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十八

唐 蘇敬等

【菜上】

白瓜子

味甘,平、寒,無毒。主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飢。久服輕身耐老,主除煩滿不樂,久悅澤。一名水芝,一名白瓜子。生嵩高平澤。冬瓜仁也,八月採之。

〔謹案〕《經》云︰冬瓜仁也,八月採之。以下為冬瓜仁說。《爾雅》云︰水芝瓜也,非謂冬瓜別名。據《經》及下條瓜蒂,並生嵩高平澤,此即一物,但以甘字似白字,後人誤以為白也。若其不是甘瓜,何因一名白瓜?此即是甘瓜不惑。且朱書論甘瓜之效,墨書說冬瓜之功,功異條同,陶為深誤矣。
案《廣雅》︰冬瓜一名地芝,與甘瓜全別,墨書宜附冬瓜科下。
瓜蒂與甘瓜共條。《別錄》云︰甘瓜子主腹內結聚,破潰膿血,最為腸胃脾內癰要藥。本草以為冬瓜,但用蒂,不云子也。今腸癰湯中用之。俗人或用冬瓜子,非也。又案諸本草單云瓜子或云甘瓜子,今此本誤作白字,當改從甘也。

白冬瓜

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被霜後合取,置經年,破取核,水洗,燥,乃擂取仁用之。冬瓜性冷利,解毒,消渴,止煩悶,直搗、絞汁服之。

瓜蒂

味苦,寒,有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腫,下水,殺蠱毒,咳逆上氣,食諸果不消,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去鼻中息肉,療黃膽。其花,主心痛,咳逆。生嵩高平澤,七月七日采,陰乾。
瓜蒂多用早青蒂,此云七月七日采,便是甜瓜蒂也。人亦有用熟瓜蒂者,取吐乃無異,此止論其蒂所主耳。今瓜例皆冷利,早青者尤甚。熟瓜乃有數種,除瓤食不害人,若覺食多,入瓜甚大,今每即取藏經年食之。亦有再熟瓜,又有越瓜,人以作菹者,食之亦冷,並非藥用耳。《博物志》云︰水浸至項,食瓜無數。又云斑瓜花有毒,分採之,瓜皮殺 蟲也。

冬葵子

味甘,寒,無毒。主五臟六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療婦人乳難內閉,久服堅骨,長室山。十二月採。
黃芩為之使。

葵根

味甘,寒,無毒。主惡瘡,療淋,利小便,解蜀椒毒。葉,為百菜主,其心傷人。
以秋種葵,覆養經冬,至春作子,謂之冬葵,多入藥用,至滑利,能下石淋。春葵子亦滑利,不堪餘藥用。根,故是常葵爾。葉尤冷利,不可多食。術家取此葵子,微炒令燁,散著濕地,遍踏之。朝種葵暮生,遠不過宿。又云取羊角、馬蹄燒作灰,散於濕地,即生羅勒,俗呼為西王母菜,食之益人。生菜中,又有胡荽、芸台、白苣、邪蒿,並不可多食,大都服藥通忌生菜耳。佛家齋,忌食薰渠,不的知是何菜?多言今芸台,憎其臭故也。

〔謹案〕羅蘭香,避石勒諱故也。又薰渠者,婆羅門云阿魏是,言此草苗根似白芷,取根汁曝之如膠,或截根晒乾,並極臭。西國持咒人禁食之。常食中用之,云去臭氣。戎人重此,猶俗中貴胡椒、巴人重負 等,非芸台也。

莧實

味甘,寒、大寒,無毒。主青盲,白翳,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熱,殺蛔蟲。久服益氣力,不飢輕身。一名馬莧,一名莫實,細莧亦同。生淮陽川澤及田中,葉如藍,十一月李云即莧菜也。今馬莧別一種,布地生,實至微細,俗呼為馬齒莧,亦可食,小酸,恐非今莧實。其莧實當是白莧,所以云細莧亦同,葉如藍也。細莧即是糠莧,食之乃勝,而並冷利,被霜乃熟,故云十一月採。又有赤莧,莖純紫,能療赤下,而不堪食。藥方用莧實甚稀,斷榖方中時用之。

〔謹案〕赤莧,一名KT 。今莧實,亦名莫實,疑莫字誤矣。赤莧,味辛,寒,無毒。主赤痢,又主射工、沙虱,此是赤葉莧也。馬莧,亦名馬齒草,味辛,寒,無毒。主諸腫 、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破血,症癖,小兒尤良;用汁洗緊唇,面 、馬汁射工毒,塗之瘥。

苦菜

味苦,寒,無毒。主五臟邪氣,厭榖胃痺,腸 ,渴熱中疾,惡瘡。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耐飢寒,高氣不老。一名荼草,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生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陰乾。
疑此則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止生益州。益州乃有苦菜,正英下,以注之。《桐君藥錄》云︰苦菜葉三月生扶疏,六月華從葉出,莖直花黃,八月實黑;實落根複生,冬不枯。今茗極似此,西陽武昌及廬江晉熙茗皆好,東人止作青茗。茗皆有 ,飲之宜人。凡所飲物,有茗及木葉天門冬苗,並菝 ,皆益人,余物並冷利。又巴東間別有真荼,火 作卷結,為飲亦令人不眠,恐或是此。俗中多煮檀葉及大皂李作荼飲,並冷。又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其葉作屑,煮飲汁,即通夜不眠;煮鹽人唯資此飲爾,交廣最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 輩耳。

〔謹案〕苦菜,《詩》云︰誰謂荼苦;又云︰堇荼如飴,皆苦菜異名也。陶謂之茗,茗乃木類,殊非菜流。茗,春採為苦 。 音遲遐反,非途音也。案《爾雅‧釋草》云︰荼,苦菜。釋木云︰ ,苦。二物全別,不得為例。又《顏氏家訓》案《易統通卦驗玄圖》曰︰苦菜生於寒秋,經冬歷春,得夏乃成。一名游冬。葉似苦苣而細,斷之而有白汁,花黃似菊。此則與桐君略同,今所在有之也。苦 乃龍葵耳,俗亦名苦菜,非荼也。

味甘,溫,無毒。主利肝氣,和中。其實,主明目,目痛。
薺類又多,此是人可食者,生葉作菹、羹亦佳。《詩》云︰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又疑荼是菜類矣。

蕪菁及蘆菔

味苦,溫,無毒。主利五臟,輕身益氣,可長食之。蕪菁子,主明目。
蘆菔是今溫菘,其根可食,葉不中啖。蕪菁根乃細於溫菘,而葉似菘,好食。西川惟種此,而其子與溫菘甚相似,小細耳。俗方無用,服食家亦煉餌之,而不云蘆菔子,恐不用也。俗人蒸其根及作菹,皆好,但小熏臭耳。又有赤根,細而過辛,不宜服也。

〔謹案〕蕪菁,北人又名蔓菁,根、葉及子,乃是菘類,與蘆菔全別,至於體用亦殊。今言蕪菁子似蘆菔,或謂蘆菔葉不堪食,兼言小熏體,是江表不產二物,斟酌注銘,理喪其真耳。其蔓菁子,療黃膽,利小便。水煮三升,取濃汁服,主症瘕積聚;少飲汁,主霍亂,心腹脹;末服,主目暗。其蘆菔別顯後條。

萊菔根

味辛、甘,溫,無毒。主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氣,消榖,去痰 ,肥健人,生搗汁服,主陶謂溫菘是也。其嫩葉為生菜食之。大葉熟啖,消食和中。根效在蕪菁之右。(新附)

龍葵

味苦,寒,微甘,滑,無毒。食之解勞少睡,去虛熱腫。其子療疔瘡腫,所在有之。
即關河間謂之苦菜者,葉圓花白,子若牛李子,生青、熟黑,但堪煮食,不任生啖。(新附)

味甘,溫,無毒。主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渴。
菜中有菘,最為恆食,性和利人,無餘逆忤,今人多食。如似小冷,而又耐霜雪。其子可作油,敷頭長發;塗刀劍,令不鏽。其有數種,猶是一類,正論其美與不美耳。服藥有甘草而食菘,即令病不除。

〔謹案〕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將子北種,初一年半為蕪菁,二年菘種都絕;將蕪菁子南種,亦二年都變成土地所宜,頗有此例。
其子亦隨色變,但粗細無異爾。
菘子黑,蔓菁子紫赤,大小相似。惟蘆菔子黃赤色,大數倍,複不圓也。其菘有三種︰有牛肚菘,葉最大濃,味甘;紫菘葉薄細,味少苦;白菘似蔓菁也。

味辛,溫,無毒。歸鼻。主除腎邪氣,利九竅,明耳目,安中,久服溫中。
似菘而有毛,味辣,好作菹,亦生食。其子可藏冬瓜。又有茛,以作菹,甚辣快。

〔謹案〕此芥有三種︰葉大粗者,葉堪食,子入藥用,熨惡注至良;葉小子細者,葉不堪食,其子但堪為齏耳;又有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粱米,甚辛美,從戎中來。《別錄》云︰子主射工及注氣發無恆處,丸服之,或搗為末,醋和塗之,隨手驗也。

苜蓿

味苦,平,無毒。主安中,利人,可久食。
長安中乃有苜蓿園,北人甚重此,江南人不甚食之,以無氣味故也。外國複別有苜蓿草,以〔謹案〕苜蓿莖葉平,根寒。主熱病,煩滿,目黃赤,小便黃,酒疸。搗取汁,服一升,令人吐利,即愈。

荏子

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下氣,溫中,補體。葉,主調中,去臭氣。九月採,陰乾。
荏狀如蘇,高碩白色,不甚香,子共研之,雜米作糜,甚肥美,下氣,補血。東人呼為,故也。榨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用者,服食斷榖亦用之,名為重油。

〔謹案〕《別錄》︰荏葉,人常生食,子故不及蘇。言為重油入漆及油絹帛,此乃用大麻子油,非用此也。漆及油帛,江左所無,故陶為謬誤也。

【菜中】

蓼實

味辛,溫,無毒。主明目,溫中,耐風寒,下水氣,面目浮腫,癰瘍。葉歸舌,除大小腸邪氣,利中益志。馬蓼,去腸中蛭蟲,輕身。生雷澤川澤。
此類又多,人所食有三種︰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一是香蓼,亦相似而香,並不甚辛,而常有,其葉有圓、有尖,以圓者為勝,所用即是此。乾之以釀酒,主療風冷,大良。馬蓼生下濕地,莖斑,葉大有黑點。亦有兩三種,其最大者名蘢古,即是葒草,以在上卷中品。

〔謹案〕《爾雅》云︰葒,一名蘢古,大者名 則,最大者,不名蘢古,陶誤呼之。又有水蓼,葉大似馬蓼,而味辛。主被蛇傷,搗敷之;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悶者;又水煮漬腳捋之,消腳氣腫。生下濕地水旁。

蔥實

味辛,溫,無毒。主療明目,補中不足。其莖蔥白,平,可作湯,主傷寒,寒熱,出汗,中痛,喉痺不通,安胎,歸目,除肝邪氣,安中,利五臟,益目精,殺百藥毒。蔥根,主傷寒頭痛。
蔥汁,平,溫。主溺血,解藜蘆毒。

〔謹案〕蔥有數種,山蔥曰 蔥,療病似胡蔥,主諸惡 ,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虱,射工亦兼小蒜、茱萸輩,不獨用也。其人間食蔥,又有二種︰有凍蔥,即經冬不死,分莖栽蒔而無子;又有漢蔥,冬則葉枯。
食用入藥,凍蔥最善,氣味亦佳也。

味辛、苦,溫,無毒。主金創創敗,輕身,不飢耐老,歸骨。菜芝也。除寒熱,去水氣,溫瘡,中風寒水腫以塗之。生魯山平澤。
蔥、薤異物,而今共條。《本經》即無韭,以其同類故也,今亦取為副品種數。方家多用蔥白及葉中涕,名蔥苒,無複用實者。蔥亦有寒熱,其白冷術所用。薤又溫補,仙方及服食〔謹案〕薤乃是韭類,葉不似蔥,今云赤、白二種︰白者補而美;赤者主金創及風,苦而無味,今別顯條於此。

味辛、微酸,溫,無毒。歸心,安五臟,除胃中熱,利病患,可久食。子,主夢泄精,溺白。根,主養發。
韭子入棘刺諸丸,主漏精;用根,入發膏;用葉,人以煮鯽魚 ,斷卒下痢,多驗。但此菜殊辛臭,雖煮食之,便出猶奇熏灼,不如蔥、薤熟則無氣,最是養性所忌也。生薑是常食物,其以隨乾薑在中品,今依次入食,更別顯之,而複有小異處,所以彌宜書。生薑,微溫,辛,歸五臟,去痰下氣,止嘔吐,除風邪寒熱。久服少志、少智,傷心氣,如此則不可多食長御,有病者是所宜也耳。今人啖諸辛辣物,惟此最恆,故《論語》云︰“不撤姜食”。言多耳。

〔謹案〕姜,久服通神明,主風邪,去痰氣,生者尤良。《經》云︰久服通神明,即可常啖也。今云少智、少志,傷心氣,不可多服者,誤為此說,檢無所據也。

白荷

微溫。主中蠱及瘧。
今人乃呼赤者為 荷,白者為覆菹,葉同一種耳,於人食之,赤者為勝。藥用白者。中蠱者服其汁,並臥其葉,即呼蠱主姓名。亦主諸溪毒、沙虱輩,多食損藥勢,又不利腳。人家種白 荷,亦云辟蛇。

〔謹案〕根主諸惡瘡,殺螫蠱毒。
根心主稻麥芒入目中不出者,以汁注目中即出也。

味甘、苦,大寒。主時行壯熱,解風熱毒。
即今以雜作 蒸者。 ,作甜音,亦作忝。時行熱病初得,便搗飲汁皆除瘥。

〔謹案〕此作羹食之,亦大香美也。

味辛,溫。主下氣,除寒中,其子尤良。
葉下紫色而氣甚香。其無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蘇,不任用。子主下氣,與橘皮相宜同療也。

水蘇

味辛,微溫,無毒。主下氣,殺榖,除飲食,辟口臭,去毒,辟惡氣。久服通神明,輕身耐老,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雞蘇,一名勞祖,一名芥苴,一名瓜苴,一名道華。生九真池澤,七月採。
方藥不用,俗中莫識。昔九真遼遠,亦無能識訪之。

〔謹案〕此蘇,生下濕水側,苗似旋複,兩葉相當,大香馥。青、濟、開、河間人名為水蘇,江左名為薺苧,吳會謂之雞蘇。主吐血、衄血、下氣、消榖大效。
而陶更於菜部出雞蘇,誤矣。今以雞蘇為水蘇之一名,複申吐血、衄血、血崩六字也。

假蘇

味辛,溫,無毒。主寒熱鼠 ,瘰癧生瘡,結聚氣破散之,下瘀血,除濕痺。一名鼠 ,一方藥亦不複用。

〔謹案〕此藥,即菜中荊芥是也,薑、荊聲訛矣。先居草部中,今人食之,錄在菜部也。

香薷

味辛,微溫。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
處處有此,惟供生食。十月中取,乾之,霍亂煮飲,無不瘥。作煎,除水腫尤良之也。

薄荷

味辛、苦,溫,無毒。主賊風傷寒發汗,惡氣心,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下氣,煮汁服,亦堪生食。人家種之,飲汁發汗,大解勞乏。
莖方,葉似荏而尖長,根經冬不死,又有蔓生者,功用相似。(新附)

秦荻梨

味辛,溫,無毒。主心腹冷脹,下氣,消食。人所啖者,生下濕地,所在有之。(新附)

【菜下】

苦瓠

味苦,寒,有毒。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腫,下水,令人吐。生晉地川澤。
瓠與冬瓜,氣類同輩,而有上下之殊,當是為其苦者耳。今瓠自忽有苦者如膽,不可食,非亦是瓠類,小者名瓢,食之乃勝瓠。凡此等,皆利水道,所以在夏月食之,大理自不及冬瓜矣。

〔謹案〕瓠與冬瓜、瓠 ,全非類例,今此論性,都是苦瓠耳。陶謂瓠中苦者,大誤矣。瓠中苦者,不入藥用。冬瓜自依前說,瓠 與瓠,又須辨之。此三物苗葉相似,而實形亦有異。瓠味皆甜,時有苦者,而似越瓜,長者尺餘,頭尾相似。其瓠 形狀,大小非一。瓠,夏中便熟,秋末並枯;瓠 夏末始實,秋中方熟,取其為器,經霜乃堪。瓠與甜瓠 ,體性相類,但味甘冷,通利水道,止渴,消熱,無毒,多食令人吐。苦瓠 為療,一如經說;然瓠苦者不堪食,無所主療,不入方用。而甜瓠 與瓠子,啖之俱勝冬瓜,陶言不及,乃是未悉。此等元種名別,非甘者變為而苦也。其苦瓠 ,味苦,冷,有毒。主水腫、石淋,吐呀嗽,囊結,疰蠱,淡飲。或服之過分,令人吐利不止者,宜以黍穰灰汁解之。又煮汁漬陰,療小便不通也。

味甘,平,無毒。主療女子赤沃,止血,養精,保血脈,益氣,令人肥健嗜食。一名水英論 主療,乃應是上品,未解何意,乃在下。其二月、三月作英時,可作菹及熟KT食之,亦有渣 ,可為生菜,此 亦可生啖,俗中皆作芹字也。

〔謹案〕芹花,味苦。主脈溢。出無用條。

馬芹子

味甘、辛,溫,無毒。主心腹脹滿,下氣,消食,調味用之,香似橘皮,而無苦味。
生水澤旁,苗似鬼針、 菜等,花青白色;子黃黑色,似防風子。(新附)

【菜下】

味甘,寒,無毒。主消渴,熱痺。
性寒,又云冷,補,下氣,雜鯉魚作羹,亦逐水。而性滑,服食家不可多啖也。

〔謹案〕 久食大宜人。合鮒魚為羹,食之,主胃氣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此應在上品中名絲 ,味甜,體軟;霜降以後,至十二月,名環 ,味苦,體澀,取以為羹,猶勝雜菜。

落葵

味酸,寒,無毒。主滑中散熱。實,主悅澤人面。一名天葵;一名繁露。
又名承露,人家多種之。葉惟可 ,性冷滑,人食之,為狗所嚙作瘡者,終身不瘥。
其子紫色,女人以漬粉敷面為假色,不入藥用也。

蘩蔞

味酸,平,無毒。主積年惡瘡不愈。五月五日日中採,乾,用之當燔。
此菜人以作羹。五月五日采,曝乾,燒作屑,療雜惡瘡,有效。亦雜百草取之,不必止此一種爾。

〔謹案〕此草,即是雞腸也,俱非正經所出。而二處說異,多生濕地坑渠之側,一名百滋草。流俗通謂雞腸,雅士總名蘩蔞。《爾雅》物重名者,並云一物兩名也。

味辛,微溫。主蠷 溺瘡,多食令人氣喘。
俗傳言食蕺不利人腳,恐由閉氣故也。今小兒食之,便覺腳痛。

〔謹案〕此物,葉似蕎麥,肥地亦能蔓生,莖紫赤色,多生濕地、山谷陰處。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關中謂之菹菜也。

味辛,溫,有毒。主散癰腫、KT 瘡,除風邪,殺毒氣。獨子者,亦佳。歸五臟。久服傷人,損目明。五月五日採之。
今人謂葫為大蒜,謂蒜為小蒜,以其氣類相似也。性最熏臭,不可食。俗人作齏以啖膾肉,損性伐命,莫此之甚。
此物唯生食,不中煮,用以合青魚 食,令人發黃耳。取其條上子,初種之,成獨子葫;明年則複其本也。

〔謹案〕此物煮為羹 ,極俊美,熏氣亦微。下氣,消榖,除風,破冷,足以饌中之俊。而注云不中煮,自當是未經試爾。

味辛,溫,無毒,歸脾腎。主霍亂,腹中不安,消榖,理胃,溫中,除邪痺毒氣。五月五小蒜生葉時,可煮和食。至五月葉枯,取根名 子,正爾啖之,亦甚熏臭。味辛,性熱,主亦主溪毒。食之損人,不可長用之。

〔謹案〕此蒜與胡蔥相得,主惡 毒、山溪中沙虱水毒大效。
山人、俚、獠時用之。

堇汁

味甘,寒,無毒。主馬毒瘡,搗汁洗之,並服之。堇,菜也,出《短劇》方。《萬畢方》云此菜野生,非人所種。俗謂之堇葵,葉似蕺,花紫色者。(新附)

芸台

味辛,溫,無毒。主風游丹腫,乳癰。
《別錄》曰︰春食之,能發膝痼疾。此人間所啖菜也。(新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