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 溫病諸候(凡三十四論)
隋 巢元方


1. 溫病候

經言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寒,此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受於寒。觸冒之者,乃為傷寒耳。其傷受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而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厲之氣焉。即病者為傷寒;不即病者,為寒毒藏受於肌骨中,至春變為溫病。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必有溫病者,皆由其冬時觸冒之所致也。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其冬複有非節之暖,名為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也。

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曰︰病名陰陽交,陰陽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受於穀,穀生受於精,今邪氣交爭受於骨肉之間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則當食而不複熱。複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複熱者,是邪勝也。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稱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

凡皮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汗且出也。凡溫病患,二三日,身軀熱,腹滿,頭痛,食欲如故,脈直疾,八日死。四、五日,頭痛,腹滿而吐脈來細強,十二日死,此病不治。八、九日,頭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脈來牒牒,按不彈手,時大,心下堅,十七日死。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脈大疾者生;脈細小難得者,死不治也。下利,腹中痛甚者,死不治。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存神攘辟,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常以雞鳴時,存心念四海神名三遍,辟百邪止鬼,令人不病。

東海神名阿明 南海神名祝融 西海神名巨乘 北海神名禺強 又云︰存念心氣赤,肝氣青,肺氣白,脾氣黃,腎氣黑,出周其身,又兼辟邪鬼。欲辟卻眾邪百鬼,常存心為炎火如斗,煌煌光明,則百邪不敢干之。可以入溫疫之中。

2. 溫病一日候

溫病一日,太陽受病。太陽主表,表謂皮膚也。病在皮膚之間,故頭項腰脊痛。

3. 溫病二日候

溫病二日,陽明受病。病在於肌肉,故肉熱鼻乾,不得眠,故可摩膏火炙,發汗而愈。

4. 溫病三日候

溫病三日,少陽受病,故胸脅熱而耳聾。三陽始傳病訖,未入於臟,故可發汗而愈。

5. 溫病四日候

溫病四日,太陰受病。太陰者,三陰之首也。三陽受病訖,傳入於陰,故毒氣入胸膈之內,其病咽乾腹滿,故可吐而愈。

6. 溫病五日候

溫病五日,少陰受病。毒氣入腹,其病口熱舌乾而引飲,故可下而愈。

7. 溫病六日候

溫病六日,厥陰受病。毒氣入腸胃,其病煩滿而陰縮,故可下而愈。

8. 溫病七日候

溫病七日,病法當愈,此是三陰三陽傳病竟故也。今七日病不除者,欲為再經病也。再經病者,是經絡重受病也。

9. 溫病八日候

溫病八日以上病不解者,或是諸經絡重受於病,或經發汗、吐、下之後,毒氣未盡,所以病証不罷也。

10. 溫病九日以上候

溫病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初一經受病即不能相傳,或已傳三陽訖而不能傳受於三陰,所以停滯累日,病証不罷,皆由毒氣未盡,表裡受邪,經絡損傷,腑臟俱病也。

11. 溫病發斑候

夫人冬月觸冒寒毒者,至春始發病,病初在表,或已發汗、吐、下而表証未罷,毒氣不散,故發斑瘡。又冬月天時溫暖,人感乖戾之氣,未即發病,至春又被積寒所折,毒氣不得發泄,至夏遇熱,溫毒始發出受於肌膚,斑爛隱軫如錦文也。

12. 溫病煩候

此由陰氣少,陽氣多,故身熱而煩。其毒氣在於心而煩者,則令人悶而欲嘔。若其胃內有燥糞而煩者,則謬語而繞臍痛也。

13. 溫病狂言候

夫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其非素所能也;病反能者,皆陰陽爭而外並受於陽。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邪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歌;熱盛受於身,故棄衣欲走;陽盛,故妄言罵詈,不避親戚,大熱遍身,狂言而妄聞視也。

14. 溫病嗽候

邪熱客於胸腑,上焦有熱,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上乘受於肺,故令嗽。

15. 溫病嘔候

胃中有熱,穀氣入胃,與熱相並,氣逆則嘔。或吐下後,飲水多,胃虛冷,亦為嘔也。

16. 溫病噦候

伏熱在胃,令人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後,胃氣虛冷,亦令致噦。

17. 溫病渴候

熱氣入於腎臟,腎臟惡燥,熱盛則腎燥,腎燥則渴引飲。

18. 溫病取吐候

溫病熱發四日,病在胸膈,當吐之愈。有得病一二日,便心胸煩滿,為毒已入,兼有痰實,亦吐之。

19. 溫病變成黃候

發汗不解,溫毒氣瘀結在胃,小便為之不利,故變成黃,身如橘色。

20. 溫病咽喉痛候

熱毒在於胸腑,三焦隔絕,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下部脈不通,熱氣上攻喉咽,故痛或生 <目錄>卷之十\溫病諸候(凡三十四論)

21. 溫病毒攻眼候

肝開竅受於目,肝氣虛,熱毒乘虛上沖受於目,故赤痛,重者生瘡翳也。

22. 溫病衄候

由五臟熱結所為。心主血,肺主氣,而開竅受於鼻,邪熱傷受於心,故衄。衄者,血從鼻出 <目錄>卷之十\溫病諸候(凡三十四論)

23. 溫病吐血候

諸陽受邪,熱初在表,應發汗而不發,致熱毒入深,結受於五臟,內有瘀血積,故吐血也 <目錄>卷之十\溫病諸候(凡三十四論)

24. 溫病下利候

風熱入於腸胃,故令洞泄。若挾毒,則下黃赤汁及膿血。

25. 溫病膿血利候

熱毒甚者,傷受於腸胃,故下膿血如魚腦,或如爛肉汁,此由溫毒氣盛故也。

26. 溫病大便不通候

脾胃有熱積,發汗太過,則津液少,使胃乾,結熱在內,故大便不通。

27. 溫病小便不通候

發汗後,津液少,膀胱有結熱,移入於小腸,故小便不通也。

28. 溫病下部瘡候

熱攻腸胃,毒氣既盛,穀氣漸衰,故三蟲動作,食人五臟,則下部生瘡,重者,肛爛見 <目錄>卷之十\溫病諸候(凡三十四論)

29. 溫病勞複候

謂病新瘥,津液未複,血氣尚虛,因勞動早,更生受於熱,熱氣還入經絡,複成病也。

30. 溫病食複候

凡得溫毒病新瘥,脾胃尚虛,穀氣未複,若食犬、豬、羊肉並腸、血,及肥魚○ 脂膩食,此必大下利。下利則不可複救。又禁食餅餌,○ 膾,棗、栗諸生果難消物,則不消化,停積在於腸胃,便脹滿結實,大小便不通,因更發熱,複成病也。非但雜食,梳頭、洗浴諸勞事等,皆須慎之。

31. 溫病陰陽易候

陰陽易病者,是男子、婦人溫病新瘥未平複,而與之交接,因得病者,名為陰陽易也。

其男子病新瘥未平複,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者,名陽易。其婦人得病雖瘥未平複,男子與之交接得病者,名陰易。若二男二女,並不相易。所以呼為易者,陰陽相感動,其毒度著於人,如換易也。其病之狀,身體熱沖胸,頭重不舉,眼中生眵四肢拘急,小腹 痛,手足拳,皆即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裡急,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氣血虛,骨髓竭,便恍恍吸吸,氣力轉少,著床不能搖動,起居仰人,或引歲月方 <目錄>卷之十\溫病諸候(凡三十四論)

32. 溫病交接勞複候

病雖瘥,陰陽未和,因早房室,令人陰腫縮入腹,腹 痛,名為交接之勞複也。

33. 溫病瘥後諸病候

謂其人先有宿,或患虛勞、風冷、積聚、寒疝等疾,因溫熱病,發汗、吐、下之後,熱邪雖退,而血氣損傷,腑臟皆虛,故因茲而生諸病。

34. 溫病令人不相染易候

此病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故須預服藥及為法術以防之。


 卷之十 疫癘病諸候(凡三論)

1. 疫癘病候

其病與時氣、溫、熱等病相類,皆由一歲之內,節氣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風疾雨,霧露不散,則民多疾疫。病無長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厲之氣,故云疫癘病。

《養生方》云︰封君達常乘青牛,魯女生常乘駁牛,孟子綽常乘駁馬,尹公度常乘青騾。時人莫知其名字為誰,故曰︰欲得不死,當問青牛道士。欲得此色,駁牛為上,青牛次之,駁馬又次之。三色者,順生之氣也。云古之青牛者,乃柏木之精也;駁牛者,古之神宗之先也;駁馬者,乃神龍之祖也。云道士乘此以行於路,百物之惡精,疫氣之厲鬼,將長揖之焉。

《養生方‧導引法》云︰延年之道,存念心氣赤,肝氣青,肺氣白,脾氣黃,腎氣黑,出周其身,又兼辟邪鬼。欲辟卻眾邪百鬼,常存心為炎火如斗,煌煌光明,則百邪不敢干之。可以入溫疫之中。

2. 疫癘瘡候

熱毒盛,則生 瘡,瘡周匝遍身,狀如火瘡,色赤頭白者毒輕,色黑紫瘀者毒重。亦名豌豆瘡。

3. 瘴氣候

夫嶺南青草、黃芒瘴,猶如嶺北傷寒也。南地暖,故太陰之時,草木不黃落,伏蟄不閉藏,雜毒因暖而生。故嶺南從仲春訖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訖孟冬,行黃芒瘴。量其用藥體性,嶺南傷寒,但節氣多溫,冷藥小寒受於嶺北。時用熱藥,亦減其錙銖,三分去二。但此病外候小遲,因經絡之所傳,與傷寒不異。然陰陽受病,會同表裡,須明識患源,不得妄攻湯艾。假令宿患痼熱,今得瘴毒,毒得熱更煩,雖形候正盛,猶在於表,未入腸胃,不妨溫而汗之。已入內者,不妨平而下之。假令本有冷,今得溫瘴,雖暴壯熱煩滿,視寒正須溫藥汗之,汗之不歇,不妨寒藥下之。夫下利治病等藥在下品,藥性凶毒,專主攻擊,不可恆服,疾去即止。病若日數未入於內,不可預服利藥,藥盡胃虛,病必乘虛而進。此不可輕治。治不瘥,成黃膽;黃膽不瘥,為尸疸。尸疸疾者,嶺南中瘴氣,土人連歷不瘥,變成此病,不須治也。嶺北客人,猶得斟酌救之。病前熱而後寒者,發於陽;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發受於陽者,攻其外;發於陰者,攻其內。其一日、二日,瘴氣在皮膚之間,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若寒氣在表,發汗及針必愈。三日以上,氣浮受於上,填塞心胸,使頭痛胸滿而悶,宜以吐藥,吐之必愈。五日以上,瘴氣深結在臟腑,故腹脹身重,骨節煩疼,當下之。或人得病久,方告醫,醫知病深,病已成結,非可發表解肌,所當問病之得病本末,投藥可專依次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