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清 潘楫

卷十二

脹滿脈証第七十一

脹滿脈弦,土製於木。濕熱數洪,陰寒遲弱。

浮為虛滿,緊則中實。浮大可治,虛小危極。

脹,謂脹於外。滿,謂滿於中。排臟腑而廓胸脅,急皮膚而露筋脈,臍凸腰圓,鼓之如鼓,胸腹之疾也。間亦有脹及於頭面四肢者,與水腫大同小異,而此則無水耳。大抵飲食不節,起居失宜,房室過勞,憂思無極,久久皆足以耗其守陰,衰其陽運,致氣壅滯留中,而脹滿之疾漸起矣。故實者少,虛者多。熱者少,寒者多。成於他臟腑者少,成於脾胃者多。蓋虛則氣空浮,故易鼓而大。寒則氣凝滯,故易壅而堅。脾胃居中,以胸腹為宮城,屬土而化濕,性緩氣屯,故亦易脹易滿。此但言其常耳。至若五臟六腑盛衰之脹,五運六氣勝負之脹,有實者,有熱者,有成於他臟腑者,又不能以此數端盡也。在圓機者自為審別,再宜參看張景岳水脹一論,斯得之矣。《靈樞》諸脹,則有本神篇所云︰腎氣實則脹;(腎主藏。藏已中實,而更加以實,其為脹也,不言可知。)
經脈篇所云︰胃病,則大腹水腫,(胃屬土而主中焦。土病不能製水,則水泛濫而腹大矣。)
又云︰胃中寒,則脹滿,寒則氣滯而壅塞故。又云︰足太陰虛,則鼓脹;(脾足太陰主運,虛則不運。不運則脹。虛則空,故如鼓也。)
邪氣臟腑病形篇所云︰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三焦主氣,為游行之部。病則氣化滯而游行阻,故病如是。在太陽者,三焦聯絡膀胱耳。)
熱病篇所云︰男子如蠱,女子如 。(蠱者,蠱毒也,脹急如蠱蓄。 者阻也,阻滯如懷孕。皆形容腹之大。)《素問》諸脹,則有脈解篇所云︰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亦氣藏而中實,故病如是。)
大奇論所云︰肝滿、肺滿、腎滿皆實,即為腫。肺之壅,喘而兩 滿。肝壅,兩 滿,臥則驚,不得小便。腎壅, 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 大跛,易偏枯;(肺主氣而呼吸應。兩 肝,主驚主疏泄而經兩 ,腎經脛與髀 ,而少腹乃其部分。故肺壅實則氣喘而兩 滿,肝壅實 滿臥驚而艱小便,腎壅實則少腹滿而脛髀 大跛偏枯。)
調經論所云︰志有餘則腹脹;(志為腎所藏。有餘則實,實則脹,與腎氣實則脹之義同。)脈要精微論所云︰胃氣實則脹;(胃脈下膈屬胃絡脾。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實則經脈瀧湧,故脹。)
陰陽應象大論所云︰中滿者,瀉之於內,(中滿實則從內瀉之,如攻下之類。若虛滿、虛脹,瀉之反成其害也,不可不審。)
又云︰濁氣在上,則生 脹;(清陽上升,濁陰下降,濁不降而陰滯於上, 脹生焉。)
生氣通天論所云︰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氣者榮衛臟腑之氣也。流行如常,何腫之有。設或不調不順,則壅滯而形腫於外。四維乃人之四肢,為諸陽之本,更代俱病,陽氣不從此衰竭乎?即本篇所云失之則外壅肌肉、衛氣散解之義。)太陰陽明論所云︰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 滿閉塞;(飲食起居為內傷,內傷則陰受之而入臟。故內則病 滿閉塞也。)
平人氣象論所云︰盛而緊曰脹;(此言脹病之脈也。盛則氣實,緊則氣強。皆中有餘邪,故脹。)異法方宜論所云︰臟寒生滿病;(此言脹病生於方土也。北土地寒,乳酪為食。外寒斂而內滯膩,故滿病生焉。)
五常政大論所云︰適寒涼者脹;(適,往也。適往寒涼之處,外閉內鬱,故脹。)刺熱篇所云︰下牙車,為腹滿。(此言外部之色應腹中而知脹滿也。牙車即牙床轉動之處。牙車之下,正應腹中。腹脹者,牙車下當見青白色。青白為寒,寒則凝滯,故脹也。)
《金匱要略》論諸脹滿有云︰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 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以溫藥服之。(微弦之脈,陽不能運,腹自當滿。設不滿亦當便難、兩 痛,正不運、不通故耳。然見於胃足趺陽之脈,則知虛寒自下逆上也。服以溫藥,則能通、能運而愈矣。如枳實理中湯之類。)

又云︰病者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正虛於內,按以實其虛,故不痛。邪實於內,按以實其實,故痛。)又云︰腹滿時減,複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得暖必減,如理中東加丁桂之類。)
又云︰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濃朴七物湯主之。
又云︰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下固可下,要審其滿痛者為何物。)宜大柴胡湯。
又云︰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以上諸脹諸滿,雖種種不同,然而無一不關於脾胃者。蓋脾胃者,土也。居中而溉四臟,胸腹乃其城府。胸腹脹滿,猶城府崩裂。未有城府崩裂,而土能獨全者。有諸中,形諸外,此必然之理也。脈若見弦,知木來侮土,更為不吉。若見數洪,必濕熱之郁。若見遲弱,乃陰寒所凝。浮則氣散,外雖滿而中必虛。緊則氣斂,外固堅而中更實。浮而大者,元氣之振作,與病形相宜,故云可治。虛而小者,知元氣之衰微,又與病形相反,故云危極。外有腸覃、石瘕二種,女子之病也。寶鑒言之甚詳。以其類乎脹滿,故附錄於此。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系癖而內著,惡氣乃起, 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夫腸者,大腸也。覃者延也。大腸以傳導為事,乃肺之腑也。肺主衛,衛為氣。得熱則泄,得冷則凝。今寒客於大腸,故衛氣不榮,有所系止,而結瘕在內貼著,其延久不已,是名腸覃也。氣散則清,氣聚則濁。結為瘕聚,所以惡氣發起, 肉乃生。小漸益大,至期而鼓其腹,如懷子之狀也。此氣病而血未病,故月事不斷應時而下,本非妊娠,可以此為辨矣。 露丸、木香通氣散主之。)
石瘕者,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 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夫膀胱為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焉。今寒客於子門,則氣塞而不通,血壅而不流, 以留止,結硬如石,是名石瘕也。此病先氣病而後血病,故月事不來,則可宣導而下出者也。《難經》云︰任之為病,其內若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此之謂也。非大辛之劑不能已也。可服見 丸、和血通經湯。)
諸脹滿病,腹脹,身熱。或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或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或嘔咳,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或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或腹脹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或手足掌紋不見,或臍凸氣促等証,皆主必死。

附方

枳實理中湯(見第十七)

金匱濃朴七物湯

濃朴(半斤) 甘草 大黃(各三兩) 大棗(十枚) 枳實(五枚銼) 桂枝(三兩) 生薑(五兩)
水一斗,煮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仲景大柴胡湯

柴胡 半夏(各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生薑(五兩)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黃二兩。

寶鑒 露丸 治寒傷於內,氣凝不流,結於腸外,久為 瘕,時作疼痛,腰不可伸。

京三棱 蓬莪朮(二味各一兩,並酒浸。入巴豆三十粒,切碎同炒深黃色,去巴豆不用) 干漆(洗去腥,炒煙盡) 川烏(炮,各半兩) 砂(四錢,另研) 輕粉(一錢,另研) 茴香(鹽炒) 青皮(去白)雄黃(另研) 穿山甲(炒,各三錢) 麝香(五分,另研)
上為細末,研勻,生薑汁煮麵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生薑湯下,溫酒亦得。

寶鑒木香通氣散 治寒氣結瘕,腹大堅滿,痛不可忍。

木香 戎鹽(炒) 京三棱(炮,各半兩) 濃朴(一兩薑製) 枳實(麩炒) 甘草(炙,各三錢)乾薑(炮) 蓬莪朮(炮,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前淡生薑湯調下。

寶鑒見 丸 治寒氣客於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聚,堅大久不消者。

附子(炮、去皮臍,四錢) 鬼箭羽 紫石英(各三錢) 澤瀉 肉桂 玄胡索 木香(各二錢) 檳榔(二錢半) 血竭(一錢半,另研) 水蛭(一錢,炒煙盡) 京三棱(五錢銼) 桃仁(三十粒,湯浸去皮尖,麩炒研) 大黃(二錢銼,用酒同三棱浸一宿焙)
上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為末,入另研二味和勻,用元浸藥酒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淡醋湯下,溫酒亦得。

寶鑒和血通經湯 治婦人室女受寒,月事不來,惡血積結,堅硬如石。

當歸 京三棱(炮,各五錢) 廣朮(炮) 木香 熟地黃 肉桂(各三錢) 紅花 貫眾 蘇木(各二錢) 血竭(一錢另研)
上十味,除血竭外,同為細末,和勻,每服三錢,熱酒一盞調下。食前,忌生冷,及當風大小便。

積聚脈証第七十二

五臟為積,六腑為聚。實強者生,沉細者死。

《難經》五十五難曰︰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陰沉而伏,陽浮而動。又曰︰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越人以陰陽分臟腑。既分臟腑,自有五六之名。但歷考《靈》、《素》積聚 瘕之類,亦不全以臟腑分也。如《靈樞‧百病始生篇》云︰積之初成,必先身形自虛,而後外邪中傷,始於皮膚、腠理、毛髮,次絡脈,次經脈,次輸,次伏沖,次腸胃,次腸胃之外,募原之間。此言邪氣自淺入深之常道也。然亦有不必傳至極處。邪之所在,無論淺深,若有積留,即積於彼。故本篇岐伯又曰︰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 ,不可勝論。後複詳言留著成積之病狀,曰︰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句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 脹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飲食則痛,飢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干壅。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又云︰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又云︰厥氣生足 , 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 脹。 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又云︰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並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又云︰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裡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最後黃帝始曰︰其生於陰者奈何?岐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此五臟之五傷也。雖不詳言成積之狀,謂之五臟所生可也。謂之即成肥氣、伏梁、痞氣、息賁、賁豚,五積之因亦可也。據本篇全文,及《素問‧脈要精微論》云︰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又五臟生成論云︰赤,脈之至也,喘而堅。

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痺。(赤乃其色。色赤而脈喘堅,則知病為心痺。下文仿此。)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痺。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 ,名曰肝痺。得之寒濕,與疝同法。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少腹與陰,名曰腎痺。又平人氣象論云︰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又云︰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又大奇論云︰腎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又云︰三陽急,為瘕。又《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云︰心脈微緩,為伏梁,在心下。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腎脈微急,為沉厥奔豚。又衛氣篇云︰積痛可移者,易已也。積不痛,難已也。又《難經》十八難云︰診在右脅有積氣,得肺脈結脈。結甚則積甚,結微則積微。診不得肺脈而右脅有積者何也?然肺脈雖不見,右手脈當沉伏。又《脈經》云︰脈遲而澀,中寒有 結。又云︰弦急疝瘕,小腹痛,又為癖病。又云︰弦小者寒癖。由是觀之,則脈之小也、微也、小急也、弦急也、沉也、沉伏也、遲也、澀也、實也、數絕也、沉橫也、結伏也、長而左右彈也,是皆陰寒斂實之脈。則知積之成也,亦多屬陰寒陰寒則不能溫散,而易於凝著。始則毫厘之留,日以增益,如堆積然。久久則小者大,軟者堅,虛者實,無形者有形。越人言其始發也,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又云︰積者,陰氣也。又云︰陰沉而伏,皆中的之語。

聚則不然。越人謂聚者,陽氣也,六腑所成。又云︰陽浮而動,病發無根,痛無常處。夫無根無常,則氣不留止。偶與氣血相搏,則邪正相干。氣聚而痛,氣散則解,非若積之留止不移不散也。如腸腹攻沖,疝 瘕熱,胸腹脹滿,切痛雷鳴等証,皆聚之類也。古人論積聚,分臟腑者,亦不過以沉伏留止不移者屬陰,陰則為臟,浮動聚散不常者屬陽,陽則為腑耳。治之者,當於留止聚散上相機,不當於臟腑二字上作工夫也。其脈實強者,陽脈也。一以征邪正之相搏,一以征元本之壯實。從腑從陽,故曰生。其脈沉細者,陰脈也。一以征邪氣之深入,一以征元本之衰微。從臟從陰,故曰死。以上積聚二証,楫引靈素難經金匱諸書,其病因病狀,可謂詳且悉矣。但言証處,不斬然,亦不全屬一証。故雖有成方,不能插入。今歷觀積聚之由,似宜溫行,不宜寒斂,似宜運動樞機,不宜專尚攻克。是選名方十九首,以便擇用焉。

附方

濟生大七氣丸 治積聚 瘕,隨氣上下,心腹 痛,上氣窒塞,小腹脹滿,大小便不利。

京三棱 蓬莪朮 青皮 陳皮(各去白) 藿香葉 桔梗(去蘆) 肉桂(不見火) 益智仁(各一兩半) 甘草(炙,七錢半) 香附(炒去毛,一兩半)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食前溫服。

東垣肥氣丸 治肝之積,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咳逆 瘧,連年不已。其脈弦而細。

柴胡(二兩) 黃連(七錢) 濃朴(半兩) 甘草(炙,三錢) 椒(炒去汗、去目及閉口者,四錢) 廣朮(炮) 昆布 人參(各二錢半) 皂角(去皮弦子煨) 白茯苓(去皮共一錢半) 川烏(炮去皮臍,一錢二分) 乾薑巴豆霜(各五分)
上除茯苓、皂角、巴豆外,為極細末。再另研茯苓、皂角為細末,和勻,方旋旋入巴豆霜和勻,煉蜜丸如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兩丸加服起,周而複始。積減大半,勿服。

東垣息賁丸 治肺之積,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熱,喘嗽發肺癰,其脈浮而毛。

濃朴(薑製,八錢) 黃連(炒,一兩三錢) 人參(去蘆) 乾薑(泡) 白茯苓(去皮、另末)川椒(炒去汗) 紫菀(去毛,各一錢半) 桂枝(去粗皮) 桔梗 京三棱(炮) 天門冬(去心皮)陳皮 川烏(炮去皮臍) 白豆蔻(各一錢) 青皮(五分) 巴豆霜(四分)
上除茯苓、巴豆霜旋入外,餘藥共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起。煎淡薑湯食遠送下。周而複始,積減大半,勿服。秋、冬加濃朴五錢,通前一兩三錢。黃連減七錢,用六錢。

金匱鱉甲煎丸 治瘧母。

鱉甲(炙,三兩) 烏扇(燒) 黃芩 鼠婦(熬) 大黃 桂枝 石韋(去毛) 濃朴 紫葳 阿膠(各七錢半) 乾薑 人參 瞿麥 桃仁(各五錢) 柴胡 蜣 (熬,各一兩五錢) 芍藥 牡丹皮 蟲(炒,各一兩二錢半) 蜂窠(炙,各一兩) 葶藶(炒) 半夏(各二錢半) 赤硝(三兩)
上二十三味為末,取 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二升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如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鱉甲十二片,又以海藻三分,大戟一分, 蟲五分。無鼠婦、赤硝二味,以鱉甲煎和諸藥和丸。)

東垣伏梁丸 治心之積,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煩心。其脈沉而芤。

黃連(去鬚,一兩半) 人參(去蘆) 濃朴(去粗皮,薑製各半兩) 黃芩(三錢) 肉桂 茯神(去皮) 丹參(炒,各一錢) 川烏(炮、去皮臍) 乾薑(炮) 紅豆 菖蒲 巴豆霜(各五分)
上除巴豆霜外,為末,另研巴霜,旋入和勻,煉丸如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淡黃連湯下,食遠,周而複始。積減大半,勿服。秋、冬加濃朴半兩,通前共一兩。減黃連半兩,只用一兩。黃芩全不用。

半夏湯 治肺積息賁咳嗽。

半夏(湯泡去滑,焙乾) 細辛(去苗葉) 桑白皮(炙) 前胡(去蘆,各一兩半) 桔梗(炒)貝母(去心) 柴胡(去苗) 訶黎勒(煨去核) 炙甘草 人參(去蘆) 白朮(各一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各一服。

東垣痞氣丸 治脾之積,在胃脘,腹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膽,飲食不為肌膚。其脈浮大而長。

濃朴(製、半兩) 黃連(去鬚,八錢) 吳茱萸(泡,三錢) 黃芩 白朮(各二錢) 茵陳(酒製、炒) 縮砂仁 乾薑(炮,各一錢半) 白茯苓(另為末) 人參 澤瀉(各一錢) 川烏(炮、去皮臍)川椒(各五分) 巴豆霜(另研) 桂(各四分)
上除茯苓、巴豆霜,另研為末旋入外,餘藥同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淡甘草湯下食遠,周而複始。積減大半,勿服。

東垣奔豚丸 治腎之積,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及治男子內結七疝,女子瘕聚帶下。其脈沉而滑。

濃朴(薑製,七錢) 黃連(炒,五錢) 苦楝子(酒煮五錢) 白茯苓(另末) 澤瀉 菖蒲(各二錢) 玄胡索(一錢半) 附子(去皮臍) 全蠍 獨活(各一錢) 川烏頭(炮) 丁香(各五分)巴豆霜(四分) 肉桂(二分)
上除巴豆霜、茯苓,另為末旋入外,餘藥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初服二丸。

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淡鹽湯下食遠。積減大半,勿服。秋冬加濃朴二兩,通前一兩二錢。如積勢堅大,先服前藥不減,於一料中,加存性牡蠣三錢。疝、帶下勿加。如積滿腹,或半腹,先治其所起是何積。當先服本臟積藥,諸疾自愈,是治其本也。餘積皆然。如服藥人覺熱,加黃連。氣短加濃朴。悶亂加桂。

三因奔豚湯

甘李根皮(焙) 干葛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黃芩 甘草(炙,各一錢半) 半夏(湯泡七次,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鐘,薑五片,煎至一鐘,食前服。

萬病紫菀丸(見第三十二)

太無神功助化散 專治男子婦人腹中痞塊,不拘氣血食積所成。此方之妙,不可盡述。

地 蓄 瞿麥穗 大麥 (各五錢) 神曲(二錢半) 沉香 木香(各一錢半) 甘草(五錢) 大黃(二兩)
上為細末淨,依分兩和勻。男以燈心、淡竹葉二味等分煎,及無灰酒同調服,湯多於酒。婦人用紅花、燈心、當歸等分煎湯,及無灰酒同調服,酒多於湯。忌油膩動氣之物,及房事一月。藥須於黃昏服。大、小便見惡物為度。

寶鑒醋煮三棱丸 治一切積聚,不拘遠年近日,治之神效。

京三棱(四兩醋煮軟,竹刀切片,晒乾) 川芎(二兩,醋煮微軟,切片) 大黃(半兩,醋浸,濕紙裹煨過切)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無時。病甚者,一月效。小者半月效。

寶鑒聖散子 治遠年積塊,及婦人乾血氣。

砂 大黃(各八錢) 麥 (六兩,炒取淨面) 干漆(炒煙盡,二兩) 蓄 茴香(炒)檳榔(各一兩)
婦人乾血氣,加穿山甲二兩炮。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臨臥溫酒調下。仰臥,此藥只在心頭。至天明大便如爛魚腸,小便赤為驗。藥並無毒,有神效。小兒用一錢,十五以上三錢。空心服之,更效。(此按古方校定。今綱目刻本 砂六兩,大黃八兩,豈不誤人。)

三聖散 消積塊,進飲食。

橘紅(一斤,淨) 甘草(四兩) 鹽(半兩)
用水三、四碗,從早煮至夜,以爛為度。水乾則添水。晒乾為末,淡薑湯調下。有塊者加薑黃半兩,同前藥煮。氣滯加香附二兩,同前藥煮。氣虛者,加沉香半兩,另入。噤口痢,加蓮肉二兩,去心另入。

控涎丹(見第二十二)

雲岐牡丹散 治婦人久虛羸瘦,血塊走注,心腹疼痛。

牡丹皮 桂心 當歸 玄胡索(各一兩) 莪朮 牛膝 赤芍藥(各三兩) 京三棱(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酒各半鐘,煎服。

三因化氣丸(見第三十二)

保和丸(見第三十七)

沉香化氣丸 專攻赤、白、青、黃等色痢疾,諸般腹痛,飲食傷積,酒積,痰積,血積、跌撲損傷,五積六聚,胸膈氣逆痞塞,胃中積熱,中滿腹脹,瘧痞茶癖,及中諸毒惡氣,傷寒大便不通,下後遺積未盡,感時疫氣,瘴氣,並諸惡腫瘡瘍腫毒,及食諸般牛畜等物中毒。不問婦人小兒,並皆治之。

大黃(綿紋者) 黃芩(條實者,各一兩) 人參(官揀去蘆) 白朮(去蘆,肥者各三錢) 沉香(上好角沉水者四錢,另為末)
上將前四味銼碎,用雷竹瀝七浸七曝。候乾,為極細末,和沉香末再研勻,用竹瀝入薑汁少許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晒乾,不見火。每服一錢,淡薑湯送下。小兒六分。

中惡脈証第七十三

中惡腹脹,緊細者生。脈若浮大,邪氣已深。

不善之謂惡。暗襲潛侵,忽然倒仆,昏不知人,或手足厥寒,或肌膚粟起,或語言錯妄,或唇齒噤關,或肢體不仁,或面目青黑,即客忤卒厥,鬼擊飛尸之類。

涉水登山,穿塚入廟,夜行露臥,吊死問喪者,多得之。然非正氣之大虛,邪亦不能一時中傷如此也。初宜灌以蘇合丸。候竅開氣轉,再以調氣平胃散與服。若服後吐下者,如六君子湯、香砂四君子湯,皆中的之藥,視與証相宜者,投之自無不效也。人之正氣,自內達表,自胸腹而達四肢者,其常也。卒中外邪,則正氣不能達外,而反退縮於中。退縮於中,則氣機斂實,而緊細之脈象見矣。腹安得不脹?藥力一助,正氣必張,邪氣必散,緊者仍舒,細者仍充,而本來之面目可還也。故知其生。若脈浮大,則正先散越。散越於外,則裡更虛。裡更虛,則邪必深入,而欲為之治,不亦難乎?

附方

蘇合香丸(見第十八)

調氣平胃散

木香 烏藥 白豆蔻 檀香 砂仁(各一錢) 藿香(一錢二分) 蒼朮(一錢半) 濃朴(薑汁炒) 陳皮(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二鐘,薑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六君子湯(見第十六)

香砂四君子湯(即四君子加砂仁、木香,見第十六)

千金返魂湯(見第三十五)

玉樞丹(即紫金錠。見第六十三)

華佗救中惡方 治一應忤惡鬼氣。

犀角末(五錢) 辰砂(水飛過) 麝香(研,各二錢五分)
每服二錢,井水調下。如一時不能得此藥,用雄黃末一錢,煎桃枝葉湯調灌之。

又無雄黃,可用著身上多時遭汗衣,或貼肉襯衣。男用女,女用男。燒存性,服二錢,百沸湯調下。

又方 韭菜搗汁滴鼻中。冬月用韭根。

又方 百會穴,人中穴,足大拇指離甲一韭葉許,名鬼眼穴,及丹田、氣海諸穴,灸七壯,愈多愈妙。一二處醒,即止,不必俱灸也。以炭火烹米醋熏鼻亦妙。諸急証,宜先以牙皂末搐鼻取嚏。牙關緊者,以烏梅肉擦之自開。皆通關之法,後可進藥。

砒毒 早禾杆燒灰,新汲水淋汁,絹濾過。冷服一碗,得下利即安。新汲水調白扁豆末亦好。華佗用黑鉛磨濃水灌之。

附子、天雄、川烏、斑蝥毒 煮大小黑豆汁飲。

河豚毒 倉卒無藥,用清油多灌之,得吐愈。

巴豆毒 煮黃連汁飲。

諸藥毒 甘草、黑豆、淡竹葉等分,水一碗煎服。

刺毛蟲毒 疼痛不已,蚯蚓泥乾搽。又治胡蜂叮。

郁肉漏脯毒(郁肉,密器蓋隔宿者。漏脯,茅屋漏下沾著者) 燒犬屎,酒服方寸匕。生韭汁亦好。

馬肉毒 香豉二兩,杏仁三兩,蒸一飯時,杵之。酒煎服。蘆根煮汁飲,亦良。

牛肉毒 甘草煮汁飲之,即解。

犬肉毒 心下堅,腹脹口乾,發熱妄語,或洞下。杏仁一升,不去皮,熟研,以沸湯三升和取汁。分三服。利下肉片良。

中箭死鳥獸肉毒 大豆煮汁及鹽汁,服之解。

諸魚毒 橘皮煎濃汁飲之解。蘆根煮汁亦食。

蟹毒 紫蘇煮汁飲之。蘇子亦好。

諸果毒 豬骨燒過為末,水服方寸匕,解。

諸菌毒 悶亂欲死,人糞汁飲一升。飲土漿一、二升亦良。大豆濃煮汁飲之,或服吐利藥,俱可解。亦治楓樹菌毒,令人哭不止。(哭,一作笑。)

野芋毒 即前方。

閉口椒毒 戟入咽喉,氣欲絕,或吐白沫,身冷,用肉桂煎汁飲之。或多飲冷水,或食蒜,或飲地漿,俱良。

水莨菪葉毒 人每誤認作菜食,令人狂亂吐血。甘草煮汁飲之,即解。

芹菜毒 手背腹滿痛,名蛟龍病。以芹上帶蛟蜃精耳,用硬糖二、三升煮服之,當吐如蜥蜴者。

貪食成病方 食多不消,心腹堅滿痛。用鹽一升,水三升,煮鹽消化。分三服,當吐出食。

諸食物毒 煮甘草薺 汁飲之,通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