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大白

清 秦之禎

卷四

下利

下利當分陰陽、表裡。在表有寒濕、風濕、濕熱;在裡有積熱、傷食、臟寒、冷凍飲料、外感、寒濕、下利、惡寒身痛、無汗、脈浮、瀉下清水、色如屋漏、口不作渴,此寒濕傷於太陽也,北方麻黃桂枝湯,江南用羌胡敗毒散,先散毒邪。利未止,五苓散分利小便,若頭額眼眶痛,六脈長大,此寒濕傷於陽明也,蒼防干葛湯解表,後用豬苓湯利小便。若時寒時熱,六脈弦大,此寒濕傷於少陽也,以柴苓湯主之。外感風濕下利,則骨節煩疼,惡風身痛,自汗脈浮,此風濕傷於太陽也,北方用桂枝防風湯,江南羌活防風湯。小便不利,蒼防四苓散。若額痛目痛,手足拘痛,身熱多汗,六脈長大,此風濕傷陽明也,蒼防干葛湯。利未止,合豬苓湯。若寒熱往來,嘔而口苦,此風濕傷於少陽也,蒼防柴胡湯主之。外感濕熱,下利,發熱惡寒,六脈浮大,此濕熱傷於太陽也,先用羌獨敗毒散發表,後用清濕熱。若發熱自汗,六脈長數,此濕熱傷於陽明也,先用干葛石膏湯,後用川連枳殼湯。若寒熱口苦,此濕熱傷於少陽也,先用柴胡湯,後用黃芩芍藥湯,河間芍藥黃連湯。臍腹作痛,裡急後重,大柴胡湯、香連丸。又有發熱汗出,煩躁口乾,頭痛身痛,時寒時熱下利,脈大,三陽挾熱下利,俗名漏底傷寒,此濕熱先傷腸胃。又因早晚風露外束,濕熱不得外泄,下流大腸而下利,宜以羌防柴苓湯,先散表邪,後以豬苓湯,分利濕熱。若寒熱往來,口苦而嘔,症兼少陽,宜柴胡湯。此症若不先散表邪,即用清裡,則表邪內縮,不死不休。又有表邪已解,裡熱不散而下利,當用清裡治法,如黃芩黃連湯、香連丸等。若痛而即利,利後稍減,少頃複痛複利,宜川連枳殼湯。欲便不得便,腹痛有下症,承氣湯下之。又有飲食不節,損傷腸胃,腹中常痛常利者,此傷食成利症也,宜保和平胃散。家秘消積散。又有本是積熱,日發熱口乾,過食生冷,以致腸鳴下利,此因熱傷冷症,宜大順飲等。另有初起不發熱,口不渴,小便清白,大便滑泄下利,六脈沉遲,此三陰臟寒下利也,輕者理中湯;重者四逆湯。

夫三陰寒利,脈宜沉小;三陽外感下利,脈忌沉小。內傷下利,左關弦大者,主死。外感下利,左關弦大,反不作死論,以人迎脈大,正合外感身熱症耳。

太陽病,外証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利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表症誤下,若不見表邪,變下利,痞滿結胸者,用瀉心湯、陷胸湯。今下後表裡不解,故仍用桂枝解表,加人參和中氣。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此因誤下多下,以致下焦不固,又以理中誤治中焦,故用固下焦藥。設利不止,又當分利小便,以此條是水穀利耳。

二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發熱,陽邪也。汗出不解,心下痞硬而下利,裡症也。故以此方雙解表裡。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宜治少陽,故用黃芩湯。若見嘔,加半夏、生薑。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克賊者,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承氣湯。

木邪乘克,腸胃下利,若少陽脈大,則陽明受病重。設陽明脈滑數,方可下之。此關防下利,忌陽明脈弱,更不可誤下。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太陰腹滿,吐,食不下,自利而腹自痛,非陽明下症腹痛,若誤下之,則胸下結硬。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上章以腹滿吐食自利定真太陰,此章以自利不渴承明太陰寒症,《尚論書》皆注熱邪,誤也。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穢腐當去故也。

脈浮,陽脈也;脈緩,太陰也。上章以自利不渴,定其太陰寒症下利;此章以脈浮,手足自溫,定其太陰濕熱下利。太陰濕熱,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不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結硬,此外傳陽明,濕熱變燥而為脾約等症。若不外傳而發暴煩下利,雖每日十餘行,濕熱去盡,必自止而愈,以脾熱穢腐當去者也。同一太陰熱邪,以濕熱系住太陰下利,則入太陰篇。以外傳陽明濕熱變燥,大便乾結,則入陽明篇。此千古未白。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此言少陰火虛滑脫便膿血,宜用桃花湯。舊注陽邪傳入,誤也。

少陰病便膿血者,可刺。

此言少陰熱病便膿血,不可用桃花湯,但可刺,泄血中之熱。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清,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上二條,皆少陰熱症。詳注渴門。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痺。

先厥後發熱,則真陽回而利止。若反汗出,咽中痛,則回陽太過,上沖其喉必痺。

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痺。

陽經發熱無汗,利必不止;陰經發熱無汗,利必自止。若不止而無汗,則回陽太過,下移大腸,而必便膿血,熱邪下泄,故喉不痺。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此言裡寒之人,外冒表邪之症。下利腹脹滿,是裡寒;身體疼痛者,是表邪。下利腹脹之身痛,必以四逆湯先救裡,後以桂枝湯再發表。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此重申下利清穀,必先救裡。若先發其汗出,必脹滿不治。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複緊,為未解。

前條言下利清穀,外冒表寒之利。此條言微熱而渴,又見脈弱,則邪衰正複,故令自愈。

第二段言脈數而渴,較之上段則裡有熱,故設不瘥,必下膿血。第三段言脈數微熱,是表熱內陷,故自汗出令自愈。設複緊,則表邪伏而未散。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寸脈主氣,尺脈主血。今寸脈浮數,氣中有熱。尺中自澀,血分受傷。熱勝於血,故必圊膿血。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下利脈沉弦,則邪滿於裡,故下重。若脈太過而大,為未愈。必得微弱而數,乃為自止。

即或脈數發熱,乃沉弦轉陽,亦不主死。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此言熱利,以明上條皆寒利,下條皆熱利也。熱利下重,火熱下迫,故用清火。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此申明宜用白頭翁湯方法。言陰症下利,口不渴,今欲飲水者,以上焦有熱故也,亦以前方清熱。

下利譫語,以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上條以渴欲飲,水定熱在上焦;此以下利譫語,定腸胃有燥屎。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上條以譫語,故定腸胃實熱;此條以利後,心下濡而不堅,故定虛煩也。

羌活敗毒散 見發熱。

五苓散 見小便不利。

干葛湯 見似瘧。

豬苓木通湯
豬苓 白茯苓 澤瀉 木通
太陽熱結下焦,用五苓散。若陽明熱結,家秘用此方。

柴苓湯
柴胡 黃芩 廣皮 半夏 甘草 茯苓 豬苓
少陽濕熱,每多協熱下利,故用此方。家秘加干葛,兼治陽明大腸;加木通佐其分利。

桂枝防風湯
桂枝 防風 桔梗 濃朴 蒼朮 甘草
此治風寒濕熱三氣下利,故用桂枝、防風去太陽風寒,用蒼朮去陽明風濕。若風熱、濕熱,當以羌活易桂枝。

蒼朮四苓散 即四苓散加蒼朮防風。

此方表有風濕,裡有濕熱,故以蒼防散在表之風濕,以四苓利在裡之濕熱。家秘加木通湯調服,功力更大。

蒼防干葛湯

蒼朮 防風 干葛 白芷 濃朴 甘草

風濕內傳,每多下利。河間雲風邪內縮,以此方治之。

豬苓湯

豬苓 澤瀉 茯苓 滑石 阿膠

濕熱下利,先散表邪,隨利小便。熱結太陽,用五苓散;熱結陽明,用此方。

蒼防柴胡湯

蒼朮 柴胡 黃芩 半夏 廣皮 甘草 防風

此方治風濕傷於少陽下利者。若見太陽表症,加羌活;見陽明表症,加干葛。

羌防柴苓湯

羌活 防風 柴胡 茯苓 黃芩 半夏 廣皮 甘草

外感下利,皆從毛竅而入,必當仍從毛竅而出,故用此方。

黃芩芍藥湯

黃芩 白芍藥 川黃連 甘草

燥火利,以大黃、歸、芍同用,則清血分之火;與枳殼同用,則清氣分之火。今濕火傷血,故以黃連、芍藥同用,加棗肉,又名芍藥黃連湯,兼治內傷血利。

香連丸木香 川連 等分棗肉為丸濕火傷血,用當歸黃連清血中之火。今濕火傷氣,故以木香、黃連同用。家秘加棗肉為丸,則不損中州。

三乙承氣湯 見大便秘。

保和丸 見發狂。

平胃散 見譫語。

理中湯 見嘔吐。

四逆湯 見身痛。

大順飲 見腹痛。

溫中湯

草豆蔻 乾薑 濃朴 甘草

此方與大順飲,同治傷冷凍飲料者。若液乾有熱,反為害。

大柴胡湯 見潮熱。

白通湯

蔥白頭 乾薑 熟附子

此即四逆湯,去甘草加蔥白,以通陽氣,少陰下利,脈微厥冷,方可用。

白通加豬膽汁湯 即白通東加人中黃、豬膽汁溫服。

真武湯

白茯苓 生薑 熟附子 白朮 白芍藥

土虛不能製水,以此方補土中之火。

四逆散 見厥冷。

白頭翁湯

白頭翁 黃柏 秦皮 黃連

熱利下重,乃是火勢下迫,故以此方主治。

梔子豉湯

山梔 淡豆豉 加薤白 蔥頭

下利心煩,故以此方先治上焦。

小便不利

太陽熱結,小便不利,仲景用五苓散,家秘用羌獨木通湯。陽明熱結,小便不利,仲景用豬苓湯、木通湯、六一散。另有風濕相搏,身腫身痛,小便不利,用通苓散、羌活勝濕湯。有腸胃熱結,大便閉澀,小便不利,用八正散。有心熱遺於小腸而不利者,導赤各半湯。有上焦肺熱而不利者,清肺飲。有水飲停結而不利者,用平胃四苓散合二陳湯。有誤汗太過,津液外亡而不利者,用生脈益氣湯。有誤下太過,中氣損傷,津液內耗而不利者,用生脈建中湯。若論運氣便閉,《內經》有陽明司天之政,天氣急,地氣明,民病癃閉,此言燥熱加臨也,宜用白虎湯、清燥湯。又云少陰司天之政,地氣肅,天氣明,其病淋,此言君火行令也,宜用瀉心湯、導赤各半湯。又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病小腹腫,不得小便,此言土敗浸淫也,宜用平胃五苓散。又云水不及曰涸流,其病癃閉,此言火炎燥土,金不生水也,宜用清肺飲、涼膈散。又云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溏泄,土受木克,不能分利小便,水穀偏滲大腸,先用羌防勝濕湯散風祛濕,隨用五苓散、豬苓湯分利陰陽。另有食滯中焦,小便赤澀黃濁,此即中氣不清,溲便變色,宜用辛溫化滯保和散,加砂仁、豆蔻,合蒼朮平胃散。若妄用寒涼,則食滯凝結。另有三陰裡寒,而小便不通,此是陰症寒閉也。真陽不足者,金匱腎氣丸;中氣虛寒,氣化不及州都者,補中氣湯。外有水腫而小便不利,呃逆而小便不利,女科胎前而不利,跌撲傷損而不利,另具本門雜症中。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

發汗後,又大汗出,則表邪已解,胃中乾欲飲水,故以水治其乾渴,可以令愈。若脈尚見浮,則表邪未散,又小便不利,微熱消渴,此太陽熱結膀胱。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

此辨小腹硬是水是血。同一身黃,脈沉結,小腹硬,而以小便利為蓄血,以小便不利為溺結。

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必自愈。

此言汗下太過,津液外亡下竭,勿用劫利膀胱,則病必自愈。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小便不利,裡熱者多,然尚見少陽太陽表証,故立散表法門。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越熱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黃,茵陳湯主之。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

此條詳注發黃。言表汗未透,熱瘀於內,故發黃。而小便不利,腹微滿,用茵陳湯去濕熱則黃退便利,腹滿亦減。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糞也,宜大承氣湯。

此症有結糞微熱,加以小便不利,故下大便,則小便利。詳注不得臥。

五苓散澤瀉 豬苓 茯苓 白朮 桂枝陽明小便不利,用豬苓湯。太陽之邪熱,內結膀胱,而小便不利,用此方。但白朮凝滯,桂枝辛熱,必得裡無郁熱者,可用。

羌活木通湯 見發熱。

桂枝五苓散,外解太陽表邪,內利膀胱小便,但南方熱令不用,家秘化立。羌活解太陽之表,木通利膀胱之裡。

豬苓湯

豬苓 白茯苓 澤瀉 滑石 阿膠 木通

陽明熱結,小便不利,不用五苓而用此方,家秘以黃芩易阿膠最效。

六一木通湯 即木通湯調下六一散。

前條以羌活木通湯,雙解太陽;此條又以滑石、木通,分利陽明。

通苓湯

木通 豬苓 茯苓 車前子 淡竹葉 甘草 麥門冬

此方通利小便,家秘加川連,清心胃之熱;加桔梗、黃芩、石膏清肺胃之熱;加生地、黃柏、知母,清腎火以滋真陰;氣化不及,加人參以助肺氣。

羌活勝濕湯

羌活 防風 蒼朮 黃柏 澤瀉 茯苓 廣皮 甘草

此方散表勝濕,兼用澤瀉、黃柏清利下焦,極得表裡分消之妙。

八正散車前子 瞿麥 蓄 滑石 山梔 甘草稍 木通 大黃前後熱結,二便不利者,用此方。家秘加通草、枳殼,其力更專。

導赤各半湯 見發熱。

導赤散,治血熱小便不利者。今合瀉心湯則氣血兼清,且木通、川連同用,引心火下通小便;生地、川連同用,涼心血而心火自清。人但知川連涼心火,而不知心主血,同生地其功乃全。

清肺飲

桔梗 黃芩 山梔 連翹 花粉 玄參 薄荷 甘草

利小便莫如清肺,此方不用利小便藥,然深得利小便法。

平胃四苓湯 即平胃散合四苓散。

利小便忌燥藥,今因中焦水飲痞塞混濁,故用辛散,亦利水一法也。

生脈補中湯 即生脈散合補中益氣湯。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此方以生脈潤津液,補中助氣化。家秘加車前子,其效更速。

生脈建中湯

人參 麥門冬 五味子 白芍藥 桂枝 甘草

上方以生脈散與補中湯同用,此方又與建中湯同用,一以益氣,一以滋血,開二大法門。

白虎湯 見口渴。

陽明燥熱,則肺受火製。此方清上焦燥火,則小便自利。

清燥湯

桑葉 石膏 甘草 人參 阿膠 杏仁 麻仁 麥冬 枇杷葉

此方詳注喘逆門。石膏與杏仁同用,清肺火,佐以阿膠、麥門冬潤肺燥;火傷氣旺;益以人參、甘草;肺燥大腸亦燥,佐以麻仁,則下焦火泄,小便自利。

金匱腎氣丸生地 牡丹皮 澤瀉 豬茯苓 山茱萸 山藥 車前子 附子 肉桂手少陰心主火旺而小便不利,用導赤各半湯;足少陰腎經火旺而小便不利,用知柏六味丸;足少陰腎經火衰,而小便不利,用此方以補水中之火。一方治熱極小便不利;一方治水虛小便不利;一方治火虛小便不利。外感小便不利,不應列入火衰方法,此因外感互發內傷也。

大陷胸湯 見結胸。

陷胸湯丸,原非利小便方法。今因結胸症,見小便不利,治結胸,即是利小便。

茵陳蒿湯 見發黃。

先小便不利而身黃,利小便則黃退。身黃而小便不利,清濕熱,則身黃退,而小便自利。

柴胡桂枝乾薑湯 見寒熱。

因表邪而小便不利,先散表邪。今以少陽症兼見太陽,故用此方。

真武湯 見腹痛。

大便秘結

大便秘結,雜症門有實秘、虛秘、風秘、冷秘、熱秘、氣秘、血枯之分;外感門,症分表未解、半表半裡、表已解、表邪傳裡,治分應下、急下、微下、大下、可下、未可下、不可下、俟之蜜導等法。如表汗未出,表症尚在,病在胸前,脈浮身熱,脈細不數,脈伏不出,面赤煩躁,胸前食滯,久病多汗,血竭津竭者,不可下。身無大熱,手足多汗,便硬腹脹,身無表邪,欲便而不得便,時轉臭氣下,口燥咽乾,渴而消水,大便久結,常脹滿,舌苔黃焦,腹中作痛,應急下,皆用大承氣湯。然仲景下法,既詳此條之中,複詳於自汗門內,良以下法最怕表邪未散,表汗未徹,必自汗多汗表邪方解,互注參玩,庶不差誤。若大便不通,臍腹脹痛,表症在而裡症尤急,不得不下者,止用大柴胡湯,雙解表裡。如熱輕結少,津液乾涸,便閉不通,腹脹未滿,不轉臭氣者,宜微下,止用小承氣湯。若大便不通,腹不脹滿,未欲大便,即大便閉結,俟之有熱無結,不轉矢氣者,宜俟之。津液不足,大便乾結,血枯熱微者,宜生津養血,外用蜜導。上部胸胃無熱,不耐承氣苦寒,下部大腸熱結,下用膽汁外導。是以大便閉結,惟以表邪之解與未解,裡熱之結與不結,汗之多與不多,身表之熱與不熱,下症之急與不急,屎之硬與不硬,津液之乾與不乾,臍腹之痛與不痛,脈之數與不數,以別可下、不可下、微下、急下、俟之導之之法也。

傷寒脈陽微而汗少,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

太過,陽絕於裡,亡津液,大便因硬。

此條言汗出太多,則陽液竭絕於裡,名亡津液,大便因硬,非言陽火虛寒也。

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此申明上章汗下亡津液,胃中乾燥,內實,大便難,此名陽明裡症也。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此申明上章吐下後,雖有陽明可下之症,但津液耗盡,止與小承氣湯和之。

病患不惡寒而渴,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以法救之。

此申明不大便,無所脹苦,非下症也。詳注口渴。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津液,當還入胃,故不久必大便也。

此重申多汗亡津液,大便硬不可下,宜俟之。仲景常以小便利不利,以定屎之硬不硬。今又以小便減少,以定水液還入大腸,而必大便之自行。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豬膽汁,皆可為導也。

此承上文重亡津液,即大便硬,有下症者,止宜用外導。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矣。手足 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陽明脈洪大,今反遲,非浮緊之表脈。大凡汗出不惡寒者,無身重,今雖身重,短氣而喘,因有潮熱,則可攻裡矣。然必手足 汗出,則大便已硬,宜用大承氣。若汗多而見發熱惡寒,其熱不潮,未可下也。若腹大滿不通,只可小承氣湯,微和胃氣。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大便也。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而不解腹滿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以上諸條,關防未可下外導等法。此二條又恐應下失下,故曰腹滿痛,煩躁發作有時,不大便,即是有燥屎,急宜下者。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若不轉矢氣,此但初硬而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必大便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上二條申明大下的訣,以下又關防若未見燥糞,尚宜探討。例如陽明病,見潮熱裡証,又見大便微硬,可與大承氣湯。若不硬者,切勿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當以小承氣湯。若湯入腹,有臭氣下矢,此有燥屎可攻。若不矢臭氣,但初頭硬,後必溏,攻之必脹滿不能食。欲飲水者,與水則胃寒而噦。其後雖發熱煩躁,即大便硬,然結糞必少,止可以小承氣湯和之。若不轉矢氣,慎不可攻。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症、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 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上半節,以脈弱無太陽少陽表症,而有煩躁心下硬應下之症,故即能食,亦宜以小承氣湯微和之。下半節,以小便少別糞未必硬,即不能食,未可攻,須待小便多屎定硬方可攻。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小承氣湯一升,腹中轉矢氣者,更複一升。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此條言服承氣湯,不轉臭氣,又不大便,不可再服。詳注潮熱,宜互看。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複服。

多汗則津液大泄,胃中必乾,大便必硬,上熱不得下泄,故譫語。然用小承氣湯,清胃熱,止譫語,不求必下結糞,故譫語止,勿再服。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裡實,久則譫語。

此重申誤汗亡津液,大便必難,久則譫語。如脈沉喘滿,乃裡熱之喘,誤認表邪,反發其汗,大便必難,裡熱不得下泄,久則譫語。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發潮熱,不惡寒,獨如見鬼狀。

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則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首段總言吐下不解,不大便,日晡發潮熱,不惡寒,如見鬼狀之病。第二段分劇者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若脈澀者則死。後 段言症之微者,但發熱譫語,可以大承氣湯。大便一利,不可再服。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

此章千古誤注。曰陽明病,則無太陽少陽表症。譫語潮熱,乃裡熱無疑。陽明胃熱,本能食。今反不能食,乃是腸胃有燥屎,內無容物之地,當用大承氣湯。若能食者,胃雖熱,尚有容物之地,但硬大便未必有燥屎,不可用大承氣湯。前賢見大承氣湯,在末句,皆注曰同用此方,豈理也哉。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症,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

目睛不和,表症也。今六七日傳裡日期,無表裡症,大便難,身微熱,非陽明表邪,乃是陽明裡症實熱,故急下之。按仲景用急下有六條,陽明經三條,皆救津液。一日汗多,津越於外;一曰潮熱,便結津竭於內;一曰目睛不和,津竭於上。少陰經三條,皆救腎水。

一曰真水自竭;一曰木燥水枯;一曰土燥水乾。夫人以津液養生,停聚則病,泥結則危,乾竭則死。邪在太陽,則結聚肌肉,而毛竅不通,故用發表,以散結聚。邪在少陽,則結聚半表半裡,而胸脅滿嘔,故用和解,以開結聚。邪在陽明之裡,則結聚腸胃,而大便不通,故用下法,以通結聚。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 然汗出而解矣。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少陽半表半裡,和解發汗之症,故宜小柴胡湯。此申明和解,可以通津液發汗也。

太陽陽明者,脾約也。正陽陽明者,胃實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煩實,大便難是也。

言太陽陽明者,太陽表邪,後 歸陽明之裡,陽明裡熱,又內傳太陰,約束大便堅結,故曰脾約也。正陽陽明者,陽明熱邪,不傳太陰而傳大腸燥熱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後 ,傳陽明腸胃,煩燥而大便難也。此章分別三陽傳裡,大便結硬也。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此承明上條陽明之熱,內傳太陰而為燥熱脾約者,當用脾約丸。若少陰複傳陽明,大便硬,脈大沉數者,仍用承氣湯,不比太陰篇濕熱系在太陰而下穢腐之條。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上條言太陰熱邪,外傳陽明。此條言少陰熱邪,外傳陽明,有便腹脹急下之症,宜用大承氣湯。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上章言腹脹滿不大便,宜急下;此章言下利譫語,無腹脹不大便,即有燥屎亦止,宜小承氣湯。

二陽並病,太陽病罷,但發汗潮熱,手足 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太陽症罷,則表症全無。但發潮熱,手足多汗,大便難,譫語者,此陽明應下之症。

小承氣湯

枳殼 濃朴 大黃

此方下劑之輕者。表有邪,加柴胡、葛根;中氣虛,加人參、廣皮、甘草;小便不利,加木通。

大承氣湯

枳殼 濃朴 大黃 芒硝

痞滿腹脹,應急下症,則用此方。

大柴胡湯 見寒熱。

下症雖見,尚帶少陽表症者,則以此方雙解表裡。

麻仁丸

麻仁 白芍藥 枳實 大黃 杏仁 濃朴

熱結陽明氣分者,則用承氣湯。熱結太陰血分者,則此方。

合病

太陽症兼見陽明,名曰太陽陽明合病;太陽症兼見少陽,名曰太陽少陽合病;陽明症兼見少陽,名曰陽明少陽合病。以上兩陽經合病也。若三陽皆見症者,名三陽經合病。夫曰合病,初起一齊發病之謂。若一經先病,先病之經未解,又見一經起者,名並病。若先起之經病解,又見一經病起者,名傳經病,皆非合病也。若太陽與陽明合病,先治太陽,兼治陽明;太陽少陽合病,先治太陽,兼治少陽。凡治外感,先重太陽表症,故見太陽症,多用羌活湯為君。兼陽明症,加葛根;兼少陽症,加柴胡。三陽皆見,三經之藥俱用,而太陽之藥倍之。

三陽合病,多發春夏秋三時。三陽合病,多下利。按《傷寒論》合病,言太陽有二條,不言合病,然用方一以KT KT 有汗,用桂枝葛根湯以解肌,一以KT KT 項背強無汗,用葛根湯以發汗,則暗合陽明合病矣。又明言太陽與陽明合病三條,一以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一以不嘔下利者,但用葛根湯;一以喘而胸滿者,麻黃湯。其太陽與少陽合病者二條。一以自下利者,黃芩湯;一以下利兼嘔者,黃芩東加半夏生薑。陽明少陽合病者一條,以下利脈滑而數者,有宿食,用大承氣湯。三陽合病二條,一曰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不立方治;一曰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者,白虎湯主之。前言三陽合病,一見太陽病,重用太陽表症之藥,再視何經有合病,再加某經藥治之。此言太陽表邪為重,故以太陽經絡而分輕重也。又云合病並病,要看症之多少輕重,舍少從多,舍輕從重主治,未可盡執經絡上分輕重。又見仲景于太陽陽明合病,見嘔加半夏,不加太陽藥。太陽陽明合病,見喘滿用麻黃湯,不用陽明藥。下文太陽陽明合病,見下利用黃芩湯清少陽,不用太陽藥。下利見嘔,加半夏、生薑,不加少陽藥。此又在症上分輕重緩急而言。此告戒經絡病症,互相參治,方無遺漏。

並病

並病者,一經先病未愈,又起一經病者。如先見太陽病未解,又見陽明病,此太陽與陽明並病。如先見太陽病未解,又見少陽病,此太陽與少陽並病。《傷寒論》言二陽並病兩條,一曰面赤色,不足言,陽氣怫郁在表,煩躁不知痛處,但坐以汗出不徹,更發汗則愈。此言宜汗也,雖不立方,然北方冬月麻黃湯,南方羌活湯躍躍矣。二曰太陽症罷,潮熱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宜大承氣湯。此言宜下也。其論太陽少陽並病三條,第一言頭項強痛,眩冒如結胸,心下痞硬,當刺大椎,慎不發汗。脈弦譫語,當刺期門,此言不可汗也。第二言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此言慎勿下也。第三言反下之,成結胸,下利不止,水漿不入,其人心煩,此言誤下變症也。

壞症

汗吐下溫針諸法皆用過而病不解,名壞症。又有汗吐下諸法,顛倒誤用而病不解,亦名壞症。言壞症,非言必壞之症,言無經絡表裡,無汗吐下諸法可治者,故曰壞症。按《傷寒論》壞症兩條,上條言太陽病,汗吐下溫針用過,桂枝湯又不中用;下條言太陽病,已吐下發汗,溫針反見譫語,此為壞症。自此詳之,則太陽病用不得發表解肌,少陽病用不得柴胡和解,陽明症用不得葛根湯,即是壞病。總之,此經之病,用不得此經之方法正治者,亦名壞症。

故曰看其脈症,知犯何逆,隨症治之,而不立方法。

昏冒

昏冒,即昏憒不醒也。內傷而至昏冒,則死。傷寒熱病至昏冒,亦重矣。方書皆言虛,誤也。仲景云︰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當刺大椎、肺俞、肝俞。又曰︰陽明病,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熱,喘冒不能臥,宜大承氣湯。此言冒未至昏者,以下乃言昏冒矣。海藏云︰傷寒傳至五六日,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自語,目赤神焦,稀粥與之則咽,不與則不思,此言熱邪內傳手少陰心經,心火上薰於肺,則神識昏迷,若脈浮數,熱在小腸,用導赤散;脈細數,熱在心經,宜瀉心湯;若浮沉皆數,兩經皆熱,導赤各半湯。

《傷寒直格》云︰邪熱傳內昏冒,脈應疾數。若熱極內甚,脈反沉細欲絕,未明造化,誤認陰症。或有始得病時,陽熱暴甚,初起便見昏冒者。或兩感熱甚,亦有昏沉者。或失下熱極,以至身冷脈微,昏冒將死。若急下之,則殘陰暴絕而死,不下亦死,並宜涼膈散、黃連解毒湯,待積熱散則心胸暖,脈漸出。若有下症者,大承氣湯。可見昏迷症,未可以虛概之。余今酌定解表清裡,化痰消導等法。若 痧疫毒,用升發;寒涼抑遏,用溫散;熱結大腸,用下法︰汗下太過,脈空瀉脫,用補元。

熱入血室

熱入血室,《傷寒論》分四條。首條陽明病下血譫語,總論男女均有此病,故曰下血,不曰經水,但頭汗出,刺期門。少陽三條,則專言婦人矣。第一言經水適來,七八日熱除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言渾似太陽誤下,身不發熱,表邪乘虛入裡,結胸症。但彼以誤下,邪熱傳入陽明腸胃,故成結胸。此以熱邪自傳厥陰血室,故刺期門。第二條言經水適斷,發作有時而寒熱,渾似少陽似瘧症,但彼以邪入少陽心胸之間,而成似瘧,此以邪熱入厥陰血室之所,而成熱入血室。二者病不同,而同用小柴胡湯,以其寒熱發作,如瘧狀相同,肝膽同治,故以小柴胡湯同和解。第三言雖有傷寒發熱之表症,譫語見鬼之裡症,然不用汗吐下等法,以犯胃氣,惟用刺期門,以泄裡熱,服小柴胡湯和解表裡。大凡發熱有氣血之分。日間發熱為氣熱,夜間發熱為血熱。故晝安靜,夜發熱,名熱入血室。然血熱之症,又有虛實不同。血虛發熱,營血不足,如陰虛內熱之症,故脈必細數,治以補血涼血,如海藏四物湯,倍加柴胡,黃芩,以定寒熱。血實發熱,邪熱入血,即熱入血室等症,故脈必數大,治宜涼血,不必補血,歸芍柴胡湯、導赤各半湯,倍加柴胡、芍藥、生地、黃芩、丹皮,引入血分。然其症狀,各有分別,血虛者,其人陰血素虛,漸漸夜間發熱,日間仍能舉動,其熱也緩,其脈細數無神;血實者,素無不足,偶因外有感冒,內有積熱,表邪未散,裡熱未清,或因早食濃味,或因早服補藥,每夜發熱,其熱也甚,其脈數大有力。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熱而瀉之, 然汗出則愈。

此條詳注頭汗下血門,宜互看。陽明表邪,傳少陽內舍厥陰,不得外泄,上薰頭汗出,刺期門肝穴,經絡宣通, 然汗出而愈。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中風發熱惡寒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當自愈矣。今反見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因經水適來,血海正開,熱邪乘虛入於厥陰藏血之室,肝主魂,熱邪內亂神明,是以脅滿譫語,故刺期門厥陰所注之 ,瀉其實熱外泄。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上條言身涼脈遲,不用發表,但刺期門;此條言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血室未閉,熱入血結如瘧狀,宜用小柴胡湯。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上條一言結胸狀,一言如瘧狀,此條又言如見鬼狀,此互發熱入血室,病形不一。兩條言刺期門,一條言小柴胡湯主之,此條言無犯胃氣及上二焦,此總結上文熱入血室,惟刺期門、小柴胡湯二法。

小柴胡湯 見寒熱頭眩。

此方清血室之熱,家秘加當歸、芍藥,則引入血分。立齋以此東加生地、丹皮,亦是此意。

柴芩四物湯

柴胡 黃芩 生地 當歸 白芍藥 牡丹皮

此即海藏四物湯,家秘加入柴胡、黃芩治血虛發熱,今用治熱入血室最效。

歸芍柴胡湯

歸身 白芍 柴胡 生地 丹皮 地骨皮 秦艽 黃芩 廣皮 甘草

此方涼血養血,家秘治血虛,夜發熱,熱入血室,陰虛骨蒸等症最效。

導赤各半湯

血藏於肝而生於心,故心火旺則血亦熱。此方清心火,生心血,家秘加柴胡、歸、芍,兼肝熱而治之矣。

不語

不語之症,內傷外感皆有。外感不語,即噤口傷寒也,世有其症,無其書,故補注之。內傷不語,有舌強不語者,神志仍清,口亦能開,但舌本強硬,不能言語也。有口噤不語者,舌本無病,但牙關緊咬,口不能開而不能言語也。有神昏不語者,呼之不應,問之不答,如醉如睡,而不得言語也。外感不語之症有五條,初起惡寒發熱,失於發散表汗,不得發越,遂發煩熱喘渴,誤認裡熱,誤投涼劑。有口噤不語之症,此寒涼抑遏表邪之一條也。又有發熱日久,熱邪不解,應清火而不清,有下症而失下,諸竅熱壅,語言不出,此裡熱昏沉之一條也。倘因惱怒停食,又兼外冒風邪,發熱譫語渴不消水,人見其譫語,誤認裡熱,苦寒冷凍飲料凝結中焦,今有譫語之後,即變不語,此寒涼抑遏食氣之一條也。又有內積痰飲,外冒風寒,又誤食生冷,與夾食傷寒不相上下,此寒涼抑遏痰迷不語之一條也。以上諸條,即大便秘結有下症者,止用芒硝、玄明粉、硝以消堅,不用大黃重濁泥滯。又有時行異氣,沿門傳染,溫毒濕毒,暴熱暴寒,襲人毛竅,或發疫症, 痧毒氣不得外泄,內擾神明,志識昏迷,叉手捻空,口噤不語,此時疫不語之一條也。治表邪不語,若身表尚熱,兩足無汗六脈浮滑數動,或脈沉伏模糊,治宜辛溫發汗,冬三月北方口不乾者,可用麻黃湯;若口乾者,用羌活敗毒散。餘三月,不用麻黃,竟用羌活敗毒散,佐以石菖蒲、半夏開竅豁痰,禁用寒涼攻下。

治裡熱不語,若身表不熱,手足時常有汗,口乾唇焦,六脈沉數,宜清其裡熱,則諸竅通達,導赤各半湯、涼膈散;有下症者,承氣湯下之。

治食氣不語,若發熱胸滿,手足或冷或熱,唇不焦,口不渴,右脈滑大不數,或反沉伏,先用吐法,隨用理氣稍滯,如保和散、枳桔平胃散加石菖蒲、白豆蔻。無汗者加干葛、防風;太陽見症,加羌活;少陽見症,加柴胡;若表邪已散,時時手足有汗,便結不通,有下症者下之。

治痰迷不語,若胸膈滿悶,惡心嘔吐,口不乾渴,右關脈滑,按之沉弦不數,治宜二陳導痰湯合平胃散,加枳、桔。亦有用吐法,上湧其痰。若有表邪,加各經散表之藥。若表邪已散,手足時時有汗,梔連二陳湯沖竹瀝熱服。若便結不通,有下症者,竹瀝導痰東加玄明粉下之。

治疫毒不語,先用敗毒散散表。若胸前滿悶,可用吐法,吐中有發散之義。若腸胃有積熱,脈見沉數,當清涼解毒,然亦不可驟用寒涼。古人用敗毒散治疫毒,以天地邪氣從外而入,仍要從毛竅而出,發散則毒得外出,苦寒則毒抑遏。

羌獨敗毒散 見發熱。

導赤各半湯 見腹痛。

涼膈散 見發狂。

承氣湯 見便結。

枳桔平胃散 即平胃散加枳殼、桔梗。

梔連二陳湯 即二陳東加山梔、黃連。

竹瀝導痰湯 即導痰湯沖竹瀝。

痰結不語,即令有火,亦防寒涼抑遏。此方清火而無凝滯,化痰而不推蕩。

清胃湯

升麻 生地 山梔 黃連 甘草

膏粱積熱,壅結中焦,則諸竅閉塞而言語不出,故以此方清胃熱,治其本也。

發 症,海藏分四條,一曰溫毒,二曰熱病,三曰時氣,四曰傷寒。至吳氏書,改熱病發曰陽毒,又增出內傷寒涼、陰症發 共為六條。然究其實,傷寒熱病者多,陰症發 甚少。

即內傷寒冷抑遏,陽火不伸以致發 ,不過用辛溫升散之法耳,亦未可遽作陰症主治。就目今所發之 ,只須依海藏四條為正。

一曰溫毒。冬時觸冒寒毒,至春始發,郁久變熱,故以溫名。又有冬令應寒反暖,亦名溫毒。

人感溫毒,外冒風寒所束,溫氣不得發泄,則惡寒拘急,身熱足冷,無汗脈浮,或脈伏,宜以敗毒散升麻葛根湯散其表邪,則溫毒外泄而脈出汗出, 氣自透。若裡有積熱,然後用升麻清胃湯、消毒化 湯清熱。

二曰熱病發 ,即陽毒發 。濕熱燥火 傷人血分,蒸釀發出。其症目赤狂言,咽痛煩悶,如紋錦,不惡寒反惡熱,初起脈見浮大,先以升麻葛根湯升散陽明 毒。若脈沉而數,身熱不退,隨以消毒犀角散、石膏化 湯、升麻清胃湯清其裡熱。便結腹脹,下症悉具,以當歸大黃丸加柴、葛以下之。

三曰時氣發 。此天時疫毒加臨,長幼傳染,初起惡寒發熱,或耳聾足冷,煩悶下利,呻吟嘔惡,此等之 有表症者,羌活敗毒散、升麻葛根湯。已發者消毒飲合升麻清胃湯、化 湯化之。若食滯中焦,宜消導,忌寒涼。故治疫邪,治無定法。若寒淫所勝,治以辛溫;寒濕所勝,治以溫燥;濕熱所勝,治以苦寒;燥熱所勝,治以甘寒,隨各年時氣以治者。

四曰傷寒發 。內有積熱,外傷暴寒,束於肌表,蒸發紅 。或當汗不汗,當下不下,熱毒蘊蓄,亦令發 ,每發於十日之外。不論日數,但頭痛足冷,惡寒發熱,脈浮大,有太陽症,用羌活敗毒散。若寒熱耳聾,煩悶咳嘔,脈見弦數,有少陽症,用柴胡湯。若目痛額痛,鼻乾不眠,脈見洪長,有陽明症,用升麻干葛湯。若表散裡熱,脈大沉數,用解毒化湯,升麻清胃湯。若有下症,脈浮弦數,大柴胡湯;脈大長數大,干葛湯。脈沉數大,三化湯、大承氣湯。

楨按發 症,以發出為主。然 之不出有五,一曰表郁寒邪,二曰積熱火閉,三曰內傷冷飲,四曰食滯中焦,五曰痰窒中脘。若外鬱表邪,散表則 出;裡壅邪熱,清裡則 出;內傷冷凍飲料,溫中則 出;食滯中焦,消食則 出;痰凝中脘,化痰則 出;此始發之工夫也。

即出之後,若 痕不化,又看有何症何因。表邪尚在者,發表則 化;熱結在裡者,清熱則化;內傷冷凍飲料者,溫中則 化;食滯中焦者,消食則 化;痰凝中脘者,豁痰則 化;便閉不通,腹實脹悶者,行大便則 化。今之治 初起,但知升提以發之,那知 滯不出症因多條。夫發 用升發忌苦寒,人知之也;化 用升發忌苦寒,人不知矣。化 而用苦寒,忌升發,人知之也。化 而用消導忌苦寒,人不知矣。至於寒飲抑遏,食滯痰凝,症外之兼症,所當先治,人人忽之矣。夫傷寒從表傳裡,邪熱斂結腸胃者,當立下法。今 症疫邪,自腸胃而發於外,熱邪散漫體中,不肯斂結於腸胃,故但立發表清裡二法,不立承氣下行之方。或遇大便不通,立當歸大黃丸。因傷寒熱在氣分,可用承氣湯。 症熱在血分,濕火傷血,大便挾熱下利,用黃連芍藥湯。燥火傷血,大便閉結,用當歸大黃湯丸。此設雖發前書之未發,然亦淺而易明者。更有熱病發狂,誤食葷腥血肉,稠粘膠固,與邪熱 毒結紐不解,唇口焦裂,口臭牙浮,渴不消水,煩熱昏沉,最難醫救。用保和散沖竹瀝、蘆根汁潤燥消導,不愈。用干葛、石膏治之。唇口燥裂,身熱不減,用潤腸下順治之,譫妄愈甚。夫保和散,但能消穀食痰涎,不能消葷腥血肉之油膩。干葛石膏湯,但能清陽明氣分無形之熱不能清陽明腸胃血分有形之積熱。承氣順腸,但能解下部大腸燥熱之結,不能解上焦胃家稠粘濕熱之結。是以膏粱濃味積熱上沖,常有唇焦口爛,牙齦潰腐,口臭口乾之症,家秘不用葛根、石膏、而用升麻清胃湯重加楂肉,略佐砂仁少許,以行生地之滯,宣發陽明血分積熱,實有苦心。以熱病與 痧,誤食葷腥者,必死,余故發此死中求活。總之, 毒之症,皆陽明積熱所致,以其熱在血分,故外現紅點。古人用升麻干葛湯于初時發 ,人人知也;余以升麻清胃湯繼後化 ,人所不知也。至以清胃湯重加楂肉,以救葷腥所傷,佐砂仁行滯,宣發腸胃血中伏熱,又法外之法,當互參唇焦門者。夫唇焦口燥,渴而引飲,熱在氣分,發渴之症,用干葛石膏,人人知之也;唇焦口燥,渴不消水,脈大不數之症,不用干葛石膏,而用消導之法,則不知矣。至於 毒內結,唇焦口燥,熱在血分,不渴之症,用升麻清胃湯清陽明血分之熱,人都不知也。夫 毒痧痘初起,用升麻干葛湯,要知妙與白芍藥同用,則能宣發血中之伏火。初起不用清胃湯者,以升麻同生地、川連,則涼血太過。今余用於末後化,無化早之患,此于升麻紫草化毒湯中參化出來。今後治 初起,以升麻干葛湯發之,後以升麻清胃湯化之,可為後世不磨之法。古人以犀角地黃湯治陽明血熱鼻衄,又以犀角化陽明血熱發 ,曰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以其同散陽明血熱之藥,同解陽明血熱之毒,故可以升麻代犀角。然余獨以犀角地黃湯濃重,但宜於滋陰症中。若以化 論之,則石膏、知母、芩、連偏於涼氣,失於涼血,犀角地黃湯。偏於滋陰,失於凝滯,不若升麻清胃湯輕清涼血,且發且化,又與升麻干葛湯,節次相承之妙也。故余補注,難用犀角以升麻易之。惟不忌凝滯者,犀角地黃湯亦可用也。此升堂入室之工夫。

羌獨敗毒散 見發熱。

發 之症,時行疫毒者多,故用敗毒散,先散表邪。

解毒化 湯

大力子 荊芥 防風 川連 桔梗 蟬蛻 生甘草

痧發出,裡有熱者,當以此方清熱化 。

升麻干葛湯 見煩躁。

發毒見太陽表症,當以敗毒散。若見陽明症,則以此方升發。用敗毒散,散背部 伏,用升麻葛根湯,發胸面不透,並唇焦口爛,嘔吐介齒,此妙裡工夫也。

消毒犀角飲

桔梗 荊芥 連翹 防風 黃芩 犀角 生大力子

痧已出,身熱不減,故立解毒湯,治熱之重者;立消毒飲;治熱之輕者。

石膏化 湯

石膏 知母 人參 甘草 葛根

解毒化 湯,通治六經裡熱。此方專治陽明裡熱。症重者,二方合用。若熱極生 ,用涼膈散、三黃解毒湯。

當歸大黃湯

當歸 生大黃 川黃連 甘草

熱重便硬,有下症者,立此方涼大腸血熱。以 症屬血,故加當歸。 症不宜大下,故加甘草。

大柴胡湯 見潮熱。

大干葛湯 見頭痛。

少陽表熱有下症,當以大柴胡湯雙解。若陽明表熱有下症,家秘化立此方。有此二法,則少陽雙解,陽明雙解,確不紊亂。

三化湯

大黃 枳實 濃朴

血熱便閉有下症者,當歸大黃丸下之。若氣熱便閉有下症,則用此方。加甘草即調胃承氣湯。

犀角大青湯

犀角 大青 梔子 豆豉

此方即梔子豆豉東加犀角大青,能解陽明血中之毒,故為 症之要藥。

升麻清胃湯
升麻 川連 生地 丹皮 甘草 木通 干葛
清胃湯,清陽明氣分熱毒。此方清陽明血分疫毒。故 症口燥唇焦,熱而消水,氣分熱也,用干葛清胃湯;若口燥唇焦,熱不消水,血中伏火,升麻清胃湯。大凡膏粱積熱,口臭唇焦,牙齦腐爛,多用此方,以葷腥能傷血分耳。加楂肉、砂仁,善消油膩葷腥。加木通,合導赤各半湯,能利小便。加枳殼,合川連枳殼湯,而清大腸積熱。邪火傷血,則發;濕火傷血,大便泄;燥火傷血,大便結。當歸大黃丸,清血中燥火,潤大腸結。余化用此方,治燥火傷血,腹痛赤痢,止大腸之泄。

溫病

《內經》以冬月天寒,人傷而即病者,名傷寒。若傷而不即病,寒邪鬱而成熱,至春而病者,名溫病。《傷寒論》。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同言太陽病,以不渴惡寒名傷寒,以渴而不惡寒者,名溫病。然則《內經》所云,明溫病之原,仲景所云,別溫病之症。知病原,識症狀,知傷寒溫病之所以別矣。第《內經》所謂溫病者,冬受寒邪,至春始發之溫病也。仲景所謂溫病者,人感濕熱,當時即發之溫病也。進而求之,即春之溫病亦有三種,有冬傷於寒,至春而成溫病者;有冬感溫氣,至春更感溫熱,而病溫熱、溫毒者;有非冬感寒,非重感溫熱,但遇時行溫熱之邪。而即發溫病者。是此而知傷寒不獨于冬,四時有暴寒,皆能傷寒者。溫病不獨發於春,四時有暴熱,皆有溫熱病者,但要明其病原主治耳。楨又悟得傷寒之邪,傷於太陽從表而起;溫熱之病,感於陽明而入腸胃,自內而發。故溫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若先感溫熱,又冒風寒,而發身痛頭痛,惡寒發熱而渴者,此太陽有表邪之寒熱病。不得名之溫熱病也,當發表清熱和解主治者。故太陽傷寒,用羌活敗毒散發表。

若太陽寒熱病,則用羌活沖和湯和解。陽明傷寒,用葛根湯發表。若陽明寒熱病,則用干葛石膏湯和解。若少陽傷寒,用羌活柴胡湯。少陽寒熱病,用小柴胡湯和解。若身痛頭痛,惡寒發熱,口不渴者,乃三時暴感之傷寒症,非溫熱之症。總之,傷寒外感風寒,裡無積熱。

故初起以辛溫散表,不可早用清涼,直待表散裡熱,方用清裡。今溫病先感熱而病者,故宜清涼和解。惟惡寒身痛,無汗脈浮,表有寒邪者,方用辛涼散表。《活人》云︰傷寒者,冬傷於寒即發之寒熱病也。冬溫者,冬有溫氣,感而即發之熱病也。春溫者。冬傷於寒,至春陽氣發升,寒邪鬱而發熱之溫病也。風溫者,不因冬感寒邪,即於春令,感當時溫熱之氣而病者。然此皆一人自感而獨病者。若暴寒暴熱,天地之邪氣流行,沿門長幼皆病者,此名時疫之病。

羌活沖和湯 見發熱。

溫熱之病,陽明經多,然亦有兼太陽者,故立此方和解,以溫症用不得麻桂辛溫耳。

干葛石膏湯

升麻 干葛 知母 石膏 甘草

此方和解陽明表裡症,帶太陽仍加羌活。

小柴胡湯 見寒熱。

此方和解少陽表裡者,若帶太陽表症,加羌活;帶陽明表症,加干葛。

涼膈散 見發狂。

溫病表解裡熱者,以此方清熱;若帶表症,仍加表藥。

三黃巨勝湯 見發狂。

此方專治陽毒,故溫熱重者用之也。若帶表症,仍加散表之藥。

三乙承氣湯 見大便結。

溫病裡熱,止須清裡。然有熱結大腸大便不通者,以此方下之。

疫病

疫邪之症,長幼相似。若一人獨病,不染他人者,此人自感,非大災之疫也。疫症之原不一,如春時應暖而反寒,則有寒疫。冬時應寒反溫,則有溫疫。推之於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應燥而反溫,及久雨之濕,久旱之燥,偏於太過者,則皆可成疫也。《傷寒論》惟注溫疫、寒疫,不知六氣之不正者,皆能發疫也。故各隨時氣之不正者主治,則得之矣。總之,時令應暖而反寒,散寒邪即是治疫;時令應寒而反溫,清溫熱即是治疫;應燥而反濕,祛濕邪即是治疫;應濕而反燥,清燥火即是治疫。

寒疫,即時行之傷寒病也。既冒寒邪,當以辛溫散表。若內無積熱,太陽見症者,冬月北方用麻黃桂枝湯,南方用羌獨敗毒散等。若表邪未散,即內有積熱者,亦止宜羌活沖和湯等和解,未可用清涼。若陽明見症者,冬月北方葛根湯,南方升麻干葛湯。少陽見症者,北方柴胡桂枝湯,南方柴胡防風湯。若寒邪已散,裡有結熱,仍照傷寒清裡之法。

溫疫,即時行傷熱病也。熱邪帶表,當以辛涼解表。太陽見表症,羌活沖和湯。陽明見表症,升麻干葛湯。少陽見表症,小柴胡湯。溫疫禁用辛溫,若裡有結熱,涼膈散、三黃湯、人參白虎湯。有下症者,三乙承氣湯選用。若表邪未盡,仍要先散表邪,然後清下。

濕疫,即時行傷濕病也。濕邪之症,當分寒濕熱濕。發熱無汗,身痛拘緊,口不消水,脈濡而小,此太陽寒濕之症,宜辛溫散表,羌獨敗毒散、羌活勝濕湯。若少陽見症,加柴胡;陽明見症,加蒼朮、白芷。發熱多汗,口渴消水,脈洪而數,此陽明濕熱之症,宜辛涼解肌,升麻干葛湯合神朮湯。若兼有太陽表症,合羌活沖和湯。少陽見症,合小柴胡湯。

燥疫,即時行傷燥病也。燥熱之症,多傷手陽明大腸、手太陰肺,故燥火之症,每多煩渴喘逆,當用清燥之藥,如人參白虎湯、清燥湯等,切忌溫燥,又不可發汗、利小便,重亡津液。又不比內傷之燥,可用滋陰凝滯。

麻黃湯 桂枝湯 見惡寒。

羌活敗毒散 見發熱。

雙解散 見發狂。

寒疫可用辛溫,若溫熱之疫,即有表邪,止用此方辛涼雙解。

干葛石膏湯 見寒熱。

太陽溫疫,當以雙解散治之。陽明溫疫,則以此方雙解。若兼少陽,合用小柴胡湯。

涼膈散 見發狂。

溫疫病有表症,當以前方雙解。若表邪已解,當以此方清裡。

知母石膏湯

知母 石膏 粳米 甘草 麥門冬

涼膈散,通治上焦裡熱。此方專治陽明胃熱。若下部有熱,再加清下部之藥。

三黃湯

黃連 黃芩 大黃

前二方,治上焦溫熱。若三焦皆熱,大便燥結,當用此方。

六一散夏令濕熱溫疫,當用此清利濕熱,從下竅而出。

神朮湯

防風 熟蒼朮 石膏 甘草

濕熱疫邪,當分表裡主治濕熱在裡,用寒藥以清熱,淡藥以利水。若濕熱在表,用風藥以散濕,燥藥以勝濕,佐以石膏、甘草,則濕熱盡去。

蒼朮防風湯

風濕疫邪,散表為捷。防風勝濕,蒼朮燥濕。兼寒者,加熱藥;兼熱者,加寒藥。此二語開無窮之悟。

朮附湯
熟附子 白朮
寒濕疫邪在表者,宜用辛溫散濕。若裡有寒濕,當以此方主治。

人參白虎湯 見潮熱。

燥熱疫邪,肺胃先受,故時行熱病,見唇焦消渴者,即用此方。

清燥湯 見喘逆。

陽明燥熱疫症,用前白虎湯。若燥傷肺氣,而見發熱喘嗽,則以此方清肺。若陽明燥熱,上沖刑肺,二方合用。

夾食

《傷寒論》胸滿條,有煩熱胸中窒,用梔子豉湯。又有胸中痞硬,氣衝咽喉不得息,當吐之。

此二條,言胸前胃家滿悶,一以清胃熱,一以吐胃痰主治也。至心之下腹之中硬滿,則曰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又云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大陷胸湯主之。此二條,一言心腹硬滿,用承氣下腸胃燥屎。一言心下至小腹硬痛,用陷胸湯下胸腹痰飲。至論病後新瘥,強與穀食,故令微煩,當捐谷則愈。此言病後食複之症也。捨此別無食滯中焦,胸膈飽悶,而用消導之法。不知今之患傷寒熱病, 痧疫毒,因食滯中焦,凝結胃陽,不能敷布作汗,內外結紐,互相蒸釀,久熱不解,至死者比比,良由世有夾食傷寒之名,前賢未有夾食治法。余今參悟方法主治。夫食滯中焦,外冒表邪,病因不一。有先因感冒,而食滯不消者,此因感冒停食,外感為本,食滯為標。有先因食滯,感冒風寒,食滯為本,外感為標。二者雖有標本之分,然當擇其急者先治。二者皆急,當以二者並治。古人云急則治標,人多錯解。此言重在急字,言治病當先治本。若標病急,當舍本先治標矣;若不急,仍先治本。進而詳之,更有說焉。例如表熱食滯,必得表汗外出,表熱外解,則食始消。不知欲發表邪,必得胃陽敷布,方能作汗,故以一半消食,一半發表治之。若胃氣衝和者,則能作汗外解。若痰涎食重,膠固胃中,而以表裡和平治之,則不應矣。於是家秘立保和散細研為末,以散胸前凝結,又以升陽解表湯煎湯調服,蒸助胃汁,則作汗外解。若表邪未解,表熱方盛,食滯不消,而裡已熱結,且唇焦口燥,用不得快膈末藥者,則以前方同煎,以湯潤燥。夫胸前食滯,膠固不開,不用消化,則熱久神昏,必至於死。消化之藥太燥,則熱得燥而燥愈甚,亦必至死。用潤不及,則偏於燥而熱不減。用潤太過,則偏於潤而結愈固。

仲景用山梔豆豉湯,治裡有煩熱,不能作汗外解。河間又發豆豉、石膏、滑石,同蔥白能發裡熱無汗之症,均有至理。家秘用保和散以消胸膈痰食,多沖竹瀝、蘿卜汁,以其潤而不燥,寒而不凝,不獨能消痰食。且燥火閉郁,非此不清,燥熱無汗,非此不潤,平淡切病,常能起回生。惟葷腥食重,抑遏表邪者,多有不應。若 痧疫毒得葷腥者,百無一生,以疫毒得葷腥濃味,則凝伏不出,腸胃必腐,後下血水,更重於他病耳。故治夾食,必互參毒及唇焦胸滿,方能得手。

家秘保和散半夏 濃朴 枳殼 香附 楂肉 萊菔子 麥芽 川連 豆蔻 石菖蒲
上為細末,白湯炮服。有燥熱,沖竹瀝、蘿卜汁,或煎湯以服。

此方消痰化滯,家秘治胸滿寒熱,夾食夾痰,先服此方,隨服後方升陽解表湯。

若表裡並急,前後二方合用,古名保和丸。然胸前凝結,必須散以散之,湯以蕩之。若丸以緩之,則胸前愈加填滿。

升陽解表湯升麻 葛根 羌活 防風 柴胡 枳殼 濃朴 廣皮 甘草 半夏此方升發胃氣,敷布胃陽,作汗散表,家秘治發熱胸滿,表邪不解之症。若表症重者,先服此方散表。若表裡皆重,前後二方合服。五味以散表,五味以宣散。胃陽,敷布作汗。

古人以一味表藥,一味涼藥,和解表裡。又以一半散表,一半清理,雙解表裡。今家秘化立此方,和解夾食外感,以開化方比例之妙法。

痙病

強直反張之病,名痙病。按痙病與傷寒相類,但多項背反張為異。治分表裡陰陽、虛實寒熱。《金匱》以太陽發熱,無汗惡寒,名剛痙,發熱有汗不惡寒,名柔痙。此以有汗無汗,別寒濕傷營、風濕傷衛而定名者,雖不明言發汗解肌,然細玩首章原文,以有汗無汗立說,仍暗度金針于太陽傷寒發汗解肌同條處治。但痙病不獨在冬月,三時皆有者,故不明示麻桂辛溫,發汗解肌。又因痙勁強直,多有營衛不充,外冒外淫致病,用不得大汗發表。故下章云︰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蓋言太陽發熱之痙,惟以散表為正治。今以脈沉而細,用不得散表,則難治矣。是此可見太陽發熱之痙,設脈浮緊而大者,仍可用散表方法而不曰難治矣。下文又言太陽病發熱無汗之病,本宜發汗,若脈沉而細,大發其汗,因汗太多,亦能致痙。若發熱有汗之中風症,脈沉而細者,下之亦能致痙。瘡家雖身疼痛,若脈沉而細者,誤發汗亦成痙。即太陽病症備,若脈沉遲,止用栝蔞桂枝湯。再三告戒脈沉而細者,汗下俱禁者也。然下文云︰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按此條但言無汗,不言脈沉細,故仍用葛根、麻黃,以發太陽陽明之表,明示首章發熱無汗反惡寒之剛痙,若脈不沉細,仍用發表治法。下文云︰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介齒,可與大承氣湯。按此條不言無汗,不言脈沉細,明示首章發熱有汗之柔痙,若脈不沉細而實大,仍可用大承氣湯以下者。首章恐痙病之脈有沉細者,即無汗表症之剛痙,亦用不得麻黃湯。即有汗發熱之柔痙,亦用不得桂枝湯。

此章恐發熱無汗,脈大不沉細之剛痙,應汗失汗,故複立葛根麻黃湯。又恐發熱有汗,脈數不沉細之柔痙,應下失下,故複立大承氣湯。兩面告誡,可見仲景惟以病之無汗有汗,脈之浮細浮大,沉細沉實,端在表裡虛實,詳示發表攻裡者也。海藏有口噤,背反張,名太陽痙。

低頭下視,名陽明痙。一目左右斜視,手足搐搦,名少陽痙。其意欲以背為太陽,胸前為陽明,目之斜視左右為少陽,以定經絡。然項強之症,屬陽明者多,而陽明之脈入目,陽明之脈左右交加。兩目亦能斜視,未可以此為定論。丹溪有人參、竹瀝主治者,此因內傷痙病,血液枯燥,經絡不潤成之故耳。薛新甫有瀉青丸、異攻散、六味丸、逍遙散、四物、歸脾、三乙承氣,家秘用舒筋湯等,此皆內傷痙病,分別虛實補瀉,而非外感六淫致痙之條也。今餘詳注仲景之痙病於前,次述三公之論於後,則外感六淫,內傷致痙諸條皆全矣。余讀《傷寒論》,見仲景以冬月傷寒立論,但榜及風濕、風溫,而不及三時之寒熱等病,讀《金匱》痙病論,見以中濕、濕熱、中 等症,次列於後。余今著《傷寒大白》,比例《金匱》痙病論,先以傷寒、寒熱、溫熱病立論卷首,兼以發 、夾食、痙病。次附於後,則外感致病諸條皆全矣。

陰厥陽厥

按厥逆、厥冷、四逆,一也。陰陽二病,皆能發厥。然陰厥易明。惟陽厥有陽邪內傳陰經,脈數沉細,誤認陰寒者。有陽邪內傳陽經,冷汗時出,誤認陰寒者。有表邪內伏,身冷無汗,脈伏不出,誤認陰寒者。不知陰寒起病,身不發熱,口不作渴,二便清利,神氣清爽,手足厥冷,不能舉動,六脈沉遲不數,此陰經寒厥之症。《傷寒論》以四逆湯、乾薑甘草湯、吳茱萸湯等,治氣分火虛厥冷。于惡寒門,有當歸四逆湯,治血分冒寒。又立芍藥甘草附子湯,治血分惡寒。類于厥冷,即可推此以治彼。以上治陰經陰厥之法也。若初起發熱惡寒,熱久不涼,漸至手足皆冷,又或熱片時,神昏不語,或獨語譫妄,身雖厥冷,手足仍能舉動,大便或閉或瀉,小便赤澀,甚至自遺不覺,其脈沉細而數,此陽熱傳入三陰,乃陰經陽厥之症,用寒藥則礙厥冷,用熱藥則礙陽邪,故仲景用四逆散疏通胃陽,陽氣外達,待厥愈足溫,再清其熱。若初起發熱,自汗煩躁,至八九日忽然四肢厥冷,口燥唇焦,煩渴引飲,神昏不語,揚手擲足,身雖厥冷不欲衣被,冷汗常出,脈大沉數,或數時一止,此陽邪傳入三陽,乃陽經陽厥之症,宜河間涼膈散、白虎湯、黃連解毒湯。清內伏之熱外發,則手足溫暖。然後看裡有結熱者,再清之。有下症者,二承氣湯選用。若初起惡寒發熱,六脈或浮大,或沉伏,煩躁呻吟,忽爾手足皆冷,此表汗不出,表邪內伏之厥冷,宜升陽散火湯、羌獨敗毒散發散表邪,則汗出厥愈。以上三條治陽厥之法也。另有夾痰、夾食、夾食氣,填塞中脘,升降不通,胃陽不得四布,亦令人手足厥冷,宜用消導痰食,導痰湯、保和散再加開豁之藥。

升陽散火湯

升麻 葛根 羌活 獨活 柴胡 白芍藥 防風 甘草

裡熱見厥,用涼膈散等。表邪內伏厥冷,以此方升散。

羌獨敗毒散

三陽表邪內伏,用升陽散火湯。太陽表邪內伏,則用此方。

黃連解毒湯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

熱在上焦而厥,用涼膈散。熱在中焦,用白虎湯。若三焦皆熱,則用此方。

大承氣湯 見大便秘結。

甘草乾薑湯

甘草 乾薑

此條本是陽症,因表虛脈浮,衛虛自汗,又誤汗複亡其陽,故使厥。誤下複竭其陰,故咽中乾,煩躁。若用溫複陽,則礙咽乾煩躁。用寒,則礙厥冷。故此方以乾薑暖中。甘草緩急,待其胃陽敷布,厥愈足溫,然後作芍藥甘草湯,調和陰血。

芍藥甘草湯

芍藥 甘草 石膏 荊芥

此方妙法,妙在石膏、荊芥辛涼上焦,潤其咽乾煩躁;又藉其辛涼入血,助芍藥、甘草下緩肝急,使其腳伸;脫去乾薑辛熱,以防胃熱譫語,微露下文用調胃承氣湯,複清胃熱。

調胃承氣湯

大黃 枳殼 濃朴 甘草

複陽太過,不耐辛溫,胃熱譫語,暫用此方。

四逆散柴胡 白芍藥 枳實 甘草三陽表邪內伏,四肢厥冷,升陽散火湯等發之。熱邪內傳,四肢厥冷,涼膈散等清之。三陰臟寒而厥冷,以四逆湯等溫之。今本是陽症,因熱邪內傳陰經而厥冷,故以柴胡、白芍藥疏通肝膽,伸陽氣外達,則肝主四末而四肢自暖。又以枳實、甘草疏通陽明裡氣,伸胃陽外布,則胃主手足而手足自溫。此方分治陰經陽厥,與陽經陽厥不同者。

涼膈散 見發狂。

白虎湯 見潮熱。

吳茱萸湯 見惡寒。

白通豬膽湯

厥冷有脈,用四逆湯。脈伏,加蔥白以通陽氣。陰極發躁,加膽汁以監製。家秘恐凝濁,易川連少許,宗連理湯法。

當歸四逆湯

當歸 白芍藥 桂枝 細辛 通草 甘草 大棗

此治血虛冒邪,不能發汗外出。例如氣虛冒邪,而用人參敗毒散、參蘇飲。

麻黃升麻湯

麻黃 升麻 知母 石膏 當歸 芍藥 黃芩 甘草

此治誤下邪伏,故用升散法從表發出。以知母、石膏、黃芩清裡熱,以歸、芍引入血分至深之處。家秘加羌活,去麻黃,以其咽喉不利吐膿血耳。

足冷

《傷寒論》有先發熱後發厥之陽厥,又有初起不發熱即見逆冷之陰厥,此人人知之也。至發熱之症,表邪內伏,上身熱而兩足獨冷。 痧內伏,上身熱而嘔吐足冷,即身熱多汗,脈見沉數,口舌生苔而兩足獨冷,此前書未有。不知寒邪初傷,未曾發熱,乃有足冷。若上身發熱,則一人之身,豈有兩足獨冷之理。且冬寒之時,無病患常有足冷。若傷寒已經發熱,即冬月手足亦應溫熱。若兩足尚冷,即為表邪未伸,熱邪未得發越。況熱令之時,人之手足皆暖,豈有上身發熱,兩足反見獨冷乎﹗家秘用羌獨敗毒散解表,以足冷之表邪,惟獨活可解耳。若失用獨活,雖用發表,下部之邪終不散,重則變症,輕則纏綿,即令愈後,恐防痿痺絕足。故凡汗出而身熱不解者,非裡熱即表邪。若裡有結熱而發熱不涼,必是遍身時時有汗。若身大熱而煩躁足冷,斷非裡熱,必是表邪未散,或 痧未出。若是熱深厥深之裡熱症,必然遍身皆冷。今身熱而足獨冷,必是表症未解。故凡煩悶喘嘔,身熱足冷,便是發之候。余治熱令之熱病,無論有汗無汗,脈浮脈沉,一見身熱足冷,乃改常之重症,故從症不從脈者,如是治法,或有汗出而愈者。或先有寒涼抑遏,一汗不能全解,連作三四次汗而愈者。惟 毒久遏,凶多吉少。然 色鮮明,亦有不死。惟葷腥食重,抑遏 痧表汗者,多不能生。常見夏秋熱症之人,內有積熱,外冒表邪,又被飲食寒涼抑遏胃陽,陽明邪熱不得發越,但頭汗遍身無汗。又有 痧疫毒,抑遏胃陽,亦不能宣揚外發。余常以枳殼、濃朴、廣皮三味松發胃氣,又以柴胡、葛根、防風三味宣散表邪,有表邪者汗必出,有 毒者 亦現。因此悟得但頭有汗,遍身無汗之症,方書以水飲、蓄血、中焦不得宣通主治。例如濕邪凝結,用蒼朮、濃朴、葛根、防風。寒邪凝結,用生薑、羌活。熱邪凝結,用黃連、枳殼。

食積凝結,用麥芽、豆蔻。痰飲凝結,用半夏、石菖蒲。要知枳殼、豆蔻、香附、砂仁,為胸前之總司,葛根、升麻,乃宣揚胃氣,手足溫暖,遍身熱越,汗出表解,故宣揚胃氣,乃發汗之妙法也。按足冷與面赤皆系表邪,然面赤色在上部,人人知之。足冷在下部,人多忽之,故余特補著。然治足冷,互參發 、夾食治法,故升麻解表湯,家秘通用者。

獨活湯

獨活 防風 柴胡 葛根 廣皮 甘草

身痛,加羌活;胸滿,加枳殼;嘔惡,加半夏、濃朴、白豆蔻、川黃連。

和胃透肌湯

濃朴 枳殼 廣皮 柴胡 葛根 防風

足冷皆系表邪,但未明表汗 痧,故立一舉兩得之方。

升麻解表湯 見夾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