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宋 不詳

卷十七 疝論

小兒 疝。由怒啼氣。沖擊腎經。氣下通於陰囊。故令腫大堅硬。又偏腫者。氣乘偏虛而作也。其有水者。腎主水。下通陰。因怒啼氣。腎水隨氣而下作。

海蛤散

治氣擊於下。陰腎腫大而堅硬。
海蛤(三分研) 香子(三分炒香熟) 薏苡仁(半兩) 白朮(半兩) 檳榔(半兩面裹煨)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溫酒調下。早晚乳食前。

又方
治外腎腫硬。漸欲成 。以乾地龍去土盡。為細末。唾調塗之,常避風冷濕地。

勝金桃仁膏

治卵 腫大。桃仁杵去皮尖。為膏敷之。

川楝子丸

治疝氣偏墜,一大一小。
川楝子(去核取肉一錢) 續隨子(去皮淨一錢) 輕粉(二錢)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蔥白湯下。不過十服愈。

荊三棱散

治如前。荊三棱炮。斑蝥去足並翅。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

三香昆布丸 治如前。
薰陸香(三分) 青木香(三分) 藿香葉(去土半兩) 昆布(三分洗去鹹味) 牽牛子(半兩微炒)
上為細末。棗肉和丸麻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牡蠣湯下。

治小兒狐疝。傷損生 。
地膚子(一兩半) 白朮(一兩三分) 桂心(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豆大。酒服七丸。量大小增減。

又方 治如前。
芍藥 茯苓(各三分) 防葵(一作防風) 大黃(各半兩) 半夏 桂心 蜀椒(去目並閉口者一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大豆。每服一丸。日三四。

五等丸

治小兒卵核堅 。或陰卵偏大。 黃柏(炒) 香豉 牡丹(去心) 防風(去蘆並叉枝) 桂心(各半兩)
上同為末。煉蜜和丸如大豆許。三歲兒飲服五丸。

又方 治小兒 。
以蜥蜴二條。燒灰研為末。酒服之。一二歲兒半錢。

治小兒卵腫
以雞翅六莖。燒灰服之。隨在左右取翮。能治陰大如瓠。

治小兒氣
土瓜根芍藥當歸去鬚洗焙。各一兩。 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溫服。量大小加減。

又方
治如前。以三月上除。取白頭翁。去蘆搗之。隨左右偏處敷一字。作瘡。二十日愈。亦治腎癰。

又方
治小兒卵腫。搗牆衣敷上。

治小兒偏 。或氣攻小腹痛疼。
蛇床子為末半兩。馬鞭草取汁一合。相和如膏。塗病處。

又方
治如前。以枳殼去穰三兩微炒。杵為細末。每用煎柏枝至濃汁。調膏濃塗腫處。良妙。

治小兒陰 。腫大不消。
以硼砂一分。以水研化。塗之立效。

治小兒陰 。偏大氣脹。
以雄黃一兩。研極細。甘草一錢銼。同煎湯。淋渫。

又方
治如前,牡丹皮去心。防風去蘆並叉枝。等分為末。每服半錢。米飲調服。無時。

治小兒卒卵腫痛而脹
赤小豆末半兩。桂心末一分。以生牛蒡取汁二大盞煎稠。入二味相和為膏。塗病處。即消。

治小兒陰囊腫痛。虛熱。
以蚯蚓屎。用甘草汁調塗之。

又方
治疝氣腫痛。連小腹如刺。以生射干杵汁服之。亦可作丸服。

又方
治如前。以藜葉煎濃汁一升。煎取七合。每服半合。頓服。量大小加減。

蜘蛛散

治 疝。或腫堅。或偏墜。或大小。時時上下。
蜘蛛十四個炒焦。桂心半兩,共為散。每服一字或半錢。米飲調下。或蜜丸服。

玉粉散

治水 。上下不定。 熟牡蠣粉二兩。炮裂乾薑末二兩。拌勻。冷水調稀稠得所。塗病處。以小便大利即愈。此方若用糊為丸服之。治冷淋膏淋。下痢膿血。及婦人帶下。

陰腫生瘡論

小兒有陰腫及生瘡者。由腎經虛而邪氣乘之。腎氣通於陰。邪搏沖於下。則陰為腫。甚者沖攻以生瘡。又有因風濕外干皮膚。則陰為之癢,搔之以成瘡者。並敘方於後。

桃仁丸

治小兒陰腫。

白蒺藜(半兩炒去刺)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並雙仁者麩炒黃)牡丹(去心半兩)桂心(半兩)郁李仁(一分湯浸去皮炒)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溫酒下。乳食前。

胡連散

治陰腫生瘡。

胡黃連(半兩) 胡粉(半兩) 白礬灰(一分)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油調塗患處。一方只用黃連胡粉等末。香脂油和敷。

又方 治如前。
以人屎或狗屎燒灰敷之。以馬骨或狗骨燒灰研細敷之。

治小兒陰腫
以狐莖炙焦黃。杵細末服之。以蕪青搗敷上。以衣中白魚敷之。以斫取桑白皮汁塗上。

治小兒陰瘡痛癢。搔之黃赤水出。不瘥。
五倍子臘茶等分為末。更入膩粉少許。先以漿水蔥白椒煎湯洗之。帛子拭乾。用藥敷之。

治小兒陰上生癰。瘍醫不能療。 以鱉甲一枚。燒灰研末。雞子白和敷之。

治小兒陰瘡 以黃柏水煮汁。洗了拭乾。白蜜塗之。

治小兒惡毒瘡腫。生於陰髀間。痛牽入腹不可忍。一宿殺人。
以茴香苗葉搗取汁。量大小與服。日二三。其滓敷腫處。冬月無苗葉。取根用。

治小兒陰腫生瘡 濃煎野狼牙草湯洗之。冬月取根用。或搗爛敷之。

治小兒卒然陰腫痛脹。

赤小豆(末半兩) 肉桂(末一分) 生牛蒡根(取汁二盞)
上先將牛蒡汁煎稠。後入二末和膏。敷病處。

治小兒陰腫。虛熱作痛。
以蚯蚓糞用甘草汁調。輕輕塗上。

治小兒陰頭忽生腫瘡。此名尿灰瘡。
以黑豆皮嚼爛敷之。以伏龍肝研末。和雞子白塗之。

又方 治陰頭生瘡。
以蜜煎甘草塗之。若陰頭生瘡。不癢不痛。但潰蝕者。此名下疳瘡。(方具於後)

又方 治陰腫瘍。搔之成瘡。
蛇床子 細辛 吳茱萸(去枝梗各一兩)
上為末。每用一匙。水一大碗。蔥白三莖。煎至數沸。通手淋洗。三五次極妙。

又方 治陰癢生瘡。
胡椒半兩。紫梢花一兩。為粗末。水煎浴洗如前。

又方 治如前。
以黃柏銼碎。煎湯洗浴。

腋氣論

小兒腋氣者。血氣不榮。腋下有孔。一如毛孔而稍大。臭穢之氣。從其中出。若狐氣之臭。故俗呼曰狐臭也,亦有父母遺體相傳者。又有乳養之人而有染著者。今敘方於後。

綠銀散 治腋氣。
銅綠 密陀僧(各三錢) 白芨(一個燒存性九錢)
上為細末。每用半錢。津唾調塗腋下。三五日一次。以效為度。

又方
以輕粉一錢匕。分兩處。麝香酒調一半服之。好酒調一半塗腋下。以不臭為度。

又方
以左桃開通錢五文。火燒通赤。納醋中之。凡七次。杵羅為末。用老生薑一塊。刀背斫斷。將生薑以斫斷處擦腋下。有毛擦不倒者。乃是病也。拔去其毛。以生薑自然汁調藥塗之。屢驗。若些小腋氣汗氣。只以生薑擦塗腋下亦可。

囟門腫陷論

小兒初生。皆有囟門者。藏氣未充。骨髓未完。滋養未備故也。臟腑皆以脾胃為養。兒自生以後。得五殼所滋。則藏氣充而骨髓完。所以兒至能食。則囟門合也。囟門者系於脾胃,聖濟經言。衛囟之天五。五者土也。脾胃屬焉。小兒有囟腫者。由脾胃不和。冷熱不調。或怒啼飲乳。或喘急咳嗽,致陰陽氣逆。上沖而囟腫也。熱則腫而軟。冷則腫而硬。又有囟陷者。或因瀉痢。或小便頻數。或曾服清藥以利小便。或本怯氣弱。或別病纏綿。 皆使臟虛而不能上榮於囟。故令囟陷也。此皆小兒惡証。得愈者鮮矣。

治小兒囟腫軟
以青黛冷水調敷之。及兼服化毒丹。方已具前。

治小兒囟腫硬及陷。
干熟地黃(八錢焙秤) 山茱萸(去肉) 乾山藥(各四錢) 澤瀉 牡丹皮(去心) 白茯苓(去皮各三錢)
上為末。煉蜜和丸綠豆大。三歲下者三五丸。溫水化下。空心兼服錢氏益黃散。

治小兒囟陷
以狗頭骨炙黃杵末。雞子清調敷。

滯頤論

小兒滯頤者。脾冷所致也。脾之液為涎。脾冷則不能約製。故涎 常從口角流出。滯漬於頤頦。浸久生瘡。名曰滯頤。

治小兒滯頤,涎從口出。浸漬頤頦。口角下生瘡。 以桑白皮汁塗口中。

又方
治如前。以東行牛口中沫。塗兒口及頤上。

治小兒口角下黃肌瘡
以 羊鬚燒灰。和臘月豬脂敷上。以羊角燒灰。和臘豬脂敷上。

溫脾丸

治脾冷多涎。流漬頤下生瘡。
丁香 木香 半夏(用生薑六兩同杵碎炒黃色各一兩) 青皮(去穰) 白朮 乾薑(銼碎微炒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黍米大。每十丸。米飲下。無時服。

溫脾散

治如前。

丁香(一兩) 肉豆蔻(面煨裹) 半夏(白礬水浸去滑炒黃) 白朮 乾薑(炮) 人參(去蘆) 甘草 (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八分。生薑二片。煎至五分。去渣溫服。食前。

又方
治口中涎出。流漬頦下不干。以白羊屎納口中。服前藥,仍更洗瘡淨。以燒餳末敷之。

腸癰論

小兒腸中有癰瘡者。由寒熱之氣搏於腸間。氣血結滯而生也。其候食少。腹中痛悶。小腸微強者是也。

治小兒腸生癰瘡 以鯉魚腸煮令食之。

針刺誤傷論

小兒有因動作。誤被針刺骨刺竹木簽刺傷而入肉。或已折在內不出者。敘方於後。
象石 以白梅肉爛杵。和象牙末敷上,若針傷。即以象牙屑水調敷之。或以磁石末敷之。仍更以瞿麥為末。 水服方寸匕。或煮汁飲之。日三。

又方
以松脂如乳香者末敷之。帛裹三五日。不覺而出落。

諸物梗喉論

小兒有誤吞諸物在喉中。不能下。不能出。妨礙飲食。氣出不快。甚者塞刺疼痛。霎時不任。便致危殆。 磁石 治誤吞針刺喉中。以磁石如棗核大。磨令光。鑽作竅子。以線穿系定。令兒含之。針則自出。若誤吞錢者。用棗大。

又方
治誤吞竹木入喉。燒秤錘通赤。漬酒飲之。

又方
治誤吞金銀銅鐵錢物。在喉中不下。以南天燭根燒灰研細。熟水調服一錢。立下。

通氣散

治如前。及治鉤繩之類在喉。 鵝毛(一錢燒灰) 磁石(一皂子大塊) 象牙(一錢燒存性)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新水調下。

又方
治誤吞金銅銀鐵錢等物。在腹內不下。以鍛石一皂子許。硫黃半皂子許。同研為末。酒服之。

又方
治如前。以胡粉一兩。水調分服。量大小加減。

又方
治魚骨鯁喉不下。以 砂少許。口中咀嚼咽之。立下。

又方
治如前。以故魚網覆頸項則下。未可。煮汁飲之。立下。

又方
治如前。以鸕 毛燒灰。水調服。量大小與。

又方
治一切諸般骨刺。竹木簽刺。梗不下。于臘月取鱖魚膽。北檐下陰乾。每用少許。酒煎化。溫呷。得逆便吐。梗乃隨出。未吐再服。其梗刺雖咽在腹內。久痛黃瘦者。服之亦出。極妙。無鱖魚,取青魚鯉蠡魚膽亦可。並治喉痺。

又方
治桃李果梗喉。以狗頭煮湯。摩頭下。

又方
治一切諸物梗喉。以瞿麥為末。水調半錢。或一錢服。

大聖玉屑無憂散

治諸物梗喉。及一切咽喉諸病。解毒治百疾。

玄參(去蘆)貫眾 白茯苓(炒黃)縮砂仁 滑石 荊芥 川黃連(去鬚)山豆根 甘草(炙) 硼砂(各半兩)寒水石(三兩火埋土中出火毒七日)
上同為末。每用半錢。抄口中。新汲水一口咽之。治誤吞叫子骨刺棗核金銀銅鐵瓦石麥稻針刺等諸物梗喉。及治咽喉一切諸疾。喉痺乳蛾等疾。又解巴豆杏仁諸藥之毒能殺人者。又治蛇蠍諸蟲咬蜇。毒氣入腹。並心腹脹滿。脾積症塊,風涎奶癖。他藥不能治者。但服此藥。立見效驗。能潤三焦。消五殼。除九蟲。益五臟。辟溫疫。無所不治。

治小兒一切珠 錢等梗喉 以銅弩牙燒赤。納水中。放冷凍飲料之。

疣子論

小兒有附貼皮膚生核。如麥豆大。其色與皮肉無異。謂之疣子。有一兩個生者。又有數個連續生者。割破其裡。狀如結筋。亦有微血。與肉相似。此由風邪客搏。血氣變化所生。又有一種。初生核小。日久漸長。滋益而大。名曰瘤子。亦由邪搏血氣變化所生。久則氣血順活。故漸長大也。今敘方於後。以針或小刀子決疣子四面。微微血出。取患瘡人瘡中膿汁敷之,莫得近水。三日外膿潰。其根動自落。以白粱米粉于銚內炒令赤色。用眾唾相和敷上。濃一寸許。即消。

治疣子連續生十數個者
以艾炷一枚。如麥豆大。灸最生者一個。名疣母。余即自消。核大者稍增艾炷。

治瘤子
以稻科上花蜘蛛十餘個。取頓于桃科子枝上放之。候絲垂下。取東邊捻為線子。系定瘤子上。七日後和換。其瘤自落。沈興宗待製有老母病瘤如拳。用此法系之。至三換。遂乾落。于枕畔得之。一似乾栗。

諸蟲咬蜇論

小兒有為諸毒蟲咬蜇者。多於夏熱之時。取涼解脫。就地坐臥。忽然誤有觸遇。因被咬蜇,其痛不可忍。直至終夜乃歇。甚者連引一邊。痛無少止。又有毒瘤。瘡中腫潰苦楚。或有蟲因臥誤入耳中不出者。並敘方于後和。

治蛇咬所傷
以生豬血調雄黃末敷之。如倉卒間只用豬血亦效。若獨用雄黃即不驗。以冷水先洗瘡了。 乾。用茱萸一合。水半碗。研取汁服之。將渣敷瘡上。

又方
用酒調茱萸末服之。油調末敷瘡上。

治蛇咬毒氣內攻。腫痛不任。
以人屎濃敷之,用綿裹即消。 以白礬雄黃等分研末。于刀頭上爆令熔。便滴瘡上。即自瘥。

治蠍蜇 以吃勒藤。令患人自嚼爛塗之。以乾薑。令患人自嚼爛塗之。

治蜈蚣咬 以醋磨生鐵汁塗之。亦治蜘蛛咬。以獨頭蒜磨咬著處。痛止為度。以活蜘蛛一個。安口在咬著處。則自然吸咽其毒。痛乃即滅。至蜘蛛肚脹時放之。別取如前用。不爾。則直脹死。不休恐傷生命。故放之。
又將用過蜘蛛放水中。即解其毒。不死。

治蜘蛛咬 以活蚯蚓入蔥葉筒中。緊捻兩頭。勿令泄氣。頻頻搖動。則自然化為水。滴在咬著處,又治蚰蜒入耳不出。點藥滴入。即化為水。

治壁鏡咬 以生薑汁調皂角末塗之。破者取烏梅肉貼。

治蚰蜒入耳 以釅醋灌耳中。即出。以小蒜汁灌之。以驢乳汁灌之。以龍腦大豆許。線系。左入塞右。右入 塞左。立效。以香油灌之。

又方
治如前。 道人頭(未詳) 楝葉 車前子(各等分)
上為末。唾調置耳門中。則自出。傳方人直尋蚰蜒自送入耳。用此藥試之乃出。

治百蟲入耳 以椒末醋調灌耳中。如行十里久。自出。以豬肉炙香熟。掩耳。蟲聞則出。

又方
治如前。白礬雄黃各半兩。研為細末。生油調成膏。用皂子許塞耳。蟲自出。

撲墜損傷論

人之血氣。循身周流而無停止。小兒有因落床。或從高墜墮。或打撲損傷。致血氣失度,隨損處停留。或流行入腹。瘀蘊不散。致羸瘦痿黃。時作疼痛,嗇嗇微寒。翕翕微熱。重者有至筋傷骨損。舉動不能。敘方於後。

蒲黃散

治小兒因打撲墜墮。血氣停滯。或敗血入腹不散。作疼痛。寒熱羸瘦痿黃。
蒲黃 當歸(去鬚洗焙) 生乾地黃(各一兩) 琥珀(另研) 赤芍藥 桂心(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溫服。無時。

茯神丸 治如前。
茯神(去心內木) 當歸(去鬚洗焙)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人參(去蘆) 黃芩 龍膽草(去蘆) 桃仁(湯浸洗去皮尖並雙仁者麩炒香熟研細後入各半兩)
上為細末拌勻。煉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用生地黃汁少許。同酒送下。無時。

三黃散

治小兒因損傷。敗血不出。但傷不斷者。服之立效。 黃連(去鬚半兩) 黃芩(三分) 甘草(半兩) 玄胡索(去皮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分。用童子小便半小盞。酒三分之二,同煎四五沸。熱服。取下惡物。立瘥。

靈龜散

治撲墜。內有傷損。當歸去蘆洗淨三分。白芷漏蘆去蘆各半兩。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食前。

又方
以生地黃不拘多少。杵爛絞汁。用溫酒調服。量大小與之。其效如神。如內損。熱血沖心。甚者氣絕不認人。下咽即醒。取下惡物。遂好。

沒藥丸

治撲墜損傷。骨節疼痛。或已可而有時發作。痛不可忍。時發赤腫。數服立效。永除根本。
沒藥 澤蘭葉 香白芷 骨碎補 草烏(去皮尖) 破故紙(炒) 敗龜(酥炙黃) 虎骨(塗酥炙黃) 續斷 白頭翁(去蘆) 烏金石(各一兩) 自然銅(燒赤醋淬過七次二兩)
上為細末。醋糊丸桐子大。焙乾。醋磨濃墨為衣。生薑溫酒下三五丸。筋骨損者。用虎骨散貼之。

虎骨散

虎骨(酥塗炙黃一分) 金毛狗脊(去毛一兩) 穿山甲(一兩燒) 骨碎補(一兩)
上為末。以倉米煮粥。臨熟。更入米醋煮如糊。攤紙上。然後摻藥在上。包裹貼損處。如大段損折。即以杉夾正。不過三上。即安。此二方屢用大效。亦治大人。

四黃散

治落床墜地。瘀血在腹。陰陰寒熱。不乳啼哭。
蒲黃 大黃 黃芩(各十銖) 黃連(去鬚十二銖) 麥門冬(十銖) 甘草(八銖) 芒硝(七銖後入)
上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內硝令烊。看大小分服。羸瘦者忌冷食。大小便血。即愈。

藥毒論

小兒腸胃怯弱。臟腑嫩軟。血氣未壯。因服藥不勝其味之毒。致煩躁悶亂。或口舌麻木。或如針刺。甚者痢。有致血也。

玄胡索散

解諸藥毒。煩躁悶亂。吐痢嘔血。

玄胡索(去皮一兩) 甘草(生) 白礬(生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半錢。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渣。放溫服。時時呷。

礬茶散

治諸藥毒。煩躁。口舌麻木。或如刺痛。

草茶(一兩) 白礬(一兩。)
上為末。每服半錢或一錢。汲新水調下。立解。

又方
解百毒藥。以白扁豆為末。水調一二錢服。以出了蠶者故紙燒灰細研。冷水調下半錢。頻服。

龍腦散

治藥毒吐血。如神。

大黃(蒸)半夏(湯洗七次薄切薑汁浸一日焙)甘草(炙)金星石 銀星石 寒水石 禹余糧(火醋浸七次) 不灰木( )青蛤粉(各半兩青蛤粉即青黛)
上為細末。入細研龍腦末一字拌勻。每服一字或半錢。新水調下。錢乙更有甘松藿香葉末各一錢。減大黃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