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童類萃

佚名

中卷

癇症論

癇之舉發,症類爭驚,眼白上竄,痰涎壅盛,痰吼如鋸,身體僵仆,目不知人,發有輕重,症歸於一。其病總歸風、熱、痰、火四証。而發有時度,遠則一年、半載一發,近一二月一發,或有一月而發數次者。發則昏暈,自不知其所為。其名有五,而屬五臟。肝經病則為犬癇,面青反折上竄;心經病則為羊癇,面赤目瞪吐舌,或出血沫;脾經病則為

牛癇,面黃目直視,肚腹脹滿;肺經病則為雞癇,面白驚叫,反折手 ;腎經病則為豬癇,面黑口吐白沫;外馬癇一症亦屬心經。凡醫此症,先須辨聲,審是何獸、屬何臟,隨經而治之。
犬癇 三伏日取犬齒,磨水服。犬頷骨( 為末服。)
羊癇 三月三日取羊齒,磨水服。
馬癇 取馬齒磨水服。馬尾(燒灰為末服。一方馬蹄為末。)
牛癇 烏牛齒水磨汁服。 牛鼻中木(燒灰末服。一方牛蹄末服。)
雞癇 白雞腦水調服。
豬癇 五月五日豬齒水磨服;豬乳亦可。

五色丸 五癇並治。

朱砂(五錢) 水銀(二兩) 鉛(三兩,同水銀熬) 雄黃(二兩) 珍珠(一兩), 勻,蜜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湯下。

萬金丹 治五癇。

朱砂(二錢) 輕粉(二錢) 蜈蚣(一條,炙黃)
七月五日,採取青蒿內蟲數筒,磁中搗爛,將三味為丸,麻子大。一歲一丸,男用女乳,女用男乳下。五月五日,採取更好蒿莖,腫節內方有此蟲。

虎睛丸 治五癇,並驚風搐掣,痰涎盛,一切驚症。

虎睛(一對,酒浸,切碎,焙乾) 明天麻 茯神 牛黃 朱砂(各五錢) 天漿子(五十個,炒黃,去殼) 使君子肉(一百個,焙) 南星(一兩二錢,慢火炮裂) 全蠍(五錢,炙) 京墨(五錢, ) 青黛(五錢) 輕粉(一錢) 白附子(一錢) 麝香(五分)
為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五六丸,薄荷湯下。

大聖奪命金丹 治小兒一切急慢驚風,身體壯熱,手足搐搦,口眼喎斜,背項強直,牙關緊急,肚腹堅硬,目睛上視,口沫漫溢,精神昏睡,痰涎壅盛,夜啼夢語,搖頭弄舌,及初生臍風撮口,並歷神效。

膽星 防風 附子 僵蠶(炒) 天麻 天竺黃(各一兩) 天漿子(二十一個,炒)蟬蛻(去土) 朱砂(各五錢)麝香(二錢) 全蠍(四十九個,炒) 牛黃(一錢五分) 干蟾(一個,炙) 赤足蜈蚣(一條,背上開路入麝)
將蜈蚣紙裹。陰乾為末,蜜丸,芡實大,金箔為衣,薄荷湯化下。

聖力丹 治急慢驚風,諸癇螈 ,頭項動搖,目睛上視,角弓反張,口噤牙緊或吐瀉,元氣虛脫,變成驚症,及大人中風,不醒人事,並效如神。

牛黃(一錢) 辰砂(二錢) 雄黃(二錢) 犀角(二錢,鎊) 天麻(二錢) 僵蠶(二錢,炒) 半夏(一錢五分,製) 蟬蛻(一錢五分,去土) 使君子(二錢) 木香(一錢五分) 香墨(一錢) 肉豆蔻(一錢五分)南星(二錢) 白附子(二錢) 胡粉(一錢) 水銀(三錢五分) 鉛(三錢五分。同炒砂子) 白花蛇 烏蛇(二蛇取項後粗肉,酒浸,晒乾,各一兩) 螺青(一兩二錢) 附子(一錢五分,炮) 蜈蚣(二條,炙) 全蠍(一錢)蟾酥(一錢) 天漿子(二十五個,炒去殼) 檳榔(二錢) 丁香(一錢) 麝香(一錢) 龍腦(五分) 金箔(二十張,為衣)
上為末,旋入研極細,大皂角一條刮去皮弦,好酒一斤,浸一宿,揉取汁,煎數滾放冷,入蜜少許,和丸,皂子大,薄荷湯化下。

紫石英 治驚癇螈 ,日數十發,醫不能療,兼治大人風引並效。

紫石英 白石脂 赤石脂 滑石 石膏 寒水石(各三兩) 甘草 桂心 牡蠣(各二兩五錢) 大黃 龍骨 乾薑(各二兩)
十二味,各研粗末,拌勻,以絳囊懸于高涼處,每用一撮,水一鐘,煎六分服。大人倍用。

定驚丸 治驚癇。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五分) 桔梗(二錢) 白朮(四錢) 全蠍(五個,炙) 酸棗(五錢,炒)僵蠶(二錢,炒) 天竺黃(三錢) 南星(一錢五分) 牛黃(五分) 天麻(三錢) 鉤藤(二錢) 辰砂(一錢五分)
為末,甘草膏為丸,圓眼肉大,燈心湯化下,日服二次。

定心丸 治症同前,作煎劑亦可。

天麻 人參 桔梗 遠志肉 僵蠶(炒) 羌活 蟬蛻(研去土) 茯苓(各五錢) 薄荷 甘草 白附子 荊芥(各三錢) 全蠍 木香(各一錢) 南星(二錢) 防風 山藥(各三錢)
為末,煉蜜丸,芡實大,辰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安神丸(一名養神丸) 治症同前,育養心神。

山藥 生地 當歸 遠志(肉) 茯苓 貝母 麥冬 黃連 白朮 人參 酸棗仁 辰砂(各五錢)
為末,竹瀝為丸,芡實大,辰砂為衣,圓眼、燈心湯下。

安神湯 治一節驚癇搐搦,神志不寧。

人參(五分) 茯苓 白鮮皮 遠志(肉) 菖蒲 犀角(鎊) 麥冬(各一錢) 石膏(二錢) 山梔(七分)甘草(三分)
生薑一片、燈心二十寸,水煎。痰甚,加膽星、半夏;睡不寧,加酸棗仁;口渴,加花粉、五味、肺熱,加黃芩;咳嗽,加杏仁、貝母;心經熱,加黃連;肝經,加小柴胡、龍膽草。

神應丸 治一切驚癇,久服除根。

蛇含石(火 醋淬七次) 磁石 石綠 朱砂 粉霜(各一兩) 石燕子(二個,火 醋淬七次) 雄黃 牛黃 輕粉(各五錢) 麝香(二錢)
為末,甘草膏為丸,芡實大,薄荷湯化下。

牛黃涼膈丸 治驚癇心肺壯熱。

玄明粉(五錢) 石膏(一兩) 甘草(三錢) 膽星(二錢) 牛黃(五分) 紫石英(一兩) 寒水石(一兩)麝香(三分) 冰片(一分)
為末,煉蜜丸,麻子大,竹葉、燈心湯下。

神烏散 治暗風。暗風者即癇症也,猶言病在內,人不得而知,舉發無常也。日服三次,此方極效。

臘月烏鴉一個全 半兩朱砂口內填
麻繩扎嘴安瓶內 鹽泥固濟火中安
黃昏上火天明住 取出篩羅為末研
每服一錢麝酒下 服之十日病安痊

又方神烏散 治症同前。亦治疝氣,大小俱效。

黑老鴉(一個) 胡桃(七個) 蒼耳子心(七個)
俱入瓦瓶內,鹽泥固濟,炭火 ,煙盡為度,取出研細,每服一錢,空心酒調下。疝氣偏墜者,加新孩兒胎衣一付同依上法,蔥椒熱酒調下。

啄木鳥散 治多年癇病。

石膏(二兩, ) 鐵粉(一兩,漿水半升煮乾) 朱砂(二錢) 附子(一兩,炮) 麝香(一分) 冰片(二分) 臘月啄木鳥一個(用瓦罐一個,將荊芥穗鋪底一寸濃,再荊芥一寸蓋鳥上,入酒三斤,傾入罐中,鹽泥固口,炭火,酒乾青煙出為度,去荊芥用鳥)
各碾為細末,次入麝、片,●勻。每服一錢,溫酒送下。能飲再飲一二杯,便睡少時,再服一服。過一二日再服,不過十服除根。屢用屢驗秘之。

碧雲散 治痰涎壅盛。

石綠(四錢) 輕粉(一錢)
共為末,每服三五分,薄荷湯下。

單方 銅青醋丸(桐子大,每服三四丸,薄荷湯下,須臾,痰涎如膠,湧出拽去。)

附諸驚癇症灸法 艾炷如小麥大,過大傷肉。臍風撮口,治驚風並效。

然谷穴(在內踝前大骨陷中。灸三壯) 百會穴(在頂後中央旋毛中。灸三壯)

急慢諸驚,風癇並效。

兩乳黑肉上(男左女右。灸三壯) 髮際穴 印堂穴 囟會穴(各三壯) 手足大拇指當甲角(兩手指扎一處,騎縫灸之。男近左,女近右。先灸足,後灸手。三壯)

驚癇

尺澤穴(在肘橫紋動脈處。灸三壯,或七壯) 長強穴(在脊 端。灸三壯) 神庭穴(入髮際三分。灸三壯)

已前諸方並灸法,俱經驗得效者。

中風論

(附破傷風 雞爪風)

小兒中風之症,比大人亦同。小兒氣血柔弱,肌肉脆薄,若寒溫失度,膚腠乘虛為風邪所中。四肢僵直,口張氣急,痰涎壅盛,雖與驚癇相似,然發而時醒,身軟者,癇也;腰背反折而不醒者,中風之症也。岐伯曰︰風為百病之長。大法四症︰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風排身無痛楚,四肢不收;三曰風懿奄忽不知人;四曰風痺周身麻木,此其大概也。

凡言中者,乃卒然而中於風也,中於腑者可治;中於臟者難治。其症︰發豎、吐沫、汗出如珠、遺尿失禁、面赤如斑、頭面青黑,皆為不治之症。更看人中左右上下,白者可治;一黑一赤者死。又有破傷風一症,其候與中風無異,治法頗同。外用敷藥,內用解表,驅風、化痰之劑。又有傷寒失於汗、下,變生此症。角弓反張、四肢螈 、身體僵直,名曰病。無汗為剛 ;有汗為柔 。亦類中風,詳見傷寒門。先用生薑擦牙開口,方可用藥。

救急稀涎散 治中風、中惡、破傷風、 病並效。

晉礬(光明者,一錢) 豬牙皂角(一條)
共為末,每服三五分,溫水調下。

烏藥順氣散 治小兒一切風症,攻注四肢、遍身頑麻,口眼喎斜,語言謇澀。此藥 通氣道,先服甚效。

麻黃 烏藥 陳皮 白僵蠶 川芎 白芷 甘草 桔梗(各八分) 枳殼(六分) 乾薑(三分)
生薑三片,水煎,天寒加附子(五分)

小續命湯 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中氣虛自病也。此二方治中風四症甚捷。若小兒之風症,由父母不謹,或睡于壁風之處,或痧痘見風大早,中氣虛,風邪易入而成此症,或成厲風而不能治者。其中有三︰中血脈則口眼喎斜;中腑則四肢不舉;中臟則不可治矣。男婦嬰童,並歷奇效。

麻黃 人參 黃芩 芍藥 甘草 杏仁 防風 防己(各一錢) 肉桂 附子(各三分)
生薑三片,水煎。無汗惡寒,倍麻黃、杏仁、防風;有汗惡風,加桂枝、杏仁、白朮;手足牽引,加天麻、鉤藤、僵蠶;身熱煩燥,加石膏、知母。

排風湯 治中風昏憒,痰壅失音,精神錯亂,並 病、破傷風並效。

白朮 白鮮皮 川芎 麻黃 杏仁 芍藥 當歸 防風 獨活 甘草 茯苓(各八分) 官桂(三分)
生薑三片,水煎。

換骨丹 治中風癱瘓,口眼喎斜,一切驚癇、暗風並效。

我有換骨丹,傳之極齒秘, 開病者心,扶起衰翁背。氣壯則延年,神清自不睡,南山張仙翁,三百八十歲。槐皮芎朮芷,仙人防首蔓,十味各停勻,苦味香減半。龍麝各少許,朱砂作衣纏,麻黃煎膏丸,大小如指彈。修合在深房,勿令陰人見。夜臥服一丸,遍身津液滿,萬病自消除,神仙為侶伴。

桑白皮 茅朮 川芎 白芷 人參 威靈仙 防風 何首烏 蔓荊子(各一兩) 苦參 木香 五味 朱砂(各五錢) 槐角子(一兩) 麝香 龍腦(各五分) 麻黃(煎膏)
各取淨末,麻黃膏為丸,每兩分十丸,小兒減半,朱砂為衣。每服一丸,擊碎滾酒半盞浸之,以物蓋上,不可透氣,食後臨睡服,取汗用衣蓋之,得汗即瘥。

牛黃清心丸 治諸風螈 ,四肢不隨,語言謇澀,痰涎壅盛,怔忡健忘。治癲癇並效。

羚羊角(一兩,鎊) 人參(二兩) 茯苓(一兩二錢五分) 川芎(一兩二錢五分) 防風(一兩五錢) 乾薑(七錢) 阿膠(一兩五錢,麩炒) 白朮(一兩五錢,炒) 牛黃(一兩) 麝香(五錢) 犀角末(一兩五錢) 雄黃(八錢) 白芍(一兩五錢) 柴胡(一兩二錢) 甘草(一兩) 山藥(二兩) 麥冬(一兩五錢) 桔梗(一兩二錢) 黃芩(二兩五錢) 杏仁(一兩二錢) 神曲(二兩五錢,炒) 白蘞(七錢五分) 肉桂(一兩五錢) 大黃豆卷(一兩二錢五分) 蒲黃(二兩) 當歸(一兩五錢) 冰片五錢 金箔(一千片,留四百為衣)
棗兒二斤,蒸熟去核,搗膏,和眾藥為丸。每兩分十丸,金箔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下,小兒減用。

太乙蠟丸 治小兒急慢驚風,癲癇痰症。此二方即︰廣中臘丸、牛黃丸,二藥俱用蠟包裹。

白朮(炒) 犀角(鎊) 青木香 香附 朱砂 沉香 白檀香 訶子 蓽茇 茯苓(各二兩) 安息香(三兩,酒一升熬膏) 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內,一兩) 冰片(三錢) 薰陸香(即乳香) 青皮 僵蠶(炒) 陳皮 人參南星(製) 防風 白花蛇(酒浸) 天麻 藿香 白附子(炮) 羌活 當歸 川芎 地龍 甘草(各一兩) 全蠍(十五個,炙) 川烏(一個,去皮臍) 蟬蛻 麝香(一兩) 丁香(一兩五錢)
上除諸香不見火,腦麝諸香別研,餘藥諸香各取淨末,煉蜜丸,每丸一錢重。用黃蠟三斤,于銅鍋內煮溶,候冷,去浮蠟,再入鍋內溶化。以木坯子頭,如此樣

圖 p03-b7a44.bmp (缺)。

柄用鐵線釘上,以涼水浸透,湛蠟數遍,候冷,以刀剖開,裹藥在內,再用物熨縫完固。大人一丸,小兒減用。

槐子膏 治中風不醒人事,口眼喎斜。

槐子(炒) 僵蠶(炒) 白附子(炮) 防風(各一兩) 乾薑(五錢,炮) 麻黃 半夏 朱砂(各五錢) 牛黃(一錢) 麝香(五分)
用醋一碗,入半夏末,熬成膏,和藥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溫酒下。

大風膏 定諸般風搐,一切驚癇。

白花蛇(一兩,酒浸去骨,焙乾) 蛇含石(二兩,醋 七次) 大赭石(一兩,醋 七次) 全蠍(五個,炙)天竺黃(五錢) 天麻(三錢) 防風(三錢) 青黛(二錢) 紫草(三錢) 僵蠶(五錢,炒) 白附子(五錢) 南星(三兩,薑製) 辰砂(五錢) 麝香(五分) 赤足蜈蚣(一條,酒浸一宿,換鹽水再浸一宿,同南星、附子紙包焙乾)
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薄荷生薑湯下。

烏蛇散 治中風不醒人事,口眼喎斜,及破傷風角弓反張,一切風痰驚症並效。

烏蛇肉(一兩) 石菖蒲(一兩) 天麻(五錢) 全蠍(五錢,焙) 僵蠶(五錢) 附子(一個,重五錢,炮)羌活 人參 白附子(二錢,炮) 半夏(二錢)
為末,每服一錢,生薑薄荷湯調下。

玉真散 治破傷風及金刃傷損,並瘋犬咬,並效。

南星 防風(各等分)
上為末,破傷風先將此藥封口,用一錢酒調服;角弓反張,牙緊用二錢,童便調下;或打內傷,用一錢酒調下。南星,防風所製,服之不麻。
瘋犬咬,口含漿水,洗淨拭乾。此藥封上,自然不發,不貫膿。

江鰾丸 治破傷風角弓反張,手足螈 ,大便秘結。
僵蠶 雄黃 江鰾(炒) 野鴿糞(各五錢,炒) 天麻 蜈蚣(二條,炙)
上為末,分三分,二分加朱砂二錢為衣;一分加製過巴豆一錢,俱用糊丸,麻子大。
每服朱砂丸三十丸;巴豆丸五六丸,便秘多加數丸,利為度。再服朱砂丸,病愈止。

天仙膏 治口眼喎斜。
天南星(大者,一個) 白芨(一錢) 大草烏頭(一個) 僵蠶(七個)
上為末,鱔血調敷。左 敷右,右 敷左,正則洗去。

又方︰單用南星為末,薑汁調敷。左 敷右,右 敷左。

複正散 治法同前。
白礬 附子 伏龍肝 牡蠣
上為末,雄雞冠血調敷。左偏敷右,右偏敷左,覺正即洗去。如遲,則又偏不複正矣。

一寸金 治破傷風,用此即活。
蠐螬蟲(一個。人家灰糞內有、爛草屋上亦有。)
將他背脊捻住,待他口吐出沫來,將涎抹在瘡上,覺麻,身上汗出,無不愈者。

雞爪風 兩手動搖,不能舉物。

五加皮 海桐皮 牡丹皮 川芎 草烏 赤芍(各五錢) 肉桂 乾薑(各一錢)
為粗末,每服二三錢。水一盞,入古銅錢一個同煎,煎過,浸清油內,再煎,再浸。

灸法 腎俞穴(中風不醒,灸三壯。)

口眼喎斜(用筆管五寸長,插入耳內,面塞四圍,一頭艾火灸十四壯。左 灸右,右灸左。)

又方︰耳墜垂處,綠豆艾火灸三壯。左 灸右,右 灸左。

中寒中暑

(附中惡)

寒為天地肅殺之氣,時應乎冬。其在天則為霜雪,草木臨之而凋摧。原夫人之將養失宜;氣體虛弱,寒氣乘虛而入,因而卒中之者,名曰中寒。中寒者,中氣虛而受於寒也。其症︰身體僵仆,四肢厥冷,兩脈沉伏,昏不知人,形類中風。

中暑者,形同而病別,延醫亦各不同。暑之為氣,時應乎夏。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心。暑之傷,先著於心。其症︰頭痛眩暈,心煩面垢,身熱口渴,其脈虛濡。昏仆不知人,亦與中風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中氣虛而受於暑也。

中寒治以溫散;中暑治以清涼。先候天時,次隨症治。大小須則形殊,病症漫同一例,因時視症,舉一隅而類三隅也。

中惡者,亦類中風。原夫體弱神短,為祟所乘,名曰中惡。其症︰面青唇紫,痰延壅盛,四肢厥冷,目睛不轉,身體僵仆,昏憒失音;或夢寐中為鬼所魘,昏昏默默,譫言妄語,推叫不醒。如遇此症,不可妄行汗下、驅風之藥。先用擦牙散、通關散吹鼻。焚香,輕擊鼓,耳邊低低喚其名字,待其蘇醒,方用安神驅邪之藥。以上四症,並類驚癇,面青唇黑,大小便齊出,則不可救矣。

雙金散 治中風、中暑、中惡、一切驚癇甚效。

蜈蚣(一條,大者,去頭足,酥炙黃,以竹刀當背縫分兩半) 麝香(一塊,五六分者,一分兩半)
將二味,左配左,右配右,各為細末,用紙包裹,不可泄氣。左右封記不可錯亂。如遇病者,眼睛吊上,止露白睛,搐搦不醒,不能出聲。用蘆管挑藥少許,隨搐者左右吹入,不可過多。如眼吊未下,再用少許吹之,眼隨下,搐亦便止。

通關擦牙散 治驚癇、諸中、牙關不開。

南星(二錢,炮) 皂角(五分) 僵蠶(一錢) 蜈蚣(赤足一條,炙) 麝香(一分)
用生薑片,湛藥擦牙,或用薑湯調少許服。

生料五積散 治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背拘急,惡寒,嘔吐腹痛,並內傷生冷,外感風邪,寒氣客於經絡,腰腳酸疼,手足拘攣並效。

陳皮 白芷 濃朴(薑製) 桔梗 枳殼(麩炒) 當歸 川芎 茯苓 甘草 芍藥 蒼朮(炒) 麻黃 半夏(薑製) 肉桂 乾薑
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分兩隨症加減用。挾氣,加茱萸、木香;手足逆冷,加附子;婦人調經催產,加艾(醋炒)。

理中湯 治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僵直,及男婦胃脘停痰,冷氣刺痛。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

附子理中湯︰本方加附子、生薑五片,水煎。

四逆湯 治厥陰感寒,手足厥冷,及中寒脈細欲絕。

當歸 桂枝 白芍 甘草 乾薑 通草(各等分)
生薑五片,水煎。厥冷,加附子

安胃散 治寒氣犯胃,嘔吐不止,飲食不進,並治冷嗽。

陳皮 半夏(薑製) 濃朴(薑製) 藿香 白朮(炒) 茯苓 人參(各五分) 吳茱萸 砂仁 乾薑 甘草(各三分) 生薑三片,水煎。

消腎散 治感受寒邪,腎囊腫痛,或偏墜舉發,沖連心腹, 痛不可忍者,大小並效。

豬苓 澤瀉 白朮 茯苓 陳皮 官桂 大茴香 小茴香 玄呼索 木通
各等分,水煎,乘熱服,取汗。

中暑諸方

至聖來複丹 治榮衛不和,心腎不交,上實下虛,氣厥痰閉,心腹冷痛,臟腑虛滑。不問男婦老幼,危急之症,但有胃氣,無不獲安。此藥類二氣,均調陰陽,掌天地沖和之氣,有水火既濟之功。可冷可熱,可緩可急,其效殊勝。

硝石 硫黃(各一兩) 大陰玄精石(一兩) 五靈脂(四兩,研,水飛) 陳皮 青皮(各二兩,俱去白,取淨末)
先將硝、硫入銚內,細火微炒,用柳條不住手攪勻,候冷得所,碾細。次加諸藥,醋糊為丸,麻子大。大人四十丸,小兒二十丸,薑湯下。

二氣丹 治伏暑傷冷,二氣交錯,中脘痞結,或吐或瀉。

硝石 硫黃(各一兩)
為末,銀石器內,微火炒黃色,碾細,糯米為丸,每服三四十丸,新汲水下。

龍涎散 治中暑,迷悶不醒人事,及泄瀉藿亂,解暑毒,消煩渴。

飛羅面(一兩) 五味(二兩) 烏梅(二兩,去核) 甘草(一兩五錢,半生半熟) 白礬(一兩,生)
為末,水丸,彈子大。大人一丸,小兒半丸,新汲水下。一方有訶子一兩。

香朴飲 治大小伏熱,吐瀉,虛煩口渴。

人參 茯苓 甘草 紫蘇葉 木瓜 澤瀉 香薷 半夏曲 白扁豆(炒) 陳皮 烏梅 濃朴(各等分)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十味香薷飲 消暑氣,和脾胃。

香薷 人參 陳皮 白朮 濃朴(製) 木瓜 扁豆(炒研) 茯苓 甘草 黃 (各等分)
生薑三片,水煎。

清暑益氣湯 治長夏濕熱太甚,熏蒸熾人,肢體困倦,精神短少,不思飲食,身熱而煩,小便赤數,大便溏瀉,口渴自汗。

人參 蒼朮(炒) 干葛 黃 陳皮 當歸 白朮(炒) 麥芽(炒) 澤瀉 青皮 神曲(炒) 黃柏(酒炒)升麻 甘草(炙) 五味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母子同服。

六和湯 驅暑和中,調心脾,定吐瀉。

香薷 藿香 茯苓 人參 半夏 濃朴 木瓜 扁豆(各七分) 砂仁 杏仁 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香薷飲 治夏月一切暑症。

香薷(二錢) 濃朴(一錢) 扁豆(一錢五分) 黃連(一錢)
水煎。

二香散 治夏月一切外感。

香薷 藿香 濃朴 扁豆 黃連 陳皮 半夏 大腹皮 桔梗 紫蘇 茯苓 蒼朮 白芷(各等分) 甘草(減半)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香薷解毒湯 治中暑危急,及熱毒下血。

香薷(一錢) 濃朴 扁豆 黃連 山梔 黃柏 黃芩(各七分)
水煎。

中惡諸方

破棺散 治魘卒死,一切暴絕橫死,心頭微溫者並效。

半夏(一味,湯泡去滑)
為細末,每用豆許,蘆管吹入鼻中。

朱雄散 治中惡。或暮夜登廁,或出郊野,或入空房,或游戲人所不到之處,忽見鬼物,鼻口吸著毒氣,驀然倒地,四肢厥冷,兩手握拳,口鼻血出,性命逡巡,須臾不救,此症與尸厥相同。如心腹暖,切不可移動,將人圍繞,打鼓焚香,候醒方可移歸,移場則不可救矣。

大朱砂 大雄黃(各一錢) 麝香(一分)
為末,新汲水調下。

八毒赤丸 治男婦小兒染著神鬼,謂之鬼疰。(服此神效。)

雄黃 礬石 朱砂 牡丹皮 附子(炮) 藜蘆(各五錢) 巴豆(一錢,製) 蜈蚣(二條,炙)
為丸,蜜丸麻子大。每二三十丸,冷水下。桃柳枝湯更好。

斬鬼丹 治兒鬼魘,及男婦與鬼魅交通。此方神效。

虎頭骨 朱砂 雄黃 雌黃 鬼 皂角 蕪荑 鬼箭 藜蘆(各一錢)
為末,蜜丸彈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膊上。又用一丸,當門戶燒之,一切鬼邪不入。

鎮心丸 治心氣虛弱,夜多夢魘。

辰砂 防風 官桂 細辛 當歸 鐵粉 防己 茯苓 茯神 雄黃 桔梗 菖蒲 遠志 乾薑 人參 甘草(各一兩) 紫石英(二兩) 銀屑(如無,銀箔代之)
為末,蜜丸,朱砂為衣。圓眼、燈心湯下。

辟邪膏 治中惡。症候如癇,服之立醒。

降真香 白膠香(別研) 沉香 虎頭骨(酥炙) 鬼 (去毛) 龍膽草(去蘆) 人參 白茯苓 雄黃(各五錢) 麝香(一錢)
為末,入雄麝為丸,芡實大。乳香湯化下。用二丸絳囊,令兒 帶吉。

辟瘟丹 卻瘟疫,辟邪氣。官舍、空房夏月燒。甚妙。

蒼朮(茅山者) 川芎 黃連 白朮 羌活 草烏 細辛 防風 獨活 白芷 本 香附 當歸 荊芥 天麻 乾薑 牙皂 甘松 山柰 麻黃 芍藥 官桂 甘草(各等分)
為末,棗肉為丸,彈子大,晒乾收貯。
加雄黃、柏樹果子(加倍用。)名辟邪丹。夏月除濕驅蚊。

雄朱丹 一女十歲,無恙。忽得疾,嗜食善飢,悲哭,自不知其所為,似祟似顛,面青或赤,因惱怒動心肝之火故也。此方效。

龍膽草(七錢) 黃連 黃芩(酒炒) 大黃(煨) 山梔 防風 羌活 當歸(各五錢) 川芎(四錢) 膽星(三錢) 酸棗仁(五錢炒) 青黛(三錢) 石膏(一兩 ) 雄黃(七錢,為衣)
為末,糊丸,麻子大。薄荷、燈心湯下。

中火酒毒論

夏末秋初之時,嬰兒患瀉痢,皆因吮母熱乳,或生冷凍飲料食停積,失於調理而成斯疾。夏月瀉痢,無非熱症。用藥消導,分利陰陽,瀉痢自止。一等愚人,用火酒加赤砂糖空心飲之,間有大者能飲,果系生冷停積,得效者有之。庶不知火酒經宿,其毒浮聚,結花於上,酒壺一下,其毒逕入壺中。兒飲之者,身體僵仆,手足螈 ,與驚癇無二,但身體四肢俱柔軟如綿,面青,口鼻中有酒氣者,此症也。宜審曾吃火酒否,可置避風暖處,先用益元散涼水調下,次用四苓散加干葛、黃連徐徐調理。有過二三日方得轉陽言語者,可謂再生,作驚醫治,百無一生。余目擊種種,故述之。

益元散(見泄瀉門) 琥珀抱龍丸(見前驚門,黃連甘草湯下)

四苓解毒湯 治中火酒毒,兼治熱泄痢疾。

白朮(一錢) 茯苓(一錢) 豬苓(一錢) 澤瀉(一錢) 干葛(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燈心二十寸,水煎,候冷,頻頻當水灌之。熱甚,加香薷 柴胡 黃芩 木通;痰甚,加貝母 麥冬 花粉 黃芩。

傷寒論

傷寒遵仲景之法,藥症精明,諸醫罕及。至陶節庵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其間雜症疊興,非有真傳不足語此。夫小兒傷寒與大人無異,所兼者驚積而已。其煎劑,視兒大小,比大人少減耳。大人診脈,視症顯而易明;小兒之症,隱而難見。況兼驚、積、變蒸混雜難明。果的是傷寒,亦不可大汗下。何也?小兒腸胃脆薄、肌膚嬌嫩、一經汗下,恐變生痘痧之症,則難於調治矣。慎之﹗慎之﹗又當辨虎口三關,紋色紅紫,色盛便是此症。大者,診人迎脈,盛於氣口一倍,乃真感冒之症也。須察天時,識表裹,辨陰陽,審汗下,臨時視症。用藥十分斟酌,毫厘之差,千里之謬,醫乃人之司命可不謹歟。又有時行瘟疫,大小傳染,卒皆相似。治法又與傷寒不同一例而治。須明天時,識歲運,隨寒溫,看是何經受病,隨經而治之。藥以清涼解熱毒為主。

麻黃湯 治寒傷榮。

麻黃(三錢) 杏仁(一錢五分) 桂枝(一錢) 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蔥頭一個,水煎,熱服取汗。

桂枝湯 治風傷衛。

桂枝(二錢) 白芍(一錢) 甘草(七分)
生薑三片,水煎。

三拗湯 治風寒無汗,氣急痰喘。

麻黃(二錢) 杏仁(一錢五分) 甘草(一錢)

四拗湯 本方加石膏(三錢) 治症同前。

參蘇飲 治四時感冒,時行瘟疫,及傷風咳嗽並效。

紫蘇(一錢) 陳皮(七分) 半夏(五分) 茯苓 甘草 桔梗 枳殼 前胡 人參 干葛(各七分) 木香(三分)
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熱服取汗。痰喘氣急,加杏仁、桑皮、麻黃。

十神湯 治症同前。

麻黃 紫蘇 干葛 川芎 甘草 升麻 赤芍 陳皮 白芷 香附(各等分)
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熱服。

芎芷香蘇散 治四時傷寒,頭痛,發熱,惡寒。

紫蘇 香附 陳皮 甘草 白芷 川芎 麻黃
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熱服。

九味羌活湯 治四時傷寒。春分後,代麻黃湯用。

蒼朮(炒) 防風 羌活(各一錢) 白芷 甘草 川芎 生地 黃芩 細辛
生薑三片,蔥一根,水煎。取汗加麻黃、杏仁、石膏。

升麻葛根湯 治時行瘟疫,頭痛,發熱及痧痘之症。已發未發疑似之間,並宜服。

升麻(一錢) 葛根(一錢五分) 白芍(八分) 甘草(五分)
薑三片,水煎。

防風通聖散 此方古人治傷寒,隨症加減,心得不傳之妙,後學宜玩味之。

防風 川芎 麻黃 薄荷 當歸 連翹 芒硝 黃芩 桔梗 石膏 滑石 甘草 荊芥 白朮 山梔 大黃(便秘加倍)
薑三片,水煎。隨症加減,其功效無窮。自利去大黃、芒硝;自汗,去麻黃。

人參敗毒散 治傷寒頭疼,壯熱惡寒,及時行疫症。

柴胡 前胡 川芎 人參 甘草 桔梗 羌活 獨活 茯苓 枳殼
各等分,生薑三片,水煎。

小柴胡湯 治傷寒五六日,潮熱似瘧,心胸痞滿。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 半夏 人參 甘草(各五分)
生薑三片,水煎。

大柴胡湯 治嬰童感冒七八日,餘邪內結,身熱煩躁,潮熱 語,大便不通,繞臍刺痛。

柴胡(一錢五分) 枳殼 赤芍 黃芩(各七分) 半夏(五分) 甘草(二分) 大黃(二錢,便結加三錢)
水煎,臨起加大黃,再煎一沸服。

白虎湯 治傷寒汗後,邪熱未除,熱結在裡,心胸煩渴,躁欲飲水。

知母(三錢) 石膏(五錢) 甘草(一錢)
水煎。

白虎加蒼朮湯 (本方加)蒼朮 治感寒濕兩足酸疼。

化斑湯 (本方加)人參 治汗後七八日,不解及時行痧症。

竹葉石膏湯 (本方加)麥冬 人參 竹葉 治口渴心煩,餘熱不退。

加味溫膽湯 治病後虛煩不眠,心驚膽怯。

茯苓 半夏 橘紅 枳實 麥冬 酸棗仁(炒) 人參 柴胡 甘草 桔梗
浮小麥百粒,燈心二十寸,水煎。

藿香正氣散 治傷寒頭疼發熱,四時疫症,及山嵐瘴氣,不服水土,霍亂吐瀉。

紫蘇 藿香 濃朴 茯苓 陳皮 白芷 半夏 桔梗 大腹皮 白朮(各等分) 甘草(減半)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茵陳湯 治病後變成黃膽,目黃如金,小便如血,心神煩躁。

茵陳 山梔 木通 花粉 柴胡 秦艽(各一錢) 甘草(二分) 麥冬(一錢五分)
淡竹葉二十片,燈心二十寸。

木通琥珀湯 治熱病小便不通,或淋瀝疼痛。

木通(一錢五分) 生地 赤芍 赤茯 茅根(各一錢) 甘草(三分)
水煎,臨服入琥珀末五分服。

葳蕤湯 治病後邪熱蘊於心經,昏昏默默,但眠不醒,難於汗下,此方主之。

葳蕤仁 白薇 麻黃 獨活 杏仁 川芎(各一錢) 石膏(三錢) 甘草 青木香(各三分)
水煎。便秘加大黃、芒硝。

酸棗仁湯 治汗吐下後,心煩少氣,晝夜不眠。

酸棗仁 麥冬(各一錢五分) 甘草 知母 茯苓 川芎(各一錢) 乾薑(三分)
圓眼肉五個,燈心二十寸,水煎。

普濟消毒丸 治時行瘟疫,增寒體重,渾身壯熱,舌燥口乾,咽膈不利,頭面浮腫,一切變易,功效如神。

黃芩 黃連(各五錢) 人參 陳皮 玄參 柴胡 甘草 桔梗(各三錢) 連翹 馬勃 牛蒡子(炒) 板藍根(各一錢五分)
薑三片,水煎。

解毒犀角丸 治熱毒發斑,及時行痧痘,煩躁悶亂。

犀角(鎊) 黃芩 馬牙硝 大青 山梔 牛黃(二錢) 天竺黃(三錢) 赤茯苓 甘草 黃連(各五錢) 麥冬(一兩) 麝香(五分)
為末,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竹葉、燈心湯下。

鐵粉丸 治時疫熱毒大甚,心神恍惚,悲喜不常,發狂欲走。

遠志 丹參 茯神 升麻(各一兩) 鐵粉(八錢) 僵蠶(五錢) 馬牙硝(一兩五錢) 牛黃(二錢) 朱砂(三錢) 冰片(三分)
為末,煉蜜為丸,金箔為衣,丸如圓眼大。涼水化下。

雞子飲 治熱病五六日不解,壯熱發狂。

雞子清(一枚) 芒硝 寒水石(各三錢)
為末,新汲水調芒硝、寒水石,次入雞子清服。

太乙順氣湯 此湯代大承氣、小承氣、大陷胸、大柴胡湯之神方也。治傷寒熱邪傳裡,無頭痛,不惡寒,反惡熱,口燥咽乾,心腹痞脹,繞臍刺痛,舌卷囊縮,燥渴譫語;及邪熱傳入陽明,潮熱自汗,揭去衣被,揚手擲足,發狂譫妄;或蓄血發黃,喘滿結胸,大小便不通。悉皆下之,此方甚妥。

大黃(一錢或三錢) 芒硝(一錢) 枳實 黃芩 濃朴 柴胡(一錢) 甘草 芍藥(各七分)
生薑三片,水煎。視症大小,虛實加減。小兒感冒宜下者,當遵此方甚效。

化斑青黛飲 治大小邪熱傳裡,裡實表虛,血熱火盛,發為斑疹,煩躁悶亂,紅者輕,紫者重,黑者死,並時行痧症並效。

青黛 犀角 玄參 黃連 白芍 牡丹皮 生地 柴胡 甘草(各等分)
水煎。口渴,加麥冬、花粉;便秘,加大黃、桃仁。

黃連解毒湯 大小感冒時疫,六七日不解,鼻衄不止。

黃連 茅根 山梔 犀角 黃芩 沙參 桔梗 生地 甘草
燈心二十寸,水煎。血甚,韭汁磨墨服。

松煙飲 治熱病,鼻衄如泉不止。

上號京墨(為末)
每服一二錢。生地煎湯,入雞子清,冷服,涼水調亦可。

石韋湯 治熱病,小便熱結不通。

石韋 瞿麥(各一錢) 木通(七分) 冬葵子(半合,研) 黃芩(七分) 甘草(五分)
燈心二十寸,水煎。用螺螄加麝香,鹽搗罨臍上。

蜜導法 大便秘結,氣弱者用此,老人虛秘甚效。

白蜜(四兩,煉老入) 皂角末(少許)
小兒,捻棗核大,湛豬膽用之。多用數個不妨。

豬膽導法(用細竹管磨滑,送入穀道,將膽灌入。)

蔥餅熨法 治氣虛陽脫,體冷無脈,厭厭氣息欲絕。

蔥(一束,用細繩纏如餅,去根葉,惟存白,二寸許)

將一頭烘熱,著臍,將熨斗熨上,令蔥餅熱氣透入腹中。更作三四餅,壞則換之,候病醒,手足溫,有汗方止。內服四逆湯。

雀茶飲 治延纏日久,無藥可愈者,及發黃症。

雨前茶(真清明前者)
入鍋炒焦,用水烹之,候溫,令頻頻飲之,即愈。

傷寒灸法 此三穴(陰厥,脈微欲絕,囊縮遺尿,腸鳴俱效。)

氣海穴(在臍一寸,看兒大小。治陰厥,手足逆冷) 石門穴(在臍下一寸五分) 關元穴(在臍下一指)陽陵泉(二穴,在臍下一寸二分)

咳嗽論

夫肺屬金,時應乎秋,外主皮毛,形寒飲冷則傷肺,喜溫而惡寒。如受寒邪,則皮毛先受其病矣。失於表散,則寒注於肺經;而生咳嗽。咳為有聲,肺氣傷而不清;嗽為有痰,脾濕動而生痰。須明四時,而施補瀉。如秋季肺經正旺,其病咳者,病必實。其症︰面赤身熱,痰涎壅盛,法當下痰,降火為先。冬季咳嗽,病則頭痛身熱,口乾鼻塞,乃傷於寒也。藥以辛散為主。故云︰輕則傷風,重則感寒。更當辨脈、視症而別之。傷寒,面垢,脈緊數;傷風,面赤,脈浮緩。大凡熱則泄之,寒則散之,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發散必以辛甘,湧泄系乎酸苦。臨時視症,故難執方,補瀉宣通,尤謹嚴于投劑。

加味參蘇飲 治傷風咳嗽,及四時瘟疫。

紫蘇 干葛 陳皮 茯苓 半夏 枳殼 桔梗 前胡 人參 甘草
春加升麻、防風;夏加香薷、石膏;秋加杏仁、金沸草、桑皮;冬加麻黃、杏仁、桂枝。
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視兒大小加減。

蘇沉九寶湯 治肺受寒邪,吼哮喘急,咳嗽聲重。

紫蘇 麻黃 杏仁 陳皮 桑皮 大腹皮 紫蘇子 薄荷 官桂 甘草
生薑三片,水煎,熱服。

麥煎散 治四時感冒,傷風咳嗽,潮熱往來,昏沉多睡,夾驚夾食,渾身壯熱,痧痘後餘毒未解,並效。

麻黃 杏仁 甘草 石膏 知母 貝母 地骨皮 葶藶 滑石 桑皮 人參(肺熱,用沙參) 薄荷(各等分)
生薑三片,浮小麥百粒,水煎。

金沸草散 治傷風咳嗽,痰涎壅盛。

麻黃 荊芥 半夏 白芍 前胡 金沸草(各一錢) 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水煎。

二陳湯 治一切咳嗽痰飲。

陳皮(二錢) 半夏(一錢) 茯苓(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水煎。

蘇子降氣湯 治咳嗽日久,虛火上炎,痰涎壅盛,氣不升降。此藥降火、清痰、順氣。

當歸 陳皮 半夏 甘草 濃朴 蘇子(炒) 肉桂 桑皮
生薑三片,水煎。咳甚,加杏仁、五味。

清肺飲 治脾胃虛寒,咳嗽喘急。

麻黃 杏仁 桑皮 阿膠 半夏 地骨皮 甘草 知母 人參 五味 久嗽,加粟殼(蜜炒) 烏梅
生薑三片,水煎。

礞石滾痰丸 治男婦嬰童傷風咳嗽,痰涎壅盛,一切痰火,諸般怪症,無不神效。孕婦禁服。

大黃(八兩,酒蒸三次) 黃芩(八兩,酒炒) 礞石(一兩,水飛) 沉香(五錢)
為末,水疊為丸,朱砂(二兩)為衣。白滾湯、茶湯下。

玉芝丸(本方加) 蘿卜子(一兩) 皂角(五錢)

流金丸 治一切痰火咳嗽如神。

大黃(一斤,酒浸,蒸三次) 膽星 半夏曲 青黛 礞石(各二兩) 硼砂(一兩) 枳實(四兩) 沉香(一兩)
為末,竹瀝為丸。每服四五十丸,薑湯、茶湯下。

珍珠丸 不拘遠年近日,一切咳嗽。

陳皮 半夏 茯苓(各一兩) 甘草 桔梗 枳殼 貝母 膽星 蛤粉(各七錢) 枯礬(五錢)
為末,水疊為丸,萊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薑湯下。

玉露散 治一切咳嗽,及男婦痰火。

寒水石(四兩, ) 蛤粉(一兩) 半夏(七錢) 膽星(七錢) 枯礬(五錢) 貝母(一兩) 甘草(七錢)花粉(六兩為末,入水攪百遍,去水,晒乾入藥)
各●極細。每服一錢,小兒三四分,薑東加蜜調化下。

太平丸 治男婦小兒久嗽,肺痿肺●,一切勞症並效。

天冬 麥冬 知母 貝母 冬花 杏仁(去皮尖炒。各二兩) 當歸 生地 熟地 黃連 阿膠(麩炒。各一兩五錢) 蒲黃 京墨 桔梗 薄荷(各一兩)
各為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下,蜜湯化下亦可。服後即睡,任其流入肺竅。

消化丸 治症同前。痰甚者服此亦可。

礞石 明礬 膽星 半夏(製) 牙皂(各五錢) 茯苓 陳皮(各二兩) 枳殼(麩炒) 枳實(炒。各一兩五錢) 薄荷(一兩)
為末,神曲打糊為丸。每服糖飴湯送下,次噙太平丸。二藥交攻,痰嗽除根矣。看大小用之。

清氣化痰丸 治大小一切咳嗽,氣鬱痰結。

南星(製) 半夏(製。各一兩) 陳皮 枳實 茯苓 黃芩(各一兩五錢) 杏仁(一兩,去油) 栝蔞子(一兩,去油) 甘草(六錢)
為末,薑汁打糊為丸,茶清下。

款冬花散 治咳嗽氣急,痰喘不寧。

款冬花 知母 貝母 阿膠(蛤粉炒) 杏仁(去油。各一兩) 桑皮 半夏 麻黃(蜜炒) 甘草(各七錢)
為末,瓷罐收貯,每服一二錢,蜜湯下。或煉蜜為丸,噙化下。

人參款花膏(加)紫菀、五味,去麻黃、半夏、杏仁。

加味人參款花膏 治如前症,咳嗽吐血。

紫菀 桑皮 人參 款冬花(各一兩) 五味 杏仁(各七錢) 木香 檳榔 紫蘇 桔梗 貝母 兜鈴(各五錢)
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薑湯下。

白玉丸 利膈下之頑痰,去胸中之噎塞,一切咳嗽痰症並效。

南星 半夏(各五錢,俱生用) 僵蠶(炒) 白礬(各二錢五分)
上為淨末,加杏仁(去皮尖,十個) 巴豆(一粒) 同碾如泥,薑汁為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看大小用。

二母膏 治熱嗽,兼治痰喘。

貝母 知母(各一兩,俱用巴豆肉七粒,新瓦上焙黃,去豆不用)
為末,薑湯調化下,蜜湯亦可。

青金丸 治咳嗽,化風痰,定喘息。

南星(製) 半夏(製。各一兩) 明礬(五錢,飛) 辰砂(二錢)
為末,薑汁糊丸,麻子大,雄黃(三錢)為衣,薑湯下。

梅花飲子 治傷風咳嗽,痰喘氣急,及五心煩熱。

硼砂(三錢) 牙硝 芒硝 桔梗(各一兩) 甘草(五錢) 貝母(五錢) 辰砂(二錢) 梅片(一分)
為末,瓷罐收貯,封固。每服一二茶匙,麥冬湯下。

參杏膏 治咳嗽日久,諸藥不效,服此即止。

杏仁(去皮尖,砂去油,一兩) 人參(三錢)
為末,和勻,每服一錢,胡桃肉煎湯調下。

白虎膏 治痧痘後,餘毒不解,內熱咳嗽,吐血。

寒水石(一兩, ) 貝母(一錢) 硼砂(五分)
為末,蜜湯調下。為丸亦可。

玉露霜 清肺化痰,此咳嗽。

花粉(八兩,水飛澄清) 綠豆粉(八兩。用薄荷葉一兩,同二粉拌勻,入罐煮一炷香) 桔梗 貝母(各一兩)柿霜(二兩) 甘草(五錢)
將二粉篩去薄荷,加藥和勻,瓷罐收貯。每服數匙,頻頻服之,加白砂糖四兩和用。

二黃膏 治咳嗽有紅。

生地黃 熟地黃 天冬 麥冬 大薊 小薊 側柏葉(各等分,礬水浸一宿,炒)
水煎成膏,每服數茶匙。或作煎劑亦妙。

法製半夏 消飲化痰,壯脾順氣。

半夏(一斤,潔白者,炮去皮臍,焙乾;再洗,再焙,如此七次)
用米泔水浸一宿,取出晒乾。白礬一斤八兩,碾細,同半夏水浸兩指許,浸五宿。再用鉛白霜一兩五錢,溫水化開,浸一日夜,取出,置漿水內,細火煮滾,取出焙乾,瓷罐收貯。每服一二粒,薑湯下。

煮肺藥 治咳嗽日久,不肯服藥,二方並效。

杏仁 款冬花 紫軟 貝母 五味 阿膠 甘草(各一錢,為粗末)
用不著水豬肺一個,白蜜一兩,酥油五錢和藥,灌入肺管內,將繩扎緊,水煮熟,連汁食之,去藥不用。

寧肺膏

一兩清油二兩蜜,半兩生薑自然汁,紫菀麻黃及杏仁,桔梗細辛加添入,訶

子枯礬各二錢,慢火煎熬黑如漆,臨臥每服二三匙,明朝咳嗽無蹤跡。

三奇散 咳嗽日久不止。

款冬花 佛耳草 熟地黃
等分,為末,每用一匙。安香爐上焚之,蘆管罩煙,頻頻吸之。單款冬花末亦效。

靈寶煙筒 治喘嗽。

黃蠟(三錢) 雄黃(二錢) 佛耳草(一錢) 款冬花(一錢) 艾(三錢) 鵝管石(一錢)
先將蠟溶搽紙上,次艾鋪上,又將藥末細細摻上,卷成筒子。用火點著一頭,吸煙三四口,茶清下。

灸法 肺俞穴(治咳嗽不止。在第三椎兩傍一寸。五壯) 咳逆灸(乳下黑肉上,五壯)

喘論

(附 馬脾風)

諸喘為熱者何也?長夏熱甚,則息數氣粗,喘之為熱明矣。蓋肺主氣,為陽。陽氣流行,通條臟腑,故肺為五臟之華蓋,喜清虛,嫌滯濁。呼隨陽出,吸隨陰入,一升一降,陰陽乃和。若有窒礙,則陰不上升,陽不下降,陰陽乖戾,則生喘急矣;又有風寒暑濕,邪氣相干,皆能為喘;又有七情之氣,傷於五臟,亦能為喘。其症︰口張氣急,胸滿痰喘,或喉間如拽鋸之聲。症候雖有十六,當究其源。如感寒邪,則驅散之;氣鬱則調順之;脾胃虛則溫理之。若小兒,無過四症︰有肺受寒邪,咳嗽而生喘者;有肺熱,痰壅而上氣喘急者;有食鹹酸,肺經受傷而作喘者;又有病後,氣虛生痰而喘急者,尤為難治。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手足厥冷者死。若發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喘而不休者死。

八仙丸 治男婦嬰兒咳嗽痰喘。

膽星(一兩) 半夏 款冬花 牙皂(炙) 枯礬 甘草(各五錢) 杏仁(六錢,去皮尖研) 巴豆(九粒,入黑棗肉,火煨,存性)
為末,醋糊為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薑湯下。

定喘湯 治喘 。

白果(二十個,去殼炒) 款冬花 麻黃 蘇子 桑皮(各二錢) 黃芩 杏仁(去皮尖) 半夏(製。各一錢五分)
生薑五片,水煎,小兒減半用之。

寧肺湯 治上氣喘急,痰涎壅盛。

紫菀 陳皮 杏仁 枳殼 五味 半夏(製) 桑皮 紫蘇子(各一錢) 甘草 冬花(各七分)
生薑三片,水煎。

人參定喘湯 肺氣上逆,喘急痰響,坐臥不安。

人參 麻黃 阿膠(蛤粉炒) 半夏曲 五味 粟殼 桑皮(各一錢) 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水煎。

清金湯 治男婦小兒不拘遠年近日咳嗽喘急,喉中涎響,胸滿氣逆,飲食不進,坐臥不安。

陳皮 半夏(製) 茯苓 甘草 阿膠(蛤粉炒) 杏仁 五味(二分) 桑皮 紫蘇 薏仁 貝母 粟殼 冬花(各一錢) 人參(六分) 百合(一錢)
生薑三片,水煎。

蘇杏飲 治上氣喘嗽,面目浮腫。

杏仁 紫蘇(各一錢) 大腹皮 五味 紫菀 甘草 陳皮 麻黃 桑皮 阿膠 桔梗(各七分)
生薑三片,水煎。

玉華散 治咳嗽喘急。此藥調順肺經,清利咽膈,安和神氣。

葶藶(炒) 桑皮 半夏 貝母 天冬 馬兜鈴 杏仁 紫軟 百合 人參 百部 甘草(各等分隨兒大小加減)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瀉白散 治肺氣有餘,咳嗽喘急,面腫身熱。

桑皮 地骨皮(各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水煎。

四磨湯 治七情鬱結,上氣喘急,小兒郁少,備用。

烏藥 沉香 白檳榔 人參
各磨水,約相等,頓溫服。

牛黃奪命丹 治大小肺脹喘滿,胸脅氣急,兩肋扇動,陷下作坑,鼻孔開扇,痰涎壅盛,心煩口渴,俗云馬脾風,此方神效。及辛辣濃味,肺熱作喘。

白牽牛 黑牽牛(各一兩。半生半熟) 青皮 陳皮(各六錢) 大黃(一兩五錢) 檳榔(一兩)

經云︰肺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用牽牛,苦寒瀉肺氣,利濕熱為君。陳皮苦溫,理其肺氣;青皮苦辛,散肺中滯氣為臣。檳榔辛溫,性沉重,下痰降氣;大黃苦寒,蕩滌邪熱為使。每服二三錢,薑湯下。

皺肺丸 專治喘。

款冬花 知母 秦艽 百部 紫菀 貝母 阿膠(各一兩) 杏仁(四兩,去皮,另研) 糯米(一兩,炒)
各為末,羊肺一具,先將水灌入,看容得多少,即用此水煮杏仁令沸,濾過,灌入肺中,以繩系緊,同糯米煮熟為度,搗爛,和前藥為丸,麻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皮湯下,量大小用之。

無價散 治馬脾風。

朱砂(二錢五分) 輕粉(五分) 甘遂(一錢五分,面裹煨熟)為末,每服三分,薑湯調下。

紫金丹 治年久 喘,日夜不臥,只一二服可愈。

淡豆豉(一兩) 白信石(一錢五分)
同碾成膏,丸綠豆大,每服七丸、十丸,冷茶湯下。

紫金膏 (即此方)將豉信碾膏塗碗內,用艾熏一時辰,取下加珍珠末一錢。用如前法。服藥後忌一切熱物。

定喘化痰方

豬蹄甲(四十九個,洗淨,每個入) 半夏末 白礬末(各三分)
入罐內固濟,火 ,勿令煙出,研細加麝香一錢,瓷罐封貯。每服大者一錢,小者五分,薑湯下。

鯽魚丸 治肺經久受寒邪,喘 痰盛。初發其寒從背起,冷如冰雪,漸漸喘促,氣不相續,痰涎壅塞,咯吐不出,坐臥不得,莫可支吾,兩肩聳豎,背曲如弓,困憊垂死。一服見效,未效再服神驗。

鯽魚(重一斤者,不去腸鱗肚,近頭處開一孔,入) 白砒末(一錢),將魚入竹管內,外用青蒿搗泥固濟,候乾,火竹管通紅存性,去魚未燒過者,再加蛤粉三錢,綠豆粉丸,麻子大,朱砂五錢為衣。每服七八丸,赤糖湯冷下。忌一切熱物,大人服十丸。

內金丸 專治喘 。

雞內金(二十個) 白砒(二錢) 黃丹(五錢) 牽牛(五錢) 葶藶(五錢)
各碾細,露星月下七宿,再入半夏末二錢五分,同碾,棗肉為丸,再露二宿,朱砂為衣,如前服法。

雄黃丸 治症如前,並鹽醋等 哮吼。

雄黃(五錢) 半夏(一兩) 白礬(三錢) 信石(一錢) 巴豆(一錢去油)
將礬信同炒乾,研細,再入前藥,薑汁糊丸,綠豆大,辰砂為衣。每服五六丸,茶清冷下。

如聖散 治諸般喘嗽,年久不愈。

蝙蝠(一個,去頭,炙令焦乾)
為末,每服一錢,米湯下。大者二錢。

十六般喘哮方

阿膠(一兩,蛤粉炒) 馬兜 甘草 半夏 杏仁(各一兩) 人參(五錢)
為末,每服一二錢,臨睡用後引調下︰心嗽,面赤,干葛湯下;胃嗽,嘔吐酸水,蛤粉湯下;肝嗽,眼中流淚,烏梅湯下;膽嗽,不睡,酸棗仁湯下;脾嗽,不思飲食,吊惡,生薑湯下;膈嗽,痰涎內結,薑湯下;肺嗽,上氣喘急,桑皮湯下;勞嗽,骨蒸,秦艽湯下;傷風暴嗽,薑蔥湯下;冷嗽,薑蔥煎湯下;氣嗽,腹痛滿,青皮湯下;喘嗽帶紅,當歸湯下;腎嗽,連臍下痛,糖飴湯下;喉中拽鋸,生薑、半夏湯下。

嘔吐論

胃為水穀之海。胃主受盛,脾司運化,人身賴之以生,將養乖宜,致有嘔吐之患。嘔吐之症,非止一端,各從症治。或為寒氣內蓄;或為暑氣所干;或為飲食所傷;或痰結而氣逆。須辨明是何症嘔吐,寒則溫暖之;暑則清涼之;停食當從消化;痰積必須順氣。有未周之兒,或乳母夏月當風取涼;或冬月觸冒風寒,此乳乳兒,亦令嘔吐,隨其冷熱而治之。

凡小兒乳不可過飽,若滿則溢,亦令嘔吐。胃之納乳,如器之盛物,杯卷之小,不可容巨●之物,雨驟則沼溢,酒暴則卮翻,理必然也。

青金丹 專治吐逆。

水銀(八錢) 硫黃(一錢)
入銚內,慢火化開,將柳條撥炒,或有煙焰,以醋洒之,結成砂子,碾細,糊丸,麻子大。每二十丸,生薑、陳皮湯下。

定吐紫金核 治冒寒嘔吐,及胃氣不和。

白茯苓(一兩) 藿香葉 枇杷葉(薑汁炙去毛。各六錢) 砂仁(二錢) 官桂(二錢) 木香(二錢) 乾薑(三錢) 白朮(五錢) 丁香(一錢五分)
棗肉為丸,朱砂三錢為衣。每服一丸,薑湯下。

燒針丸 治吐瀉。

黃丹(二兩) 生礬(一兩) 朱砂(三錢)
棗肉為丸,桐子大。每用二三丸,針簽燈上燒存性,米泔化下。

香胃九仙丹 治小兒一切嘔吐,及男婦反胃噎塞。

人參 甘草 南星 木香(各二錢) 半夏(五錢,製) 枳殼(一兩,麩炒) 枯礬(一錢) 豆豉(一兩) 濃朴(五錢,薑製)
為末,候晴夜露一宿,人參、濃朴煎湯作糊,作餅子,慢火焙乾。每服一餅,薑湯下。

辰砂五苓散 治受暑毒,心煩嘔吐,小便不通,大便頻泄無度。

赤茯苓(二錢) 豬苓 澤瀉(各一錢) 白朮(一錢五分) 官桂(三分)
水煎,和朱砂末五分服。氣虛加生脈散︰人參(五分) 麥冬(一錢) 五味(十粒)

益胃散 止嘔吐,進飲食,益脾胃,寬胸。

茯苓 陳皮 藿香(各五錢) 白豆蔻 砂仁 木香(各三錢) 丁香 甘草(各二錢)
為末,每服一錢,薑湯下。

清膈飲 治伏暑嘔逆。

香薷(二錢) 茯苓(一錢) 人參 半夏 甘草 檀香(各五分)
淡竹葉二十片、粳米百粒,水煎。

人參藿香散 治脾胃不和,嘔逆不止。

人參 白朮 藿香 枇杷葉(各一錢) 丁香 良薑 甘草(各一分) 木瓜(五分)
生薑三片,水煎。

白豆蔻散 治脾胃不和,腹痛嘔吐,飲食不進。

枇杷葉(薑炙去毛) 白豆蔻 陳皮 川芎 甘草 人參 木瓜 黃 (各一錢)
生薑三片,棗一枚。

定吐良方 治吐逆,諸藥不效,此方立驗。

半夏(二兩) 生薑(二兩,銼碎) 官桂(五錢)
生薑、半夏順手同炒,令香熟為度,方入官桂再焙,用紙鋪地上,出火毒,去焦屑。每服二錢,水煎。

萬安丹 治胃氣傷冷嘔吐。

半夏(製) 白朮(各一錢) 附子(五錢一個,炮) 硫黃(一錢) 朱砂(五錢)
為末,薑汁為丸,麻子大。每服十丸,米湯下。

丹方 治吐瀉立效。

硫黃 滑石(各等分)
每服一錢,米湯調化下。

灸法 中庭穴(立止吐瀉,在 中一寸陷中,灸三壯。)

霍亂論

霍亂者,何也?原胃氣虛弱,內傷飲食,外感寒邪。此症多行於長夏秋初,濕熱交蒸之際。日受生冷之積,夜複感於寒邪,陰不上升,陽不下降,陰陽否塞,而成斯症。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瀉,心腹齊痛,吐瀉並作,甚則轉筋,有聲有物而吐利者,此乃其症也,名曰霍亂。又有心腹齊痛,有聲無物,吐又不吐,瀉又不瀉,煩躁悶亂,甚則轉筋入腹,須臾不救,名為乾霍亂,俗云攪腸痧者是也。脈洪大者易治;脈微手足厥冷者難治。若遍體轉筋,舌卷腎縮者死。倉卒之際,用冷水一半,滾湯一半,加鹽少許,名曰陰陽湯,引其必吐宿食殆盡,為妙。重甚者,用艾臍下灸七壯。切不可用寒涼之藥。治法;宜引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散寒消食,分利陰陽。不可便吃米飲湯,熱湯投之即死。待平靜半日後,方可與冷稀粥湯方妥。冬月霍亂,宜用五積散;夏月霍亂,藿苓湯主之。凡轉筋不止,男子手挽其陰,女子手挽兩乳,甚妙法也。

藿苓湯 (即藿香正氣散合五苓散) 治藿亂心腹卒痛,上吐下瀉,增寒壯熱。

藿香 紫蘇 大腹皮 陳皮 桔梗 甘草 茯苓 半夏曲 濃朴 白芷 白朮 豬苓 澤瀉(各等分) 官桂(少)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二香散 治夏月內傷生冷,外感風寒,霍亂轉筋,渾身壯熱。

蒼朮 濃朴 陳皮 甘草 紫蘇 藿香 茯苓 半夏 大腹皮 白芷 香薷 扁豆 黃連 桔梗 麻黃(各等分)
生薑三片,水煎熱服。(即藿香正氣散合香薷飲)

加味理中湯 治霍亂吐瀉,肚腹疼痛,手足厥冷,脈來沉細。

白朮(炒) 茯苓(各一錢五分) 乾薑 甘草(各一錢)
生薑三片。水煎。

附子理中湯(本方加)附子 治手足厥冷,脈沉細。

治中湯(本方加)青皮、陳皮 治心腹膨脹。

五苓蘇木湯 治霍亂吐瀉,外感寒邪。

白朮 茯苓 朱苓 澤瀉(各一錢) 官桂(三分) 紫蘇 木瓜(各五分) 生薑一片,水煎,臨服入少許。

不換金正氣散 治霍亂吐瀉,下痢赤白,及四時疫症,山嵐瘴氣,寒熱往來,不伏水土並效。

茅朮 濃朴 陳皮 甘草 藿香 半夏(製等分)
生薑三片,水煎。

木瓜湯 治霍亂轉筋,上吐下瀉。

木瓜(二錢) 茴香 吳朱萸(各一錢) 甘草(六分)
生薑五片,水煎。兒小者減半。

立應散(胃家有熱難停食,胃冷無綠紗水漿,二症皆令兒嘔吐,又家聖藥是生薑。此方主之。)

生薑(一兩) 鹽(二兩)
同炒變色。三歲兒五分,童便一杯,煎服。大人倍用。

灸法 霍亂已死,心腹有暖氣者,納鹽臍中,灸七壯。

泄瀉論(附)宿食

泄瀉之症,經云有五。所謂五泄者︰曰胃泄、脾泄、大腸泄、大瘕泄、小腸泄。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者︰腹脹滿,瀉注,食則吐逆;大腸泄者︰食已窘迫,腸鳴切痛,大便色白;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小腹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小腹痛,莖中痛。名則有五,泄非一端。有因脾胃虛弱,飲食不能運化而作泄者;有飲食過傷,食積停滯而作瀉者;有久陰動濕而泄者;有寒暑調理失宜而作泄者;有乳母自病;兒吮熱乳,而作瀉者。脾虛則溫補之;停食消導之;積聚隨緩急而下之;動濕則辛散而滲之;寒暑則隨時令冷熱調理之;乳母有疾,問其症而治之。

泄瀉初起,不可便用補劑,恐宿食不消,反生他症矣。証見五虛︰脈細、厥冷、少氣、泄痢、不食,為難治。

保和丸 治一切食積,泄瀉酸臭,嘔吐不食,心膈膨脹。

山楂肉(六兩) 神曲(四兩) 半夏曲(三兩) 茯苓(三兩) 陳皮(二兩) 連翹 蘿卜子(炒。各一兩五錢)
為末,水疊為丸,薑湯下。

大安丸(本方加)白朮(三兩) 治脾泄。

木香檳榔丸 治男婦小兒一切食積,肚腹膨脹,面色痿黃,內有蟲鱉 瘕,及泄瀉痢疾,並歷神效。

大黃(一斤,銼片,酒拌一宿,晒乾) 牽牛(一斤,半生半熟) 檳榔(八兩,白色者) 木香(一兩五錢) 乾薑(一兩,炮)
各為淨末,稀糊為丸,麻子大,薑湯空心下。去血鱉 蟲,赤砂糖、空心五更時下。日午下後,稀粥補。當日不可吃腥葷。

神聖丸 消食去積,順氣止痛。

青皮 陳皮(各八兩,醋炒) 烏梅肉(四兩) 巴豆肉(一兩,製) 大椒(五錢)
為末,糊丸,菜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助胃膏 治脾胃素弱,外感寒邪,內傷生冷,上吐下瀉,久痢不止,胃口不開,面黃肌瘦,神昏目慢,手足厥冷,懨懨欲成慢驚。此藥健脾開胃,扶元氣,育養心神,及男婦久瀉,並效。

人參(五錢) 白朮(一兩,炒) 茯苓(一兩) 甘草(五錢,炙) 陳皮(八錢) 白豆蔻(三錢) 砂仁(三錢) 木香(三錢) 藿香(六錢,去土) 丁香(二錢) 訶子肉(六錢,煨) 肉豆蔻(三錢,面煨) 枇杷葉(六錢,薑汁炙,去毛)
為末,煉蜜搗勻合助胃膏。每服一錠,清米湯下。

香橘餅 治嘔吐瀉痢,冷熱不調,赤白膿血,小腹疼痛,脾虛不食,及內有積聚。常服甚效。

蒼朮(一兩二錢,炒) 濃朴(八錢,薑製) 陳皮(一兩) 甘草(五錢) 山棱(七錢,醋炒) 蓬朮(七錢,醋炒) 青木香(三錢) 木香(三錢) 神曲(一兩,炒) 麥芽(八錢,炒) 山楂肉(八錢) 青皮(醋炒) 香附(各一兩) 官桂(五錢) 砂仁(三錢)
共為末,煉蜜搗勻合香橘餅。每服一餅,米湯化下。

啟脾丸 健脾胃,進飲食,止泄瀉,治久痢,及男婦老弱脾泄。並歷神效。

人參(五錢) 白朮(一兩,炒) 茯苓(一兩) 甘草(五錢,炙) 蓮肉(一兩) 山藥(一兩) 山楂肉(一兩) 陳皮 澤瀉(各七錢) 肉蔻(三錢,麩煨)
為末,煉蜜搗勻為丸,圓眼核大,清米湯下。

參苓白朮散 治一切泄瀉,脾胃虛弱,及久痢不止。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薏苡仁(炒) 甘草(炙) 山藥 蓮肉 扁豆(炒。各一兩) 砂仁(五錢) 桔梗(七錢,炒)
為末,每服一二錢,白滾湯調化下。作煎劑亦可。

胃苓湯(即平胃散合五苓散) 治一切瀉痢,及不服水土,脾胃不和,三焦氣壅。寬中順氣;分利陰陽。

蒼朮(炒) 濃朴(薑製) 陳皮 甘草 白朮(炒) 豬苓 澤瀉(各等分) 官桂(少) 茯苓(一錢二分)
生薑三片,棗一枚。此方隨症應變,功效無窮。

加味觀音散 外感風冷,內傷飲食,脾胃不和,嘔吐泄瀉,不進乳食,漸至羸瘦。大抵胃虛則嘔,脾虛則瀉,脾胃俱虛,吐瀉不已。此藥溫養脾胃。

人參 黃耆 茯苓(各一錢) 藿香 扁豆(各七分) 木香(三分) 白芷(六分) 甘草(五分) 神曲 蓮肉 石蓮肉(各八分) 乾薑(三分)
冬瓜仁百粒、烏梅一個,水煎。

溫脾散 治泄瀉腹痛,乳食不化。

蒼朮(一錢,炒) 濃朴(七分,製) 甘草(五分) 陳皮 訶子 人參 茯苓 桔梗(各六分) 木香 乾薑(各三分)
為末,鹽梅湯調化下;或作煎劑亦可。

人參豆蔻散 止泄瀉,濃腸胃,進飲食。

人參(五分) 白朮 茯苓 陳皮(各八分) 濃朴 訶子肉 肉豆蔻(各五分) 白豆蔻(三分) 白扁豆 甘草(各七分)
生薑三片,鹽梅一個,捶碎水煎;為末服尤妙。

錢氏白朮散 脾胃不和吐瀉,並作心煩口渴。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藿香 干葛 木香
生薑三片,水煎。

五苓散 分陰陽,利小水,熱瀉用之甚效。

豬苓(一錢五分) 白朮 澤瀉 茯苓(各一錢) 官桂(三分)
水煎。熱吐,加半夏(一錢)。

生脈散 治長夏濕熱熏蒸,心煩口渴;元氣虛弱者用之,生津止渴,生脈益元氣。

人參(五分) 麥冬(一錢) 五吐(十粒)
川米百粒,水煎。

桂苓甘露飲 治暑月熱瀉,心煩口渴,面赤唇紅。

茯苓 白朮 豬苓 澤瀉(各一錢) 石膏 滑石 寒水石(各二錢) 官桂 甘草(各三分)
淡竹葉二十片,水煎。

辰砂益元散 治中暑身熱,小便不利。此藥專能燥濕,利小便,實大腸,化食毒,去積滯,逐瘀血,解煩渴,補脾胃,清暑降火之要藥也。

滑石(一斤,桂府者佳,如無,細膩潔白亦好。牡丹皮煮過用) 甘草(一兩)
碾極細,加辰砂五錢,●勻。每服一二錢,蜜水下。

滑石,青黃二種殺人,並上面垢不去,亦傷人。

團參散 治脾胃虛弱,冷熱不調,一切吐瀉痢疾,手足厥冷並效。

人參 茯苓 扁豆(炒) 山藥 川芎 粟殼(各一兩,蜜炒) 甘草(炙) 白朮(炒。各七錢) 木香(三錢)濃朴 白芷 烏藥 粟米(炒。各五錢)
為末,瓷罐收貯。每服一錢,滾湯調化下。

固腸丸 治脾胃虛弱,滑泄無度,腹痛腸鳴,及疳瀉痢不止。並效。

當歸 人參 白芷 赤石脂 龍骨( ) 白朮(炒) 烏魚骨(各等分)
為末,醋糊為丸。量大小,米湯下。

香礬丸 治瀉痢日久不瘥。

枯礬 訶子 酸石榴皮(炒黑。各等分) 木香(減半)
為末,糊丸麻子大。每二三十丸,米湯下。

瀉痢奇方 治小兒泄瀉,日久不止,及男婦脾泄並用。

糯米(半升,薑汁浸一宿炒熟) 山藥(半斤,炒黃)
為末,加大椒末一錢,和勻,瓷罐收貯。每服一二錢,赤砂糖湯調化下。

單方車前子 (微炒為末,每服一錢,米湯調化下。)

灸法 關元穴 治灸瀉不止,灸五壯。見前。

痢疾論

痢疾古云滯下,多行於夏末秋初,其故何也?然內為生冷所積,外為暑濕相搏,其得病之由也。脾胃不和,生冷過度,停積於腸胃之間,不得克化;又為風寒暑濕之氣相干,淹留日久,而成斯疾。大抵痢疾無積不成。所謂痢者,利也。乘病初起,必先用 利之藥,蕩滌腸胃,使毒氣外泄。切不可先用補澀之藥,使積停滯,不得外泄,則熱毒固閉,惡症生矣。所謂痢不可止,此也。當下不下,日久脾胃益虛,尤不可下矣。其証有八︰曰冷、曰熱、曰疳、曰驚、曰冷熱不調、曰休息痢、曰蠱毒、曰 痢。冷痢則去白,熱痢則去紅。余謂不然,當辨手足溫暖則為熱;厥冷則為寒。以此分別治之,則不誤矣。疳症,痢兼黃白,下無時度;驚痢去青,乍寒乍熱;冷熱不調,則赤白相雜;休息痢,糞黑如魚腸,愈而複作; 痢,停積失於不下,大便秘澀,疼痛啼叫,惡食糞臭;蠱毒下痢紫黑。又有三惡症︰曰禁口痢者,毒氣侵胃,乾嘔不食;二曰刮腸痢,腸頭鮮血頻滴,肛門深黑,開張可畏,肚腹 痛,裡急後重;三曰滑腸痢,日夜頻並,飲食直過,完穀不化。如遇此症,非盡誠醫治,十中難全一二。久痢渴而思酒,是腸胃精液耗竭故也。治之之法︰冷者溫之,熱者清之,和胃溫脾,寬腸順氣。下痢身涼,脈微細者生;身熱脈浮大者死;舌黑汗出者死。

感應丸 治一切食積,下痢赤白,肚腹 痛,裡急後重,不拘男婦,此藥乃斬關奪營之將,定禍亂而致太平,真有起死回生之功,用之得宜神效。

茅朮(一兩五錢,炒) 濃朴(一兩,薑製) 陳皮(一兩二錢) 甘草(五錢) 乾薑(五錢) 百草霜(三錢)巴豆(五錢,製)

製巴豆法︰如用,先於三月之前,去殼,取仁,去枯油者不用。研細,用紙包裹.壓去油。再研,再壓。仍置泥地,任其上梅,去毒,方可合藥,否則傷人。為末,次人百草霜、巴豆,●細和勻。麵糊為丸,麻子大,周歲十二三丸,大人四五十丸。小兒七八朝,惡露內蓄,腹脹不乳。黃連甘草湯服六七丸,甚效。

脾積丸 治臟腑一切寒食積聚。

三棱(一兩,醋炒) 蓬朮(一兩,醋炒) 青皮(一兩,醋炒) 良薑(醋炒) 木香(各五錢) 丁香(三錢)皂莢(三條,燒灰) 巴豆(五錢,製) 百草霜(三錢)
為末,麵糊為丸,麻子大,薑湯量大小服。

導滯湯 痢疾初起,必下,此方視大小承氣最穩當。

黃芩(酒炒) 黃連(薑汁炒) 當歸 赤芍(炒) 枳殼(麩炒) 檳榔(各一錢) 木香(五分) 大黃(小者二三錢,大人六錢,酒擺過,晒乾候用)
水鐘半,煎三滾,入大黃再煎一滾,置水中候冷,再上火頓熱服。渣再煎服效。

加味胃苓湯 內傷生冷之食,外感暑濕之氣,肚腹 痛,裡急後重,一切痢疾泄瀉,脾胃不和,並效。

豬苓 澤瀉 白朮 茯苓 蒼朮(炒) 濃朴(製) 陳皮(各一錢) 甘草(五分) 枳殼 檳榔 黃連 薑汁(炒) 黃芩(七分) 木香 官桂(各三分)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夏月加香薷、扁豆,去官桂;腹痛甚加生薑、雨茶;久瀉加訶子、肉果;久痢加烏梅、粟殼,便血加槐花、荊芥、當歸;小便不利加木通、滑石;口渴加干葛、麥冬、五味,去桂。

調中湯 治症同前。

黃連(薑汁炒) 黃芩(酒炒。各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 白芍(酒炒) 檳榔(各八分) 水香(三分)
生薑五片,雨茶一撮,水煎。
加味調中湯,有蒼朮、白朮、滑石、生地。

胃風湯 治風冷乘虛客於腸胃,腹痛腸鳴,水穀不化,下注豆汁,或下瘀血。

人參 白朮 當歸 川芎 茯苓 芍藥 羌活 防風(各等分) 官桂(少)
粟米一撮,水煎。

神效散 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肚腹 痛,不拘新久,並效。

蒼朮(一錢) 濃朴 陳皮(各七分) 甘草(五分) 當歸 川芎(各七分) 黃連(一錢五分) 枳殼 升麻(各六分) 木香(三分) 白芍(一錢) 人參(五分)
烏梅一個,黑棗二枚,水煎。

真人養臟湯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臍腹攪痛,裡急後重,瀉痢已久。

人參 白朮(炒) 當歸 芍藥(炒) 訶子 肉蔻(煨) 甘草 粟殼(蜜炒。各八分) 肉桂 木香(各三分)
生薑三片,水煎。手足厥冷加附子。

解毒香薷飲 治暑毒,下痢純血,身熱口渴,心煩面赤,臍腹 痛,裡急後重,小便赤澀。

黃芩 黃連 黃柏(各一錢) 香薷(二錢) 濃朴 扁豆(炒研。各八分)
水煎服。大人酒毒便血,加當歸 阿膠(蛤粉炒。各一錢)

三黃熟艾湯 本方加祁艾(一錢醋炒)

生熟飲 治痢日久,肚腹絞痛,裡急後重,日夜無度。

粟殼(四個) 陳皮(二片) 甘草(一寸,兩破) 烏梅(二個) 黑棗(二個) 生薑(二片) 木香(一錢,分二塊) 訶子(二個) 黑豆(六十粒) 黃耆(二寸) 白朮(二塊) 當歸(二寸,兩破)
俱要半生半熟,不用銼碎,水二碗,煎一碗,徐徐服。此方按君臣佐使,調陰陽,和脾胃,順益三焦,安調五臟。日久泄痢,無不神效,不可忽之。

五聖散 治一切瀉痢日久,諸藥不效,懨懨欲絕,可轉危就安。

烏梅(七個,捶碎) 黑棗(七個,搗) 粟殼(七個,蜜炙) 甘草(七寸,炙) 蓮肉(七粒,搗)
生薑七片,雨茶七分,水煎,露一宿。天明頓溫,徐徐服。酒煎尤妙。小兒分二日服。

香連丸 治一切瀉痢,肚腹不和,胸膈痞悶,氣痛,並效。

黃連(淨,一斤,吳茱萸四兩,同炒) 肉豆蔻(二兩,面煨) 木香(二兩) 茅朮(六兩,炒) 濃朴(三兩,薑汁炒) 陳皮(四兩) 甘草(一兩五錢)
為末,醋糊為丸,量大小,米湯、醋湯,隨意服。

驚粟丸 治症同前。未經行過不可用。

粟殼(四而,醋炒) 青皮 陳皮 當歸 訶子 白芍(各二兩) 甘草 木香 乾薑(各一兩)
為末,煉蜜為○大。每服一丸,蜜湯磨化,頓熱服。

豆蔻丸 瀉痢日久,腸胃虛寒,腸滑,糟粕不聚,此方主之。

肉豆蔻(煨) 胡粉(炒) 龍骨( ) 白礬( )
各等分,為末,糊丸。量大小,米湯下。

百中散 治症如前。

粟殼(蜜炒) 濃朴(薑汁炒)
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白痢赤砂糖湯;赤痢蜜湯,調下。

海藏仙方 治受暑毒,久瀉、久痢、久瘧,並效如神。

雄黃(透明者)
不拘多少,為末,蒸餅為丸,綠豆大。甘草湯下。端午日製更效。

鐵門栓 治赤白痢疾,五種泄瀉。

文蛤(一兩炒) 白礬(三錢半,生) 黃丹(二錢,炒)
為末,黃蠟一兩為丸,生薑、雨茶泡湯下。

參連飲 治禁口痢。

人參 黃連(各一錢)
水煎頻頻呷之。

附禁口痢諸方︰

精豬肉切片,將面粉搽上,頻炙,頻搽,香熟食之。不吃,鼻下聞之。寧波白鯗炙香,食之。

鳳尾草煎湯露一宿,頓溫,徐徐服。

川烏三兩,光圓者。一兩生用,一兩煨,一兩燒存性。同為末,糊丸,每服十丸,甘草湯下。

五爪龍草陰乾,為末,每服一錢,酒下。

封臍膏

陳小粉(五錢) 乳香 沒藥(各一錢)
研末,醋調敷臍。

黃瓜藤經霜者,晒乾,燒灰存性,香油調敷臍中。

熏痢秘方 瀉痢日久,用此熏之。

地骨皮(新鮮者,煎百沸)
傾入陳馬桶內,乘熱坐上熏之。亦治膿窠瘡。

灸法 治瀉痢日久。

關元穴 翠尾穴(各灸,三壯。)

失血論

經云︰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氣引血行,血隨氣轉,榮養四肢百骸,灌溉五臟六腑。故目得血而能視,耳得血而能聽,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行。大人失血,心肝二經受病者多;小兒失血,脾胃受傷者多。亦有跌撲內傷者。怒甚氣逆,血出於肝,嘔血亦出於肝;咯血出於腎;衄血亦出於肺;舌衄出於心,吐血亦出於心,溺血亦出於心;便血出於脾;腸風出於大腸;血淋出小腸,牙宣出於胃。血者神氣也,持之則存,失之則亡。凡治此症,視何經受病,先以順氣為主,降火次之。氣順則血歸於經,火降則血自止。小兒純陽之體,不可妄補,亦不可便用止劑。失血之脈,沉細者生,浮大牢實者重。手足逆冷者死。

涼血地黃湯 治吐血、衄血、便血、溺血並效。

當歸 生地 熟地(各一錢) 知母(鹽水炒) 黃柏(鹽水炒) 槐花 青皮(各七分)
水煎。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吐血加茅草根、韭菜汁,衄血加茅花、側柏葉;便血加阿膠(炒)、黃芩;溺血加髮灰、琥珀;咯血加款花、百合;咳嗽有紅加款花、貝母。

犀角地黃湯 治症同前,加減亦如前法。

犀角 生地 當歸 牡丹皮 黃連 黃芩 山梔
水煎。臨服入藕汁半合,韭汁、生薑汁各少許服。如無上二味,入童便亦效。便秘加大黃、檳榔。

瓊玉膏 治勞傷,一切血症。小兒減用。

生地黃(二斤,用河水十斤,砂鍋煮一晝夜,約汁四五斤) 加人參(三兩) 茯苓(三兩。共為末) 荊芥(燒灰存性,一兩)
三味同汁和勻;置地上,去火毒。每服三錢,米湯下。

二薊飲 治便血、溺血、血淋,治諸血並效。

苦參(酒焙乾) 荷葉(連蒂焙乾) 大薊小薊各三錢,煎湯。大者二錢,小者一錢,調下。

當歸和血散 治便血,治諸血並效。

槐花 青皮(各六錢) 當歸 升麻(各二錢) 荊芥 熟地 白朮 川芎(各一錢)
為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小薊飲 治下焦蘊熱,溺血、血淋。

生地 小薊 滑石 甘草 蒲黃 當歸 山梔 通草 藕節(各等分)
淡竹葉二十片、燈心二十寸,水煎。此方加琥珀末五分更效。

腸風便血方

當歸 生地 白朮(炒。各一錢) 地榆 秦艽 防風 柴胡 枳殼 槐花(炒。各七分) 升麻 黃芩(酒炒。各六分)
水煎。

三黃飲 治血痢,兼治酒毒便血。

黃連(一錢) 黃柏 黃芩 白芍 枳殼 蒼朮 濃朴 陳皮(各七分) 甘草(五分) 木香(三分)
水煎。

經驗良方 余便血諸藥不效,此方一服效,二服永不發。濟人無不效者,兒分三劑用。

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白芍(二錢,酒炒) 淮地(五錢) 白芷(一錢) 祁艾(二錢,醋炒) 阿膠(五錢,蛤粉炒) 茅草根(三錢,搗) 側柏葉(三錢,礬水浸一宿,炒黃)
合一大劑,水三碗,煎二碗。頻頻頓溫服。

三黃苦參丸 治症同前。

黃連(薑汁炒) 黃柏(酒炒) 黃芩(酒炒) 槐花(炒) 荊芥 苦參(酒炒) 甘草(各一兩)
為末,蜜丸。白滾湯下,米湯亦可。

槐花散 治如前症。

槐花(炒) 柏葉(礬水炒) 荊芥 枳殼(麩炒)
為末。每服一錢,米湯下。

苦參飲

苦參(三錢,酒炒) 甘草(五錢)
水煎。露一宿,空心熱服。

槐角丸 治症同前。

黃柏(一兩) 槐角 白芷 熟地黃(各五錢)
為末,糊丸。米湯下。

得效方 治便血,並痔瘡臟毒,下血。

柿餅(十個,五個燒存性) 槐花(一兩,炒) 烏梅(一兩,飯上蒸熟)
烏梅搗爛為丸,白滾湯下。

單方 柿餅(燒灰存性,柿餅煎湯下,一錢效)。

臟連丸 治一切便血。

黃連(一斤為末)

用豬臟頭粗,將連末裝入,兩頭扎緊,煮熟搗丸,隨意不拘引服、止血三奇方

石榴皮(為末) 糞前下血,茄枝煎湯服一錢。

五倍子(為末) 糞後下血,艾葉煎湯服一錢。
茄蒂(燒灰為末) 糞中下血,米湯調服一錢。

瘧疾論

經云︰夏傷於暑,秋必 瘧。瘧,猶言凌虐也。其名有五︰曰癉、曰寒、曰濕、曰牝、曰牡。証候雖各不同,皆由外受六淫之氣,內為七情所傷,寒氣客於腠裡,痰飲積於胸膈。其症︰呵欠厥冷,口渴心煩,面色青黃,身體拘急,振振而寒,翕翕而熱。又曰︰風寒暑濕,邪從外來;飲食起居,邪由內作。蓋暑邪與正氣相搏,陰陽交爭,互相勝負。邪並於陽則熱;邪並於陰則寒。陽勝則熱多;陰勝則寒多;陰陽更盛、更虛則熱大作。陰陽相離,故得汗而解。衛氣晝行陽,夜行陰,得陽而外出,故發於日;榮血夜行陰,晝行陽,得陰而內搏,故發於暮。古云︰一日一發,所感日近,為易治。二日、三日一發,所感日深,為難治,未可據也。二三日一發,而反易治者,一日一發,用藥難於治者。大法︰弦數則熱,弦遲則寒︰風以散之,寒以溫之;痰以滌之,食以消之。視症胗脈,隨經取之。嬰兒未食生冷,未冒暑熱,而瘧者何也?因乳母抱持,解脫衣裳,不避風寒,邪入腠裡,因而成瘧。又有食積,日晡潮熱,似瘧非瘧,當從消導。宜細辨之。

截瘧丹 治一切瘧疾,日久不愈,用此截之。

上號黃丹(不拘多少,炒紫色)

端午用獨蒜煨熟,搗爛為丸,桐子大。大人七丸,小兒五丸,三丸,柳枝、桃枝煎湯,露一宿,空心服。忌婦人、雞、犬見之。合藥亦忌。

碧霞丹 治如前症。

東方甲乙木,巴豆肉 南方丙丁火,官桂 中央戊己土,硫黃 西方庚辛金,白礬 北方壬癸水,青黛(俱各研細)
各等分,五月初一日,各用紙包,按方位供于神前,端午日,用五家粽尖,搗為丸,桐子大。每用一丸,綿裹塞耳內或鼻亦可,男左女右用之。修合並用藥,俱忌雞、犬、婦人。

柴平湯 治瘧如神,百發百中。

小柴胡(一錢五分) 半夏(八分) 人參(七分) 黃芩(一錢,酒炒) 甘草(五分) 蒼朮(一錢二分) 濃朴(七分,薑汁炒) 陳皮(八分)
生薑五片,棗一枚,水煎,預期先服。初瘧,加紫蘇、干葛;食積,加神曲、枳實;痰甚,加枳殼、貝母;久不止,加常山、知母,午前發者,加白朮、茯苓;午後發者,加當歸、川芎。忌腥葷,只吃稀粥,使胃氣清也,否則無效矣。

柴苓湯 治瘧熱多寒少,兼治熱瀉。

柴胡(一錢二分) 人參 半夏 黃芩 甘草(各五分) 豬苓 澤瀉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生薑三片,水煎。久不止,加常山、知母、檳榔;口渴,加烏梅、干葛。

青脾飲 治一切瘧疾。

白朮 茯苓 青皮 半夏 草果 柴胡 黃芩 甘草(各等分)
生薑三片,水煎。

養胃湯 治瘧,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溫中快胃。

蒼朮(一錢) 濃朴 半夏 霍香 草果(五分) 人參 茯苓 陳皮 檳榔(各七分) 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水煎。

神授千金湯 治一切瘧,無不神效。

陳皮(一錢) 茯苓(八分) 常山(酒煮) 半夏(各六分) 草果(半分) 甘草 檳榔(各五分)
生薑五片,水一鐘,煎五分,露一宿,雞鳴面東服,渣再煎服。

八寶飲 治瘧如神。

青皮 陳皮 常山(酒煮) 草果 檳榔 濃朴 蟬蛻 甘草(各等分)
水酒各半煎,露一宿,空心服。

常山飲 治症如前。 知母 貝母 半夏 茯苓 甘草 人參 常山 濃朴(各等分) 草果(減半)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露一宿服。忌婦人、雞、犬。

鬼哭飲 截一切久瘧。

知母 貝母 檳榔 常山(酒炒。各等分)
水煎,露一宿,空心服。

鬼見愁 治乳兒患瘧,無計可施,此方神應。

代赭石(用丁頭者五粒,火 ,醋淬七次,乳細) 朱砂(好者,五分) 砒霜(豆大)
上三味,濕紙七重包裹,慢火內煨,至紙乾為度;取出,地上出火毒,入腦、麝各一分,金箔五片,同乳為末。每用二三分,於發日早晨,麻油一滴,調抹鼻尖即止。

符法治諸瘧 於發日不得梳頭、洗面、嗽口,日出時用之。

?譴

用新筆醮朱砂,書上第一字于淨紙上,寫九個剪下,貼兩手心、兩足心、兩頰、並前後心九處;然後吃飲食,如未效,次日書第二字即住。鮮有書及第三字者。

貼眉心膏 治瘧如神。修合用時,並忌婦人、雞、犬。

半夏(五錢) 滑石(五錢) 白芨(三錢) 巴豆(二錢) 砒霜(一錢)
端午日,薄糊為丸,綠豆大。晝發夜貼,夜發晝貼。

灸法 大椎中第一節骨盡處(小兒三壯) 第三骨盡處亦效。

積熱論

積熱之症非一,有實熱,有虛熱。實熱之候︰實則脈實,眼赤,驚搐,面紅唇赤,心煩口渴,二便秘澀,腹中疼痛,胸脅脹滿,噯氣吞酸,肌肉消爍,飲食不能為肌膚;虛熱之候︰虛則脈虛,飲食不進,微聲短氣,惡聞人聲,大便溏瀉,完穀不化,小便清利,肚腹虛膨。得病之源,或為風寒暑濕所乘;或為飲食生冷所傷;或內有積聚;或外受驚恐;或肥甘油膩過度;或濃衣溫暖過節。積熱者,內有所積郁而不泄,日久乃發。其發也,或渾身壯熱,經月不退;或寒熱往來,似瘧非瘧;或日晡潮熱,發作有時。失而不治,久久發不已,餘邪不退,久熱成疳,則不可救矣。調治之法︰風寒和解之;暑熱清散之;飲食消導之;生冷溫散之;積聚 鱉,視虛實而下之;跌撲驚恐,安神散驚而治之。肥甘,藥須寒苦;溫熱,治以清涼。察虛實而補瀉之。

脫甲散 治小兒傷寒壯熱,頭目昏沉,夾驚夾食,煩躁口渴,無汗自汗,或積滯停於胸膈,肚腹脹滿,日夜壯熱及傷風傷暑,驚癇客忤,一切疳熱並效。

柴胡 當歸 龍膽草 知母 茯苓(各一錢) 川芎 甘草(各五分)
蔥白三莖,水煎熱服。秘結加大黃;欲汗加麻黃。

柴胡飲子 治骨蒸疳熱,五心煩熱,日晡潮熱,口乾無味,煩渴胸滿,面紅痰盛,小便黃赤,食減神昏。

柴胡 人參 當歸 黃芩 赤芍(各一錢) 枯梗 半夏 甘草(各五分) 五味(三分) 大黃
生薑三片,烏梅一個,水煎服。大黃視虛實加減。

當歸防風飲 謹按此方用大黃瀉陽明之濕熱,從大腸出;用滑石瀉三焦之火,從小便出;黃芩涼膈;柴胡解肌;防風清頭目;人參、甘草以補中氣;當歸、芍藥以補血瀉心肝之陽,補脾胃之陰,而無辛香燥熱之謬,真乃治風濕燥火虛熱之良劑。非聖於醫者,不足語此。及傷寒時疫,汗下後餘熱不退神效。

當歸 柴胡 黃芩 芍藥 人參 防風 滑石 大黃 甘草(各等分)
生薑三片,水煎,視症加減用。

犀角飲 治小兒骨蒸潮熱,盜汗肌瘦。

柴胡 知母 犀角(鎊) 胡黃連 地骨皮 鱉甲(酥炙。各等分) 大黃(加倍,用酒製)
桃柳枝各一錢,水煎服。

生犀飲子 日晡潮熱,骨蒸肌瘦,頰赤唇乾,五心煩熱,夜多盜汗。

大黃 鱉甲 麥冬 黃 秦艽 犀角 人參 桑皮 茯苓 柴胡 地骨皮 赤芍 枳殼 知母(各等分)
青篙五穗,水煎。痰甚去黃 ,加貝母、半夏。

靈犀飲 治骨蒸潮熱,咳嗽盜汗,口渴心煩,面黃肌瘦。

犀角 秦艽 羌活 甘草 柴胡 地骨皮 桔梗 胡黃連 茯苓(各等分)
烏梅一個,竹葉十片,水煎。

鱉甲散 治症同前。

鱉甲(酥炙) 地骨皮 秦艽 柴胡 枳殼 知母 當歸(各等分)
桃柳枝各三寸,烏梅一個,水煎。

骨皮散 治虛熱,及傷寒汗後餘熱不退。

人參 知母 柴胡 地骨皮 甘草 茯苓 半夏 黃芩
生薑三片,水煎。

秦艽飲子 治驚熱。本方加蟬蛻 秦艽

梨漿飲 治榮衛俱熱,日晡潮熱,癉瘧獨熱。

柴胡 前胡 黃芩 人參 秦艽 甘草 薄荷(少) 生地(各等分) 青蒿(五穗)
水煎入藕汁、梨汁各半杯服。

羚羊角湯 治一切驚熱。

羚羊角(鎊) 蟬蛻(去土) 茯神 柴胡 麥冬(各一錢) 地骨皮 黃芩(各七分) 甘草(五分)
薑三片,竹葉十片,水煎。

甘露飲子 胃熱口臭,不思飲食,齒齦腫痛,唇口生瘡,眼赤目腫,不俱痧痘後餘毒未盡,熱不退。

枇杷葉 麥冬 枳殼 生地 熟地 茵陳 天冬 石斛 寒水石 黃芩 甘草(各等分)
燈心二十寸,水煎,徐徐服。

梔子仁湯 汗下後餘熱不退。

山梔 赤芍 大青 知母 升麻 黃芩 石膏 柴胡 杏仁 甘草
生薑一片,豆豉三十粒,水煎。

導赤湯 心熱上竄,煩躁悶亂,臍下脹滿,小便淋瀝。

生地 麥冬 木通 黃芩 甘草

瀉心湯 本方加黃連,去黃芩、赤茯,燈心二十寸引。

瀉肝湯 治肝經實熱。

當歸 川芎 山梔 龍膽草 羌活 防風(各等分) 大黃(視症加多少,酒煨)
竹葉十片,水煎。

瀉白散 治肺實熱。

桑皮 地骨皮 甘草
燈心二十寸,水煎。

瀉黃散 治脾胃實熱,口臭咽乾。

石膏 山梔 防風 藿香 甘草
水煎。

瀉腎丸 治嬰童腎經火盛,陰硬不軟。

黃柏(一兩,鹽水炒) 知母(五錢,鹽水炒) 生地(五錢)
為末,蜜丸。盥湯下,燈心湯亦可。

四物二連湯 治童子骨蒸,婦人產癆。

胡黃連 黃連 當歸 川芎 白芍 生地(各等分)
水煎服或為末,作丸服亦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