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十

明 龔信

腳氣

腳氣之脈,其狀有四︰浮弦為風,宜汗;濡弱濕氣,宜滲;遲澀因寒,宜溫;洪數為熱,宜下。微滑者虛,牢堅者實。結則因氣,散則因憂,緊則因怒,細則因悲。

夫腳氣者,古謂之緩風,又謂之厥者,是古今之異名也。有乾、濕之分,其腳腫者,名濕腳氣;其不腫者,名乾腳氣。由脾胃兩經虛弱,行動坐臥之間,為風寒暑濕之氣所侵,或內因飲食濃味所傷,致濕熱下注而成。如得之不便覺,乃因他病發動而知,先從腳起,或先緩弱痺,或行起忽倒,或兩脛腫滿,或足膝枯細,或心下松悸,或小腹不仁,大小便澀,或舉體轉筋,骨節酸痛,或惡聞食氣,見食吐逆,或胸滿氣急,憎寒壯熱,狀似傷寒,是其候也。或經一旬,或半月複作,漸而至於足筋腫大如瓜瓠者。

治之之法,用蒼朮、白朮以治其濕,黃芩、黃拍、知母以治其熱,當歸、芍藥、生地黃以調其血,木瓜、檳榔以調其氣,羌活、獨活以利關節而散風濕,兼用木通、防己、牛膝引諸藥下行,及消腫去濕,以為此証之大法矣。兼用針焫,導引其濕熱之氣外出也。東垣曰︰濕淫所勝,治以苦溫,以苦辛發之,透關節,勝濕為佐,以苦寒泄之,流濕清熱為臣。故立當歸拈痛湯治之,其效捷于影響,學人更宜詳究焉。

羌活導滯湯 治腳氣初發,一身俱痛,或肢節腫痛,便溺阻隔,先用此藥導之,後用當歸拈痛散以徹其邪。

羌活(二錢) 獨活(二錢) 當歸(二錢) 防己(一錢五分) 大黃(四錢) 枳實(炒,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

當歸拈痛散 治濕熱腳氣為病,四肢骨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脅不利,兼遍身疼痛,下注足脛腫痛,腳膝生瘡赤腫,及內外生瘡,膿水不絕,或癢或痛,並宜服之。

羌活(一錢) 人參 苦參 升麻 葛根 防風 蒼朮(米泔浸炒,各四分) 甘草(炙) 黃芩(酒炒) 茵陳(酒洗,各一錢) 當歸(酒洗) 豬苓 澤瀉 知母(去毛,酒浸) 白朮(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

神仙飛步丸(雲林製)〔批〕(按此方治腳氣因濕熱者) 治腳膝疼痛。

當歸(一兩) 川芎(八錢) 白芍(一兩五錢) 生地黃(一兩) 黃柏(酒炒,二兩)知母(一兩) 蒼朮(一兩) 牛膝(一兩) 木瓜(一兩) 杜仲(一兩) 薏苡仁(一兩) 防風(七錢) 防己(七錢) 威靈仙(七錢) 羌活(七錢) 桃仁(七錢) 紅花(七錢) 黃連(酒炒,一兩) 肉桂(三錢) 黃芩(酒炒,一兩) 陳皮(一兩) 半夏(薑汁炒,一兩) 白茯苓(一兩)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五積交加酒(雲林製) 治諸濕足膝麻木,冷痺緩弱,及腰痛,腳氣下虛之疾。

白芷 陳皮 濃朴 枳殼 桔梗 川芎 白芍 蒼朮 當歸 茯苓 半夏 官桂 乾薑 麻黃 甘草 小茴(酒炒) 牛膝(酒洗) 杜仲(酒炒) 大附子(製) 川烏 吳茱萸 檳榔 木瓜 草果 砂仁 破故紙(酒炒) 羌活 葫蘆巴 威靈仙(各等分)
上共合一斤,用陳酒十壺,薑十斤,棗十格,瓦罐炊熟,每日空心溫服。

趁痛散(秘方) 治濕氣攻注腰腳痛,行步少力。

當歸(酒洗,二兩) 肉桂(二兩) 玄胡索(二兩) 萆薢(二兩) 沒藥(二兩) 杜仲(酒炒,一兩五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下。

芙蓉丸(魏憲副傳) 治腳腿疼痛,一服即愈。

啞芙蓉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鹿茸(去毛,酒蒸) 官桂 玄胡索(酒浸微炒) 烏藥(炙)陳皮 五加皮 粉草(炙,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為丸。每服二錢,酒煎葛根湯,臨臥,出微汗。

換腳丸(秘方) 治腎虛,下注腳膝,或當風取涼,冷氣所乘,沉重少力,移步遲緩,筋脈攣痛不能屈伸,腳心隱痛,有礙履地,大治乾、濕腳氣,赤腫痛楚,發作無時,呻吟難忍,氣滿喘急,舉步艱難,面色黧黑,傳送秘澀並治。

當歸 天麻 防風 羌活 石南藤 萆薢(炙) 石斛(去根) 黃耆 肉桂 大附子(炮) 南星 續斷 薏苡仁(各一兩) 蒼朮(米泔浸,一兩五錢) 川牛膝(一兩,酒洗) 木瓜(四兩) 檳榔(五錢)
上為末,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或木瓜湯下,日二服。

二仙丹(劉夷門傳)〔批〕(按此方治腳氣因寒濕者) 治腳疾,腫痛拘攣。

川牛膝 威靈仙(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白滾湯亦可,忌茶。

追風通氣散 治腳氣,加檳榔、木瓜、穿山甲,水煎服。

治婦人腳氣,一月一次,足下浮腫,手肢拘攣不伸,頭疼心痛,吐痰脹滿,下元濕熱帶下,行步艱辛。

當歸 川芎 白朮 茯苓 陳皮 香附 木瓜 檳榔 白芷 天麻 牛膝 甘草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