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瘍醫 卷之四

明 王肯堂

下部(十四)

便毒

《鬼遺》云︰腿 兩處起為便毒。跨下兩臀尖下,大道前(穀道)。小道後(水道)。成懸癰。皆是虛極人患此癰,近穀道左右,亦名痔癰。宜急補脾臟及發處貼藥,既用發穴散,破後用抽膿膏,膿盡用合瘡口散合之。慎勿過冬,即成冷漏難治。夫便毒生於小腹下,兩腿合縫之間,其毒初發,寒熱交作,腿間腫起疼痛是也。夫腎為作強之官,所藏者精與智也,男女大欲,不能直遂其志,故敗精搏血,留聚經隧,乃結為便毒矣。蓋腿與小腹合縫之間,精氣所出之道路也,或觸景而動心,或夢寐而不泄,即不得偶合陰陽,又不能忘情息念,故精與血交滯而成腫結也。初起切不可用寒涼之藥,恐氣血愈滯,不得宣通,反成大患。惟當開鬱散氣,清利熱毒,使精血宣暢,則自然愈矣。

〔孫〕 按︰前論蓋思想無窮,所願不遂者設也,此固一說而意猶未完。果如此論,當僧尼、孀婦、官人、曠夫,多有此患,然予目擊商賈中野合不潔淫妓,便構此疾。或疳瘡,或楊梅者,亦由欲火淫熾,一旦交合不潔,為淫火沖動,膚腠開通。是以受毒初發之時,慎不宜以敗毒之藥瀉之何也?毒邪非虛不入,若複虛胃氣,則毒邪下陷,治之非彌年累月不愈也。捷法,只宜發汗,其次利小便。膚腠所感之邪,汗易散也,陰莖腿縫皆肝經絡。肝腎主下焦,又肝主小便,使毒邪從小便中出。所治皆順也,故治之不旬日便可奏功。若曾已發汗,利小便。體濃邪固而不得宣通者,乃以破毒活血調氣之劑攻之。俟毒氣宣通,隨以補劑托之,亦不失先後著也。

〔薛〕 便癰屬厥陰肝經,內熱外寒,或勞倦過度,或房欲不節,或欲心不遂,或強固其精,或肝經濕熱而致。治法內熱外寒者,雙解散。勞倦過度者,補中益氣湯。房欲不節者,六味丸料。欲心不遂者,先用五苓散加大黃,疏其精滯,後用地黃丸以補其肝腎,強固其精。或濕熱壅滯者,宜用龍膽瀉肝湯疏肝導滯。夫便癰血疝也,屬厥陰肝經之絡脈,衝任督脈之隧道。故婦人患此,多在兩 腫痛,或腹中結塊,小便澀滯,苟治者得法,患者又能調攝,何難斂之有。若概用大黃等劑,以求其內消,或令膿從便下,損其氣血,及不慎起居飲食者,皆為不治。

〔表〕

一人腫痛發熱,以荊防敗毒散二劑而止;以雙解散劑而消。

荊防敗毒散 治便癰,發寒熱或拘急疼痛。(方見腫瘍。)

〔裡〕

一人 腫作痛,大小便秘,脈有力。以玉燭散二劑頓退,更以龍膽瀉肝湯四劑而消。

子和玉燭散 (即四物湯,調胃承氣湯各半服之。)

〔世〕 又方

劉寄奴 王不留行 大黃 金銀花 木鱉子
上等分,酒水煎,露一宿,五更服。

〔丹〕 治便毒初起

射干(二寸) 生薑(如指大,搗細)
上取順流水煎微沸。服之以瀉為度;又用牛皮膠醋煮,塗患處。(射干紫花者是,紅花者非。)

治已結成膿者

大黃(半兩) 枳實 濃朴(各三錢) 甘草節(一錢) 連翹(半兩) 桃仁泥(二十一枚)
上分三服。薑三片,水煎服。

又治便毒

青皮 白芷 柴胡 赤芍藥 檳榔 朴硝 烏藥 木瓜 大黃 連翹 栝蔞 生地黃甘草節 黃芩 三棱 蓬朮 犀角 皂角刺
上為 咀。以水三碗,煎至一碗。候大飢服,以瀉為度。

三物湯 治便癰

牡蠣 大黃 山梔子(各等分)
上為末。以酒水一大盞,煎至七分,露一宿。空心溫服。

四神散 治便毒,初起寒熱,欲成癰疽,服此神效。

大黃 木鱉子 僵蠶 貝母(各二錢半)
用酒水各一盅。煎至一盅。食前熱服,若得汗下為妙。

雙解散 治便毒,內蘊熱氣,外挾寒邪,精血交滯,腫結疼痛。

川大黃(三錢) 澤瀉 牽牛 白芍藥 桃仁(去皮尖,各二錢) 辣桂 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食前服。

補骨脂散

破故紙(炒研) 牛蒡子(微炒) 牽牛(炒) 大黃酒(拌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兩,酒調下。

消毒五聖湯 治便毒腫疼神效。

五靈脂 白僵蠶 鬱金 貝母 大黃(各三錢)
上酒水各半煎服,連服三帖立愈。

消毒飲 治便毒初發,三四日可消。

皂角針 金銀花 防風 當歸 大黃 甘草節 栝蔞實(各等分)
上 咀。水酒各半煎,食前溫服。仍頻提掣頂中發立效。

又方

木鱉子、大黃、栝蔞、桃仁、草龍膽。
咀,濃煎,露一宿。清晨溫服立愈。

止痛妙絕飲 治便毒腫硬,不消不潰,疼痛無已,此方一服,立能止痛。

人參 大黃(各五錢)
上用酒水各一盅。煎至一盅,人乳香、沒藥各一錢,空心食前服。

牡蠣散 治血疝,即便毒。

當歸(酒拌) 甘草節 滑石( ) 牡蠣( 各一錢半) 大黃(三錢) 木鱉子(五枚,杵)
作一劑。用水二盅,煎一盅,露一宿。五更頓服,冬月火溫服。已未潰膿血從大便出。

〔薛〕 按︰此方乃鹹寒導滯之劑。若久曠房室,大小便秘,發熱 痛,或交感強固精氣,致精血交錯,腫結疼痛,便秘者宜用。若勞倦之人,不甚 痛,大小便如常,或小便赤色,發熱不作膿,及潰而不斂,宜用十全大補湯。蓋此証多起於勞役不足,或房勞過度,精氣俱虛之人。俗云︰一石米瘡,此言百日後可愈也。若大補氣血,不旬日而愈,何用百日?蓋瘡之收斂,在乎血氣之盛也。嘗治舉人凌待之,虛而服克伐藥,幾致危殆,予用托裡健脾藥而消。秀才王文遠,勞苦患之,服小柴胡湯而表証散,後用托裡藥,膿成針之而旬日愈。胡判官,膿清脈弱,以大補之藥而已愈。因新婚後發,自用連翹消毒散,致瀉痢不止,竟致不救。可見此証屬不足多矣,非補不可。大抵便毒屬肝經,初起堅硬,肝主筋故也,五七日後當赤軟,膿成故也。若尚堅硬,乃元氣不能腐化。往往人見堅硬,只欲內消,反服攻散藥,多致虛虛之禍,前所治者,即其驗也。

又方

山梔 大黃 乳香 沒藥 當歸(各半錢) 栝蔞仁(二錢) 代赭石(一錢)
上作一服水煮。

〔表裡〕

一人不慎房勞,患此腫痛,以雙解散二服,其病即止。更以補中湯數劑而膿成針之,以八珍湯加五味、麥門、柴胡三十餘劑。大抵便癰者血疝也,俗呼為便毒,言于不便處患之故也。乃足厥陰肝經絡,及衝任督脈亦屬肝之旁絡也,是氣血流通之道路,今壅而腫痛,此則熱毒所致,宜先疏導其滯,更用托裡之劑,此臨証製宜也。

防風通聖散 治瘡湯便毒。若瀉去芒硝、大黃。能解暑月熱毒,或遍身頭面患瘡。

芍藥(焙) 芒硝 滑石( ) 川芎 大黃(煨) 桔梗 石膏( ) 荊芥 麻黃(各四分半)山梔 白朮 連翹 當歸 薄荷 甘草 防風 黃芩(焙,各八分)
作一劑。水二盅,煎八分服。

愚按︰此方非表裡俱實,大小便秘者,恐不可用,宜審之。通聖散合益元散,名雙解散。

蘇方散 治便毒。

木鱉肉 當歸尾 芍藥 白芷 粉甘草 川芎 射干 忍冬(即金銀花) 大黃 沒藥 蘇木 穿山甲( 火煨,各六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酒各一盞,煎至一盞,食前服。

〔流氣活血〕

東垣青皮湯 治便毒。

青皮 防風 當歸身 甘草梢(生,各等分)
上 咀,分作四服。水一小碗,煎至八分,去渣。大溫服空心,日進三服。

複原通氣散 便毒初發用此。

南木香 延胡索 天花粉(酒浸) 舶上 香(懷) 白牽(牛炒) 白芷 當歸 甘草(各一兩) 青木香(半兩) 穿山甲(酒浸,炙焦,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服,木香湯亦可。

〔補虛〕

府庠沈尼文,年二十,左拗患之,余以肝腎陰虛,先用托裡藥,潰而將愈。因入房發熱作渴,右邊亦作痛,膿水清稀,虛証悉至,脈洪大而無力,勢甚可畏,用十全大補加附子一錢,脈証頓退,再劑全退。後用大補湯三十餘劑而痊。

一男子,腫而不潰,余謂︰此因陽氣虛弱,用參、耆、歸、朮,以補托元氣,用白芷、皂角刺、柴胡、甘草節,以排膿清肝,數劑而潰;以八珍加柴胡,補其氣血,數劑而愈。

一人患便毒,膿稀脈弱。以十全大補東加五味、麥門、白蘞,三十劑稍愈,更以參耆歸朮膏而平。因新婚複發,聚腫堅硬,四肢冷,脈弱皮寒,飲食少思,此虛極也,仍用前藥,加桂附三劑稍可。彼欲速愈,自用連翹消毒飲,泄利不止而歿。

一人年逾四十,素勞苦,患便毒,發寒熱,先以小柴胡東加青皮一服,表証悉退,次以補中益氣湯加穿山甲二劑,腫去三四,更以托裡之藥五六服,膿成刺去,旬日而斂。

一人腫而不潰,以參、耆、歸、朮、甘草節、皂角針、白芷、柴胡,數劑而潰,以八珍湯加柴胡,數劑愈。

一人潰而腫不消,且不斂。診之脈浮而澀,以豆豉灸,更以十全大補湯,月餘而愈。

〔消毒清火〕

儒者腫痛便澀,用八正散二劑,清肝火導濕熱而腫痛愈,再以小柴胡加芎、歸、澤瀉、山梔二劑,清肝火補脾血,而小便利。

一男子,潰而腫痛不止,此餘毒未解,用活命飲一劑而痛止,再劑而腫消。

一男子,痛甚發熱,用前飲一劑痛止,再以神效栝蔞散加山梔、柴胡二劑而消。

一男子,已潰而痛不止,小便秘澀,此肝火未解也,與小柴胡東加黃柏、知母、芎、歸,痛止便利,更以托裡當歸湯而瘡斂。若毒未解而痛不止者,須用活命飲。

一人膿未成大痛,服消毒托裡內疏藥,不應,脈洪大,毒尚在,以仙方活命飲,一劑痛止,又劑而消。

一人潰而痛不止,諸藥不應。診之脈大,按之則數,乃毒未解也,以仙方活命飲而止。又二劑而消。

一人腫痛,日晡發熱,以小柴胡加青皮、天花粉四劑,痛止熱退,以神效栝蔞散四劑而消。

栝蔞散 治便癰等惡瘡。

栝蔞(一枚) 金銀花 牛蒡子(炒,各三錢) 生薑 甘草(各半兩)
上將藥不犯銅鐵器,捶碎。用酒一大升煎數沸,空心溫服。

威靈仙散 治便毒。

威靈仙 貝母 知母(各一兩)
上三味為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下。如不散,再服。

〔薛〕 按︰此方通經,去膿消毒,補虛益氣。蓋此証多患於陰虛之人,此方乃是一見也。亦有 痛小便數者,宜先用加減龍膽瀉肝湯。大小便秘, 腫作痛,宜八正散。憎寒發熱,荊防敗毒散。然後用此方。若不作膿或膿不潰,宜用大補之劑。潰而不斂者,更用豆豉餅灸之。

〔小便不利〕

一老婦,腫痛膿未作,小便滯,肝脈數,以加減龍膽瀉肝東加山梔、黃柏,四劑而消。

加減龍膽瀉肝湯

龍膽草(酒拌,炒) 澤瀉 車前子(炒) 木通 生地黃 當歸尾 山梔(炒) 黃芩(各一錢)甘草(生用,五分)
作一劑。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前服。如濕盛,加黃連。大便秘,加大黃。

〔大便不實〕

一人服克伐藥。以求內消,致瀉利少食。以二神丸先止其瀉,以十全大補倍加白朮、茯苓,數劑而消。

一人年逾四十,患便毒,克伐太過,飲食少思,大便不實,遺精脈微。東垣云︰精滑不禁,大便不利,腰腳沉重,下虛也。仲景曰︰微弱之脈,主氣血俱虛。以六君子加破故紙、肉豆蔻煎服,泄止食進,更以十全大補東加行經藥,十餘劑而消。

〔婦人〕

一婦素清苦,因郁怒患前症,或用敗毒寒涼之藥,反晡熱內熱,自汗盜汗,月經不行,口乾咽燥。余謂︰此郁氣傷脾,因藥複損,先以當歸湯數劑,後兼逍遙散,各五十餘劑,而諸証皆愈。

一婦小腹內,如有所梗,兩拗與人門俱腫,小便淋瀝,經候不調,內熱作渴,飲食少思,腹內初如雞卵而漸大,脈洪數而虛,左關尤甚,屬肝脾鬱結之証也,用加味歸脾湯,肝火退而脾土健,間以逍遙散下蘆薈丸而愈。

一婦人,兩拗腫痛,腹內一塊不時上攻,月餘不調,小便不利。余以為肝脾氣滯,以四君加芎、歸、柴胡、山梔而愈,後因郁怒,前証複作,卻兼胸脅脹滿,盜汗,此肝木甚而傷脾土,用加味歸脾湯,下蘆薈丸而痊。

一婦小腹內或作痛,或痞悶,兩拗腫痛,內熱寒熱,胸膈不利,飲食不甘,形體日瘦,此肝氣滯而傷脾氣,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味丸漸愈,更用蘆薈丸而全愈。

一婦兩拗腫痛,小腹痞脹,小便時數,白帶時下,寒熱往來,小水淋瀝。余謂︰脾氣滯而血病,用龍膽瀉肝湯漸愈,又用加味逍遙散、六味丸而全愈。

一婦患前証,胸脅脹悶,或小便不利,或時作痛,大便澀滯,服疏氣豁痰等藥益甚。余謂︰肝火氣分之病,用龍膽瀉肝湯以清肝熱;又用加味逍遙散以生肝血;六味丸以滋腎水而愈。

一婦患前証,余謂︰此肝脾郁怒之証,不信。別服化痰利氣之劑,胸腹脹悶,又服峻利疏導之劑,變脾虛發腫之証而歿。

一婦兩 腫痛,內熱作渴,飲食不甘,肢體倦怠,陰中作梗,小便赤澀,為肝脾陰虛濕熱,用加味歸脾湯而愈。後因怒複作,小腹腫脹,小便不利,用小柴胡加山梔、芎、歸,以清理肝火,脹痛頓止。又以加味逍遙散,調補肝火而痊。

一婦人,兩 腫痛,寒熱內熱,小便赤澀,胸脅不利,此肝火動而脾氣傷,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數劑,少愈;又與加味歸脾湯,諸証悉退。再用加味逍遙散而全愈。

一婦小腹痞悶,小便不利,內熱體倦懶食,此氣血虛而兼肝火,用八珍湯加柴、梔、膽草,治之而安。

一婦陰中如梗,兩 腫痛,寒熱不食,小便頻數,小腹重墜。余以為肝脾鬱結所致。先以補中益氣湯加山梔、茯苓、車前子、青皮,以清肝火升脾氣,更以加味歸脾湯,二十餘劑調理脾郁而愈。

〔雜方〕

退毒散 治便毒腫結。

穿山甲(蘸醋炙焦,五錢) 木豬腰子(醋微炙,三錢)
為末。每服二錢,食前老酒調下。次以醋煮肥皂,研膏敷之妙。(木豬腰子,即木豬苓)

立消散 消便毒癰腫如神。

全蠍(炒) 核桃(去殼、肉,只用隔膜,炒)
等分為末。空心酒調下三錢;下午再服,三日全愈。

又方 白僵蠶、槐花為末。酒調服。一方,加酒大黃。

〔外治〕

敷藥方 治便毒腫痛。

雄黃 乳香(各二兩) 黃柏(一兩)
上為細末。用新汲水調敷腫處,自消。

〔丹〕 又方 用甘草節、白芷、黃連各等分,如破者,龍骨、白枯礬、赤石脂,並用鐵圍散。癰疽腫毒亦治,用之效。

乳香 沒藥(各半兩) 大黃 黃連 黃柏 南星 半夏 防風 羌活 皂角刺 木鱉子 栝蔞 甘草節 草烏尖 阿膠
上為細末。醋調成膏,入石器內,火熬黑色。鵝羽蘸敷之。

毛際瘍

或問︰小腹至陰之下,玉莖之根,癢極。沸湯沃之,稍止而複作。有三四竅,黃水淋漓何如?曰︰此廣瘡結毒也,詢之幼時曾生惡瘡。旬日後大痛腫甚,飲食少進,作結毒治之。

囊癰

〔丹〕 《外科精要》云︰癰疽入囊者死。囊屬厥陰,今以死言之,將以為屬少陰腎經邪?予親見入囊者七八人,悉以濕熱入肝經施治,而用補陰藥佐之,雖膿潰皮脫,睪丸懸掛可畏者,皆不死。但不知下虛年老者如何耳。 囊癰,濕熱下注也,有作膿者,此濁氣潤下,將流入滲道,因陰道或虧,水道不利而然,膿盡自安,不藥可也,惟在善於調攝耳。又有因腹腫,漸流入囊腫甚,而囊自裂開,睪丸懸掛水出,以麩炭(杉木炭)末敷,外以紫蘇葉包裹,仰臥養之。 大抵此証屬陰道虧,濕熱不利所致。故滋陰降濕藥不可缺。常治腫痛,小便秘滯者,用除濕為主,滋陰佐之,腫痛已退,便利已和者,除濕滋陰藥相兼治之。欲其成膿,用托裡為主,滋陰佐之。候膿成即針之,仍用托裡滋陰。若濕毒已盡者,專用托裡,如膿清或多或斂遲者,用大補之劑,或附子餅灸之。

〔薛〕 囊癰屬肝腎二經,陰虛濕熱下注。若小便澀滯者,先分利以泄其毒,繼補陰以令其自消。若濕熱退而仍腫痛,宜補陰托裡以速其膿。膿 而便秘者,熱毒壅閉也,先用托裡消毒散,後用針以泄之,膿去即解。若膿去而腫痛不減者,熱毒未解也,用清肝養榮湯。口乾而小便數者,腎經虛熱也,六味丸。內熱晡熱者。肝經血虛也,四物加參朮。體倦食少者,脾氣虛熱也,補中益氣湯。膿水清稀者,氣血俱虛也,十全大補湯,此証雖大潰而睪丸懸露,治得其法,旬日肉漸生而愈。若專攻其瘡,陰道益虛,則腫者不能潰,潰者不能斂,少壯者多成痼疾,老弱者多致不起。亦有患痔漏久而串及于囊者,當兼治其痔,切忌寒藥克伐,虧損胃氣。

一人,囊癰未作膿而腫痛,以加減龍膽瀉肝湯,二劑少愈,更以四物加木通、知母、黃柏而消。

一人膿熟作脹,致小便不利,急針。以小柴胡加黃柏、白芷、金銀花,四劑少愈,更以托裡消毒散,數劑而消。

一人年逾五十,陰囊腫痛,得熱愈盛,服蟠蔥散,不應。肝脈數,此囊癰也,乃肝經濕熱所致。膿已成急針之,進龍膽瀉肝湯,脈証悉退。更服托裡滋陰藥,外敷杉木炭、紫蘇末,月餘而愈。

一人年逾六十,陰囊潰痛不可忍,睪丸露出,服龍膽瀉肝湯,敷麩炭、紫蘇末不應。薛意此濕氣熾盛,先飲槐花酒一碗,次服前湯少愈,更服托裡加滋陰藥而平。設以前藥不應,加之峻劑,未有不損中氣以致敗也。 一弱人,腫痛未成膿,小便赤澀,以製甘草、青皮、木通、黃柏、當歸、麥門,四劑少愈,以清心蓮子飲,四劑而消。

一人 腫痛甚,小便澀,發熱脈數,以龍膽瀉肝湯,倍車前、木通、澤瀉、茯苓,勢減半,仍以前東加黃柏、金銀花四劑,又減二三,便利如常。惟一處不消,此欲成膿,再用前湯,加金銀花、皂角針、白芷六劑,微腫痛,脈滑數,乃膿已成針之,腫痛悉退。投滋陰托裡藥,及紫蘇末敷之而愈。

一人病勢已甚,脈洪大可畏,用前湯二劑,腫少退,以仙方活命飲二劑,痛少止,脈洪數,膿已成須針之,否則陰囊皆潰。彼不信,更他醫,果大潰,睪丸掛,複求治。脈將靜,以八珍湯加黃、黃柏、知母、山梔,更敷紫蘇末,數日而痊。

一人連日飲酒,陰挺並囊濕癢,服滋陰等藥不應。薛謂︰前陰肝脈絡也,陰氣從挺而出,素有濕,繼以酒為濕熱,合干下焦而然,經曰︰下焦如瀆。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遂以龍膽瀉肝湯,及清震湯而愈。此或不應,宜補肝湯及四生散治之。 儒者陳時用,考試不利,一夕飲燒酒入房,妻不納,翌日陰囊腫脹 痛,遣人求治。薛以除濕熱,清肝火之劑,城門夜閉不及歸服。翌早報云︰夜來陰囊悉腐,玉莖下面貼囊者亦腐,此肝火挾酒毒而濕熱熾盛也,仍以前藥,加參、耆、歸、朮四劑,腐肉盡脫,睪丸懸掛,用大補氣血,並塗當歸膏,囊莖全複而愈。

一人患此,腫痛發熱,以小柴胡加青皮、黃連,四劑少愈,更以龍膽瀉肝湯而消。給事陸貞山,腫赤脹痛,小便澀滯,寒熱作渴,此肝腎陰虛,濕熱下注也,當清肝火,除濕毒。遂用柴胡、炒龍膽、吳茱萸、炒黃連、當歸、銀花、皂角刺、赤芍藥、防風,木通、甘草節,一劑腫痛漸退,少加防風、木通、川芎、茯苓作飲,下滋腎丸以補陰,其熱腫俱退。但內有一條筋不消,此肝經血氣虛損也,當滋腎水,用六味丸料,去茯苓加五味二劑,再用補中益氣加茯苓作飲,送滋腎丸,筋頓消而愈。

加味瀉肝湯 治肝經濕熱不利,陰囊腫痛。或潰爛皮脫,睪丸懸掛,或便毒及下疳腫痛,或潰爛並皆治之。

龍膽草(酒拌,炒) 當歸尾 車前子(炒) 澤瀉 生地黃 芍藥(炒) 黃連(炒) 黃柏(酒拌,炒)知母(酒拌,炒) 防風(各一錢) 甘草梢(五分)
作一劑。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外敷烏金散。

京兆朱二峰,陰囊脹痛,彼以為疝。薛診其脈,數而滑,此囊癰也,因肝腎二經陰虛,濕熱所致,膿已成矣。服活命飲一劑而潰,更用補陰托裡而斂。 一膏粱之客,陰囊腫脹,小便不利,此中焦積熱,乘虛下注,先用龍膽瀉肝東加黃柏、知母、黃連、牛膝,四劑漸愈,後用補陰八珍湯加柴胡、山梔而愈。後不守禁忌,前証複作,仍用補陰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六味丸而痊。又因勞發熱,自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虛証悉具,瘡口開大。薛謂五臟氣血俱虛也,朝用補中益氣,夕用六君子加當歸,各五十餘劑,瘡口漸斂,又用六味丸調補而愈。 府庠李達卿,素腎虛發熱,久服黃柏、知母之類,形體漸瘦,遺精白濁,晡熱唾痰。薛曰︰此腎水虧損,虛火內熾,用補中益氣之類,加五味、麥門,前症將愈。又別用清熱涼血之劑,飲食少思,唾痰不止。薛以為脾肺複虛,不能攝涎歸源,仍用前東加茯苓、半夏而愈。後入房頭暈吐痰,腰骨作痛,大小便道牽痛。薛曰︰此精己耗而複竭所致,危殆之証也,遂朝用前東加麥門、五味,夕用六味丸料加五味子,萆薢,五十餘劑諸証頓退。後又入房,陰囊、陰莖作痛,別用淡滲之劑,陰囊內潰。

薛用補陰托裡之劑,出膿甚多,喜腫消痛止,竟不善調養,以致大便不通,小便如淋,痰涎上湧。薛曰︰腎虛之証複作矣,誠為可慮。有保其可生者,用礞石滾痰丸,牛黃清心丸之類,吐痰愈加。薛曰︰非惟無以保其生,而反促其危矣﹗固辭不治,後果歿。

一男子,醉而入房,陰囊腫脹大如斗,小腹脹悶,小水淋赤,發熱口乾,痰涎壅甚,此膀胱陰虛,酒毒所乘也,用六味丸料,加車前、牛膝作飲,下滋腎丸,諸証頓退,再加五味、麥門二劑而愈。卻以補中益氣加麥門、五味,調理而康。若用淡滲,複損真陰,決致不起。

加味小柴胡湯 治囊癰腐爛,或飲食少思,日晡發熱。

柴胡 人參 黃芩(炒) 川芎 白朮(炒) 鹽水(浸,炒) 當歸(酒洗) 黃柏(酒拌,炒) 知母(酒拌,炒) 甘草(各一錢) 半夏(五分)
作一劑。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痛甚加黃連。小便不利,加木通。

知州王汝道,先晡熱發熱,肢體倦怠,入房則腿足酸軟,足必熱至腿膝,六脈洪數,兩尺為甚。余以足三陰虛,欲滋補化源。彼反服苦寒降火之劑,後陰囊腫脹,用治疝之藥,腫脹益甚,形氣愈虛。服溫補之劑,腫痛上攻,小便不利,兩尺脈洪滑,按之虛甚,余曰︰此囊癰也,因氣血虛而不能潰。先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山茱萸、車前子、柴胡、山梔,一劑腫脹頓消,隨用六味丸料加車前、牛膝、柴胡、山梔,一劑小便漸通,乃用活命飲與前二藥,消息兼用至二十餘劑。囊裂出穢膿甚多,乃用托裡消毒散六劑,膿穢清,又用托裡散數劑,膿水漸少,更用補陰托裡散,及十全大補湯五十餘劑而痊。

一人年逾五十,患此瘡口不斂,診之微有濕熱。治以龍膽瀉肝湯,濕熱悉退,乃以托裡藥,及豆豉餅灸而愈。次年複患濕熱頗盛,仍用前湯四劑而退,又以滋陰藥而消。若潰後虛而不補,少壯者成漏,老弱者不治。膿清作渴,脈大者,亦不治。

一人患此久不斂,以十全大補東加五味、麥門、灸以豆豉餅,月餘而平。

一弱人,膿熟脹痛,大小便秘,急針之,膿出三碗許即鼾睡,覺神思少健。但針遲,故用托裡藥,至三十餘劑始瘥。若服解毒藥,即潰盡矣。

〔似是而非〕

一人囊腫,狀如水晶,時痛時癢出水,小腹按之作水聲,小便頻數,脈遲緩,此醉後飲水入房,汗出遇風寒濕毒乘聚於囊,名水疝也。先以導水丸二服,腹水已去,小便如常,再以胃苓散倍白朮、茯苓,更用氣針,引去聚水而瘥。

一人年逾四十,陰囊腫痛,以熱手熨之少緩,服五苓散不應,尺脈遲軟,此下虛寒邪所襲而然,名曰陰疝,非瘡毒也。治以蟠蔥散少可,更服葫蘆巴丸而平。

一人年逾三十,陰囊濕癢,莖出白物如膿,舉則急痛,此肝疝也。用龍膽瀉肝湯而愈。陰莖或腫,或縮,或挺,或癢,皆宜此藥治之。

治腎癰,用石蟹熱水磨服。

鍛石散 治腎漏,陰囊先腫後穿破,出黃水,瘡口如魚口,能致命。
上用五倍子同鍛石炒黃色,去灰攤地,出火毒,砂盆內研細末。不犯銅鐵,乾摻上五七次可。

治外腎癰瘡

抱雞卵殼 鷹爪黃連 輕粉(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煎過清油,調塗。

烏金散

麩炭 紫蘇葉(各等分)
上為末。香油調搽。

陰瘡

陰器屬足厥陰肝經,任脈之會。《素問》云︰厥陰之脈絡陰器,系於肝。《靈樞》曰︰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肝者,筋之會也,又屬督脈。《素問》曰︰督脈者,其絡循陰器,合篡間是也。至於足太陽,外合清水,內屬膀胱而通水道,手太陽外合淮水,內屬小腸而水道出焉,則又屬手足太陽也,腎主水,則又屬足少陰也。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又屬手太陰也。《素問》又謂︰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則又屬脾與胃矣,癰瘡生其間,須細心求而責之,不可專主一厥陰肝經,而惟清肝導濕之為事,斯無誤矣。隱處瘙癢成瘡,挾有耳鳴、目癢、鼻赤、齒浮、指縫白等症,為腎臟風瘡。生於陰頭,為陰頭癰。生於竅口,為下疳瘡。今但生於陰莖者,皆為下疳,姑從之。

〔腎藏風瘡〕

戴院使云︰ 風因精未調,外為風濕所襲,從陰囊濕汗作癢起,流注四肢,手叉白色,悉生瘡瘍,俗謂之腎臟風。四生飲二兩,以竹刀細切豬腰一對,銀石器中酒漉,煮爛
研細,和藥為丸,如梧子大。如不可丸,入酒醋少許。每服五六十丸,鹽酒空心下,又用花蛇散和消風散酒調服;或升麻和氣飲,咽烏頭煮鹽丸及烏荊丸,或花蛇丸。若 常濕癢,欲得淋洗,則以蛇床子一味煎湯用之。

三因四生散 治 風上攻下注,耳鳴目癢,鼻赤齒浮,或作口瘡;下注陰濕四散搔癢,通體生瘡,及婦人血風等症。

白附子 蒺藜(擦去刺) 黃耆(蜜炙) 羌活(各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鹽酒調下。有一人將豬腎破開,人鹽摻藥煨,亦妙。 屬宗筋,胃陽明養之,故有是証。

治腎臟風 凡指縫白者,只一二服效。

黃耆(一兩) 木通 甘草 黑牽牛(各半兩)
上四味細銼。用 蝥七枚,去翅,同藥炒焦黑,去 蝥,餘為末,蒸餅糊為丸,如桐子大。空心鹽湯下,三十丸。

本事烏頭丸 治腎臟風,上攻下注,生瘡並癬。

川烏頭 草烏頭(二味,以黑豆半升,煮透軟,去皮臍,切、晒,各一兩) 天麻 地龍(去土) 白附子(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食前,鹽酒鹽湯任下。

腎臟風 甘草節煎湯洗,極效。

腎臟風癢不可當者,吳茱萸、蛇床子等分,煎湯洗神效。治腎臟陰汗生瘡,用莧菜根莖葉,燒灰存性研細,抓破敷之立愈。又蒼耳草、蛇床子煎湯,洗之良。

全蠍散 治腎臟風發瘡癢。

全蠍(三枚,焙) 明硫黃(二錢,研) 生虢丹(一錢) 輕粉(半錢) 雞心檳榔(一大個,破、開,好黃丹一錢合內,濕紙裹煨) 麝香(少許,研)
上為細末研勻,瓷盒收。每用少許,麻油調抹兩掌,先以鼻嗅,男以兩掌掩外腎,女以兩掌掩兩乳,各睡至醒;次日依前再用藥,屢效。

牡蠣散 治陰囊兩傍生瘡或陰濕水出,其癢甚苦。夜則抓之無足,後必自痛,或兩腋汗,腳板心汗濕,無可奈何,此藥主之。予親得此症,受苦數十年,得此方隨用二三日,如法擦之,二十餘年不發,實為神效。

牡蠣 黃丹(炒,各二兩) 枯白礬(四兩)
上為細末。遇夜睡時,用手捏藥於陰癢處痛擦之,不一時又搽之,三四次後頓減。次夜再搽,雖大減又搽,後自然平複。如腋汗亦有頓搽方可,腳汗先搽,後裝藥靴或鞋底
上,腳板上塗藥纏腳裹之,亦可。

浴毒湯 治小腸風,陰瘡癢痛。

木通 本 枳殼 貫眾 荊芥 甘松 薄荷 白芷
上銼碎,用藥二兩,水五升,入芒硝半兩,煎至三升,去滓。熱洗浴瘡。

陰瘡膏 治男、女陰瘡。

米粉(一酒杯許) 芍藥 黃芩 牡蠣 附子 白芷(各七錢半)
上六味為 咀,以不入水豬膏一斤,微火上煎三上三下,候白芷黃膏成,絞滓去,納白粉和。取傳瘡上。

小浴方 治虛勞,陰濕癢生瘡。

川椒 苦參 蛇床子(各一兩半) 香附子 白礬 白芷 狗脊 細辛(各一兩) 桂心(三分)
上 咀。每用藥一兩,以水三升,煎至二升,去滓,傾入盆子內。但乘熱氣坐盆子
上熏之,良久,通身便洗患處。甚者不過三兩度。

沐浴長春散 治男子下元陰濕久冷,陰囊左右夜癢,抓之則喜,住之則痛,成瘡流水,為害甚苦。此藥見效,及治婦人下部陰濕,胎元久冷。

牡蠣 蛇床子 破故紙 紫梢花 官桂 乾荷葉(各等分)
上 咀,每用一兩半,水一小鍋,入蔥白數莖,煎至八分,去滓。先熏後洗,卻用後藥。

枯礬(一兩) 黃丹 蛤粉(各半兩)
上件共研為細末,熏洗了後,以手捏藥末搽濕癢處。

銅綠散 治男、婦陰部濕淹瘡。

銅綠(少許) 白礬(一錢) 乳香(半錢) 輕粉(一字) 五倍子(細研,半兩)
上為細末。洗淨摻之。

青黛散〔寇〕 有一婦人,患臍下腹上連二陰,遍滿生濕瘡,狀如馬刀,他處並無。熱癢而痛,大小便澀出黃汁,食亦減,身面浮腫。醫作惡瘡治,用鰻鱺魚、松脂、黃丹之類塗瘡上,愈熱痛甚,治不對故也。細問之?此人嗜酒,貪啖喜魚蟹發風等物。急令用溫水洗拭去膏藥,尋馬齒莧四兩,研爛,入青黛一兩,再研勻,塗瘡上,即時熱減痛癢皆去。仍服八正散日三服,發散客熱,每塗藥一時久即乾,又再塗新濕藥,如此二日,減三分之一,五日減二,自此二十日愈。即愈,乃問曰︰此瘡何緣至此?曰︰中、下焦蓄風熱毒熱氣,若不出,當作腸癰、內痔,仍須禁酒及發風物,後不能禁酒,果患內痔。

〔世〕 腎臟風瘡 血 (即百蟲窠,右膝內廉上膝三寸,陷中者)

〔集〕 腎臟風瘡 血 (即百蟲窠,針入寸半,灸二七壯) 三陰交

〔下疳瘡〕

〔薛〕 下疳瘡,屬肝經濕熱下注,或陰虛火燥。治法︰腫痛發熱者,血虛而有熱也,四物湯加柴胡、山梔。腫痛寒熱者,肝經濕熱也,小柴胡東加龍膽草、黃連。腫痛便澀者,濕熱壅滯也,龍膽瀉肝湯。腫痛腐潰者,氣血虛而有火也,八物東加山梔、柴胡。日晡熱甚者,陰血虛而有熱也,小柴胡東加參、朮、芎歸。日晡倦怠者,陽氣虛而下陷也,補中益氣湯,其經久不愈而發寒熱者,腎水不能生肝木也,用六味丸。若筋縮縱或為癢痛,或出白津,此筋疝也,用龍膽瀉肝湯。氣虛者,補中益氣加炒山梔、炒龍膽。陰虛火燥者,用六味丸。莖中癢出白津,用補中益氣湯,與清心蓮子飲間服。蓋此証肝經陰虛為本,腫痛寒熱等証為標,須用六味丸以生肝血。凡脾土虛不能生金水,而見一切肝証者,當佐以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以滋化源。

〔丹〕 治男子恥瘡,或痛在莖之竅,或痛在莖之標,皆手足太陽不利,熱毒下傳入足厥陰,故變紫黑色,作蝕瘡毀其莖而死。宜以子和泄水丸,散導濕毒,無不愈者。若已成瘡,先泄其根,次從標而治。外以蔥白、黑豆汁渫洗,拭乾,以黃連、木香、密陀僧、乾胭脂之類,細末搽之。如內潰膿不出,以追膿散上之,又用子和和泄水丸。如後竅膿少,可用黃連、木香、胭脂等貼之。 一鄰人,年三十,性狡而躁,素患下疳瘡,或作或止。夏初患白痢,膈上微悶。醫與理中湯四帖,昏悶若死,片時而蘇。予脈之,兩手皆澀,重取略弦似數,予曰︰此下疳瘡之深重者,與當歸龍薈丸去麝,四帖而利減,與小柴胡去半夏加黃連、芍藥、川芎、生薑,煎五六帖而安。

一男子近三十歲,有下疳瘡,雖屢求治,以其不能忌口卻之,忽一日,頭痛發熱自汗,眾作傷寒陽証,治之反劇。予診其脈,弦甚七至,重按則澀。予曰︰此証在厥陰,藥與証不相應。遂作小柴胡湯,加草龍膽、黃連、胡黃連,帶熱服,四劑而病脫然。

〔婁〕 嘗治一男子下疳瘡,每恣飲酒則發,醫與小柴胡湯,加黃連,數帖不效,又與玉燭散,下之反劇。予以甘草節、小建中湯各半煎服之,下咽痛止,後以四物湯、建中、甘草等分,與之遂安。

〔薛〕 庶吉士,劉華甫,或莖中作痛,或竅出白津,或小便秘澀。先用小柴胡東加山梔、澤瀉、黃連、木通、膽草、茯苓二劑,以清肝火,導濕熱,諸証漸愈。後因勞倦,忽然寒熱,此元氣複傷也,用補中益氣湯而安,又用六味丸,生肝血,滋腎水而全愈。

州守姜節甫患前証,膿水淋漓,作渴吐痰,午前惡寒,午後發熱。余曰︰午前惡寒屬陽氣虛弱,午後發熱屬陰血不足。不信,反服二陳,黃柏、知母之類,飲食益少,大便不實,又日晡熱渴,小腹重墜,患處 痛,恪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飲食亦不思。余以脾氣虛而下陷,先用補中益氣湯,調養脾胃,以升陽氣,諸証漸愈。又用六味丸,滋補腎水,以生肝血而痊。 一小兒十五歲患前証,雜用消毒之藥,虛証悉具,二年餘矣,詢之乃稟所致。用萆薢湯月餘,諸証漸愈,又用補陰八珍、補中益氣二湯而痊。

一儒者,莖中作癢,發熱倦怠,外皮浮腫,二年矣。用八珍加柴胡、山梔,及六味地黃丸而愈;有兼陰毛間生蟲作癢者,用桃仁研爛塗之。

一儒者,因勞而患, 痛寒熱,體倦頭疼,小便赤澀,用補中益氣湯加車前、牛膝、山梔而愈。

一儒者,陰莖腐爛,腫痛不止,日晡熱甚,口乾體倦,食少欲嘔,此肝脾血虛也,先用六君子加柴胡、升麻,脾胃醒而諸証退,更以補中益氣加炒山梔,肝火退而腫痛痊。

子和泄水丸(一名大智丸。)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帶(洗) 海藻(洗) 郁李仁 續隨子(各半兩) 樟柳根(一兩)
上為細末,水煮棗肉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熟水下。按︰此藥太峻,用者慎之。

治下疳瘡,先用張子和泄水去根,後用此藥乾上。

黃連 滑石(各半兩) 定粉(三錢) 輕粉(少許) 乳香(一錢) 密陀僧(二錢)
上細末乾上,或加乾胭脂,或加木香、檳榔。

大蘆薈丸(一名九味蘆薈丸) 治肝火下疳潰爛,或作痛 腫,或治小兒疳膨食積,口鼻生瘡,牙齦蝕爛等症,並蟲蝕肛門,癢痛。

胡黃連 蘆薈 黃連 木香 白蕪荑 青皮 白雷丸 鶴虱草(各一兩) 麝香(一錢)
為末,蒸餅糊丸,桐子大。每服一錢,空心米飲下。

八正散 治下疳便毒,小便淋漓,脈証俱實者。

大黃 車前子 瞿麥 蓄 山梔 木通(各二錢) 滑石(二兩) 甘草(一錢)
上水煎服

洗毒湯 治陰蝕瘡。

苦參 防風 露蜂房 甘草(炙,各等分)
上 咀。水煎濃汁,洗瘡。

金銀花散 治下疳瘡。

金銀花 荊芥 朴硝 蛇床子 甘松 白芷 檳榔(各一兩)
上 咀。每用五錢,水五碗,加蔥白三根,同煎數沸。盆盛水,先熏後洗,卻上藥。

洗藥 黃連 黃柏 當歸 白芷 獨活 防風 朴硝 荊芥(各等分) 入錢(五十文),烏梅(五個),鹽一匙,入水同煎。溫洗,日五七次,敷下項藥。

敷藥 木香 檳榔 黃連 銅青 輕粉 枯礬 海螵蛸 麝香(各等分)
為極細末。洗後至夜,敷上。

《千金》治丈夫陰頭癰,師所不能醫。用鱉甲一枚,燒末以雞子白,和敷良。

〔丹〕 下疳瘡。

蛤粉 腦茶 苦參 青黛 密陀僧
上用河水洗瘡淨。臘豬脂調敷;並治兼瘡。

又方 青黛 海蛤 密陀僧 黃連
共為末,敷上。

治一切熱毒惡瘡及下疳瘡。用密陀僧、黃柏,各一分半,膩粉一錢,麝香少許。先洗瘡,拭乾敷之。甚者三四次。

治下疳瘡。雄黃、黃連等分為末。濕者乾摻,乾者油調敷。先用荊芥、射干煎湯洗,卻敷之妙。一方,用地骨皮末,敷之神效。

追膿錠子(海藏) 膿內潰不出,此藥追之。

雄黃(二錢) 巴豆(一錢半) 輕粉(一字)

《外台秘要》云︰陰頭瘡,蜜煎甘草,敷之安。

又方 用頭髮,用鹽水洗去垢膩淨;再用米泔洗過;又用清湯洗。晒乾,燒灰,敷瘡上,便結靨。

又方 蒼耳葉,為末敷之。

治下疳瘡 黑彤兔(名烏吊土,名孩兒沙。)為末,敷上神效。

七寶檳榔散 治下元玉莖上或陰頭上有疳瘡,漸至蝕透,久不愈者。

檳榔 雄黃 輕粉 密陀僧 黃連 黃柏 朴硝
上為細末,和勻。先以蔥白漿水洗淨,軟帛挹乾。如瘡濕乾摻;如乾,小油調塗。

玉粉散 治下陰瘡,疼不止。

滑石 密陀僧 寒水石( ,各半兩) 膩粉 麝香(各少許)
上為細末。油調敷,或乾貼患處。

蚯蚓散 治陰莖瘡。

蚯蚓(二分) 豆粉(一分)
上用水研,塗上,乾又敷之。一方,用豉一分。

丹胞散 治玉莖上生瘡,臭爛者。
上以豬胞一個連尿,去一半留一半。用

新磚兩口,炭火 。將豬胞連尿于磚上焙乾。不住手,一向移放於兩口磚上,輪流不歇,莫與火 著胞,等尿乾為度。研為末,入黃丹一錢。先用蔥湯以鵝毛抹洗,以舊帛拭乾,此藥摻三五次,立見效。

地連散 治玉莖上生瘡。
上用地骨皮煎湯洗;以訶子連核,燒存性為末,乾摻。

川連散 治下部注瘡。
上以宣連為細末。漿水調成餅,攤於碗面上,內用艾及穿山甲三片,燒煙覆碗熏成黑色,再取下,如是者五次,以黃連餅黑色為度,地上出煙毒,再研細。濕則乾塗;乾則清油調塗,三四次。先用黃柏、藿香、茵陳,煎湯溫洗。

神妙方 治莖頭三五孔小漏瘡,出血微膿。
上用油髮,燒作灰存性,研細敷之。乾則津唾調敷,仍以米飲調髮灰,食前服。

麝香散 治妒精瘡,癢而濕者。

麝香 黃礬 青礬(各等分)
上為細末。小便後,用少許敷之。

治陰濕生瘡,黃水流注。

白礬(不以多少)
上研為末。以冷水洗瘡淨後敷之。

津調散 治妒精瘡,膿汁淋漓,臭爛。

黃連 款冬花(各等分) 麝香(少許,一方不用)
上為細末。先以地骨皮、蛇床子煎湯洗,軟帛拭乾。津調敷之,忌生湯洗。

胭脂散 治陰瘡。

坯子胭脂 真綠豆粉(各等分)
上同研勻,敷之。

蛤蟆散 治陰濕欲盡,瘡痛甚者。

蛤蟆(一枚,燒灰) 兔糞(一兩)
上同研細。每用少許,敷瘡上,日三四次。

截疳散 治年深疳 瘡,大效。

白芨 白蘞 黃丹 密陀僧(各一兩) 黃連(半兩) 輕粉(一錢) 冰片 麝香(各半錢)
上為細末,和勻。每用或摻、或 瘡中,以膏藥貼之。

甘石散 治下部疳瘡。

爐甘石 密陀僧(各一錢半) 輕粉(一分) 橡斗子(燒灰存性,三錢) 龍骨(半錢)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先用荊芥、杜仲、川椒,煎湯放溫洗罷;次用藥些少,乾貼。

梔子散 治下疳瘡。
上用梔子一枚,去穰,入明礬末,麵糊封合口,火燒存性為末。乾摻上,隨效。

銀粉散 治下疳,陰頭生瘡。
上用牆上白螺螄殼,不以多少,火內 酥為末,水內飛過,先去土石粗者;次用輕粉,隨分兩入在末內。每以少許,乾貼在瘡上。

治下疳瘡
上以孩兒茶,研為細末。先洗瘡淨。乾則小油調敷,濕則乾摻之,神效。

博金散 治下疳瘡,臭爛腫痛。

白礬(與密陀僧同為末、相和,入於沙鍋內火上炮,汗盡) 密陀僧(以上各五錢) 白堊(二錢) 黃丹 輕粉(以上各一錢) 乳香(五分) 麝香(一字)
上為細末。先須另用槐枝、蔥白、鹽、甘草熬湯,淋 洗一二時,挹乾。摻上項藥。每用藥,先須洗 ,然後摻藥,甚者三五次瘥。

勝金散 治下疳,潰爛或疼痛。

黃連 黃柏 輕粉 銀朱 孩兒茶(各五分) 冰片(一分)
上為細末。香油調搽。內服加味瀉肝湯。

治下疳瘡,久不愈。橡斗子二個,各盛黃丹令滿,相合以亂髮纏定,燒煙盡為度,同研為末。先以蔥白、熱漿水洗瘡膿盡;次上藥,甚者不過三次如神。

療人陰生瘡,膿出成坎。取高昌白礬、麻仁等分,研煉豬脂相和成膏。槐白皮煎湯洗瘡,拭乾即塗膏,然後以楸葉貼其上,不過三五度瘥。

下疳瘡,用五倍子末敷之。

婦人陰瘡

運氣︰陰瘡皆屬寒。經云︰太陽之勝,陰中乃瘍,隱曲不利,治以苦熱是也。

仲景云︰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爛者,野狼牙湯洗之。用野狼牙二兩,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箸如繭,浸湯瀝陰中,日三遍。

洗拓散 (《大全》) 治陰蝕瘡。

甘草 干漆(各一兩) 黃芩 當歸 地黃 芍藥(各二兩) 龜甲(五兩)
上細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半,去渣。以綿帛納湯中,用拓瘡處,良久即易,日二度。每拓湯可作十里許,即挹乾。捻取甘濕散,薄敷瘡上使遍,可經半日;又以湯拓,拓訖如前敷藥。

甘濕散

蚺蛇膽(真者) 青木香 石硫黃 鐵精麝香(各四分。臨時入用,緣麝辟蛇毒,若先相和膽,即無力)
上各等分為末,更研細。有患取如三棋子大,和井花水,日再服訖,先令便利了。即以後方桃枝,先熏部訖。然後取藥如棋子,安竹管裡,納下部中,日再度,老少量減。其熏法,每日一度,不用再。

桃枝熏法 取東南桃枝五七枝,輕打頭使散,以綿纏之;又搗石硫黃為末,將此綿纏桃枝捻轉之,令末少濃。又截一竹筒,先納下部中;仍以所捻藥,桃枝燒著熏之。

蛇床子散 濕陰中主藥。

用蛇床子仁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令相得如棗大,綿裹納之,自然濕散。

〔補遺〕 治陰瘡,搗新桃葉,綿裹納陰中,日三兩易。餘詳女科前陰諸疾。

穿襠發銳疽湧泉疽

或問︰背之下極發疽何如?曰︰此名穿襠發,屬督脈及太陽經,由勞傷憂思積郁所致。活命飲加羌活、黃柏,內托羌活湯主之,及勝金丹、神仙追毒丸。壯實者,八陣散、一粒金丹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此証宜速治,稍緩則潰爛,難收斂。成漏者,多麻木黑陷,泄瀉嘔噦疲倦者,不治。

《靈樞》曰︰發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鬼遺》云︰湧泉疽,腫起發太陰,(太陰,尻尾前是也。)如伏鼠,二十日不穴死,十日可刺,發清膿,赤黑者死。白者可治。

臀癰

或問︰臀上生癰何如?曰︰腫高根淺為癰,腫平根深為疽,俱屬足太陽經,濕熱所致。宜服內托羌活湯、內托複煎散加羌活主之。勝金丹、黃 木香散選用。壯實者,一粒金丹、八陣散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先賢云︰此瘡當服補養之劑,若無補養之功;其禍多在結痂之後,治之難愈,切須戒謹,勿輟大補之劑。腫而不潰者,服台閣紫微丸。

〔薛〕 臀,膀胱經部分也,居小腹之後,此陰中之陰,其道遠,其位僻,雖太陽多血,氣運難及,血亦罕到,中年後尤慮此患,治者毋傷脾胃,毋損氣血,但當固根本為主。若腫硬作痛者,形氣虛而邪氣實也,用托裡消毒散主之,微腫微痛者,形氣病氣俱虛也,用托裡散補之。欲作膿,用托裡羌活湯。若痛甚,用仙方活命飲。大勢既退,亦用托裡消毒散。若脾虛不能消散,或不潰不斂者,六君加芎、歸、黃 。若陰虛不能消散,或作渴便淋者,六味丸加五味子。陽虛不能潰或膿清不能斂者,補中益氣湯;氣血俱虛者,十全大補湯。若腫硬末成膿者,隔蒜灸;活命飲。潰後,豆豉餅;補中益氣、十全大補二湯。若灸後大勢已退,餘毒末消,頻用蔥熨,以補氣消餘毒為善。 巡撫陳和峰,脾胃不健,服消導之劑,左腿股及臀患腫。余曰︰此脾氣虛而下注,非瘡毒也,當用補中益氣倍加白朮。彼惑於眾論云︰白朮能潰膿,乃專以散腫消毒為主,而腫益甚,體益倦。余用白朮一味煎飲而消。 儒者楊啟元,左臀患此,敷貼涼藥,腫徹內股,服連翹消毒散,左體皆痛。余以為足三陰虧損,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脾肺;六味丸加五味子,以補肝腎,股內消而臀間潰。又用十全大補湯而瘡口斂。

一儒者,腫 痛甚,此邪毒壅滯,用活命飲、隔蒜灸而消。後因飲食勞倦,腫痛仍作,寒熱頭疼,此元氣虛而未能複也,與補中益氣湯,頻用蔥熨法,兩月而愈。

一男子,漫腫而色不變,脈滑數而無力,膿將成矣。余用托裡而欲針,彼畏針而欲內消,誤用攻伐之劑,頓加惡寒發熱,自汗等証。余用十全大補湯數劑,腫起色赤,仍外針內補而愈。吳輔之父患此,內潰腫脹,發熱口乾,飲食少思,此脾胃虛弱也,先用六君子加芎歸 數劑而潰,又用十全大補湯,倍加參 五十餘劑而愈。

一人年三十,脈如屋漏、雀啄,腫硬色夭,膿水清稀,誤服敗毒之藥。余曰︰此足三陰虧損而藥複傷也。余用六君加歸、 、附子一錢,二劑腫潰色赤,又減附子五分數劑,元氣複而瘡愈。

一男子硬痛發熱,此膀胱氣虛而濕熱壅滯,用內托羌活湯二劑,熱痛悉退;後用托裡消毒散而潰。又用托裡散四十餘劑而斂。 一上舍患痔,外敷寒涼,內服消毒,攻潰于臀,膿水清稀,脈洪大而數,寒熱作渴。余辭不治,果歿。此足三陰虧損之証,失滋化源,以致真氣益虛,邪氣愈甚矣,不死何俟。

內托羌活湯 治尻臀生癰,堅硬腫痛大作。

羌活 黃柏(酒製,各二錢) 防風 當歸尾 本 連翹 蒼朮 陳皮 甘草(炙,各一錢)肉桂(三分) 黃耆(一錢半)
上作一服。水一盅,酒半盅,煎至八分,食前服。

懸癰

懸癰生於篡間,謂前陰之後,後陰之前,屏翳處也,即會陰穴,屬任脈別絡,俠督脈、衝脈之會,癰生其間,人起立則若懸然,故名懸癰。屬足三陰虧損之証,輕則為漏,瀝盡氣血而亡,重則內潰而即隕。若初起濕熱壅滯,未成膿而作痛,或小便澀滯,用龍膽瀉肝湯,腫 痛甚,仙方活命飲,並以製甘草佐之。如此雖患亦輕,雖潰亦淺。若不能成膿,或膿成不潰者,八珍散補之。若膿已成者,急針之。欲其生肌收斂,腎虛者,六味地黃丸。血虛者,四物加參、朮,氣虛者,四君加芎、歸。脾虛者,補中益氣湯。氣血俱虛者,八珍湯,並十全大補湯。若用寒涼消毒,則誤矣。

〔薛〕 懸癰,原系肝腎二經,陰虛雖一,于補猶恐不治,況膿成而又克伐,不死何待。常治初起腫痛,或小便赤澀,先以製甘草一二劑,及蒜灸,更飲龍膽瀉肝湯。若發熱腫痛者,以小柴胡加車前、黃柏、芎、歸。膿已成即針之。已潰用八珍湯加製甘草、柴胡梢酒炒,黃柏、知母。小便澀而脈有力者,仍用龍膽瀉肝東加製甘草。小便澀而脈無力者,用清心蓮子飲加製甘草。膿清不斂者,用大補劑,間以豆豉餅。或久而不斂者,亦用附子餅灸並效。 尚寶鮑希傳,足發熱,服四物、黃柏、知母之類年餘。患懸癰,唾痰作渴飲湯,其熱至膝,更加芩、連、二陳,熱痰益甚,謂余曰︰何也?余曰︰此足三陰虧損,水泛為痰,寒涼之劑,傷胃而甚耳。遂先用補中益氣,夕用六味丸,間佐以當歸補血湯,半載乃愈。 趙州守患此証,腫多作痛,五月餘矣,晡熱口乾,盜汗食少,體倦氣短,脈浮數而無力,此足三陰氣血虧損,用補中益氣加製甘草、五味、麥門,三十餘劑食進勢緩,又用六味丸料,五十餘劑膿潰瘡斂。後因怒作痛,少食脅痛,發熱,仍用前藥,賴其稟實,慎疾而愈。

通府張敬之,患前証久不愈,日晡熱甚,作渴煩喘,或用四物湯、黃柏、知母之類,前症益甚,更體倦少食,大便不實,小便頻數,謂余曰何也?余曰︰此脾虛之症,前藥複傷而然也。遂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數劑飲食漸進,諸症漸愈,更加麥門、五味,調理乃痊。經云︰脾屬至陰,為陰土而主生血。故東垣先生云︰脾虛元氣下陷,發熱煩渴,肢體倦怠等証,用補中益氣湯,以升補陽氣而生陰血。若誤認為陰虛,輒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反傷脾胃生氣,是虛其虛矣。況黃柏、知母乃瀉陽損陰之劑,若非膀胱陽火盛,而不能生陰水,以致發熱者,不可用也。

一儒者患此,服坎離丸及四物、黃柏、知母之類,不應。脈浮洪,按之微細。余以為足三陰虛,用托裡散,及補陰托裡散漸愈;又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調補化源,半載而痊。大凡瘡瘍等症,若腎經陽氣亢盛,致陰水不能化生,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坎離丸,取其苦寒,能瀉水中之火,令陽氣衰而水自生。若陽氣衰弱,致陰水不能化生,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六味丸,取其酸溫能生火中之水,使陽氣旺則陰自生。況此証屬腎經精氣虧損而患者十有八九,屬腎經陽氣亢盛而患者十無一二。然江南之人患之,多屬脾經陰血虧損,元氣下陷,須用補中益氣湯,升陽補氣,使陽生而陰長。若嗜欲過多,虧損真水者,宜用六味丸,補腎經元氣以生精血,仍用補中益氣湯,以培脾肺之生氣而滋腎水。經云︰陰虛者脾虛也,但多誤以為腎經火症,用黃柏、知母之類,複傷脾肺,絕其化源,反致不起惜哉﹗ 上舍劉克新,潰後作痛,發熱口乾,小便赤澀,自用清熱消毒之藥不應,左尺洪數。余以為陽氣盛而陰氣虛也,先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等諸劑,瀉其陽氣使陰自生,服數劑諸証漸愈,後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補脾肺,滋腎水而瘡口愈。

一儒者,小便赤澀,勞則足軟腫痛,發熱口乾,舌燥食少,體倦日晡益甚,此氣血虛而未能潰也。遂用八珍加麥門、山藥,倍用製甘草,數劑諸証悉退,但患處腫痛,此膿內掀也,又五劑膿自湧出,又五十餘劑而瘡口將完。又因勞役,且停藥,寒熱作渴,腫痛膿多,用補中益氣湯加炒山梔二劑,少愈。又以八珍湯加麥門、五味,百餘劑腫痛悉去。喜其慎起居,節飲食,常服補劑而安。但勞則出膿一二滴。後惑於他言,內用降火,外用追蝕,必其收斂,致患處大潰,幾至不起,仍補而愈。

甘草膏 治水穀道前後生癰,謂之懸癰,乃肛門前,陰囊後,生核子如橄欖樣,或如梅李狀,初不作痛,至旬月漸熱,不早治瘡潰,膿血出,日數碗,至有腸腐而大便從瘡口出者,其苦不可言。近亦數月,遠至一二年亦愈。須是作核未痛以前治之,不過一二服便自消。此病初發如松子大,漸如蓮子,數十日後,如覺赤腫如桃李即破,若破則難治。服此藥雖不能急消,過二十餘日必消盡矣,投兩服亦無害。林院判康朝,嘗患此疾已破。服此藥兩服,瘡即合甚妙。
上用粉草半斤,內用無節者四兩,如算子樣劈破。取泉石間長流水,以甘草入水中浸透。以炭火將甘草蘸水焙炙,以一碗水盡為度,不可急性,劈開。卻將所炙甘草,另用泉水三盞,無灰好酒五盞,用瓦罐煎至三之一如膏,一起服之立愈。另用有節甘草四兩,仍用泉水,隨罐大小煎湯,漉洗患處三遍,其效如神。水冷再溫洗。

〔丹〕 騎馬癰。用大粉草帶節四兩,長流水一碗,以淬浸水盡,為末,入皂角灰少許,作四服。湯調頓服立效。

〔薛〕 大抵此証屬陰虛,故不足之人多患之,寒涼之劑不可過用,恐傷胃氣。惟製甘草一藥,不損氣血,不動臟腑,其功甚捷。

加味小柴胡湯(方見前。)

清心蓮子飲 治懸癰勢退,惟小便赤澀。

黃芩(五錢) 黃耆(蜜炙) 石蓮肉(去心) 人參 赤茯苓(各七錢半) 車前子(炒) 麥門冬(去心)甘草(炙) 地骨皮 製甘草(法見前)
每服一兩,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前服。如發熱加柴胡、薄荷。

加味托裡散 治懸癰不消不潰。

人參 黃耆 (鹽水拌炒) 當歸(酒拌) 川芎 麥門冬(去心) 知母(酒拌,炒) 黃柏(酒拌,炒)芍藥(炒) 金銀花 柴胡 製甘草(法見前,各一錢)。
作一劑。用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加味十全大補湯 治懸癰,潰而不斂,或發熱飲食少思。

人參 黃耆 (鹽水拌,炒) 白朮(炒) 茯苓 熟地黃(酒拌,中滿減半) 當歸(酒拌) 川芎 芍藥(炒,各一錢) 肉桂 麥門冬(去心) 五味子(搗炒) 甘草(炒,各五分)
作一劑。用水二盅,煎一盅,食前服。莖腫,加青皮。熱加黃芩,柴胡。日晡熱加柴胡、地骨皮。小便赤加酒製知母、黃柏。小便澀加車前子、山梔子,俱炒。

雞內金散 治穀道邊生瘡,久不愈者。

雞 (不拘多少,即是雞 內去下黃皮)
上件燒灰存性,研為極細末。每用少許,乾貼之,如神。

治穀道中瘡 以水中荇葉細搗,綿裹納下部,日三。

治肛內生癰腫痛方

蜈蚣 穿山甲(蛤粉) 血餘 帶血管鵝毛 生鹿角
以上各藥,俱 存性,研細,等分和勻,每服五錢,空心好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