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瘍醫 卷之二

明 王肯堂

久漏瘡

〔丹〕 漏瘡,須先服補藥以生氣血即參耆朮歸芎為主,大劑服之。外以附子末唾和作餅如錢濃,艾柱灸。炷隨漏之大小,便灸令微熱,不可令痛,乾則易之。乾者再研為末,再和再灸,如困則止,來日再灸,宜至肉平為效。亦有用附片灸者,仍以前血氣藥,作膏藥貼之。

〔婁〕 經云︰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邪溢氣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內銷骨髓,外破大 ,留於節湊,必將為敗,積寒留舍,榮衛不養,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痺,外為不仁,命曰大寒留于溪谷也。此用附子灸者蓋此義也。

時康祖大夫,患心漏二十年,當胸數竅,血液長流,醫皆莫能治。或曰︰竅多則愈損,閉則慮穴他歧,當存其一二,猶為上策,坐此形神困瘁,又積苦腰痛,行則傴僂,不飲酒,雖雞魚蟹蛤之屬,皆不入口。淳熙間,通判溫州郡守,韓子溫見而憐之,為檢《聖惠方》,載腰痛一門,冷熱二症視之,使自擇。康祖曰︰某年老久贏,安敢以為熱,始作寒症治療,取一方用鹿茸者,服之逾旬。痛減,更覺氣宇和暢,遂一意專服,悉屏他藥,洎月餘腰屈複伸,無複呼痛,心漏亦愈,以告醫者,皆莫能測其所以然。後九年,康祖自鎮江通判滿秩造朝,訪子溫則精力倍昔,飲啖無所忌。雲漏愈之後,日勝一日。子溫書吏吳弼,亦苦是疾,照方服之,浹旬而愈。其方本治腰痛,用鹿茸去毛,酥炙微黃,附子炮去皮臍,皆二兩,鹽花三分為末,棗肉丸,三十丸,空心酒下。 大聖中,工部尚書,忠肅公家,有媼病漏十餘年。一日有醫過視之,曰︰此可治也,即取活鱔一,竹針五七枚,乃擲鱔於地,鱔因屈盤,就盤以竹針貫之,覆瘡,良久取視,有白蟲數十,如針著鱔,即鈐置杯水中,蠕動如線。複覆之,又得十餘枚。如是五六,醫者曰︰蟲固未盡,然餘皆小蟲,請以常用藥敷之,時得檳榔、黃連二味,即為散敷之,明日乃以乾艾作湯,投白礬末二三錢,先洗瘡口,然後敷藥。蓋人血氣冷,必假艾力以助陽,而艾性亦能殺蟲也,如是者再,即生肌,不逾月愈。醫曰︰瘡一月不治則有蟲,蟲能蠕動,氣血亦隨之,故瘡漏不可遽合,則結毒實蟲所為。又曰︰人每有疾,經月不痊則必虛憊,婦人則補脾血,小兒則防驚疳,二廣則並治瘴癘,由此醫名大著。有人腳肚上生一瘡,久遂成漏,經二年,百藥不效,自度必死。一山人見之云︰此鱔漏耳。但以鍛石二三升,白沸湯泡熏洗,如覺瘡癢即是也,如其言。用灰湯淋洗果癢,三兩次遂乾。

一婦,項下忽生一塊腫,漸緣至奶上腫起,莫知何病,偶用刀刺破,出清水一碗,日久瘡不合。有道人見之曰︰此蟻漏也,緣用飯誤食蟻,得此耳,詢之果然。道人云︰此易治,但用穿山甲數片,燒存性灰為末,敷瘡上遂愈。蓋穿山甲,蟻之畏也。柳休祖者善卜筮,其妻病鼠瘤,積年不瘥垂命,休祖遂卜,得頤之後,按卦合得姓石人治之,當獲鼠而愈也。既而鄉裡有奴,姓石,能治此病,遂灸頭上三處覺佳,俄有一鼠逕前而伏,呼貓咋之,視鼠頭上有三灸處,妻遂瘥。

梅師云︰經云,腎移寒於脾,發為癰腫,少氣。脾移寒於肝,發為癰腫,拘攣。又云︰諸寒癰腫,此皆安生?岐伯曰︰生於八風之所變也。又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聖濟》云,衣服過濃,表易著寒。所得之源,大抵如此,或發不變色,或堅硬如石,或捻之不痛,久則然後變色疼痛,漸軟而成膿,如泔而稀,久不能瘥,瘡口不合,變為疳漏,敗壞肌肉,侵損骨髓,以致痿痺,宜以此骨碎補丸主之。

骨碎補丸

骨碎補 補骨脂 熟地黃 川當歸 續斷 石楠葉 黃 石斛 牛膝 杜仲 萆薢 (以上各二兩) 附子(炮,一兩) 白芍藥 川芎 菟絲子 沙參 羌活 防風 獨活 天麻(各一兩半)
此方與大僂方相表裡,前桂枝拾遺,後有木瓜、菟絲子、白朮。
上為末。煉蜜丸,空心鹽湯下。

〔元戎〕 云︰邢三郎家小兒,病寒疽,久不愈。先以四物穿山甲湯透之,複以地黃當歸湯補之,繼以骨碎補丸外治。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宜用︰

大僂丸

羌活 防風 細辛 附子 甘草 川芎 續斷 白芍藥 白朮 當歸 桂心 麻黃 黃 熟地黃
此方與前骨碎補丸相表裡。

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陷脈為 ,留連肉腠, 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

桂附丸 治氣漏諸瘡。

桂心 附子(炮裂,米醋中浸,再炮三五次,去皮臍) 濃朴(薑製) 粉草(炙) 白朮(各一兩) 木香(二錢半) 乳香(研,二錢)
上為細末,煉密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飲下,二三十丸。丹溪云︰《精要》治冷漏諸瘡與桂附丸。此冷只因瘡久不合,風冷乘之,血氣不潮而成也。濃朴雖溫,其瀉衛尤速,恐不若參 ,佐以陳皮,庶乎與病情相得,此方治冷漏瘡,若寒而虛者,只以加味十全湯,隨時令、經絡,加減用之為當。又虛甚者,宜參朮歸 膏。

陷脈散 治漏瘡及二三十年癭瘤,或大如 盂,久久不瘥,致有漏潰,令人骨肉消盡,或堅、或軟、或潰,令人驚惕,臥寐不安,體中掣痛,愈而複作。

乾薑(炮) 琥珀(研) 大黃 附子(炮,去皮,各一兩) 丹參(七錢半) 石硫黃(研) 白石英(研)鐘乳粉(研) 烏賊骨(研,各半兩)
上為末。貯以瓷合、韋囊勿令泄氣。若瘡濕即敷,無汁即煎豬脂和敷之,以乾為度。或死肌不消加芒硝二兩益佳。一法,胡燕窠一枚。

〔丹〕治漏瘡方

川芎(半兩) 細辛(二錢半) 白芷梢(二錢半) 甘草(細末)
上每日作湯服。上瘡食後,下瘡食前。看瘡孔大小,用隔年黃麻根,刮去粗皮,槌軟捻成繩子,捻入孔中至不可入則止,日淺一日。瘡用好膏藥貼之。

〔子和〕 小渠,袁三,因強寇入家,傷其兩脛,外 作瘡,數年不已。膿汁常涓涓然,但飲冷則瘡間冷水浸淫而出,延為濕瘡,求治。戴人曰,爾中焦,當有綠水二三升,涎數掬。袁曰︰何也?戴人曰︰當被盜時,感驚氣入腹,驚則膽傷,足少陽經也,兼兩外,皆足少陽之部。此膽之甲木受邪,甲木色青,當有綠水,少陽在中焦如漚,既伏驚涎在中焦,飲冷水咽為驚涎所阻,水隨經而旁入瘡中,故飲水瘡中水出。乃上湧寒痰汗如流水,次下綠水果二三升,一夕而痂乾,真可怪也。

嘗治足膝下至踝漏瘡,通足腫大於好足二倍,行步不全,用五龍丸大下之者六番,每番皆五七行,下後用黃柏、蒼朮、 芍、地黃、甘草、升麻、葛根、南星、半夏、牛膝、滑石、桂調之,近三四個月而安。

〔本草〕 治 有頭,出膿水不止,以啄木鳥一隻燒灰。酒調服一錢匕,立瘥。東垣云︰瘡醫自幼至老,凡所經驗,必須寫之,嘗記疳 、惡瘡,諸藥不效者,取蠐螬剪去兩頭,安瘡口上,以艾炷灸之,七壯一易,不過七枚,無不效者。又法,用乞火婆蟲兒灸之,同前法,累驗神效。人皆秘之,往往父子不傳。

取朽骨 久疽及痔漏中有者。

取黑骨雞脛骨,上等砒霜實之。鹽泥固濟,火 通紅,取出地上出火毒,去鹽泥,用骨研細,飯丸如粟米大。以紙捻送入孔竅內,更用膏藥貼之。

《本事》雄黃治瘡瘍尚矣。《周禮‧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鄭康成注云︰今醫方有五毒之藥,作之用黃 ,置石膽、丹砂、雄黃、礬石、磁石其中,燒三日三夜,其煙上著,以雞羽取之注創,惡肉、破骨則盡出。楊大年嘗記其事,族人楊偶,年少時有瘍于頰,連齒輔車,外腫若覆甌,肉潰出膿血不輒,吐之痛楚難忍,療之百方,彌久不瘥。人語鄭法,依法製藥成,注之瘡中,少頃,取朽骨,連兩牙,潰出遂愈。信古方攻病之速也,黃 即瓦盒也。

豬骨膏 治諸瘡口氣冷,不瘥。

豬筒骨(二個,取髓) 松脂(二錢,通明者,研) 乳香(另研) 黃連(去鬚,為末) 白芨(研未,各二錢半) 鉛丹(別研) 黃蠟(各半兩)
上搗研,熔蠟和為膏,不拘時敷之。

附子散 治冷瘡,日夜發歇疼痛。

附子(半兩,炮,去皮臍) 川椒(去目) 雄黃(細研,各二錢半) 白礬(七錢半,火 ,研) 膩粉(二錢,研)
為細末,研勻。每用清麻油,調敷瘡上。

雄黃散 治冷瘡,暖瘡口。

雄黃(研) 百合 乳香 黃柏(炙,去粗皮) 牆上爛白蜆殼(小蚌蛤子是,各一分)
上為細末,研勻,先用漿水煎甘草、柳枝湯,溫洗拭乾,敷之。

黑靈散 治漏瘡。

牡蠣粉 虢丹 硫黃(研,各一分) 露蜂房(銼,二分)
上同炒令煙盡,為細末,入髮灰一分、麝香少許,和勻,敷之。

馬齒莧膏 治一切 。

馬齒莧(陰乾) 臘月燭燼(各等分。一作,臘月鼠灰)
上為細末。以臘豬脂和,先以溫泔清,淨洗拭乾,然後以藥敷之,日三。

治脅下生漏瘡如牛眼之狀,膿水不止。
上以鹽少許,安白牛耳內,然後取牛耳中垢,以敷瘡上即瘥。如不用鹽,即牛耳不癢難取垢。

治諸瘡久不合口。

用炮附子去皮尖,為細末,唾津和,隨瘡大小作餅,置患處,用艾壯于餅上灸之,更服大補氣血藥,用江西豆豉為餅,多灸之亦效。

神應膏 宋褚防御,治理宗久漏瘡,諸方不效,獨此膏愈之。如腸毒、胃毒,為丸服之神效。

當歸(一兩一錢) 赤芍藥 大黃(各一兩五錢) 香白芷 官桂(各一兩) 玄參(一兩三錢)川續斷(一兩二錢) 莪朮(一兩) 生地黃(一兩二錢)
上九味,細銼。用真香油二斤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入鍋內以文武火,煎令黑色,濾去渣。如熱天用黃丹二十兩,冷月十五兩,旋旋下丹,不住手攪,試水中沉為度。不可令婦人、雞犬見。如漏有孔者,以膏送入孔內,外以膏攤貼之。

檳榔散 治癰疽瘡癤膿潰之後,外觸風寒,腫 僵硬,膿水清稀,出而不絕,肉腠空虛,惡汁臭敗,瘡邊乾及好肌不生,及療疳 惡瘡,浸漬不斂。(方見潰瘍斂瘡口藥。即木香、檳榔、黃連等分為末是也。)

治漏外塞藥

爐甘石(童便, 淬) 牡蠣粉
上為極細末,敷之。

烏金散 貼惡瘡疳 。

橡斗子二個,一實黃丹,一實白礬末,相合定。用黑俏麻皮纏了,火內燒,研細,加水少許。洗淨瘡貼之。

東垣截疳散 治年深疳 瘡。

黃連 麝香(另研) 龍腦(各半兩) 密陀僧 黃丹 白芨 白蘞(各一兩) 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和勻。乾摻在 上,以膏貼之。

應效散(又名托裡散) 治氣 、疳蝕瘡,多年不效者。

地骨皮(不以多少,冬月取,只要皮,陰乾)
為細末。每用紙捻蘸 瘡口內,自然生肉,更用米飲調二錢,無時服,日三。

治漏瘡,以五倍子末,和血竭末塞之。

久漏瘡 足內踝上一寸,(灸三壯六壯) 如在上者,肩井 鳩尾。肺脈微緩,為痿 ,緩者多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