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二 黃病諸候(凡二十八論)
隋 巢元方


一、黃病候

黃病者,一身盡疼,發熱,面色洞黃。七、八日後,壯熱在裡,有血當下之法如肝狀。其人少腹內急。

若其人眼睛澀疼,鼻骨疼,兩膊及項強,腰背急,即是患黃。多大便澀,但令得小便快,即不慮死。不用大便多,多即心腹脹不存。此由寒濕在表,則熱蓄受於脾胃,腠理不開,瘀熱與宿穀相搏,煩郁不得消,則大小便不通,故身體面目皆變黃色。

凡黃候,其寸口近掌無脈,口鼻冷氣,並不可治也。

二、急黃候

脾胃有熱,穀氣鬱蒸,因為熱毒所加,故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頃刻,故云急黃也。有得病即身體面目發黃者,有初不知是黃,死後乃身面黃者。其候,得病但發熱心戰者,是急黃也。

三、黃汗候

黃汗之為病,身體洪腫,發熱,汗出不渴,狀如風水,汗染衣,色正黃,如柏汁,其脈自沉。此由脾胃有熱,汗出而入水中浴,若水入汗孔中,得成黃汗也。

四、犯黃候

有得黃病已瘥,而將息失宜,飲食過度,犯觸禁忌,致病發胃,名為犯黃候。

五、勞黃候

脾臟中風,風與瘀熱相搏,故令身體發黃。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發,膀胱急,四肢煩,小便自利,名為勞黃。

六、腦黃候

熱邪在骨髓,而腦為髓海,故熱氣從骨髓流入於腦,則身體發黃,頭腦痛,眉疼,名為

七、陰黃候

陽氣伏,陰氣盛,熱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黃,頭痛而不發熱,名為陰黃。

八、內黃候

熱毒氣在脾胃,與穀氣相搏,熱蒸在內,不得宣散,先心腹脹滿氣急,然後身面悉黃,

九、行黃候

瘀熱在脾臟,但肉微黃而身不甚熱,其人頭痛心煩,不廢行立,名為行黃。

十、癖黃候

氣水飲停滯結聚成癖。因熱氣相搏,則郁蒸不散,故脅下滿痛而身發黃,名為癖黃。

十一、噤黃候

心脾二臟有瘀熱所為。心主受於舌,脾之絡脈出受於舌下。若身面發黃,舌下大脈起青黑色,舌噤強,不能語,名為噤黃也。

十二、五色黃候

凡人著黃,五種黃皆同。其人至困,冥漠不知東西者,看其左手脈,名手肝脈,兩筋中,其脈如有如無。又看近手屈肘前臂上,當有三歧脈,中央者,名為手肝脈;兩廂者,名歧脈。看時若肝脈全無,兩廂壞,其人十死一生,難可救濟。若中央脈近掌三指道有如不絕,其人必不死。脈經三日,漸徹至手掌,必得汗,汗罷必愈。婦人患黃,看右手脈。

其人身熱,眼青黃,視其瞳子青,脈亦青,面色青者是,其由脾移熱受於肝,肝色青也。

其人身熱而發黃赤,視其眼赤,高視,心腹脹滿,脈赤便是,此由脾移熱受於心。心色赤,故其人身熱而發赤黃,不可治,治之難瘥。其人身熱發黃白,視其舌下白垢生者是,此由脾移熱受於肺,肺色白也。其人身熱發黑黃,視其唇黑眼黃,舌下脈黑者是,此由脾移熱受於腎,腎色黑也,故其身熱而發黑黃也。

十三、風黃候

凡人先患風濕,複遇冷氣相搏,則舉身疼痛,發熱而體黃也。

十四、因黃發血候

此由脾胃大熱,熱傷受於心,心主受於血,熱氣盛,故發黃而動血,故因名為發血。

十五、因黃發痢候

此由瘀熱在於脾胃,因而發黃,挾毒即下痢,故名為發痢。

十六、因黃發痔候

此病由熱傷受於心,心主血,熱盛則血隨大便而下,名為血痔。

十七、因黃發癖候

夫黃病皆是大熱所為。熱盛之時,必服冷藥,冷藥多則動舊癖。

十八、因黃發病後小便澀兼石淋候

黃病後,小便澀,兼石淋,發黃膽,此皆由蓄熱所為。熱流小腸,小便澀少而痛,下物如沙石也。

十九、因黃發吐候

黃病吐下之後,胃氣虛冷,其人宿病有寒飲,故發吐。

二十、黃膽候

黃膽之病,此由酒食過度,腑臟不和,水穀相並,積受於脾胃,複為風濕所搏,瘀結不散,熱氣鬱蒸,故食已如飢,令身體面目爪甲及小便盡黃,而欲安臥。

若身脈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必寒熱身痛。面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膽也疸而渴者,其病難治;疸而不渴,其病可治。發於陰部,其人必嘔;發於陽部,其人振

二十一、酒疸候

夫虛勞之人,若飲酒多,進谷少者,則胃內生熱。因大醉當風入水,則身目發黃,心中懊痛,足脛滿,小便黃,面發赤斑。若下之,久久變為黑疸,面目黑,心中如啖蒜齏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故知之。

酒疸,心中熱,欲嘔者,當吐之則愈。其小便不利,其候當心中熱,足不熱,是其証明若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先吐之,沉弦,先下之。

二十二、穀疸候

穀疸之狀,寒熱不食,食畢頭眩,心忪怫郁不安而發黃,由失飢大食,胃氣沖熏所致。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者,必小便難,此欲為穀疸。雖下之,其腹必滿,其脈遲故也。

二十三、女勞疸候

女勞疸之狀,身目皆黃,發熱惡寒,小腹滿急,小便難。由大勞大熱而交接,交接竟入

二十四、黑疸候

黑疸之狀,苦小腹滿,身體盡黃,額上反黑,足下熱,大便黑是也。夫黃膽、酒疸、女勞疸,久久多變為黑疸。

二十五、九疸候

夫九疸者,一曰胃疸,二曰心疸,三曰腎疸,四曰腸疸,五曰膏疸,六曰舌疸,七曰體疸,八曰肉疸,九曰肝疸。

凡諸疸病,皆由飲食過度,醉酒勞傷,脾胃有瘀熱所致。其病,身面皆發黃,但立名不

二十六、胞疸候

胞疸之病,小腸有熱,流於胞內,故大小便皆如柏汁,此為胞疸。

二十七、風黃膽候

夫風濕在於腑臟,與熱氣相搏,便發於黃,即小便或赤或白,好臥而心振,面虛黑,名

二十八、濕疸候

濕疸病者,脾胃有熱,與濕氣相搏,故病苦身體疼,面目黃,小便不利,此為濕疸。


 卷之十二 冷熱病諸候(凡七論)

一、病熱候

夫患熱者,皆由血氣有虛實。邪在脾胃,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風邪不得宣散,因而生熱,熱搏受於腑臟,故為病熱也。

診其脈,關上浮而數,胃中有熱;滑而疾者,亦為有熱;弱者無胃氣,是為虛熱。跗陽脈數者,胃中有熱,熱則消穀引食。跗陽脈粗而浮者,其病難治。若病者苦發熱,身體疼痛,此為表有病,其脈自當浮,今脈反沉而遲,故知難瘥;其人不即得愈,必當死,以其病與脈相反故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偃臥,合兩膝,布兩足而伸腰,口納氣,振腹自極七息。除壯熱疼痛,通兩脛不隨。

又云︰覆臥去枕,立兩足,以鼻納氣四十所,複以鼻出之。極令微氣入鼻中,勿令鼻知。除身中熱、背痛。

又云︰兩手卻據,仰頭向日,以口納氣,因而咽之數十。除熱、身中傷、死肌。

二、客熱候

客熱者,由人腑臟不調,生受於虛熱。客於上焦,則胸膈生痰實,口苦舌乾;客於中焦,則煩心悶滿,不能下食;客於下焦,則大便難,小便赤澀。

三、病冷候

夫虛邪在於內,與衛氣相搏,陰勝者則為寒。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內生寒。

視其五官,色白為有寒。診其脈,遲則為寒;緊則為寒;澀遲為寒;微者為寒;遲而緩為寒;微而緊為寒;寸口虛為寒。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一足向下踏地,一足長舒向前,極勢,手掌四方取勢,左右換易四七。去腸冷、腰脊急悶、骨疼,令使血氣上下布潤。

又云︰兩足相合,兩手仰捉兩腳,向上急挽,頭向後振,極勢三七。欲得努足,手兩向舒張,身手足極勢二七。去竅中生百病、下部虛冷。

又云︰叉跌,兩手反向拓席,漸漸向後,努齊腹向前散氣,待大急還放,來去二七。去齊下冷、腳疼、五臟六腑不和。

又云︰兩手向後拓腰,蹙膊極勢,左右轉身來去三七。去腹肚齊冷,兩膊急,胸掖不和。

又云︰互跪,兩手向後,手掌合地,出氣向下。始漸漸向下,覺腰脊大悶還上,來去二七。身正,左右散氣,轉腰三七。去齊下冷悶、解溪內疼痛。

四、寒熱候

夫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陽者受氣受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不通則寒獨留受於外,故寒栗也。陰虛內生熱者,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熏胸中,故內熱也。陽盛而外熱者,上焦不通利,皮膚致密,腠理閉塞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也。陰盛而內寒者,厥氣上逆,寒氣積受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血凝泣則脈不通,其脈不通,脈則盛大以澀,故中寒。陰陽之要,陰密陽固,若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因受於露風,乃生寒熱。凡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

骨寒熱,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槁,取其少陰受於陰股之絡;齒爪槁,死不治。診其脈,沉細數散也。

五、寒熱往來候

夫寒氣並受於陰則發寒,陽氣並受於陽則發熱,陰陽二氣虛實不調,故邪氣更作,寒熱往來也。

脈緊而數,寒熱俱發,必當下乃愈。脈急如弦者,邪入陽明,寒熱。脾脈小甚為寒熱。

《養生方》云︰已醉飽食,發寒熱也。

六、冷熱不調候

夫人榮衛不調,致令陰陽痞塞,陽並受於上則上熱,陰並受於下則下冷。上焦有熱,或喉口生瘡,胸膈煩滿;下焦有冷,則腹脹腸鳴,絞痛泄痢。

七、寒熱厥候

夫厥者,逆也。謂陰陽二氣卒有衰絕,逆受於常度。若陽氣衰受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受於下,則為熱厥。

熱厥之為熱也,必起受於足下者。陽氣起受於足五指之表,陰脈者,集受於足下而聚受於足心故也。故陽氣勝則足下熱。熱厥者,酒入於胃,是絡脈滿而經脈虛。脾主為胃行其津液,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其四肢。此人必數醉若飽已入房,氣聚受於脾中未得散,酒氣與穀氣相並,熱起受於內,故遍受於身,內熱則尿赤。夫酒氣盛而悍,腎氣有衰,陽氣獨勝,故手腳為之熱。

寒厥之為寒,必從五指始,上受於膝下。陰氣起受於五指之裡,集受於膝下,聚受於膝上,故陰氣勝則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寒。寒厥何失而然?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衰,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其所用,下氣上爭,未能複,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氣因受於中,陽氣衰,不能滲榮其經絡,故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

夫厥者,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此由陰氣盛受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亂則不知人。

太陽之厥,踵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仆。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能臥,臥則面赤而熱,妄見妄言。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胸熱脅痛,不可以運。太陰之厥,腹滿脹,後不利,不欲食,食之則嘔,不得臥也。少陰之厥者,則舌乾尿赤,腹滿心痛。厥陰之厥者,少腹腫痛,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脛內熱。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正偃臥,展兩足,鼻納氣,自極七息,搖足三十過止。除足寒厥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