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宋 不詳

卷十三 諸蟲論

經言人臟腑中有九蟲。內三蟲偏能發動為病。人臟腑實強。則不能為害。若臟腑虛弱。則隨蟲所動而生焉。故經亦別立三蟲之名。一曰蛔蟲。(又曰長蟲)居胃脘之間。動則令兒吐青白沫。或吐青水。心腹刺痛。若蟲貫心者即死。二曰蟯蟲。居洞腸之間。多則發動為痔蝕。瘡疥痂癩。三曰寸白蟲。居腸胃之間。動則損人精氣。令腰腳痛弱。更有一蟲。形若細絲。或如馬尾。故俗呼謂之馬尾蟲。此蟲不拘九蟲之數。或云。飲食中誤咽油發所變。亦居胃中。動則令兒腹中攪刺發痛。不可忍受。小兒蟲動者。多病於諸病之後。臟腑虛弱故也。患疳勞吐瀉者尤甚。錢乙論小兒蟲動之証。面白。心腹痛。唯是口不吐沫。及無清水出也。故乙又言心腹痛而吐者。蟲痛也。心腹痛而不吐水者。冷痛也,但吐水不心腹痛者。胃冷也。又蟲痛亦與驚癇証略略相似。但目不邪。手不搐也。以此別之。則無誤矣。乙治蟲痛者。用安蟲散。然世人用治蟲之藥。多于臨臥服之。並無日分。故多不驗。唯于每月初四五日間。在五更時服之。至日午前。蟲盡下矣。後以平調藥一兩服和之。不可多也。凡蟲在人腹中。每月上旬頭向上。中旬橫之。下旬頭向下。是以中下旬服藥。則不入蟲口。所以不驗也。亦如牛馬生子。上旬生者行在母前。中旬生者並母而行。下旬生者行在母後和。又如貓之食鼠。上旬則食前段。中旬則食中段。下旬則食下段。此物理之自然。莫不知也。然蟲痛極者。雖不貫心。亦能斃人。昔錢乙治辛氏女五歲病蟲痛。他醫以巴漆砂之屬治之不效。至五日外。多哭而俯仰。臥睡不安。自按心腹。時大叫。面無正色。或青或黃。或白或黑。目無光而慢,唇白吐沫。至六日胸高而臥轉不安。召乙至。詳而視之。用蕪荑散三服。見目不除青色。大驚曰。此病大困。若更加瀉。則為逆矣。至次日見辛曰。夜來三更而瀉。乙于瀉盆中看如藥汁。以杖攪之。見有藥丸。乙曰此子肌濃,當氣實。今証反虛,不可治也。何以然?師曰。脾虛胃冷則蟲動。今目青,此肝乘於脾。又更加瀉,知其氣極虛也,而藥丸隨糞下。即脾胃已脫。兼形為癖症。乃食飲所作。經言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乃五臟所生。其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氣之所聚名曰聚。乃六腑所成。其發無根本。其痛無常處。是以積聚皆氣之所為也。癖症者。其始因脾胃虛冷。乳食不化。而以成傷。不為早治。停滯留結。乃成癖症也。癖者邪癖也。所居在脅下。症者正証也。所居在腹中。皆有其形。或長或短。或塊或片。其狀不一。皆堅硬作痛。其因乳得者。名曰乳癖症。俗云奶癖者是也。其因食得者。名曰食癖症。其因水漿得者。名曰水癖症。若因按之或因轉動時。自有聲響者。此乃水癖症也。是以癖症皆飲食所作也。故小兒常當節適乳哺。調順寒溫。若少失保衛。則病從而生矣。如或乳哺不時。寒溫失宜。則脾胃不和。氣不調順。其候口頻撮。面白無精光。口中氣冷。不思乳食。便當以藥和之。若不即治。則成胃冷。其候乳食不化。或但吐水。急當用藥溫之。又不與治。則脾胃浸以成虛。其候面白色弱。腹痛。口吐痰沫白綠。急當用藥溫補。若下痢者。更與調養。其中病不相應。故知死病。後和五日昏篤。七日而死。錢乙用方。本集載之。學人當以此為法爾。今除疳勞蟲動者。已具于疳疾門之下外。諸蟲之方。敘而具後和。

使君子

治蛔咬心腹疼痛。以使君子火煨熟。去殼與食。以殼煎湯送下。

紅桃散

治蛔咬心腹痛。發渴有時。

風化鍛石(一兩燒赤細研為末)朱砂(一錢細研為末水飛)
上拌勻細。用飯飲一大盞。入艾三五葉,煎二三沸。看多少,調一字或半錢與服。但少用,多則難吃。

龍膽湯

治蛔蟲攻心。其痛如刺。吐出清水。以龍膽草一兩銼碎。水二盞。煮取一盞。去滓。隔宿不食。至五更頭頓服。量大小與。

三角散

治如前。于七月七日。採蒺藜子不拘多少。陰乾為散。每服半錢或一錢。飲服日三。量大小加減。無時。

木香桃仁丹

治蛔攻心。痛不可忍。

木香(一兩)桃仁(湯浸去皮尖並雙仁者麩炒香熟一兩)檳榔(一分)鶴虱(一兩揀淨)黑狗脊(一兩)苦楝根白皮(半兩)
上為細末。豬膽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麝香湯下。無時。

奪命丹

主治如前。病至危困者。

野狼牙草(一兩) 蓄(一兩)苦參(一兩)雷丸(半兩)薏苡仁(半兩)鶴虱(半兩)
上為細末。糯米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生地黃汁下。無時。

乳香丸

治蟲動心腹疼痛。

乳香末 青皮(去穰炒黃為末各一分)槐花(半合炒末)風化鍛石(研細半兩)
上為末勻細。每服半錢。槐花湯調下。無時。

干漆散

治如前。

干漆(炒煙盡一錢)使君子仁(二七個)蕪荑(去扇六十片)楝根白皮(取東邊者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沙糖熟水調下。二三歲半錢。四五歲一錢。無時。

楝皮汁

治如前。取楝根皮。削去外蒼皮不用。只用白者。以煮濃汁。量大小與服。

抵聖散

治如前。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二兩。白蕪荑去扇半兩。為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取半盞。放冷。待發時服。量大小加減。無時。

勝丸子

治如前。

龍腦(研)蘆薈(研)麝香(各一字)牛黃(半字研)胡黃連(半錢末)
上為末。同研勻。熊膽和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生米泔水化服。無時。

又方
以檳榔生為末。用東引石榴根煮湯調下。量大小與服。或半錢一錢。治寸白蟲神效,上旬空心食前服之。

治小兒蛔蟲動作
以楝實一枚。煮濃汁。納孔中。亦治蟯蟲。以槐子杵爛納孔中。亦治蟯蟲。

治小兒寸白蟲
以桃葉杵爛。絞汁服之。

雷丸散

治小兒三蟲。雷丸川芎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之。日二服,無時。

胡粉牛黃丸

治小兒蛔動。腹內時時疼痛。

胡粉(三錢)牛黃(一錢)麝香(一錢)
上同研為末。用豬膽一枚取汁。浸蒸餅和丸綠豆大。五歲兒溫水下七丸。以意加減。無時。

又方
治如前。以葶藶子一分。生為末。水三合。煎取一合。一日服盡。以薏苡根煮汁作糜食之。甚香而效。

治蟯蟲內嚙。心腹疼痛。以鶴虱為細末。用肥豬肉汁調服。五歲兒服二合。蟲出便止。更以意加減。

治蟯蟲及蟲攻蝕。下部癢痛。以 蓄一把。水一升煮熟。五歲兒空腹服三二合。乳食前。

治蟯蟲攻蝕下部 以胡粉雄黃各一分。同研為末。每以少許敷下部。

補胃膏

治如前。痛甚不可忍。啼哭不止。 良薑(一兩微炒) 肉桂(去粗皮一兩) 肉豆蔻(面裹煨半兩) 干漆(炒煙盡半兩) 烏梅肉(半兩炒乾)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雞頭子大。每服一二粒。米飲化下。無時。

香雷散

治如前。

雷丸 鶴虱 苦楝根皮 白蕪荑(去扇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用生豬肉煮淡湯調下。無時。

化蟲丸

治蟲咬。腹中攪刺疼痛。

蕪荑(去扇一分) 檳榔(二錢) 川鶴虱(一分)
上為細末。豬膽汁和丸麻子大。每三歲五丸。五七歲十丸。陳米飲下。無時。

川楝丸

治胃寒蟲動。心腹疼痛。及上中下焦因虛而蟲動。

干漆(三分炒碎煙出盡) 雄黃(一分研水飛) 巴豆霜(一錢)
上為細末。糊丸黍米大。每服五七丸。量大小加減。取東引石榴 根煎湯下。痛甚者煎苦楝根湯。或煎蕪荑湯下。

蕪荑散

治上中二焦虛。及胃寒蟲動。心腹刺痛。危惡証候。與驚癇相似。 白蕪荑(揀淨) 干漆(炒煙盡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米飲調。發時服。兒大者一錢。無時。

五靈脂散

治蟲動攻心痛欲絕。

五靈脂(去沙石末二錢) 白礬(枯半錢)
上拌勻。每服一錢或半錢。水八分。煎至減半溫服。當吐蟲出。

綠礬丸

治腹中有蟲。愛貪生物。以綠礬不拘多少為細末。豬膽汁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無時。

蜂窠蛹子

治腹有諸蟲。口中吐出。以蜂窠中蛹子與食之。

檳榔散

治寸白蟯蛔諸蟲。 檳榔(一個) 木香(一錢)
上同為末。每用一錢。煎楝根白皮湯調下。如楝根赤者不堪用。用即害人。須在月初四五日間。至五更頭。先嚼肉脯一小片。只咽其汁。少頃服藥。至日午前蟲下。勿登廁。但用盆子。或在淨地上。庶見取下蟲多少也。一服永絕根本。且食粥一二日。不須服補藥。忌生冷硬物五七日佳。

碧金散

治寸白蛔蟯諸蟲。隨時大便糞下。

苦楝根皮(一兩微炒銼) 鶴虱(半兩揀淨) 檳榔(半兩) 豬牙皂角(三鋌燒灰) 使君子仁(半兩以上先末) 青黛(半兩研) 麝香(一分研)
上拌勻細。每服一錢,淡豬肉湯調下。無時。

化蟲丹

治數歲上食肥甘物多而蟲動。

鶴虱(一兩揀淨) 檳榔(一兩) 苦楝根皮(一兩以上先末) 胡粉(半兩研) 白礬(半兩研)
上為細末拌勻。麵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溫漿水入生油一兩點。攪勻送下。無時。

黑金散

治蟲煩擾亂。服之煩已。得睡為驗。

干漆(一兩) 肉桂(半兩) 草豆蔻仁(一分) 石榴根(三錢) 雄黃(一分研) 上都于一瓦器中燒存性。研為極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研麝香少許。煎粟米飲調下。

黃金散

專治吐痢後蟲動。

干漆(一兩揀煙盡) 白蕪荑(去扁半兩) 肉豆蔻(面裹煨去面半兩以上先為末) 雄黃(三分研水飛)
上研拌勻細。每服半錢。煎蔥白湯入生油一二點同調下。須調令勻。熟即得。如藥冷。再上火溫服。不拘時候。

胡粉丹

治蟯蟲發動。甚者成痔漏 疥。

大棗(五十個蒸熟取肉去皮核) 水銀(半兩二味同研勻細成膏) 胡粉(一兩研) 雄黃(半兩研水飛)
上同入棗膏研勻。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煎苦楝根湯送下。無時。

皮散

治蟯蟲耗損氣血。已成痔者。

皮(一兩燒灰) 鱉甲(一兩酥炙黃去裙 ) 蛇蛻皮(一兩燒灰) 露蜂房(半兩燒灰)
上為細末。入麝香末一錢拌勻。每服半錢。米飲調下。無時。

棕櫚散 治如前。

棕櫚(一兩燒灰) 荊芥穗(一兩) 側柏(一兩炙黃) 牛膝(去蘆半兩) 枳殼(去穰麩炒黃半兩)黃(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米飲調下。乳食前。

神蟾穀精丹

治諸病有蟲下如絲。或如馬尾。甚者便至危殆。

干蟾(三枚五月五日取者酥炙黃) 穀精草(三兩入一瓶內鹽泥固封慢火 通赤) 胡黃連(半兩) 皂角(三寸燒灰) 瓜蒂(半兩) 母丁香(半兩以上先為末) 粉霜(一分研) 蘆薈(一分研) 麝香(一分研)
上同拌勻。以豬膽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溫米飲下。無時。

食氣積癖論

小兒積聚癖症者。其証不同。積聚乃氣之所患。又不與治。脾胃既已虛冷。飲食先已不化。乳哺再稍失宜。 即便乃成傷也。其候身體壯熱。口中氣溫。面黃腹脹。目無精光。或白睛多。喜睡。四肢垂 。畏食肚熱。大便 酸臭。或為吐瀉。水穀不消。須宜穩藥克化。不可便行 藥取轉。小兒氣實。脾胃壯者。患之有漸。若氣怯脾胃弱者。但稍失調養。便成傷也。昔錢乙治黃承務子二歲。因傷食而瀉。他醫與止之,十餘日便青白。乳不消。身涼。加哽氣昏睡。醫謂困篤而召乙。乙先與益黃散補肺散。三日而身溫不哽氣。後以白餅子微下之。複與益脾散。而痢止得安。或問何以其然。乙曰。此本脾虛傷食而作痢。初不與下之。留連十餘日。上實下虛。脾氣弱則引肺亦虛。脾肺子母故也。今先補脾府。病退身溫。不哽氣是也。然後下其所傷。又問既有所傷。何不先下而後補。乙曰。糞青白為虛冷。若先下之。必大虛也。故先實而後下。則不虛矣。後更與補之乃安。此乃治所傷也。若傷重而不與急治。則停滯留結而為癖症。其候與食傷相似。而更加困重。及一向不食。但微飲少乳。或渴而飲水。時作寒熱。亦與潮熱相似。昔錢乙治曹宣德子三歲。病面黃時發寒熱。不食而微飲乳。及飲水不止。眾醫以為潮熱。用退熱藥不愈。又用止渴藥反吐。請乙至。乙曰。此乃癖也。與白餅子下之。後和補脾。乃以消積丸磨之。果愈。或問何以故。乙曰。不食但飲水者。食伏於胃脘。內不能消。致令發渴。服止渴藥吐者。藥沖於脾。氣逆不得下故也。下之乃愈。又錢乙論小兒癖症。由乳食不消。伏在腹中。乍涼乍熱。飲水不止。或喘而嗽。與潮熱相似。不早治之。必成疳勞。以其有癖症。則令兒不食。致脾胃虛而發熱。故引飲也。飲多則蕩滌腸胃。亡矢津液。脾胃不能傳化水穀。脈沉細。益不能食。遂漸羸瘦而成疳也。錢乙所用之方。本集載之。及脾胃虛冷。米谷不化下痢者。已具於前瀉門之下外。合用諸方敘後和。

半兩丸

治五積六聚。巴豆去皮。大戟銼碎各半兩。二味同入銚內。油炒焦黃為細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丸。量虛實大小加減與服。臨臥米飲下。乳食前。

三棱汁

治諸氣積氣聚氣癖。以京三棱取汁。作羹粥米面任為。與乳母食之。每日取棗大與兒吃。大者漸加之。又治十歲以下至百日。無辜疳癇諸癖。神妙大效。功不可述。

三棱煎丸

治氣積氣聚氣塊癖。水氣奔豚。腎余五嗝五噎。及一切氣滯凝結。

京三棱(炮) 蓬莪朮(炮各四兩洗淨) 芫花(一兩去枝梗)
上將前二味入瓷瓶內。以米醋五升浸滿。封閉瓶口。用炭火攢煮之。度量微乾時取出。以余醋炒芫花。至醋盡藥乾為度。同前二味銼。焙乾為末。醋煮糊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生薑鹽湯下。乳食前。更量大小加減。

薑橘丸

治乳哺失宜。脾胃不和。以好陳橘皮不拘多少。極陳者尤妙。洗淨去白。焙乾為細末。每五兩入生薑末三兩和勻。煉蜜丸麻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無時。更量大小加減與服。

調中散 治乳哺冷熱失宜。脾胃不和。

木香(一兩銼) 人參(去蘆一兩) 青皮(去穰一兩) 丁香(半兩) 白朮(半兩) 白茯苓(半兩) 大腹皮(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薑三片。煎至五分。去滓服。無時。

益胃丹 治如前。

當歸(去蘆洗焙) 木香 白朮 沉香(各半兩銼) 白芍藥(銼) 人參(去蘆銼) 蓬莪朮(炮銼) 縮砂仁(各一分)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麝香湯送下。無時。

楠木汁

治胃冷。正氣。以楠木皮煎汁服之。

益兒丸

治胃冷氣不和。食不消化。亦治疳氣。 神曲(炒黃) 白蕪荑(去扇炒各一兩) 宣連(去鬚二兩) 陳皮 木香(各半兩)
上為細末。豬膽汁和藥末成劑。再入膽內系口定。以漿水煮數沸。取汁和丸綠豆大。 每服一二十丸。米飲下。腹脹木瓜湯下。無時。(一方有沒石子蘆薈各一兩)

益脾散

治脾胃虛冷。腹痛不利。全不入食。

陳皮(一兩) 青皮(去穰半兩) 訶子肉(半兩) 甘草(半兩銼炒) 丁香(二錢) 乾山藥(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二片。棗一個。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消食丸

治傷飽乳食不化。壯熱腹脹疼痛。

木香(半兩) 枳殼(去穰麩炒黃) 當歸(去鬚土) 代赭石(火 紅米醋淬不計遍數以手捻得碎為度) 朱砂(研水飛各半兩) 巴豆(一分取霜)
上為細末。糊丸黍米大。一歲兒一丸。溫水下。乳食前服。

大麥面

治乳食過飽。煩悶腹脹。但欲睡。以大麥生面水調服一錢。如無。麥 亦得。如無。只用白面炒微香。調服一錢。小兒食不知飢飽。但燒鼠屎二枚。為末服之。

香橘丸

治宿食不消痰滯。

木香 陳橘皮(各半兩) 牽牛子(炒黃取末一分) 白朮(一分) 草豆蔻仁(一分面裹煨) 薑黃(一分)
上為細末。滴水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蔥白湯下。大小便秘澀不通。乳食前服之。

惺惺丸

治宿食不化。心腹脹滿。身熱不思乳食。

青皮(溫湯浸軟去穰焙乾一兩) 胡黃連(一兩) 蓬莪朮(一兩炮) 巴豆(取霜半錢)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黍米大。每服三五丸。乳汁下。大者白湯下。量大小加減。乳食前。

國小麝煎丸

治宿滯不化。滿悶身熱。

烏梅(一個去核) 巴豆(二個去殼並心膜) 丁香(三個) 胡椒(四個)
上為末。醋糊為丸芥子大。每服三四丸。米飲下。臨臥。

消乳丹

治傷乳凝滯。能磨積化疳。大妙。

蝦蟆(十個燒灰) 木香(一兩) 蓬朮(一兩炮) 青皮(一兩去穰) 青黛(一兩) 肉豆蔻(面裹煨 去面一兩) 膩粉(二錢) 續隨子(一分炒)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七丸。乳汁下。無時。

蠍梢丸

治乳食所傷。涎痰壅滯。諸般積聚。急驚食癇。

黑鉛(二錢以水銀二錢結沙子) 輕粉(二錢) 粉霜(二錢) 天南星(一分) 木香(四錢) 白丁香 (四錢炒) 青黛(二錢) 全蠍(二錢去毒) 乳香(一錢) 巴豆霜(半錢) 滑石(二錢) 麝香(半 錢) 腦子(半錢)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七丸。乳汁或米飲下。治驚風搐搦者。更入天麻白附子各二錢。此藥與 千金紫丸同。然為效更速。

大真珠丸 治如前。

滑石末(三錢) 輕粉(三錢) 半夏曲末(二錢) 天南星末(二錢) 全蠍(七個) 巴豆(十四個去皮膜出油取霜)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蒸餅和丸綠豆大。一歲兒一丸,蔥湯送下。乳食前。

小真珠丸

治宿食凝滯不消。乳癖積聚。大小便秘澀。腹脹氣痞。取磨虛中之積。

木香 白丁香(直者) 丁香(各半錢) 滑石末(二錢) 巴豆(十四個去皮膜水浸一宿研細爛) 輕粉 (半錢留少許為衣)
上細勻。以濕紙裹陳米飯燒。取中間軟者。和丸麻子大。一歲兒一丸。炮皂子湯放溫送下。挾風熱秘澀難動 者。先服涼藥一服。乳癖者。量虛實加減丸數。隔日臨時更服。

蔥湯丸 治諸般積癖。腹脹腮腫。

天南星末(二錢) 白附子末(二錢) 滑石末(二錢) 全蠍(七個) 輕粉(二錢) 朱砂(一錢半研) 巴豆(十四個去皮心膜出油盡取霜)
上為末。麵糊和丸黍米大。每服三五丸。蔥湯送下。臨臥服。

水晶丹 治一切積癖。及百物所傷。

天南星(一錢) 滑石(一錢) 水銀粉(半錢) 蕪荑仁(去扇半錢) 巴豆(十四個去皮膜取盡油留 霜)
上為細末,爛飯和丸綠豆大。每服二三丸。生蔥湯送下。服時須令空心。不可與乳食。俟稍飢。臨臥服。痢 過。忌生冷粘膩硬食果子等物。以藥補之。

北亭丸

治一切積癖。黃瘦吐食。 北亭(一錢末疑即北庭砂) 朱砂(一錢末) 膩粉 牙硝(一錢) 巴豆(二十一個取霜)
上同勻細末。用蒸餅劑裹藥煨熟。去焦硬者。取中心軟處。近藥潤者。用藥和劑。如硬。滴入水得所。丸綠 豆大。每一歲兒一丸。荊芥湯下。乳食前。

消堅丸

取積癖。下交奶隔實。消食乳癖。

砂(一錢末) 水銀沙子(兩皂子大) 明膠(五錢末) 巴豆霜(一錢) 輕粉(一錢) 細墨(少許)
上同為細末。麵糊和丸麻子大。一歲兒一丸。倒流水下。食後。

神妙丸

取虛中積滯。化痰涎乳癖。

白丁香(半錢) 朱砂(一錢水飛) 澱粉(半兩) 粉霜(一錢半) 輕粉(一錢) 麝香(少許)
上為末。粟米飯和丸黍米大。捻作餅子。火炙紫色。粟米飲下一餅。乳食前。

妙香丸

取虛中積。及治發寒熱。心腹脹滿疼痛。

辰砂(一兩水飛) 牛黃 龍腦 麝香(各一分) 金箔(十四片) 粉霜 膩粉(各一分) 蠟(二兩) 巴豆(一百二十粒去皮膜出油盡為霜)
上於銚子內先熔化蠟。入巴豆霜拌勻。及入諸藥攪勻和劑。量大小虛實。旋丸麻子大。每丸米飲下。要藥勢 緊者捻藥褊。若兒大或疾重者加之。皆用針刺藥餅作孔。以行藥力。如取積癖。丸綠豆大。治吐逆。下胸中虛煩積滯。尤妙。

靈砂丹

取虛中積滯。及治臟腑虛滑。久經取轉。裡急後重。久積惡痢。或暴瀉不止。神效無比。

通明辰砂(顆塊有牆壁者一分) 通明 砂(一錢各研細)
上拌研細。用蠟半兩。先於盞內熔化成汁。以去皮全者巴豆二十一粒入內。煎至紫色。漉巴豆出。研細。與
上二味拌勻。將蠟用三分中取一分。再熔成汁。傾藥於內。急攪令勻。下火凝冷。刮出成劑。瓷盒貯之。如用即取●三丸。綠豆大。濃煎甘草湯。放冷送下。臨臥時服。久積病大者。藥隨病共下。小可病輕者,不動便安。治暴瀉惡痢。濃煎艾湯。先呷三五口,候冷下藥。治水瀉者。冷水下。兒大稍增丸數。

蒜貼膏 治乳癖。

石燕子 半夏各等分。為末。用蒜一頭杵爛。攤在舊緋絹帛子上。比兒患處大小。剪作靨子。摻藥上。貼患處。候病兒口鼻中蒜氣時。揭去帛子。作效。更不得吃藥。

神應散 治如前。

硫黃(栗子大一塊) 硼砂(栗子大一塊) 訶子(一個去核) 密陀僧(栗子大一塊)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乳汁調下。服了時。就有癖處臥少時。當取下黑物效。

丁香餅子 治如前。

大丁香(二錢) 密陀僧(二錢研) 木香(一錢半) 硫黃(一錢半) 白丁香(一錢揀直兩頭尖者) 砂(半錢研) 甘草(一錢半炙)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丸綠豆大,捻作餅子。每服二餅。乳香生薑湯下。乳食前。

軟銀丸 治如前。

水銀(一錢用鉛一錢結沙子) 續隨子(四十九個去殼) 白丁香末(一錢) 膩粉(一錢) 鷹糞白(末 一錢) 巴豆(十四個去皮膜出油盡)
上為細末。棗肉和丸綠豆大。一歲兒一丸。溫水下。乳食前。

丁香散 治如前。

黑丁香(七個) 密陀僧 硫黃 白丁香(各一分) 肉豆蔻(一個面裹煨去面)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溫水飲調下,乳食前。

白丁香散 治如前。

白丁香(十四個直者) 石燕子(一個火瘦者乃是雄)硫黃(一皂子大)膩粉(十個)密陀僧(半兩)黑丁香(二十一個)
上為細末。每料分作十服。用面絲湯調下。或煮面湯亦得。服了取下如蝦蟆胎之類惡物是效。

三棱散 治奶癖結實。服藥不瘥。

京三棱(一兩炮銼碎)鱉甲(一兩酥炙去裙) 赤茯苓(去黑皮一兩)白朮(半兩)木香(半兩)枳殼(麩炒去穰半兩)
上為細散。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薑五片。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時時與也。

聖餅子 治乳癖疳瘦。

粉霜(一錢) 砂(一錢)膩粉(五個)石燕子(一個火 )玄胡索(三個去皮)巴豆霜(一錢)
上為細末。入生面一大錢拌勻。滴水和劑。分十二處。捻作餅子。用刀上爆熟。每服一餅。煎皂子湯下。

鼠肉汁粥

治諸症。以鼠肉煮汁。作粥與食。

聖效丹 治症結癖積久不瘥。

當歸(去蘆土一兩)木香(一兩)桂心(一兩)甘遂(一兩慢火煨黃色)朱砂(一兩研水飛)京三棱(半兩炮乘熱銼)鱉甲(半兩塗酥炙黃焦去裙)蕤仁(一分湯浸去皮研)麝香(一分研)巴豆(二十一個去皮心膜絹袋盛好酒煮一宿研)
上為末。拌勻細研。用黃蠟六兩。慢火熔化。入藥攪勻成膏。丸黍米大。一歲兒一粒。二三歲者二粒。四五歲者三粒。六七歲者五粒。溫米飲下。乳食前。

大腹湯 治症癖腹脹。小便不痢。

大腹皮(一兩銼炒)檳榔(半兩)枳殼(麩炒去穰半兩)人參(去蘆半兩)知母(半兩)陳皮(半兩去白秤)甘遂(一分慢火煨令黃)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服。無時。

治幼小胎中宿熱。乳母飲食粗惡。及多辛苦。乳汁不起。兒乳哺宿滯。不為肌膚。心腹痞滿。萎黃瘦瘠。四肢痿 。服之充悅。

芍藥(二兩半)大黃 人參(去蘆各一兩)柴胡(去蘆二兩)鱉甲(酥炙去裙)茯苓(各一兩半)甘草(半兩)乾薑(半兩有熱者去乾薑用枳實麩炒)
上為末。煉蜜和丸大豆大。一歲以下兒服一丸。上者二丸。乳服。

牛黃鱉甲丸 治幼小癖實壯熱。食不消。中惡忤氣。

牛黃(半兩)鱉甲(酥炙去裙 )麥曲(炒)柴胡(去蘆)枳實(麩炒)大黃(煨)芎(各一兩)濃朴(去皮薑製)茯苓 桂心(不見火)芍藥 乾薑(各半兩炮)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以意量大小與服。日二服。無時。

丁香散

治小兒奶癖。一服取效。不動臟腑。不損胃氣。

舶上硫黃(一棗大塊)丁香(二十一個)密陀僧(一棗大)
上研細。量大小。臨臥以荊芥湯調下。來日下黑物。乃病故也。永不再發。

治小兒乳癖。脅下結塊不消。

膩粉(一錢)雄鼠糞(一分微炒兩頭尖者是。)
上同研勻細。去皮棗肉和丸粟米大。新汲水下一丸。取下惡物是效。更量大小虛實用之。

治小兒閃肭成癖。腹大痞滿。以鸛雀腳骨及嘴煮汁服之。亦可燒灰存性。研為末。飲服。

治小兒積癖。發黃羸瘦。及生瘰癧。

以生林擒杵爛。醋和敷上。若癖移則就敷之。以苦瓠未破者。煮令熟。解開熨之。亦入熱湯在內熨之。

治小兒乳癖

橘皮(揀淨)青皮(去穰)牽牛(各一分三味並為末)
上用蒜一顆。每瓣入巴豆一粒。煨熟去巴豆。研如泥。和藥末豌豆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細嚼。酒送下。
一方用蒜去青皮。同巴豆研爛和丸。臨臥冷茶清下一丸。更量大小加減。乳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