(療)(圖經曰)葉作茹宣導積壅煮汁服之利小腸孕婦臨產煮葉食之則胎滑易產燒灰及干搗末敷金瘡
○根治惡瘡及小兒誤吞錢煮汁服之立出(藥性論云)子治五淋奶腫下乳汁
○葉單煮汁服,治時行黃病(孟詵云)女人產時困悶以子一合水二鐘煮取半鐘去滓頓服之少時便產(衍義曰)子治患癰癤毒熱腫內攻未出膿者水吞三五枚遂作竅膿出(孫真人云)葵能充脾氣(旦飲一服止消渴利及口吻瘡掘經年葵根燒灰敷之,亦治小兒蓐瘡
○妊娠卒下血葵子一升水五鐘煮取二鐘分三服瘥,亦治妊娠患淋並大便不通
○葵菜治諸 瘡先以泔清溫洗以綿拭水微火暖貼瘡上引膿不過三二百葉膿盡即肉生忌諸雜魚蒜房事等(補)(日華子云)冬葵,久服堅筋骨
【合治】根燒灰和豬脂塗疳瘡生身面上汁黃者
○煮葵菜葉合蒜齏啖之治天行斑瘡須臾遍身皆戴白漿惡毒瓦斯者
○葵莖及子為末,合酒服方寸匕,治妒乳乳癰
○葵子為末,合酒服方寸匕,治兒死腹中若口噤不開格(舉也。)口灌之藥下即活
○葵子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納豬脂如雞子大一丸,治卒關格大小便不通脹滿欲死者
○葵子炒令黃,搗末合酒服二錢匕,治倒生手足冷口噤
【禁】葵菜若患天行病後,食之頓喪明,熱食之令人熱悶甚動風氣,無蒜勿食,四季月食生葵令飲食不消化,發宿疾,霜葵生食動五種留飲,多食吐水,亦不可合鯉魚,食能害人。

【解】服丹石毒,以葵菜吃一頓佳,冬月葵菹汁解服丹石人發舌乾咳嗽,每食後飲一盞,便臥少時瘥,根解蜀椒毒

菜之草 - 莧實

無毒 植生

莧實(出神農本經)主青盲白翳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熱,久服益氣力不飢輕身(以上朱字神農本經)殺蛔蟲(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人莧 莫實 細莧 糖莧 紫莧 豬莧 胡莧 赤莧 花莧 白莧 KT 五色莧

【苗】(圖經曰)莧實即人莧子也。經云細莧亦同其葉如藍是也。按莧有六種有人莧白莧紫莧馬莧五色莧馬莧即馬齒莧也。自見後條入藥者惟人白二莧亦謂之糠莧胡莧細莧其實一也。有細莧俗謂之野莧豬好食之,又名豬莧但人莧小而白莧大耳其子霜後方熟實細而黑紫莧莖葉通紫赤莧亦謂之花莧莖葉深赤爾雅所謂KT 赤莧也。根莖亦可糟藏食之甘美五色莧今亦稀用

【地】(圖經曰)生淮陽川澤及田中,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十一月取實
【收】晒乾
【用】實
【色】青
【味】甘
【性】寒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朽
【主】明目利小便

【治】(療)(圖經曰)子主翳目黑花肝風客熱紫莧主氣痢,又取搗汁飲一升滓以水和塗瘡上
○赤莧主血痢及射工毒中人令寒熱發瘡偏在一處有異於常者連莖葉搗汁飲一升瘥
○豬莧主眾蛇螫人(唐本注云)赤葉莧主射工沙虱毒(日華子云)莧菜通九竅(孟詵云)莧除熱(補)(日華子云)莧子益精(孟詵云)莧補氣
【合治】五月五日採莧菜和馬齒莧等分為末服之,治妊娠易產
【禁】不可與鱉同食生鱉症以鱉細銼和莧于近水濕處置於土穴內上以土,蓋之一宿盡成鱉也。

菜之草 - 胡荽

微毒附子 叢生

胡荽消穀治五臟補不足利大小腸通小腹氣拔四肢熱止頭痛療沙疹豌豆瘡不出作酒 之立出通心竅
○子主小兒禿瘡油煎敷之亦主蠱五痔及食肉中毒下血煮冷取汁服(名醫所錄)

【名】香荽芫荽

【苗】謹按胡荽即今芫荽也。布子熟地生苗,葉似芹而圓小,嫩時食之其味香美,至春暮開白花,結實如防風子,其莖經冬不萎,焚之亦可以辟穢也。

【地】(圖經曰)出並州,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秋皆蒔(採)夏收子五月五日取(別錄云)春夏取葉秋冬取莖根
【收】陰乾
【用】莖葉及子
【色】青綠
【味】辛
【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補益筋脈消穀能食
【製】子炒用

【治】(療)(陳藏器云)子治蟲毒五野雞病(食療云)胡荽利五臟(別錄云)小兒赤丹不止,搗汁敷之,瘥脫肛細切一升,燒煙熏即入。
○齒痛以子五升水五升煮取一升含之
○根治熱氣經滯經年數發,以五月五日採半斤陰乾,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未瘥更服,春夏用葉,秋冬用莖根(補)(食療云)益筋脈
【合治】子合醋煮熨腸頭出甚效
○合生菜食,治腸風熱餅裹食甚良
○胡荽二三兩切,合酒二大盞,煎令沸,沃胡荽便以物合定不令泄氣候冷去滓,治小兒疹痘欲令速出者微微從頂以下噴遍身除面不噴
○根絞汁半斤合酒服之,立下蠱毒,神驗
【禁】胡荽久食令人多忘,損精神發腋臭及 齒口氣臭,患金瘡者不可食,食之疾更加久冷人食之腳弱根發痼疾。

【解】食諸毒肉吐下血不止頓蔞黃者,取淨胡荽子一升,煮令腹破取汁停,冷服半升,一日一夜,二服即止。

菜之草 - 邪蒿

無毒 植生

邪蒿主胸膈中臭爛惡邪氣利腸胃通血脈續不足氣作羹食良(名醫所錄)

【名】山花群蒿

【苗】謹按邪蒿春生苗葉,其莖微方高一二尺,節間敷葉,葉似青蒿而細軟,至夏繁茂開黃白細花作穗,秋末莖葉凋殘,嫩時人亦採作羹食之。

【地】出山野及園圃中皆有之。
【時】(生)春苗(採)無時
【收】陰乾
【用】莖葉
【色】青綠
【味】辛
【性】溫平
【氣】氣之濃者,陽中之陰
【臭】腥香
【主】利腸胃通血脈
【合治】煮令熟和醬醋食之,治五臟邪氣厭谷者及腸 大渴熱中暴疾惡瘡
【禁】不可與胡荽同食,令人汗臭氣

菜之草 - 茼蒿

無毒, 叢生

茼蒿主安心氣養脾胃消水飲(名醫所錄)

【名】蓬蒿

【苗】謹按茼蒿,不限時月播子于畦,至旬日而苗葉漸生,及月遂繁茂,開碎黃花作莢而生細子,其葉似蓬又謂蓬蒿,人取其嫩者以作菜茹,或入菜食之更香美,然治療之功則未可據。

【地】人家園圃皆種之
【時】(生)無時(採)無時
【收】陰乾
【用】莖葉
【色】青綠
【味】辛
【性】平散
【氣】氣濃味薄,陽中之陰
【臭】香
【禁】不可多食,動風氣熏人心令人氣滿

菜之走 - 胡瓜葉

小毒附根實有毒 蔓生

胡瓜葉,主小兒閃癖一歲服一葉以上,斟酌與之,生 絞汁服,得吐下。
○根搗敷胡刺毒腫
○實味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動寒熱多瘧病積瘀熱發疰氣,令人虛熱上逆少氣發百病,及瘡疥損陰血脈氣發腳氣天行後不可食,小兒切忌滑中生疳蟲,不與醋同食(名醫所錄)

【名】黃瓜

【苗】謹按胡瓜即今之黃瓜也。圃人二月布子於地,三月生苗,移植漸茂蔓,延垣籬而開黃花,葉青黃色,皆有微刺,其葉稍大於甜瓜葉,結實圓徑一二寸長尺許,北人呼為黃瓜,為石勒諱因而不改,然有青皮者,亦有白皮者,人以為蔬而生啖之別無功用,食之亦不益人,一種秋間生者質頗相同,俗呼為秋黃瓜也。

【地】處處有之。
【時】(生)春苗(採)夏秋取
【收】陰乾
【用】葉及根實
【色】青白
【味】苦
【性】平泄
【氣】味濃於氣陰也。
【臭】腥

【治】(療)(孫真人云)蛇咬取胡瓜敷之數易良
【合治】胡瓜一個破作兩片不出子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俱爛空心頓服,治水病肚脹至四肢腫服後須臾下水

菜之草 - 石胡荽

無毒 植生

石胡荽通鼻氣利九竅吐風痰不任食亦去翳熟 納鼻中翳自落(名醫所錄)

【名】鵝不食草

【苗】謹按石胡荽,春生苗葉,莖圓而中空,折之有白汁,節間生葉青綠色,其花細白,至夏作叢而開子,葉與胡荽無異,此草鵝皆不食,故名鵝不食草,人採入藥欲辨之,必以飼鵝鵝不食者為真,鵝誤食死也。

【地】生田野及水岸間皆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秋取
【收】陰乾
【用】莖葉
【色】青綠
【味】辛
【性】寒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菜之草 - 蕪菁

無毒, 叢生

蕪菁主利五臟輕身益氣
○子主明目(名醫所錄)

【名】蔓荊 蕪 葑蓯 葑 芥 大芥 蕘 苔子 諸葛菜 風蓯 須

【苗】(圖經曰)蕪菁即蔓荊也。梗短葉大,連地上生闊葉紅花四時,仍有春食苗夏食心,亦謂之苔子,秋冬食根亦可,以備飢歲菜中之最有益者惟是此耳,諸葛亮所止,令兵士獨種蔓荊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葉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則隨以滋長三也。棄不令惜四也。回即易尋而採之五也。冬有根可 (竹足切)食六也。比諸蔬屬其利不亦博乎今三蜀江陵呼蔓荊為諸葛菜是也。

【地】(圖經曰)舊出河朔,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苗四時不凋(採)春苗夏葉秋冬取根
【用】苗葉根子
【質】類菘菜
【色】青
【味】苦
【性】溫泄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腥
【主】通中益氣
【製】子九蒸九曝

【治】(療)(圖經曰)實,久服可以辟谷除發黃利小腸並治青盲(唐本注云)子治症瘕積聚水煮二升取濃汁服止霍亂心腹脹取汁少飲治目暗為末服(陳藏器云)蕪菁消黃膽及急黃內黃腹結不通搗為末水絞汁服當得嚏鼻中出黃水及下痢
○子為油入面膏令人去黑 (孟詵云)蔓荊消食下氣
○子壓油塗頭能變蒜發又研入面脂極去皺又搗水和服除熱黃結實不通少頃當瀉一切惡物沙石草發並出(食療云)根止消渴並熱毒風腫(別錄云)子治陰黃汗染衣涕唾黃者搗末平旦,以井花水服一匙,日再加至兩匙,以知為度,色漸退白則瘥不過服五升愈及瘭疽著手足肩背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水出,複發熱以蕪菁子熟搗,帛裹敷之即止,妊娠小便不利,為末水服方寸匕。
○蕪菁常食之通中益氣令人肥健
○根治豌豆瘡搗汁,挑瘡破敷之,食頃根出,及男子陰腫如斗大,核痛,以根搗敷之。
○虛勞眼暗,三月採蔓荊花,陰乾為末,以井花水每空心調下二錢匕,久服長生可夜讀書
○蔓荊汁,治犬咬傷服之佳,又立春後庚子,日以蕪菁汁,合家大小並溫服,不限多少,可除時疾(補)(圖經曰)子九蒸九曝,搗為粉,服之長生(蕭炳云)子入丸藥用令人肥健,尤宜婦人。
【合治】蕪菁和油,敷蜘蛛咬恐毒入肉,亦搗末合酒服。
○根生搗和鹽醋漿水煮汁,洗女子妒乳腫,洗五六度瘥,又搗和雞子白封之妙
○根葉淨擇去土,不用水洗,以鹽搗敷乳癰痛,寒熱者敷上熱即換,不過三五易之瘥,冬月無葉即用根宜避風。
○根大者削去皮熟搗,合苦酒和如泥,煮三沸,急攪之出敷卒起,腫毒急痛以帛裹上,日三易之。
○蔓荊子六升一物蒸之,看氣遍合甑下以釜中熱湯淋之,曝乾還淋,如是三遍,即杵篩為末,食後清酒服二寸匕,治青盲瞳子不壞者,十得九愈。
○蔓荊子三兩,為末,每合溫酒,服一錢匕,治風疹入腹身體強舌乾燥硬
○合酢和敷禿瘡
○蕪菁子三升,以苦酒三升煮令熟,晒乾為末,以井花水服方寸匕,加至三匕,常服明目洞視腸肥
【禁】根多食,令人氣脹滿

【解】面毒

菜之走 - 白冬瓜

無毒蔓生

白冬瓜主除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蔓生布地莖葉有毛,開黃花,實生蔓下,大者如斗而更長,皮濃初生有毛,青綠色,但經霜則白如敷粉,故謂之白冬瓜也。人以藏蓄作菜,入藥須霜後採者為佳.

【地】(圖經曰)生嵩高平澤,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八九月取
【用】肉
【色】皮青肉白
【味】甘
【性】微寒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腥
【主】消熱毒止煩悶

【治】(療)(圖經曰)肉止三消渴疾及積熱利大小腸(陶隱居云)止煩悶搗汁服之(藥性論云)練汁能止煩燥熱及利小腸除消渴並五淋(日華子云)冬瓜除煩胸膈熱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甚良
○葉殺蟲詩云莫予 蜂自求辛螫亦可修事蜂兒 腫毒及蜂可藤燒灰可出繡點黯洗黑並洗瘡疥濕瓤亦可漱練白縑(孟詵云)冬瓜除胸心滿悶頭面熱者食之佳(衍義曰)冬瓜治發背及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瓜當爛截去更合之分散熱毒甚良(別錄云)小兒渴利,單搗瓜汁飲之,及傷寒後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腫口乾,冬瓜一枚,黃土泥濃裹五寸,煨令爛熱,去土絞汁服之,及治水病初得危急冬瓜,不限多少,任吃神效,小兒一月至五個月乍寒乍熱炮冬瓜絞汁服,治渴不止(補)(孟詵云)益氣耐老
【禁】患冷者食之,瘦人九月勿食,被霜瓜食之,令人成反胃病

【解】壓丹石毒並魚中毒,飲瓜汁最驗

菜之走 - 白瓜子

無毒蔓生

白瓜子(出神農本經)主,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飢,久服輕身耐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除煩滿不樂,久服寒中,可作面脂,令面悅澤(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水芝 白 側絞切

【苗】謹按白瓜子即前條冬瓜子也。冬瓜皮雖青,經霜亦白,其中子則方正潔白比次整齊,非他子形色之可比,故謂之白瓜子,歲時記云七月採犀以為脂者此也。唐本作甘瓜者,由其甘白字畫所誤,考之別錄有可作面脂之說,正與本經相符,此實冬瓜子明矣。
【時】(生)春生苗(採)八九月取
【收】曝乾
【色】白
【味】甘
【性】平寒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製】(圖經曰)洗淨擂取仁用

【治】(療)(圖經曰)仁擂作面藥洗燥皴(日華子云)去皮膚風及黑 潤肌膚
【合治】瓜子熬作末合酒服,治多年損傷不瘥
○瓜子七升絹袋盛絞沸湯中三遍,以酢五升,漬一宿曝乾,搗篩合酒服方寸匕,日三服,治男子五勞七傷,明目,延年不老,及去皮搗為丸,空腹服三十丸,令人白淨如玉

菜之走 - 甜瓜

有毒 蔓生

甜瓜止渴除煩熱多食令人陰下濕癢生瘡動宿冷病發虛熱破腹又令人 弱腳手無力少食即止渴利小便通三焦間壅塞氣兼主口鼻瘡
○葉治人無發搗汁塗之即生(名醫所錄)

【苗】謹按甜瓜二月布種,三月生苗,作蔓布地與諸瓜相似,五月開黃花,花下結實有青白二種,至秋熟則黃色下條瓜蒂,即此青瓜蒂也。

【地】(圖經曰)生嵩高平澤,今處處園圃中皆蒔之
【時】(生)春生苗(採)七月取實
【用】瓜及葉
【色】生青熟黃
【味】甘
【性】寒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治】(療)(唐本注云)甘瓜子除腹內結聚破潰膿血最為腸胃脾內壅之要藥(陳藏器云)子止月經太過去油為末水調服(別錄云)瓜去皮食後啖之止熱除煩渴煮皮作羹亦佳(補)(食療云)子熟補中益氣宜人
○葉補中
【合治】葉碾末合酒服,治打撲損折去瘀血及小兒疳
○子作末合蜜為丸如棗核大,每旦淨漱含一丸,治口臭亦可敷齒
【禁】患腳氣人食甜瓜其患永不除,又五月甜瓜沉水及兩蒂者並殺人多食發黃膽病動冷疾令人虛羸亦動痼疾多食下利消損陽氣

【解】諸藥力及食瓜飽脹者入水自消或食鹽即化成水

菜之走 - 瓜蒂

有毒 蔓生

瓜蒂(出神農本經)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腫下水殺蠱毒咳逆上氣及食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以上朱字神農本經)去鼻中息肉療黃膽
○花主心痛咳逆(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瓜蒂即甜瓜蒂也。瓜有青白二種入藥當以青者為勝凡吐劑以此為聖藥也。故今之治風癇喉風痰涎暴塞之証多以此合赤小豆輩服之,蓋取其味酸苦相搏為湧泄之義耳正合內經所謂邪在上者因而越之也。

【地】(圖經曰)生蒿高平澤,今處處園圃中蒔之
【時】(生)春生苗(採)七月七日取
【收】去瓜皮用蒂約半寸許陰乾
【用】蒂及花
【色】青綠
【味】苦
【性】寒
【氣】氣薄味濃陰也。
【臭】香
【主】吐膈散中
【製】銼碎研細用

【治】(療)(日華子云)治腦塞熱 眼昏吐痰(別錄云)時氣三日外忽覺心滿堅硬腳手心熱變黃以瓜蒂七枚杵末以大豆許吹兩鼻中令黃水出餘末水調服得吐黃水一二升瘥
○瓜丁治黃膽目黃不除為細末以大豆許納鼻中令病患深吸取鼻中黃水出
【合治】瓜蒂及莖合小豆丁香吹鼻治鼻中息肉 鼻並黃
○陳瓜蒂一分為末合羊脂少許和敷鼻中息肉
○瓜蒂四十九個,六月六日收者丁香四十九個,用坩堝子燒,煙盡為度,細研為末,每用一字吹鼻內,治遍身黃如金色,小兒用半字,吹鼻內及揩牙
○瓜蒂二小合熬赤小豆二合,為末,暖漿水五合服方寸匕,治急黃心上堅硬,渴欲得水吃氣息喘粗眼黃飲之當吐,不吐再服,五分匕亦減之,若吹鼻中兩三黑豆許黃水出歇
○瓜蒂為細末,量疾每用一二錢匕,合膩粉一錢匕,以水半合約調勻灌之,治風涎暴作氣塞倒臥服之良久涎自出,或覺有涎用,諸藥行化不下,或服藥良久涎未出者,含沙糖一塊下咽涎即出,此物甚不損人全勝石碌 砂輩
【禁】胃弱及病後產後勿輕用,諸亡血諸虛家亦不可用

【解】過服吐不止,以麝香末少許,水調服之,即止。

菜之走 - 越瓜

無毒蔓生

越瓜主利腸胃止煩渴,不可多食,動氣發諸瘡,令人虛弱不能行,不益小兒,天行病後不可食,又不得與牛乳酪及 同餐及空心食令人心痛(名醫所錄)

【苗】謹按越瓜二月布種,三月生苗蔓延于地,五月開淡黃花,葉青大有微刺,葉下結實如甜瓜,正圓而色白,因生於越地,故名越瓜也。

【地】出杭越,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苗(採)夏取
【用】肉
【質】類甜瓜而白
【色】白
【味】甘
【性】寒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主】利小便去煩熱

【治】(療)(陳藏器云)宣泄熱氣
【合治】小者糟藏之為灰,敷口吻瘡及陰莖熱瘡
○越瓜和飯作 並菹久食益腸胃
【禁】小兒夏月不可食冷中常令人臍下為症痛不止及天行病後不可食

【解】酒毒

菜之草 - 芥歸鼻

無毒, 叢生

芥歸鼻主除腎邪氣利九竅明耳目安中久食溫中(名醫所錄)

【名】青芥 南芥 花芥 紫芥旋芥 石芥

【苗】(圖經曰)芥似菘而有毛味極辛辣,此即青芥也。芥之種亦多,有紫芥莖葉純紫,多作齏食之最美,又有南芥旋芥花芥石芥之類,皆菜茹之美者,非藥品所須,不複悉錄。(唐本注云)葉大粗者葉堪食,子入藥用,熨惡疰至良,葉小子細者,葉不堪食,其子但堪作齏也。

【地】(圖經曰)處處有之。(道地)蜀州
【時】(生)春種(採)夏收子
【收】曝乾
【用】莖葉及子
【質】似菘而有毛(子)類(療)(日華子云)芥除邪氣止咳嗽及冷氣疾(食療云)治咳逆下氣明目去頭風(別錄云)馬芥子治小兒緊唇搗汁令先揩唇血出敷之日七遍馬芥即刺芥也。
【合治】子搗為末,合醋和塗射工毒及疰氣發無常處
○合醋研敷風毒腫及麻痺
○合生薑研暖,塗貼撲損瘀血腰痛腎冷
○合酒醋服止心痛
○合雞子白調敷走疰風毒疼痛
○子一升醋三升,煎取一升,治婦人中風口噤舌本縮敷頷頰下立效
○搗碎合人乳調和綿裹塞耳內治聾
○搗碎,合水及蜜和滓敷喉上下乾即易之治 有五種不過此方
【禁】芥煮食之動氣,生食之發丹石,葉不可多食,細葉有毛者殺人。
【忌】與兔肉同食生惡瘡。

菜之草 - 白芥

無毒,附子 叢生

白芥主冷氣
○子主射工及疰氣上氣發汗胸膈痰冷面黃(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芥類頗多,此亦是一種也。莖葉雖白與諸芥相似,但其子獨粗大甚辛色白如粱米入藥惟以此種最佳也。其葉作茹甚美

【地】(圖經曰)生河東,今處處亦有(道地)西戎太原為佳.
【時】(生)春生苗(採)夏取實
【收】曝乾
【用】實
【質】似菘而有毛(實)類菟絲子
【色】白
【味】辛
【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腥
【主】冷氣安五臟(子)主脅下痰癖

【治】(療)(日華子云)白芥安五臟子燒之及服可辟邪魅
【合治】子一升搗碎以絹袋盛好酒二升浸七日,空心溫服三合,日二服,治氣
○晒乾為末,合酒服方寸匕,治反胃吐食上氣
○杵令熟合苦酒濃敷三種射工毒半日痛即止
○為末合豬膽和如泥敷游腫諸癰日三易效
○合苦酒煮治中風卒不語敷頸一周以帛包之一日夕瘥
○炒熟勿令焦細研以湯浸蒸餅丸如赤小豆大合生薑湯吞七丸,治肚腹冷夜起甚效

菜之草 - 萊菔根

無毒,附子 叢生

萊菔(音卜)根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氣消穀去痰癖肥健人生搗汁服主消渴試大有驗(名醫所錄)

【名】蘿卜 雹 蘆菔 溫菘 蘆

【苗】(圖經曰)有大小二種大者肉堅宜蒸食之小者白而脆宜生啖也。
○謹按萊菔即蘿卜也。六月初伏內布子于熟地苗葉漸長尺餘,似白菘菜莖半圓而微赤莖葉俱有細毛至秋深其根堅實小者如拳大者如碗圃人欲留其作種故不採其根也。北地九月則採之,藏於窖中,至春複種於地,仍生苗葉,三月開紫白花,四月作莢,其實如馬藺子,圓匾而赤,洪州信陽亦有,甚大者重五六斤或近一秤,又有一種小者,初春播種之即生苗葉根白脆長,甘而少辛,隨可生食,夏末開花,時不中食之,俗呼為水蘿卜是也。

【地】(圖經曰)出河北秦晉甚多登萊者最佳,今處處有之。
【時】(生)夏生苗(採)秋取根
【用】根子
【質】類蕪菁而大
【色】白
【味】辛甘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主】消飲食下滯氣

【治】(療)(圖經曰)根治飲食過多飽脹宜生嚼之
○子水研服吐風涎甚效(唐本注云)葉消食和中(日華子云)根消痰止咳及治肺痿吐血(蕭炳云)根消食利關節理顏色滌五臟惡氣(孟詵云)利五臟(別錄云)治偏頭風用生蘿卜汁一蜆殼仰臥注之鼻中左痛注左右痛注右左右俱注亦得神效
○積年上氣咳嗽多痰喘促唾膿血以子一合研煎湯食上服之(補)(日華子云)蘿卜溫中補不足(孟詵云)食之令人肌細白淨
【合治】蘿卜合羊肉鯽魚煮食之,治勞瘦咳嗽
○子合醋研消腫毒
○出了子蘿卜三枚淨洗薄切晒乾為末,每服二錢,合煎豬肉汁澄清調下,治消渴食後並夜臥,日三服,謂之獨勝散
○子半斤淘洗焙乾,于銚子內炒令黃熟為末,以沙糖丸如彈綿裹含之,治肺痿咳嗽
【禁】服地黃何首烏人勿食蘿卜,若同食之則令人髭髮易白,乃損血故也。

【解】蘿卜解面毒

菜之草 - 菘

無毒, 叢生

菘(音嵩)主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渴(名醫所錄)

【名】白菜

【苗】(圖經曰)其苗與蕪菁相類,梗長葉不光者為蕪菁,梗短葉闊濃而肥痺者為菘。舊說菘不生北,土人有將子北土種之初,一年半為蕪菁,二年菘種都絕,南人種蕪菁亦然,其有數種牛肚菘葉最大,濃味甘,紫菘葉薄細味小苦,揚州一種葉圓而大,若 重有一二十斤,生啖之脆美無渣,絕勝他土者,此謂之白菘也。(衍義曰)張仲景傷寒論,凡用甘草,皆禁菘菜者,是此菘菜也。葉如蕪菁綠色差淡,其味微苦而嫩,稍闊耳。

【地】(圖經曰)舊不載所出州土,今南北皆有之。(道地)揚州者為勝
【時】(生)春生苗(採)夏秋取
【用】莖葉實
【質】類蕪菁
【色】淡綠
【味】甘
【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腥

【治】(療)(蕭炳云)消食下氣祛瘴氣止熱嗽冬取汁飲為佳(陳士良云)紫花菘行風氣去邪熱(食療云)菘止消渴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別錄云)作羹啜之通利腸胃除胸中煩熱及治小兒赤游行於上下至心即死 杵菘菜敷之治發背杵地菘汁一升日再服瘥
○治酒醉不醒用菘子二合,細研,井花水一盞,調為二服
【合治】菘菜和粟米酒服方寸匕,辟瘟病
【禁】服藥有甘草者勿食菘菜令病不除多食動氣發病不益人又發諸風冷虛人勿食,食之覺冷
【忌】北人居南方不伏地土遂病足忌食菘菜

【解】殺魚腥解酒渴多食過度惟生薑能製其毒

菜之草 - 苦菜

無毒 植生

苦菜(出神農本經)主五臟邪氣厭(于協切伏也。)谷胃痺,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以上朱字神農本經)腸 渴熱中疾惡瘡耐飢寒豪氣不老(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荼草 游冬 堇荼 選

【苗】(衍義曰)苦菜葉似苦苣而狹,綠色差淡,折之有白汁出,常常點瘊子自落,花與野菊相似,春夏秋皆旋開花,四方皆有,在北道則冬方凋斃,生南方則冬夏常青,此月令小滿節後,所謂苦菜秀者是也。又有一種苦 味苦寒有小毒,搗葉敷小兒閃癖,煮汁服去暴熱目黃秘塞,然其葉極似龍葵,但龍葵子無殼苦 子有殼,如皮弁子圓如珠,人亦呼為小苦耽也。

【地】(圖經曰)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道地)蜀川
【時】(生)春苗(採)三月三日
【收】陰乾
【用】莖葉
【質】葉類苦苣而狹
【色】青
【味】苦
【性】寒泄
【氣】味濃於氣陰也。
【臭】腥
【主】除腸 去邪氣

【治】(療)(衍義曰)花去中熱安心神

菜之木 - 荏子

無毒,附葉子 植生

荏子主咳逆下氣溫中補體
○葉性溫主調中去臭氣(名醫所錄)

【名】

【苗】(陶隱居云)荏狀如蘇高碩白色不甚香其子研之雜米作糜甚肥美下氣補益東人呼為 (音魚)以其似蘇字但除禾邊故也。笮其子作油用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所用者服食斷谷亦用之名為重油(唐本注云)荏葉人常生食其子故不及蘇也。江東以荏子為油北土以大麻為油此二油俱堪油物若以和漆荏者為強爾(蕭炳云)又有大荏形似野荏高碩葉大小荏一倍不堪食人收其子以充油絹帛與大麻子同其小荏子欲熟人採其角食甚香美大荏葉不堪食也。

【地】(唐本注云)出江東今北地多產之
【時】(生)春生苗(採)九月取
【收】陰乾
【用】子及葉
【質】類蘇高碩而白色
【色】白
【味】辛
【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微香

【治】(療)(唐本注云)葉搗敷蟲咬及男子陰腫(日華子云)葉調氣潤心肺長肌膚消宿食止上氣咳嗽去狐臭敷蛇咬
○子下氣止嗽(食療云)子止咳逆下氣生食止渴潤肺(補)(日華子云)子補中益氣通血脈填精髓可蒸令熟烈日曝乾當口開舂取米食之亦可休糧
【合治】子研之合雜米作糜食之甚肥美能下氣補益
○葉生搗和醋封男子陰腫女人綿裹納之三四易瘥
○葉爛杵合豬脂和薄敷虺中人
【禁】子壓作油少破氣多食發心悶

菜之木 - 黃蜀葵花

無毒 植生

黃蜀葵花,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諸惡瘡膿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春生苗漸高丈許,莖葉微有毛,與蜀葵頗相似,但其葉尖狹而多刻缺,夏末開花淡黃色,其實作匯長寸餘,有四五瓣,上銳下圓,亦微有毛(衍義曰)此與蜀葵別種非為蜀葵中黃者也。葉心下有紫檀色摘之剔為數處就晒乾之不爾即 爛今瘡家用之為要藥也。

【地】(圖經曰)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爛用

【治】(療)(圖經曰)花治瘡癰乾末水調塗之立愈
○子治淋澀又令婦人易產(衍義曰)花晒乾為末爛瘡
○子臨產時取四十九粒研爛用溫水調服即產(別錄云)子催產焙乾為末井華水下三錢匕如無子以根細切煎汁令濃滑待冷服之

菜之草 - 蜀葵

無毒 植生

蜀葵久食鈍人性靈
○根及莖並主客熱利小便散膿血惡汁
○葉燒為末敷金瘡煮食主丹石發熱結搗碎敷火瘡葉炙煮與小兒食治熱毒下痢及大人丹痢搗汁服亦可恐腹痛即暖飲之
○花冷無毒,治小兒風疹
○子冷無毒,治淋澀通小腸催生落胎療水腫治一切瘡疥並瘢疵赤靨
○白花療 瘧去邪氣陰乾末食之(名醫所錄)

【名】錦葵 戎葵

【苗】(圖經曰)葵有數種有蜀葵爾雅所謂(古田切)戎葵者是也。郭璞云似葵華如槿華戎蜀,蓋其所自出因以名之也。
○謹按蜀葵皆自宿根而生也。春初發苗漸長莖,幹高及丈許,微有白毛,葉圓而尖至,五六月開花,有深紅淺紅者,亦有單瓣夾瓣者,俱著花于莖間,自下而上,次第開放,直至梢端葉乃始焦,其子遂成,子熟墮地即出嫩苗,比與宿根者終不繁茂,又有一種錦葵,開紫白花甚小,亦結細子,其種蒔及莖葉最相類,但低矮差小為異,功用更強,葵雖有五色,而治療功能各隨其色而主之,抑按左傳曰鮑莊子之知不及葵葵猶能衛其足,今葵心隨日光所轉輒低覆其根似知,孔子曰禾生垂穗向根不忘本也。蓋禾之向根仁也。葵之衛足知也。仁所以守之知所以揆之故葵曰揆也。

【地】(圖經曰)出戎蜀,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苗夏花(採)秋取
【收】陰乾
【用】花根莖葉子
【色】紅
【味】甘
【性】寒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腥

【治】(療)(衍義曰)單葉葵根治帶下排膿血惡物(別錄云)蜀葵治癰毒無頭杵末敷之
【合治】葵花末合酒服方寸匕,治橫生倒產
○白葵花一兩,陰乾為末,空心合溫酒服二錢匕,治婦人白帶下臍腹冷痛面色萎黃日漸虛困如赤帶用赤者為驗,
【禁】患狗咬瘡者食之不得瘥,又能鈍人情性

菜之草 - 龍葵

無毒,附子 叢生

龍葵食之解勞少睡去虛熱腫
○子療疔腫(名醫所錄)

【名】苦葵

【苗】(圖經曰)龍葵北人謂之苦葵,葉圓似排風而無毛,花白實若牛李,子生青熟黑,亦似排風子,但堪煮食,不任生啖,其實赤者名赤珠,服之變白令黑,其根亦入藥用。

【地】(圖經曰)出北方今所在有之。
【時】(生)春生(採)無時
【收】晒乾
【用】莖子根
【味】苦
【性】寒
【氣】味濃於氣陰也。

【治】(療)(別錄云)龍葵治癰腫無頭搗敷之(補)(藥性論云)龍葵明目輕身
○子變白令黑耐老
【合治】根一兩搗羅
為末合麝香一分研令勻塗發背癰疽成膿者
○龍葵合土杵敷疔腫及火丹瘡
【禁】不可與蔥薤同食

菜之草 - 苦耽苗子

小毒 植生

苦耽苗子主傳尸伏連鬼氣疰忤邪氣腹內熱結目黃不下食大小便澀骨熱咳嗽多睡勞乏嘔逆痰壅 癖痞滿小兒無辜 子寒熱大腹殺蟲落胎去蠱毒並煮汁服亦生搗絞汁服亦研敷小兒閃癖(名醫所錄)

【名】洛神珠 王母珠 皮弁草

【苗】(圖經曰)苗高二三尺實作包如撮口袋中有子如珠生青熟赤關中謂之洛神珠又謂之王母珠一名皮弁草,又有一種小者名苦 也。按衍義云此與酸漿同種今複出於此,蓋其性味不同及治療有別而然也。

【地】(圖經曰)生故墟垣塹間,今在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三月取苗秋取實
【收】陰乾
【用】苗實
【味】苦
【性】寒泄
【氣】味濃於氣陰也。
【製】煮汁或生搗用

菜之草 - 苦苣

叢生

苦苣除面目及舌下黃強力不睡折取莖中白汁敷疔腫出根,又取汁滴癰上立潰碎莖葉敷蛇咬根主赤白痢及骨蒸並煮服之,今人種為菜生食之久食輕身少睡調十二經脈利五臟霍亂後胃氣逆煩生搗汁飲之雖冷甚益人不可同血食(一本作蜜)食發痔疾(名醫所錄)

【名】扁苣 白苣

【苗】(本經云)苦苣即野苣也。春生苗葉青綠色其莖折之有白汁堪作菜茹亦可生食又有野生者名扁苣,今人家常食為白苣江外嶺南吳人無白苣嘗植野苣以供廚饌也。

【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山郭處皆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夏取莖葉秋取根
【收】陰乾
【用】莖葉及根
【味】苦
【性】平泄(一云寒)
【氣】味濃於氣陰也。
【臭】腥
【製】為末或生搗汁用

【治】(療)(衍義曰)搗汁敷疔瘡

菜之草 - 苜蓿

無毒, 叢生

苜蓿主安中利人可久食(名醫所錄)

【苗】(陶隱居云)長安中乃有苜蓿園北人甚重之江南人不甚食以其無味故也。外國別有苜蓿草以療目疾,蓋非此類(衍義曰)唐李白詩云天馬常銜苜蓿花是此陝西甚多以飼牛馬,嫩時人亦食之,微甘淡,不可多食,利人大小腸有宿根刈訖,又生其根酷似黃,故土人採之以亂黃 也。
【時】(生)春生苗(採)夏秋取
【收】陰乾
【用】莖葉及根
【色】綠
【味】苦
【性】平泄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腥

【治】(療)(唐本注云)莖葉根治熱病煩滿目黃赤小便黃酒疸搗汁服一升令人吐利即愈(日華子云)去腹臟邪氣脾胃間熱氣通小腸(孟詵云)患疸黃人,取根生搗絞汁服之良,又利五臟,洗去脾胃間邪氣,及諸惡熱毒(補)(孟詵云)能輕

菜之草 - 薺

無毒, 散生

薺主利肝氣和中
○實主明目目痛(名醫所錄)

【苗】謹按薺春生最先以諸菜似菠菜小而著地散生葉有鋸齒而青綠有毛其根色白二月抽苔高尺許莖有小葉三月開細白花結三尖莢子四月成實其葉霜後則微赤而經冬不凋也。

【地】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新葉(採)四月八日取實
【收】陰乾
【用】子及根葉
【質】類菠菜而小
【色】青綠
【味】甘
【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散風毒消瘴翳

【治】(療)(藥性論云)子治目青盲不見物
○根葉燒灰能治赤白痢極效(日華子云)薺菜利五臟
○根治目痛(孟詵云)子治眼疾(別錄云)根汁治暴赤眼疼痛磣澀點目中效(補)(藥性論云)五臟不足
【禁】患氣人食其子動冷疾及不可與面同食,令人背悶服丹石人亦不可食之

菜之草 - 羅勒

微毒 叢生

羅勒調中消食去惡氣消水氣宜生食,又療齒根爛瘡為灰用甚良,不可過多食,壅關節澀營衛,令血脈不行,又動風發氣患 ,取汁服半合,定冬月用乾者煮之。
○子主目翳及物入目,三五顆致目中,少頃當濕脹,與物俱出,又療風赤眵淚
○根主小兒黃爛瘡燒灰敷之佳(名醫所錄)

【名】蘭香 王母菜

【苗】(陶隱居云)術家取羊角馬蹄燒作灰,撒於濕地遍踏之即生羅勒,俗呼為王母菜,食之益人,此有三種,一種堪作生菜,一種葉大二十步內聞香,一種似紫蘇葉也。

【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近處皆有之。
【時】(生)無時(採)無時
【收】陰乾
【用】莖葉實根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合治】合木蘭香一斤,以三歲米醋浸,令沒百日出,曝乾為末敷面上,滅瘢合醋醬漬百日出,晒乾末服方寸匕。

一種陳藏器餘

蕨葉似老蕨根如紫草,按蕨味甘寒滑,去暴熱,利水道,令人睡,弱陽小兒食之腳弱不行,生山間人作茹食之,四皓食之而壽。夷齊食蕨而夭固非良物搜神記雲郗鑒鎮丹徒二月出獵有甲士折一枝食之覺心中淡淡成疾後吐一小蛇懸屋前漸干成蕨遂明此物不可生食之也。
○食療(寒補五臟不足氣壅經絡筋骨間毒瓦斯令人腳弱不能行消陽事令眼暗鼻中塞髮落不可食又冷氣人食之多腹脹
○毛詩陟彼南山言採其蕨,又曰言採其薇是蕨,薇俱可食。
○伯夷叔齊採薇而食,恐蕨非薇也。今永康道江居民多以醋淹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