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集注

清 張志聰

卷六 五變第四十六

黃帝問於少俞曰。余聞百疾之始期也。必生於風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複還。或留止。或為風腫汗出。或為消癉。或為寒熱。或為留痺。或為積聚。奇邪淫溢。不可勝數。願聞其故。夫同時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為人生風乎。何其異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風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無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馬仲化曰:此言人之感邪同,而病否異者。非天之有私,而人有避不避之異也。

黃帝曰:一時遇風。同時得病。其病各異。願聞其故。少俞曰。善乎哉問。請論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礪刀。削斷材木之陰陽。尚有堅脆。堅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節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堅脆不同。堅者則剛。脆者易傷。況其材木之不同。皮之濃薄。汁之多少,而各異耶。夫木之早花先生葉者。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久曝大旱,則脆木薄皮者。枝條汁少而葉萎。久陰淫雨,則薄皮多汁者。皮潰而漉。卒風暴起,則剛脆之木。枝折杌傷。秋霜疾風,則剛脆之木。根搖而葉落。凡此五者。各有所傷。況於人乎。黃帝曰:以人應木奈何?少俞答曰:木之所傷也,皆傷其枝。枝之剛脆而堅未成傷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為病也。

此章論因形而生病,乃感六氣之化。有五變之紀也。夫形之皮膚肌腠筋骨。有濃薄堅脆之不同,故邪舍有淺深,而其病各異,即五臟之病消癉。腸胃之有積聚。亦因形之皮膚肌肉,而病及於內也,故以木之皮汁堅脆多少方之。陰陽者。木之枝幹皮肉也。交節而缺斧斤者。比人之皮弛肉脆,而骨節堅剛也。是以一木之中。尚有堅脆之不同。堅者則剛。脆者易傷。況其材木之不同耶。木之皮薄枝脆者。比人之皮不致密。膚腠疏也。木之多汁少汁者。比皮膚之津液多少也。木之早花先葉者。木氣外敷,而不禁風霜也。潰、散也。漉、滲也。皮薄多汁者。遇久陰淫雨,則潰而漉。剛脆之木。遇卒風暴起,則枝折杌傷。蓋汁多者不宜陰雨。剛脆者又忌暴風,以比人之腠理疏者漉汗。剛直多怒者消癉也。木之所傷,皆傷其枝。枝之剛脆者易傷,而堅者未成傷也,故人之常病。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邪之所舍,而常為病也。朱永年曰:木枝者,比人之四肢。本經曰:中於陰,常從 臂始,是以上古之人,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養其四體也。

黃帝曰:人之善病風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黃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堅也?少俞答曰: 肉不堅而無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此言其渾然者。

朱永年曰:此言皮不致密。肉理粗疏。致風邪厥逆於內,而為漉漉之汗。蓋津液充於皮腠之間。皮潰理疏,則津泄而為汗矣。委中之下曰 。太陽之部分也。蓋太陽之氣。主於皮膚。如 肉不堅而無分理。無分理者。粗理也。理粗而皮不致密,則腠理疏而渾然汗出矣。倪沖之曰。太陽之津氣。營運于膚表。如天道之渾然。水隨氣行者也,故皮不密則氣泄。氣泄則津亦泄矣。

黃帝曰: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黃帝曰:何以知五臟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多怒。柔者易傷也。黃帝曰:何以候柔弱之與剛強?少俞答曰:此人皮膚薄而目堅固以深者。長沖直揚。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留。 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此言人之暴剛而肌肉弱者也。

消癉者。癉熱而消渴消瘦也。邪氣臟腑篇曰:五臟之脈微小為消癉。蓋五臟主藏精者也。五臟皆柔弱,則津液竭而善病消癉矣。夫形體者五臟之外合也。薄皮膚而肌肉弱,則五臟皆柔弱矣。夫柔弱者必有剛強。謂形質弱而性氣剛也,故此人薄皮膚而目堅固以深者。其氣有長沖直揚之勢。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而血積於胸中。氣逆留,則充塞於肌肉。血蓄積,則脈道不行。血氣留積。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

此言其人暴剛而肌肉弱者也。蓋肌肉弱,則五臟皆柔。暴剛則多怒而氣上逆矣。朱永年曰:按、本經有五臟之消癉。有肌肉之消癉。五臟之消癉。津液內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癉。肌肉外消而消瘦也。

蓋因於內者。必及於外。因於外者。必及於內。形體五臟。外內之相合也。高士宗曰。按、平脈篇云: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蓋精血少則逆氣反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剛強。謂五臟之精質柔弱,而氣反剛強。是柔者愈弱,而剛者愈強。剛柔之不和也。

黃帝曰:人之善病寒熱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黃帝曰: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堅脆,色之不一也。少俞答曰: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皮膚薄而其肉無。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與其天同色。汗然獨異。此其候也。然後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也。( 音窘懦音糯)

此言骨小肉弱者。善病寒熱也。夫腎主骨。顴者。腎之外候也,故顴骨為骨之本。顴大則周身之骨皆大。顴小則知其骨小也。 者。肉之指標也。懦懦。柔弱也。臂薄者。股肱之大肉不豐也。地色者。地閣之色殆。不與天庭同色。此土氣之卑污也。髓者。骨之充也。骨小則其髓不滿矣。夫在外者皮膚為陽。筋骨為陰。骨小皮薄,則陰陽兩虛矣。陽虛則生寒。陰虛則發熱,故其人骨小皮薄者。善病寒熱也。

倪沖之曰。津液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腠理。淖澤注於骨。補益腦髓。潤澤皮膚。如臂薄者。通體之皮肉薄弱矣。皮肉薄弱,則津液竭少,故曰臂薄者其髓不滿。高士宗曰。邪在皮膚則發熱。深入於骨則發寒。

黃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痺者?少俞答曰: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痺。黃帝曰:痺之高下有處乎。少俞答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視其部。

此言理粗而肉不堅者。善病痺也。理者。肌肉之紋理。如粗疏而不致密,則邪留而為痺。夫皮脈肉筋骨。五臟之分部也。痺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以冬遇此者為骨痺,以春遇此者為筋痺,以夏遇此者為脈痺,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痺,以秋遇此者為皮痺,故各視其部,則知痺之高下。蓋心肺之痺在在高。肝腎脾痺在下也。

黃帝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

朱永年曰:此言善病腸中積聚者,以腸胃之惡也。夫皮膚薄而氣不充身澤毛。肉不堅而津液不能淖澤。如此則腸胃惡。蓋津液血氣。腸胃之所生也。惡則邪氣留止而成積聚,乃傷脾胃之間。若再飲食之寒溫不節。邪氣稍至,即蓄積而大聚乃起。夫陽乃肺之合而主皮主氣。胃乃脾之合而主肉主津,故皮膚薄而肉不堅,則氣不充而津液不淖澤矣。氣不充而液不澤,則毫毛開而腠理疏。疏則邪氣留止。漸溜於腸胃之間而成積聚矣。

黃帝曰:余聞病形。已知之矣。願聞其時。少俞答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時。時高則起。時下則殆。雖不陷下。當年有沖通。其病必起,是謂因形而生病。五變之紀也。風雨寒暑。營運之六氣也。六氣在外以病形,故當先立其年,以知其時之六氣。如辰戌之歲。太陽司天二之客氣,乃陽明燥金。主氣乃少陰君火。此主氣勝臨御之氣。值此時氣高而病必起。起者,即帝所謂或複還也。如三之客氣,乃太陽寒水。主氣乃少陽相火。四之客氣,乃厥陰風木。主氣乃太陰濕土。五之客氣,乃少陰君火。主氣乃陽明燥金。終之客氣,乃太陰濕土。主氣乃太陽寒水。值時氣下而為客氣所勝,故其病必殆。殆將也。時氣下而不能勝,則病將留止,即帝所謂或留止也。蓋風雨寒暑,乃臨御之化。六期環轉。客於形而為病,故必因時氣以勝之。此論六氣之在外也。陷下者。陷於腸胃之間而成積聚也。沖通者。五運之氣。通出於外,而沖散其病氣也。如太陽寒水司天,而五運乃太宮土運。此在內之運氣勝之,故病亦不能留止也。

蓋六氣在外,以應天之三陰三陽。五運主中,以應地之五行。人之五臟。此臟氣勝歲氣,故雖不陷下。病留止於外者。亦能沖通而散。蓋六氣主升降於上下。五運主出入於外內者也,是謂因形而生病。五變之紀也。夫皮膚肌腠曰形。腠者。皮膚肌肉之紋理,乃營衛出入之道路。此病形而不病氣者也。如病氣則與營衛俱行淫於內,而與魂魄飛揚矣。如傳溜於血脈,則入臟腑。為內所因矣。此病形而不病氣。亦不溜於脈中,故為漉汗消癉寒熱留痺積聚五者之病,即陷於內,乃傷脾胃之間。郛郭之中,而不及於臟腑。此奇邪淫溢。或病形。或病氣。或溜於血脈。或入於臟腑。病之變化。不可勝數也。是以傷寒論六篇。首論三陰三陽之氣,以及六經之証。然亦有病形而不病氣者,故太陽篇中曰。形作傷寒。蓋在天成氣。在地成形。此天地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而視壽夭者。必明乎此。臨病患以觀邪之中人。或病氣。或病形。或溜於血脈。或入於臟腑,以知病之輕重。人之死生者。必明乎此。朱氏曰:素問歲運諸篇。有客氣勝主氣,而為民病者。主氣勝客氣,而為民病者。有六氣勝五運而為民病者。五運勝六氣而為民病者。此概論歲運之太過不及也。此篇論人之皮薄理疏。風雨寒暑之氣。循毫毛而入腠理。為五變之病,故藉主氣以勝之。主氣者。吾身中有此六氣,而合於天之四時也。

朱衛公曰:氣者。三陰三陽之氣。相將出入之營氣衛氣。三焦通會元真之氣。所以充行於皮膚肌腠之間。此病形而不病氣,故藉此形中之陰陽。合四時之六氣以勝邪。若病氣,則又有氣之變証矣。倪沖之曰。按、陰陽別論云。氣傷痛。形傷腫。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蓋形舍氣。氣歸形,故病形必及於氣。病氣必及於形。此章論病形而不病氣。蓋陰陽之道。有有形。有無形。有經常。有變易。上宗曰。理者。皮膚臟腑之紋理也。蓋在外乃皮膚肌肉之紋理。在內乃臟腑募原之紋理,故留止而成積聚者,在臟腑外之募原,故乃傷脾胃之間,而不涉於臟腑。募原者。連於腸胃之膏膜。

卷六 本藏第四十七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榮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痺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天也。無愚智賢不肖。無以相倚也。然有其獨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雖犯風雨卒寒大暑。猶有弗能害也。有其不離屏蔽室內。無怵惕之恐。然猶不免於病。何也?願聞其故。

岐伯曰:窘乎哉問也。五臟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運四時。化五節者也。五臟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腑亦有小大長短濃薄結直緩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請言其方。

上章論在外之皮膚肌腠。因剛柔濃薄而生病。此章論在內之五臟六腑。有大小高下。偏正濃薄之不同。亦因形而生病也。夫營衛血氣。臟腑之所生也。脈肉筋骨。臟腑之外合也。精神魂魄。五臟之所藏也。

水穀津液。六腑之所化也。是以血氣神志和調,則五臟不受邪而形體得安。然又有因於臟腑之形質,而能長壽不衰。雖犯風雨寒暑。邪勿能害者。有外不離屏蔽室內。內無怵惕之恐。然猶不免於病者。此緣臟腑在大小濃薄之不同。致有善惡凶吉之變異。蓋五臟六腑。本於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之氣而成此形,故宜中正堅濃,以參副天地陰陽之正氣。心小則安。邪弗能傷。易傷以憂。心大則憂不能傷。易傷於邪。心高則滿於肺中。 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則臟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心堅則臟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

心小則神氣收藏,故邪弗能害。小心故易傷以憂也。心大則神旺而憂不能傷。大則神氣外弛,故易傷于邪也。肺者心之蓋,故心高則滿於肺中。在心主言。在肺主聲。滿則心肺之竅閉塞,故悶而善忘。難開以言也。經云。心部於表,故心下則臟外易傷於寒。心卑下,故易恐以言也。心堅則臟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按邪氣臟腑篇。五臟脈微小為消癉。蓋五臟主藏精者也。五臟脆弱,則津液微薄,故皆成消癉。心正則精神和利,而邪病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

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喝。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痺喉痺。逆氣。肺高則上氣肩息咳。肺下則居賁迫肺。善脅下痛。肺堅則不病咳上氣。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賁葉奔)肺主通調水道,故小則少飲。大則多飲。肺居胸中。開竅於喉,以司呼吸,故小則不病喘喝。大則善病胸痺喉痺。肺主氣,故高則上氣息肩而咳也。賁乃胃脘之賁門。在胃之上口。下則肺居賁間而胃脘迫肺。血脈不通,故脅下痛。脅下乃肺脈所出之雲門中府處也。肺堅則氣不上逆而咳。肺脆則苦病消癉,而肺易傷也。肺藏氣。氣舍魄。肺端正,則神志和利。邪勿能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

肝小則臟安。無脅下之痛。肝大則逼胃迫咽。迫咽則苦膈中。且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切。脅 為息賁。肝下則逼胃。脅下空。脅下空則易受邪。肝堅則臟安難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傾,則脅下痛也。

肝居脅下,故小則臟安而無脅下之痛。肝居胃之左,故大則逼胃,而胃脘上迫於咽也。肝在膈之下,故大則苦于膈中。且脅下痛。肝脈貫膈上注肺,故高則上支賁切。脅 為息賁。肝居胃旁,故下則逼胃而脅下空。空則易受於邪。蓋脅乃邪正出入之樞部也。肝堅則臟安難傷。脆則善病消癉而易傷也。肝藏血。 血舍魂。端正則神志和利。偏傾則脅痛也。

脾小則臟安。難傷於邪也。脾大則苦湊 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則 引季脅而痛。脾下則下加於大腸。下加於大腸,則臟苦受邪。脾堅則臟安難傷。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脾端正則和利難傷。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 音秒與杪同)脾為中土,而主於四旁,故小則臟安而難傷於邪也。脾居於腹。在脅骨之秒,故大則苦湊 而痛。脾主四肢,故不能疾行也。脅在 之上,故高則 引季脅而痛。下則加於大腸。加於大腸,則臟苦受邪。

蓋臟虛其本位也。脾堅則臟安難傷。脾脆則善病消癉而易傷也。脾藏意。意舍榮。端正則神志和利。偏傾則善滿善脹也。

腎小則臟安難傷。腎大則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傷以邪。腎高則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腎下則腰尻痛。不可以俯仰。為狐疝。腎堅則不病腰背痛。腎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腎端正則和利難傷。腎偏傾則苦腰尻痛也。凡此二十五變者。人之所苦常病也。(尻音敲肫骨也)

夫臟者藏也,故小則臟安難傷。大則善病腰痛。腰乃腎之府也。夫腰脊者。身之大關節也,故腰痛背膂痛。腰尻痛,皆不可以俯仰。腎附於腰脊間,故病諸痛也。狐疝者。偏有大小。時時上下。狐乃陰獸。善變化而藏。睪丸上下。如狐之出入無時。此腎臟之疝也。腎堅則不病腰背痛。脆則苦病消癉而易傷也。腎藏精。精舍志。臟體端正,則神志和利而難傷。偏傾則苦腰尻痛也。夫身形。五臟之外合也。皮薄理疏,則風雨寒暑之邪。循毫毛而入腠理以病形。蓋六氣之客於外也。如在內之藏形。薄脆偏傾,則人之所苦常病。常病者。五五二十五變病也。

黃帝曰:何以知其然也?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無 者心高。 小短舉者心下。長者心下堅。 弱小以薄者心脆。 直下不舉者心端正。 倚一方者。心偏傾也。( 音結 音干)

小理者。肌肉之紋理細密。粗理者。肉理粗疏。大肉 脂。五臟之所生也,故候肉理之粗細,即知臟形之大小。 。胸下蔽骨也。本經曰:膏人縱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客大。蓋人之 肉本於臟腑募原之精液以資生募原者。臟腑之膏肓也。五臟所藏之精液。溢於膏肓而外養于 肉。是以五臟病者。大肉陷下。破 脫肉。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脅者肺下。好肩背濃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膺濃者肺端正。脅偏疏者。肺偏傾也。

肺居肩膺之內。脅腋之上,故視其肩背膺腋,即知肺之高下堅脆偏傾。倪沖之曰。肺屬天而華蓋於上。背為陽,而形身之上也,故肺俞出於肩背。朱永年曰:脈要精微論云。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蓋形身之上下,即臟腑所居之外候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廣胸反 者肝高。合脅兔 者肝下。胸脅好者肝堅。脅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脅骨偏舉者。肝偏傾也。( 音交)者。胸脅交分之扁骨。內膈前連於胸之鳩尾。旁連於脅。後連於脊之十一椎。肝在膈之下,故廣胸反 者肝高。合脅兔 者肝下。兔者。骨之藏伏也。肝脈下循于腹之章門。上循于膺之期門。在內者。從肝別貫膈,故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黃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也。

倪氏曰:唇者脾之候,故視唇之好惡,以知脾臟之吉凶。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高耳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也。凡此諸變者。持則安。減則病也。

倪氏曰:耳者腎之候,故視耳之好惡,以知腎臟之高下偏正。凡此諸變者。神志能持則安減則不免於病矣。

帝曰善。然非余之所問也。願聞人之有不可病者。至盡天壽。雖有深憂大恐怵惕之志。猶不能減也。甚寒大熱。不能傷也。其有不離屏蔽室內。又無怵惕之恐。然不免於病者何也?願聞其故。
岐伯曰:五臟六腑。邪之舍也。請言其故。五臟皆小者少病。苦焦心。大愁憂。五臟皆大者緩于事。難使以憂。五臟皆高者好高舉措。五臟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臟皆堅者無病。五臟皆脆者不離於病。五臟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臟皆偏傾者。邪心而善盜。不可以為人平。反複言語也。

倪沖之曰。此總結五臟之形不同,而情志亦有別也。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志意者也,故小則血氣收藏而少病。小則神志畏怯,故苦焦心。大憂愁也。五臟皆大者。神志充足,故緩于事。難使以憂五臟皆高者。好高舉措。五臟皆下者。好出人下。此皆因形而情志隨之也。和於中則著於外,故得人心。善盜者。貪取之小人。語言反複。不可以為平正人也。

黃帝曰:願聞六腑之應。岐伯答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

倪氏曰:五臟為陰。六腑為陽。臟腑雌雄相合。五臟內合六腑。六腑外應於形身。陰內而陽外也。

故視其外合之皮脈肉筋骨,則知六腑之濃薄長短矣。腎將兩臟。一合三焦。一合膀胱。

黃帝曰:應之奈何?
岐伯曰:肺應皮。皮濃者。大腸濃。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裡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

倪氏曰:五臟內合六腑。外應於皮脈肉筋骨。是以肺應皮而皮濃者大腸濃。皮薄者大腸薄。臟腑之形氣。外內交相輸應者也。

心應脈。皮濃者脈濃。脈濃者小腸濃。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波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小腸結。

邪氣臟腑篇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皮脈之相應也,故皮濃者脈濃。脈濃者小腸濃。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

脾應肉。肉 堅大者胃濃。肉 麼者胃薄。肉 小而麼者胃不堅。肉 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脘約不利。肉 不堅者胃緩。肉 無小裹累者胃急。肉 多小裹累者胃結。胃結者,上脘約不利也。(音窘稱去聲)

倪氏曰: 、肥脂也。麼、亦小也。約、約束也。胃有上脘中脘下脘,故胃下則下脘約不利。結則上脘約不利也。肝應爪。爪濃色黃者膽濃。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

朱氏曰:爪者筋之餘,故肝應爪。視爪之好惡,以知膽之濃薄緩急也。五臟六腑,皆取決於膽,故秉五臟五行之氣色。莫子瑜曰。膽屬甲子。主天干地支之首,故備五行之色。腎應骨。密理濃皮者。三焦膀胱濃。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也。

倪氏曰:太陽之氣主皮毛。三焦之氣通腠理。是以視皮膚腠理之濃薄,則內應於三焦膀胱矣。又津液隨三焦之氣以溫肌肉。充皮膚。三焦者。少陽之氣也。本經云。熏膚充身澤毛是謂氣。是以皮毛皆應於三焦膀胱。朱永年曰:經云 谷屬骨。是肌肉之屬於骨也。又曰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是骨肉皮毛。交相資生者也,故曰腎應骨。密理濃皮者。三焦膀胱濃。

黃帝曰:濃薄美惡皆有形。願聞其所病。岐伯答曰:視其外應,以知其五內,則知所病矣。

倪氏曰:六腑內合五臟。外應於皮肉筋骨,故視其外應,以知其五內,則知其所病矣。蓋六腑之濃薄緩急大小而為病者。與五臟之相同也。

卷六 禁服第四十八

雷公問於黃帝曰:細子得受業。通於九針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編絕。久者簡垢。然尚諷誦弗置。未盡解于意矣。外揣言渾束為一。未知所謂也。夫大則無外。小則無內。大小無極。高下無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濃薄。智慮褊淺。不能博大深奧。自強于學若細子。細子恐其散于後世。絕于子孫。敢問約之奈何?黃帝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禁。坐私傳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請聞命於是矣,乃齋宿三日而請曰。敢問今日正陽。細子願以受盟。黃帝乃與俱入齋堂。割臂歃血。

黃帝親祝曰。今日正陽。歃血傳方。敢有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細子受之。黃帝乃左握其手。右受之書曰。慎之慎之。吾為子言之。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內刺五臟。外刺六腑。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調其虛實。虛實乃止。瀉其血絡。血盡不殆矣。

夫氣合於天。天合於地。血合於水。外揣篇論九針之道。渾束為一,而合於天道,故篇名外揣。言天道之營運於外。司外可以揣內也。此篇以氣血約而為一。候其人迎氣口。外可以知六氣。內可以驗其臟腑之病。蓋經脈本於臟腑之所生,而合於六氣也,故曰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內刺五臟。外刺六腑。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謂邪之中人。必先始於皮毛氣分,而入於絡脈。從經脈而入於臟腑,故瀉其血絡。血盡不殆。蓋絡脈絡於皮膚之間,乃氣血之交會,故視其血絡。盡瀉其血,則邪病不致傳溜於經脈臟腑,而成危殆之証矣。虛實者。血氣之虛實也。蓋邪在氣,則氣實而血虛。陷於脈中,則血實而氣虛,故必審察其本末以調之。夫血脈者,上帝之所貴。先師之所禁也。藏之金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故帝與歃血立盟,而後乃傳方。篇名禁服者。誡其佩服而禁其輕泄也。莫子瑜問曰。此篇論約束氣血為一。奚複引外揣而論。曰天與水相連,而營運於上下。水天之合一也,故曰如水鏡之察。不失其形。外揣篇論九針之道。渾束為一,而合於天道。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謂天地之合一也。天地相合,而水在其中矣。此篇論氣血約而為一。應水天之相合,故引外揣而問者。補申明前章之義也。

雷公曰:此皆細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約也。

黃帝曰:夫約方者。猶約囊也。囊滿而弗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與弗俱。

雷公曰:願為下材者。弗滿而約之。
黃帝曰:未滿而知約之以為工。不可以為天下師。未滿而知約者。知氣與血合。候人迎氣口,以知三陰三陽之氣,而不知陰陽血氣。推變無窮。可渾束為一,而合於天之大數,故通人道於天道者。斯可以為天下師。約方者。約束血氣之法。如約囊者。謂氣與血合。猶氣在橐龠之中。滿而弗約,則輸泄矣,故方成而弗約,則神與弗俱。謂血與氣不能共居而合一也。滿而弗約者。謂不知經治。脈急弗引也。約而為一者。脈大以弱。此血氣已和,則欲安靜也。

雷公曰:願聞為工。黃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願聞為工者。願聞血氣之相應,而後明合一之大道。是由工而上。上而神。神而明也。寸口主陰,故主中。人迎主陽,故主外。陰陽中外之氣。左右往來。若引繩上下齊等。如脈大者。人迎氣口俱大。脈小者。人迎氣口俱小。春夏陽氣盛而人迎微大。秋冬陰氣盛而寸口微大。如是者陰陽相應,是謂平人。若不應天之四時,而更偏大於數倍。是為溢陰溢陽之關格矣。此論三陰三陽之氣,而應於人迎氣口之兩脈也。

高子曰:人迎氣口。謂左右之兩寸口。所以分候陰陽之氣。非寸關尺三部也。若以三部論之,則左有陰陽,而右有陰陽矣。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痺。代則乍甚乍間。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且飲藥。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死不治。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間去聲數葉朔)

此論陰陽之氣偏盛,而脈見於人迎氣口,及病之在氣在脈,以証明血氣之相應相合也。三陽之氣偏盛,則人迎大二倍三倍。此氣血之相應也。脈大以弱,則欲安靜。此血氣之相合也。痛痺者。病在於皮腠之氣分。氣傷故痛。氣血相摶。其脈則緊。此病在氣而見於脈也。代則乍甚乍間。乍痛乍止者。病在血氣之交。或在氣。或在脈。有交相更代之義,故脈代也。盛則瀉之者。氣盛宜瀉之也。虛則補之者。氣虛宜補之也。緊痛之在氣分,故當取之分肉。代則病在血氣之交,故當刺其血絡。且飲藥者。助其血脈臟腑。勿使病從絡脈而入於經脈。從經脈而入於臟腑也。陷下則灸之者。氣之下陷也。不盛不虛者。氣之和平也,以經取之者。病不在氣,而已入於經,則當取之於經矣。若人迎大於四倍。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者死不治。夫始言人迎大一倍二倍三倍者。此陽氣太盛而應於脈也。後言以經取之。名曰經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此陽盛之氣。溢於脈中。氣血之相合也。此以陰陽氣之偏盛。病之在氣在脈,以明氣之應於脈而合於脈也,故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本者,以三陰三陽之氣為本。末者,以左右之人迎氣口為標。蓋言陰陽血氣。渾束為一。外可以候三陰三陽之六氣。內可以候五臟六腑之有形。此陰陽離合之大道。天運常變之大數也。

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陰。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陰。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變色。緊則痛痺。代則乍痛乍止。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先刺而後灸之。代則取血絡而後調之。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絡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寸口四倍者。名曰內關。內關者。且大且數。死不治。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臟腑之病。

夫在天蒼 丹素玄之氣。經于十干之分。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氣。六氣合六經。五行生五臟。是六氣本於五臟之所生,故陰氣太盛,則脹滿寒中。虛則熱中。出糜。溺色變。氣從內而外。由陰而陽也。是以候人迎氣口,則知陰陽六氣之盛虛。內可以驗其臟腑之病。陰陽外內之相通也。

夫痛痺在於分腠之氣分。腠者。皮膚臟腑之肉理,故病在陽者。取之分肉。病在陰者。先刺而後灸之。

蓋灸者。所以啟在內在下之氣也。代則氣分之邪。交於脈絡,故先取血絡,而後飲藥以調之。陷下則徒灸之。蓋言氣陷下者宜灸。今入於脈中。又當取之於經矣。如陷於脈而宜灸者,乃脈受絡之留血而陷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若氣並於血。又非灸之所宜也。此蓋因氣之盛虛。病之外內,以証明血氣之有分有合。有邪病。有和調。反複辨論,皆所以明約束之道。所謂邪病者。中有著血。猶囊滿而弗約,則輸泄矣。和調者。氣並於血。神與氣俱。渾束為一。陰陽已和,則欲安靜。毋用力煩勞。不可灸也。朱永年曰:本經中論人迎寸口大一二三倍之文。凡四見。其中章旨不同。學人各宜體會。若僅以三陰三陽論之。去經義遠矣。馬氏以六氣增注臟腑。更為蛇足。通其滎輸,乃可傳於大數。大數曰。盛則徒瀉之。虛則徒補之。緊則灸刺且飲藥。陷下則徒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所謂經治者。飲藥。亦曰灸刺。脈急則引。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

此總結上文,以申明約束為一之道。通其滎輸者。謂血氣之相合。從滎輸而溜注於脈也。大數者。謂合一之道。通天道也,故知其大數,則曰盛則徒瀉之。虛則徒補之。陷下則徒灸之。蓋謂氣盛者宜瀉。氣虛者宜補。氣陷下者宜灸。今氣與血合。渾束為一。有病者則當取之於經。氣盛於脈中者。又當引而伸之。血氣和平而相合者,則欲安靜調養。是以徒瀉徒補徒灸也。所謂經治者。飲藥。亦曰灸刺。此病入於經。所當以經治之。脈急則引者。陰陽偏盛之氣。並於脈中,故脈數急。又當引而伸之。

蓋囊滿勿約,則輸泄矣。若脈大以弱者。此平和定氣。與血相合,而已和調,則欲安靜以調養。無用力以傷其血脈。無煩勞以傷其氣也。此章假人迎氣口之盛躁,以明氣血之合一,故曰脈急則引者。先言盛躁之氣,而合於脈中也。繼言脈大以弱者,乃平和之氣血。渾束于一也。氣並於脈中,故脈大。血氣和調,故柔軟也。外揣篇論渾束為一而合於天道。天地有外內上下之氣交,故司外可以揣內。司內可以揣外。此天地之合一也。此篇論陰陽六氣。與血脈渾束為一。應司天在上。在泉在下。如水鏡之察。不失其形。此水天之合一也。愚按、此篇大義。謂陰陽六氣。外合於手足六經。內合於五臟六腑。可分可合。可外可內者也。候人迎氣口者。候六氣之在外,而不涉於經也。陷下則灸之者。謂氣陷於內,而不陷於脈也,故曰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衛氣外行於皮膚分肉。內行於臟腑之募原。六氣在外。同衛氣而在膚表之間。陷於內則入於臟腑之募原矣,故曰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臟腑之病。蓋以內為本而外為末。血為本而氣為標。審其病之在氣在脈。在外在內也。如病在外之六氣。有不涉于六經者。有病在氣而轉入於經者。有陷於內而不干於臟腑者。有陷於募原之中,而病及於臟腑者。此六氣之於經脈臟腑。可分而可合也。緊則為痛。痺者。病形而傷氣也。代則乍甚乍間者。氣始入於脈也。

蓋六氣本於五臟之所生,而外出於膚表。合而為一,則從絡而脈。脈而經。經而臟腑也。六氣出入於臟腑經脈之間。有離有合。營運無息者也。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此六氣行於脈外也。脈大以弱,則欲安靜。此氣與血合。混束而為一矣,即如中風傷寒。六經相傳。七日來複。此病在六氣,而不涉於經也。如病一二日,即見嘔吐 泄諸証者。此陷於內而入腑也。有病一二日,即見神昏氣促煩躁諸証者。此陷於臟腑之募原而為半死半生之証矣。蓋客於臟外者生。干臟者死。干臟而臟真完固。不為邪傷者生。臟真傷而神昏躁盛者死,故曰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如傷寒之黃連阿膠桃花小陷胸証。

此病在氣而溜於經也。蓋邪入於經。其臟氣實。不必動臟,則溜於腑。若血脈傳溜。大氣入臟。腹痛下淫。可以致死,而不可以致生矣。夫邪氣淫 。不可勝數。有病一二日。或即溜於經。或即陷於內。或即干臟入腑者。有病多日而漸次溜經陷內。干臟入腑者。有病久而只在氣在形。不入於內者。此邪病之有重輕。正氣之有虛實也。此篇論血氣之離合出入。審病氣之輕重死生。大有關于至道,故帝令齋宿而始授其書。予亦不厭瑣贅而複明之,以勉後學。知正氣之出入,則知邪病之淺深。治其始蒙,其未逆。弗使邪氣內入而成不救。此醫道中修身善後之大功德也。高子曰:外揣篇論氣與形合。此篇論氣與血合。五變章論病在形而不病氣。本藏篇論病在臟腑而不病氣。本經厥逆諸篇。有病氣者。有病血者。有血氣之兼病者。此陰陽離合之道。變化之不測也。

卷六 五色第四十九

雷公問於黃帝曰: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謂也。
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此承三十七章之五閱五使。複辨明五臟之氣。見色于明堂。見脈於氣口。察其色。切其脈,以知病之間甚。人之壽夭也。五閱章曰。五官已辨。闕庭必張,乃立明堂。明堂廣大。蕃蔽見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廣大。壽中百歲,故帝複釋之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者。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蓋言面部之形色。應天地之形氣。欲其清明而廣濃也。夫五臟生於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五色,及三陰三陽之六氣,故色見於明堂。脈出於氣口,乃五臟之氣。見於色而應於脈也,故曰五氣者。五臟之使也。五時之副也。氣口者。左之人迎。右之寸口。所以候三陰三陽之氣。三陰三陽者。五臟六腑之氣也。

朱氏曰:按五藏生成篇云。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蓋五臟之氣色見於面。五臟之血色見於目也。脈要精微論曰。尺外以候腎。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右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左外以候心。是五臟之有形。候見於左右三部之寸關尺。五臟之氣。候見於氣口也,故曰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此五臟之形氣。各有所候也。夫天地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故視人之壽夭。決病之死生者。必明乎此。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
黃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于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臟安於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惡葉烏)

五官者。五臟之外候也。明堂者。鼻也。鼻之準骨。貴高起而平直者也。五臟次於中央。闕庭之中。肺也。闕下者。心也。直下者。肝也。再下者。脾也。臟為陰而主中,故候次於中央也。六腑挾其兩側。肝左者。膽也。方上者。胃也。中次者。大腸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腑為陽而主外,故位次於兩側也。腎為水臟,故挾大腸而位於蕃蔽之外。應地居中而海水之在外也。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應天闕在上。王宮在下。有天地人之三部也。闕庭者。肺也。肺主天而居上也。極下者。脾也。脾主地而居下也。王宮者。心之部也。心為君主而居中也。五臟安居於胸中,而臟真之色。致見於外。五官惡得無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聞乎。黃帝曰: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矣。其色部乘襲者。雖病甚不死矣。

朱永年曰:不辨者。謂不辨其真色,而辨其病色也。五色之見。各出其色部者。謂五臟之病色。各見於本部也。刺熱論曰。色榮顴骨。熱病也。部骨陷者。謂本部之色。隱然陷於骨間者。必不免於病矣。蓋病生於內者。從內而外。色隱現于骨者。病已成矣。承襲者。謂子襲母氣也。如心部見黃。肝部見赤。肺部見黑。腎部見青。此子之氣色承襲於母部。雖病甚不死。蓋從子以泄其母病也。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黃帝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為五官。

倪沖之曰:此察五部之色,而知外淫之病也。青黑者。風寒之色,故為痛。黃赤者。火土之色,故為熱。白者。清肅之氣,故為寒。是為五色之所司,而為外因之病也。莫子瑜曰。上節論五臟之病色。各出其部。此論天之風寒。見於五色。審別外內。是為良工。

雷公曰: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如何。黃帝曰:外內皆在焉。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而沉者。病日進。在內。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病之在臟。沉而大者易已。小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此切其脈口人迎,以知病之間甚外內也。夫外因之病。從外而內。自陽而陰。內因之病。從內而外。由陰而陽。脈口主內。人迎主外,故曰外內皆在。謂候其脈口人迎,而外感內傷之病,皆可以知其甚衰也,故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甚在內也。人迎氣大緊以浮者。病甚在外也。夫浮為陽。沉為陰。其脈口浮滑者。陽氣在陰,故病主日進。人迎沉而滑者。陰氣出陽,故病日損也。其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在內也。其人迎滑以浮者。病日進在外也。脈之浮沉。謂左右寸關尺三部之脈。與人迎寸口之氣。大小浮沉等者。此臟腑之形氣俱病,故為難已。病之在臟。沉而大者。此陰病見陽脈,故為易已。是以小則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陽病在外,故其病易散也。人迎主外。是以人迎盛堅者傷於寒。病因於外也。氣口主中。是以氣口盛堅者傷於食。病因於內也。人迎氣口。主臟腑陰陽之氣,故候其兩脈,而外內之病皆在焉。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間甚奈何?黃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方已。五臟各有臟部。有外部。有內部也。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其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走外者。其病從內走外。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

朱永年曰:此察其色,而知病之間甚外內也。粗明主陽。沉大主陰。陰陽交見,故為病甚。夫色乃五臟五行之氣。從內而出。自下而上,以見於面。其色上行者。病氣方殷,故為益甚。夫地氣升而為云。得天氣降而徹散,故病方已也。臟部。臟腑之分部也。五臟次於中央為內部。六腑挾其兩側為外部。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外因之病。從外走內也。其色從內走外者。內因之病。從內走外也。蓋腑為陽而主外。臟為陰而主內也,故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也,其脈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惡。此陽氣之並也。可變而已。

承上文而言氣分之病。並於血脈也。上文之所謂陰陽外內者。病在氣也,故脈見於氣口。色見於明堂。若氣並於血,則脈見寸關尺之三部,而色見於目矣。滑者。寒水之象。大者。暑熱之象。代者。濕土之象。長者。風木之象。此外因風寒暑濕之氣。並於血脈而見此胗,故曰以代。曰而長。謂或滑大。或代或長,皆病從外來。非四氣之同並,而同見此脈也。目有所見者。色見於目也。志有所惡者。五臟之神志。有所不安也。此陽氣之並也可變而已。謂先治其外後治其內。使之通變於外而病可已也。

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也。別之奈何?黃帝曰:常候闕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痺。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地者。面之下部。名地閣也。風乃天氣,故常候于闕庭。寒濕者地氣,故候在地部。風乃陽邪,故其色薄澤。寒濕者陰邪,故其色沖濁。此承上啟下之文。言風寒濕邪。可並於脈中。可入於臟腑,而為卒死之不救,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而為百病之長,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臟腑。治臟腑者。半死半生也。是以醫者當明於分部。審察外內。用陰和陽。用陽和陰。勿使邪入於臟而成不救。斯謂之良工,而萬舉萬當也。朱永年曰:氣並於脈,則血脈傳溜。大氣入臟。不可以致生。蓋邪在血脈。尚可變而已。已入於臟。不亦晚乎。是故聖人之教人。察色辨脈。蓋欲其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也。倪沖之曰。扁鵲望見桓侯之色。正欲其治未病也。所謂未病者。病未傳溜於深隧也。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於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此承上文而言外因內因之病。並於血脈而入臟者,皆為卒死也。大氣入臟者。外淫之邪,入於臟腑,故不病而卒死矣。不病者,無在外之形証也。病小愈而卒死者內因之病。臟腑相乘也。赤色出兩顴。黑色出於庭,即下文之所謂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蓋赤者火之色,黑者水之色也。小愈者,水濟其火也。卒死者,水淫而火滅也。蓋五行之氣,製則生化,淫勝則絕滅矣。夫病在氣者。其色散而不聚。乘於脈中者。其色聚而不散。大如拇指者。血脈之聚色也。腎脈注胸中。上絡心。赤色出兩顴者。腎上乘心,而心火之氣外出也。黑色出於庭者。腎乘心而心先病。腎為應而亦隨之外出,故色皆如是,皆如是者。色皆如拇指也。蓋臟者藏也。五色之見於面者。五臟之氣。見於色也。聚色外見者。臟真之外泄也。倪沖之曰。水上乘心,則心先病,故曰病。曰小愈。腎氣上乘,則自虛其本位矣。複為後應而上出,故不病而卒死。不病者。不為他臟所乘而自脫也。

朱永年曰:五行之氣。有相生。有承製。製則生化。勝製太過,則絕滅矣,故病之小愈者。製則生化也。小愈而卒死者。勝製太過也。舉心腎而五臟皆然。高士宗曰。庭者天庭也。水通於天。上下環轉。黑色出於庭,乃水歸於天,而無施轉之機矣。在人則卒死。在天為混 。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黃帝曰:察色以知其時。雷公曰善乎。願卒聞之。黃帝曰: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 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裡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當明部分。萬舉萬當。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察色以言其時者。察五臟五行之色,以知所死之時也。如赤色出於兩顴者。所死之期。其日壬癸。其時夜半也。黑色出於庭而死者。其日戊己。其時辰戌。丑未時也。臟腑各具五行之色。各有所主之部,故當明其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陰陽和調。萬舉萬當矣。左右者。陰陽之道路。陽從左。陰從右。能別左右,是謂天地之大道。男子之色。從左而右。女子之色。從右而左。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倪沖之曰。男從左。女從右。氣之順也。順則散。如男從右。女從左。氣之逆也。逆則聚。聚則有勝克絕滅之患。此節論內因之色。有陰陽左右死生逆順之分。審察澤夭。謂之良工。沉濁為內。浮澤為外。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摶,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沉夭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

此言審察其色,以知外因之病也。沉濁為內。浮澤為外。謂外因之病。從外而內。察其色之浮沉,則知病之外內也。風乃天之陽邪,故色見黃赤。痛為陰痺,故色見青黑。色白為寒。色黃而膏潤為癰膿。赤甚者為留血。痛在筋骨,故甚則為拘攣。寒傷皮膚,故甚為皮不仁。此外因之邪。見於五色,而各見其部。察其色之浮沉,以知病之淺深。察其色之澤夭,以觀人之成敗。察其色之散摶,以知病之遠近。視其色之上下,以知病之所在。夫色脈者,上帝之所貴。先師之所傳也。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四時五行。八風六合。不離其常。

是以積神於心。然後以知往古來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若色明不粗,而反見沉夭者。其病為甚。其色雖不明澤,而不沉夭者。其病不甚。蓋外因之病。宜從外散,而不宜內入也,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此複申明內因之病。有聚散死生之別。夫臟病之散而不聚,則其色散如駒駒然而病未有聚也。若摶聚於臟。血脈相乘,則見摶聚之色,而為卒死之病矣。駒駒然者。如駒之過隙。行而不留者也。其色行散,故病未有聚也。夫氣傷痛。其病散於氣分而痛者。聚未成於血脈也。若臟病不出於氣分。如腎乘心則心先病,而摶聚之赤色。出於兩顴。大如拇指矣。腎即為應,而黑色出於庭。亦大如拇指矣。此藏邪聚於臟。從血脈相乘,故色皆如是之聚而不散也。金匱要略云。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非為一病。百病皆然。在外者可治。入裡者即死。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陰之屬也。女子在於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故為痛。摶為聚。方圓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圜圓同邪斜同)

此言外因之病色。見於腑部者。其病在腑。色雖摶聚。非死征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故男子色見於面王。為小腹痛。其圓直為莖痛。夫外因之病。從外而內。其色從上而下,故以高為本。下為所行之首。其病乃在下。狐疝陰 之屬也。女子色見於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男女之病。散在氣分則為痛。摶於血分則為聚。夫狐疝陰 之屬,乃有形之証。其形之或方或圓。或左或右。各如其色形。蓋病聚於內,則見聚色於外。形方則色方。形圓則色圓。此病形而不病臟。雖有聚色。非死色也。此五臟六腑。各有部分。有外內。能明乎部分。知其外內。萬舉萬當矣。胝者。面王之下部也。其面王之色。隨而下至胝者。主有淫濁之証。其色潤如膏狀者。為暴食不潔之物。蓋腑為陽而主外。主受納水穀。傳導糟粕。是以或外受風寒。或內傷飲食,皆為病腑,而色見於腑部也。色見於左,則為病在左。色見於右,則為病在右。其所見之色。或聚或散,皆斜而不端。其摶聚之面色。所謂如指者也。夫血脈傳溜。大邪入臟則為卒死。今腑病而為狐疝陰 之屬。因邪摶而為聚病,故見其聚色。非入臟之死征也。

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

此言色之摶聚而端滿者,乃大氣入臟,而為卒死矣。青黃赤白黑。五臟五行之色也。別鄉者。如小腸之部在面王,而面王者,乃心之別鄉也。膽之部在肝左。膽部者。肝之別鄉也。大如榆莢者。血分之聚色,即如拇指之狀也。不日者。不終日而卒死也。此言五臟之病色。見於本部。五臟之死色。見於別鄉。如心受外淫之邪而卒死者。其色見於面王。心受內因之病而卒死者。其色出於顴,皆非心臟之本部。但在臟者。其色端滿而不斜。在腑者。其色斜而不端。此臟腑死生之有別也。高士宗曰。臟真藏於內。絕則從腑而脫於外,故色見於腑部,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

此承上文以申明端邪之色狀也。銳、尖也。空、虛也。其色上行者,上銳首虛。浮而上行。其色下行者。下銳首虛。浮而下行。蓋病從內而外者。其本在下。其首在上。病從外而內者。其本在上,其首在下。是以本沉實而首虛浮。此端滿之色狀也。有邪而不端者。其本在左。其首向右行。其本在右,其首向左行,皆如上銳首空。下銳首空之法。此病在腑而摶為聚之聚色也。

朱永年曰:榆莢上下皆銳。但虛浮者。其銳形外見。所沉之本。不見其銳形也,故曰察其浮沉,以知淺深,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此總結五臟各具五色,而各有外內之形層也。上文言赤色出於兩顴。黑色出於庭。赤色在面王。此心腎之色也。若以五色命臟,則五臟各有五者之色矣。至於肩臂膺背膝脛手足之部。俱各有五臟所合之皮脈肉筋骨。視其五色,則知病在內之五臟。在外合之形層。此五臟內合五行。外見五色。若外因風寒暑濕之邪,而見於色者。六氣之應於色也。倪沖之曰。病五臟於內,則外見五色。邪中外合之皮脈肉筋骨,則內入於五臟。此外內出入之道也。按病傳章曰。血脈傳溜。大邪入臟。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帝曰:大氣入臟奈何?伯曰。病先發於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蓋血脈傳溜,故先發於心。若邪中皮而內入,則先發於肺矣。夫邪從形層次第而入於內者。先皮毛而肌腠。腠而絡。絡而脈。脈而經。經而腑臟。此邪在外之皮脈,即中內合之五臟,故曰人不病而卒死。謂不病在外之形層,而即入於臟也。

卷六 論勇第五十

黃帝問於少俞曰。有人於此。並行並立。其年之長少等也。衣之濃薄均也。卒然遇烈風豪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問何急。

黃帝曰:願盡聞之。少俞曰。春青風。夏陽風。秋涼風。冬寒風。凡此四時之風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黃帝曰:四時之風。病患如何?少俞曰。黃色薄皮弱肉者。不勝春之虛風。白色薄皮弱肉者。不勝夏之虛風。青色薄皮弱肉。不勝秋之虛風。赤色薄皮弱肉。不勝冬之虛風也。

黃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膚肉堅。固不傷於四時之風。其皮薄而肉不堅。色不一者。長夏至而有虛風者病矣。其皮濃而肌肉堅者。長夏至而有虛風不病矣。其皮濃而肌肉堅者。必重感於寒。外內皆然乃病。黃帝曰善。

朱永年曰:上章論五臟之氣見於色,而分別于明堂。此論五臟之氣充於形而審其虛實。蓋皮膚肌腠之間。五臟元真之所通會。是以薄皮弱肉,則臟真之氣虛矣。五臟之氣虛,則不能勝四時之虛風矣。虛風者。虛鄉不正之邪風也。黑者。水之色。論腎氣之濃薄也。不傷於四時之風者。謂土旺於四季也。不病長夏之風者。謂土主於長夏也。設有皮濃肉堅,而傷於四時之風者。必重感於寒也。夫在地為水。在天為寒。腎為水臟。上應天之寒氣。是以色黑而皮濃肉堅之為病者。必重感於寒。外內皆然乃病。謂外受天之寒邪。內傷腎臟之水氣。此言人之五臟與天之六氣相合。是以五色之薄弱者。不能勝四時之風氣也。倪沖之曰。五變章論形之濃薄堅脆。此章論形中之氣。有強弱之不同。

黃帝曰:夫人之忍痛與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見難則前。見痛則止。夫怯士之忍痛者。聞難則恐。遇痛不動。夫勇士之忍痛者。見難不恐。遇痛不動。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見難與痛。目轉面 。恐不能言。失氣驚。顏色變化。乍死乍生。余見其然也。不知其何由。願聞其故。

少俞曰:夫忍痛與不忍痛者。皮膚之濃薄。肌肉之堅脆。緩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謂也。

倪沖之曰:此言形氣之有別也。夫忍痛與不忍痛者。因形之濃薄堅脆也。勇怯者。氣之強弱也。

上節論因形而定氣。此論形氣之各有分焉。蓋形舍氣。氣歸形。形氣之可分可合而論者也。

黃帝曰:願聞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長沖直揚。三焦理橫。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堅。其膽滿以傍。怒則氣盛而胸張。肝舉而膽橫。 裂而目揚。毛起而面蒼。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黃帝曰:願聞怯士之所由然。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減。陰陽相失。其焦理縱。 短而小。肝系緩。其膽不滿而縱。腸胃挺。脅下空。雖方大怒。氣不能滿其胸。肝肺雖舉。氣衰複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能然者也。

朱永年曰:此言勇怯者。本於心之端小。氣之盛衰。肝膽之強弱也。目深以固。長沖直揚。肝氣強也。理者。肌肉之紋理,乃三焦通會之處。三焦理橫。少陽之氣壯而膽橫也。其心端直。自反而縮也。

肝大以堅。臟體之堅大也。膽滿以傍。膽之精汁。充滿於四旁。此肝膽之形質壯盛也。氣盛而胸張。氣之盛大也。肝舉膽橫。 裂毛起。肝膽之氣強也。夫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是以心直氣壯。肝舉膽橫。此勇士之所由然者也。目大不減者。目雖大而不深固也。陰陽相失者。血氣不和也。焦理縱者。三焦之理路縱弛也。 短而小者。心小而下也。肝系緩。膽不滿。腸胃緩。脅下空。肝膽之體質薄也。夫肺主氣。氣不能滿其胸,故雖方大怒。肝肺雖舉。氣衰複下。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黃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臟使然?
少俞曰。酒者水穀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氣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當是之時。固比于勇士。氣衰則悔。與勇士同類。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朱氏曰:此複申明人之勇怯。本於氣之弱強。氣之壯盛。由胃腑水穀之所生也。酒者。水穀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氣 悍,故能助氣之充滿,而使肝膽浮橫。然酒散則氣衰。氣衰則悔矣,故善養乎氣者。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則形氣充足矣。暴喜傷陽。暴怒傷陰。和其喜怒,則陰陽不相失矣。形氣壯盛。雖遇烈風豪雨。無由入其腠理,而況四時之虛風乎。
倪氏曰:氣之敢勇。本於心之端直。肝之大堅。膽之汁滿。是氣生於形也。氣滿胸中,而使肝浮膽橫。是形本乎氣也。形不離乎氣。氣不離乎形。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以觀人之壽夭者也。高士宗曰。怯士之得酒。與勇士同類,即雖方大怒。肝肺舉而氣衰。複下相同。蓋因酒因怒以壯其氣。酒散氣衰,則複怯矣,故無暴其氣。此善養乎大勇者也。

卷六 背俞第五十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五臟之俞出於背者。
岐伯曰:背中大俞。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間。心俞在五焦之間。膈俞在七焦之間。肝俞在九焦之間。脾俞在十一焦之間。腎俞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傅其艾。須其火滅也。

倪沖之曰。五臟六腑之俞,皆在於背。帝只問五臟之俞者。臟腑雌雄相合。論地之五行也。焦、椎也。在脊背骨節之交。督脈之所循也。大杼在第一椎端之兩旁。肺俞在三椎之間。心俞在五椎之間。膈俞在七椎之間。肝俞在九椎之間。脾俞在十一椎之間。腎俞在十四椎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左右各間中行一寸五分也。按其俞。應在中而痛解者。太陽與督脈之相通也。是以問五臟之俞,而先言大杼者,乃項後大骨之端。督脈循于脊骨之第一椎也。問五臟而言七焦之膈俞者。五臟之氣,皆從內膈而出,故曰七節之旁。中有小心。中膈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夫五臟之俞皆附於足太陽之經者。膀胱為水府。地之五行。本於天一之水也。

按、太陽之經而應于督脈者。太陽寒水之氣。督脈總督一身之陽。陰陽水火之氣交也。灸之則可者。能啟臟陰之氣也。刺之則不可者。中心者環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腎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蓋逆刺其五臟之氣,皆為傷中。非謂中於臟形也,以火補之者,以火濟水也,以火瀉之者。艾名冰台。能於水中取火。能啟發陰臟之氣,故疾吹其火,即傅上其艾,以導引其外出也。

朱氏曰:太陽之上。寒水主之。是以標陽而本寒。秉水火陰陽之氣者也。督脈環繞于周身之前後。從陰而上行者。循陰氣。別繞臀。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從陽而下行者。與太陽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挾脊抵腰中。下循膂絡腎。是督脈環繞於前後上下,而屬絡於兩腎者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此太極始分之陰陽。人秉先天之水火。化生五行以成此形。是以五臟之俞,皆本於太陽,而應于督脈也。

卷六 衛氣第五十二

黃帝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穀而化行物者也。其氣內于五臟,而外絡支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于門戶。能知虛實之堅軟者。知補瀉之所在。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

此章論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然經脈皮膚之血氣。外內出入。陰陽相貫。環轉之無端也。其氣者。謂水穀所生之營衛。內榮於五臟,以養精神魂魄。外絡於支節,以濡筋骨關節。此言臟腑陰陽十二經脈之外內也。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謂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各走其道。交相逆順而行者也。陰陽相隨。外內相貫。謂脈內之血氣。出於脈外。脈外之氣血。貫於脈中。陰陽相隨。外內出入。如環無端。莫知其紀也。合天地之亭毒,乃陰陽之化淳。亭亭淳淳。孰能窮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蓋以經脈所起之處為本。所出之處為標。虛實者。謂血氣出於氣街。離經脈而榮於膚腠,則經脈虛而皮膚實矣。高下者。謂本在下而標出於上也。氣街者。氣之徑路。絡絕則徑通,乃經脈之血氣。從此離絕,而出於脈外者也。契、合也。紹、繼也。門戶者。血氣所出之門戶。知六腑之氣街,則知血氣之結於脈內者。解而通之。脈內之血氣。與脈外之氣血。相合相繼而行,則知出於氣街之門戶矣。脈內之血氣。從氣街而出於脈外。脈外之氣血。從井滎而溜於脈中。出於氣街,則經脈虛軟,而皮膚石堅。溜於脈中,則經脈石堅,而皮膚虛軟,故能知虛實,則知補瀉之所在矣。皮膚之氣血。猶海之布雲氣於天下。經脈之血氣。合經水之流貫於地中,故能知六經之標本。可以無惑於天下。篇名衛氣者。謂脈內之營氣。出於氣街。與衛氣相將。晝行陽而夜行於陰也。夫營衛者。水穀之精氣。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乃無形之氣也。水穀之津液。化而為血,以奉生身。命曰營氣,乃有形之血。行於經隧皮膚者,皆謂之營氣。

夫充膚熱肉之血。有從衝脈而散於皮膚者。有從大絡而出於脈外者。有隨三焦出氣之津液。化而為赤者,皆謂之營氣。蓋以血為營。血之氣為營氣也。此章論行於脈中之營氣。出於氣街。與衛氣相將而行,故篇名衛氣。曰陰陽相隨。外內相貫。血氣之生始出入。陰陽離合。頭緒紛紜。學人當於全經內細心窮究。庶可以無惑矣。

岐伯曰:博哉聖帝之論。臣請盡意悉言之。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標在背俞與舌下兩脈也。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俞也。足陽明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頰挾頏顙也。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俞與舌本也。

此分別十二經脈之本。出於手足之腕踝。其標在於胸腹頭氣之街。標者。猶樹之梢杪。杪絕而出於絡外之徑路也。本者。猶木之根干。經脈之血氣。從此而出也。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其標在於兩目,而出於頭氣之街。夫氣在頭者。止之於腦。兩目之脈入於腦,而絕於內也。足少陽之本。在足竅陰之間。其標在耳窗籠之前,而出於頭氣之街。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其標在於背俞。與舌下之兩脈,而出於胸氣之街。蓋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謂絡脈之循於胸者。或絕于膺胸之間。或行至背俞而始絕也。根結篇曰:少陰結於廉泉。舌下兩脈。廉泉玉英也。蓋少陰主先天之精氣,及受藏水穀之精,故從本經之絡脈,而出於胸氣之街。複從任脈而上出於廉泉。從衝脈而下出於脛氣之街。少陰為水臟,而富于精血者也。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俞,而出於胸氣之街。足陽明之本。在足之厲兌。標在人迎頰挾頏顙,而出於頭氣之街。頏顙者。鼻之上竅,以收洞涕者也。

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俞與舌本,而出於胸氣之街。蓋三陽之經。上循於頭。是以絡脈亦上出於頭而始絕。三陰之脈。止於膺胸之間,故絡脈亦至膺與背俞而止。按此章與根結篇大義相同,而各有分別。根結篇論三陰三陽之開闔樞。此章論十二絡脈之標本出入。

倪氏曰:開闔樞者。三陰三陽之氣也,入於脈中為闔。出於膚表為開。出入於皮膚經脈之外內為樞。此論氣而及於脈絡也。

此章論血氣出入於十二經脈之中,以合三陰三陽之氣,故曰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而不言臟腑之經脈。此論絡脈而及於氣也。蓋血氣之行於膚表者。應六氣之司天在泉。營運於地之外。膚表之氣血。溜注於脈中。應天泉之複通貫於地內。五營運篇之所謂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也。十二經脈。應經水之流行於地中。經脈之血氣。從絡脈而出於膚表猶經水之從支流而注於海。海之雲氣。複上通於天。是以論陰陽六氣。不離乎經脈。論十二經脈不離乎陰陽。人與天地參也。

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也。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 也。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鉗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也。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俞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下三寸也。

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而出於頭氣之街。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 ,而出於頭氣之街。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鉗上,而出於頭氣之街。鉗上者。耳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之動處,而出於胸氣之街。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俞,而出於胸氣之街。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三寸,而出於胸氣之街。按十二經脈之終始。出於井。溜於滎。注於輸。行於經,入於合,而內屬於臟腑。此臟腑之十二經脈也。十二絡脈之本標,乃經脈之支別,故曰此氣之大絡也。絡絕則徑通。蓋血氣從絡脈之起處為本。盡處為標,而出於氣街也。然支絡乃經脈之分派,故曰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三寸中。蓋以本支所分之處為本,而不定在於經俞之穴會也。至於標在頭氣之街者。止之於腦。如太陽之在目內。少陽之在耳中。陽明之在頏顙,乃三陽之絡脈。絕于頭腦之中。亦非頭面之穴會也。經脈之內屬臟腑。外絡形身。應神機之出入。血氣之從絡脈出於氣街。營運于膚表。應精氣之降升。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曰亭亭淳淳。孰能窮之。言血氣之升降出入。合天地之化育營運無息者也。

凡候此者。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故石者絕而止之。虛者引而起之。虛實者。謂十二絡脈之血氣。有虛而有實也。下虛下盛者。虛實之在本也。是以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上盛者。虛實之在標也。是以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故石者絕而止之。謂絕之於下,而止之盛於上也。虛者引而起之。謂引之於上,而起之出於下也。此候手足之十二絡脈。上出於頭氣胸氣之街者也。朱氏曰:絕者。絕其經脈之血氣。溢於絡脈之中。起者。起其經脈之血氣,而引出於氣街也。此蓋以申明血脈之貫通。非補瀉之謂也。

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
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必先按而在久應於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頭痛眩仆。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痛可移者易已也。積不痛難已也。

街、路也。氣街者、氣之徑路。絡絕則徑通,乃絡脈之盡絕處。血氣從此通出於皮腠者也。止、盡也。止之於腦者,言頭氣之街。絡脈盡於腦也。止之膺與背俞者。謂胸氣之街。絡脈有盡于膺胸之間者。有從胸上循肩背而始絕者。脈內之血氣。或從膺腋之絡脈盡處,而出於皮膚。或從背俞之絡脈盡處而出於皮膚也。夫十二經脈。上出於頭氣之街。胸氣之街者。血氣從下而上出於標也。經云。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 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是陽明之血氣。又從衝脈而出於腹氣之街,故與衝脈會於臍之左右動脈也。本經動 篇曰:衝脈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 中。 中乃足太陽之部分,故與足太陽之承山。交會於踝上以下。

此足少陰又同衝脈而出於脛氣之街也。毫針。微細之針。取氣之出於皮毛者也。按之在久者。候氣之至也。夫少陰陽明。為血氣之生始。少陰之血氣。逆於脈氣之街,則不能上行而為頭痛眩仆。陽明之血氣。逆於腹氣之街,則不能布散而為腹痛中滿。此因少陰陽明之氣厥逆,故用毫針久按以候氣,故所治者。頭痛眩仆中滿也,及有新積痛可移者。積在氣分,故為易已。積不痛者。積在血分,故難已也。此蓋假積以申明經絡出榮血。出於氣街。與衛氣偕行。環轉無端。或有因於氣逆。或有因於血逆也。陽明為血氣所生之腑。少陰乃先天精氣之臟,故複從衝脈出於腹氣之街。脛氣之街,而充布於皮膚肌腠。是以動 篇論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者,乃血氣之盛也。

卷六 論痛第五十三

黃帝問於少俞曰。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濃薄。腠理之疏密。各下同。其于針石火之痛如何。腸胃之濃薄堅脆亦不等。其于毒藥何如。願盡聞之。少俞曰。人之骨強筋弱肉緩皮膚濃者耐痛。其于針石之痛。火 亦然。黃帝曰:其耐火 者。何以知之?少俞答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 。黃帝曰:其不耐針石之痛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堅肉薄皮者。不耐針石之痛。於火亦然。( 熱同)

此承上文複申明人之皮肉筋骨,皆藉少陰陽明之所資生而資養者也。少陰秉先天之精氣。陽明化水穀之精微。是以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濃薄。腠理之疏密,皆秉氣於少陰陽明者也。黑色而美骨者。少陰之血氣盛也。肉緩皮膚濃者。陽明之血氣盛也。莫子曰:腎為水臟,故少陰之氣盛者。能耐火 。陽明秉秋金之氣,故氣弱則不能耐針石火 矣。

黃帝曰:人之病。或同時而傷。或易已。或難已。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時而傷。其身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

此分論少陰之氣。少陰者。至陰也,而為生氣之原,故其身多熱者。少陰之生氣盛也。多寒者。少陰之生氣虛也。人之形氣。生於後天之水穀。始於先天之陰陽。形氣盛則邪散。形氣虛則邪留。是以病之難易已者。由少陰生氣之盛衰也。朱氏曰:少陰先天之精氣。藉後天水穀以資培。兩火並合,故曰陽明。陽明秉燥熱之氣者也。其身多熱者。少陰之氣盛也。少陰之氣盛。受陽明之所資也。此節論少陰受陽明之氣以資培。下節論陽明受少陰之氣以合化。

黃帝曰:人之勝毒。何以知之?少俞曰。胃濃色黑。大骨及肥者,皆勝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勝毒也。(勝平聲)

此複論少陰與陽明之相合也。陽明居中土。主受納水穀。藉少陰之氣上升。戊癸相合。化大火土之氣,而後能蒸泌水穀之精微。是以胃濃色黑。大骨及肥者。少陰陽明之氣並盛,故皆能勝毒。倪氏曰。中下二焦。互相資生。然後筋骨強堅。肌肉豐濃。此注與素問厥論合看。

卷六 天年第五十四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 。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倪沖之曰。此篇論人之生死壽夭,皆本於少陰陽明也。夫陽為父。陰為母。基始也。言人生於少陰而始生也。 者。干盾之屬。所以 御四旁。謂得陽明之氣,而能充實於四體也。兩精相搏謂之神。兩精者。一生於先天之精。一生於水穀之精。相搏者。摶聚而合一也。謂得先後天之精氣充足。然後形與神俱。度百歲乃去。

黃帝曰:何者為神。岐伯曰: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朱永年曰:此言有生之初。得先天之精氣。生此營衛氣血。五臟神志,而後乃成人。

黃帝曰:人之壽夭各不同。或夭壽。或卒死。或病久。願聞其道。岐伯曰: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致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

朱氏曰:此言已生之後。藉水穀之精氣。資生營衛津液資養臟腑形身,而後能長久。

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知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

此總論人秉先後天之精氣充足。營衛通調。骨肉豐滿。可長享其天年。使道者。血脈之道路。本輸篇之所謂間使之道。蓋心包絡之主血脈也。隧行列也。長者。環轉之無端也。此言血氣充足。循序而流通也。土基高以方者。肌肉濃而充於四體也。脈道流長。肌肉高濃,則營衛通調矣。三部者。形身之上中下。三里者。手足陽明之脈,皆起發而平等也。骨高者。少陰之氣足也。肉滿者。陽明之氣盛也。如此者。壽之征也。倪氏曰:心包絡主脈。包絡三焦,乃腎臟所生之氣。出歸於心下。為有形之臟腑而主血脈。此先天之精氣也。基牆者。土基濃而四壁堅固。此從天水穀之精氣也。

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岐伯曰: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頒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善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此言人之生長。從陰而生。自下而上,故曰其氣在下。好走好趨好步者。春夏生動之氣也。人之衰老。從上而下。自陽而陰,故肝始衰而心。心而脾。脾而肺。肺而腎。好坐好臥者。秋冬收藏之氣也。

肌肉堅固。血脈盛滿。少陰陽明之氣盛也。腠理空疏。發頗頒白。陽明少陰之氣衰也。朱氏曰:人之生長。先本於腎臟之精氣。從水火而生木金土。先天之五行也。人之衰老。從肝木以及於火土金水。後天之五行也。

黃帝曰:其不能終壽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臟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石。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數葉朔)

此言人秉先天之氣虛薄,而後天猶可資培。更能無犯賊風虛邪。亦可延年益壽。若秉氣虛弱,而又不能調養。兼之數中風寒,以致中道夭而不能盡其天年矣。五臟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先天之氣不足也。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石。又失其飲食起居之調養矣。數中風寒。又不知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矣。致使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倪沖之曰。先天者。腎臟之精氣也。然有生之後。惟藉後天以資培。水穀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五臟主藏水穀之精者也。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是以先天之精氣不足。得後天以資養。亦可以享其永年,故曰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