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鉤元

清 楊時泰

卷二十二 香木部

入藥惟取側柏。乃葉扁而側生者。三月開花。九月結子。霜後採。

柏子仁氣味甘而微辛。性潤。肝經氣分藥。亦入心腎。主治驚悸。益氣養心氣。益血潤肝恍惚虛損吸吸。治腰腎中冷。潤腎燥及老人虛秘。燒瀝。澤頭髮。治疥癬。方書治虛勞遺精白濁。痿痺攣癇。驚恐顫振。脅痛消癉。盜汗便秘。關格。及目疾。治驚癇及大色者。蓋肝木受製。怒則乘其所勝。是以青白之色見於便。而驚從臟發。匪實奚宜。 老人虛秘。柏仁松仁大麻仁等分。同研。熔蜜蠟丸梧子大。以少黃丹湯調。食前服三日二。女子經水虛澀。八珍湯倍用酒洗當歸。加柏仁紅花。神效。 繆氏。體性多油。腸滑作瀉。及膈間多。痰者。勿服。腎有熱。陽道數舉者。亦忌之。

〔修治〕 微炒去油。已油者勿用。

側柏葉宜隨月建方採取。取其多得月令之氣也。(朱丹溪)氣味苦澀而平。其性多燥。與酒宜。(權)主吐衄便血。及女子血崩。補陰益人。(本於風木得化)能除風濕。療大風疾須眉脫落。治冷風歷節疼痛。久服之。大益脾土以滋肺。(丹溪)神仙服餌法。五月五日採五方側柏葉三斤。遠志肉二斤。白茯苓一斤。為末。煉蜜丸梧子大再。並無所忌。治內風柏葉煎。取近上東向無雜枝者。置甑中久愈善。水淋數過。陰乾煎服。則百病不生。中風不省。涎潮得病便進此藥。可使風退氣和。不成廢人。柏葉一握。去枝。 酒一升。煎一二十沸。溫服。吐血不止。用柏葉一把。乾薑二一升。去渣。別絞馬通汁一升合煎。取一升。綿濾。一服盡之疼痛。柏葉為散。米飲調服二方寸匕。衄血不止。柏葉榴花研焙研。酒服三錢。大腸下血。隨四時方向採側柏葉燒研。每嫩柏葉九蒸九晒二兩。陳槐花炒黑一兩。為末。蜜丸梧子斷。側柏葉炙芍藥等分。每用三錢。水酒各半煎服。此藥味苦。多食亦能倒胃。(仲淳)

〔修事〕 或生或炒。隨宜。

〔總論〕 萬物皆向陽。而柏獨西指。蓋得木之正氣而順受金製者。故於字從白也。經言金天氣本燥者窮肺金生。 之氣升者陰陽迥殊不易氣不嘗盡從氣而結則血亦總歸之之母。 由於金先絕諸味下爾。(須知葉便不能養心氣。以木從金化。無母氣也。)心氣益。肺乃得貫心脈以行呼吸。又本經之所以謂為益氣也。夫自肝和於肺。而俾心血生。肝即合於肺之陰。紓血以歸血海。肺和於心。而俾心氣暢。肺即合於心之陽。以歸命門。然則茲味於後天血氣之化源。若有當焉者矣。(所以療恍惚虛損吸吸)統而參之。肝合於肺。肺合於心。以化血化氣化精。從後天以味與

松脂

俗名松香。 味苦甘。氣溫平。主治癰疽惡瘡。頭瘍白禿。疥瘙風氣。(本經)除胃中伏熱。咽乾消渴。

附方 歷節諸風。百節酸痛不可忍。松脂三十斤。煉五十遍。以煉酥三升。和脂三升。 攪令瘥。 末。

松節氣味苦溫。主治百節久風風虛。腳痺疼痛。炒焦。治筋骨間病。能燥血中之濕。療風蛀牙痛。(煎水含漱。或燒灰日揩。效。)歷節風痛。四肢如解脫。松節酒。用節二十。酒五斗慢〔合論松脂松節〕松稟真陽之質。凌冬不凋。松之有脂。如人有血。其主治癰疽瘡禿疥瘙風氣伏汞製燥言。 (陽中肺自潤中之濕風。蓋松花氣味甘溫。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治吐血久不止。有松花散。(準繩)松花即松黃。拂取正似蒲黃。酒服令輕身。療病勝似皮葉及脂也。(恭)不堪停久。故鮮用寄遠。(頌) 多

桂林桂嶺。因桂得名。從嶺以南際海。盡有桂樹。(藏器)移植嶺北。則氣味殊少辛辣。 不三種。菌桂牡桂性止溫。不可以治風寒之病。獨有一字桂。(本經止有菌桂牡桂。別錄又重出單字肉桂桂曰木桂尤宜按肉桂桂心桂枝薄桂皆屬桂皮。如肉多而半卷。味極辛烈。為肉桂。就肉桂去其皮之錯者。取其近木而辛美之皮。為桂心。至桂枝乃肉桂之細條。非幹枝也。就其嫩細而極薄為薄桂。俱以味辛甘氣熟求之。特其氣有濃薄。而投之各適于用耳。 氣味甘辛大熱。有小毒。氣之薄者。桂枝也。氣之濃者。桂肉也。氣薄則發泄。桂枝上行而肉桂入分。(好陰厥陰經血淳)麻黃遍徹而風邪去。(急食辛以潤相火與命門以寒為本。以不歸元而外焰灰心冷志人。 (之頤)別錄言小毒何施。與烏附參麥冬甘草同用。則英乾地黃。療吐逆。忌石膏知母人參麥冬竹葉。 赤芍僵蠶。治金瘡為風寒花牛膝生地當歸。治產後虛人。中寒腹痛不可忍。 長肉良。得薑黃鬱金。治生地乳香沒藥桃仁。治跌撲損傷。瘀凝眠。腹不痛。大便不秘。小便赤。亦不汗暫止。少頃複熱。此其候也。和童便苓散。以瀉丙火。滲土濕。內有桂。能不能飲食。肝脈盛。脾脈弱。用涼藥治中。倍加肉桂殺肝而益脾。即一治兩得別錄故云利肝肺氣。且與牡桂治脅痛脅言其墮胎。龐安時云。炒過則不損胎。

肉桂至濃如脂。肉質松。色紫。味極辛辣。而甘又過之。 氣熱。味大辛。純陽也。補命門不足。益火消陰。溫脾胃虛寒。愈完穀不化。利肺氣使下行熱此陽桂心去外皮之粗濃無味者。止留近木一層。味極甘辛者。故名曰心。治九種心痛。(九者系氣不鬯而血不和)中焦虛寒。結聚作痛。通脈利關竅。治一切內風壅痺。手麻腳痺。療癖失音喉痺。消瘀血。破 癖症瘕。內托癰疽痘瘡。(寒氣外覆者。並能消其浮凍之氣。) 引血化汗化膿。通利月閉。胞衣不下。並產後惡血沖心。氣悶欲絕。入桂心三二分于補陰中。能行血藥凝滯而補腎。由味辛屬肺而能生水行血故也。(丹溪)外腎偏腫痛者。亦驗。 性氣者疏理桂枝即桂樹之嫩細枝條 薄桂 又細嫩枝條之極薄皮其性輕揚。能行上焦頭目。通手臂肢調營血。和肌表。除傷風頭痛。肢節痛風。去皮膚風濕。散下焦蓄血。直行為奔豚之先(奔豚為腎氣。腎氣出膀胱。)橫行為手臂之引經。世醫不悟桂枝實表之義。幾以此味為補衛而密腠理。若然。何以不用參 耶。夫四時之風。因於四時之氣。冬月寒風。衛為所不能為營氣之固而與之和。故汗出。惟桂枝辛甘。能散肌表寒風。又通血脈。故合於白由衛之固以達營。使其相和而肌解汗止也。芍藥酸收。即出地之風木。風木為陰中之陽陰出地。真陽藏於地。桂能導引真陽而通血脈。故合於芍以和營衛。能去下焦蓄血。大焦蓄血。多因熱氣上逆。血不循經而致。然若下焦蓄血。則是寒氣冰凝。血不流行而蓄故散以桂枝辛熱之氣。仲景桃仁承氣湯中用之。(類明)薄桂和營之力。似不及枝。薄桂薄飄揚。橫行手臂。能引南星蒼朮等以治痛風。(類明)

牡桂扁闊平薄。另是一種。其味淡。其氣不辛烈。以之溫上焦虛寒。能和氣血壅逆。 亦不概置。不若菌桂僅為昔人食料之用。 氣味辛溫。主治上氣咳逆結氣。喉痺吐吸。利關節。療脅風痛。補中益氣。不治沉寒痼冷之和。 焉。 調氣氣之溫和。則木〔論〕 桂稟天地之陽。潔古謂為純陽。東垣目為陽中之陽。故取其用於氣之浮。而精專在氣有反特其味濃而趨陰者。入足少陰血分。消陰翳以發陽光。(是為陰中之陽)其味精而趨陽者。 入即劑純厥陽表風即就和血而還調氣。乃營衛之劑。非風寒之藥。又補元陽虛寒。即可祛外受凝寒。亦非專司外寒之藥也。但就氣之濃者。走裡而入陰分。則凡在裡之陰滯而陽不足者。皆可治。氣之薄者。走表而入陽分。即凡在表之陽壅而陰不和者。皆可治。審乎此旨。將所謂入經散寒。出表祛風。用者當以意逆之矣。桂性獨熱偏陽。表裡俱達。和營氣。散表邪。出汗實腠理。則桂枝為長。肉桂桂心走裡行血。除寒破血。平肝入右腎命門。補相火不足。其功能也。然用桂大忌於陰虛暑熱溫病。及一切內熱伏熱陽厥脫陰等証。若誤投之。禍不旋踵。謹察病因。 萬無行所疑也。慎之慎之。(仲淳)忌生蔥。忌火。

〔修事〕 收之不可見火日。用時刮去粗皮。旋切。有餘以紙重裹。使不泄其辛氣。妊娠

辛夷

宜於花未開時收之。正二月採。

氣味辛溫。氣清而香。味薄而散。浮而升。陽也。入手太陰足陽明經。芎 為之使。主治風頭腦痛。面腫引齒痛。通鼻塞涕出。療鼻淵鼻鼽鼻瘡鼻窒。及痘後鼻瘡。(並研末。入麝之湖)

〔論〕 辛夷之所用者苞也。其花開于正二月。花落乃生葉。葉間隨含花茁。經伏歷冬。 茁陽中鼻者。亦同足太陽以行矣。所以鼻淵固病於腦。而必出於鼻。即鼻塞鼻鼽。雖未嘗病於腦。 而不能於陰極。而陽之蓄於陰中者漸以滋長。猶陽之蓄於地也。至三陽交泰之候。而陽之出於陰中者。頓以宣發。猶陽之達於天也。蓄於地而達於天。猶人身之真陽首於足太陽。麗於足陽明。 乃至腦之類。虛如腦冷以及腎虛腦漏之類。)雖各有攸宜之劑。而必以此味為關捩子。不得徒以辛溫壅而皆屬於腦。腦者陰也。又曰何以能充髓於腦。而陰亦達於上乎。 其性辛香走竄。氣虛人不宜。頭痛屬血虛火熾。及齒痛屬胃火者。皆禁用。(仲淳)

〔修事〕 去毛。免射人肺。去心。不致人煩。水洗。微炒。

沉香

辛苦微溫。體重。氣濃味薄。可升可降。入胃脾腎。兼入心肝。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熱。主治調中去怯。安神養諸氣。去惡氣。止冷氣。降真氣。開結氣。破症癖。治上熱下寒。氣逆喘急。補右腎命門。補脾胃及痰涎。血出於脾。能治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稟陽氣以生。兼得雨露之精氣而結。故其氣芬芳。治冷氣逆氣。氣鬱氣結為要藥。(仲淳)上而至天。下而及泉。與藥為使。最相宜也。(東垣)行氣而不傷氣。溫中而不助火。惟氣虛下陷者。忌入。(士材)保和衛氣。為上品藥。獨行則勢弱。與他藥相佐。當緩取效。有益無一切神棗朱雀丸服。胞轉藥可通也。 者。沉香一兩。肉蓯蓉酒浸二兩。各研末。以麻仁研汁糊丸。梧〔論〕 沉香木得水方結。多在折枝枯幹中。(或枝幹因水朽而又得朝陽之久照。而膏脈凝聚。大抵稟於地之陽。而釀於天之陰。且故他香疏導滯氣。而沉之宜於氣鬱氣結者不同。木香升降滯氣。而沉香祛寒開胃。而沉之調中止冷保和衛氣者不同。檀香升發清陽。而沉不同。雖云獨行則勢弱。然其為陰陽氣化所結。究非稟草木之專氣者中氣虛者。忌之。心經有實邪者。忌之。非命門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藥用。(仲淳)

〔辨治〕 須要不枯。如嘴角硬重。沉於水下者。半沉者次之。不可見火。入煎劑。磨汁用

丁香

生交廣南番。木類桂。凌冬不凋。其子出枝蕊上如釘。長三四分。紫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萸者。俗呼母丁香。二八月採。一云盛冬生花。至次年春採子。雄為丁香。雌為雞舌。 辛溫純陽。氣濃味薄。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經。畏鬱金。主溫脾胃。去胃寒。益元氣。 治朝不發脾之得之更加半夏。治嘔吐因於寒。或寒月飽食傷胃。 芽。治小兒傷生冷腹痛。小兒虛寒吐瀉。 異功散。治痘瘡虛寒。又值冬月。寒氣薄薑汁和丸。蓮子大。噙咽之。鼻中息肉。丁一兩。麝香一分。為末。日揩。有患血風疙石膏(上)甘草(中)升麻(上中)葛根(上中)射干〔論〕 丁香以辛味能發香之臭。即就香氣轉致辛之用。故於脾胃冷氣諸証。治有殊功。

夫閼血。 極辛〔辨治〕 雄者煎膏中用之去丁。蓋乳子免發背癰。雌者顆大如棗核。力大。不可見火。

丁皮即樹皮也。似桂皮而濃。氣味同香。治齒痛心腹冷氣諸病。方家用代丁香。

檀香

本出外國。今嶺南諸地亦有之。皮實而色黃者黃檀。皮潔而色白為白檀。皮腐而紫檀。並堅重清香。白檀尤良。

白旃檀氣味辛溫。入手太陰足少陰。通行陽明經。散冷氣。引胃氣上升。治噎膈吐食。調胸膈之上。處咽嗌之間。止霍亂心腹痛。塗腎氣痛。(水磨塗外腎。並腰腎痛處。)並消腫毒。亦能補脾胃。理元氣。(海藏)引芳香之物。上至極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屬)輔以根縮砂益智豆蔻。佐以薑棗。通行陽明經。

〔論〕 潔古以白檀引胃氣。進飲食。而瀕湖治噎膈吐食。是能升者。又能降也。東垣言白也。 而陽〔修事〕 用過。宜以紙封收。不令泄氣。

降真香

一名紫藤香。紫而潤者良。瘦勁者劣。深紫色不美。番舶來者色較紅。氣甜而藥殊勝。 氣味辛溫。香中之清烈者也。燒之辟天行時氣。宅舍怪異。(李 )主消瘀血。療折傷金瘡止代鬱金神香刮末入藥下。研末掩之。血止
為末敷之。癰疽惡毒〔論〕 辛溫藥類治氣分。此以質潤色紅為良。固假其氣以入血分而奏功也。(即白檀紫檀辛溫例

烏藥

嶺南者色黑褐而堅硬。天台者色白而香軟。或云。天台不及海南者力大。吳楚山中極多。根葉皆香。但根不甚大。才如芍藥。嫩者肉白。老者褐色。並以八月採根。 辛溫微苦微香。氣濃于味。陽也。入足陽陰少陰經。除諸冷。疏寒疫。理元氣。腎間冷氣攻惡心昏沉藥氣逆。 邪氣冷惡心腹草炙四末。每虛腫。 香湯下鄉村溫服。溏蘸食。以產後。鐵小兒慢〔論〕 烏藥之用。粗者謂其專於辛散而已。如止於辛散。何遽能化宿食。止血痢。節便數兒積用者中之其精字。 卻不冷。 氣虛服。

〔修治〕 根採旁附(直根不堪用)狀如鐲珠連者佳。去皮心。略炒。

嫩葉炙研。煎湯代茗。補中益氣。止小便滑數。(藏器)烏藥下通腎經。上理脾胃元氣丹溪補陰丸藥中。往往加烏藥葉。

乳香

西出天竺者色黃白。南出波斯等國者色紫赤。其樹類松。以斤斫樹。脂溢於外。結而成香。聚而成塊。薰陸是總名。乳是薰陸之乳頭。透明者滴孔。(新出未離沙石者)次為乳塌黃。 氣微溫。嘗之無味。純陽善竄。入手少陰兼入足厥陰足太陰經。主治活血伸筋定痛。療風水腰膝不死凡(肌同延和空心。酒下三十丸。難產催生。乳香朱砂等分。為末。麝香少許。酒服一錢。良久自下。

〔論〕 乳香系南番樹脂。得木氣而兼火化。其氣微溫。而日華子謂為辛熱。潔古且雲純陽即以致大腸泄陽而歸血生化謂治腎由血而癰疽已潰。不宜服。諸瘡膿多時。未宜遽用。(仲淳)

〔辨治〕 紫赤色者良。恐不可得。取黃色明瑩者。箬盛烘燥。燈草同擂。若合丸散。 羅細

沒藥

出波斯及海南。今廣州亦有之。其木歲久脂溢。下地凝塊。大小不等。色赤黑而明者良。 味苦氣平。氣薄味濃。陰也。降也。入足厥陰經。通滯血。散瘀壅。(滯血不去。其氣壅瘀女子發。 筋骨疼清肌解熱作湯。送夏枯草忍治內傷半兩各半服之。 方速。

〔論〕 仲淳謂乳香稟於木火。沒藥稟于金水。觀乎乳取紫赤。沒取赤黑。赤火黑水。 則木之陽以陽氣孕婦不宜服。凡痛因血虛。而非瘀血停留者。不宜。癰疽已潰者。不宜。目赤膚翳非血熱甚〔修治〕 與乳香同。

血竭

一名騏 竭。出南番諸國及廣州。其木脂液從中流出。滴下如膠飴狀。久而堅凝。形如乾血。敲斷有光。磨指甲紅透。故名。味甘鹹。氣平。氣薄味濃。陰也。降也。入手足厥陰經。主治散滯血諸痛。金瘡惡瘡。折傷打損。止痛生肌。並內傷血聚。血氣攪刺。(俱宜酒服)婦人血氣。小兒螈 。補心包絡肝血不足。(好古)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第乳沒主味鹹蟲黃
為細末每溫酒梧子棗燒〔論〕 血竭乃南番木脂。稟熒惑之氣而結。以火燒之。有赤汁湧出。久而灰不變本色。

夫結無瘀積者。不必用。(仲淳)此藥性急。不可多使。卻引膿。(日華子)

〔辨治〕 茲物理折傷。有奪命之功。然出外國。極難購。又有云。如蠟者用。散者不用。

龍腦香

俗呼冰片。又名梅花腦。方書多稱腦子。出婆律諸國。南海深谷中亦有之。樹名波律。(又名固不婆律)其肥者作花結實。斷之脂溢為婆律膏。但枝幹未經損動則有氣。泄則無時。濕時無香。乾之循理而析。狀類雲母。瑩若冰霜。或解木作板。香溢縫間。劈而取之。大者成片如花瓣。氣全力備。小者成粒。為米腦。為速腦。為瑞腦。為金腳腦。為蒼龍腦。因其味辛而苦。氣溫。性善走竄。無往不達。陽中之陽。升也。散也。(諸香皆屬陽。此更香之腎治熱暴氣閉生散竄通(門) 芨白蘞烏存性。白散揩之。 躁。煩喘一丸。紫入龍腦〔論〕 龍腦為群香之冠。火金合德。大辛兼苦而溫竄。乃千年老樹之精氣。稟南方火土之畢達對治法)然凡壅風病在骨髓者宜用。若在血脈肌肉。輒用腦麝。反引風入骨。莫之能出。(東垣)凡中風因氣眼目昏〔辨治〕 瑩白如冰。及作梅花瓣者佳。市肆多用番硝攙混。須知番硝質重色蒼。如砂細碎缽輕樟腦即韶腦。乃樟樹屑液造成。治疥癬。敷癩瘡。

蘆薈

俗呼象膽。藥譜圖經。皆言是木脂。 味至苦。氣寒。為足厥陰肝經藥。主療小兒五疳。殺三蟲。及癲癇驚風。大人風熱煩悶。 胸蟲。 砂仁湯細七錢。 及頭面〔論〕 蘆薈為肝藥。本草言其療五疳。殺三蟲。簡疳方用此味者。十固八九。夫諸疳皆脾虛而用。 有積已久淫氣風淫者。 獨非陰。 寒作瀉。及不思食者。禁用。(仲淳)

〔辨治〕 色如黑餳。用數塊散水中化則自合者為真。入藥。須另研。

安息香

樹出波斯國。呼為辟邪。長二三尺。刻其樹皮。膠出如飴。名安息香。取以和香。 安息油。六七月堅凝。乃取之。今安南三佛齊諸番皆有。形色類胡桃瓤。辛苦而平。氣薄。陽也。入手少陰心經。主治心腹惡氣。鬼疰。傳尸癆。邪氣魍魎。鬼胎血邪。辟蠱霍亂。男子遺精。暖腎氣。婦人血噤。產後血暈。方書治中風風痺風癇。鶴膝風。腰痛燒之去鬼來神。稟火金之氣而有水。故味辛苦而氣平。同鬼臼犀角牛黃丹砂乳香蘇合龍腦麝香雄黃。治鬼疰尸疰。殺癆蟲。寐魘暴亡。及大人小兒卒中邪惡氣。

〔論〕 安息名為辟邪樹。其脂不宜於燒。而能發眾香。即蕭氏去鬼來神之說。乃知鬼陰而

蘇合香

從西域及昆侖來。色紫赤如堅檀。極香。性重。燒之灰白。煎其汁為油。如用油。氣甚芬烈。 氣味甘溫。主治辟惡。去三蟲。治瘟瘧蟲毒癇痙。通諸竅及臟腑。能辟一切不正之氣。 蘇合痢。 息香去核煨丸梧子合丸一〔論〕 蘇合丸開關透竅。為專逐寒中冷風之劑。若肺胃風熱盛者。忌之。陰虛有熱者。 尤助。

阿魏

有草木二種。草者出西域,可晒可煎。木者出南番,取其脂汁,熬作膏,名阿魏。出佛齊及暹羅國者,樹不甚高,土人納筒于樹。脂滿其中。冬月破筒取之。近惟廣州有之。 木膏液滴釀而成。又有云樹汁毒甚。系羊於下。自遠射樹。流脂著羊。羊斃即成阿魏。夫汁既毒。何以汁盡于羊。變成此味。而人用之不毒。然則此汁于羊。必有相劑以為用者。 根名穩展。用腌羊肉。轉更香美。盛暑亦不變色。可以並參。體性極臭。故婆羅門謂之薰乃戎人常食之。云去臭氣。而元時食用以和料。然則極臭而能止臭。豈不信然。用者即驗真偽可也。 辛平而溫。氣味俱濃。陽也。入足太陰陽明經。破症積。消肉積。下惡氣。殺諸細蟲。 辟瘟故辛一切阿魏之。 吊。 阿忌羊肉醋面。此方治五噎膈氣同。血鱉流走無定。一發痛不可忍。將鱉所到處緊捏住。抹真阿魏於其上。濃綿紙糊。不使氣泄。捏仍不放。令鱉受藥氣之攻。如是三個時放手。鱉亦不動。久之自化而病愈也。此在皮裡膜外。湯丸所不及奏效者乃然。

〔論〕 阿魏以極臭之性質。反能止臭。是其妙用之微。必有使氣轉化者。氣化則形化。 故逐脾胃虛弱人。雖有痞塊堅積。不宜輕用。(仲淳)

〔辨治〕 狀如桃膠。色黑者力微。黃散而軟潤者佳。堅硬枯結者偽。凡使此。先研粉了。

胡桐淚

是胡桐樹脂。一名胡桐律。律即瀝。猶松脂謂瀝青之義。出肅州以西平澤川谷中。 以西亦有之。脂淪入土。若礬石硝石之類。冬月採之。有二種。木淚即木律。狀如膏油樹脂流出者。石淚即石律。乃脂入土石間。成塊如片者。以其得斥鹵之氣。故入藥惟用鹹苦大寒。氣味俱濃。陰中之陰。入足陰明經。主治濕熱齒痛。風蟲牙痛。疳 。骨槽風勞治一女牙疳。 用五錢〔論〕 胡桐淚極西所產。其木本風升。而受氣於清涼。其汁入土。更釀鹹苦。是展轉受氣入類以也〔辨治〕 形如小石片子。黃土色者為上。

白膠香

一名楓香脂。其樹霜後葉丹。南方及關陝甚多。二月花實如卵。至八九月熟時燒。其脂為白膠香。五月斫為坎。十一月採之。 氣味辛苦平。主治吐衄咯血。活血生肌止痛。其性疏通。治一切癰疽瘡疥金瘡。燒過揩牙。 治筋皆丸治為化為外為一〔論〕 楓脂味辛。金也。又苦。火也。而氣之平者。亦金也。其葉霜後色丹。金為火用也因所之上之化也。致火於水。則仲冬所採之香脂。真為人身化血之神機。並活血之善物矣久瀉。腹痛無休。有南白膠香散。用御米殼為君。龍骨膠香為臣。而甘草炮薑佐陰之化以為陽之守者乎。而豈止以活血為功乎。

〔辨治〕 與松脂皆可亂乳香。但楓香微白黃色。燒之可見真偽。以齏水煮二十沸。入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