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鉤元

清 楊時泰

卷一 水部

雨水

立春節雨水。梅雨水。芒種後逢壬日入梅。小暑後逢壬為出梅。液雨水。立冬後十日入液。至小雪為出液。得雨謂之液雨。(廣筆記)

〔論〕。立春節雨水。宜煎發散及補中益氣藥。(瀕湖) 為其得春升生發之氣也。(虞摶)梅雨水多由濕熱之氣。鬱遏熏蒸。釀為霏雨。人受其氣則生病。物受其氣則生霉。觀此水不可造酒醋。則梅雨水不宜用矣。(瀕湖)液雨水主殺百蟲。宜煎殺蟲消積藥。(又)因此雨在嚴冬。百蟲際此而伏蟄耳。(又)

潦水

淫雨為潦。故雨水降注謂之潦。(瀕湖) 氣味甘平。宜煎調脾胃去濕熱之藥。仲景治傷寒瘀熱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煎用潦水。 露水 氣味甘平。稟肅殺之氣。宜煎潤肺殺祟藥。及調疥癬蟲癩諸散藥。百草頭上露。 止消

臘雪水

冬至後第三戊為臘。凡花五出。雪花六出。陰之成數也。用淨瓶收之。築實。密封瓶口。 置陰室中。不見日色。氣味甘冷。解一切毒。治天行時氣瘟疫。小兒熱癇狂啼。大人丹石發動。酒後暴熱。黃膽。仍小溫服之。宜煎傷寒火 藥。抹痱亦良。 流水 千里東流二水。皆堪蕩滌邪穢。煎煮湯藥。勞水即揚泛水。仲景謂之甘瀾水。用流水二斗。置大盆中。以勺高揚千萬遍。有沸珠相逐。乃取煎藥。蓋水性本咸而體重。勞之則甘而輕。取其不助腎氣而益脾胃也。虞摶云。甘瀾水甘溫而性柔。煎傷寒陰証等藥用之。 順流水性順而下流。治下焦腰膝証。及通利二便藥用之。急流水其性急速而下達。故通二便及

井泉水

反酌而傾曰倒流。出 未放曰無根。隨時初出曰新汲。將旦首汲曰井華。凡飲水療疾。 皆取新汲清泉。不用停污濁暖。非直無效。亦且損人。(禹錫) 新汲井華水。取天一真麻知幾水解云。昔嘗過訪靈台太史。見銅壺之漏水焉。太史召司水者。曰:此水已三周環。水滑則漏迅。漏迅則刻瘥。當易新水。因悟曰:天下之水。用之滅火則同。濡願則同。 至於性從地變。質與物遷。未嘗同也。故蜀江濯錦則鮮。濟源烹楮則 。南陽之潭漸于菊。 其人多壽。遼東之澗通於侵。其人多發。晉之山產礬。石。泉可愈疽。戎之麓伏硫黃。湯可浴癘。揚子宜 。淮萊宜醪。滄鹵能鹽。阿井能膠。澡垢以污。茂田以苦。癭消于藻帶之波。 痰破于半夏之洳。冰水咽而霍亂息。流水飲而癃 通。雪水洗目而赤退。鹹水濯肌而瘡乾。 菜之為齏。鐵之為漿。曲之為酒。 之為醋。千派萬種。言不可盡。至於井水一物。尚列數名。況其他乎。昔有患小溲 者。眾不能瘥。子和易以長川之急流煎前藥。一飲立溲。此正與靈樞治不瞑用千里流水煎半夏湯同意。後之用水者。當以子和之法為製矣。

地漿

亦曰土漿。掘黃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攪濁。少頃取清用之。(貞白) 氣味甘寒。解中毒煩悶。並一切魚肉果菜藥物諸菌毒。治霍亂及中 猝死者。中暑霍亂。 乃暑熱內傷。七神迷亂所致。陰氣靜則神藏。躁則消亡。地漿作于牆陰坎中。為陰中之陰。 能瀉陽中之陽也。(瀕湖)乾霍亂病。不吐不利。脹痛欲死。服地漿三五盞即愈。大忌米湯。 中砒霜毒。地漿調鉛粉。服之立解。

百沸湯

一名麻沸湯。又名太和湯。湯須百沸者佳。若半沸者飲之。反傷元氣作脹。(汪穎) 氣味甘平。助陽氣。行經絡。患風冷氣痺人。以熱湯淋腳至膝上。濃覆取汗周身。然別有藥。亦假陽氣而行耳。(宗 )四時暴泄。肢冷腹疼。深湯中坐。浸至腹上。頻頻作之。 生陽諸藥。無速於此。虛寒人始坐湯中必顫。仍常令人伺守之。(又)初感風寒。頭痛憎寒者。用水七碗。燒鍋令赤。投水於內。取起再燒再投。如此七次。名沸湯。乘熱飲一碗。衣被覆頭。

生熟湯

以新汲水合百沸湯和勻。一名陰陽水。 氣味甘鹹。凡霍亂及嘔吐。不能納食及藥。危甚者。先飲數口即定。凡痰瘧。及宿食毒惡之物臚脹。欲作霍亂者。即以鹽投生熟湯中。進一二升。令吐盡痰食。便愈。上焦主納。 中焦腐化。下焦主出。三焦通利。陰陽調和。升降周流。則臟腑暢達。一失其道。二氣淆亂。 濁陰

甑氣水

蒸糯米時。甑篷四邊滴下氣水。以盤承取用之。 主治小兒諸疳。遍身或面上生瘡。爛成孔臼如大人楊梅瘡者。取此水掃瘡上。數日即效。百藥不效者。用之神妙。

磨刀水

氣味鹹寒。主治利小便。消熱腫。肛門腫痛。欲作痔瘡。急取屠刀磨水服。甚效。盤腸生產。干不上者。以磨刀水少潤腸。煎好磁石一杯。溫服。自然收上。(扁鵲方)

浸藍水

味辛苦。氣寒。除熱。解毒。殺蟲。誤吞水蛭成積。脹痛黃瘦者。飲之取下。則愈。

染布水

咽喉病及噎疾。溫服一鐘良。

〔論〕瀕湖言。二水皆取藍及鍛石殺蟲解毒之義。顧藍之治。功在能大布生陽之氣。至於粳米淅二泔水 第二次洗米水。清而可用。故名。 氣味甘寒。清熱。上煩渴。利小便。涼血。

黏米泔水

氣味甘涼。益氣。止煩渴霍亂。解毒。食鴨肉不消者。頓飲一盞即消。

繅絲湯

以 瓶收。密封。埋淨土中。經久愈妙。 止消渴。大驗。

洗兒湯

主治 胎衣不下。服一盞。勿令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