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品匯精要
卷之十一 草部中品之中

元 王好古


草之草- 紫參

無毒 植生 紫參(出神農本經)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通九竅利大小便(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腸胃大熱 唾血衄血腸中聚血癰腫諸瘡止渴益精(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牡蒙 眾戎 童腸 馬行

【苗】(圖經曰)苗長一二尺,莖青而細,葉亦青似槐葉,亦有似羊蹄者,五月開花白色似蔥花,亦有紅紫色似水葒者,根皮紫黑,肉紅白色如地黃狀(別錄云)一種團聚而生根黃赤有紋,皮黑中紫,五月花紫赤,其實黑大如豆

【地】(圖經曰)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今河中解齊淮蜀州郡皆有之。(道地)滁州 濠州 眉州 蒲州 晉州
【時】(生)春初生苗(採)三月六月取實
【收】晒乾
【用】根脂潤者為好
【質】類人參而團聚
【色】紫
【味】苦辛
【性】寒微寒
【氣】氣之薄者,陰中之陽
【臭】香
【主】心腹堅脹
【反】畏辛夷
【製】火炙令紫

【治】(療)(藥性論云)散瘀血,去心腹堅脹,婦人血閉不通
【合治】以半斤,用水五升煎二升,內甘草二兩,煎取半升,分三服,療痢

草之草 - 本

無毒 植生

本(出神農本經)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除風頭痛長肌膚悅顏色(以上朱字神農本經)辟霧露潤澤療風邪 曳金瘡可作沐藥面脂
○實主風流四肢(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鬼卿 地新 微莖

【苗】(圖經曰)葉似白芷香如芎 但芎 似水芹而大 本葉細耳,五月有白花,七八月結子,根上苗下似禾 ,故以為名也。(陶隱居云)俗中皆用芎 其根須形氣乃相類桐君藥錄言芎 苗似 ,本論說花實皆不同,所生處又異,今東山別有 本形氣甚相似,惟長大爾

【地】(圖經曰)生崇山山谷西川河東州郡兗州杭州(唐本注云)出宕州者為勝(道地)並州威勝軍寧化軍。
【時】(生)春生苗(採)正月二月取根
【收】曝乾三十日
【用】根粗大者為好
【色】黑
【味】辛苦
【性】溫散
【氣】氣濃味薄陽也。(丹溪云)陽中微陰
【臭】香
【主】風邪頭疼
【行】足太陽經
【反】畏青葙子惡 茹
【製】去蘆水浸潤銼用

【治】(療)(藥性論云)治一百六十種惡風 鬼疰 草云)太陽經風藥,逐寒邪結鬱於本經,治頭痛腦痛,大寒犯腦令人腦痛,齒亦痛,並巔頂痛。
【合治】合木香療霧露之氣
○合白芷作面脂藥

草之草 - 石韋

無毒,附瓦葦 叢生

石韋(出神農本經)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以上朱字神農本經)止煩下氣通膀胱滿補五勞安五臟去惡風益精氣(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石 (之夜切)石皮

【苗】(圖經曰)叢生石上葉如柳葉背有毛而斑點如皮故名石韋(唐本注云)生石旁陰處不蔓延福建一種三月有花採葉煎湯浴之主風有生於古瓦屋上者謂之瓦葦

【地】(圖經曰)生華陰山谷及晉絳滁福州江寧府皆有之。(陶隱居云)建平,今處處有之生山谷石上(道地)海州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取葉以不聞水及人聲者良
【收】陰乾
【用】葉
【質】類柳葉而長大
【色】綠
【味】苦甘
【性】平去黃毛微炙

【治】(療)(藥性論云)除勞及主五淋胞囊結熱不通膀胱熱滿(日華子云)治淋瀝遺溺
【合治】炒末合酒調服,療發背
【禁】誤用葉上黃毛射入肺令人咳不可療

草之草- 萆薢

無毒蔓生

萆薢(出神農本經)主腰背痛強骨節風寒濕周痺惡瘡不瘳熱氣(以上朱字神農本經)傷中恚怒陰痿失溺關節老血老人五緩(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白菝 赤節

【苗】(圖經曰)根黃白色多節大三指許苗葉俱青作蔓生葉作三叉似山芋又似綠豆葉花有黃紅白數種亦有無花結白子者舊說此藥有二種莖有刺者根白實無刺者根虛軟以軟者為勝,今成德軍所產者,根亦如山芋體硬,其苗引蔓葉似蕎麥子有三棱(陶隱居云)亦似菝 而小異根大不甚有角節其色小淺耳

【地】(圖經曰)出真定山谷,今河陝及荊蜀諸郡(陶隱居云)今處處有之(道地)興元府鞏州荊門軍成德軍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
【質】類菝 而有須
【色】黃白
【味】苦甘
【性】平緩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香
【主】諸痺強筋骨
【助】薏苡為之使
【反】畏葵根大黃茈胡牡蠣前胡
【製】細銼用

【治】(療)(藥性論云)治冷風 痺腰腳不遂手足驚掣男子KT 腰痛久冷是腎間有膀胱宿水(日華子云)治癱瘓軟風頭旋癇疾中風失音效(補)(日華子云)壯水臟堅筋骨益精明目
【合治】合杜仲末溫酒調服,療丈夫腰腳痺緩急行履不穩
○合淨

草之草- 杜蘅

無毒, 散生

杜蘅 主風寒咳逆香人衣體(名醫所錄)

【名】馬蹄香

【苗】(圖經曰)苗葉都似細辛惟香氣小異而根亦粗黃白色葉似馬蹄故名馬蹄香山海經云天帝之山有草狀如葵其臭如蘼蕪食之可以已癭郭璞注云帶之可以走馬或曰馬得之而健走也。今人作浴湯及衣香甚佳(衍義曰)杜蘅用根似細辛但根色白葉如馬蹄之下市者往往亂細辛須如此別之爾雅以謂似葵而香是也。將杜蘅與細辛相對便見真偽況細辛惟出華州者良杜蘅其色黃白拳局而脆乾則作團

【地】(圖經曰)生江淮間及水澤下濕地,今處處皆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三月三日取根
【收】曝乾
【用】根
【質】類白薇細小而拳促
【色】白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氣奔喘促消痰飲
【製】去蘆梗葉並洗去土銼用

【治】(療)(藥性論云)破留血及項間瘤癭

【贗】及已為偽

草之草 - 白薇

無毒 植生

白薇(出神農本經)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疼溫瘧洗洗發作有時(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傷中淋露下水氣利陰氣益精,久服利人(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白幕 春草 薇草 骨美

【苗】(圖經曰)莖葉俱青頗類柳葉六七月開紅花八月結實根黃白色類牛膝而短小者是也。

【地】(圖經曰)生平原川谷,今陝西諸郡及舒潤遼州亦有之(陶隱居云)近道處處有之(道地)滁州
【時】(生)春生苗(採)三月三日取根
【收】陰乾
【用】根
【質】類牛膝而短細
【色】黃白
【味】苦鹹
【性】平大寒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香
【主】風狂溫瘧
【反】惡黃 大黃大戟乾薑干漆山茱萸大棗
【製】(雷公云)以糯米泔汁浸一宿至明取出去鬚了于槐砧上細銼蒸從巳至申出用

【治】(療)(陶隱居云)治驚邪疰病(藥性論云)主百邪鬼魅

草之木 - 菝

無毒 植生

菝(蒲八切) (棄八切)主腰背寒痛風痺益血氣止小便利(名醫所錄)

【名】金剛根 王瓜草

【苗】(圖經曰)苗莖成蔓,長二三尺,有刺,其葉如冬青烏藥葉,又似菱葉差大,秋生黃花結黑子,大如櫻桃許,其根作塊,赤黃色,江浙人呼為金剛根是也。

【地】(圖經曰)生山野近京及江浙州郡多有之(道地)成德軍海州江州江寧府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結塊
【主】散腫毒益血氣

【治】(療)(日華子云)治時疾瘟瘴
○葉治風腫止痛
【合治】葉合鹽搗敷撲損惡瘡
○合米釀酒,療風毒腳弱痺滿上氣

草之草 - 大青

無毒, 叢生

大青主療時氣頭痛大熱口瘡(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春生莖長尺許,青紫色,苗葉似石竹,花紅紫色似馬蓼,亦似芫花,而根黃色耳。

【地】(圖經曰)生江東州郡及荊南眉蜀濠淄諸州皆有之。(道地)信州
【時】(生)春生苗(採)三月四月取莖葉
【收】陰乾
【用】莖葉
【質】類馬蓼
【色】青紫
【味】苦
【性】大寒
【氣】氣薄味濃陰也。
【臭】腥
【主】時行熱疾

【治】(療)(陶隱居云)治傷寒時行熱毒(藥性論云)去大熱並溫疫寒熱(日華子云)療熱風心煩悶渴疾口乾,小兒身熱疾風天行熱,疾兼塗 腫毒。
【合治】入葛根湯服,療傷寒頭痛身強腰脊痛

【解】金石藥毒

草之走 - 女葳

無毒蔓生

女葳主風寒洒洒霍亂泄痢腸鳴游氣上下無常驚癇寒熱百病出汗李氏本草云止下消食(名醫所錄)

【名】蔓楚

【苗】(唐本注云)蔓生葉似白蘞,花白子細,荊襄之間。名為蔓楚是也。

【地】(唐本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霍亂驚癇
【製】(雷公云)凡使去頭並白蕊槐砧上銼拌豆淋酒蒸從巳至未出晒令乾用

草之草 - 石香

無毒, 叢生

石香 ,主調中溫胃,止霍亂吐瀉,心腹脹滿,臍腹痛腸鳴(名醫所錄)

【名】石蘇

【苗】(圖經曰)苗葉類萱草根似石菖蒲,生山岩石縫中(衍義曰)石香 處處有之,不必山岩石縫中,但山中臨水附崖處或有之,九月十月尚有花

【地】(圖經曰)生蜀郡陵榮資簡州及南中,今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八月取莖
【收】陰乾
【用】莖花實
【色】青綠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

草之草 - 艾葉

無毒, 叢生

艾葉,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 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名醫所錄)

【名】冰台 醫草

【苗】(圖經曰)初春布地生苗莖類蒿而葉背白甚香灸百病尤勝用之以苗短者為佳.

【地】(圖經曰)生田野,今處處有之(道地)蘄州明州
【時】(生)春生苗(採)三月三日五月五日取葉
【收】曝乾作煎勿令見風
【用】葉實
【質】類菊葉而背白有毛
【色】青白
【味】苦
【性】微溫泄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香
【主】灸百病止崩血
【製】去枝梗揉如絮用

【治】(療)(圖經曰)生搗汁,止心腹惡氣,熟用塌金瘡及中風掣痛不仁不隨(陶隱居云)止傷血並殺蛔蟲(唐本注云)主下血及膿血痢(藥性論云)止崩血安胎除腹痛
○實主明目並一切鬼氣(日華子云)葉止霍亂轉筋並心痛鼻洪及帶下(湯液本草云)溫胃(別錄云)治傷寒時氣溫病頭痛壯熱脈盛煮服(補)(圖經曰)補虛羸(日華子云)實壯陽助水臟強腰膝暖子宮
【合治】合醋煎,療癬及赤白痢下並臟痔瀉血
○實合乾薑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療一切冷氣鬼邪毒瓦斯最去惡氣

草之草 - 鼠粘子

無毒 植生

鼠粘子主明目補中除風傷
○根莖療傷寒,寒熱汗出,中風面腫,消渴,熱中逐水,久服輕身耐老(名醫所錄)

【名】牛蒡子 惡實(根) 蝙蝠刺 牛菜

【苗】(圖經曰)葉如芋而長實似葡萄核而褐色外殼如栗 小而多刺鼠過之則綴惹之不可脫故謂鼠粘子亦如羊負來之義也。根有極大者作菜茹益人(衍義曰)惡實是子也。今謂之牛蒡子在萼中,萼上有細鉤,多至百十,未去萼時又謂之鼠粘子,根長一二尺,粗如拇指,謂之牛菜,本為一物而根實之名不同耳。

【地】(圖經曰)生魯山平澤,今處處有之(道地)蜀州
【時】(生)春生葉夏結實(採)秋後取子冬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實莖
【質】實類柏子而匾
【色】黑褐
【味】辛
【性】平散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主】咽喉痛瘡瘍毒
【行】通十二經脈
【製】(雷公云)用子淨揀,勿令有雜子,凡用以酒拌蒸待上有白霜拭去,焙乾,別搗如粉入藥。
○用根以竹刀,或荊刀刮去皮,去蒸曝之。

【治】(療)(唐本注云)子除諸風症瘕冷氣吞一枚可出癰疽頭
○根主牙齒疼痛勞瘧腳緩弱風毒癰疽咳嗽傷肺肺癰疝瘕積血(藥性論云)根主面目煩悶四肢不健通十二經脈洗五臟惡氣(陳藏器云)子消風毒腫諸
○葉搗敷杖瘡不膿辟風(湯液本草云)子利咽膈潤肺散氣(別錄云)子散肢節筋骨煩熱毒
○根搗汁療時氣餘熱不退煩躁發渴四肢無力不能飲食
○莖葉取汁,夏月多浴去皮間習習如蟲行風,洗了慎風少時並消一切腫毒(補)(藥性論云)根作菜食,令人身輕。
【合治】子末浸酒,任性服多少,除諸風明目利腰腳
○合馬藺子,療喉痺
○合荊芥穗等分,療瘡 將出如瘡疹巳出服之亦妙
○合浮萍薄荷等分,療皮膚風熱遍身生癮疹
○合荊芥炙甘草,療風壅痰涎多唾咽膈不利
○根搗汁合蜜服,療中暴風
○莖葉,搗取濃汁,合無灰酒鹽花 火煎成膏摩,療風頭及腦掣痛不可禁者,亦主時行頭痛
【禁】用根

草之走 - 水萍

無毒, 浮生

水萍(出神農本經)主暴熱身癢下水氣勝酒長鬚髮主消渴,久服輕身(以上朱字神農本經)下氣以沐浴生毛髮(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水花 水白 水蘚 菜

【苗】(圖經曰)此是水中大萍葉,圓闊寸許,葉下有一點如水沫名 菜,爾雅謂之蘋,其大者曰 ,季春始生,可糝蒸以為茹也。蘇恭云此有三種大者曰 中者曰荇菜,即下條之鳧葵,小者曰浮萍,即溝渠間生者是也。(高供奉歌曰)不在山兮,不在岸採,我之時七月半選甚癱風與瘓風些小微風都不 豆淋酒內下三丸鐵 頭上也。出汗

【地】(圖經曰)生雷澤池澤,今處處溪澗水間皆有之。
【時】(生)春生(採)三月七月取
【收】曝乾
【用】葉
【質】類鳧葵
【色】青綠
【味】辛酸
【性】寒散
【氣】氣薄味濃陰中之陽
【臭】腥
【主】消水腫利小便
【製】為末或搗汁用

【治】(療)(圖經曰)惡疾遍身瘡濃煮汁漬浴之(日華子云)治毒風熱疾熱狂 腫毒湯火瘡風疹(陳藏器云)小萍子末敷面 亦可敷熱瘡又為膏長髮
【合治】合栝蔞人乳為丸止消渴
○為末,合酒服除中毒
○合雞子清貼發背毒腫 熱赤爛
○浮萍草一兩,以四月十五日者,合麻黃去節根,桂心附子,炮裂去臍皮各半兩,搗篩,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不拘時和滓服,治時行熱病汗出乃瘥。

【解】蛇咬毒入腹,搗絞汁飲之

草之走 - 王瓜

無毒蔓生

王瓜(出神農本經)主消渴內痺瘀血月閉寒熱酸疼益氣愈聾(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諸邪氣熱結鼠 散癰腫留血婦人帶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數不禁逐四肢骨節中水療馬骨刺人瘡(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土瓜 老鴉瓜 葵(與暌同)菇(與姑同) 鉤菇

【苗】(圖經曰)月令云四月王瓜生即此也。蔓生葉似栝蔞,圓無叉缺,有刺如毛,五月開黃花,花下結子如彈丸而長,生青熟赤,根似葛細而多糝,謂之土瓜根,北間者其實累累相連,大如棗皮黃肉白,苗葉都相似,但根狀不同耳(衍義曰)王瓜體如栝蔞,其殼徑寸,一種長二寸許,上微圓下尖長,七八月間熟,紅赤色殼中,子如螳螂頭者,今人又謂之赤雹子,其根即土瓜根也。于細根上又生淡黃根,三五相連,如大指許,根與子兩用。

【地】(圖經曰)生魯地平澤田野及人家牆垣間,今處處有之
【時】(生)四月生苗(採)三月取根七八月取實
【收】陰乾
【用】根實葉
【質】實類栝蔞實而小長,根類葛細而多糝。
【色】紅
【味】苦
【性】寒泄
【氣】味濃於氣陰也。
【臭】腥
【製】銼碎用

【治】(療)(唐本注云)王瓜除黃疸破血(藥性論云)子主蟲毒並小便數遺不禁(日華子云)子潤心肺除黃病生用肺痿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炒用
○根主通血脈天行熱疾酒黃病壯熱心煩悶吐痰痰瘧排膿熱勞撲損消瘀血破症癖落胎(陳藏器云)王瓜,主蠱毒小兒閃癖痞滿並瘧
○根及葉,搗絞汁服,當吐下,宜少進之有小毒故也。(別錄云)土瓜根,主小便不通及關格,生搗根取汁,以少水解之,筒中吹下部取通。
【合治】土瓜根末,合酒服下乳汁,每服一錢,日三
【禁】妊娠不可服。

草之草 - 地榆

無毒 植生

地榆(出神農本經)主婦人乳 痛七傷帶下病止痛除惡肉止汗療金瘡(以上朱字神農本經)止豉

【苗】(圖經曰)宿根生苗布地莖直高三四尺,對分出葉,葉似榆,少狹細長作鋸齒狀,青色,七月開花如椹子,紫黑色,又如豉,故名玉豉,根外黑裡紅似柳根,其葉山人乏茗時採之作飲。

【地】(圖經曰)生桐柏冤句山谷及平原川澤,今處處有之(道地)江寧府衡州
【時】(生)三月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如綿軟者為好
【質】類續斷而肥
【色】黑
【味】苦甘酸
【性】微寒收
【氣】味濃於氣陰也。
【臭】腥
【主】月經不止腸風瀉血
【助】得發良
【反】惡麥門冬
【製】去蘆銼碎

【治】(療)(圖經曰)止小兒疳痢煮之如飴糖服之便愈(唐本注云)除帶十二病孔氏音義云:一曰多赤,二曰多白,三曰月水不通,四曰陰蝕,五曰子臟堅,六曰子門僻,七曰合陰陽患痛,八曰小腹寒痛,九曰子門閉,十曰子宮冷,十一曰夢與鬼交,十二曰五臟不定。(藥性論云)除產後餘瘀疹痛七傷,愈金瘡,止血痢蝕膿(日華子云)排膿止吐血鼻洪月經不止血崩,產前後諸血疾,及赤白痢水瀉,濃煎止腸風
【合治】合鼠尾草療下血二十年者等分水煎服
【禁】虛寒人及水瀉白痢者不可輕用

【解】搗根汁飲之,解毒蛇螫人 犬咬傷之毒

草之草 - 大薊

無毒 植生

大薊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名醫所錄)

【名】刺薊 山牛蒡

【苗】(衍義曰)大小薊皆相似花如髻但大薊高三四尺葉皺小薊高一二尺許葉不皺以此為異
○謹按本經大小薊混名同條然大薊生山谷而小薊生平澤二薊莖葉相似比小薊但肥大耳以功力言之則有殊也。二物皆能破血大薊破血之外亦療癰腫而小薊專主血疾不能消癰腫也。

【地】(圖經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道地)薊州山谷
【時】(生)二月生苗(採)四月取苗九月取根
【收】陰乾
【用】根苗花葉
【質】類紅藍花
【色】青
【味】苦
【性】平泄
【氣】味濃氣薄陰中之陽
【臭】香
【主】諸血瘡腫
【製】銼碎用

【治】(療)(圖經曰)消癰腫(藥性論云)止崩中下血(別錄云)根煮汁服,治陰冷漸漸冷氣入陰囊腫滿夜疼悶不得眠(補)(日華子云)滋養下氣
【合治】葉汁合酒並小便療腸癰腹臟瘀血血暈撲損
○合鹽研窨敷惡瘡疥癬
【忌】犯鐵器

草之草 - 小薊根

無毒 植生

小薊根主養精保血(名醫所錄)

【名】青刺薊千針草

【苗】(圖經曰)苗高一二尺許葉多刺心中出花頭如紅藍花而青紫色北人呼為千針草初生二三寸時,並根作茹,食之甚美,然小薊力微只可退熱,不似大薊能補養下氣也。(衍義曰)山野人取為蔬甚適用,雖有微芒,亦不能害人

【地】(圖經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陶隱居云)田野甚多(唐本注云)生平澤(別錄云)北地者為勝(道地)冀州
【時】(生)二月生苗,五月開花(採)四月取苗,九月取根。
【收】陰乾
【用】根苗葉
【質】類紅藍花而短小
【色】青
【味】甘
【性】溫緩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諸血
【製】銼碎用

【治】(療)(圖經曰)根汁止吐血衄血下血(唐本注云)破血(日華子云)根除熱毒風並胸膈煩悶開胃下食退熱
○苗生研汁服去煩熱(陳藏器云)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崩金瘡出血等小薊絞取汁溫服(別錄云)作菜煮食之除風熱
○根主崩中又女子月候傷過
○葉主封金瘡血不止取汁服,療夏月熱煩悶不止並心熱吐血又鼻窒塞不通(補)(日華子云)根益虛損
【合治】作煎和糖合金瘡及蜘蛛蛇蠍毒
○搗汁合蜜少許,療乳石發動壅熱心悶吐血
○搗汁合酒服或末,以水調服三錢,治九竅出血
【忌】犯鐵器

草之草 - 海藻

無毒,附石帆水松馬藻 水生

海藻(出神農本經)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腫症瘕堅氣腹中上下鳴下十二水腫(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皮間積聚暴潰留氣熱結利小便(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落首 KT 海蘿

【苗】(圖經曰)葉似KT (音薤)生海中根著水底石上黑色如亂髮而粗大類水藻謂之大葉藻,一種如短馬尾者,生淺水,細而黑色,海人以繩系腰沒水下則得之,二種不分功狀,總謂之海藻者,由其皆生於海,其味鹹,能軟堅之義也。若詩所謂于以採藻于彼行潦,陸機云藻水草也。生水底亦有二種,一種葉如雞蘇,莖似筋長四五尺,一種莖如釵股,葉如蓬蒿,謂之聚藻,二藻但能作茹而已,非海中所生者,其味未必鹹,其功未必同也。又有石帆平,無毒,生海嶼石上,狀如柏梗,高尺許,如筋紫色無葉見風漸硬,色如漆,其華離樓相貫連死則浮水中,人於海邊得之,稀有見其生者,水松其形似松,出南海交趾,又有馬藻,大寒,生水上如馬齒相連者是也。三物各有療疾之功,故並附之

【地】(圖經曰)生東海池澤,今出登萊諸州海中皆有之。
【時】(生)無時(採)七月七日取
【收】曝乾
【用】莖葉
【質】類水藻而細
【色】黑
【味】鹹
【性】寒軟
【氣】氣薄味濃陰也。
【臭】腥
【主】散癰瘰潰堅腫
【反】甘草
【製】(雷公云)凡使先須用生烏豆並紫貝天葵同蒸一伏時候晒乾用之

【治】(療)(圖經曰)治水 (藥性論云)辟百邪鬼魅除氣疾急滿去疝氣下墜疼痛核腫腹中雷鳴幽幽作聲(孟詵云)起豚氣(陶隱居云)水松療溪毒(陳藏器云)馬藻大寒搗敷小兒赤白游疹火焱熱瘡絞汁服去暴熱熱痢止渴
○石帆主婦人血結月閉石淋
【合治】合酒漬數日稍稍飲之,療頷下瘰癧如梅李並療頸下卒結囊欲成癭
【禁】北人不可多食,食之倍生諸病,妊娠亦不可服
○水松食之生水腫

草之草 -澤蘭

無毒 植生

澤蘭(出神農本經)主乳婦內衄中風餘疾大腹水腫身面四肢浮腫骨節中水金瘡癰腫瘡膿(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產後金瘡內塞(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虎蘭 龍棗 虎蒲 水香

【苗】(圖經曰)根紫黑色似粟根,二月生苗高二三尺,莖幹青紫色,作四棱,葉生相對如薄荷,微香,七月開花帶紫白色,萼通紫色,亦似薄荷花荊,湖嶺南人家多種之,壽州出者無花子,與蘭草大抵相類,但蘭草生水旁,無枝乾葉光潤根小紫,而澤蘭生水澤中及下濕地,葉尖微有毛,不光潤,方莖紫節(雷公云)使須分別大澤蘭形葉圓根青黃生血調氣與榮合小者迥別

【地】(圖經曰)生汝南諸大澤傍,今荊隨壽蜀州河中府皆有之。(道地)徐州梧州
【時】(生)春生苗(採)三月三日取莖葉
【收】陰乾
【用】莖葉
【質】狀如薄荷
【色】青紫
【味】苦甘
【性】微溫泄
【氣】氣濃味薄,陽中之陰
【臭】微香
【主】養血氣去虛腫
【助】防己為之使
【製】(雷公云)凡修事細銼以絹袋盛懸于屋南畔角上令乾用

【治】(療)(藥性論云)治產後肚腹痛血氣衰冷成勞瘦羸又除通身面目大腫並婦人血瀝腰痛(日華子云)通九竅利關脈破宿血消症瘕產前產後百病通小腸長肉生肌消撲損瘀血治 鼻 洪吐血頭風目痛婦人勞瘦丈夫面黃(別錄云)小兒蓐瘡嚼澤蘭心封上

草之草 - 昆布

無毒,附紫菜 水生

昆布主十二種水腫癭瘤聚結氣 瘡(名醫所錄)

【苗】(陶隱居云)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 葦 紫色出高麗 作繩索如卷麻而黃黑色柔韌可食(海藥云)生東海水中其草順流而生新羅者黃黑色葉細胡人採得搓之為索,又有一種紫菜附石生,南海上正青取乾之則紫色,而亦有療疾之功故附於此

【地】(圖經曰)生東海,今亦出登萊諸州(陶隱居云)出高麗及南海有之
【時】(生)無時(採)無時
【收】陰乾
【用】葉
【質】類紫菜而匾濃
【色】紫赤
【味】鹹
【性】寒軟
【氣】味濃于氣陰也。
【臭】腥
【主】散癭瘰潰堅腫
【製】(雷公云)凡使先同弊甑 煮去鹹味焙細銼用每修事一斤用甑 大小十個同昆布細銼二味各一處下東流水從巳煮至亥水旋添勿令少

【治】(療)(藥性論云)利水道去面腫並惡瘡鼠 (陳藏器云)陰 含之咽汁
○紫菜,味甘寒,主下熱煩多食令人腹痛、發氣吐白沫,飲少熱醋消之。
【合治】搗末合醋浸含之咽津治癭氣結核瘰瘰腫硬

【,久服瘦人妊娠亦不可服

草之走 - 防己

無毒,附木防己 蔓生

防己(出神農本經)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癇除邪利大小便(以上朱字神農本經)療水腫風腫去膀胱熱傷寒寒熱邪氣中風手腳攣急止泄散癰腫惡結諸蝸疥癬蟲瘡通腠理利九竅(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離解

【苗】(圖經曰)漢中出者苗葉小,類牽牛莖,梗甚嫩,折其莖一頭吹之,氣從中貫,如木通類,截斷有紋如車輻,色黃堅實而香,它處者青白虛軟及有腥氣,皮皺上有丁足子,名木防己,不任用也。

【地】(圖經曰)生興化軍黔中宜都建平華州(道地)漢中為勝
【時】(生)春生葉(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陰乾
【用】根大而有粉者為好
【質】類木通黃實而香
【色】黃
【味】辛苦
【性】平溫泄
【氣】氣薄味濃陰中之陽
【臭】香
【主】利竅滲濕
【行】十二經
【助】殷孽為之使
【反】漢防己畏萆薢惡細辛
○木防己畏女菀鹵鹹
【製】(雷公云)凡用與車前根相對 同 蒸半日後出晒去車前草根細銼之

【治】(療)(陶隱居云)療風水氣(藥性論云)祛濕風口面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氣嗽喘
○木防己治男子肢節中風毒風不語及散結氣壅腫溫瘧風水腫
【合治】合

草之草 - 天麻

無毒 植生

天麻主諸風濕痺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久服益氣輕身長年(名醫所錄)

【名】定風草 龍皮 赤箭脂

【苗】(圖經曰)春生苗初出若芍藥獨抽一莖,直上高三二尺如箭竿狀,青赤色故名赤箭脂,莖中空依半以上貼莖微有尖小葉稍頭生成穗,開花結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卻透虛入莖中潛生土內,其根形如黃瓜,連生一二十枚,大者有重半斤或五六兩,其皮黃白色(陶隱居云)莖端結實狀若續隨子至葉枯時子黃熟,其根連一二十枚,如天門冬之類,亦如蘆菔,大小不定,彼人多生啖或蜜漬為果,或蒸煮食之。

【地】(圖經曰)出鄆州利州泰山嶗山諸山,今京東京西湖南淮南州郡亦有之(道地)邵州鄆州者佳。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三月五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白而明淨者為好
【質】類黃瓜而微小
【色】黃白
【味】辛
【性】平散
【氣】氣之薄者,陽中之陰
【臭】香
【主】諸風眩暈
【製】初取得去蘆乘潤刮去皮蒸之曝乾用

【治】(療)(藥性論云)治冷氣 痺癱瘓不遂語多恍惚多驚失志(日華子云)殺鬼疰蠱毒通血脈關竅(陳藏器云)療熱毒癰腫(別錄云)主諸毒惡氣支滿寒疝下血
○子去熱氣(補)(日華子云)助陽氣五勞七傷
【禁】御風草緣與天麻相似,只是根莖有斑,葉皆白有青點,使御風草根若與天麻同用,即令人有腸結之患。

草之草 - 高良薑

無毒, 叢生

高良薑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亂腹痛(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春生莖葉如薑苗而大,高一二尺許,花紅紫色如山薑(陶隱居云)形氣與杜若相似,生嶺南者形大虛軟,江左者細緊,亦不甚辛,其實一也。

【地】(陶隱居云)出高良郡,今嶺南諸州及黔蜀皆有之。(道地)儋州雷州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三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
【質】類菖蒲而堅
【色】赤
【味】辛
【性】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心腹冷痛
【製】銼碎用

【治】(療)(藥性論云)治腹久冷胃氣逆嘔吐祛風破氣腹冷氣痛及風冷痺弱並下氣冷逆沖心腹痛吐瀉(日華子云)治轉筋瀉痢反胃嘔食消食(陳藏器云)益聲好顏色
【合治】為末合米飲調服,治心脾痛以一錢匕,立止

【解】酒毒

草之草 - 百部根

唐本雲有小毒 叢生

百部根主咳嗽上氣(名醫所錄)

【名】婆婦草

【苗】(圖經曰)春生苗作藤蔓葉大而尖長頗似竹葉面青色而光根下作撮如芋子一撮十五六枚黃白色(陶隱居云)其根數十相連似天門冬而苦強(博物志云)九真有一種草似百部但長大耳懸火上令乾夜取四五寸短切含咽汁勿令人知主暴嗽甚良名為嗽藥恐其土肥潤處是以長大為異(雷公云)忽有一窠自有八十三條者號曰地仙苗若修事餌之壽可千歲

【地】(圖經曰)舊不著所出州土,今江湖淮陝齊魯州郡皆有之。(道地)衡州滁州陝州
【時】(生)春生苗(採)二月三月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肥潤者佳
【質】類天門冬而細小
【色】黃白
【味】苦甘
【性】微寒
【氣】氣濃味薄,陽中之陰
【臭】腥
【主】益肺氣
【製】(雷公云)凡用竹刀劈破去心酒浸一宿漉出焙乾用之或生用亦可

【治】(療)(藥性論云)治肺熱上氣咳逆(日華子云)療疳蛔傳尸骨蒸勞殺蛔蟲寸白蟯蟲並治一切樹木蛀 (補)(藥性論云)潤肺
【合治】汁合生薑汁煎服二合療合猝嗽
○炙合酒浸,空腹飲去蟲蠶咬,兼疥癬瘡

【贗】今

草之草 - 茴香子

無毒, 叢生

茴香子主諸 霍亂及蛇傷(名醫所錄)

【名】 (音懷)香子

【苗】(圖經云)三月生葉 似老胡荽極疏細作叢,至五月高三四尺,七月生花頭如傘,蓋黃色結實如麥而小青色,北人呼為土茴香者是,今人家園圃種之甚多(衍義曰)茴香葉似老胡荽此誤矣,胡荽葉如蛇床茴香,徒有葉之名,但散如絲發特異諸草,其枝上時有大青蟲,形如蠶,亦治小腸氣甚良。

【地】(圖經曰)本經不載所出,今交廣諸蕃及近郡皆有之。(道地)簡州
【時】(生)春生葉(採)八月九月取實
【收】陰乾
【用】實
【色】青經足太陽經少陰經
【助】得酒良
【製】微炒搗碎用

【治】(療)(圖經曰)除惡毒癰腫或連陰髀間疼痛急攣牽入小腹不可忍一宿則殺人者用茴香苗葉搗取汁服之其滓以貼腫上冬間根亦可用(心腹中不安取莖葉煮食之即瘥(日華子云)茴香子除乾濕腳氣開胃下食及膀胱痛陰疼(衍義曰)茴香 子療膀胱腫痛調和胃氣並小腸氣
【合治】茴香子合生薑同搗令勻淨器內濕紙蓋一宿,次以銀石器中文武火炒令黃焦,為末酒丸桐子大,服十丸茶酒下理脾胃進食
○生搗莖葉汁合熱酒等分服之,療卒腎氣衝脅如刀刺痛喘息不得亦理小腸氣

草之草 - 款冬花

無毒, 叢生

款冬花(出神農本經)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痺諸驚癇寒熱邪氣(以上朱字神農本經)消渴喘息呼吸(以上黑字名醫所錄)

【名】橐吾 顆凍 虎須 菟奚 氐冬 鑽凍

【苗】(圖經曰)根紫色莖青葉紫似萆薢,十二月開黃花,青紫萼去土一二寸,初出如菊花萼,通直而肥實,無子,即陶隱居所謂出高麗百濟者近此類也。又有紅花者葉如荷而斗直,大者容一升,小者容數合,俗呼為蜂斗葉,又名水斗葉,即唐注所謂大如葵而叢生者是也。(衍義曰)百草中惟此罔顧冰雪最先春也。世又謂之鑽凍,雖在冰雪之下,至時亦生芽,春時人或採以代蔬,入藥須微見花者良,如巳芬芳則都無力也。今人又多使如箸頭者,恐未有花耳。

【地】(圖經曰)出常山山谷及上黨水傍,今關中亦有之(唐本注云)雍州南山溪水華州山谷澗間(道地)晉州潞州耀州秦州
【時】(生)春生苗(採)十一月取花
【收】陰乾香
【主】溫肺止嗽
【助】杏仁為之使得紫菀良
【反】畏貝母辛荑麻黃黃 黃芩黃連青葙惡皂莢硝石玄參
【製】(雷公云)凡採得須去向裡裹花蕊殼並向裡實如粟零殼者並枝葉用以甘草水浸一宿卻取款冬花葉相拌KT 一夜臨用時去兩件拌者晒乾用

【治】(療)(藥性論云)清肺氣 心促急熱乏勞咳連連不絕涕唾稠粘肺癰吐膿(日華子云)潤心肺除煩消痰肺痿吐血心虛驚悸洗肝明目及中風等疾(衍義曰)有人病嗽多日或教以燃款冬花三兩枚于無風處以筆管吸其煙滿口則咽之數日效(補)(日華子云)益五臟補勞劣

草之草 - 紅藍花

無毒 植生

紅藍花主產後血暈口噤腹內惡血不盡絞痛胎死腹中並酒煮服亦主蟲毒下血堪作胭脂
○苗生搗碎敷游腫
○子吞數顆主天行瘡子不出
○胭脂主小兒 耳滴耳中(名醫所錄)

【名】紅花黃藍多刺,紅但葉頗似藍,故有藍名耳。博物志云:此種乃張騫使西域所得也。

【地】(圖經曰)出梁漢及西域,今倉魏亦種之(道地)鎮江
【時】(生)春生苗(採)五六月取花
【收】曝乾
【用】花實
【質】類小薊蕊
【色】紅
【味】辛甘苦
【性】溫散
【氣】氣濃于味,陽中之陰
【臭】香
【主】破血

【治】(療)(圖經曰)花絞汁服主婦人產暈欲絕者並產後血病及喉痺壅塞不通白子主女子中風血熱煩渴(唐本注云)花主口噤不語血結產後諸疾(別錄云)花療一切腫
○子療產後中風煩渴
【合治】以二錢半合酒一大升煎強半頓服,療六十二種風兼腹內血氣刺痛
○五錢為末,合酒二中盞,煎取一盞並服如口噤斡開灌之治產後血暈心悶氣絕
○新者三兩合無灰酒童便各半升煮一大盞冷服,療血暈絕不識人煩悶者

草之草 - 京三棱

無毒,附雞爪三棱石三棱 植生

京三棱主老癖症瘕結塊俗傳昔人患症癖死遺言令開腹取之得病塊干硬如石紋理有五色人謂異物竊取削成刀柄後因以刀刈三棱柄消成水乃知此可療症癖也。(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春生苗高三四尺似茭蒲葉皆三棱,五六月開花似莎草,黃紫色,霜降後採根,削去皮須黃色,形扁長如小鯽魚狀,體重者佳,多生淺水旁或陂澤中,其根初生成塊如附子大,或有扁者傍生一根,又成塊亦出苗,其不出苗只生細根鉤屈如爪者,謂之雞爪三棱。又不生細根者,謂之黑三棱,大小不常,其色黑狀似烏梅而稍大,有須相連,蔓延體輕,去皮即白,三者本一物,但力有剛柔,各適其用因,其形為名,如烏頭烏喙雲母雲華之類本非兩物也。河中府又有石三棱,根黃白色,形如 股,葉綠色如蒲苗,高及尺,葉上亦有三棱,四月開花,白色如紅蓼花,五月採根亦消積氣,一說三棱生於荊,楚字當作荊以著其地,本經作京,非也。今世都不複有三棱,所用皆淮南紅蒲根耳,秦州尤多,舉世皆用之,雖世醫不以為謬,蓋流習既久,用根者不識其苗,採藥者莫究其用,因緣差失,不複更辨,今紅蒲根至堅,重刻削而成,莫知形體,又葉扁莖圓不複有三棱處,不知何緣名三棱也。今三棱皆獨有二根,傍引而無直下者,其形大,體亦多如鯽魚狀也。

【地】(圖經曰)舊不著所出地土,今河陝江淮荊襄間皆有之。(道地)隨州荊州
【時】(生)春生苗(採)五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體重者佳
【質】形扁如鯽魚
【色】黃
【味】苦
【性】平泄
【氣】味濃於氣,陰中之陽
【臭】朽
【主】消瘀血破積氣
【製】火炮去皮須

【治】(療)(日華子云)治婦人血不調,心腹痛,消惡血,通月經,除氣脹消撲損瘀血產後腹痛血暈並宿血不下(湯液本草云)破血中之氣及破積氣(別錄云)煎汁洗奶下乳汁
【合治】取汁合米面為羹粥,治小兒氣癖與乳母食,每日取一棗大與小兒食,凡小兒十歲以下及新生百日,無問癇熱無辜 癖並治之
【禁】

草之草 - 薑黃

無毒,附 藥 叢生

薑黃主心腹結積疰忤下氣破血除風熱消癰腫功力烈于鬱金(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葉長一二尺許,闊三四寸,青綠色有斜紋,如紅蕉葉而小花紅白色,至中秋漸凋,春末複生,其花先生,次方生葉,不結實,根盤屈黃色,類生薑而圓有節,或云真者是經種三年以上,老薑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荷根節堅硬,氣味辛辣種薑處有之。按鬱金薑黃 藥三物相近蘇恭不細辯所說乃如一物陳藏器解紛雲 味苦色青薑黃味辛溫色黃鬱金味苦寒色赤三物不同所用全別

【地】(圖經曰)舊不載所出州郡,今江廣蜀川多有之(道地)宜州澧州
【時】(生)春生苗(採)八月取根
【收】曝乾
【用】根
【質】類生薑圓而有節
【色】黃
【味】辛苦
【性】大寒又云溫
【氣】氣濃味薄,陽中之陰
【臭】香
【主】散瘡瘍消積氣
【製】銼碎用

【治】(療)(圖經曰)消氣脹及產後敗血攻心甚驗生啖可以祛邪辟惡(日華子云)除症瘕血塊癰腫通月經消撲損瘀血並腫毒止暴風痛冷氣下食(唐本注云) 主惡氣疰忤心痛血氣結積(別錄云)瘡癬初生或始痛癢為末敷之
【合治】以一兩合桂三兩為末醋湯下一錢匕,療心痛

草之草 - 蓽茇

無毒,附根 叢生

蓽茇主溫中下氣補腰腳殺腥氣消食除胃冷陰疝 癖
○根名蓽茇沒主五勞七傷陰汗核腫(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此種多生林竹內,正月發苗作叢,高三四尺,其莖如箸,葉青圓闊二三寸,如桑面光而濃,三月開花,白色在表,七月結子如小指大,長二寸許,青黑色類椹子,其根似柴胡而黑硬也。(有之(海藥云)出南海(道地)端州
【時】(生)春生苗(採)九月取穗
【收】灰殺曝乾
【用】穗及根
【質】類椹子而長
【色】青黑
【味】辛
【性】大溫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冷氣嘔逆
【製】(雷公云)凡使先去挺用頭醋浸一宿焙乾以刀刮去皮粟子令淨方用免傷人肺令人上氣

【治】(療)(日華子云)除霍亂冷氣心痛血氣(衍義曰)走腸胃中冷氣嘔吐心腹滿痛(別錄云)止偏頭疼研為末令患者口中含溫水左邊疼令左鼻吸一字右邊疼右鼻吸一字瘥(陳藏器云)蓽茇沒主冷氣嘔逆心腹脹滿食不消寒疝核腫婦人內冷無子去腰腎冷除血氣
【合治】合阿魏療老冷心痛水瀉虛痢嘔逆醋心產後泄痢
○合人參桂心乾薑訶子療臟腑虛冷腸鳴泄痢
○合黃牛乳煎治氣痢
【禁】多服走泄真氣令人腸虛下重

草之走 - 蓽茇

無毒蔓生

(音矩)醬主下氣溫中破痰積(名醫所錄)

【名】土蓽茇

【苗】(圖經曰)劉淵林注蜀都賦雲醬緣木耳生其實似桑椹,熟時正青,長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辛香,溫調五臟,今云蔓生,葉似王瓜而濃大,實皮黑肉白,其苗為浮,留藤取葉,合檳榔食之,辛而香也。兩說大同小異,然則淵林所云乃蜀種,如此今說是海南所傳耳,今惟貴蓽茇而不尚 醬故鮮有用者

【地】(圖經曰)生巴蜀今夔川嶺南皆有之。(唐本注云)出番禺城及西戎交愛渝瀘等州(海藥云)出波斯國
【時】(生)春生苗(採)熟時取實
【收】曝乾
【用】實
【質】類桑椹
【色】皮黑肉白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調五臟散結氣
【製】(雷公云)凡使採得後,以刀刮上粗皮便搗,用生薑自然汁拌之,蒸一日了出晒乾,每修事五兩,用生薑汁五兩,蒸乾為度。

【治】(療)(海藥云)治咳逆上氣心腹蟲痛胃虛瀉霍亂吐逆(食療云)溫散結氣及心腹中冷氣,尤治胃氣疾,又下氣消穀。

【解】酒食味

草之走 - 蘿摩子

無毒蔓生

蘿摩子,主虛勞葉食之功同於子(名醫所錄)

【名】芄蘭 雀瓢

【苗】(陶隱居云)葉濃大作,藤兩節相對而圓,其莖摘之有白汁,人家多種之可以生啖,亦堪蒸煮食也。(唐本注云)按雀瓢是女青別名葉,蓋相似以葉似女青,故兼名雀瓢,今陸機云幽州人謂之雀瓢非也。又爾雅云:萑芄蘭釋云萑謂之芄蘭。郭璞云:萑芄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如此注即是萑芄,又名蘭也。

【地】(圖經曰)生幽州
【時】(溫散緩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丹火毒

【治】(療)(唐本注云)條中白汁療蜘蛛蠶咬折取汁點瘡上(別錄云)蘿摩草治白癜風取白汁敷上揩令破再敷三度瘥及療丹火毒遍身赤腫不可忍者搗絞取汁敷之或搗敷上隨手消

草之草 - 鬱金

無毒, 叢生

鬱金主血積下氣生肌止血破惡血血淋尿血金瘡(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苗似薑黃花白質紅秋末出莖心而無實根黃赤色此即四畔子根也。(衍義曰)鬱金不香,今人將染衣最鮮明,然不柰日炙染成衣則微有鬱金之氣

【地】(圖經曰)出西戎,今廣南江西州郡亦有之,(道地)蜀地潮州
【時】(生)四月生苗(採)二月八月取根
【收】刮去皮火干
【用】根蟬肚者為好
【質】類薑黃輕浮而小
【色】黃赤
【味】辛苦
【性】寒泄
【氣】氣薄味濃陰也。東垣云純陰
【臭】香
【主】破惡血散結氣
【製】銼碎或碾末用
【合治】合溫醋摩服之,療女人宿血氣心痛冷氣結聚
○以一兩搗為末合蔥白一握相和以水一盞,煎至三合,去滓,溫服,日三,療尿血不定
○以一分合藜蘆十分,各為末和勻,每服一字,用溫漿水一盞,先以少漿水調下,餘者水漱口都服便以食壓之,療風痰
○以五個大者合牛黃一皂莢子大,別細研二味,同為散,每服用醋漿水一盞,同煎三沸,溫服,療陽毒入胃,下血頻疼,痛不可忍

草之草 - 馬先蒿

無毒, 叢生

馬先蒿主寒熱鬼疰中風濕痺女子帶下病無子(神農本經)

【名】馬屎蒿 蔚 牡 (衍刃切) 馬新蒿 爛石草 虎麻

【苗】(圖經曰)春生苗葉如益母草,花紅白色,八九月有實,俗謂虎麻,小雅所謂匪我伊芳蔚是也。陸機云蔚牡蒿牡蒿牡 也。三月始生,七月華似胡麻花而紫赤,八月為角角似小豆角銳而長,郭璞注爾雅蔚牡 謂無子者而陸雲有子二說小異,今當用有子者為正

【地】(圖經曰)生南陽川澤近道處處有之
【時】(生)春生苗(採)三月八月取莖葉
【收】陰乾
【用】莖葉祛風癩散濕痺
【製】去土及根銼碎用

【治】(療)(陶隱居云)消惡瘡
【合治】細銼炒為末,每空心及晚食前,溫酒調下,二錢匕,治大風癩疾骨肉疽敗百節疼酸,眉鬚脫落,身體習習癢痛

草之草 - 延胡索

無毒蔓生

延胡索主破血產後諸病因血所為者婦人月經不調,腹中結塊,崩中淋露,產後血暈暴血沖上因損下血或酒摩及煮服(名醫所錄)

【苗】(圖經曰)春生苗作蔓延被郊野或園圃間多有之其根如半夏而色黃至秋採之為產家之聖藥也。

【地】(海藥云)生奚國從安東道來(道地)鎮江為佳.
【時】(黃
【味】辛
【性】溫散
【氣】氣之濃者陽也。
【臭】香
【主】破血調氣
【行】手太陰經足太陰經

【治】(療)(日華子云)除風治氣暖腰膝破症癖撲損瘀血落胎及暴腰痛(海藥云)主腎氣破產後惡露及兒枕(湯液本草云)止心氣痛小腹痛
【合治】合三棱鱉甲大黃為散能散氣通經絡
○以一兩搗羅為散不計時候用豆淋酒調下二錢匕,療墮落車馬筋骨疼痛不止
○為末,合酒調服一錢匕,療產後心悶手腳煩熱氣力欲絕血暈連心頭硬及寒熱不禁
○為末合豬胰一具切作塊子炙熟蘸藥末 食之,療膜外氣及氣塊
【禁】妊娠不可服

一十種陳藏器餘

百丈青,味苦寒平,無毒,主解諸毒物天行瘴瘧疫毒並煮服亦生搗絞汁,生江南林澤藤蔓緊硬葉如薯蕷對生根服令人下痢
○斫合子無毒,主金瘡生膚止血搗碎敷瘡上葉主目熱赤 滴目中雲昔漢高帝戰時用此敷軍士金瘡,故云斫合子籬落間藤蔓生至秋霜子如柳絮一名薰桑一名雞腸
○獨自草,有大毒,煎敷箭鏃人中之立死,生西南夷中獨莖生續漢書曰出西夜國人中之輒死,今西南夷獠中猶用此藥,敷箭鏃解之法,在拾遺石部鹽藥條中。
○金釵股,味辛平,小毒,解諸藥毒人中毒者煮汁服之亦生研更烈必大吐下如無毒,亦吐去熱痰瘧瘴天行蟲毒喉閉,生嶺南山谷根如細辛三四十莖一名三十根釵子股嶺南人用之
○博落回,有大毒,主惡瘡 根瘤贅息肉白癜風蠱毒精魅溪毒以上瘡者和百丈青雞桑灰等為末敷 瘡蠱毒精魅當有別法,生江南山谷,莖葉如蓖麻莖中空吹作聲如博落回折之有黃汁,藥人立死,不可入口也。
○毛建草及子,味辛溫,有毒,主惡瘡癰腫疼痛未潰煎搗葉敷之不得入瘡令人肉爛主瘧,令病者取一握微碎縛臂上,男左女右,勿令近肉,便即成瘡子,和薑搗破破冷氣田野間呼為猴蒜生江東澤畔葉如芥而大上有毛花黃子如蒺藜,又有建有毒生水傍葉似胡芹未聞余功大相似
○數低,味甘溫,無毒,主冷風冷氣下宿食不消脹滿生西蕃北土亦無有似茴香胡人作羹食之
○仰盆,味辛溫,有小毒,主蠱飛尸喉閉水磨服少許亦磨敷皮膚惡腫生東陽山谷苗似承露仙根圓如仰盆子大如雞卵
○離鬲草,味辛寒,有小毒,主瘰癧丹毒小兒無辜寒熱大腹痞滿痰飲膈上熱,生研絞汁服一合,當吐出胸膈間宿物,生人家階庭濕處高二三寸,苗葉似KT KT 去瘧為上,江東有之北土無。
○蓋藥,味鹹溫,無毒,主折傷內損瘀血生膚止痛主產後血病治五臟除邪氣補虛損乳及水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