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齋百一選方

宋 王璆原


卷之十六 第二十四門 癰疽瘡腫 瘰癧疥癬 頭瘡 漏瘡 瘤贅 軟癤 斂瘡口 驢涎 馬汗入瘡 疔瘡 便毒 乳癰(見婦人門) 雜瘡 髭瘡 狐刺

治腦疽發背

腎癰奶癰,一切瘡腫等疾。詹判院傳。

鹿朴(在處人取其葉搗汁,投溪潭中以醉魚;江西人謂之魚醉草,紹興人謂之鹿木)
上臘中取根,搗銼為 咀,每服三、四大錢,無灰酒一大盞,煎至七分盞,去滓,空心食前帶熱服,忌蔥、醬、酒等。煎時不得犯銅鐵器。病深者日進三、四服,並不用膏藥貼。無問男子、婦人、癃老、幼小,遠年近歲,體虛氣實,一切瘡腫,凡在身者,種類殊異,悉皆治之。已潰膿自出,未潰毒自消,不耗真丸,不動臟腑,入少甘草、石 荔同煎尤佳。有娠

治癰癤

任和卿方。

牛皮膠以湯泡動,攤紙上,隨大小貼瘡上即安﹗

萬金散

治一切癰疽發背瘡腫,治便毒最驗。韓市舶寧道方,此即淮西趙參議所傳,劉鵬察院萬金散,東平陳彥哲有序多不複錄。如大便秘澀,可服拔毒黃耆散。

大甘草(半兩,為粗末) 沒藥(一分,研) 大栝蔞(一個,去皮,切)
上三物用無灰酒三升,熬至一升,放溫頓服之,如一服不盡,分三服連進,屢有神效。

拔毒黃耆散

黃耆 大黃(酒浸,煨) 羌活(去蘆) 甘草(炙) 當歸(去蘆) 芍藥 白附子(炮) 黃芩 杏仁(去皮尖) 連翹(以上等分)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先以黑豆半兩或二合,水一大碗,煎至七分,去黑豆,入藥末三錢,再煎至一盞,食後一日兩服,候逐下惡物即止。其貼瘡斂瘡藥隨宜用。

治穀道前後所生癰

謂之懸癰。韶州醫人劉從周方。林謙之祭酒雲,用好粉甘草一兩,四寸流水一碗,井河水不可用,文武火慢慢蘸水炙,約自早炙至午後,炙水令盡,甘草心,覺水潤,然後為透,細銼,卻用無灰酒二小青碗,入上件甘草,煎至一、二服便可保無虞。此病初發如松子大,漸如蓮子,數十日後始覺赤則難治,服此藥,雖不能急消,過二十餘日必消盡矣。投兩服亦無害。癰已破,服此藥兩服,瘡即合,甚妙﹗

治癰疽發背

湯壽資雲,光州有人患腎癰,大小便皆秘,甚以為苦,本州胡判官令以明淨牛皮膠,炭火上燒成黑灰,研極細,每服五錢,以米飲調下,服至二兩許方通,所下皆穢惡物,癰腫遂消,不複出膿。胡雲,凡瘡腫皆可服,不拘多少,以臟腑通利為度。

水調膏

治一切腫毒水調膏,葉道人傳。

小粉不以多少,炒令焦黑,研細,先以米醋一大盞,入捶碎皂角二挺煎滾數沸,濾去皂角滓,蜜收之,逐旋調藥,或攤紙花上敷之。

治男子腎癰,婦人乳癰

一切赤腫 毒,服之自散,周才傳。

赤土(一皂子大) 木鱉子(七個,炮,去皮)
上同研,令極勻,分三服,熱酒或米飲調下,食後服,不動臟腑,不過一劑即效。

治發背

初作,取水蛭置腫上,令飲血,脹自落,別換,脹蛭以新水養之即活。吳內翰備急方云,其侄祖仁,一日忽覺背瘡赤腫如碗大,急用此治之,至晚遂安。

又方,生甘草末,酒調二錢匕,頓服,五中奉遽服之得效。療腫毒癰疽,未潰令消,已潰令速愈。草烏頭為細末,新水調,雞羽掃腫處,有瘡者,先以膏藥貼定,勿令烏頭抹著瘡。有人病瘡腫頗甚,以此塗之,坐中便見皮皺稍稍而消。初塗藥,病患覺冷如冰,瘡乃不痛。

治癤毒同癰疸發背

初作時貼散立效。唐 主簿方。

草烏頭(去皮) 秋後芙蓉(葉陰乾)
上等分為細末,生薑自然汁調如膏,敷瘡腫,四面留一小竅,出毒氣,乾則易之。其冷如冰,痛立止,腫立散。毒氣盛者,加天南星末等分。

消毒散

治一切腫毒,及治腫而疼痛者。滁醫魏全方。

天南星 鬱金 木鱉子(去殼) 草烏頭 赤小豆 朴硝(令研細,旋入)
上等分,並生用,為細末。如腫赤色,用冷水調敷,掃腫四畔;如不赤色,用溫淡醋調敷之。

神仙靈寶膏

栝蔞五個,取子細研,乳香五塊,如棗子大,亦細研,以白砂蜜一斤,同熬成膏,每服二、三錢,溫酒化下。大治發背,諸惡瘡等,日進二服,無不立效。嚴州士人一通判,忘其名,母病矣。通判公急市藥治,服之即愈。楊和玉得此方,家中使令凡百瘡腫等患,服之皆效,遂合以施人,無不驗者,漏瘡、惡核並皆治之。此即鄭府朱保義所說神妙方。

治癰疽發背腮等疾

赤小豆為細末,以新汲水調,敷瘡及四旁赤腫處,乾落即再敷。

又方治發背。

以不耕之地遇野人糞為蟲鳥所殘處,即以杖去糞,取其下土篩以敷之,即如冰著背也。

治發背癰疽

留丞相云,只吃白煮蘿卜,不以多少,以腫毒散為度,屢以治人,極有神效也﹗

治癰疽結成腫核,痛楚不可忍者,《夷堅庚志》第八卷時康祖事夢廣德張王神授方。

香附子去皮毛,以生薑自然汁浸一宿,為細末,米飲調下二錢,數服即瘡潰膿出,腫亦漸消。

水調膏

治軟癤及一切腫毒(二在後)

黃皮 白蘞 甘草
上等分為細末,井水和,少蜜調貼之。

三色膏

治癰癤未成,拔毒、止痛、消腫。

蚌粉(半兩) 黃丹(一分) 草烏(一兩,生,為末)
上和勻,水調塗,乾即再上。

治諸瘡癤已結未結

赤腫者。

大天南星一個,陳者,為細末,生面與南星等分,生薑自然汁調塗腫處,熱腫者只以水調

歸命膏

治發背歸命膏。

野生茄子熟黑者取子,不拘多少,爛研取汁,以絹濾滓,入大銀盂內,慢火熬成稀膏,以細青竹枝子去葉五、七莖扎聚,不住手攪,候成稀麵糊收之。用時不問陰陽二証,發背或赤不赤,有頭無頭,或癢或痛,皆可用之。如無頭、無異色,或熱不熱,一發從外漸漸傳入;如貴,重於萬金。

治風毒癰癤

車螯殼頻蘸米醋炙,令赤色,碾為細末,溫酒調下。

水調膏

一在前

天南星(生為末) 白礬(細研)
上二味等分,新汲水調塗,乾即再上。

又方,大天南星(一兩) 濃黃柏(半兩) 赤小豆(一合) 皂角(一挺,不蛀者,燒存性)
上為末,新汲水調成膏,皮紙貼之,已結即破,未結即散。

治久年瘰

但未交合項者,皆可服。鄒明父方。

鯽魚兩個,三寸大者,開去腸肚,不去鱗,巴豆不拘多少,填魚腹內,以滿為度,麻皮纏定,用煉熟黃泥裹了,晒七分乾,用三、二斤炭火 過,魚藥同研極細,用陳米飲和,丸綠

治子

滁州丁府判牧仲方。

大田螺並殼肉燒存性灰,破者乾貼,未破者油調敷。

治瘰

王宣教名 傳。

不蛀皂角子一百枚,用米醋一升, 砂二錢,同煮醋盡,炒令酥,看所生 子多寡,若生一酒煮,夜臥含化三粒,名破 丹。《博濟方》用酒浸三日,文武火熬盡酒為度,每夜含化三粒

灸瘰法

以手仰置肩上,微舉肘,取之肘骨尖上是穴,隨所患處,左即灸左,右即灸右,艾炷如小筋頭許三壯即愈

鬟病瘡已破,傳此法於本州一曹官,早灸晚間膿水已乾,凡兩灸遂無薑,後屢以治人皆驗。

駱安之妻患四、五年,瘡痂如田螺靨不退,辰時著灸,申後即落,所感頗深,凡三作三灸,遂除根本。

治瘰

昆山僧方。

不蛀皂角,不以多少,每三十條作一束,以棕櫚裹之縛定,於溷缸內浸一月,取出,卻於長流水內再浸一月,死水不能渲洗不可用,去棕櫚,晒乾,不得焙,搗羅為細末,皂角末一兩,入麝香半錢,全蠍七個,研細拌勻,每服一、二錢,溫酒或湯飲調下,不過一兩即愈﹗

立應散

治瘰癧久不愈者立應散,鄭府朱保義傳,渠親得效。

連翹 甘草(炙) 黃芩 赤芍藥 川當歸 滑石(各半兩) 地膽(半兩,去翅、足、頭,以(二十一個,生用)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濃煎木通湯調下,臨睡服,次夜再一服。有孕不得服,或素來氣血虛弱者,亦不可服。大忌毒物。服藥次日毒隨小便下,其色如血。瘡已破者,先用雲母膏貼定,然後服藥。

治癬方

雄黃(一錢,好者) 川烏(一個)
上二味為細末,先用竹刀子刮破,用醋調少許敷之﹗

又方,朱提干傳。

旱蓮草葉不以多少,候癬癢時,手抓破碎挪葉擦之,不可誤食害人。

治疥癆等瘡

吳希深尚書方,鄭亨老傳。

硫黃、白礬不以多少,肥皂倍之,羊蹄根又倍之,同搗為丸,浴時揩擦癢處,微痛甚妙。

白蘞散

治乾濕瘡癬,延生或如錢成圈暈,久不效者。

天南星(一兩) 蠍(一錢) 大草烏(半兩) 白礬(五文)
上件搗,羅為細末,先以手於癬處抓動,將藥摻貼,每用藥二錢許,入燒蟹殼灰一錢,合和生油,好粉貼瘡。

治疥

倪尉方名震。

硫黃不以多少,火上用熨寸熔成汁,以荊芥穗手碾碎投之,候乾放冷,碾為細末,每用藥以手抓破瘡,擦藥在上即愈,仍不作硫黃氣。

治癬如神方

以杏仁七粒,去皮尖,自嚼令爛,於手心安少膩粉,帶津吐出,急和膩粉擦之。

疥藥

錢太師方。

硫黃 雄黃 地黃 剪草 蛇床子 白礬(飛亦得)
上等分為細末,麻油一兩,巴豆七個同煎,候巴豆焦,去不用,油冷旋調藥擦。

治癬久不瘥者

甚驗。

決明子為細末,入少輕粉,拌勻,先以物擦癬令微破,以藥敷之。

澧州王教授執中,少患疥凡十五年,遇冬則為瘡,人教用羊蹄菜根、蛇床子根片切如錢,米泔浸三、二宿,漉出,入生薑、礬同研細,裹以生布,遇浴先擦洗良久,以水澆三、四次用,即除根,後數年再生,用前法亦愈﹗

治瘡疥,風疹

親曾得效。

野鴨白煮或燠,作常食,無時。《本草》此物性冷而能解金石毒故也。

治久遠癬

癬藥,此方治久遠癬極驗﹗

豆豉(半合) 斑蝥(七個,頭、翅、腳全者)
上二味一處慢火炒,候微煙生為度,搗為末。遇欲用此藥,即抓破癬,上以蜜或砂糖水塗之,良久,乾摻藥末在上,三、二日必愈。

治癬

金山長老云,嘗有人患七年,一旦得此方,兩敷而愈。

斑蝥一個,去頭、翅、足,以鐵札燈焰上燒,米醋內淬,如此三、兩次,就燒成存性黑灰,研為細末,用紅棗一枚,湯泡剝去皮核,與斑蝥末一處同研爛,先以手抓或生布擦動癬,然後搽上藥,不可侵好肉,恐有毒。

治癬方

貫眾 吳茱萸 官桂(等分,高下亦不妨)
上同為細末,先以手抓破,以藥擦之,或用米醋調敷亦得,馮仲柔云親曾用,只一、兩敷而愈之,奇甚﹗

治疥

逸老庵中光相寺僧傳

鹿梨根(搗取皮,不以多少) 生薑(半之) 白礬(隨意用) 吳茱萸(看多少入)
上同於砂盆內入米醋爛研,以淨器盛之,候白醭生方可用。遇浴時,以代皂角,不過一、兩

治癬

此方甚妙。

羊蹄根同百藥煎,一處搗爛,敷之即愈﹗

又方,林伯敬傳。

以飯甑內熱飯,搦成團子擦之,專治面上生者。

治癩頭瘡

白礬(五文,刀頭飛過) 杏仁(五文,去皮尖,細研) 大風油(五十文省)
上一處溶成膏子,後入輕粉三十文,調敷之。

治一切惡瘡

頭上瘡。魏監務。

平胃散入膩粉清油調敷之,甚妙。

治白癩頭瘡

葉元方云,以白炭不拘多少,燒令通紅,先用盆盛百沸湯,以熾炭投之,卻漉此灰湯候通手洗瘡即愈。

治小兒頭上熱瘡

四侄之子年一歲餘,滿頭膿瘡成片,用此藥兩、三次,作痂而愈。屋塵即烏龍尾也,以麻油腳研,令極細,敷之,呈痛不妨。

治小兒頭瘡

孫盈仲云,屢見人用。

煮熟雞子黃,炒令油出,以麻油膩粉調敷。

治一切漏瘡惡瘡

生肌止痛。

人牙不以多少,燒過,用輕粉、麝香少許和勻,濕則乾摻,乾則用生油調敷。

治漏瘡

趙君猷撫干云屢放。

胭脂 血竭 輕粉(各一錢) 麝香(半錢)
上碾為細末,乾敷。

治脅下生漏瘡

如牛眼之狀,膿水不止,葛邦美傳。

先以鹽少許,安白牛耳內,然後取耳中垢,以敷瘡上即瘥。如不用鹽,即牛耳不癢,難取垢。

治漏瘡子

以口含鹽水洗瘡口令淨,次以鹽少許,同新槲葉或舊槲葉一處爛嚼,貼瘡口,如瘡口未合,再依前法用神效,乾濕 子皆可貼。

治漏瘡

五味子(一兩) 青黛 臘茶(各半兩) 麝香(隨意用)
上為細末,乾摻或用生油調敷,入輕粉少許尤妙﹗

系瘤法

兼去鼠奶痔,集驗方,真奇藥也。

芫花根淨洗,帶濕,不得犯鐵器,於木石器中搗取汁,用線一條浸半日或一宿,以線系瘤,經宿即落。如未落再換線,不過兩次自落。後以龍骨並訶子末敷瘡口即合。依上法系鼠奶痔,累用得效。系瘤法《蘇沈良方》亦有,用蜘蛛者,然費力,用花泡濃水浸線亦得。趙氏家娣嘗用以系腰間一瘤,不半日即落,

治身上生贅肉

彭知錄若訥云,以海藻為末敷,仍煎海藻酒,服之即去。

治軟癤

建茶盞,搗羅細末,油調敷之。

又方六兄傳。

枳殼大者一枚,剜去穰,令空地上磨,令口平,以稠麵糊搽四唇,沾在癤上,自破,膿溜出

治軟癤

屢安再作者,文字客傳。

桑螵蛸燒灰存性,麻油調敷。

又方,用雀抱卵殼燒存性灰,為末,入輕粉少許,麻油調敷。此物難得,只以雞子抱蛻殼,如上法用亦可。

斂瘡口方

白芨(一錢) 赤石脂(一錢,研) 當歸(三錢,去蘆頭) 龍骨(少許,研)
上為細末,乾摻。

桃紅散

生瘡口桃紅散。

龍骨(半兩) 白礬(半兩,飛) 黃丹(少許,飛)
上為末,每用少許摻在瘡口上,先用口含漿水洗淨,揩乾,用藥貼之,以瘥為度。

冬青散

治驢馬涎汗入瘡冬青散。

以冬瓜青皮陰乾,為細末,挑開瘡口敷之,少頃即退。

治疔瘡

六兄。

蒼耳子或葉或根,不以多少,爛研,以米醋腳調塗,腫立散。已去肉丁了,再敷,以瘥為度,仍研汁,服之尤妙。

又方,蜣螂搗敷,安後不可食羊肉,本蜣螂所忌。

灸便毒法

張德俊曾親取效云,屢以灸他人,皆驗﹗

以細草或軟篾一莖,隨所患左右手,量中指,自手掌盡處橫紋量起,通三節,至指盡處為則,不量指甲, 斷,卻將此草於手腕橫紋量起,引草向臂當中,草盡處即是穴,麥粒大艾炷灸三壯,腫散痛止,即時而安。

治生瘡因入湯成毒

膿出或赤腫者,蘇瑩中傳。

淡豆豉不以多少,手內碾為膏子,捏作餅敷貼之,以片帛裹定膿即止。未有頭,以用米醋調塗。

治漆瘡

以穀精草煎湯,放溫洗立驗。收稻了,田間生矮根株成叢,如小鼓捶兒者是。生薑亦得。

治瘡藥

五倍子、黃柏為末敷之。

治中寒,露水入手

瘡痛不可忍,能殺人。以鹽數合著瘡上罨之,火炙,令熱氣透瘡,又以熱灰中,令蠟溶滴入瘡口立愈。吳尚書家婢因浣衣,手中水毒,晝夜叫喚,

治瘡方

白礬 虢丹飛 膠香(各五文) 乳香(五十文省)
上同為末,用麻油少許,輕粉十文,同調敷之。

治惡瘡十全膏

白蘞 白芨 黃柏 苦葫蘆蒂 赤小豆 黃蜀葵花
上等分為細末,以津於手心內調如膏藥塗之,只一上。

治一切惡瘡

遍用藥不效者。

陳米飯緊作團,火 存性,麻油、膩粉調敷。蘇韜光丁亥年,耳上病碎瘡,或痛或癢兩月云,此証蓋以痰飲之故,只用肥皂燒存性,生油膩粉調敷,用之尤佳。

治一切惡瘡

醫所不識者,神效方。趙通判傳,名百中字德全。

水銀 甘草 黃柏 黃連 松脂 膩粉 土蜂窠著(壁上者,南方多有之,或云KT窠,可
上取水銀放掌中,以唾殺為泥入瓷器中,以生麻油和研,生絹濾,如稀餳,和藥末,再研如稠餳。先以溫水洗瘡,帛拭,乾塗之。一切無名瘡,塗一次即瘥,有黃水者塗之,隨手便乾;癢不堪忍者,塗之立止;痛甚者,塗之立定;治疥尤佳,抓破敷藥。合時細心,不可蔑裂也。

治多年惡瘡,瘡口不乾者

採冬瓜葉陰乾,瓦上焙,碾極細貼瘡,濕處三、二次便乾,累效。

治一切惡瘡已破,膿血不止者

蝸牛並殼肉燒存性,入輕粉少許,調敷之。

治瘡

高司法方,蔣簽判云極妙。

江茶 大黃(一分,焙乾) 小粉(焙之,炒,令青黃色稱)
上為細末,乾者冷水調敷,濕者乾摻。

惡瘡、瘰

張定叟侍郎傳,專治惡瘡,瘰癧,神效。

黃皮不以多少,以童子小便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焙乾為細末,穿山甲不以多少,火 存性,研細,土牛不以多少,新瓦磚乾,研細,每黃皮末三錢,穿山甲末,土牛末各一字,輕粉半錢,同研極勻細,濕瘡乾摻,乾瘡麻油調塗之。

治凍瘡

張仲安傳名阜。

黃柏燒存性灰,研細,以雞子清調敷,破者乾摻神妙。

治惡瘡及一切腫毒

癮疹或癢或疼。

茄子花 黃蜀葵花
上二味,各採來時,用竹夾子夾,不得犯手,約度相等,共用瓷瓶盛,密包,掛淨室中,久

妙用膏

治惡瘡妙用膏,治項上有癭及漏瘡。

真清麻油入古文錢三,二十文,久浸年深,每用以鵝毛掃患處。

治暑傷肌膚瘡爛

或因搔成瘡,多是大暑汗出,坐臥濕地,致肌膚多瘡爛汁出。有一乳姥曰取乾壁土,揉細末敷之,隨手即瘥。

治久瘡

用豬筒骨者,見小兒門中。

治惡瘡

雄黃(飛) 白礬(飛) 黃丹(飛) 白蘞(細末)
上等分水調,鵝毛掃紙花貼,中留小竅,出毒氣。

治脛股間生瘡成片

拆裂者,六兄。

巴豆(十四粒,去殼) 麻油(二兩)
上同煎巴豆焦黑為度,去巴豆不用,入黃蠟少許,輕粉三十文,攪勻如面油,擦瘡上。

治髭瘡

六兄。

用耳中垢塞敷之,立愈,神效。

治狐刺

土中饒瓷片,上色細白,向陽,日色所照者,不以多少,背陰者不可使,不用底足,揩去土,不須洗,以黃泥作一窩子,盛瓷片在內,複以黃泥固濟成團,於灶內以木柴燒令通紅,只或碾為細末,然後再入乳缽。熬研如粉,無聲乃止,每用一耳 摻瘡上即愈。凡狐刺,多因手足間被物簽 損,因而成瘡,痛不可忍,甚至於墮指。仍有二種,雄狐刺只一個瘡頭,母狐刺七個瘡頭,逐旋發出,其瘡頭內黃水出不止,向日視之,瘡頭及四邊若有絲綱其上,瘡內亦如亂絲,痛楚手不可近,如其間有刺者是也。用藥時先以口含溫鹽湯洗瘡,以軟帛挹乾,挑藥在瘡口內,水即乾,而不痛,一貼即愈。如母狐刺,即以藥敷第一次所發瘡口,即安,其餘瘡不須貼也。滁州李直學名敏求家傳方云,兵火中得之於一過軍,後嘗施此藥,所治已千百人矣。研時須用饒缽,若使石捶缽,即反被藥研下石末,不可敷貼也﹗

治狐刺

湖州人謂之水刺,越州人謂之水漢。

趙君猷云,取爐中炭灰,乾罨在腫赤處上,以好米醋澆之,二物多用不妨,無力即易之,赤

治丁瘡土鬼丹

華宮使傳

金頭蜈蚣(一條,全者) 銅綠 膽礬(各一錢) 烏魚骨(二錢) 麝香(一字)
上為細末,用針豚(音篤)蘸油滴藥在上,若瘡不破,灸破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