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鉤元

清 楊時泰

卷十三 石草部

石斛

五月生苗。七月開花。十月結實。出六安山谷。及荊襄漢中。江左廬州。浙中台近以溫台者為貴。謂其形似金釵。然氣味腐濁。不若川產形頗修潔。氣味清疏也。 味甘淡微鹹。氣平。味濃氣薄。陽中陰也。入足陽明少陰。亦入手少陰經。主治傷中。 除痺下氣。平胃氣除熱。清氣益氣。補腎暖水臟。壯筋骨。強陰益精。補五臟虛勞羸瘦。逐皮膚邪熱痱氣。腳膝冷疼痺弱。治胃中虛熱有功。(宗 )方書治中風虛勞。消癉積聚。虛煩夏月酒蒸代茶。頓健足力。囊濕精少。小便餘瀝者。宜加之。一法。每以二錢。入生薑一片氣於之源。 不能下精以生。甘能功。(仲淳) 草。益腎強四肢益精。同枇杷葉麥及逐皮膚邪熱痱氣。

〔論〕石斛生苗五月。以歷秋冬。由土之水。而氣乃完。取掛屋下。頻澆以水。經年不死。 (胃之故除痺下氣。而即以強陰益精。(甄氏所謂補腎益力。日華所謂暖水臟。壯筋骨。別錄所謂療腳膝疼冷痺弱。皆不外是。)第其由脾胃而及四臟者。特以脾腎交通。欲益五臟之陰氣。 須用此為關捩子。非謂淡平之性味。能專任補益之功也。人身脾與腎。互為化原。而脾腎生化之氣盛。又即為餘臟之化原。是欲補五臟者。必先於脾。而欲益脾者。當不能舍腎矣。 世但知溫命門之火以生脾土。至從胃腎之陰氣相通以為補。多不致察。緣未識脾陰胃陽之升降。各有攸宜耳。

〔辨治〕生溪石上者。名石斛。折之似有肉。形短而中實。生櫟木上者。名木斛。折之如麥

骨碎補

出嶺南虔吉諸州。今淮浙陝西夔路皆有。寄生石上。或木上背陰處。引根成條。上白赤毛。及短葉附之。大葉似貫眾。根扁而長。略似薑形。人呼猴薑。又為石毛薑。(氣味苦溫。入足少陰經。主治破血止血。補傷折骨碎。散骨中毒氣。風血疼痛。(血和行痺。中風鶴膝風攣。泄瀉淋遺精脫肛。久瀉垂殆。諸藥不效。用猴薑末。入豬腎中煨熟。食之頓住。蓋腎主二便。久瀉屬腎虛。不可專事脾胃也。(瀕湖)凡痢後下虛。不善調養。 或遠行。或房勞。或外感。致兩足痿軟。或痛或痺。遂成痢風。宜用獨活寄生湯。加虎骨四斤。仍以骨碎補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之。外用杜牛膝杉木節萆薢白芷南星煎湯。頻頻熏洗。 淳)虛常揩齒痛牙動將落耳鳴耳閉。

〔論〕骨碎補寄生木石背陰處。為陰氣所鐘。味苦氣溫。苦者火味。溫者少火之氣也。 稟陰者也。 氣以而散毒哉。閱味于由或治血下虛。 繆氏。不宜與風燥藥同用。

〔修治〕銅刀刮去黃赤毛。細切。蜜拌潤。甑蒸一日。晒乾用。急用只焙乾。不蒸亦得。

石胡荽

一名鵝不食草。生石縫及陰濕處。高二三寸。細莖小葉。宛如嫩芫荽。氣辛。 不堪食。鵝亦不食之。冬月生苗。夏開細花黃色。(瀕湖) 味辛氣薰。入手太陰經。通鼻氣。通鼻息。利九竅。能解毒散瘡腫。明目。散目赤腫雲翳。 於天。也。然治目赤腫脹二錢。青黛〔論〕石胡荽多生陰濕地。冬月苗。夏月華。稟陰之收。而達於陽之極暢。故能通地氣於天

石韋

多生陰崖險罅處。其葉長者近尺。闊寸餘。柔韌如皮。背有黃毛。故名石韋。(瀕湖) 味苦平。氣微寒。主治勞熱邪氣。癃閉不通。(本經)止煩下氣。通膀胱滿。補五勞。 安五臟捷于影〔論〕石韋生於石旁。及陰崖險罅。得陰氣最專。似於腎氣有即補以為通之用。故統治五淋結而成〔修治〕刷去黃毛。免射肺作咳。並宜去梗。微炙用。

地錦

有地朕血見愁草血竭血風草諸名。布地而生。細弱蔓延。莖赤。斷之有汁。葉青紫色夏中茂盛。六月開紅花。結細實。取苗子用之。又絡石亦名地錦。是藤蔓之類。與此同名物。(禹錫) 氣味苦平。主治心氣。(平即是辛。火得金氣。即能宅水而化血。)通流血脈。亦可治氣。 療附方 婦人血崩。草血竭嫩者蒸熟。以油鹽薑腌食之。飲酒一二杯送下。或陰乾為末。 薑酒調服一二錢。即止。血淋。用血風草。井水擂服。三度即愈。

〔論〕地錦蔓延莖赤。葉更青紫。觀其夏中茂盛。六月開紅花。結細實。而味苦。似得火化

馬勃

五六月中。濕地及腐木上卒然而發。紫褐虛浮。彈之塵出。大如斗者。重不過錢秋採之。 味辛氣平。其質輕虛。上焦肺經藥也。清肺散血熱解毒。治時疫大頭痛。及喉痺咽疼。 (去膜。 得。馬勃一吐涎血即
為末。沙〔論〕馬勃本於腐化之氣。當五六月火土極盛時。百物化生之氣已極。即腐化之氣。亦乘斯之〔修治〕以生布張開。將馬勃於上摩擦。下以盤承取。末用。

卷柏

一名豹足。一名求股。一名萬歲。一名長生不死草。出常山山谷。關陝沂兗亦有之生石上。春分宿根再發。高三五寸。細葉似側柏。屈藏如雞足。根紫赤多須。六七月採陰乾。 氣味辛平。本經主五臟邪氣。女子陰中寒熱痛。症瘕血閉絕子。(此陰不得陽之配所致。 非痿卷柏每〔論〕卷柏一名交時。言春分始發。時值陰離於陽。能與陽相交合。故主五臟至陰之地為邪瘕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