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一章‧傷寒要義

傷寒。外感百病之總名也。有小証。有大証。有新感証。有伏氣証。有兼証。有夾証。有壞証。有複証。傳變不測。死生反掌。非雜病比。奈扁鵲難經但言傷寒有五。一曰中風。二曰傷寒。三曰濕溫。四曰熱病。五曰溫病。僅載脈候之異同。並無証治之陳列。語焉不詳。後學何所依據。惟中風自是中風。傷寒自是傷寒。濕溫自是濕溫。溫熱自是溫熱。已可概見。然皆列入傷寒門中者。因後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當時不傳於世。至晉王叔和。以斷簡殘編。補方造論。混名曰《傷寒論》,而不名曰四時感証論。從此一切感証。通稱傷寒。從古亦從俗也。予亦從俗。名曰《通俗傷寒論》。人皆謂百病莫難於傷寒。予謂治傷寒何難。治傷寒兼証稍難。治傷寒夾証較難。治傷寒複証更難。治傷寒壞証最難。蓋其間寒熱雜感。濕燥互見。虛實混淆。陰陽疑似。非富於經驗,而手敏心靈。隨機應變者。決不足當此重任。日與傷寒証戰。諺云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証多。非謂臨証多者不必讀書也,亦謂臨証多者乃為讀書耳。國初喻嘉言嘗云、讀書無眼。病患無命。旨哉言乎。予業傷寒專科。四十餘年矣!姑以心得者。歷言其要。

第一節‧六經形層

太陽經主皮毛。陽明經主肌肉。少陽經主腠理。太陰經主肢末。少陰經主血脈。厥陰經主筋膜。

【榮齋按】“六經形層”這個名詞,是根據周學海“與友條論讀傷寒論法”第五、九、十一條而產生的。“六經”在傷寒論學說上,是一個根深蒂固的道統術語。本節把六經假定作機體方面的六個層次,雖然說不出充分理由,但在病理上的某一分野裡用它暫作“代號”,是應該的。惲鐵樵先生曾這樣說︰“六經者,就人體所著之病狀為之界說者也。”日人鶴沖元逸在“醫斷”裡也說︰“傷寒六經,非謂病在六經也,假以為紀也已;及其施治也,皆從証而不拘焉。”藤本廉更明確地說︰“三陰三陽之目,何為而設焉?凡病有六等之差,而地位脈証不同也,概觀諸說,皆以六經為病位之假稱,而不取於經絡之義。”總的來說,傷寒六經,不過就病變上分作六個階段;但人體機能之亢盛衰減,中間的動態尚多,不是這樣可以肯定劃分的。第三節六經病証中,所以詳列了錯綜複雜的証候群。

太陽內部主胸中。少陽內部主膈中。陽明內部主脘中。太陰內部主大腹。少陰內部主小腹。厥陰內部主少腹。

【秀按】此即六經分主三焦之部分也。《內經》云:上焦心肺主之。中焦脾胃主之。下焦肝腎主之,乃略言三焦五內之部分,合而觀之。六經為感証傳變之路徑。三焦為感証傳變之歸宿也。嘗讀張仲景《傷寒論》。一則曰胸中。再則曰心中。又次曰心下。曰胸脅下。曰胃中。曰腹中。曰少腹。雖未明言三焦。較講三焦者尤為詳明。

【廉勘】張長沙治傷寒法。雖分六經,亦不外三焦。言六經者。明邪所從入之門。經行之徑。病之所由起所由傳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飲瘀血渣滓。為邪所搏結。病之所由成所由變也。竊謂病在軀殼。當分六經形層。病入五內。當辨三焦部分。詳審其所夾何邪。分際清析。庶免顢頇之弊。其分析法。首辨三焦部分。 膈膜以上。清氣主之。肺與心也。膈膜以下。濁氣主之。脾胃二腸內腎膀胱也。界乎清濁之間者為膈膜,乃肝膽部分也。從膈下而上。上至胸。旁至脅,皆清氣與津液往來之所。其病不外痰涎水飲。為邪所擊搏。與氣互結。由胃中脘,及腹中。下抵少腹,乃有渣滓瘀濁之物。邪氣得以依附之而成下証,此上中下三焦之大要也。

第二節‧六經病理(新增)

陳遜齋說。傷寒六經者。陰、陽、寒、熱、虛、實、表、裡之代名詞也。太陽、陽明、少陽、皆為陽病。太陰、少陰、厥陰、皆為陰病。太陽、陽明、少陽、皆為熱病。太陰、少陰、厥陰、皆為寒病。太陽、陽明、少陽、皆為實病。太陰、少陰、厥陰、皆為虛病。陰陽寒熱虛實之中。又有在表在裡。與在半表半裡之不同。太陽為表。少陰亦為表。 太陽之表為熱為實。少陰之表為寒為虛。陽明為裡。太陰亦為裡。陽明之裡。為熱為實。太陰之裡。為寒為虛。 少陽為半表半裡。厥陰亦為半表半裡。少陽之半表半裡。為熱為實。厥陰之半表半裡。為寒為虛。 太陽少陰,皆為表。太陽之表。為發熱惡寒。少陰之表。為無熱惡寒。陽明太陰皆為裡。陽明之裡為胃實。太陰之裡為自利。少陽厥陰皆為半表半裡。少陽之半表半裡。為寒熱往來。厥陰之半表半裡。為厥熱進退。太陽少陰皆為表。太陽之表可汗。少陰之表不可汗。陽明太陰皆為裡。陽明之裡可下。太陰之裡不可下。少陽厥陰皆為半表半裡。少陽之半表半裡可清解。厥陰之半表半裡。不可清解。

得病之初。身體之正氣。起而反抗。發熱惡寒。即正邪交爭之表示也。頭痛、項強、體痛。即正邪交爭時所發生之充血作用也,此時因皮膚開合。汗腺通塞之故。又發生有汗為中風。無汗為傷寒之兩大症候。傷寒為散溫機能衰弱。故以麻黃湯發其表。中風為散溫機能亢進。故以桂枝湯解其肌。凡此傷寒中風。可由發汗解肌而愈者,皆稱為表病。又稱為太陽病。 正氣抵抗邪氣。在太陽病期內。無法戰勝。因而妨礙三焦水道之流行。由此而引起寒熱往來、胸脅滿嘔、口苦咽乾各症。概稱為少陽病。《內經》謂三焦為決瀆之官。生理學則不稱三焦,而稱淋巴。其理由相同。三焦在臟腑之外。 皮膚之內。故謂之半表半裡。小柴胡一方。為本病之主劑。

正邪交爭愈久。水分愈加蒸散。內部粘膜。愈加乾燥,及在太陽少陽期內。發汗利尿過多,則腸胃間之水津,乃愈涸竭。由是發生煩渴譫語。不大便。但惡熱不惡寒之陽明裡實症。輕則用白虎湯。重則用承氣湯。 若腸胃之抵抗力不足。失去消化水穀之能力,則為太陰病。水穀不化,則水分過剩。因而上吐下利,此與陽明病正成反比。陽明熱而太陰寒。陽明實而太陰虛也。理中湯溫中去濕。故為太陰病之專劑。 若造溫機能衰減。體溫為之降低者,則為少陰病。中醫謂為陽虛。因心臟衰弱。故少陰病之脈必微細也。因神經不振。故少陰病之症但欲寐也。因體溫不能分布。故少陰病之四肢必厥逆也,此與太陽病正成反比。太陽必發熱而惡寒。少陰必惡寒而不發熱。四逆湯強心生溫。實為少陰病之主劑。

若夫厥陰病者。實抵抗力消長進退之重要關頭也。其病狀為厥熱互為來複。熱多於厥,則抵抗力有恢複之希望。故主病退。厥多於熱,則抵抗力愈趨愈下。故主病進。若但厥無熱,則抵抗力完全失敗。病主不治。 此與少陽病正成反比。少陽之寒熱往來。不過三焦不和。血管伸縮之作用。可以和解了事。厥陰之厥熱來複。 則出生入死。關係重大。厥陰之主劑,亦不離四逆輩。蓋非生溫無以退厥也。

總觀六經之變化。三陽病惟恐其熱。三陰病惟恐其寒。三陽病惟恐其實。三陰病惟恐其虛。三陽病則抵抗力均未衰弱。故三陽病無死症。三陰病則抵抗力均感不足。故三陰病多死症。一部傷寒論。蓋如是而已。

【榮齋按】此篇為一九三五年陳遜齋先生在前中央國醫館附設訓練班的演講詞。綜合全文大意,所謂三陽,它的病多屬於進行性,而其人的臟器體功尚強壯,未曾發現衰弱狀態的三種証狀。所謂三陰,它的病多屬退行性,而其人的機體功能已非強壯,已表現出衰弱狀態的三種証狀。精簡的說︰“就是三陽言實,三陰言虛。三陽言表實、裡實、半表半裡實,三陰言氣虛、血虛、氣血兩虛。”

第三節‧六經病証

太陽標証。頭痛身熱。惡寒怕風。項強腰痛。骨節煩疼。無汗者寒甚於風。自汗者風重於寒。
太陽本証。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小便不利。甚或短數淋瀝,或反小便自利。蓄血如狂。

【秀按】太陽之為病。寒水之氣為病也。寒為病。故宜溫散。水為病。故宜利水。總以發汗為出路。利水為去路。若非水蓄而血蓄,則又以通瘀為去路。

太陽中見証。凡見太陽標証,而大便不實。小便清白。甚則男子遺精。女子帶多。腰脊墜痛。痛如被杖。甚或氣促而喘。角弓發痙。若目戴眼上視。尤為危候。

【秀按】此即張景岳所謂太陽未解。少陰先潰是也,必其人腎氣先虛,則腎中之陽。不足以抵御陰寒。即從太陽中絡直入足少陰腎經。

太陽兼証。兼肺經証。鼻塞流涕。鼻鳴噴嚏。嗽痰稀白。甚則喘而胸滿。兼脾經証。肢懈嗜臥。口膩腹瀉。兼胃經証。飽悶惡食。噯腐吞酸。

【秀按】太陽經主皮毛。故《內經》云:太陽者毫毛其應。上與肺經相關。故形寒則傷肺。下與腎經相關。故汗多則溺少。若兼脾經証,必其人素稟多濕。兼胃經証,必其人新挾食滯。

少陽標証。寒熱往來。耳聾脅痛。
少陽本証。目眩咽乾。口苦善嘔。膈中氣塞。

【秀按】少陽以寒熱脅痛耳聾為半表証。口苦咽乾目眩為半裡証者。以少陽經外行腠理。內行兩脅。不居身之前後而居側也。兩耳寤則聞。寐則不聞。口咽目開之則見。闔之則不見,此數者。不可謂之表,亦不可謂之裡,則謂之半表裡而已矣!惟寒熱一証,必寒已而熱。熱已而汗,則為少陽之寒熱往來。若發熱惡寒如瘧狀。 一日二三發。其人不嘔。仍是太陽表証。非少陽之半表証也。臨証時亦要辨明。

少陽中見証。手足乍溫乍冷。煩滿消渴。甚則譫語發痙。四肢厥逆。

【秀按】少陽與厥陰為表裡。若相火之邪。不從外達。勢必內竄包絡肝經。發現熱深厥深。火旺風動之危候。

【廉勘】 陸九芝曰:論經則以太陽陽明少陽為次。論病則太少之邪。俱入陽明。竊謂太陽主皮。為軀體最外一層。少陽主腠。為軀殼上第二層。蓋腠理即網膜。金匱所謂三焦通會元真之處也。故太少兩陽。病在皮腠。 証多傳變。兩陽合明。病歸中土。故不複傳。由是推之。三陽傳經,亦當以太陽少陽陽明為次。其三陽寒熱之分。身雖大熱而仍惡寒者。太陽也。寒已而熱。熱已而汗。寒熱往來者。少陽也。始雖惡寒。一熱而不複惡寒者。陽明也。

少陽兼証。兼胃經証。煩悶惡心。面赤便閉。身痛足冷。斑點隱隱。兼脾經証。四肢倦懈。肌肉煩疼。唇燥口渴。膈中痞滿。斑欲出而不出。兼腎經証。耳大聾。齒焦枯。腰背酸痛如折。甚則精自遺。衝任脈動。兼肺經証。喉痛紅腫。咳則脅痛。甚則咯血。兼心經証。舌紅齒燥。午後壯熱。神昏不語。甚則鄭聲作笑。兼小腸經証。舌赤神呆。語言顛倒。小便赤澀。點滴如稠。兼大腸經証。胸膈硬滿而嘔。腹中痛。發潮熱。大便秘,或反自利。

【秀按】手足少陽經。內部膈脅。外行腠理。均司相火。相火者。游行之火也。內則三焦之膜。布膻中。絡心包絡。循脅裡。連肝而及于膽。歷絡三焦。多與各臟腑相通。其相通之道路。既與三焦相關。又于膈膜相會。如手太陰肺經脈。起於中焦。還循胃口。上膈。足太陰脾經脈。絡胃。上膈。手少陰心經脈。出心系。下膈。手厥陰心包絡脈。起於胸中。下膈。足陽明胃經脈。手太陽小腸經脈。手陽明太陽經脈。均下膈。足厥陰肝經脈。貫膈。故少陽一經。不特多中見証。抑且多各經兼証也。惟兼足少陰腎經証,則由相火熾盛。由肝及腎耳。

【廉勘】兼胃經証者。是少陽轉屬陽明。二陽合病。胃熱已盛。就欲發斑之候。兼脾經証。由於失表。腠理閉塞。相火被濕鬱遏。斑不得透之候。兼腎經証。由少陽相火大熾。逼入少陰。陰傷熱盛之候。兼肺經証。由相火爍肺。熱咳痰嗽。胸膈氣痺之候。兼心經証,必其人心虛有痰。一經相火薰蒸。痰火即蒙閉清竅。每有目睛微定。昏厥如尸之候。兼小腸經証。由相火下竄。熱結小腸。小腸為火府。兩火相煽。每有逆乘心包之候。 兼大腸經証。由相火熾盛。熱結在裡。心上痞硬。複往來寒熱而嘔者。熱結腸痺也。由是觀之。劉草窗為傷寒傳足不傳手者。偽言也。

陽明標証。始雖惡寒。二日自止。身大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目痛鼻乾。不得眠,或多眠睡。 陽明本証。在上脘病尚淺。咽乾口苦。氣上沖喉。胸滿而喘。心中懊憹。在中脘病已重。大煩大渴。胃實滿。手足汗。發潮熱。不大便。小便不利。在下脘。由幽門直逼小腸。且與大腸相表裡。病尤深重。日晡所熱。譫語發狂。目睛不和。腹脹滿。繞臍痛。喘冒不得臥。腹中轉矢氣。大便膠閉,或自利純青水。昏不識人。甚則循衣摸床。撮空理線。

【秀按】上脘象天。部居胸中。清氣居多。猶可宣上解肌。使裡邪從表而出。下脘象地。內接小腸。濁氣居多。法可緩下。使裡邪從下而出,而其能升清降濁者。全賴中脘為之運用。故中脘之氣旺,則水穀之清氣。上升於肺。以灌輸百脈。水穀之濁氣。下達於大小腸。從便溺而泄。法雖多端。總以健運胃氣。照顧胃液,或清或下為主。俞氏細分上中下三脘現証。蓋以胃雖一腑。卻有淺深輕重之不同。臨証者不可不詳辨也。

陽明中見証。四肢煩疼。口膩而淡。脘腹痞滿。便如紅醬。溺短數熱。甚或小便不利。便硬發黃。黃色鮮明。 或斑點隱隱。發而不透。神識模糊。躁擾異常。

【秀按】陽明之邪。失表失清。以致陷入太陰。故多中見濕証。當辨濕重而熱輕者。失於汗解,或汗不得法。濕氣內留,或其人素多脾濕。濕與熱合。最為濁熱粘膩。熱重而濕輕者。往往內鬱成斑。斑不得透。毒不得解。尤為危險。急宜提透。不使毒邪陷入少厥二陰。如大便膠閉。潮熱語者。陽明証重。太陰証輕。緩緩下之可也。《內經》所謂土郁奪之是矣!總之脾胃聯膜。邪入陽明。熱結燥實者固多。氣結濕滯者尤多。況吾紹地居卑濕。濕熱病最占多數。治法甚繁。臨証者尤宜詳辨。

陽明兼証。兼肺經証。頭脹心煩。脘悶嗽痰。痰色黃白相兼。喉燥渴飲。若熱壯胸悶。嘔惡足冷者。將發痧疹。若胸脅滯痛。咳嗽氣喘者。肺多伏痰。兼心經証。嗌乾舌燥。口糜氣穢。欲寐而不得寐,或似寐而非寐。甚則鄭聲作笑。面色嬌紅。兼腎經証。口燥咽乾。心下急痛。腹脹便閉,或自利酸臭水。兼包絡証。口燥消渴。氣上沖心。膈上熱痛。 神昏譫語。甚或暈厥如尸。口吐粘涎。兼肝經証。脘中大痛。嘔吐酸水,或吐黃綠苦水。四肢厥逆。泄利下重,或便膿血。甚則臍間動氣。 震手。

【秀按】陽明最多兼証。胃熱沖肺,則咳逆痰多。沖心包絡,則神昏發厥。沖心則神昏譫語,或但笑而不語。下爍肝腎,則風動發痙。陰竭陽越。其變証由於失清失下者多。故陽明每多死証。總之勘傷寒証。陽明最多下証。少陰最多補証,宜下失下,宜補失補,皆致殞人。雖然。用下尚易。用補最難。難在對証發藥。剛剛恰好耳。

【廉勘】陽明熱盛。最多蒸腦一症。病即神昏發痙。前哲不講及此者,皆忘卻《內經》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目。其悍氣上沖於頭。循咽喉。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數句耳。

太陰標証四肢倦怠。肌肉煩疼,或一身盡痛。四末微冷。甚則發黃。黃色晦暗。 太陰本証。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自利不渴。即渴亦不喜飲。胸脘痞滿。嗌乾口膩。熱結則暴下赤黃。小便不利。若腹痛煩悶。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多挾痧穢。

【秀按】太陰以濕為主氣。有陽經注入之邪。有本經自受之邪。注入之邪。多濕熱証。自受之邪。多風濕寒濕穢濕等証。 太陰中見証。腹痛痞滿。嘔吐不納。大便膠秘。小溲不利,或下赤黃,或二便俱閉。發黃鮮明。

【秀按】濕與熱合。脾胃同病。其人中氣虛,則太陰証多。濕遏熱郁。中氣實,則陽明証多。熱重濕輕。故同一滿悶也。脾濕滿。滿在臍下少腹。胃熱悶。悶在心下胃口。同一腹痛也。滿而時痛者屬脾。滿而大實痛者屬胃。同一發黃也。黃色之淤晦者屬脾。黃色之鮮明者屬胃。同一格吐也。朝食暮吐為脾寒格。食入即吐為胃熱格。脾胃之証。相反如是。豈可混稱濕熱,而以治脾者治胃,以治胃者治脾哉。總之胃為陽腑,宜通宜降。 脾為陰臟,宜健宜升。胃惡燥,宜清宜潤。脾惡濕,宜溫宜燥。大旨如是而已。

太陰兼証。兼心經証。神煩而悸。汗出津津。似寐非寐,或不得臥。兼肝經証。心中痛熱。飢不欲食。食即嘔酸吐苦。胸脅滿疼。甚則霍亂吐瀉。

【秀按】兼心經多血虛証。以心生血脾統血故也。脾無血統,則脾陰將涸。勢必子盜母氣。陰竭陽越。故心煩不寐。汗出津津。最為虛脫危候。兼肝經多氣鬱血熱証。如霍亂吐瀉。雖屬太陰濕土為病,而致所以上吐下瀉者。實屬厥陰風木乘脾而郁發也。故其眼目全在陽明,必以趺陽不負為順。如胃家實者。既吐瀉則濕鬱已發,而風木自熄。若胃家不實而陽虛,則風木必挾寒水以凌脾。吐利不止而四逆。胃家不實而陰虛,則風木必煽相火以竄絡。拘攣不伸而痙厥。至於濕竭化燥。血熱生風。風動竄絡之痙病。尤為太陰兼証之壞病也。

少陰標証。肌雖熱而不甚惡熱。反畏寒戰慄。面赤目紅。咽痛舌燥。胸脅煩悶而痛。痛引腰、背、肩胛、肘臂、泄利下重。甚或躁擾譫語。自汗指厥。

【秀按】此少陰實熱現象。故為標証。蓋少陰只有虛寒。以君火藏而不用故也。凡有熱象,皆相火之所為。非木病也。猶之厥陰經一切虛寒之証,亦少陰之所為。非厥陰本病也。

少陰本証。肢厥四逆。腹痛吐瀉。下利清穀。引衣蜷臥。喜向裡睡。甚則面赤戴陽。

【秀按】此少陰虛寒現象。故為本証。蓋少陰雖屬君火。以藏為用。其體常虛。惟賴太陽衛之於外,而表寒不侵。陽明鎮之於中,而裡寒不起。若衛陽不固,而胃陽尚強。寒邪尚不能斬關直入。惟胃陽失守。寒水無製。故厥陰之風而厥逆。挾太陰之濕而下利,則真火立見消亡。故少陰最多死証。

【廉勘】陸九芝有少陰咽痛吐利寒熱辨。語最明白。特節述其說曰:少陰病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法當咽痛而複吐利,此以熱客於少陰之標。叔和平脈法。所傳師說伏氣之病是也。先論咽痛。少陰之脈循喉嚨。在初得病二三日。為陽邪結於會厭。但用生甘草解毒。桔梗排膿。半夏雞子白發聲利咽。足矣!若夫下利胸滿。心煩而咽痛。為陰虛液不上蒸者。治宜育陰複液,則豬膚東加蜜粉者是。下利厥逆面赤而咽痛。為陰盛格陽於上者。治宜驅陰複陽,則通脈四逆湯之加桔梗者是。是蓋以陰虛陰盛,皆可以致咽痛。故有必從兩法而解者。再論吐利。飲食入口即吐。心下明●●欲吐複不能吐者,此胸中實。不可下而可吐也。膈有寒飲而吐。且乾嘔者。此有水氣。不可吐而可溫也。吐利交作。以手足不冷為吉。若吐且利而見厥逆。吐且利而見煩躁則凶。雖有吳茱萸一法,亦未必及救矣!終論少陰下利。與厥陰下利不同。厥陰之利。多熱少寒。少陰之利。多寒少熱。故惟厥冷而或咳或悸。腹痛下重。是陽為陰遏之利。用四逆散。咳而嘔渴。心煩不眠。是水熱互結之利。用豬苓湯。小便不利。腹痛便膿血。是寒熱不調之利。用桃花湯。自利清水。心下痛。二三日咽乾口燥。六七日不大便。均腹滿。是陽盛鑠陰之利。用承氣湯。凡若此者,皆為傳經之邪。固屬於熱。若夫下利清穀。厥逆脈微。嘔而汗出。引衣自蓋。欲向壁臥。不喜見明,而又面赤戴陽者,則皆合於真武、附子四逆、通脈、白通諸方。為少陰虛寒之証。正與厥陰熱利相反矣!少陰下利死証五條。吐利躁煩。四肢厥逆。惡寒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下利止而眩冒。六七日而息高者。雖尚有吳茱萸一法。終為不治之証。苟非利止手足溫。身反發熱。未易求其生也。

少陰中見証。裡寒外熱。手足厥冷。身反不惡寒。下利清穀。腹痛乾嘔。面色嬌紅。咽痛口燥。渴而飲。飲而吐。吐而複渴。甚則煩躁欲死。揚手躑足,或欲坐臥水中。

【秀按】此陰盛格陽之証。內真寒。外假熱,或下真寒。上假熱。當以在下在內之寒為主。用熱藥冷服之法,或可十救一二。

少陰兼証。兼肺經証。微見惡寒。發熱不已。咳嗽不渴。咯痰稀白。身靜蜷臥。似寐非寐。兼心包証。初起發熱。 即神呆不語。欲寐而不得寐。心煩躁擾。口乾舌燥。欲吐粘涎而不吐。身雖熱。仍欲暖蓋,或目睛上視。兼脾經証。初雖頭痛惡寒。繼即發熱不止。口燥而渴。一食瓜果。即腹痛自利。脘滿而吐。兼肝經証。初起口乾舌燥。心煩惡熱。即吐瀉如霍亂。陡然神識昏 。雖醒似睡。手足螈 。

【秀按】傳經熱邪。一到少陰。經中之陰液先傷。往往邪未除而陰已竭。故死者多。生者少。況加以各經兼証。其人尚有生理乎。惟辨証之際。卻有二種要訣。一辨其人真陽素虛者。陰寒為本。邪多挾水而動。其証為嘔為咳。為魄汗淋漓。為腹痛下利,此少陰陰勝而胃陽虧負也。法當補火培土以御其水。固不待言。即在太陽中見証。發表藥中。早宜加乾薑附子等品。以助陽御陰。庶免逼汗亡陽之患。一辨其人真陰素虛者。陽亢為本。邪多挾火而動。其証口燥咽乾。心煩不寐。腹滿便閉。肌膚 燥,此胃陽過勝而少陰陰涸也。法當急奪其土以救腎水。如或不宜伐陽,亦當養陰退陽。即治太陽發表藥中,亦早宜加阿膠、生地等藥。以回護真陰。方可得汗而解。否則陰精被劫。汗無所釀。用純表藥全然無汗者以此。

厥陰標証。手足厥冷。一身筋攣。寒熱類瘧。頭痛吐涎。面青目赤。耳聾頰腫。胸滿嘔逆。甚或男子睪丸疝疼。女人少腹腫痛。

【秀按】凡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有寒厥。有熱厥。厥陰熱厥多而寒厥少。少陰寒厥多而熱厥少。蓋厥陰與少陽相表裡。厥陰厥熱之勝複。猶少陽寒熱之往來。少陽之寒因乎熱。厥陰之厥亦因乎熱。熱為陽邪向外。厥為陽邪陷內。厥與熱總屬陽邪出入陰分。熱多厥少,而熱勝於厥者。其傷陰也猶緩。 厥多熱少,而厥勝於熱者。其傷陰也更急。故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總之厥陰以厥熱為眼目。凡有厥而複有熱者。其厥也定為熱厥。更於脈滑而喉痺便膿血。脈沉短而囊縮。脈沉疾而爪甲青。不大便而腹滿硬痛。諸見厥証。所用四逆散及白虎承氣輩互推之。自可決定熱厥矣!惟有厥無熱。甚則一厥不複熱,及大汗大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嘔而小便利。身無熱而見厥者。其厥也方是寒厥。方可用當歸四逆湯以溫經,而藏厥吐沫之用吳茱萸湯。蛔厥吐蛔之用烏梅丸。胥準此耳。

厥陰本証。口渴消水。氣上沖心。心中痛熱。飢不欲食。食則吐蛔。泄利下重。誤下則利不止,或便膿血。甚則暈厥如尸。手足螈 。體厥脈厥。舌卷囊縮。婦人乳縮。衝任脈動 震手。

【秀按】厥陰一經。最多寒熱錯雜。陰陽疑似之候,必先分際清析。庶有頭緒。如熱而發厥。熱深厥深。上攻而為喉痺。下攻而便膿血,此純陽無陰之証也。脈微細欲絕。手足厥冷。灸之不溫。凜凜惡寒。大汗大利。 躁不得臥。與夫冷結關元,此純陰無陽之証也。渴欲飲水。飢欲得食。脈滑而數。手足自溫,此陽進欲愈之証也。默默不欲食。嘔吐涎沫。腹脹身疼,此陰進未愈之証也。厥三日。熱亦三日。厥五日。熱亦五日。手足厥冷,而邪熱在膈。水熱在胃,此陰少陽多之証也。下利清穀。裡寒外熱。嘔而脈弱。本自寒下。複誤吐下。面反戴陽,此陰多陽少之証也。大抵陽脈陽証。當取少陽陽明經治法。陰脈陰証。當用少陰經治法。厥陰病見陽為易愈。見陰為難痊。其表裡錯雜不分。又必先治其裡。後解其表。若見咽喉不利。咳唾膿血。切忌溫藥。仍宜分解其熱。清滋其枯。嘗見有周身冰冷,而一衣不著。半被不蓋者。有令兩人各用扇扇之者。有欲暢飲冰水者,此非伏火在內。熱極惡熱而何。蓋肝為藏血之臟。中多絡脈。邪熱入絡。其血必郁而化火。其氣亦鈍而不靈。故厥陰病以血熱、絡郁為眼目。觀熱厥之四逆散。寒厥之當歸四逆湯。並以辛潤通絡為君。可知剛燥之非宜矣!又可知厥陰門之薑附。實為兼少陰病虛寒而設。凡少陰病之宜清滋者,皆屬厥陰,而厥陰病之宜溫熱者,則皆少陰也。以厥陰風化。內藏少陽相火,而少陰雖屬君火。實主太陽寒水也。

厥陰中見証。頭暈目眩。口苦耳聾。乍寒乍熱。寒則四肢厥冷。熱則乾嘔渴飲。嘔黃綠水,或吐黑臭濁陰。 或兼吐蛔。甚則蛔厥。兩脅串痛,或痙或厥。

【秀按】六經惟厥陰最難調治。蓋厥陰內寄相火。本屬有熱無寒。縱使直受寒邪。証現四逆脈細。仲景只用當歸四逆,而不用薑附可悟也,而烏梅丸中乃桂附辛薑並進者何也?因厥陰火鬱,必犯陽明。陽明氣實,則肝火自由少陽而散。苟胃陽不支,則木邪乘土,必撤陽明之闔,而為太陰之開。以致吐利交作。亡陽可畏。故必重用溫脾。俾以就陽明之實,而不陷太陰之虛,此轉絕陰為生陽。即藉生陽以破絕陰之法也。否則酸苦等味。 雖有清泄厥陰之長。能無害胃傷陽之弊乎。總之厥陰証。全以胃陽為用神。胃陽勝,則轉出少陽而病退。胃陽負,則轉入太陰而病進,亦以胃陰為後盾。胃陰勝,則能製相火而邪熱外達。胃陰衰,則反竭腎水而虛陽上越。觀仲景一用理中以治霍亂。一用複脈以治陰竭。其主義尤易見也。昔趙養葵高鼓峰輩。用逍遙散加生地、疏肝益腎湯等,以治傷寒化火爍陰。暗合仲景厥陰病正法。厥後葉天士乃溯源于複脈及黃連阿膠等方。前哲成法。其揆一也。

厥陰兼証。兼肺經証。氣咳痰粘。胸痛串脅。甚則咯血,或痰帶血絲血珠。兼心經証。舌卷焦短。鴉口嘬嘴。昏不知人。醒作睡聲。撮空上視。面青目紫。兼脾經証。脘滿而吐。腹痛自利。四肢厥逆。渴不喜飲。面色痿黃。神氣倦怠。兼胃經証。胸脘滿悶。格食不下。兩脅抽痛。胃疼嘔酸。飢不欲食。胃中嘈雜。兼腎經証。面色憔悴。兩顴嫩紅。喘息短促。氣不接續。手足厥冷。腰膝 軟。男子足冷精泄。女子帶下如注。

【秀按】六經感証。兼帶厥陰者。尚可救療。若由三陽經傳至厥陰。入裡極深。風木與相火。兩相煽灼。傷陰最速。陰液消耗。邪熱內陷包絡,則神昏譫語。甚則不語如尸。內陷肝絡,則四肢厥逆。甚則手足發痙。熱極生風。九竅隨閉。所形皆敗証矣!故厥陰最多死証。惟兼肺兼胃兩經。治之得法。尚可轉危為安。若兼心脾腎三經,則死者多。生者少矣!

【廉勘】一切感証。邪傳厥陰。當辨手足兩經。手厥陰為包絡。主血亦主脈。橫通四布。如渴欲飲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此由包絡挾心火之熱。發動於上。甚則發厥。不語如尸,此由包絡粘涎瘀血。阻塞心與腦神氣出入之清竅。當以滌涎祛瘀。通絡開竅為君。參以散火透熱。庶可救療。足厥陰為肝。主藏血亦主回血。氣化屬風。內含膽火,或寒熱互相進退。為厥熱往來,或外寒內熱。為厥深者熱亦深,或下寒上熱。為飢不欲食。食則吐蛔,或陰搏陽回。為左旋右轉之抽風,或陽回陰複。為厥熱停勻而自愈。至於風之生蟲,必先積濕。故蟲從風化,亦從濕化。其証多寒熱錯雜。當以苦降辛通酸泄為君,或佐熄風,或佐存陰可也。

【榮齋按】本節各條。分析六經的本証、標証、中見証、兼証等,詳細得近於繁複了。陸淵雷先生在《傷寒今釋》裡曾指出執簡馭繁之法,他說︰“發熱而惡寒,不論有汗無汗,皆為太陽病;寒熱往來如瘧者,為少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者,為陽明病;見機能衰弱之症,或誤治而虛其正氣者,為少陰病;吐利屬於虛寒者,為太陰病;發熱若干日,熱退若干日,或消渴,或吐蛔,或下利,或舌卷囊縮者,為厥陰病。”可稱清爽明白。他在《傷寒論概要》裡,更扼要地說︰“三陽為熱病之正型,視其抗病力之趨勢,分為三種症候群,施以三種治療方法;少陰為熱病之變型,心臟衰弱,不但不能發生抗病力,生命且岌岌不保,急須用強心藥;太陰是雜病,非傷寒;厥陰則為雜湊。”陸先生對《傷寒論》六經病証的看法,是精當而深入的;他這樣的指出,可作我們研究方面“由博反約”的實踐。概括的說︰“六經病症”是根據急性發熱病的經過而分做六個階段。每個階段更就不同的症狀,分做若干亞類,每類各有若干大同小異的症候群;這就衍化了六經本証、標証、中見証和兼証。本節文字,我們只應領會其精神,其實質可不必拘泥。

第四節‧六經脈象

太陽脈浮。浮為在表。浮緊浮遲,皆主表寒。浮數浮洪,皆主表熱。浮而細澀。浮而軟散。凡証皆虛。浮而緊數。浮而洪滑。凡証皆實。

【秀按】此以浮脈辨寒熱虛實也。浮脈輕手一診。形象彰彰。最多兼脈。如浮緊而澀。為寒邪在表。浮弦而緩。為風邪在表。浮緊而數。為邪欲傳裡。浮而長。為傳並陽明。浮而弦。為傳並少陽。要以脈中有力為有神。可用汗解。若浮而遲弱。浮而虛細。浮而微澀,皆屬浮而無力為陽虛。便當溫補。不可發汗。浮而尺中弱澀遲細,皆內虛夾陰。急宜溫補。尤忌妄汗。恐釀誤汗亡陽之危候。

浮緊風寒。浮數風熱。浮濡風濕。浮澀風燥。浮虛傷暑。浮洪火盛。

【秀按】同一浮脈而兼脈不同,則其病各異。蓋風証多浮。寒証多緊。熱証多數。濕証多濡。燥証多澀。暑証多虛。火証多洪,此外感脈候之常象也。惟感証脈無單至。最多兼脈。臨証者尤宜細辨。

【廉勘】六經感証。浮為風。緊為寒。虛為暑。濡為濕。澀為燥。洪為火。前哲皆以此為依據。然余歷所經驗,亦難盡拘。假如風無定體者也。兼寒燥者緊救而浮。兼暑濕者濡緩而浮。暑濕挾穢之氣。多從口鼻吸受。 病發於內。脈多似數似緩,或不浮不沉而數。甚或濡緩模糊。至數不清。即燥証亦無定體。上燥主氣。脈右浮澀沉數。下燥主血。脈左細弦而澀。火則無中立者也。六氣多從火化。火化在經在氣分。脈必洪盛。化火入胃腑。與渣滓相搏。脈必沉實而小,或沉數而小。甚則沉微而伏。實而小。微而伏,皆遏象也。迨裡邪既下。脈轉浮緩而不沉遏。日內必得汗解。若汗後脈仍沉數者。邪未盡也。汗後脈轉浮躁者。邪勝正也。汗後必身涼脈靜,乃為邪盡。夫靜者沉細之謂。然脈雖沉細,而至數分明。與暑濕之澀滯模糊者不同。數日內進食虛回,則脈轉圓浮矣!至若溫病疫証,則又不同。溫病有風溫冷溫濕溫溫熱溫燥溫毒之各異。風溫之脈。脈必右大於左。左亦盛躁。尺膚熱甚。冷溫之脈。右雖洪盛。左反弦緊。濕溫之脈。右濡而弱。左小而急。溫熱之脈。尺寸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溫燥之脈。右多浮澀沉散。左多浮弦搏指。溫毒之脈。脈多浮俱盛。愈按愈甚。疫症雖多。總由吸受種種霉菌之毒。釀成傳染諸病。其為病也。不外陽毒陰毒。陽毒則血必實熱。脈多右手洪搏。左則弦數盛躁。陰毒則氣多虛寒。脈多微軟無力。甚則沉微似伏,或浮大而散。病初雖由外而受。成証必由內而發,此六淫感証及一切疫証。脈象之異如此。故俞東扶謂治病之難。難在識証。識証之難。難在識脈。良有以也。竊為吾國診斷學。以切脈居其末。非謂脈不可憑。謂僅恃乎脈而脈無憑。徒泥乎脈而脈更無憑,必也觀形察色。驗舌辨苔。查病源。度病所。審病狀。究病變。然後參之以脈。雖脈象無定,而治法在人。自不為脈所惑矣!

少陽脈弦。弦主半表半裡。弦而浮大。偏於半表。弦而緊小。偏於半裡。弦遲風寒。弦數風熱。弦滑夾痰。弦急多痛。浮弦寒飲。沉弦熱飲。浮弦而長。腠理邪鬱。浮弦而數。相火已盛。弦少而實。邪實胃強。弦多而虛。 正虛胃弱。右弦勒指。土敗木賊。左弦細搏。水虧木旺。

【秀按】凡病脈弦,皆陽中伏陰之象。蓋初病雖在少陽。久則必歸厥陰也。且多氣結血郁之候。在感証表邪全盛之時。凡浮脈中按之斂直。緊脈中按之埂指。滑脈中按之勒指。便當弦脈例治。和解法中。須參解結開鬱之藥,則弦脈漸見柔緩,而應手中和矣!若裡邪傳腑入臟。屬邪盛而見弦滑者。十常二三。腑病居多。屬正虛而見弦細者。十常六七。臟病居多。凡沉脈中按之強直。澀脈中按之細急,皆當弦脈類看。非肝陽上亢。即肝陰鬱結。所以傷寒壞病。弦脈居多。雜証內傷。弦常過半。豈僅少陽一經。多見弦脈哉。

陽明脈大。大主諸實,亦主病進。統主陽盛。大偏於左。邪盛於經。大偏於右。熱盛於腑。大堅而長。胃多實熱。大堅而澀。胃必脹滿。浮取小澀。重按實大。腸中燥結。浮取盛大。重按則空。陰竭陽越。諸脈皆大。 一部獨小。實中夾虛。諸脈皆小。一部獨大。虛中夾實。前大後小。陽邪內陷。其証多變。乍大乍小。元神無主。 其病必凶。

【秀按】大脈者。應指形闊。倍於尋常。有陰陽虛實之不同。大而洪搏。主熱盛邪實。大而虛軟。主陰虛陽亢。在傷寒脈大為陽盛。在雜証脈大為虛勞。同一大脈。當知陽盛者最易爍陰。胃為津液之腑,必直清陽明。 而津液乃存。陰虛者不能維陽。腎為真陰之主。務交其心腎,而精血自足。尤必知陽傷及陰者。清必兼滋。張景岳所以創立玉女煎也。陰損及陽者。補必兼溫。馮楚瞻所以創立全真益氣湯也。一清陽明實証。一補少陰虛証,皆為大脈之生死開頭。臨証者毋以大脈作純實無虛証勘。

太陰脈濡。濡主濕滯氣虛。浮濡風濕。沉濡寒濕。濡而兼數。濕鬱化熱。濡而兼澀。濕竭化燥。濡而兼微。脾陽垂絕。濡而兼細。脾陰將涸。

【秀按】濡作軟讀。其脈虛軟少力。應指柔細。輕按浮軟。重按小弱。為脾經濕滯。胃氣未充之象。但氣雖不充。血猶未敗。不過含一種軟滯之象。輕手乍來。按之卻窒滯不來。重手乍去。舉之卻窒滯不去耳。以脈參証。濕重而氣滯者。當以芳淡化濕為君。佐調氣以導滯。濕著而氣虛者。當以溫補中氣為君。佐香燥以化濕。 亦不得一見濡脈。恣用峻補峻溫也。惟濡而微。急宜峻溫。濡而細。急宜峻補。

少陰脈細。甚則兼微。細主陰虛。微主陽虛。寸細而浮。心陰虛竭。尺細而沉。腎陰涸極。細而兼數。陰虛火亢。細而兼弦。水虧木旺。細而兼澀。陰枯陽結。細而兼微。陰竭陽脫。沉細欲絕。亡陰在即。沉微欲絕。亡陽頃刻。

【秀按】張長沙以脈微細為少陰主脈。微主陽氣衰弱而言。細主陰血虛極而言。微者薄也。微薄如紙。指下隱然。屬陽氣虛。細者小也。細小如發。指下顯然。屬陰血虛。蓋衛行脈外。陽氣虛,則約乎外者怯。脈故薄而微。故少陰脈微欲絕。仲景用通脈四逆湯主治。營行脈中。陰血虛,則實其中者少。脈故小而細。故厥陰脈細欲絕。仲景用當歸四逆湯主治。一主回陽。一主救陰。兩脈陰陽各異。最宜細辨。若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及病熱脈細。神昏不能自持,皆脈不應病之危候。

厥陰脈澀。澀主陰虛化燥。初病右澀。濕滯血結。久病左澀。血虛精極。右寸浮澀。上燥主氣。左關尺澀。下燥主血。兩寸弦澀。心痛亡血。兩關弦澀。絡中瘀結。兩尺澀弱。陰陽並竭。舉之浮澀。按之數盛。陰虛伏熱。舉之浮大。 按之反澀。陽盛挾積。

【秀按】澀脈往來澀滯。輕刀刮竹。如雨沾沙。俱極形似。良由血虛液燥。不能濡潤經脈。脈道阻滯。所以澀滯不利也。凡物少雨露滋培。勢必乾澀。人少血液灌溉,亦必乾澀。故以澀脈屬陰虛化燥之病,此惟三陽經邪熱。傳入厥陰經為然。若初病見澀數模糊。多屬痰食膠固,或浮澀數盛,亦有霧傷皮腠。濕流關節之候。兼有傷寒陽明腑實。不大便而脈澀。溫病大熱而脈澀。吐下微喘而脈澀。水腫腹大而脈澀。消癉大渴而脈澀。痰証喘滿而脈澀。婦人懷孕而脈澀,皆脈証相反之候。故前哲有舍脈從証。舍証從脈之名論。

第五節‧六經舌苔

太陽表証初起。舌多無苔而潤。即有亦微白而薄。甚或苔色淡白。惟素多痰濕者。苔多白滑。舌色淡紅。素稟血熱者。苔雖微白。舌色反紅。若傳入本腑。膀胱蓄溺。苔多純白而濃。卻不乾糙。膀胱蓄熱。苔多白兼微黃。薄而潤滑。

【秀按】太陽氣化主水,而性本寒。寒為陰邪。白為涼象。故苔色多白。白潤白薄。是其本象。若白滑者。 風寒兼濕也。白滑而膩者。風寒兼濕夾痰也,或薄或濃者。視其痰濕之多少也。惟苔色淡白。白而嫩滑。素體虛寒也。

【廉勘】苔色白而薄者。寒邪在表。固已。然必白浮滑薄。其苔刮去即還者。太陽經表受寒邪也。若全舌白苔。浮漲浮膩。漸積而乾。微濃而刮不脫者。寒邪欲化火也。如初起白薄而燥刺者。溫病因感寒而發。肺津已傷也。內薄而粘膩者。濕邪在於氣分也。故同一苔色薄白。一主寒邪在表。一主氣鬱不舒。一主肺津受傷。

少陽主半表半裡。偏於半表者。舌多苔色白滑,或舌尖苔白,或單邊白,或兩邊白。偏於半裡者。舌多紅而苔白。間現雜色,或尖白中紅,或邊白中紅,或尖紅中白,或尖白根黑,或尖白根灰。若白苔多而滑。黃灰苔少者。半表証多。 紅舌多而白苔少,或雜黃色灰色者。半裡証多。如邊白滑潤。雖中心黃黑。仍屬半表半裡。惟白苔粗如積粉。兩邊色紅或紫者。溫疫伏於膜原也。苔白如咸者。膜原伏有濁穢也。

【秀按】手少陽經。外主腠理。內主三焦膜原。故《傷寒論》曰:胸中有寒。丹田有熱。舌上苔白者。不可攻之。

蓋胸中即上焦。丹田即下焦。若有苔白而滑膩及滑濃者。寒飲積聚膈上。伏熱積於下焦。但宜苦辛和解。不可純攻其裡也。故尖白根黃,或根黑,或中黃,或半邊苔灰。半邊苔白,皆半表半裡証。但看白色之多少。白色多者。表邪尚多,宜和解兼表。張氏柴胡桂薑湯。俞氏柴胡枳桔湯,皆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則津津自汗而解。若黃黑灰多,或生芒刺,或黑點乾裂。苔色雖白。縱表邪未盡,而裡熱已結。急宜和解兼下。 張氏大柴胡湯。俞氏柴胡陷胸湯。正為此設。使其邪從下泄也。若足少陽經。純乎膽火用事。舌多鮮紅。即白中帶紅,亦多起刺。急宜和解兼清。俞氏柴胡白虎湯。俞氏蒿芩清膽湯,皆清相火而泄膽熱也。

【廉勘】凡寒邪已離太陽之表。未入陽明之裡。正手少陽經也。故謂之半表半裡。故凡白苔浮滑而帶膩帶漲。刮之有淨有不淨者,乃寒邪已傳手少陽經。正半表半裡之部分也。故俞氏柴胡枳桔湯。適合此証。若舌苔粗如積粉。捫之糙澀。刮之不盡。濕熱已結於胸膈腹膜之原。故謂之膜原。原指膜中空隙處言。外通肌肉。內近胃腑。為內外交界之地。實一身之半表半裡也。故在外之邪,必由膜原入內。在內之邪,必由膜原達外。吳又可創製達原飲。具有卓識。惟知母直清陽明之熱。白芍疏泄厥陰之火。與少陽經殊未愜合。俞氏去知母白芍二味,加枳桔柴青四味。較原方尤為精當。蓋枳桔輕苦微辛。輕宣上焦。濃朴草果。溫通中焦。青皮檳榔。直達下焦。柴胡達膜以疏解半表。黃芩瀉火以清泄半裡。使一味甘草以和諸藥也。為治濕溫時疫初起之良方。即尋常濕熱類瘧。用之亦有殊功。惟伏邪內舍於營。由少陰而轉出少陽者。如春溫証。少火皆成壯火。舌如淡紅嫩紅,或白中帶紅。尚為溫病之輕証。一起即純紅鮮紅。甚則起剌,此膽火熾而營分化熱,則為溫病之重証矣!

陽明居裡。舌苔正黃。多主裡實。黃白相兼。邪猶在經。微黃而薄。邪淺中虛。黃而糙澀。邪已入腑。淺黃薄膩。胃熱尚微。深黃濃膩。胃熱大盛。老黃焦黃,或夾灰黑,或起芒刺。胃熱已極。黃滑痰火。黃膩濕熱。黃而垢膩。濕熱食滯。黃起黑點。溫毒夾穢。黃濃不燥。舌色青紫。多夾冷酒,或挾冷食。黃而晦黯。多夾痰飲,或挾寒瘀。

【秀按】苔黃而滑者。為熱未結。不可便攻。黃而燥者。為熱已盛。峻下無疑。黃而生芒刺黑點者。為熱已極。黃而生瓣裂紋者。為胃液乾。下証尤急,亦有根黃濃膩。舌尖白而中不甚乾,亦不滑,而短縮不能伸出者,此膠潺宿食郁伏胃中也。又有苔卻黃濃。甚則紋裂,而舌色青紫。舌質不乾者,此陰寒夾食也。諸黃苔雖屬胃熱。但須分緩急輕重下之。且有佐溫佐熱佐消佐補之不同。臨証者尤宜細辨。

【廉勘】白苔主表,亦主半表半裡。黃苔雖專主裡。然有帶白之分。臨証時。但看舌苔帶一分白。病亦帶一分表。故黃白相兼,或灰白微黃。慎不可輕投三黃。一味苦泄。其中每有表邪未解。裡熱先結者,或氣分郁熱,或濕遏熱伏。雖胸脘痞悶,宜從開泄。宣暢氣機以達表。即黃薄而滑,亦為無形濕熱。中有虛象。尤宜芳淡輕化。泄熱透表,必純黃無白。邪方離表而入裡。如老黃,或深黃,或焦黃。邪方離經而入腑。然黃色不一,亦當詳辨。試述劉吉人察舌新法以明辨之。
(1)正黃色苔,乃胃熱正色。為傷寒已傳陽明之裡。為溫病始傳之候。其為濕溫溫熱。當以脈之滑澀有力無力。分別用藥。
(2)嫩黃色苔。由白而變為黃。為嫩黃色。為胃濁初升之候,亦為胃陽初醒之候。
(3)老黃色苔。為胃陽明盛之候。若濃腐堆起,此飲食濁氣上達之候。為濕溫化熱之始。為溫熱灼液之候。
(4)牙黃色苔。胃中濁腐之氣始升。牙黃無孔。謂之膩苔。中焦有痰也。
(5)水黃色苔。如雞子黃白相間染成之狀,乃黃而潤滑。為痰飲停積濕溫正候,或為溫熱病而有水飲者,或熱入胃誤服燥藥。變生此苔者,宜以脈証分別斷之。
(6)黃腐苔。苔色如豆渣炒黃堆鋪者。下証也。如中有直裂。氣虛也,亦不可下。當補氣。以氣不足運化也。
(7)黃如蠟敷苔。濕溫痰滯之候。故苔無孔而膩。
(8)黃如虎斑紋苔,乃氣血兩燔之候。
(9)黃如粟米色苔。顆粒分明,乃胃陽亢盛之候。
(10)黃如炒枳殼色苔。為胃陽盛極。陽亢陰虛之候。胃汁乾願。故苔色如枳殼炒過狀。枯而不潤。
(11)黃如沉香色苔。為胃熱極盛。胃液將枯之候。
(12)黃色兼灰色苔,此風溫兼濕。陽氣抑郁。故苔無正色。先當疏氣開鬱。
(13)黃黑相間如鍋焦粑苔。摸之刺手。看之不澤。為胃中津液焦灼。口燥舌乾之候。然有陽氣為陰邪所阻。不能上蒸而化津液者。當以脈診斷之。脈滑有力鼓指者。火灼津也。脈澀無力鼓指者。痰飲瘀血阻抑陽氣。不能化生津液也。

太陰主濕。舌多灰苔。甚則灰黑。灰而滑膩。濕重兼寒。灰而淡白。脾陽大虛。灰而糙膩。濕滯熱結。灰而乾燥。脾陰將涸。灰生膩苔而舌質粗澀乾焦。刮之不能淨者。濕竭化燥之熱証也。灰黑膩苔而舌質嫩滑濕潤。洗之不改色者。濕重夾陰之寒証也。凡舌苔或灰或黑,或灰黑相兼。病多危篤。切勿藐視。

【秀按】灰如草灰。黑如墨黑。雖同為濕濁陰邪。然舌已結苔。畢竟實熱多而虛寒少。除舌灰而潤。並無濃苔,亦不變別色。舌色淡黑。黑中帶白舌質滑潤者。為陰寒証外。余如黃苔而轉灰黑者。不論尖灰尖黑。中灰中黑。根灰根黑。純灰色。純黑色。凡舌質乾澀,及生刺點裂紋。起瓣起暈。均為傷寒傳經之熱証,亦為溫熱傷臟之火証。不拘在根在中在尖。均宜急下以存津液。佐消佐補。臨証酌用可也。惟夏月中暑。苔多灰黑,或灰滑濃膩,或黑滑膩濃。均為濕痰郁熱,亦不可與傳經証同論。如屢下而灰黑不退。屢清而灰黑愈增。其舌或潤或不潤,而舌形圓大胖嫩。更有苔不甚燥,而舌心雖黑或灰。無甚苔垢。均為傷陰之虛証。急宜壯水滋陰。 固不得用硝黃,亦不可用薑附。

少陰主熱。中藏君火。多屬血虛。舌色多紅。淡紅淺紅。血虧本色。深紅紫紅。血熱已極。鮮紅灼紅。陰虛火劇。嫩紅乾紅。陰虛水涸。舌紅轉絳。血液虛極。絳潤虛熱。絳乾燥熱。絳而起刺。血熱火烈、絳而燥裂。陰傷液竭。

【秀按】心開竅於舌。故舌紅為心之正色。舌絳為心之真臟色。真臟脈現者病多危。真臟色現者病尤危。故不論脈証如何。見絳舌多不吉。凡心經血熱則舌正紅。色如紅花。熱毒重則舌深紅。色如紅緞。熱毒尤重則舌嬌紅。色如桃花。熱毒重而血瘀則舌紫紅。色如胭脂,此皆為紅色舌。尖紅者心火上炎也。根紅者血熱下爍也。通紅無苔,及似有苔粘膩者。血熱又挾穢濁也。紅星紅斑紅裂紅碎者。熱毒盛極也。紅中兼有白苔者。客寒包火也。紅中兼有黑苔者。邪熱傳腎也。紅中夾兩條灰色者。濕熱兼夾冷食也。紅中起白 點者。心熱灼肺也。紅中兼黃黑有芒刺者。心熱轉入胃腑也。若淡紅者血虛也。淡紅無苔。反微紅兼黃白苔者。氣不化液也。 甚則淡紅帶青者。血分虛寒也。惟紅色柔嫩。如朱紅柿。望之似潤。捫之無津者,此為絳色舌。多由汗下太過。血液告竭。病多不治。張長沙炙甘草湯。用之亦多不及救。

厥陰氣化主風。風從火化。舌多焦紫,亦有寒化。舌多青滑。舌見青紫。其病必凶。深紫而赤。肝熱絡瘀,或陽熱酒毒。淡紫帶青。寒中肝腎,或酒後傷冷。

【秀按】舌色見紫。總屬肝臟絡瘀。因熱而瘀者。舌必深紫而赤,或乾或焦。因寒而瘀者。舌多淡紫帶青。 或滑或黯。他如痰瘀郁久。久飲冷酒。往往現紫色舌。惟紫而乾晦。如煮熟豬肝色者。肝腎已壞。真臟色現也,必死。

【廉勘】肝多絡脈而藏血。血色青紫。凡皮膚上現青筋者,皆絡脈也。故舌現青紫。確為厥陰肝病之正色。 惟手厥陰包絡。其舌仍現紅色。

第六節‧六經治法

太陽宜汗。少陽宜和。陽明宜下。太陰宜溫。少陰宜補。厥陰宜清。

【秀按】此千古不易之法。但病有合並。方有離合。故治有先後緩急彼此之殊。須如星家之推命。縱同此八字,而取用神有大不同者。取用或差。全不驗矣!醫家亦然。病不外此六經。治不外此六法,而錯綜變化之間。倘取用不真。縱方能對証。往往先後倒施。緩急失機而貽禍。況方不對証乎。故能讀古書。猶非難事。善取用神。實醫者之第一難也。

太陽、太陰、少陰。大旨宜溫。少陽、陽明、厥陰。大旨宜清。

【榮齋按】根據文獻記載,傷寒的六經︰太陽寒化,陽明兼燥化,少陽兼火化,太陰兼濕化,少陰兼熱化,厥陰兼風化。由於寒化,所以惡寒;燥化,所以渴不惡寒但惡熱;濕化,所以腹滿;火化,所以口苦咽乾,而少陰之熱化,是虛熱,所以須從治,此為用藥宜溫宜清的總方針。吾四十餘年閱歷以來。凡病之屬陽明、少陽、厥陰、而宜涼瀉清滋者。十有七八。如太陽、太陰、少陰之宜溫散溫補者。十僅三四。表裡雙解。三焦並治。溫涼合用。通補兼施者。最居多數。

【秀按】時代不同。南北異轍。其大端也。且也受病有淺深。氣體有強弱。天質有陰陽。性情有剛柔。筋骨有堅脆。肢體有勞逸。年力有老少。風俗有習慣。奉養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憂勞和樂之別。醫必詳辨其時其地其人之種種不同,而後對証發藥。一病一方。方方合法。法法遵古。醫能是。是亦足以對病患而無愧矣!

陽道實。故風寒實邪。從太陽汗之。燥熱實邪。從陽明下之。邪之微者。從少陽和之。陰道虛。故寒濕虛邪。 從太陰溫之。風熱虛邪。從厥陰清之。虛之甚者。從少陰補之。陽道雖實,而少陽為邪之微。故和而兼補。 陰道本虛,而少陰尤虛之極。故補之須峻。

【秀按】此六經証治。須用六法之原理也。故俗稱傷寒無補法者謬。惟用補法下法。較汗和溫清四法為尤難。難在剛剛恰好耳。 傷寒証治。全藉陽明。邪在太陽。須藉胃汁以汗之。邪結陽明。須藉胃汁以下之。邪鬱少陽。須藉胃汁以和之。

太陰以溫為主。救胃陽也。厥陰以清為主。救胃陰也。由太陰濕勝而傷及腎陽者。救胃陽以護腎陽。由厥陰風勝而傷及腎陰者。救胃陰以滋腎陰,皆不離陽明治也。

【秀按】傷寒雖分六經,而三陽為要。三陽則又以陽明為尤要。以胃主生陽故也。若三陰不過陽明甲裡事耳。未有胃陽不虛而見太陰証者,亦未有胃陰不虛而見厥陰証者。至於少陰。尤為陽明之底板。惟陽明告竭。 方致少陰底板外露。若陽明充盛,必無病及少陰之理。蓋少陰有溫清二法。其宜溫者,則由胃陽偏虛。太陰濕土偏勝而致。其宜清者,則由胃陰偏虛。厥陰風木偏勝而致。陽明偏虛,則見太陰厥陰。陽明中竭,則露少陰底板。故陽明固三陰之外護,亦三陽之同賴也。如太陽宜發汗。少陽宜養汗。汗非陽明之津液乎。

風寒風濕。治在太陽。風溫風火。治在少陽。暑熱燥火。治在陽明。寒濕濕溫。治在太陰。中寒治在少陰。 風熱治在厥陰。

【秀按】六淫之邪。惟寒濕傷陽。風暑燥火,則無不傷陰。故治四時雜感。以存津液為要。

【廉勘】凡六淫邪氣鬱勃。既不得從表透達,則必向裡而走空隙,而十二臟腑之中。惟胃為水穀之海。上下有口。最虛而善受。故六經之邪,皆能入之。邪入則胃實。胃實則津液乾。津液乾則死。故有不傳少陽及三陰之傷寒,必無不犯陽明之傷寒。所以治法在二三日內。無論汗出不徹,或發汗不得,或未經發汗。但見口乾煩悶。舌苔白燥,或按之澀。縱有太陽表証,亦是邪從火化,此時急撤風藥。惟宜輕清和解。以存津液。陰液既充,則汗自湧出肌表而解,此發表時存津液之法也。若熱既入裡。邪從火化。火必就燥。張長沙承氣諸方,皆急下之以存津液。不使胃中津液。為實火燔灼枯願而死,此攻裡時存津液之法也。但今人腸胃脆薄者多。血氣充實者少。故後賢又製白虎承氣。養榮承氣。增液承氣。參入潤燥濡液之劑。頻頻而進。令胃中津液充足。實邪自解。陰氣外溢則得汗。陰液下潤則便通。奏效雖遲。立法尤穩。

凡傷寒病。均以開鬱為先。如表郁而汗。裡郁而下。寒濕而溫。火燥而清,皆所以通其氣之郁也。病變不同。一氣之通塞耳。塞則病。通則安。無所謂補益也。補益乃服食法。非治病法。然間有因虛不能托邪者,亦須略佐補托。

【秀按】病無補法。開其郁。通其塞而已。固也。但其中非無因病致虛,及病不因虛而人虛之証。自宜通補並進。然通者自通其病。補者自補其虛。雖兩相兼。仍兩不相背也。其要訣。治寒病須察其有無熱邪。治熱病須察其有無寒邪。治虛病須察其有無實邪。治實病須察其有無虛邪。留心久久。自能識病於病外,而不為病所欺弄矣!

【廉勘】邪實於表為表實。邪實於裡為裡實。既有實邪。斷不宜補于邪實之時。表實者宜發表。裡實者攻其裡而已。若遇有內傷宿病之人。適患外感時病。不得用峻汗峻攻之法,必參其人之形氣盛衰。客邪微甚。本病之新久虛實。向來之宜寒宜熱,宜燥宜潤,宜降宜升,宜補宜瀉。其間或挾痰,或挾瘀,或挾水,或挾火,或挾氣,或挾食。務在審証詳明。投劑果決。自然隨手克應。故治外感或挾內傷。首必辨其虛中實、實中虛。

第七節‧六經用藥法

(附三焦用藥法)

太陽宜汗。輕則杏、蘇、橘紅。重則麻、桂、薄荷,而蔥頭尤為發汗之通用。

【秀按】木賊草去節烘過。發汗至易。浮萍發汗。類似麻黃。當選。

少陽宜和。輕則生薑、綠茶。重則柴胡、黃芩。淺則木賊、青皮。深則青蒿、鱉甲,而陰陽水尤為和解之通用。

陽明宜下。輕則枳實、檳榔。重則大黃、芒硝。滑則桃杏、五仁。潤則當歸、蓯蓉。下水結則甘遂、大戟。下瘀結則醋炒生軍。下寒結則巴豆霜。下熱結則主生軍。應用則用。別無他藥可代。切勿以疲藥塞責。 藥穩當而病反不穩當也。惟清寧丸最為緩下之通用。麻仁脾約丸,亦為滑腸之要藥。

太陰宜溫。輕則藿、朴、橘、半。重則附、桂、薑、萸,而香、砂、尤為溫運之和藥。薑棗亦為溫調之常品。

少陰宜補。滋陰、輕則歸、芍、生地。重則阿膠、雞黃,而石斛、麥冬、尤生津液之良藥。補陽。剛則附子、肉桂。柔則鹿膠、虎骨,而黃連官桂。尤交陰陽之良品。

厥陰宜清。清宣心包。輕則梔、翹、菖蒲。重則犀、羚、牛黃,而竹葉、燈心。尤為清宣包絡之輕品。 清泄肝陽。輕則桑、菊、丹皮。重則龍膽蘆薈,而條芩、竹茹。尤為清泄肝陽之輕品。

三焦用藥法 上焦主胸中膈中。橘紅、蔻仁是宣暢胸中主藥。枳殼、梗桔是宣暢膈中主藥。中焦主脘中大腹。半夏、陳皮是疏暢脘中主藥。川朴腹皮是疏暢大腹主藥。下焦主小腹少腹。烏藥官桂是溫運小腹主藥。小茴、橘核是辛通少腹主藥,而棉 皮為疏達三焦外膜之主藥。焦山梔為清宣三焦內膜之主藥。製香附為疏達三焦氣分之主藥。全當歸為辛潤三焦絡脈之主藥。

第八節‧六淫病用藥法

風寒暑濕燥火。為六淫之正病,亦屬四時之常病。選藥製方。分際最宜清析。舉其要而條列之。

一風病藥

風為百病之長。善行數變。自外而入。先郁肺氣。肺主衛。故治風多宣氣泄衛藥。輕則薄荷、荊芥。 重則羌活、防風,而杏、蔻、橘、桔。尤為宣氣之通用。且風郁久變熱。熱能生痰。故又宜用化痰藥。輕則蜜炙陳皮。重則栝蔞、川貝,及膽星、竺黃、蛤粉、枳實、荊瀝、海粉之屬,而竹瀝、薑汁。尤為化痰之通用。但風既變熱。善能爍液。故又宜用潤燥藥。輕則梨汁、花露。重則知母、花粉,而鮮地、鮮斛。尤為生津增液之良藥。至主治各經風藥。如肺經主用薄荷。心經主用桂枝。脾經主用升麻。肝經主用天麻、川芎。腎經主用獨活、細辛。胃經主用白芷。小腸經主用 本。 大腸經主用防風。三焦經主用柴胡。膀胱經主用羌活。前哲雖有此分別。其實不必拘執也。

二寒病藥

外寒宜汗,宜用太陽汗劑藥。裡寒宜溫,宜用太陰溫劑藥。固已。惟上焦可佐生薑、蔻仁。中焦可佐川朴、草果,或佐丁香、花椒。下焦可佐小茴、沉香,或佐吳萸、烏藥。隨症均可酌入。

三暑病藥

張鳳逵《治暑全書》曰:暑病首用辛涼。繼用甘寒。終用酸泄斂津。雖已得治暑之要,而暑必挾濕。名曰暑濕。 亦多挾穢。名曰暑穢。俗曰熱痧。炎風如箭。名曰暑風。病多暈厥。名曰暑厥,亦多咳血。名曰暑瘵。至於外生暑癤熱瘡。內則霍亂吐利。尤數見不鮮者也。故喻西昌謂夏月病最繁苛。洵不誣焉。用藥極宜慎重。切不可一見暑病。不審其有無兼症夾症。擅用清涼也。以予所驗。辛涼宣上藥。輕則薄荷、連翹、竹葉、荷錢。重則香薷、青蒿,而蘆根、細辛。尤為辛涼疏達之能品。甘寒清中藥。輕則茅根、菰根、梨汁、竹瀝。重則石膏、知母、西參、生甘,而西瓜汁、綠豆清。尤為甘寒清暑之良品。酸泄斂津藥。輕則梅乾、冰糖。重則五味、沙參、麥冬,而梅漿泡湯。尤為斂津固氣之常品。若暑濕乃濁熱粘膩之邪。最難驟愈。初用芳淡。輕則藿梗、佩蘭、苡仁、通草。重則蒼朮、石膏、草果、知母、蔻仁、滑石,而炒香枇杷葉。鮮冬瓜皮瓤。尤為芳淡清泄之良藥。繼用苦辛通降。輕則梔、芩、橘、半。重則連、朴、香、楝。佐以蘆根、燈草而五苓配三石。尤為辛通清泄之重劑。暑穢尤為繁重。輒致悶亂煩躁。嘔惡肢冷。甚則耳聾神昏。急用芳香辟穢藥。輕則蔥、豉、菖蒲、紫金片錠。重則蒜頭絳雪,而鮮青蒿、鮮薄荷、鮮佩蘭、鮮銀花。尤為清芬辟穢之良藥。外用通關取嚏。執痧挑痧諸法。急救得法。庶能速愈。暑風多挾穢濁。先郁肺氣。首用辛涼輕清宣解。如芥穗、薄荷、梔皮、香豉、連翹、牛蒡、栝蔞皮、鮮茅根、綠豆皮、鮮竹葉等品。均可隨証選用。身痛肢軟者。佐絡石、秦艽、桑枝、蜈蚣草、淡竹茹、等一二味可也。繼用清涼芳烈藥。泄熱辟穢。如青蒿、茵陳、桑葉、池菊、山梔、鬱金、蘆根、菰根、芽茶、青萍、燈心等品。穢毒重者。如金汁甘中黃、大青葉、鮮石菖蒲等,亦可隨加。如識蒙竅阻。神昏苔膩者。輕則紫金錠片。重則至寶丹等。尤宜急進。暑厥乃中暑之至急証。其人面垢肢冷。神識昏厥。急用芳香開竅藥。如行軍散、紫雪等最效。神蘇後、宜辨兼証夾証。隨証用藥。暑瘵,乃熱劫、絡傷之暴証。急用甘涼咸降藥。西瓜汁和熱童便服。歷驗如神。鮮茅根煎湯磨犀角汁。投無不效。暑癤,乃熱襲皮膚之輕証。但用天荷葉、滿天星杵汁。調糊生軍末搽上。屢多奏效。惟熱霍亂最為夏月之急証。急進調劑陰陽藥。陰陽水磨紫金錠汁一二錠。和中氣以辟暑穢。繼用分利清濁藥。地漿水澄清、調來複丹灌服一二錢。解暑毒以定淆亂。最良。次辨其有否夾食夾氣。食滯者消滯。如神曲、楂炭、枳實、青皮、陳佛手、陳香團皮、焦雞金、嫩桑枝等選用。氣鬱者疏氣。如香附、鬱金、陳皮、枳殼、白蔻仁、青木香等選用。若乾霍亂証。其人吐瀉不得。腹痛昏悶。俗名絞腸痧。病雖險急而易愈。急用湧吐法。川椒五七粒和食鹽拌炒微黃。開水泡湯。調入飛馬金丹十四五粒。作速灌服。使其上吐下瀉。急祛其邪以安正。歷驗如神。

四濕病藥

《內經》云:脾惡濕。濕宜淡滲。二苓、苡、滑、是其主藥。濕重者脾陽必虛。香砂、理中、是其主方。濕著者腎陽亦虧。真武湯是正本清源之要藥。他如風濕宜溫散以微汗之。通用羌、防、白芷。重則二朮、麻、桂。所謂風能勝濕也。寒濕宜辛熱以乾燥之。輕則二蔻、砂、朴。重則薑、附、丁、桂。所謂濕者燥之也。濕熱宜芳淡以宣化之。通用如蔻、藿、佩蘭、滑通、二苓、茵澤之類。重則五苓、三石,亦可暫用以通泄之。所謂辛香疏氣。甘淡滲濕也。惟濕火盤踞肝絡。膽火內熾。血瘀而熱。與濕熱但在肺脾胃氣分者迥異,宜用苦寒瀉火為君。佐辛香以通裡竅。如梔、芩、連、柏、龍薈、清麟丸等。略參冰、麝、歸鬚、澤蘭。仿當歸龍薈丸法。始能奏效。

五燥病藥

《內經》云、燥熱在上。故秋燥一症。先傷肺津。次傷胃液。終傷肝血腎陰。故《內經》云:燥者潤之。首必辨其涼燥、溫燥。涼燥溫潤,宜用紫菀、杏仁、桔梗、蜜炙橘紅等。開達氣機為君。惡風怕冷者,加蔥白、生薑、辛潤以解表。咳嗽胸滿者,加蜜炙蘇子、百部通潤以利肺。挾濕者,加蔻仁四分拌研滑石。辛滑淡滲以祛濕。痰多者,加栝蔞仁、半夏、薑汁、荊瀝等。辛滑流利以豁痰。裡氣抑郁。大便不爽,或竟不通而腹痛者,加春砂仁三分拌搗郁李淨仁、松仁、光桃仁、柏子仁、蔞皮、酒搗薤白等。辛滑以流利氣機。氣機一通。大便自解。後如胃液不足。肝逆乾嘔者。用甜醬油、蔗漿、薑汁等。甘鹹辛潤。以滋液而止嘔。陽損及陰。肝血腎陰兩虧者。用當歸、蓯蓉、熟地、杞子、鹿膠、菟絲子等。甘溫滋潤以補陰。且無陰凝陽滯之弊。溫燥涼潤宜用鮮桑葉、甜杏仁、栝蔞皮、川貝等。清潤輕宣為君。熱盛者。如花粉、知母、蘆根、菰根、銀花、池菊、梨皮、蔗皮等。酌加三四味以泄熱。熱泄則肺氣自清。肺清則氣機流利。每多化津微汗而解。如咳痰不爽。甚則帶血者。酌加竹瀝、梨汁、藕汁、芽根汁、童便等。甘潤咸降。以活痰而止血。若痰活而仍帶血者,加犀角汁鮮地汁等。重劑清營以止血。胃陰虛燥者。酌加鮮石斛、鮮生地、蔗漿、麥冬等。以養胃陰。便艱或秘者。酌加海蜇、荸薺、白蜜和薑汁一二滴。甘鹹辛潤。滋液潤腸以通便。總之上燥則咳。嘉言清燥救肺湯為主藥。中燥則渴。仲景人參白虎湯為主藥。下燥則結。景岳濟川煎為主藥。腸燥則隔食。五仁橘皮湯為主藥。筋燥則痙攣。阿膠雞子黃湯為主藥。陰竭陽厥。坎氣潛龍湯為主藥、陰虛火旺。阿膠黃連湯為主藥。生津液以西參、燕窩、銀耳、柿霜為主藥。養血則歸身、生地、阿膠、雞血藤膠。益精則熟地、杞子、龜膠、魚鰾、豬羊脊髓。在用者廣求之,此總論涼燥溫燥實燥虛燥用藥之要略也。

六火病藥

鬱火宜發。發則火散而熱泄。輕揚如蔥、豉、荷、翹、升達如升、葛、柴、芎。對証酌加數味以發散之。《內經》所謂身如燔炭。汗出而散也。透疹斑如角刺、蟬衣蘆筍西河柳葉。疹斑一透。鬱火自從外潰矣!實火宜瀉。輕則梔、芩、連、柏。 但用苦寒以清之。重則硝、黃、龍薈,必須咸苦走下以瀉之。虛火宜補。陽虛發熱,宜以東垣補中益氣為主藥。李氏所謂甘溫能除大熱是也。陽浮倏熱,宜以季明六神湯為主藥。張氏所謂解表已複熱。攻裡熱已複熱。利小便愈後複熱。 養陰滋清。熱亦不除。元氣無所歸著。保元、歸脾以除虛熱是也。陰虛火旺。由心陰虛者。阿膠黃連湯為主藥。由肝陰虛者。丹地四物湯為主藥。由脾陰虛者。黑歸脾湯為主藥。由肺陰虛者。清燥救肺湯為主藥。由腎陰虛者。知柏地黃湯為主藥。由衝任陰虛者。滋任益陰煎為主藥。若胃未健者,則以先養胃陰為首要。西參、燕窩、銀耳、白毛石斛、麥冬等品。是其主藥。惟陰火宜引。破陰回陽為君。附、薑、桂、是其主藥,或佐甘鹹如炙草、童便,或佐介潛如牡蠣、龜版,或佐鎮納如黑錫丹,或佐交濟如磁朱丸,或若娜氣如坎氣、蚧尾,或佐斂汗如五味、麻黃根,皆前哲所謂引火歸源。導龍入海之要藥。

【廉勘】陰火者。命門中之元陽也。一名元氣。又名真火。視之不見。求之不得。附於氣血之內。宰乎氣血之先,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經所謂丹田。《難經》所謂命門。《內經》所謂七節之旁。中有小心。陰陽闔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百體皆潤,此中一線未絕,則生氣一線未亡。非解剖法所能知。非顯微鏡所能窺。故古昔大醫。診病決死生者。不視病之輕重,而視元氣之存亡。元氣不傷。雖病甚不死。元氣或傷。雖病輕亦死,而其中又有辨焉。有先傷元氣而病者,此不可治者也。有因病而傷元氣者,此不可不預防者也,亦有因誤治而傷及元氣者,亦有元氣雖傷未甚。尚可保全者。全在臨証時。於四診中細心詳審也。病至陰火上升。元陽外越。有猝中証。有久病証。猝中多陽被陰逼。不走即飛。久病多陰竭陽厥。非枯則願。藥一誤投。禍不旋踵。至若方藥。俞氏滋補劑中。法已大備。茲不贅述。

第九節‧用藥配製法

麻黃配桂枝。重劑發汗。蘇葉合蔥豉。輕劑發汗。柴胡配黃芩。固為和解。麻黃合石膏,亦為和解。蟬蠶配生軍。為升降和解。茹橘合蘇枝。是旁達和解。元明粉配白蜜。急性潤下。陳海蛇合地栗。慢性潤下。楂曲配製軍。是下食滯。桃、紅合醋軍。是下瘀積。礞、沉配製軍。是下痰火。遂戟合製軍。是下水積。黃 配當歸、蓯蓉。是潤下老人氣秘。桃仁合松柏二仁。是潤下產婦血秘。萊卜汁配瓜蒂。是急吐痰涎。淡鹽湯合橘紅。是緩吐痰涎。杜牛膝汁。吐喉閉毒涎。製淨膽礬。吐脘中毒食。杏、蔻、配薑、橘。是辛溫開上。香、砂、合二陳。是辛溫和中。附桂配丁、沉。是辛溫暖下。蔥、豉、配梔、芩。是辛涼解肌。杏、橘合梔、翹。是輕清宣上。芩、連配薑、半。是苦辛清中。五苓合三石。是質重導下。蘆筍配燈芯。是輕清宣氣。桑葉合丹皮。是輕清涼血。知母配石、甘。是甘寒清氣。犀、羚、合鮮地。是鹹寒清血。橘、半、配茯苓,則消濕痰。蔞、貝、合竹瀝,則消燥痰。薑、附、配荊瀝,則消寒痰。海粉合梨汁,則消火痰。神曲配谷芽、麥芽,則消穀食。山楂合卜子,則消肉食。烏梅配蔗漿、葛花,則消酒積。商陸合千金霜,則消水積。參 配術草。是補氣虛。歸地合芍芎。是補血虛。燕窩配冰糖。是補津液。棗仁合茯神。是補心神。熟地配杞子。是補腎精。桂仲合川斷。是補筋節。枳殼配桔梗。善開胸膈以疏氣。桃仁合紅花。善通血脈以消瘀,此皆配製之要略。足開後學之悟機。

第十節‧六經總訣

以六經鈐百病。為確定之總訣。以三焦賅疫証。為變通之捷訣。

【秀按】病變無常。不出六經之外。《傷寒論》之六經,乃百病之六經。非傷寒所獨也。惟疫邪分布棄斥。無複六經可辨。故喻嘉言創立三焦以施治。上焦升逐。中焦疏逐。下焦決逐,而無不注重解毒。確得治疫之要。

【廉勘】俞東扶曰:《內經》云、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是指諸凡驟熱之病,皆當從類傷寒觀。蓋不同者但在太陽。其餘則無不同。溫熱病只究三焦。不講六經,此屬妄言。仲景之六經。百病不出其范圍。豈以傷寒之類。反與傷寒截然兩途乎。葉案云。溫邪吸自口鼻,此亦未確。仲景明云伏氣之發。李明之王安道俱言冬傷於寒。伏邪自口內而發。奈何以吳又可《溫疫論》牽混耶。惟傷寒則足經為主。溫熱則手經病多耳。要訣在辨明虛實。辨得真方可下手。平素精研仲景《傷寒論》者。庶有妙旨,此與楊栗山所云。溫病與傷寒。初病散表。前一節治法雖曰不同,而或清或攻。後一節治法原無大異。其言適合。由此觀之。定六經以治百病,乃古來歷聖相傳之定法。 從三焦以治時証。為後賢別開生面之活法。其實六經三焦,皆創自《內經》。姑述發明三焦者。《內經》云:傷於風者上先受。傷於濕者下先受。又曰、燥熱在上。濕氣居中。風寒在下。火游行其間。又曰、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中。旁取之。病在下。取之上。是《內經》論病施治,亦不執定六經也。厥後喻西昌從疫証創立三焦治法。葉長洲從《內經》六元發明三焦治法。分出衛氣營血淺深辨法。吳淮陰乃演其說曰: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恆。治下焦如權。又曰、補上焦如鑒之空。補中焦如衡之平。補下焦如水之注。廉臣細參吳氏條辨峙立三焦。遠不逮俞氏發明六經之精詳。包括三焦而一無遺憾。噫、《通俗傷寒論》。真堪為後學師范。

【榮齋按】《傷寒論》的六經,以証候為骨幹,以治療為主旨;歷來注家,只有唐容川標出六經病的提綱,比較合理。但他解釋六經涵義,仍不能超出諸家牽強模糊的范疇。惲鐵樵先生對於六經的見解,是很突出的。他說︰“六經者,就人體所有之病狀,為之界說者也。是故病然後有六經可言,不病直無其物。”言簡意賅,可以說是一個定義。陸淵雷先生在《傷寒今釋》裡,說明︰六經是病理上的一個分野,它的裡面,包括若干病証。如︰太陽病、則包括太陽經証,太陽腑証,太陽變証;陽明病、則包括陽明經証,陽明腑証;少陽病、則包括少陽經証,少陽腑証;太陰病、則包括太陰純陰証,太陰純陽証;少陰病、則包括少陰協火証,少陰協水証;厥陰病、則包括厥多熱少証、厥少熱多証;每証之下又分為若干細目。這樣有條不紊,綱舉目張的理論,在發揚祖國醫學之今日,實占重要地位。

凡勘外感病,必先能治傷寒。凡勘傷寒病,必先能治陽明。陽明之為病。實証多屬於火。虛証多屬於水。暴病多屬於食。久病多屬於血。

【秀按】傷寒六經並重,而俞氏獨注重陽明者。以風寒、暑濕、濕溫、溫熱。一經傳到陽明,皆成燥火重病。其生其死。不過浹辰之間。即日用對病真方。尚恐不及。若僅視同他病。力求輕穩。緩緩延之,而病多有迫不及待者。俞氏善用涼瀉。故能善治陽明,而名醫之名,亦由此得。其實臨証審病。火化水化。傷食蓄血。 分析極清。即所用方法。輕重合度。非率爾操觚者比。

【廉勘】陸九芝曰:病在陽明之經。雖大不大。一用芩連膏知。即能化大為小。病到陽明之腑。不危亦危。 非用硝黃枳朴。不能轉危為安。病應下。下之安,乃為穩當。勿專認不敢下而致危者為穩當也。語最精審。

凡傷寒証。惡寒自罷。汗出而熱仍不解。即轉屬陽明之候。當此之時。無論風寒暑濕。所感不同,而同歸火化。

【秀按】風寒暑濕。悉能化火。故火病獨多。火必就燥。陽明專主燥氣。故久必歸陽明。 傷寒本無定體。中陽溜經。中陰溜腑。惟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入陰經血分,則少陰為先。

【秀按】《靈樞》病形篇曰:中於面則下陽明。中于項則下太陽。中于頰則下少陽。其中于膺背兩脅亦中其經。 又曰中於陰者常從 臂始。柯韻伯注《傷寒論》云:本論太陽受邪。有中項中背之別。中項則頭項強痛。中背則背強几几也。陽明有中面中膺之別。中面則目痛鼻乾。中膺則胸中痞硬也。少陽有中頰中脅之別。中頰則口苦咽乾。中脅則脅下痞硬也,此岐伯中陽溜經之義。其云邪中於陰。從 臂始者。謂自經及臟。臟氣實而不能容,則邪還於腑。故本論三陰,皆有自利証。是寒邪還腑也。三陰皆有可下証。是熱邪還腑也,此岐伯中陰溜腑之義。至於太陽主通體毫毛。為膚表之第一層。故風寒必首傷太陽。然亦有不從太陽,而竟至手太陰肺經者。以肺主皮毛。《內經》所謂風寒客於人。病入舍於肺是也。手少陰經屬心。心主血。病入陰經血分。自當先傳少陰。然亦有不先傳少陰,而竟至足厥陰肝經者。以肝主藏血。《內經》所謂風氣通於肝。入則發驚駭是也。又云風寒雖入舍於肺。弗治。病即傳而行之肝也,此皆擴充傷寒本無定體之義。故傷寒有循經傳。越經傳。並經傳。逆經傳。首尾傳。各種傳變之不同。

凡勘傷寒。先明六氣。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居中,火游行其間。不病則為六元。病即為六淫。

【秀按】熱指暑言。四時之序。春為風。夏為暑。長夏為濕。秋為燥。冬為寒,皆有外因。火則本無外因。 然《內經》言百病之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則並及於火而為六。病則名曰六淫。蓋以風暑濕燥寒感於外。火即應之於內,則在內之火。即此在外之五氣有以致之。故火但曰游行其間。後賢所以有五氣皆從火化之說也。

【廉勘】氣交之病。未有不因此六者。六氣之病。前哲王秉衡皆主外因。爰述其說曰:傷寒為外感之總名。 仲景《傷寒論》。統論外感之祖書。風暑濕燥寒,乃天地之氣行於四時者也。惟夏令屬火。日光最烈。《內經》云:歲火太過。炎暑流行。明指烈日之火而言。然春秋冬三時之暖燠。無非離照之光熱。因皆不可以暑稱。故軒歧于五氣之下。贅一火字。且其言暑。明曰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是暑賅熱與火二者而言。經旨已深切著明矣,而人之火病獨多者。以風寒暑濕。悉能化火。五志過動。無不生火,則又天氣與人性交合化火之大源也。

【榮齋按】六氣來從四時,四時有溫、涼、寒、暑,萬物以生長收藏。人處四時之中,每一時期有一時期特殊的感覺。春夏和煦,秋冬凜冽,此其常也。反常則病。惲鐵樵先生對六氣有卓越的理解,他說︰“風非空氣鼓動之風,寒非直覺之寒,火非燃燒物質之火。《內經》曰︰風勝則動,寒勝則痛,暑勝則浮,燥勝則乾,濕勝則濡瀉。風寒燥濕乃氣候之名詞,動、痛、濡瀉,乃人體所標著;此必天人相合而後見者。所以六氣者,是人體感氣候之變化而著之病狀也。”

凡勘傷寒。首辨六氣。次辨陰陽虛實。陰証必目瞑嗜臥。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惡寒。陽証必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虛証必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實証必脈盛。皮熱。腹脹。悶瞀。前後不通。

【秀按】此辨陰陽虛實之總訣。 傷寒新感。自太陽遞入三陰。溫熱伏邪。自三陰發出三陽。惟疫邪吸自口鼻。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一經雜見二三經証者多。一日驟傳一二經,或二三經者尤多。

【秀按】傷寒之邪。自表傳裡。裡証皆表証所侵人。溫熱之邪。自裡達表。表証皆裡証所浮越。惟疫邪由膜原中道。隨表裡虛實乘隙而發。不循經絡傳次,亦不能一發便盡。吳又可發明九傳,及熱結旁流。膠閉而非燥結,皆為特識。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陽經之寒變為熱,則歸於氣,或歸於血。陰經之寒變為熱,則歸於血。不歸於氣。

【秀按】傷寒由氣分陷入血分。溫熱由血分轉出氣分。故傷寒多始自太陽。溫熱多始自陽明,或始自少陰。 此即熱歸於氣或歸於血之明辨也。

病無伏氣。雖感風寒暑濕之邪。病尚不重。重病皆新邪引發伏邪者也。惟所伏之邪。在膜原則水與火互結。病多濕溫。在營分則血與熱互結。病多溫熱。邪氣內伏。往往屢奪屢發。因而殞命者。總由邪熱熾盛。鬱火薰蒸。血液膠凝。脈絡窒塞。營衛不通。內閉外脫而死。

【秀按】伏氣有二。傷寒伏氣。即春溫夏熱病也。傷暑伏氣。即秋溫冬溫病也。所伏之氣不同,而受病之體質各異。故治法與傷寒傷暑正法亦異。且邪伏既久。氣血亦鈍而不靈。靈其氣機。清其血熱。為治伏邪第一要義。但人之臟性有陰陽。體質有強弱。故就中又有輕重虛實之分焉。

【廉勘】伏氣溫病。有兼風、兼寒、兼濕、兼毒之不同。伏氣熱病。有兼氣、兼濕、兼燥之不同。惟伏暑之邪。古無是說。至深秋而發者。始見於華氏《指南》。霜未降者輕。霜既降者重。冬至尤重。然竟有伏至來春始發者。由於秋暑過酷。冬令仍溫。收藏之令不行。中氣因太泄而傷。邪熱因中虛而伏。其綿延淹滯。較《指南》所論更甚。調治之法則尤難。非參 所能托。非芩連所能清。惟藉輕清靈通之品。緩緩撥醒其氣機。疏透其血絡。始可十救一二。若稍一呆鈍,則非火閉。即氣脫矣!臨証者不可不細審也。

六經實熱。總清陽明。六經虛寒。總溫太陰。六經實寒。總散太陽。六經虛熱。總滋厥陰。

【秀按】此治六經寒熱虛實之總訣。非博歷知病者不能道。 外風宜散。內風宜熄。表寒宜汗。裡寒宜溫。傷暑宜清。中暑宜開。伏暑宜下。風濕寒濕,宜汗宜溫。暑濕芳淡。 濕火苦泄。寒燥溫潤。熱燥涼潤。上燥救津。中燥增液。下燥滋血。久必增精。鬱火宜發。實火宜瀉。暑火宜補。陰火宜引。

【秀按】此治四時六淫之總訣。風無定性。視寒熱燥濕為轉移。故風寒溫散。風熱涼散。風燥辛潤。風濕辛燥。寒與暑為對待。燥與濕為對待。各宜對証發藥。惟火証獨多。如風寒濕閉郁表氣。郁而化火者。治宜辛溫發散。內傷飲食生冷。遏而化火者。治宜辛熱消導,此二者,皆為鬱火。《內經》所謂火鬱發之也。外感溫暑燥熱。增助內熱成火者。治宜辛涼甘潤。內傷飲食辛熱。致火得熱愈熾者。治宜苦寒消導,此二者,皆為實火。 丹溪所謂氣有餘便是火。《內經》所謂實者瀉之是也。氣不足。致令脾陽郁而成火者。李東垣所謂陽虛發熱也。治宜甘溫以補中氣。少佐甘涼以瀉浮火。腎水虛。致令肝火沖而上炎者。朱丹溪所謂陰虛發熱也。治宜甘平以滋真水。少佐酸辛以泄相火,此二者,皆為虛火。《內經》所謂精氣氣奪則虛。虛者補之是也。若夫鬱火實火虛火之外。 別有一種陰火者,此即陰盛格陽之火,亦即陰極似陽之火。《木華海賦》所謂陽冰不治。陰火潛然者也。其於病也。 雖見種種火象。如面赤戴陽。除中能食。手足躁擾。欲入泥水中坐,而用藥則惟大辛大熱。直破其陰以回陽。 少佐甘鹹。以引火歸元。惟溫熱伏邪。最多假陰火証。如熱壅於上。氣不下行,而見熱深厥深。兩足如冰,或兩手亦冷。確似下寒上熱之証者。切不可誤認為陰火。輒用桂附,而曰迎陽破陰。導龍歸海。以致酷烈胃液。 爍涸腎陰。禍不旋踵。吾輩其審慎之。

傷寒一發汗而表寒即解。溫熱一發汗而裡熱愈熾。故傷寒以發表為先。溫熱以清裡為主。傷寒多傷陽。故末路以扶陽為急務。溫熱多傷陰。故末路以滋陰為要法。扶陽滋陰。均宜側重陽明。

【秀按】傷寒注重寒水。表分實寒。自宜發汗。裡氣虛寒。自宜扶陽。溫熱歸重燥火。初治清裡。末治滋陰。前哲確定之成法。如伏熱發於上焦。虛煩懊憹。與梔豉湯。伏熱發於中焦。乾燥煩渴。與白虎湯。伏熱發於下焦。小便赤熱。與豬苓湯。上焦清宣。中焦清降。下焦清利,此皆清裡之法也。惟滋陰一法。其先後緩急之間。最宜分際清析。但俞氏獨重陽明者。以胃為十二經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也。以余所驗。未經汗下和解者。為陽盛致燥之陽明,以清火瀉陽為急。已經汗下和解者。為陰枯致燥之陽明。以潤燥滋陰為主。滋陰藥之先後宜否。當以此為標準。

邪留氣分。每易疏透。輕則自汗而解。重則解以戰汗狂汗。邪留血分。恆多膠滯。輕則發疹而解。重則解以發 發瘡。

【秀按】氣、輕清也。正虛邪實。邪氣與正氣爭,則發戰汗出而解。正不虛。邪已甚。正氣欲逼邪外出。與邪氣競爭,則發狂汗出而解。邪正俱衰。陰陽自和,則不戰不狂。汗自出而解。邪之從自汗戰汗狂汗而解者以此。至於血、重濁也。邪留血分,則邪氣遏伏甚重。急則從疹 解。稍緩則從瘡瘍解,皆為外解。若邪不從外解而傳裡,則依附胃腸糟粕,必從大便解。傷寒重病然。溫熱伏邪然。時行疫病亦然。

《內經》治傷寒。只有汗下兩法。謂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又云、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治法何等直捷。余謂發表不但一汗法。凡發疹、發 、發 、發痘、使邪從表而出者,皆謂之發表。攻裡亦不僅一下法。

凡導痰、蠲飲、消食、去積、通瘀、殺蟲、利小便、逐敗精、使邪從裡而出者,皆謂之攻裡。

【秀按】此語極為明通。凡邪從外來,必從外去。發表固為外解。攻裡亦為外解。總之使邪有出路而已。使邪早有出路而已。即有人虛証實者。不過佐以托邪之法。護正之方。究當以祛邪為主。邪早退一日。正即早安一日,此為治一切感証之總訣。

邪去正乃安。故逐邪以發表攻裡為先。正足邪自去。故扶正以滋陰補陽為主。古人去病補虛。總不外發表、攻裡、滋陰、補陽四大要法。

【秀按】凡治傷寒,必先去病。病去則虛者亦生。病留則實者亦死。不拘風寒暑濕溫熱疫癘。總以逐邪為功,宜發則發,宜攻則攻。不必論邪之同異。惟四損四不足。如大勞大欲及大病久病後。氣血兩虛。陰陽並虧。名為四損。若感時邪。正氣先虧。邪氣自陷,此為內傷兼外感。凡遇此等。不可以常法正治。當從其損而調之。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揭其腎者益其精。調之不愈者。稍以常法治之。一損二損。輕者或可挽回。重者治之不及。三損四損。化源已絕。枯魄獨存。雖盧扁亦無所施其技矣!若四不足。
(1)氣不足。如氣不足以息。言不足以聽,或欲言而不能。感邪雖重。反無脹滿痞塞之証。
(2)血不足。如面色痿黃。唇口刮白,或因吐衄血崩,或因產後亡血過多,或因腸風臟毒所致。感邪雖重。面目又無陽色。
(3)陰不足。如五液乾枯。肌膚甲錯。感邪雖重。應汗不汗。
(4)陽不足。如四肢厥逆。下利清穀。肌體惡寒。恆多泄瀉。至夜益甚,或口鼻冷氣。感邪雖重。反無發熱燥渴苔刺等症,此為虛中夾實。若遇此等,宜急峻補。虛症補回。感邪未盡。稍從感症法治之。但必辨虛多實多,或標急本急。細參現症脈舌。如虛多實少而為本急者。先補其虛以顧本。實多虛少而為標急者。先去其實以治標。若補後虛症不退,及加變症者危。去邪後正隨邪去。反現脫象者死。

【廉勘】凡時感病。夾脾虛者難治。夾腎虛者尤難治。蓋外感邪氣。多從汗下清泄而外解。若夾脾虛者。脾陽虛則表不能作汗。脾陰虛則裡不任攻下,或得汗矣,則陽氣隨汗而脫,或得下矣,則陰氣從下而脫。即純用清泄。中氣亦不克支持。藥愈涼而邪愈遏。脾氣不得上升。往往中滿便泄。氣怯神倦。卒至自汗氣脫而死。又夾腎虛者。有陰虛陽虛之分。陽虛者。一經汗下清利,則脫絕之症隨見。陰虛者。一經汗下溫散,則枯竭之症隨見。往往邪未去而正氣即脫。到此虛實關頭,必須時時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