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鉤元

清 楊時泰

卷二十八 鱗部

龍鱗八十一。具數九九。陽之極也。故為辰而司水。鯉鱗三十六。具數六六。陰之極也。故變陽而化龍。(埤雅)龍火得濕則焰。得水則燔。以人火逐之即息。故人之相火似之。(又)

出晉地及太山滄剡諸州。山岩水岸土穴中。龍化解脫之處。是蛻骨。非死骨也。麋鹿角。蟹易螯。蛇易皮。龍易骨。骨細文廣者雌。骨粗文狹者雄。五色具者上。白黃者中。 黑者下。 味甘平。氣微寒。陰中之陽。入足厥陰少陽少陰。兼入手少陰厥陰陽明經。安魂魄。固脫氣肛。 臟中。 龍骨牡治。皆收衄九竅出血。並用龍骨末吹入鼻中。有人衄血一斛。眾方不止。用此即斷。勞心夢泄。龍骨遠志等分為每冷水空錢半。為味澀。氣平涼。主安魂魄。療驚癇諸痙癲疾。魂游不定。龍之變化似之。魄止能守。 之專靜同之。是故魄不寧者。定以虎睛。魂飛揚者。安以龍齒。龍骨入心腎腸胃。龍齒單肝心。故骨兼止瀉澀精之用。齒惟鎮驚安魂魄而已。(仲淳)同荊芥澤蘭丹皮蘇木人參牛膝紅花蒲黃當歸童便。治產後惡血撲心。癲狂妄語。切不可認作傷寒發狂治。誤則殺人。同牛黃犀角鉤勾丹砂生地茯神琥珀金箔竹瀝天竺黃蘇合香。治大人小兒驚癇癲疾。

〔論〕 龍之變化最靈者。純乎陽也。而陽原本於陰。故乘水則神立。失水則神廢。且呵氣腎。 神征如陰齒鼻之形神凡瀉痢腸 及崩漏溺血等証。皆血熱積滯為患。法當疏利。不可便用止澀。惟久病虛脫者。

〔辨治〕 凡使得脊腦。作白地錦紋。舐之著舌者佳。入藥水飛過晒乾。每斤用黑豆一斗。

鯪鯉甲

形似鼉而短小。又似鯉而有四足。穿陵穴居。一名穿山甲。殺之勿近堤岸。恐血入士。遂令滲漏。(永州記雲)凡油籠滲漏。剝甲裡肉靨投之。自至漏處補住。(多能鄙事)二說 味辛鹹。氣微寒。有毒。入足厥陰。兼入手足陽明經。別錄主五邪驚啼悲傷。(燒灰服)日華治小兒驚邪。婦人鬼魅悲泣。及疥癬痔漏。綱目除痰瘧寒熱。風痺強直疼痛。通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是物食蟻。能治蟻 。(貞白) 能通氣活血。(性善走。能行瘀血。通經絡。故其消癰毒。排膿血。下乳。和皮表甲冑如 。脊仲介道如鯉。似獸穴居。穿山越江。乃介甲肝之榮。筋之餘。此木秉金製。金互木交。是以勁毛堅甲。專當入太陰肺厥陰肝。以太陰為注經之始。厥陰為環經之終。故抵病舍之所在。閉塞者瀉之。滲漏者補之。如利如泣。如漏癰。如 如乳汁不通。此閉塞之為患也。如五邪驚啼悲傷。 無。乘製致魂失奠安。在形臟歸滲漏。在五邪屬閉塞。瀉之者。交互乘製。兩無礙矣。(之頤)凡風濕冷痺之証。因水濕所致痛不可忍者。于五積散加穿山甲七片。看痛在何處。即于鯪鯉身上個。蔥薑水煎。入無灰酒一匙。熱服取汗。避風。甚良。土炒。同草童便。治上部內傷。胸膈間疼痛。同當歸白芷銀花連翹紫地丁夏貝母皂角刺。治癰腫未潰。資為引導。得生地紫草生犀角。治痘瘡紅枯燥者。風丹作癢。穿山甲洗去腥。瓦上炒過存性。每一兩入甘佐地榆。治便毒。便毒便癰。穿山甲半兩。豬苓二錢。並用醋炙山甲末和麻油輕粉塗之。或只以土塗之。馬疔腫毒。穿山甲(燒調服三四次。乃用下藥利去惡物。即愈。蟻 不愈。穿山甲二七壞。穿山甲(土炒)斑蝥熟艾。等分為末。敷之。外以烏柏葉貼之〔論〕 近以鯪鯉甲療風痺痰瘧。通經下乳。其用更專於瘡科。似于別錄日華所云驚邪悲傷治耶。元陽則陽元陰所合。之頤所謂天氣血以以通利行之。不可先導。要本之氣血如是氏可謂識越止虛生。即繆氏言癰疽已潰。不宜服。痘瘡元氣不足。不能起發者。不宜用。性專行散中病即止。 不可〔辨治〕 尾鱗尖濃有三角。用之力勝。或炮。或燒。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 土沙耳內疼痛。同土狗炒。耳鳴耳聾。蛤粉炒。倒睫拳毛。將羊腎脂抹甲上炙。隨各証各臟腑修製。以類推之。未有生用者。

蛤蚧

生嶺南山谷及城牆。或大樹間。身長四五寸。背有細麟如蠶子。土黃色。尾與身等。 見人欲取之。多自嚙斷其尾。故用者須有尾。其力乃全。廣西橫州甚多。牝牡相呼累日。情洽乃交。相抱墮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覺。以手分劈。雖死不開。乃用熟稿草細纏。蒸過曝干售之。此種專為房中藥。其尋常捕者。不論雌雄。但可為雜藥用。(海槎錄)雄為蛤。皮粗) 味鹹。氣平。有小毒。入手太陰足少陰經。主治久嗽肺勞傳尸。肺痿咯血。定喘逆上氣。 通之功純)並治胸膈噎痛濾汁。

〔論〕 蛤蚧得金水之氣。性味屬陰。能補水之上源。故肺腎皆得所養。而勞熱久咳之治。

夫且餘証皆由治肺以及之者耳。 咳嗽由風寒外邪者。弗用。(仲淳)

〔修治〕 其毒在眼。須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炙令黃色。弗傷其尾。效在尾也。

白花蛇

一名蘄蛇。湖蜀皆有。獨以蘄產擅名。然亦不多得。今市肆所貨。皆自江南興國來。其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方勝紋二十四。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惟出蘄地者。雖乾枯而眼光不他產則否。如生舒蘄兩界者。其目一開一閉。故人以此驗之。(瀕湖)黔蜀之蛇。雖有白而類性不同。故入藥獨取蘄產。(又)

味甘鹹。氣溫。有毒。得酒良。治中風濕痺不仁。筋脈拘急。口面 斜。半身不遂。 骨節尤臟蒺藜快。白一升浸湯化服。日二次。神效。白花蛇散。(聖蛇(酒浸去皮骨)天南星(漿水煮軟切炒)各每服一錢。茶下。日三服。治癩白花蛇膏。 研勻。以白蜜一斤。杏仁一斤去皮。研爛。 通天再造散。下去蟲物。乃服此除根。白花熱。白花蛇酒浸取肉焙二兩。生犀鎊研一兩二每服二錢。入膩粉五分。五更時。糯米飲調下物。

〔論〕 蛇稟隨風重巽之體用。乘於六陽盛氣。用益風犬之力。故其性善竄。可以療善行數病有渾似

蓋其濕痺者茲物治風病。至諸之風。則凡服蛇酒藥。切忌見風。(瀕湖)

〔辨治〕 目光不陷者真。頭尾及骨。俱有大毒。須盡去之。黔蛇長大。故頭尾可去一尺。 惟取干。

烏梢蛇

其脊高。世稱劍脊。烏梢頭圓。尾尖細。(能穿小錢百文者佳)眼有赤光。至枯不陷活者。蛇類中惟此性善不噬物。入藥最多。秤之重七錢至一兩者為上。十兩至一鎰者為中粗大者力彌減也。偽者用他蛇熏黑。亦能亂真。但眼不光耳。其長大無劍脊。而尾稍粗者名風梢蛇。亦可治風。力殊不及。 肉氣味甘平。治諸風頑痺。皮膚不仁。熱毒風。皮膚生癩。眉髭脫落。 疥等瘡。功同白花以喂烏雞。待盡。殺雞烹熟取〔論〕 烏蛇與白花蛇味皆甘。皆入血。而白花蛇獨兼有咸。則入血而祛風者。烏梢似難與〔修治〕 去頭及皮鱗。銼斷。酒浸一宿。漉出炙乾用。或以酒煮乾。亦可。

蛇蛻

其蛻無時。但著不淨即蛻。或大飽亦蛻。(頌)從口退出。眼睛亦退。(宗 ) 味鹹甘。氣平。火熬之良。治喉風。退目翳。消木舌。諸 惡瘡似癩癜風白駁。(煎汁塗之) 取其退為用者。 當歸。等小兒口噤不石癰無膿。堅個。頭髮一握〔論〕 蛇治風証。如狂癇等疾。惟屬陽實者。至陽虛則斷非所宜。若患於濕以為風者。 是分皆其病於陰血之風而患在表分者。用之為最切耳。

凡小兒驚癇癲疾。非外邪客忤而由於肝心虛者。不效。(仲淳)孕婦忌用。

〔修治〕 凡使勿用青黃蒼色者。只用白色如銀者。(雷公)先以皂莢水洗淨。纏竹上。 或酒

蚺蛇

一名南蛇。又名埋頭蛇。大者二三圍。在地行不舉頭者是真。舉頭者非真也。(真白) 真膽狹長通黑。皮膜極薄。舐之甜苦。(又)剔取粟許。著淨水中。浮游水上。回旋行走。(勿多著。多著亦沉散。)其以豬膽虎膽偽為者。著水雖走。但遲耳。

味苦有甘。氣寒。有小毒。氣薄味濃。陰也。降也。入手少陰足厥陰太陰陽明經。明目去翳膜。療目腫痛。涼血。止血痢蟲蠱。下血。殺蟲。主心腹 痛。下部 瘡。除疳。治五一煮仁四〔論〕 諸蛇類稟風火之氣。獨蚺蛇稟于巳土。諸膽皆苦。而蚺蛇膽苦中有甜。夫肝膽風木患。 則疳味甘。氣溫。有小毒。主辟瘴氣。除手足風痛。殺三蟲。去死肌。皮膚風毒。癘風疥惡瘡。療小兒疳瘡。度嶺南。食蚺蛇。瘴毒不侵。(權) 附案 盧元欽患癘風。惟鼻未倒。五月五日取蚺蛇進貢。或言肉可治風。遂取食之。三五日蚺蛇酒。治癰瘓筋攣骨痛。痺木瘙癢。殺蟲辟瘴。及癘風疥癬惡瘡。蚺蛇肉一斤。羌活一研

鯉魚

是魚脅鱗一道。從頭至尾無大小。皆三十六數。故為至陰之物。陰極則陽複。 氣味甘平。煮食治水腫腳滿。下水氣。利小便。

附方 水腫脹滿。赤尾鯉魚一斤。破開。不見水及鹽。以生礬五錢。研末。入腹內。火紙包驗。

氣味苦寒。蜀漆為之使。主目熱赤痛。赤絲亂脈。並外障及目昏雀目燥痛。合青魚治內障。

治耳聾。

氣味鹹平。 耳有蟲。膿血不止。用鯉魚 三斤。腦一枚。腸一具。洗切。烏麻子一炒砂。同搗入器中。微火炙暖。布裹貼耳。兩食頃。有白蟲出。盡則愈。慎風寒。

〔論〕 丹溪言諸魚在水。無一息之停。皆能動風。以其屬陰中之陽也。故素問謂魚熱中。

青魚膽

亦作鯖。其膽臘月採取。陰乾待用。 氣味苦寒。點目治目暗。消赤目腫痛。以汁灌鼻。吐喉痺痰涎。

附方 赤目障翳。黃連切片。井水熬濃。去渣。煎成膏。入青魚膽汁和就。加片腦少許。 瓶人。不〔合論鯖鯉〕 鯉以陰極陽複而能神其變化。合於人身足厥陰之臟。是以鯉膽治目之用為多和。以故真水

鱖魚膽

即 魚。音薊。 氣味苦寒。治骨鯁。或竹木刺入咽喉。不拘大人小兒。時日久近。或入臟腑痛刺。黃瘦甚者出。

鯽魚

又名鮒魚。 氣味甘溫。主胃弱不下食。溫中下氣。止下痢腸痔腸癰。生搗。塗惡核腫毒不散。諸魚屬火羹。治腸風下此方去斗入入入砒一分。生地一兩。紙包。燒存性。加枯礬麝香少許。為末摻之。

〔論〕 鯽稟土氣以生。性喜偎泥。不食雜物。於水族中稟陰獨濃。故能補胃弱而調中。 方同夏諸魚之中。惟此可常食。然多食亦能動火。(仲淳)同沙糖食。生疳蟲。同芥菜食。成腫疾。

鱧魚

一名蠡魚。體首有七星。夜朝北斗。色黑。故有元鱧烏鱧黑鱧等名。 氣味甘寒。主濕痺面目浮腫。下大水。療五痔。除大小便壅塞氣。作膾。與腳氣風氣人食。 同白朮斤重者 氣味甘平。專治喉痺。諸魚膽苦。惟此膽甘而可食。為異。臘月收取陰乾。喉痺將以鱧魚膽點入少許。即瘥。病深者。水調灌之。

〔論〕 水以土為主。土以水為用。鱧魚色黑而朝北斗。固稟北方水氣。然其味甘。即其膽清。凡以導去浮繆氏。多食能發痼疾。不可不知。

石首魚

乾者名白鯗。出東南海中。形如白魚。細鱗。黃色如金。扁身弱骨。首有白石潔如玉。至秋化為冠鳧。(即野鴨有冠者) 氣味甘平。合 菜作羹。開胃益氣。

白鯗主治炙食消宿食。治暴下痢。及猝腹脹不消。痢疾最忌油膩生冷。惟白鯗宜食。蓋鹹水。而性不熱。且無脂不膩。故無熱中之患。而消食理腸胃也。(瀕湖)乾鯗其性疏利能入腸胃。寬中消食。止痢。(仲淳)
頭中石 主下石淋。

附方 石淋諸淋。石首魚頭石十四個。當歸等分。為末。水二升。煮一升。頓服立愈。 魚鰾膠 鰾即江魚之白脬。中空如泡。可治為膠。亦名 膠。諸鰾皆可為膠。而海魚多以石首鰾作之。名江鰾。謂江魚之鰾也。粘物甚固。 味鹹甘。氣平。燒存性。治婦人難產。赤白崩中。產後風搐。破傷風痙。止嘔血。散瘀血。 浸兩忌食產後末。 毒腫〔論〕魚鰾膠同沙苑蒺藜。服之種子。蓋取其精血粘聚。不致疏泄也。其能治難產及散瘀消

鱔魚

生水岸泥窟中。黃質黑章。體多涎沫。大者長二三尺。夏出冬蟄。一種蛇變者。 有白點。置水缸群鱔中。通身浮水上。有毒害人。必去之。黑者有毒。(孫真人) 味甘。氣大溫。補中益血。療虛損。婦人產後惡露淋瀝。血氣不調羸瘦。能止血。善補氣。

療口眼喎斜。同麝香少許。左 塗右。右 塗左。正即洗去。治耳痛。滴數點入耳。 鼻衄。滴數點入鼻。疹後生翳。點少許入目。赤疵。同蒜汁墨汁頻塗之。又塗赤游風。與黃同食。能益氣力。久痢氣弱腸滑。鱔魚不拘多少。于端午日取去腸雜。洗淨晒乾。聽用。 用時切細。瓦鍋焙焦四兩。真神曲微炒四兩。共為末。以米醋打丸。每用老酒服六七十丸。 是物得土中之陽氣以生。甘溫具足。故能補氣。(仲淳)其無足而竄與蛇同性。故能走經脈。 療十二風邪。及口 耳目諸竅之病。(瀕湖)風中血脈。則口眼喎斜。用血主之。從其類也。(又)

〔論〕 鱔魚去腸雜既盡。即暑月累日。不作臭氣。亦不生蛆蟲。真得土氣之專且濃者。 故不百蟲入耳。燒研。綿裹塞之。立出。

繆氏云:鱔魚性熱而補。凡病屬虛熱者。不宜食。時行病後食之多複。過食動風氣。兼令人

鰻鱺魚

即白鱔也。似鱔而腹大。背有肉鬣連尾。無鱗有舌。腹白。脂膏最多。背有黃金絲鰻鱺。味甘。氣平寒。有小毒。(常與水蛇同穴)治傳尸疰氣勞損。暖腰膝起陽。療濕腳氣腰腎間濕及蟲心近之。漁舍。每置骨于衣箱〔論〕 白鱔善穿深穴以藏。稟土中之陰氣。味甘氣寒。故能益陰以治勞損。就孟詵所主人遂聚其邪氣以生化。總因水土病於濕化。而風化變眚耳。先哲論蟲曰木從土化。所列九蟲中。有五臟勞熱。及病後餘毒。氣血鬱積而生。以此推白鱔之所治。是本土中之陰氣以散熱。而不令濕化為之鬱。不使濕化之鬱邪蟠以變風眚。故別錄于茲物。專以殺蟲為言。(宜以合地龍療腎藏風注之義參看)要其由益陰而即療濕氣。由療濕而即起陽氣。乃所云補勞損益五臟之實功也。

頭及骨炙研入藥。治疳痢腸風崩帶。燒灰。敷惡瘡。燒。熏痔 。殺諸蟲。有癆蟲者。常食鰻鱺。並嚼其骨。蓋此魚之肉最補陰補神。其骨髓最能殺蟲。且其骨髓流入齒牙間。兼殺牙蟲。 能止牙痛。如無鮮鰻。即食腌鰻嚼骨亦可。腹下有黑斑。背上有白點者。毒甚不可食。重三四斤及水行昂頭者。不可食。脾胃薄弱易泄者。勿食。妊娠食之。令胎有疾。

烏賊魚骨

魚性嗜烏。每自浮水上。飛烏啄之。乃卷取入水而食之。故名。其骨即海螵蛸。 出近海州郡。形若革囊。口在腹下。八足聚生。口旁無鱗。有長須。血色及膽。正黑如墨。 書字逾年則減。外皮亦黑。內肉則白。只背上有骨。形如樗蒲子而稍長。兩頭尖。色白輕脆。重重有紋。指甲刮之。可為末也。 味鹹。氣微溫。入足厥陰少陰經。為血証要藥。主治女子赤白漏下經汁。及血枯傷肝。 吐血下血。並療血閉血瘕。治驚氣入腹。腹痛環臍。丈夫陰中腫痛。女子小戶嫁痛。其味鹹而走血。為厥陰血分藥。故血枯血瘕經閉崩帶下痢疳疾。厥陰本病也。寒熱瘧疾聾癭少腹痛陰痛。厥陰經病也。目翳流淚。厥陰竅病也。毒問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 或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治之以四烏賊骨一茹 為末。丸以雀卵。大如小豆。每服五丸。飲以鮑魚汁。所以利腸中及傷肝也。觀此則其入厥陰血分無疑。(瀕湖)眼中熱淚。及一切浮翳。研末和蜜點之。同蒲黃末。敷舌腫出血如泉。同槐花末吹鼻。止衄血。 治諸目翳。烏賊骨五靈脂等分。為細末。熟豬肝切片蘸食。日二。鼻瘡疳 。烏賊骨白芨各一錢。輕粉二字。為臟毒腸風。及內痔下血。日久一錢。木賊湯下。三日後。服〔論〕 烏賊骨既治女子赤白漏下經汁。及血崩唾血下血矣。而又主血閉月事衰少不來。 症所用衝任足。 之益書概本病化血。 寒烏入方書多而實。 臟。血豈獨耳聾亦能療之。即如驚氣痛腹。繆氏謂肝主驚。驚入肝膽。則營氣不和。

繆氏云:血病多熱者。勿用。

〔辨治〕 勿用沙魚骨。其形極似。但以上文順者是真。橫者為假。水煮一時。炙令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