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家藏方

宋 楊倓


卷第三 中暑方一十三道

  1. 降氣丹

    治伏暑傷冷,陰陽交錯,中脘痞塞,頭痛惡心。

    硝石 硫黃 太陰玄精石
    上件各等分,同研勻細,於銀、石器內文武火上炒令鵝黃色,煮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2. 滌煩丸

    治積年伏暑,遇夏頭昏,肢體倦怠,不進飲食,煩渴多困。

    茴香(一兩,炒) 檳榔(一枚) 大黃(一兩,濕紙裹煨)
    上件為細末,用白面與藥末等分,滴水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臨臥爛嚼,溫酒 送下。

  3. 縮脾飲子

    解伏熱、煩渴,去暑毒,止吐利。

    葛根(銼) 白扁豆(炒) 生薑(切作片子。三味各二兩) 烏梅肉(銼) 甘草(炙 銼) 草果子
    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碗,煎八分,去滓,沉冷服。

  4. 水沉散

    治伏暑傷冷,霍亂轉筋,虛煩躁渴,心腹撮痛,吐利交作,四肢逆冷。

    香薷葉(三兩) 白茯苓(一兩,去皮) 濃朴(去粗皮,蘸生薑汁炙令紫色,稱三兩) 白扁豆
    上件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好酒半盞,同煎至一盞,水中沉冷服,不拘時候。

  5. 五聖湯

    治暑積年深,每遇夏月不進食飲,疲倦少力,見日色則頭目昏痛,惡心多睡。

    貫眾 黃連(去鬚) 甘草(微炙) 吳茱萸(湯洗七次) 白茯苓(去皮。以上五味 並生用,各
    上件 咀,平分二服。每服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滓,放冷,候日午時,先取香熟 甜瓜 一、

  6. 青金散

    治中暑煩躁大渴,吐瀉不止。

    生硫黃 寒水石(火 ) 元精石 焰硝 青黛(各等分)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

  7. 廣順散

    治中暑煩渴。

    甘草(三兩半,炙) 肉桂(去粗皮,一兩) 乾薑(炮。各一兩) 烏梅肉(一兩。焙乾稱)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冷水調下,沸湯調服亦得。

  8. 潑火散

    治中暑煩躁發渴,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思飲食。及治血痢,婦人熱崩。

    青橘皮(去白) 赤芍藥 黃連(去鬚) 地榆(四味各等分)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漿水調下。熱瀉,用冷水調下,無時候。如蓄熱、血妄行,加甘草

  9. 茅根散

    治伏熱傷冷,心神煩躁,大渴不止,腸鳴腹痛,不思飲食。

    白茅根 人參(去蘆頭。二味各一分) 濃朴(去粗皮,半兩,薑製) 香薷(一兩,去土)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酒半盞,同煎至一盞,水中沉冷服,不拘時候。

  10. 冷香飲子

    治伏暑煩躁,引飲無度。尊年人入夏宜常服之。

    草果子仁(二兩) 甘草(一兩,炙) 陳橘皮(去白,半兩) 附子(炮,去皮臍,一分)
    上件 咀。每用半兩,水三碗,煎至二碗,去滓,沉冷旋旋服之,不拘時候。

  11. 香連飲子

    治霍亂、吐瀉轉筋,四肢厥冷。

    草烏頭(不去皮臍,水浸七日,晒乾,稱二兩,入鹽三兩同炒黃,去鹽不用) 黃連(入茱萸二兩,同炒赤色,去茱萸不用) 香薷葉 藿香葉(去土。以上三味各二兩)
    上件 咀。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半盞,同煎至一盞,水沉極冷,頓服,不拘時候。

  12. 防己湯

    治伏暑吐瀉,陰陽不分。

    防己(一兩) 香白芷(二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

  13. 清暑散

    治伏暑傷熱,燥渴胃悶,嘔噦惡心,或發霍亂。

    硫黃(二兩) 蛤粉(四兩)
    上件同研勻。每服一錢,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