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辯証廣注


卷之一

辯傷寒非寒病論

內經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岐伯對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黃帝又問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則生熱也。此可見人病傷寒。皆系熱証。或疑其所傷非熱。要其寒氣既傳於內。無有不郁而生熱者。故人之熱病雖多。惟傷寒之熱。其熱為最。方寒之初感也。捫其人之頭額肢體。其肌膚烙手而熱如火。及寒之深入也。候其人之口鼻呼吸。其出氣熏人而熱如蒸。甚則面紅目赤。鼻乾唇焦。齒燥舌裂。喜露手足。裸身體。渴欲飲水。溺濁而赤。便焦而黑。凡人身表裡上下。無處非熱。又何有於寒哉。內經中論傷寒。反以熱病名篇。即此意也。難經云: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凡風濕溫熱。皆得謂之傷寒。則知其名雖為寒。其實非真寒也。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凡溫暑風濕瘧痢。時行疫毒之氣。多雜其中。其意何也?彼蓋以以上等証。皆系熱病。人患熱病。多傳經。故凡傳經之熱病。經云皆傷寒之類也。其論中所不解者。三陰經真寒証。不由陽經傳入。並非內經所云熱病。亦列於傳經熱病之中。使後之學人。寒熱不明。陰陽錯誤。其為害可勝道哉。金時劉河間集傷寒標本一書。只分汗下和解法。置溫中之例不論。其于麻桂等湯中。類加知母石膏黃芩等藥。更于柴胡白虎承氣等湯外。複製天水散。涼膈散。甘露飲。解毒湯等。輒投以三黃三石等。苦寒甘辛涼解之藥。至仲景所用乾薑烏附桂心吳茱萸等湯劑。並未言及。此豈患病之人。再無陰寒之証者邪。但既曰傷寒。皆是熱病。當如內經中所云也。自丹溪朱氏出。始云仲景論傷寒矣。而未及乎中寒。曰傷曰中。不聞有議。愚今祖丹溪之意。

凡仲景中寒之條。混於傷寒中者。悉為標出。另作一書。名曰中寒論。其餘溫暑諸病。雖各因証分別。要其病名。皆曰傷寒。何也?以其病皆熱病。皆傳經者也。爰集古今諸名家之說。附以管見。為著傷寒非寒論。其中間有缺略。當俟後之君子。起而補輯之。

纂注內經熱論

(出素問第三十一篇)

內經熱論一篇。乃傷寒之根本也。張仲景著傷寒論。其六經傳變。即從此篇之文而推展之。故凡治傷寒者。必先究內經熱論。後讀仲景傷寒。庶幾學有源流。心有主宰。因不揣固陋。為之解釋。冀有志于斯道者。一

展卷而知所宗焉。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傷寒本系熱病。其餘如溫暑諸証。亦為熱病。觀難經云:傷寒有五。可見推此篇帝問之意。以熱病莫大於傷寒。故凡今諸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王太仆注。竟以溫熱之病。即由冬時傷寒。至夏至前後所變。是此熱病者。其根先伏於隔年之冬。有是理乎。即傷寒論中雲然。要與此段經旨不合。更推帝于當日。何不曰傷寒所變。或竟曰傷寒所致。而曰傷寒之類。其旨當從愚注可知。馬玄台注亦不明。茲不更錄。)
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岐伯對曰。巨陽者。(即太陽)
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按圖經云:風府一穴。在頂上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乃督脈所行之穴。與太陽經無涉。經文中舉之者以太陽一經。夾督脈而行故也。)
故為諸陽主氣也。(馬注云:足太陽膀胱之脈。自睛明穴而始。上連於督脈之風府穴。從頭項至背至足。凡一身手足陽經皆屬於此。故穴有一百二十六。真為諸陽經主氣也。)
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此句對上其愈。皆以十日以上句。)
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此句對上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句。)

帝曰:願聞其狀。(此問傷寒傳經病熱之狀。)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傷寒之邪。由表傳裡。太陽為表之表。所以寒邪傷表。第一日太陽先受。傷寒論云: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可見傷寒之發。不可拘拘於日數矣。按傷寒論以下有其脈。上連風府句。)
故頭項痛。腰脊強。(足太陽之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 內。挾脊抵腰中。故見頭項痛。腰脊強之証。經文中不言熱者。以太陽病。有未發熱之時也。)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陽明為表之中。故太陽之邪不解。第二日當傳入陽明也。傷寒論云:陽明受病。當二三日發其後諸經。皆兼二日而言。)
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身熱目疼鼻乾。非病熱而何。六經經脈之行。詳後圖中)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少陽為表之裡。故其傳又次之。)
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詳此亦病熱之狀。)
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者。故可汗而已。(按藏字。傷寒論作府字大妙。後全元起楊上善皆宗之。李東垣云:此非五臟之臟。乃藏物之藏。不改作府亦通。馬注云:此即指後三陰經。以三陰屬五臟。故以藏字言。此論欠通。 成無己注傷寒論云:三陽受邪。為病在表。法當汗解。然三陽亦有便入府者。入府則宜下。故云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已止也。言病熱之勢衰也。)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為裡之表。其有失於汗。而邪不已者。當自少陽而傳入於太陰經也。)
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而嗌乾。(成注云:脾經壅而成熱也。)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為裡之中。)
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成注云:邪傳入裡。熱氣漸深也。)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為裡之裡。)
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病愈深而熱愈極。誰謂傷寒為寒証乎。按傷寒論以下。有此三經皆受病。已入於府者。可下而已三句。成注云:三陰在經者。猶宜汗。故云: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也。)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當其時也。陰陽六經皆病。臟腑受熱已深。宜用下藥。以泄其熱。如初時失於汗者。急宜汗下兼施。方免於死。有如當汗不汗。當下不下。經絡之邪未解。胃府之實未去。則營衛之陰陽不行。五臟之氣血不通。必不免於死。所謂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者。此也。)
其不兩感於寒者。(此承上文而言。循經傳入之証。初非兩感於寒。要其病熱已極。其治稍疏。亦不能免於死。今則以其不兩感於寒。而病熱輕者言之。)
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此言初時巨陽所感之邪。或熱不甚。不傳入於諸經。即或熱甚漸傳入於諸經。要其未盡傳者。尚在巨陽。至第七日。比之初時之病。其熱必衰。而頭痛等証。則少愈焉下諸經病衰注仿此。)
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愈字傷寒論改作歇字)
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少陰脈絡於肺。嚏者。肺熱得泄。陰陽和暢也。)
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大氣。謂大熱之邪氣。至十二日以後。則皆去而病已。所謂其愈皆在十日以上者此。也所謂熱雖甚不死者。亦此也。)
帝曰:治之奈何?(此因上文。有死於失治者。故問治之之法也。)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此言治之之法也。大抵三日以前。邪必在表。故云可汗。三日以後。邪多入裡。故云可泄。此正所以各通其臟腑之經脈。而衰已其病熱之勢也。愚按傷寒汗下之法。不可拘於日數。王注云:日數雖多。但有表証。脈大浮數。猶宜發汗。日數雖少。即有裡証。脈沉細數。便當下之。治傷寒者。須審辯脈証。方得無誤。此篇中文。凡言日數。皆不可拘也。)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謂熱未盡去。尚有遺留於臟腑間也。)
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所藏者。即所遺之熱也。)
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兩熱者。謂所藏之熱。與新入穀氣之熱相侵薄。故相交合也。)
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逆者正治。謂以寒治熱也。從者反治。謂以熱治熱也。)
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複。(謂熱病複發如故。)
多食則遺。(謂初時熱病不能盡去。蓋病遺熱輕。而病複熱重也。)
此其禁也。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脈應者。謂三陰。三陽經脈之應也。)
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巨陽。)
口乾而煩滿。(少陰 按傷寒論云:口乾煩滿而渴。)
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太陰)
身熱(陽明)
不欲食(太陰)
譫言(陽明)。
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少陽)
囊縮而厥。(厥陰。)
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此則其陰陽經脈之相應。表裡俱病之互形。有如此。)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此承上文。帝疑兩感傷寒。非若單傳之病。其死必待六七日之間。而伯言三日之時。病患臟腑營衛。亢熱已極。此時宜即死矣。如是之後。必又三日乃死者。何也?)
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氣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陽明為十二經之長。以上諸經之氣血盛。則諸經之病熱亦甚。熱甚。故不知人。方其初病三日之時。諸經之邪熱雖甚。而陽明之元氣未盡。故不即死。又三日。則陽明之元氣盡。不能勝諸經之邪熱。故云:必不免於死耳。)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凡熱病因時變遷。冬為寒。春為溫。夏為暑。秋為瘧。各因時氣所傷。分立病名。上言病傷寒。而成溫者。謂熱病發於冬。則為傷寒。如發於夏至以前。三春之時。時令已溫。故成溫病。如過夏至以後。時令大熱。故成暑病。總之為溫為暑。各有時也。暑病多汗。勿止汗者。謂不可遽用實表之藥。以止其汗。亦不可反用發表之藥。以泄其汗。乃清暑解肌之法也。治暑法另具暑門治溫法。見後第十三卷論中)

圖注內經足陰陽六經之脈

(出靈樞第十篇)

欲讀仲景傷寒。又須識內經經脈。不識經脈。則六經篇傳變之病。無由而起悟也。所以朱奉議著活人書。其第一卷。先言足六經脈。惜乎手之六經。並未言及。愚今以足經圖注於前。從俗論也。複以手經圖注於後。衍經義也。先軒岐而後仲景。則知仲景立論。悉本於內經云爾。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目之內角為內 。一名大 。髮際前為額。巔。頂也。)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支者。如木之有枝。經絡發揮雲支別。此言脈之旁行者。與正經相別也。耳上角。為足少陽經所行之地。此太陽之支脈。交於少陽之經脈也。)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 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別字疑有誤。此言脈之直行者。乃太陽之正經也。絡。繞也。猶兜也。還。複也。循。巡也。又依也。沿也。挾。夾。抵至屬連屬也。腦者。頭中之髓。腦外之後為項。肩後成片大骨謂之肩 。椎骨為脊。尻上橫骨為腰。挾脊為膂。蓋足太陽正經直行之脈。亦從巔內。入絡於腦。複出下項。卻循肩 內。挾脊兩旁下行。至腰中複入循膂。內絡兩腎。下而連屬於膀胱也。)

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 中。(臀尻旁大肉也。膝後曲處為 。此其支脈之別行者。即接上直行之經。而下行者也。蓋上直行之經。從腰中內入。循膂而絡於腎。此支脈即從腰中接行。下挾脊。貫臀而入於中也。)

其支者。從 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 中。以下貫 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胛音甲。發揮中改作胂。音申。膂內曰胂。夾脊肉也。髀。股也。一云:股外為髀。髀之上。捷骨之下。曰髀樞。廉隅也。邊也。後廉。猶言後邊也。 。 同。一名腓腸。下腿肚也。足跗後兩旁圓骨曰踝。外曰外踝。京骨。本經穴名。此又言。足太陽一大支之脈。與直行之經。左右相夾而別行者也。其脈亦從肩 內。左右別行下貫胂。挾脊內。下歷尻臀。過髀。樞循髀外後廉。髀樞之裡。下而與前支脈之入 中者。相合。複下行貫入 內。複出外踝之後。循京骨穴。至足小指外側之端。以交於足少陰經也。)(經穴分寸。詳見銅人資生針灸等書。茲不細述。以後諸經仿此。)

足太陽經脈之圖 pt68a1.bmp (缺)

此系腎膀俞穴。因其正經。必由腰中而入。自內而連絡腎與膀胱。故圖與經文顛倒。實則兩腎在腰以上。而膀胱又居於小腹之前也。(琥)

按足太陽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十道。其脈之起。自目內 。上額交於巔上者。二道。此為正經。猶樹之有根也。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下項。挾脊。抵腰中者。二道。此亦為正經。猶樹之有本也。其別行者。從正經之巔。至耳上角者。二道。此為第一小支。又從腰中。接正經而下行。貫臀入 者。二道。此為第二大支。又從正經之內。別下貫胂。挾脊過髀。下合入 之支脈。複下貫 。出外踝之後。至小指外側者。二道。此為第三大支。猶樹之有枝也。以上皆太陽所行之脈。然其支脈之接合。正經而至足者。即為正經之脈也。前熱論中止云。頭項痛。腰脊強。此但言正經之脈。從頭下項挾脊抵腰故也。愚謂太陽受病。凡所過之經。皆當疼痛不利。此為驗証要法。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之字疑誤。 鼻梁也。一名山根。承漿。任脈穴名。在唇下陷中。卻退也。頷中為頤。腮下是也。又腮下骨為下廉。大迎。頰車。本經穴名。客主人足少陽經穴名。髮際。囟門以前也。髮際前為額顱。此言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兩旁。左右相交於 中。過足太陽經。睛明穴之分。故云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兩口吻。環繞唇下。左右相交於承漿穴。退循頤後下廉。出本經之大迎穴。循兩頰車。上耳前。過足少陽之客主人穴。更上而循髮際。至額顱之前也。)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人迎。缺盆。本經穴名。此言支脈之別行者。即接前大迎穴前之脈。下人迎而行。循喉嚨兩旁。入缺盆穴中。下膈內。當上脘中脘之分。屬於胃而絡於脾也。)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氣街。本經穴名。一名氣衝。此言經脈之直行者。從缺盆穴。接上支脈下行。由兩乳之內。挾臍而入於氣街穴中。乃陽明正經之脈也。)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胃口下發揮中作胃下口。內間內字當作外。股內為髀。髀前膝上起肉處為伏兔。伏兔後交紋處為髀關。膝蓋為臏。足莖骨為脛。跗。足面也。此又其支脈之從內而達外者。由屬胃處。起胃下口。循腹之裡。下至氣街中。出而與前支脈之入氣街者相合。複下行而至髀關。伏兔。膝臏。脛外。足跗等處。入中指外間。至足大指次指之端而終也。)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下廉。本經穴名。一名下巨虛。此言支脈之小者。由下廉穴三寸之下。別行循脛踝之外。下入中指外間。而與前之支脈相合也。滑氏注下廉云: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別行而下者。非馬玄台靈樞注從之。其誤甚矣。)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此又言其支脈之小者。從足跗上別行。入大指間。循大指之下出其端。以交於足太陰經也。)

足陽明經脈之圖 pt68a2.bmp (缺)

(琥)按足陽明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十二道。其脈之起。自鼻交 (云云)。
出大迎。還上至額顱者。二道。其脈屈曲而行。此為正經。乃脈之根也。其別行者。從大迎前。下人迎(云云)。入缺盆。而內連胃與脾者。二道。此由外而入內之第一大支脈。是雖支脈。其上下實接正經而行者也。其直行者。從缺盆(云云)。
下入氣街中者。二道。此為正經。乃脈之本也。又其別行者。起於胃下口。下合氣街而行於外。複下。而入中指內(當作外)間者。二道。此由內而發外之第二大支脈。乃脈之枝也。又其支者。從大支之下廉穴。三寸而別。亦入於中指外間者。二道。又其支者。別跗上。出大指端者。二道。此又二小支脈也。前熱論中云: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此亦僅言其略。愚謂凡陽明所過之經。皆當受病。前云目疼者。當是繞目作痛。非目中疼也。蓋陽明經絡於目。滑氏以絡字。作繞字解。愚意以陽明經起於鼻。旁約太陽之脈。繞目而上下行。故云絡於目也。凡經中字義。當活看。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目銳。目外角也。一名小 。此言足少陽之脈。起於目外 。上抵頭角。折下而行於耳後。複自耳後。折外上行至兩眉頭。及目內 之分。複自眉目之分。上行側頭部。下折而循于頸。過手少陽經天牖穴之分。故云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循肩非本經穴名。手足少陽陽維之會。故云:卻交出手少陽之後。下肩。而入於缺盆穴之外。與前陽明脈之入缺盆者。實相近而不相合也。按起於目云云,至循頸。發揮中云。自瞳子 至風池。凡二十穴。作三折而行。學人細考銅人等書。側頭部。其經自明。)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此其一小支脈之行於頭者)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 。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目下也。手少陽脈下頰至 。故云合手少陽于 。胸中當兩乳之間。膈。膜也。居心肺之下。脅。腋下也。曲骨兩旁為毛際。捷骨之下為髀厭。即髀樞中也。此又其一大支脈。從目銳眥別行。下而與前脈之入缺盆者相合。入內而連絡肝膽。複出氣街。而下入髀厭中也。)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脅之上際為腋。脅下小肋為季脅。俗名軟肋是也。髀之外為髀陽。輔骨。膝下內外側大骨也。外髁上尖骨曰絕骨。足面為跗。小指次指。即無名指。足之第四指也。此言其直行之經脈。即從前入缺盆之脈而起。下行而與前支脈之入髀厭者相合。複下行。而入於足小指次指之間也。)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足大指本節後為岐骨。爪甲後為三毛。此又其一小支脈之行於足者。其脈從跗上別行。循岐骨。出大指之端。還貫入爪甲之後。以交於足厥陰經也。)

足少陽經脈之圖 pt68a3.bmp (缺)

(琥)按足少陽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十道。其脈之起。自目外 。上抵頭角(云云)。
循頸至肩上。而下入於缺盆穴之外者。二道。此其脈行之最屈曲者。乃脈之根也。其別行者。從耳後入耳中(云云)。至目銳眥後者。二道。此為第一小支。又其別行者。從目銳眥下大迎(云云)。
合缺盆。而下胸貫膈。內連肝膽。複出氣街(云云)。
入髀厭中者。又二道。此為第二大支。是雖支脈。實接正經。而並行者也。其直行者。從缺盆下腋(云云)。下合髀厭中(云云)。
複下而入小指次指之間者。二道。此為正經。乃脈之本也。又其支者。從跗上別行。入大指間(云云)。
貫爪甲。出三毛者。又二道。此為第三小支之脈也。前熱論中云。胸脅痛而耳聾。此亦僅言其略。醫者當以意會之。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骨後。上內踝前廉。上 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考此處當有其支者三字。)
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骨一作核骨。足大指本節後內側圓骨。馬注承滑氏之誤。云是孤拐骨。謬矣。蓋孤拐即是踝骨。下文又云:上內踝前廉。豈有重出之理。踝骨注見前。骨在內。為內踝。 內。脛骨。注並見前。髀內為股。大腿是也。臍上為腹。咽。所以咽物者。居喉之前。舌本。舌根也。此言足太陰之脈。起於足大指之端。循大指內側白肉際。過大指本節內側核骨之後。上內踝前廉。複上內。過三陰交。本經穴名。足太陰厥陰少陰之交會。正當足脛骨之內側。腿肚之下。故云循脛骨之後。上行而交出於足厥陰之前也。複自脛骨之上而行。循膝股內前廉。迤邐入腹。上行至本經之腹哀穴。內行以屬脾絡胃也。蓋足之三陰其正經之脈。止從足走腹。下文云。上膈挾咽至舌者。乃支脈也。愚今考。正其支者。複自腹哀穴上膈。至乳外上側之周榮穴。由周榮穴外。曲折向下。至大包穴。皆本經穴名。複自大包而內。發揮中作外誤。曲折向上。行人迎之裡。挾咽。連舌本。散舌下而終也。)

其支者。複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此又其支脈之行。複從絡胃處。別正經而上膈。內注於心之分。以交於手少陰經也。滑氏注云:由腹哀穴別行。再從胃部上膈者非。)

足太陰經脈之圖 pt68a4.bmp (缺)

(琥)按足太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起。自足大指之端(云云)。
入腹。屈曲上行。至腹哀穴。內行而屬脾。絡胃者。二道。此為正經。乃脈之本也。其支者。由腹哀穴。接正經。而上行至膈(云云)。
散舌下者。又二道。此其二大支脈也。內經中系缺文。諸家亦無明注。遂混入正經之中。又其支者。複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者。二道此其二小支脈也。前熱論中云。腹滿而嗌乾。此亦僅舉其病熱之略耳。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趨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 內。出 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趨。走也。跟。足跟也。然谷。本經穴名。此言足少陰經之脈。起足小指之下。斜走足心之湧泉穴。轉出足內踝前。至本經然谷穴之下。循內踝後。別入足跟中。按別入跟中。活人書。竟作別行之一小支脈者非還上而循內踝。上出 之內。再上股內後廉。貫脊。會督脈之長強穴。還出於前。循橫骨穴而上。至肓俞之所。皆本經穴名。內行而分屬兩腎。更下臍。過任脈之關元。中極二穴。而絡於膀胱也。)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此言其直行之脈。從肓俞穴屬腎處。上行歷諸穴。至本經之通谷穴。入內貫肝與膈。更入肺中。再上而循喉嚨。並足陽明經之人迎穴。挾舌本而終也。)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按心字。當作心包。若系真心。藏肺之內。烏得雲出絡也。此其支脈之行。即從入肺處。出絡心包。注於膻中。正當心胸之間。以交於手厥陰經也。)

足少陰經脈之圖 pt68a5.bmp (缺)

(琥)按足少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起。自足小指之下云云。別入足跟云云。上股內後廉。貫脊。還前而出於橫骨穴。上至肓俞。內入而屬腎。還下臍。而絡膀胱者。二道。此為正經乃脈之本也。然其行多淺深屈曲之處。活人書以入跟中者。為另一支別之脈。亦以其屈曲故也。其直者。由屬腎處。接正經而上貫肝膈。云云。終於舌本者。又二道。此亦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者。又二道。此其內行之小支脈也。前熱論中云。口燥舌乾而渴。此亦僅言其病之略耳。又按少陰之脈。上挾舌本而終。內經云:口燥者。此因舌本病熱而乾極。故並口亦燥也。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 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愚按上貫膈以下文。當是另一大支之脈。蓋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其與督脈會於巔者。此借諸陽經之氣。其支脈始得上升於巔也。故屬肝絡膽句下。當增其支者三字。又叢字。當作聚。肋字。當作腋。聚毛。足大指後橫紋處。陰器。即前陰也。男女通稱為器。臍下為小腹。目內深處為系。頏顙。咽顙也。此言足厥陰之脈。起於足大指後橫紋處。上循跗。抵本經之中封穴。以其穴遠內踝前一寸。故云去也。上踝。過足太陰經三陰交穴。至中都。本經穴名。在內踝上七寸 骨中。複上一寸。故云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循 與股內。入陰毛中。左右相交。環繞陰器。至小腹而上。會任脈之中極。關元諸穴。複外而上循季肋端之章門穴。複上而至期門之所。俱本經穴名直兩乳下。內行而挾胃屬肝。還下而絡於膽也。其支者。複自期門穴而上貫膈。橫布脅複上腋。此借足少陽之氣也。複上循喉嚨之後。此借手足陽明。

又手太陽與督脈之氣也。複上入頏顙。此又借足陽明。手太陽之氣也。上行於頭。循足陽明之裡。即借陽明之氣。內行連目。脈深處複上出額。行足少陽之裡。又借少陽之氣。上交於巔。與督脈相會於項中之百會穴而終也。百會。督脈穴名。足太陽脈亦會於此。此可見厥陰支脈之行。必借諸陽經之氣。始得上升於頭者如此。)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此言其一小支脈。即從目系處下行。循頰之裡而下。左右交環於口唇之內也。)

其支者。複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此言交經之支。從期門屬肝處。別上貫膈。注肺中。還下行。至中焦之分。以交於手太陰經也。)

足厥陰經脈之圖 pt68a6.bmp (缺)

(琥)按足厥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八道。其脈之起。自足大指聚毛之上云云。過陰器。至小腹循章門穴。複上至期門穴之裡。上而挾胃。下而屬肝絡膽者。二道。此為正經。乃脈之本也。其支者。自期門穴之裡。上貫膈云云。複上而內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者。二道。此其支脈之大者也。(上二道支脈。諸家混注入正經之中。予特分出。其說見前。)
又其支之逆行者。從目系處。下頰裡環唇內者。二道。此其支脈之小者也。又其支之交經者。從期門屬肝之處。別貫膈。上注於肺者。二道。此由正經發出之支脈。從肺而交於手太陰經者也。前熱論中云。煩滿而囊縮。此亦僅言其病之略耳。又按熱論云。煩滿而囊縮。仲景傷寒論皆宗之。考活人書別引經義云。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脈弗營。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縮。愚以病熱之人。其唇色不至於青。所以世俗之醫。相傳診視熱病法。但言舌卷卵縮。或云舌卷囊縮。為病熱深極之候也。

(琥)總按上內經熱病論中。辯傷寒。止分足六經証。漢張仲景推展內經熱病原文。而著傷寒論云。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此是正傷寒病。寒氣所傷。總不越足之六經。所以自古迄今。注傷寒者。奚啻數百家。其辯脈証治法。亦但詳足經。不及手經也。試以時令言之。霜降之時。濕土。王也。以後。則寒水用事矣。春分以前。風木。王也。再推其前。則冬季之濕土用事矣。就六經言之。足太陽少陰。皆水也。三冬時實主之。足少陽厥陰。皆木也。春分時實主之。足陽明太陰。皆土也。霜降與冬季之時。實主之。劉草 有云。水木土三者。皆不勝寒氣所傷。故水遇寒。則涸而冰。木遇寒。則葉落枝枯。土遇寒。則坼而不堅。此所以傷寒之病。在人身止水木土三臟三腑受邪。其外見証。亦不過足之三陰三陽或以次受邪而為傳病。或傳不以次而為間病。或先後相傳。前病不去而為並病。或二陽三陽。一同受邪而為合病。或陰陽臟腑。表裡受邪而為兩感。凡此者。皆正傷寒之為病也。雖然名為傷寒。而風濕之氣亦在其中。要之風濕所傷總於足六經証見之。其他如春分以後。霜降以前。則暑熱燥三氣俱多。其間但有非時之寒氣著人。今醫通謂之傷寒。然其病與冬時之正傷寒大異。其傳變亦不但拘拘於足之六經也。有如四月屬巳。在天則暑氣用事。在人則手厥陰心包絡。手少陽三焦。二經應之。(以四月天氣論之。人病無傷寒矣。不知天之六氣。巳與亥相沖。亥本北方水火極。則沖動水氣而生寒。所以四月時。人亦不免有傷寒之病也。)

五月屬午。在天則熱氣用事。在人則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二經應之。(以五月天氣本熱。人不免有傷寒之病者。午沖子水而生寒也。)

六月屬未。在天則濕氣用事。濕本地氣。土中有水。為熱所蒸。在人則脾與胃應之。(夫脾胃系足經。無煩舉也。人于六月中亦不免有傷寒者。以濕土中本有寒氣故也。)

七月屬申。八月屬酉。在天則燥氣用事。(天之六氣。申酉相對而沖者。寅卯木也。寅申本相火。主大熱之氣。木火相煽。故卯亦從酉而成燥。)

在人則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二經應之。(以七八月天氣論之。人病無傷寒矣。不知燥金之氣本涼。涼之中。寒氣居多。故人於秋時。亦有傷寒病也。)

劉草 又云:手經所屬。皆金與火。金與火不畏寒。故金遇寒則愈堅。又火體極熱。寒不能襲。殊不知火正畏水。寒能勝熱。又不知夏秋。非時之暫寒。終不及冬月之嚴寒。其氣與暑熱並行。夫暑熱同一火氣。火又為金之賊。若然。則是春分以後。霜降以前。其間有非時之傷寒。其熱邪所傳。有連手經亦受病者。故予前言云。不可但拘拘於足之六經也。明洛陽進士孫應奎。手集醫方類選。自著傷寒論云。凡風寒暑濕熱燥。天之六氣。自外而中人五臟六腑。十二經絡者。四時之中。皆得謂之傷寒。要是言也。即河間劉守真傷寒直格中所云。手足經絡。配天地四時之義。愚以四時之中。六氣傷人。各不相侔。其初。若不由寒氣而得者。皆不得謂之傷寒。(謂傷風自是傷風。傷暑自是傷暑是也。)

其初若由寒氣而得者。皆得謂之傷寒。(即如夏秋熱燥之時。旦晚間偶著。霧露清涼之氣是也。)

大抵傷寒一病。在四時之中。不分何時。皆以寒為標。熱為本。其人病若標本皆寒者。此系中寒病。非傷寒病也。又正傷寒止傳足經。類傷寒。間有傳手經者。此非予一人之私說。在昔賢已引其端。但無分經辯証。確然之論耳。據前熱論中云。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夫五臟六腑皆受熱所困而病極矣。則是三陰三陽經者。豈但言足而不言手邪。前人著書。每多引而不發。專待後人啟悟。惜乎今時之醫。未有明言及手六經病者。子因不得已。而起辟其說。非故欲欺世而盜名也。

歷考昔賢論傷寒兼傳手六經說

河間劉氏宣明論云。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內經及仲景論中。未詳言耳。且自人身十二經絡。分布上下。手足各有三陰三陽。稟天地之氣。天樞之上。同天之陽。天樞之下。同地之陰。至真大論云。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注云:當陰之分。冷病歸之。當陽之分。熱病歸之。有八節邪氣所中於人。陽邪為病。傳手經。陰邪為病。傳足經。其邪自何而入。自風池而入。為脊骨兩旁一寸五分。是十二經之俞穴。春夏應陽。秋冬應陰。又云: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在四維。故陽之動。始於溫。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涼。盛於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易云。水流濕。火就燥。太陰陽明論云。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又云: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注云:陽氣炎上。故受風。陰氣潤下。故受濕。蓋同氣相合耳。故風熱火為陽。寒濕燥為陰。熱論云。熱病者。傷寒之類也。人之傷於寒。則為病熱。刺熱論云。五臟俱有熱病。肝熱病。左頰先赤。心熱病。顏先赤。脾熱病。鼻先赤。肺熱病。右頰先赤。腎熱病。腮先赤。甲乙熱論云。有手足太陰熱病。有手足少陰熱病。有手足厥陰熱病。熱論又云: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未嘗止傳足經。不傳手經。

雲岐子保命集云:傷寒三陽頭痛。何法刺之。答曰:手之三陽。足之三陽。皆會於頭者。謂諸陽之會。其受邪伏留而不去。故曰三陽頭痛。視其色脈。知在何經。如脈浮而頭痛。過在手足太陽。刺腕骨。京骨。如脈浮而長。過在手足陽明。刺合骨。沖陽。如脈浮而弦。過在手足少陽。刺陽池。丘墟。風府。風池。刺頭痛之法也。傷寒邪在三陰。內不得交通。故為腹痛。手足之經。皆會於腹。如脈弦而腹痛。過在足厥陰肝。手太陰肺。刺太沖。太淵。如脈沉而腹痛。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心包。刺太溪。大陵。如脈沉細而腹痛。過在足太陰脾。手少陰心刺太白。神門。三陰交。刺腹痛之法也。

海藏老人此事難知云。傷寒傳至五六日間。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稀粥與之。則咽。終日不與。則不思。六脈細數。而不洪大。心下不痞。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或傳至十日以來。形貌如醉人。醫見神昏不已。多用承氣湯下之。則誤矣。蓋不知此熱傳手少陰心經也。本太陽經傷風。謂風為陽邪。陽邪傷衛。陰血自燥。熱蓄膀胱。壬病逆傳於丙。丙丁兄妹。由是傳心。火上迫而熏肺。所以神昏也。宜梔子黃芩黃連湯。若脈在丙者。導赤散。脈在丁者。瀉心湯。(朱奉議解云。與食則咽者。邪不在胃也。不與則不思者。以其神昏故也。熱邪既不在胃。誤與承氣湯下之。其死必矣。)

陶節庵瑣言云。傷寒傳足。不傳手經者。俗醫之謬論也。夫人身之氣。自平旦會於膻中。朝行手太陰肺經。以次分布諸經。所以一脈愆和。則百脈皆病。理固然也。彼雲傳足不傳手者。何所據乎。蓋傷寒者。乃冬時感寒即病之名也。冬乃坎水用事。其氣嚴寒凜冽。在時則足太陽少陰。正司其令。觸冒之者。則二經受病。其次則足少陽厥陰。繼冬而司春令。而亦受傷。何也?蓋風木之令。起於大寒節正當十二月中。至春分後方行溫令。故風寒亦能傷之。

足陽明太陰。中土也。與冬時無預。而亦傷之。何也?紫陽朱子曰:土無定位。無成名。無專氣。寄王於四季。能終始萬物。則四時寒熱溫涼之氣。皆能傷之也。況表邪傳裡。必歸於脾胃。而成燥糞。用承氣湯以除去之。胃氣和矣。手之六經。主於夏秋。故不傷之。足之六經。蓋受傷之方。分境界也。若言傷足不傷手則可。以為傳足不傳手。則不可也。況風寒之中人。先入營衛。晝夜循環。無所不至。豈間斷於手經哉。設或不傳。氣逆作喘。何經而來。如謂不然。何仲景桂枝麻黃二湯。乃心肺藥也。請試思之。

張景岳類經注云:傷寒傳變。止言足經。不言手經其義本出素問熱論篇中。夫人之血氣。營運周身。流注不息。豈傳遇手經。而邪有不入者哉。且寒之中。人必先皮毛。皮毛者。肺之合。故在外則有寒栗鼻塞等証。謂不傳於肺乎。其入手少陰厥陰也。則有舌苔。拂郁。神昏。錯亂等証。謂不傳於心主包絡乎。其入手陽明也。則有泄瀉秘結等証。謂不傳於大腸乎。其入手太陽也。則有癃閉不化等証。謂不傳於小腸乎。其入手少陽也。則有上下不通。五官失職。痞滿燥實俱全等証。謂不傳於三焦乎。然本經之不言手者。何也?蓋傷寒者。表邪也。欲求外証。但當察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脈絡。惟足六經則盡之矣。手經不能遍也。且手經所至。足經無不至者。故但言足經。則其左右前後陰陽諸証。無不可按而得。而手經亦在其中。不必言矣。

(琥)總按上諸賢名論。大抵人在四時之中。六氣所傷。則手足十二經皆受病。其正傷寒。則但足六經受病耳。至其郁熱流傳。則手經亦在所不免。若夏秋暑熱燥病。其邪宜止傷手經。然亦不免有傷足經者。何也?以其初必受風寒之氣而病故也。所以今醫總謂之傷寒。然分而言之。在冬月。既名為正傷寒。則在三時。當名為類傷寒也。其類傷寒。如手之六經。或傷或傳。其証每多。故其經絡之起止。循行。交會。連屬之處。學人所當究心焉。

圖注內經手陰陽六經之脈

(出靈樞第十篇)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 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按筋字。發揮中作骨。極是。試以手按其處。實系兩骨而無筋也。臂骨盡處為腕。腕下兌骨為踝。即手腕外側高起圓骨是也。肘手臂中節也。肘之上下。皆名為臂。 音儒。肩 下內側對腋處。高起 白肉也。膂上兩角為肩解。肩胛。即肩 。注見前。此言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端。循手外側。上腕。出手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出肘內側兩骨間。上循 肉外之後廉。出肩解。繞肩胛。此系後肩。會督脈之大椎穴。左右相交於兩肩之上。此系前肩。入缺盆。向腋下。內行。當膻中之分。絡心。複從絡心處。還出循胃系。

蓋胃系。即咽也。按此當在咽之下。下膈。行任脈之外。過上中下三脘。皆任脈穴名。抵胃。言至胃盡處。正當臍上二寸之分。而屬於小腸也。)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此言其支脈之行。從缺盆上行。循頸頰等處。至目外角。卻行入耳中。抵聽宮而終也。)

其支者。別頰。上 。抵鼻。至目內 。斜絡於顴。(此言交經之支。別從前支脈上頰之處。複上 。抵鼻。至目內 之睛明穴。以交於足太陽經也。發揮中無斜絡於顴四字。滑氏不知交經之後。其支脈之餘氣。複斜行絡於兩顴。而後止也。)

手太陽經脈之圖 pt68a7.bmp (缺)

(琥)按手太陽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起。自手小指外側端。上行腕踝臂肘 肉等處。上肩。會大椎。複交肩。入缺盆。絡心。屬小腸者。二道。此其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即從前入缺盆處。上行循頸與頰。至目外角。卻行入耳中者。又二道。此其接正經而上行之。二大支脈也。又其支者。從前支脈上頰之處。別行上 。抵鼻。至目內。其餘氣。則左右斜絡於顴者。二道。此其交經之二小支脈也。前熱論中云。項痛脊強。雖不言手太陽經病。然手太陽之脈。繞肩胛。會大椎。蓋大椎上連於項。下通乎脊。又肩胛。即肩 。足太陽之脈。下項循肩 。可見太陽一經。有手足兼病者。今醫多昧而不及察也。

東垣云。仲景用五苓散。以瀉濕熱。乃治太陽病。從標入本之藥。小腸火為本。膀胱水為本。寒毒之氣。從標入本。邪與手經相合。而下至膀胱。難知中以五苓散主之。

(琥)據上東垣之說。則是傷寒有手太陽經病。可無疑矣。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上廉外廉。前廉義同。總臂外之上側也。人垂兩手。則陽明之經向前。故又云外前廉。會上二字。疑有脫誤。大指次指。謂手之第二指。名食指也。合谷。本經穴名。 。音魚。肩端骨也。柱骨。肩胛上際頸骨之根也。此言手陽明之脈。起於食指端。循次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俗名虎口是也。複上入兩筋之中。此即本經之陽溪穴也。複上循臂骨之上廉。又入肘外廉。及 之外前廉。複上肩。出肩端兩骨間之前廉。更上出柱骨之上。會於大椎。複下前肩而入缺盆。內絡肺臟。還出循足陽明經脈。下膈。當天樞之分。天樞。足陽明經穴名。挾臍旁二寸。以屬於大腸腑也。)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此言其支脈之行。從前入。缺盆處。上行於頸。貫於頰。入下齒縫中。還出挾兩口吻。相交於人中之分。人中。督脈穴名。在鼻柱下。左脈往右。右脈往左。上挾鼻孔兩旁。以交於足陽明經也。)

手陽明經脈之圖 pt68a8.bmp (缺)

(琥)按手陽明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四道。其脈之起。自手第二指內側端。上行循指出虎口。複上行。循臂入肘。上 。及肩。出 骨。複上出天柱骨。會於大椎。下前肩而入缺盆。絡肺。循足陽明經。下膈。挾臍旁二寸。而屬大腸者。二道。此其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即從前入。缺盆處。別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複出挾口吻。左右相交於人中。複上挾鼻孔之外而終者。二道。此其交經之支脈也。前熱論中云。身熱鼻乾。不得臥。身熱者。身以前熱也。雖不言手陽明經病。然手陽明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者。其脈循足陽明經。亦行於身之前。又其支者。上挾鼻孔,則是身熱。鼻乾。不得臥。謂非手足陽明二經兼病邪。今醫但執足經以求治。是亦昧而不及察也。

東垣答海藏問云:謂如手陽明。流入足陽明。是上流下也。本非足經病。當於手經中求之。是知治足經者非也。

(琥)據上東垣之說。則是傷寒有手陽明經病。可無疑矣。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兩指之兩當作次。三焦者滑氏發揮云。上焦在心下。下膈。當胃上口。其治在膻中。中焦在胃中腕。當臍上四寸。不上不下。其治在臍旁。下焦當膀胱上口。其治在臍下一寸。乃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馬氏注以三焦。為有形之物。雲右腎之下。有脂膜如手大。正與膀胱相對者。非孫東宿著三焦。評已明証其誤。詳醫旨緒余中。小指次指。手之第四指也。手表。手之外也。膻中。任脈穴名。當兩乳之間。循歷也。循屬。猶言歷。屬也。此言手少陽之脈。起於手第四指端。上出次指間。循手外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外。上肩。過兩肩井。足少陽經穴名。故云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橫布于膻中之分。散繞心包。乃下膈。當胃上口。以屬上焦。於中脘。以屬中焦。於陰交。以屬下焦也。陰交。任脈穴名。在臍下一寸。考胃上口。當在膈之上。滑氏云下膈者。誤也。)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挾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此言支脈之行。從前布膻中之處。上出缺盆之外。上項。過大椎。複上。挾耳後。直上至耳上角。折行至兩眉頭。及目內 之分。屈曲下頰。還上而至於 也。)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此言交經之一小支脈。即從前支脈。挾耳後處。入耳中。卻出走耳前。過足少陽經客主人穴之前。下交兩頰。還上而至目銳眥。以交於足少陽經也。)

手少陽經脈之圖 pt68a9.bmp (缺)

(琥)按手少陽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起。自手第四指端。循手腕臂肘 肉之外。上肩。入缺盆。布膻中之分。散絡心包。下膈而歷屬上中下三焦者。二道。此其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即從前布膻中之處。上出缺盆。上項。挾耳而行。出耳上角。屈行下頰。還上而至 者。二道。此接正經。而上行之支脈也。又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交頰還上。而至目銳眥者。二道。此其交經之支脈也。前熱論中云。胸脅痛而耳聾。世醫但知為足少陽經之病。殊不知手少陽之脈。亦入耳中。又其正經之脈。布膻中。下膈。非胸之分而何。則是少陽一証。除脅痛之外。凡耳聾胸痛等候。每多手經受邪者。今醫皆昧而不之察也。

深師療傷寒。已八九日。三焦熱。其脈滑數。昏憒。身體壯熱。沉重拘攣。或時呼。呻。毒已攻內。表猶未解。今直用解毒湯。則攣急不瘥。直用汗藥。則毒因加劇。而方無表裡。療者意思以三黃湯救其內。有所增加以解其外。因用三黃石膏梔子香豉麻黃湯。(方詳外台秘要中。按上証。系手少陽三焦受病。故無汗下之禁)

王叔和撰次傷寒脈法云。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成氏注云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主行氣於陽。三焦既傷。則陽氣不通。而致身冷惡寒。夫身冷惡寒明系表証。由是而知。叔和所雲三焦傷者。乃手少陽經病也。)

(琥)據上二家之說。則是傷寒有手少陽經病。可無疑矣。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 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中焦者。在胃中脘。當臍上四寸之分。胃口。胃下口也。即小腸上口。名曰幽門。馬氏注以胃口。為胃之上脘。大誤。夫肺經之脈。既下絡於大腸矣。則是還上而過小腸。循胃口者。非胃下口而何。且也。既循胃口。複上膈。豈有胃之上口。反在膈下之理。肺系喉嚨也。手掌後高骨旁動脈為關。關前動脈為寸口。曰上魚者。謂掌骨之前。大指本節之後。其肥肉隆起處。形如魚者。統謂之魚。魚際。即其間之穴名也。此言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行而絡於大腸。還上而循胃下口。上膈。連屬於肺。即從肺系出外。橫行循胸。以出腋下。下循 內。行少陰心主二經之前。蓋人垂兩手。則肘臂貼身。大指居前。小指居後。手少陰心經。循小指之內。手厥陰心主。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此經之行。循大指內側。故云行少陰心主之前也。再下而行肘中。循臂內上骨之下廉。今人臂皆兩骨相合。垂手則上骨居前。曰下廉者。上骨之內側也。入寸口。上魚。循本經之魚際穴。複循大指內側。而出其端也。)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此言其支脈之行。從本經手腕後之列缺穴。直達次指內廉出其端。以交於手陽明經也。馬注云從列缺穴。已交於手陽明經之合谷穴。即循手陽明經。以達於次指端之商陽穴。又隨商陽穴而上行者非。蓋此道支脈。行於次指之內。自出指端。交經之後。方行於次指之內側也。)

手太陰經脈之圖 pt68a10.bmp (缺)

(琥)按手太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四道。其脈之本。起於中焦。下絡大腸。上屬於肺。從肺系外行。橫出腋下。下循 肘與臂。入寸口。上魚。出大指之端者。二道。此其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從正經所行手腕之後。別行而出次指之端者。二道。此其交經之脈也。前熱論中云。腹滿嗌乾。此實系足太陰經受病。殊不知手太陰之脈。下絡大腸。還循胃口。腸胃實熱。腹必作滿。又太陰脈從肺系。肺之系。即喉嚨也。喉嚨之口。名為嗌。肺氣熱。則嗌必乾。由是而知。腹滿嗌乾者。每多手太陰經病熱之証。今醫亦昧而不及察也。

許學士叔微治一舟子病傷寒。發黃。鼻內酸痛。身與目如金。小便赤而數。大便如經。或欲行茵陳五苓。許曰非其治也。小便和。大便如常。則知病不在臟腑。今眼睛疼。鼻頗痛。是病在清道中。清道者。華蓋。肺之經也。若下大黃,則必腹脹為逆。因用瓜蒂散。先食水。次搐之。鼻中黃水盡。乃愈。

(琥)據上許學士案。則是傷寒有手太陰經証。可無疑矣。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心系。滑氏注云有二。一則由肺葉而下。曲折向後。並脊膂。貫脊髓。與腎相通者。愚以此是腎之系。凡四臟皆系於心也。一則與肺相通。上入肺兩大葉間者。此方為心之系。蓋心與肺同一系。而肺之系。實上接於喉也。此言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上出屬心之系。外行循任脈之外。下膈。當臍上二寸之分。以絡於小腸也。)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口系。(此言其支脈之行。即從心系而上。由喉之後。挾咽兩旁。再上而系於目之內系也。)

其直者。複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循 內後廉。行手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銳骨之銳。省文作兌。即手踝骨也。此言其直行之經脈。複從心系。直上至肺之分。出循腋下。由本經之極泉穴。下行循 內後廉。行手太陰心主二經之後。下肘臂內之後廉。至掌後兌骨之端。入掌內廉。循小指內出其端。以交於手太陽經也)

手少陰經脈之圖 pt68a11.bmp (缺)

(琥)按手少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起。自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者。二道。此為脈之根也。其支者。即從前屬心系處。上挾咽系目系者。二道。此為脈之枝也。其直者。複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肘臂掌之內。循小指內出其端者。二道。此為脈之本也。前熱論中云。口燥舌乾而渴。世醫只知。此為足少陰經之病。殊不知舌乃心之苗。舌乾者。手少陰經。必為熱所乘。醫人亦昧而不知察也。

王海藏治一人患傷寒。得汗數日忽身熱。自汗脈弦數。心不得寧。真勞複也。王診之曰勞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複其初,而又勞傷其神。營衛失度。當補其子。益其脾。解發其勞。庶幾得愈。授以補脾湯。佐以小柴胡湯而解。或者曰。虛則補其母。今則補其子。何也?王曰。子不知虛勞之異乎。千金云。心勞甚者。補脾氣以益之。脾王。則感之於心矣。此與荀子所謂未有子富。而父貧者。同義(按海藏以補脾湯。佐以小柴胡。而解身熱自汗。則知其虛熱仍在經中。故不專治藏也。)

(琥)據上海藏案。則知傷寒有手少陰經病可無疑矣。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心包。一名手心主。滑氏注云:以用而言。手厥陰相火。代君火行事。故為心之主也。以藏象而言。其藏在心漫脂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故云心之包絡也。三焦注見前。此言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下之包絡。由是下膈。當胃上脘。以絡上焦。於中脘。以絡中焦。及臍下一寸。以絡下焦。故云歷絡也。考上焦。當在心下膈上。其治在膻中。滑氏注云:當胃上口誤。今改胃上脘。方與下膈句無背。蓋上脘在膈之下。上焦之用雖在膈上。實通乎膈之下也)

其支者。循胸中。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 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此言支脈之行。從前屬心包之處。上循胸。橫出脅下腋三寸。還上行至腋下。循 肉之內。下行以界乎太陰少陰二經之中間。入肘中。下臂行臂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而終也。)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此言其交經之支。即從前入掌中處。別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以交於手少陽經也。)

手厥陰經脈之圖 pt68a12.bmp (缺)

(琥)按手厥陰之脈。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脈之本。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者。二道(或云此止從中一道之脈。要其出屬心包之處。必自左右而分屬也)

此為正經之脈也。其支者。循胸。出脅。上腋。下 肘臂掌之中。循中指出其端者。二道。是雖支脈實接正經。而行於手者也。又其支者。從掌中別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者。二道。此為交經之二小支脈也。前熱論中云。煩滿囊縮。夫囊縮。固足厥陰經病矣。其煩與滿。非手厥陰經病邪。蓋手厥陰之脈。循胸下膈。今煩滿為胸膈間病。乃三焦經絡受傷。醫者皆昧而不及察也。

吳院判云:傷寒論中。凡瀉心湯共五首。以其湯有冷熱之不同。故云岐子云。非瀉心火之熱。瀉心下之痞也。殊不知傷寒之痞。皆胸膈熱邪之氣有餘。仲景用瀉心湯者。乃瀉心包之熱也。按五湯之中。熱藥莫過於附子。然以大黃二兩黃芩黃連各一兩。純是苦寒瀉熱之劑。此不過借附子之辛。以散心包之邪結。且也包絡屬火。附子亦屬火。從治之法。莫妙於此。

保命集云。傷寒下後。胸中結痞。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包絡。刺兩經之井原。以瀉胸中之氣。

(琥)據上二條論。則是傷寒有手厥陰經之病可無疑矣。

(琥)總按上手經共六條。凡四時之中。人傷於寒而病熱者。亦不少。熱傷手經。理宜審証療之。但今治傷寒家。無不以手六經証。為迂闊而不切於病情者。故遇手三陽証。混於足三陽証而不知。遇手三陰証。又混於足三陰傳經之証。及混於胃腑實熱之証而不覺。以至方不對証藥多殺人。不亦痛夫。竊考素問中。以傷寒為熱病因著熱病篇。又著刺熱篇。此篇中全交。凡用針家。不可不察。其略雲心熱病者。刺手少陰太陽。肺熱病者。刺手太陰陽明。又云:熱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陽明太陰。又云:熱病甚者。為五十九刺。甲乙經云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二 。五指間各一。凡八 。足亦如是。則是刺熱病之法。豈但刺足經。而不及手經者邪。俗醫不講刺法。但求湯藥。因置手經而不論。殊不知治熱病而不知手經。止用藥之法。每多缺略。烏可以為醫而司人之命。故孫真人習業篇云:凡欲為太醫必須諳甲乙素問。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三部九候精熟。如此方為太醫。不爾猶無目夜游。動致顛殞。朱奉議亦云。凡治傷寒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塗冥行。今夫業醫者。欲知傷寒傳變奇証。總不越手足十二經。五臟六腑。陰陽虛實之中。盍於此卷書一究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