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卷十四‧少陰經症

少陰經脈

【綱】仲景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目】朱肱曰:足少陰腎之經。其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別行者,入足跟中。上至股內後廉。貫腎。絡膀胱。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絡舌本。傷寒熱氣入臟。流於少陰之經。 少陰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入經。發汗吐下後。臟腑空虛。津液枯竭。腎有餘熱。亦渴。故病人口燥舌乾而渴。其脈尺寸俱沉者,知少陰經受病也。

問。傷寒何以須診太溪脈耶。答曰:太溪穴。是足少陰腎之經。男子以右腎為命門。女子以左腎為命門。主生死之要。病患有命門脈者活。無者死。仲景云。少陰手足逆冷。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太溪七壯。故傷寒必診太溪。以察其腎之盛衰也。太溪二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

問。脈微細。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答曰:此名少陰也。少陰為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製水。故令色白也。四逆湯。少陰腎之經。主脈微細。心煩。但欲寐。或自利而渴。問。經云。一二日少陰病者,何也?謂國中病時。腠理寒。便入陰經。不經三陽也。傷寒雖是三陰三陽。大抵發於陽,則太陽也。發於陰,則少陰也。此二經為表裡。其受病最多。陽明太陰。受病頗稀。至於少陽厥陰肝膽之經。又加少焉。凡病一日至十二三日。太陽症不罷者,但治太陽。有初得病便見少陰症者,直攻少陰。亦必先自太陽次傳而至。蓋寒氣入太陽。即發熱而惡寒。入少陰。但惡寒而不發熱也。三陰中寒。微則理中湯。稍厥。或中寒下利。即乾薑甘草湯。手足指微寒冷。謂之清。此未須服四逆。蓋疾輕故也。只可服理中乾薑之類。大段重者,用四逆湯。無脈者,用通脈四逆湯。

【綱】仲景曰:少陰病。脈沉細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中弱澀者,複不可下之。

【目】危亦林曰:發汗則動其經氣。便有奪血亡陽之災。故所戒也。

韓祗和曰。亡陽無陽。亡與無同。無陽則其邪為陰邪。陰邪本宜下。然陽已虛。尺脈弱澀者,複不可下,宜用溫矣。

魏荔彤曰:此乃申明少陰病。應審之於脈,而知其經病臟病。為直中寒邪。為傳經熱邪,而分應汗不應汗。應下不應下也。蓋少陰為病。直感乎外邪者,有經受臟受之不同。其連及乎太陰者。

又有傳經為熱。直感為寒之不同,皆不容不辨。如脈不緊而微。此經邪欲愈乎。再手足溫,必自愈。而無俟發汗也。不然。是臟邪初感。即見陽微之象。更無事於發汗傷正也。此無論其邪在經在臟。發汗。陽必隨汗而亡。少陰陽亡,必難治矣。此應審其經邪臟邪而禁誤汗者也。再或陽本虛。尺脈弱澀。或為傳經熱邪乎。是少陰大承氣症也。然見此脈不可下也。況為直感腎臟之寒邪耶。方用附子四逆等湯溫之不暇。顧可下乎。此又就傳經熱邪直感寒邪諦審之而不可誤下也。吾曾言六經皆發汗。

今仲師言不可汗。何也?蓋少陰病。陰陽俱緊。審其為在經之寒邪,則附子麻黃甘草湯。原為發少陰之汗而設。如不緊而微。在經邪欲愈。尚不可汗。況臟邪乎。至於別條陰陽俱緊而反汗出者,則是陰邪逼出之汗。與發汗無與。是又為少陰臟病。故愈不可發汗也。六經原俱可汗。五臟原俱不可汗。何疑焉。然六經見陽微之脈。俱不可發汗。不止少陰見微脈。方不可發法也。又何疑焉。

【綱】仲景曰:病患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

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燥乾。鼻中涕出。蜷臥足冷。舌上苔滑者,勿妄治也。到七八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目】朱肱曰:問陰症有發熱者乎。答曰:太陰厥陰,皆不發熱。只少陰發熱有二症。仲景謂之反發熱也。少陰病初得之。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少陰病脈沉。發汗則動經。此大略之言耳。脈應裡而發熱在表。亦當以小辛之藥泄汗而溫散也。仲景云。傷寒之病。從風寒得之。表中風寒。入裡則不消。須用溫藥少汗而解。

楊士瀛曰:有咽痛複吐利見症。方是少陰病。不然是風寒兩傷之脈緊汗出矣。咽痛者,少陰之脈循喉嚨也。其臟屬水。所以不惟咽痛,而複吐利。水無製也。

龐安常曰:陰陽俱緊。傷寒脈也。傷寒本無汗。反汗出者,無陽以衛其外。所以邪不出而汗反出也。少陰之邪不出。所以咽痛吐利,皆少陰本症也。於此而可不用少陰溫經散邪之法乎。脈緊。寒邪也。自下利脈暴微。陰寒內泄也。手足反溫。陽回也。陽回則陰退。故緊反去。為欲解也。

夫寒邪在陰,而脈緊得自利。脈暴微。手足溫。緊去欲解者,猶之邪在陽。脈數而熱。得汗出。脈和身涼數去。為欲愈也。

柯琴曰:少陰脈絡肺。肺主鼻。故涕出。少陰脈絡舌本。故舌苔滑。少陰大絡注諸絡以溫足脛。故足冷諸症。全似亡陽。口氣出。唇口燥乾。涕出。此為內熱。脈緊蜷臥。舌苔足冷。又是內寒。此少陰為樞。故見寒熱相持。病雖發於陰,而口舌唇鼻之半表裡。恰與少陽口咽目之半表裡相應也。治之卻與少陽不同。緊去則吐利止。其人可安。此據脈辨症之法。三條。亡陽脈症。四條。陽回脈症。玩反溫。前此已冷可知。微為少陰本脈。煩利為少陰本症。至七八日。陽盡陰複之時。緊去微見。所謂穀氣之來也徐而和矣。

【綱】仲景曰: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目】魏荔彤曰:少陰病。不外直中。傳經寒熱二邪。然於其入也。分寒熱必清。於其出,則不必分寒熱。竟言出而得愈而已。然症脈必明辨之,而後臨事不惑。如本少陰病。何忽類太陽之中風。少陰有直中之寒,必無直中之風。如有直中之風,則為風中腎臟之症。與傷寒中傳經熱邪。固不相涉。即與傷寒中直中寒邪。亦不相涉也。蓋少陰症。忽變為似乎太陽之中風也。何以見之。以其熱自發。汗自出定之也。少陰之反熱。反汗出。乃內真寒外假熱。直中寒邪內所有之症也。本文未嘗發熱汗出。吾以為本文所有也。何言之。以脈見陽微陰浮,而知其人必發熱汗出也。在少陰直中寒邪之脈。見沉緊。是陽緊而陰沉也。在少陰傳經熱邪之脈。見沉數。是陽沉而陰數也。今陽見微。是不緊也。原為直中之寒邪將散。故變緊為微,且不沉也。原為傳經之熱邪將散。故變沉為微也。再陰脈見浮。是不沉也。原為直中之寒邪將散。故變沉為浮,且不數也。原為傳經之熱邪將散。故變數為浮也。此足見少陰病。不論寒邪熱邪。見此陽微陰浮之脈。俱為欲愈之幾矣。又何以知其發熱汗出也。于太陽原文知之。太陽中風原文云。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少陰見陽微。即太陽之浮脈也。再陰脈浮而不沉。非弱之義乎。於此知其陰病轉陽。裡邪透表,必發熱汗出。見欲愈之神理也。發熱則陰寒已微。況脈不見沉緊,則非內陰逼陽於外之反發熱也。汗出則裡病已除。脈又不見沉細,則非陰盛逼陽出亡之汗自出也。此皆辨析于毫厘,而虛實寒熱。進退真假之理。躍如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目】方中行曰:不伸曰蜷。陰主屈故也。症俱見而脈不至。陽已絕矣。不煩而躁。孤陰亦欲自盡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目】朱震亨曰。手足不逆冷。陽足拒陰也。陽雖微。尚能內拒。正陽猶存於中,而陽氣猶充於四肢。陰病中得此。豈有死理哉。設或脈有不至。不過陽氣衰微,不能快行於經隧間耳。非脈絕也。灸少陰本穴者,就其經行之道路。扶其陽氣。使得宣通,則脈必自至,而吐利亦自止矣。曰七壯者,不必定在一處。凡少陰之經。起止循行處,皆可灸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大便數而少者,宜溫其上灸之。少陰病。脈微沉細。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目】朱肱曰:少陰不得有汗,而少陰亦有反自汗出之症。蓋陰症四肢逆冷。額上及手背冷汗者,亡陽也。

【綱】仲景曰: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瞼內際黃者,此欲解也。

【目】柯琴曰:脈者,資始於腎。朝會於肺。腎氣絕,則脈不至。三部手足皆至。是脈道大通。根本俱足。非暴出可知。故所致之脈和調。雖大煩不解。亦不足慮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始得之。無汗。惡寒。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目】朱肱曰:少陰病。始得。發熱脈沉者,固用本湯矣。若二三日常見少陰無陽症者,亦須微發汗。麻黃附子甘草湯。此不可不知也。若少陰病惡寒而蜷。時時自煩。不欲濃衣者,大柴胡去大黃。

張介賓曰:太陽症似少陰者,以其發熱惡寒而脈反沉也。少陰症似太陽者,以其惡寒脈沉而反發熱也。如仲景曰:太陽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疼痛。若不瘥者,當救其裡,宜四逆湯。以及本條。此二症。謂在太陽。其脈當浮而反沉者,因正氣衰弱。裡虛而然。故當用四逆。以裡虛不得不救也。病在少陰。當無熱而反熱者,因寒邪在表。猶未傳裡。故用本湯。以表邪不得不散也。此二症者,均屬脈沉發熱。但其有頭痛。故為太陽病。無頭痛。故為少陰病。但在少陰而反發熱者,以表邪浮淺。可以汗解。其反猶輕。在太陽而反脈沉。以正氣衰微。雖施汗下。其反為重。由此觀之。可見陽經有當溫裡者,故以生附配乾薑。補中自有散意。陰經有當發表者,故以熟附配麻黃。發中亦有補焉。此仲景求本之治。其他從可知矣。

【綱】仲景曰: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目】黃仲理曰:此乃少陰腎臟病也。骨屬腎。腎寒故骨俱痛也。即此一端。便當急救其臟中之陽,宜用本湯也。

【綱】仲景曰: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病發熱頭疼。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目】龐安常曰。五條。不言症。非無症也。少陰之症自具。不必言也。獨云脈沉,則寒邪堅實凝固。臟中將有滅陽之勢。可知。是即脈一端。便當急溫以救陽也。

柯琴曰:首條。浮為在表。遲為在臟。浮中見遲。是浮為表虛。遲為臟寒。未經妄下而利清穀。是表為虛熱。裡有真寒矣。

仲景凡治虛症。以裡為主。此是傷寒症。然脈浮表熱。亦是病發於陽。世所云漏底傷寒也。二條。諸症皆麻黃。是病為在表矣。其脈當浮。今反沉。此為逆也。當憑脈之沉而為在裡。陽症見陰脈。是陽消陰長之兆也。熱雖發於表而為陽。虛寒反據於裡。是真陰也。三條。脈弱而微熱。非相火也。膈上有寒飲。故嘔也。四條。脈微欲絕而見吐利交作。下利清穀之症。是氣血喪亡矣。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目】朱肱曰:大抵陰症發熱。終是不同。脈須沉。或下利。手足厥也。病患尺寸脈俱沉細欲寐者,少陰症也。急作四逆湯複其陽。不可緩也。

少陰病。口燥舌乾而渴。急下之。不可緩。大承氣湯。若脈沉而遲。四逆湯溫之。蓋以口燥而渴者,知其熱。脈沉而遲者,別其寒也。

少陰屬腎。古人謂之腎傷寒。其口燥舌乾而渴。固當急下。大抵腎傷寒。亦多表裡無熱。但苦煩憒。默默而極不欲見光明。有時腹痛。其脈沉細。舊用四順湯。古人恨其熱不堪用。云腎病而體猶有熱。可服仲景四逆散。若已十餘日。下利不止。手足厥冷。乃無熱候。可增損四順湯。

少陰症。口燥咽乾。即云急下之。蓋少陰主腎。系舌本。傷寒熱氣入於藏。流於少陰之經。腎汁乾。咽絡焦。故口燥咽乾而渴。即宜急下。非若陽明宜下而可緩也。雖然。陽明亦有一症。發熱汗出多。急下之。陽明屬胃。汗多則胃汁乾。故亦須急急下之也。

【綱】仲景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目】柯琴曰:此比上條脈症皆輕。熱微厥亦微。此陰陽相等。寒熱自和。故易愈。

【綱】仲景曰: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目】楊士瀛曰。加豬膽汁于通脈湯中者,反佐之法也,必有陰盛格陽之症。故用之。觀白通湯可知。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冷。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下利。手足逆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微喘者死。下利後。脈絕。手足厥逆。 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目】柯琴曰:寸脈沉遲。氣口脈平矣。下部脈不至。根本已絕矣。諸症皆內外。水穀之道俱絕。故此為下厥上竭。陰陽離決之候。生氣將絕於內也。厥陰。肝脈也。應春生之氣。故灸其五俞而陽可回也。三條四條兩症。不嘔不煩。反佐而服白通。外灸丹田氣海。或可救於萬一。

鰲按:三四條之生死。總以脈為憑

【綱】仲景曰: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症。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內外俱虛故也。

【目】柯琴曰:首條。雖無外衛之微陽。亦未見內寒諸險症。二條。當汗而反下。下後又發汗。以至純陰無陽,而脈沉微。此四逆之變劑也。三條。內陽虛。故脈微細。外陽虛。故振栗惡寒。亦即乾薑附子症。

【綱】仲景曰: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複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傷寒脈促。手足厥者,可灸之。

【目】鰲按:脈象空虛。故為亡血。促為陽脈。陽虛而促。理固然矣。然陰氣太盛。亦往往見促脈者,總之促結代,皆是虛脈非灸不可。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目】喻昌曰。與白通反至厥無脈。乾嘔而煩。此非藥之不勝病也。以無向導之力,宜其不入耳。故複加人尿豬膽汁之陰。以引陽藥深入。然脈暴出死。微續生。亦危矣哉。

表熱裡寒表寒裡熱

【綱】仲景曰: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目】柯琴曰:浮中見遲。是浮為表虛。遲為臟寒。未經妄下而利清穀。是表為虛熱。裡有真寒矣。

【綱】仲景曰: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吐利亡津液,則小便宜少。小便複利而大汗出。津液不禁。陽氣大虛也。脈微為亡陽。若無外熱。但內寒。下利清穀。為純陰。此以外熱為陽未絕。猶可與通脈四逆湯救之。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目】喻昌曰。下利裡寒。種種危殆。其表反熱。其面反赤。其身反不惡寒,而手足厥。脈欲絕。明系群陰格陽於外不能內返也。故仿白通之法。加入四逆中。以入陰迎陽也。

魏荔彤曰:脈者本陰陽相合而無間之神也。今陰獨陽無。脈故微絕,必複回其陽。俾與陰兩相調勻,而後脈可得通。酌用四逆為主。更增減之。使陽回脈通。此於脈出不出。見愈不愈之機。從至險處立救法也。

【綱】仲景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目】許叔微曰:此條比之上條。其症較輕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目】王肯堂曰:表熱裡寒者,脈雖沉而遲。手足厥逆。下利清穀。此裡寒也。所以陰症亦有發熱者,此表解也。表寒裡熱者,脈必滑。身厥舌乾也。所以少陰惡寒而蜷。此表寒也。時時自煩。不欲近衣。此裡熱也。

魏荔彤曰:此不言下利,則陽旺於中焦。較他條下利而利自止者,又勝。雖惡寒足蜷。亦見少陰症象。然陽時煩而陰不躁,且欲去衣被。內有陽存。不須言矣。不但當辨其經邪臟邪。為溫為汗。本易為力,且當識其煩而欲去衣被之故。為陽存之有餘,而扶陽抑陰。亦不可過為猛烈矣。此又陰病見陽症易治之一也。

面色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目】王肯堂曰:此陰寒內竭。逼其浮火上行於面。故發赤色。非熱也。若誤投寒涼之劑。即死。又夾陰傷寒。虛陽泛上者,亦面赤也。但足冷脈沉者,是又煩躁面赤。足冷脈沉,不能飲水者,此陰極也,宜溫。

柯琴曰:上條。是寒熱相半症。下利清穀。陰盛於裡也。手足厥冷。寒盛於外也。身不惡寒面赤。陽郁於表也。咽痛利止。陽回於內也。腹痛乾嘔。寒熱交爭也。溫裡通脈。乃扶陽之法。脈出則從陽而生。厥逆則從陰而死。下條。脈症較輕。熱微厥亦微。故面亦少赤。此陰陽相等。寒熱自和。故易愈。

鰲按:諸家面色之說。詳在少陽經症。互參之可也。

頭痛眩冒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目】李杲曰:內症頭痛。有時而作。有時而止。外症頭痛。常常有之。直須傳入裡方罷。此又內外症之不同者也。

王肯堂曰:下利則水穀竭。眩冒則陽氣脫。故死。

陳士鐸曰:少陰症。下利雖止,而頭眩暈。亦是死症。蓋陽雖回而陰已絕。下多亡陰。竟致陰絕,而諸陽之上聚於頭者,紛然亂動。所以眩冒。此陽欲脫而未脫。補其陽而陽氣生。陽生則陰之絕者,可以重續。陰生於陽也。方用參桂湯。人參二兩。肉桂二錢。參能返陽氣。桂能走肝腎。兼補陰也。

【綱】仲景曰:病發熱頭疼。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

【目】鰲按:發熱頭痛。病在表。本太陽麻黃症也。脈當浮而反沉。故為逆。

【綱】仲景曰: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目】柯琴曰:嘔而無物。胃虛可知。吐惟涎沫。胃寒可知。頭痛者,陽氣不足。陰寒得以乘之也。

【綱】仲景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目】寇宗奭曰:此條脈症皆輕。故能自作郁冒。汗出而自解也。

鼻衄

【綱】仲景曰: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耳目。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目】朱肱曰:間陰症有衄血者乎。答曰:陰症自無熱。何緣有衄。若少陰病無汗。強發而動血,則有之耳。

劉完素曰:衄為熱。無寒。是以三陰無衄。如本條是名下厥上竭。非衄也。

戴原禮曰:少陰初得病。醫誤以發汗法。迫血動經。妄行而衄。其血水獨出於鼻。或口耳目。

又有陽陷入陰。四肢厥逆。醫見其厥。謂寒邪在表。從而汗之。當下反汗。以致動血。故謂下厥上逆,為難治。先哲云。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正以此也。要知汗出不徹。為陽之衄。發汗動血。為陰之衄。二者大不同也。又云。陽盛陰虛。汗之則死。

魏荔彤曰:少陰病而厥。近於腎臟直中寒邪矣。然腎臟直中寒邪,則陰寒之氣。有厥必逆。厥者,風也。逆者,寒也。少陰之邪,必輸厥陰。風水相連。陰寒下凝之象也。今但厥不逆。是謂之熱厥。厥仍風也。不逆者熱也。亦風水相連。熱邪上沖之象也。但厥二字。既知為傳經熱邪矣,而又有無汗似寒以混之。不知無汗者,陰血素虧也。熱邪雖在少陰。由厥陰上沖,而陽盛陰虧,則無能化液而出。此少陰熱邪。所以愈熾了。設誤為直中之厥逆而溫之。謬矣。或強發汗。汗不出而動血。血即不能作汗。上分陰分素虧之血也。為溫經散寒猛烈之劑所鼓蕩而走陰分。血熱妄行。邪害空竅。不擇何道。從耳目口鼻而出。此誤為直中之寒邪。妄發其汗所致也。於是在下腎經愈熱而厥愈甚。在上之血分愈竭,而陰愈亡。名曰下厥上竭。上下陰亡,則孤陽無附,必有脫離之勢矣。故難治。妄發少陰陰分之汗。其害之大如此。厥而不逆者,手足溫也。然就無汗言之亦準。厥而有汗。乃真寒逼陰外亡之象。故為直中之少陰。無汗而厥,則熱邪伏於裡而不外越。故厥者少陰有邪,而無汗者邪熱內耗也。斯可定為傳經之熱邪。無疑矣。

咳悸

【綱】仲景曰: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發少陰汗也。

【目】鰲按:上咳下利。津液喪亡之故。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嘔者,真武湯主之。

【目】朱肱曰:有少陰症咳嗽。真武湯、四逆散、豬苓湯也。大抵熱在上焦。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為之浮。肺主於咳。水氣乘之。故咳而微喘。真武加五味子、乾薑。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古人治水氣而咳者,病在陽。小青龍湯。病在陰。真武湯。古今錄驗。橘皮湯治咳佳。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目】寇宗奭曰:又咳嘔。又煩渴。非腎水不升之故而何。

【綱】仲景曰:少陰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朱肱曰:四逆散加五味子、乾薑。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 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目】鰲按:仍發熱而心下悸。坎陽外亡,而腎水凌心也。以其為腎水凌心之故。故亦列少陰款中。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此乃申解少陰傳經熱邪。有挾水飲為患者,不得誤為寒邪也。蓋少陰之熱邪。充周於上下。流布於四肢。固已。然水飲一症。亦有入熱邪而俱混者,不止他條直中之寒邪。兼水飲為患也。今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此純類於少陰直中寒邪之症也。然口渴心煩不眠,則非直中之寒邪,而為傳經之熱邪矣。蓋陽煩而陰躁。至不得眠。煩而不躁,則為陽邪甚的矣。知此則口渴下利。固熱邪為之,而水飲挾阻其氣化。陰陽不分。上下不通。下利口渴。所以滋甚也。本湯五物。無一非走陰經。以之淡滲陰經水飲。推之三陰水飲皆可用。但加減引經之味可耳。問。原文並無水飲症。何以知水飲兼混。曰:觀其咳而不咽痛。口不燥。即知雖為傳經熱邪。惟有水飲相混。故熱勢不能甚烈。雖上沖為咳嘔,而不致咽痛。隔阻正津為口渴,而不致乾燥。兼以心煩不寐。於少陰但欲寐。陰症中見陽症。非傳經之熱。兼水飲之濕。何物乎。

【綱】仲景曰: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製水。故令色白也。

【目】魏荔彤曰:不吐心煩但寐,則陰寒凝聚於下,而孤陽浮游於上。可驗。五六日久。脾陽亦失令而自利。胃津以利耗而作渴,且陰盛於下。陽必逼處於上。曰虛。知下虛而上實。實、邪實也。引水自救。以理論之。雖渴。未必能多飲水。或多飲多尿。尿色淡白,則少陰腎臟為真寒,而非假熱。足以相惑也明矣。以此知少陰病形悉具。全在小便色白。蓋赤白分寒熱也。白為下焦虛寒。寒水不能收製。將為飲一溺二。傾泄不禁矣。法容不灸與溫兼行耶。仲師為少陰腎臟裡症言之如此。再者,少陰腎臟為病。內素虛寒者十之六七。外寒乘入者十之三四。無內寒則不能召外寒。君子平日。寧可不以命門之火為實,而用嗇道乎。

漱水不咽

【綱】仲景曰:少陰脈沉細。手足冷。或時煩躁。作渴。欲漱水不欲咽者,宜四逆湯。

【目】吳綬曰。本條之外。又有下利。厥逆無脈。乾嘔煩渴。欲漱水不欲咽者,白通加豬膽汁人尿主之。又有厥陰蛔厥。體寒煩躁吐蛔。口燥舌乾。但欲涼水浸舌及唇。時不可離者,理中東加烏梅。大抵陰症發躁煩渴不能飲水。或有勉強飲下。良久複吐。或飲水而嘔。或噦逆者,皆內寒也。

蓋無根失守之火。游於咽嗌之間。假作燥渴,則不能飲。或有能飲不吐。複欲飲者,熱也。

咽痛咽乾口燥

(附不能言)

【綱】仲景曰:病患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

【目】朱肱曰:脈沉遲。手足厥冷。或吐利而咽中痛。此少陰症也。病源云。此為下部脈都不至。陰陽隔絕。邪客於足少陰之絡。毒氣上沖。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瘡也。傷寒脈陰陽俱緊。如本條云云。此候汗下熏熨俱不可。汗出者, 本粉傳之。咽喉痛者,甘草湯、桔梗湯、豬膚湯、通脈四逆去芍加桔梗湯、麻黃升麻湯。選用。又有伏氣之病。謂非時暴寒中人。伏氣於少陰經。始不覺病。旬月乃發。脈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喉痺之病。次必利。始用半夏桂枝湯。次四逆散。此病只一二日便瘥。古方謂之腎傷寒也。

戴原禮曰:亦有初得病。頭痛發熱。無陽毒少陰諸症,而咽自痛者,此因感冒後。頓用濃衣被堆壅。或用蠻法。服薑湯熱酒即臥。遂成上壅。或先有壅熱。欲取涼快。致為外邪所襲。既有風寒。

又有熱壅,宜參蘇飲。倍桔梗。加木香五分。或消風百解散。或五積散、敗毒散各半帖。名交加散。

閔芝慶曰:此寒邪在少陰本臟而非經病也。當咽痛而又吐利。利為少陰本症。吐而咽痛,則孤陽欲飛脫於上矣。急救欲亡之陽。真武四逆附子等湯。可選用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目】王肯堂曰:太陽陽明咽痛各一症。悉屬熱也。太陽治以半夏散。陽明治以四逆散加桔梗。少陰咽痛有六症。熱症四。寒症二。熱者治以豬膚湯、甘草湯、桔梗湯、苦酒湯、半夏散。寒者治以桂枝乾薑湯、真武湯、四逆湯。厥陰咽痛一症。亦熱也。治以桔梗湯。咽痛皆屬熱。何獨少陰二症寒耶。其一以汗多亡陽。故用乾薑、附子以複陽溫經。其一以陰盛格陽。故用通脈四逆以散陰通陽。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冷。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

【目】王肯堂曰:此宜麻黃升麻湯。

柯琴曰:此為下厥上絕。陰陽離決之候。故咽痛不利。為水穀之道絕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目】張元素曰。或云。六經皆不言咽痛。惟少陰有咽痛咽傷。何也?夫少陰咽痛。乃經絡所系。蓋少陰脈循喉嚨。系舌本。故有咽傷痛之患。內經曰:少陰所生病者,咽腫上氣。乾嗌及痛。此經脈所系。邪氣循行而致然也。

方中行曰:豬膚。本草不載。但豬屬亥,宜入少陰。膚乃外皮,宜能解外。其性則涼。固能退熱。邪散而熱退。煩滿可除也。白蜜潤燥以利咽。痛可愈也。白粉益土以勝水。利可止也。意者義取於此乎。

魏荔彤曰:此申解少陰傳經熱耶。上下充滿之症。立法以滋陰散熱為義。蓋少陰之邪。上沖為咽痛。為心煩。熱之性升也。為便血。為便膿。陰之性降也。又有上下充周。熱邪彌漫者,如下利。猶之陰之降也。咽痛胸滿心煩。猶之熱之升也。無非邪在少陰。既內耗其真。複交亂三焦使之然也。法用豬膚。豬亥水。腎蓄也。其膚主太陽。能入腎滋陰。兼透表散邪之用。佐蜜甘寒。上炎之焰熄。白粉淡滲。下利之路分。一劑而三善備焉。蓋腎臟原無散法。散藥又必用辛溫。今熱邪在內。非散不可。辛溫又不可。因另出此法。以甘寒之味。佐原屬腎經之物。帶太陽表性者,入其中以導之出。膚乃肉外皮中之薄脂。浮而外發之性也。亦如石膏以辛涼為發散之義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目】蘇頌曰。咽痛而無下利心煩胸滿等症。但甘以緩之足矣。不瘥者,配以桔梗。辛以散之也。其熱微。故用輕劑。

魏荔彤曰:少陰之邪。惟其緣木而升。所以於其傳也,必傳厥陰。亦升降之理也。太陰降而少陰。少陰升而厥陰。三陰中之升降也。比之三陽之表裡亦然。蓋氣之行也。無論病氣與正氣,皆以往複屈伸為義也。

鰲按:下條之症。比上條較重。故非甘草桔梗。甘緩辛開。輕清之物可治,必用半夏之苦。開而兼泄。桂枝之辛。升散其熱。甘草之緩。緩其炎焰。其義如此。喻氏謂半夏滌飲。桂枝散邪。猶非的義。蓋本方用桂枝半夏。並非發汗解肌之謂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目】吳綬曰。少陰脈疾。可下。脈沉。附子東加知、柏、五味子、麥冬、花粉。若虛熱。病後煩熱不解者,竹葉石膏湯去半夏加花粉。凡汗吐下後。口燥咽乾。此津液衰少。腎水不升。虛火上炎也。生津益氣湯。脈沉微。足冷舌燥。難治。其少陰有急下以救腎水之例。若虛人水竭火燥不可下者,以補中益氣湯。倍人參。加麥冬、五味、花粉、知、柏。以滋水也。

趙嗣真曰:活人謂脾臟有熱,則津液枯少。故口燥咽乾。然非獨脾臟有熱。脾主太陰。太陰腹滿而咽乾。此可言脾熱。特一症耳。餘皆非也。如白虎加人參湯。口舌乾燥者,表裡俱熱也。口苦咽乾者,少陽經熱。或陽明中風也。口燥咽乾。急下之。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痛。口乾燥者,少陰經熱也。咽乾煩躁吐逆者,誤汗。津液少,而欲作陽明內熱者也。如上數症。豈亦脾臟有熱哉。

鰲按:傷者,痛久而傷也。火灼則瘡生。邪熱壅於胸膈之上。故不能語言。聲出於喉。咽病則喉亦病。肺金為邪火所製。故聲不出。其症較重於咽中痛,皆治之遲誤也。半夏開散。雞子清涼潤。 故必治以本湯。甘草湯、桔梗湯、半夏散及湯、苦酒湯數方,皆為少陰熱邪在經。上沖為咽痛而立之法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少陰病。自利清水。 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成無己曰。傷寒傳經五六日。邪傳少陰,則口燥舌乾而渴。為邪漸深也。今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邪未深入之時。便作口燥咽乾者,是邪熱已甚。腎水乾也。急與大承氣。以全腎也。正經自病。其邪深入,宜急下之。若燥則死。腎水乾燥之故也。

張元素曰:承氣湯。陽明當下之症宜用。少陰亦用。何也?蓋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旁。四旁有病,皆能傳入胃。胃土燥則腎水乾。以二三日則口燥咽乾。是熱之深。傳之遠也,故曰:急下之以全腎水。夫土實則水清。謂水穀不相混。故自利清水,而口乾燥。此胃土實熱致然也。下利色青。青者肝也。乃肝邪傳腎。緣腎之經脈。從肺出絡心。注胸中。由是而心下痛。故急下以去實熱。逐腎邪。其六七日腹脹不大便。以入腑之邪壅甚。胃土勝,則腎涸。故急下以逐胃熱。滋腎水。蓋陽明與少陰,皆有急下之條。然而症雖不同。其入腑之理則一。是以皆用大承氣也。

王肯堂曰:按舌乾輕。咽乾重者,蓋咽舌雖皆通於少陰之絡,而舌又為心之苗也。傷寒喜陽而惡陰。故舌乾輕。

喻昌曰:熱邪傳入少陰。逼迫津水。注為自利。質清而無渣滓相雜。色青而無黃赤相間。可見陽邪炎威之極。反與陰邪無異。但陽邪傳自上焦。其人心下必痛。口必乾燥。設系陰邪,必心下滿而不痛。口中和而不燥,必無此枯槁之象。故宜急下以救其陰也。

煩躁

【綱】仲景曰: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製水。故令色白也。

【目】柯琴曰:少陽脈下胸中。故胸煩。是病在表之裡也。少陰經出絡心。故心煩。是病在裡之裡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少陰病。脈沉微細。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目】喻昌曰。自煩欲去衣被。真陽擾亂不寧。然尚未至於亡。故用溫法可治也。四逆惡寒身蜷脈不至。陽已去矣。陽去故不煩。尚可施回陽之法。若加躁擾,則陽已離陰。陰孤求侶不得。所謂陰躁者也。上吐下利。因致煩躁,則陰陽擾亂,而竭絕可膚。更加四逆。是中州之土先敗。上下交征。中氣立斷。使早用溫中之法。寧至此乎。

魏荔彤曰:脈微沉細。但欲臥。此少陰本病。然應無汗而汗出。陽將亡於外矣。雖未躁而煩。陽已動而欲離其舍矣。自欲吐而無可吐。寒邪上逆陽脈而沖矣。至六七日之久不為治。加以自利。則正陽益虛竭。陰寒愈凝固。迨至煩而且躁,則下利煩躁之死症見。但欲寐者,反不得臥寐。陰擾陽亂。樞紐已脫。亦必死之候也。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目】鰲按:此二條,皆回陽之法。厥陰者,肝脈。灸。灸其俞。所以使陽回也。未經汗下而煩躁。為陽盛。汗下後而煩躁。為陽虛。用薑附以回陽。用參苓以滋陰,則煩躁止而外熱除。柯氏所謂陰陽雙補法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目】劉完素曰。少陰病下利。固宜用白通湯升陽溫中之法矣。若不早治。至於既吐且利。手足厥冷。寒邪之侵凌。微陽之擾亂。已見端矣。甚則陽為陰侮而煩生。陰欲凌陽而躁作。內實真寒。外現假熱。此陰躁之死症欲成矣。非急急助火之源。何以消嚴寒之勢乎。四逆湯。蘇脈之沉也。附子湯用芍藥。引陽入陰。朮苓兼治脾土。以勝腎邪。白通湯升陽止利。吳茱萸湯兼溫厥陰。各溫法之不同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目】朱肱曰:傷寒陰盛格陽者,身涼。脈沉細疾。煩躁而不飲水者是也。若欲引飲者,非也。不欲飲水者,宜霹靂散。須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此藥通散寒氣。然後熱氣上行。汗出乃愈。火焰散。丹砂丸並主之。

柯琴曰:脈暴出者,孤陽獨行也。微續者,少陽初生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目】張兼善曰。心煩不得臥,而無躁症,則與真陽發動迥別。蓋真陽發動,必先陰氣四布。為嘔為利。為四逆。乃致煩而且躁。魄汗不止耳。今但心煩不臥,而無嘔利四逆等症。是其煩為陽煩。乃真陰為熱邪煎熬也。故必解熱生陰以為主治。少緩則無及矣。

朱肱曰:傷寒陰症似陽者,陰發躁。反厥。物極則反也。大率以脈為主。諸數為熱。諸遲為寒。無如此最驗也。假令身體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皆陰症也。身微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不看脈。以虛陽上格之燥。誤為實熱。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仲景少陰病面赤者,四逆加蔥白主之也。如本條裡熱甚而裡不和,則又以黃連阿膠湯主之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吐利止而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目】喻昌曰。下利六七日。本熱去寒起之時。尚兼咳渴心煩不眠等症,則是熱邪摶結水飲。以故羈留不去。用本湯以利水潤燥。不治利而利自止也。

柯琴曰:二三日心煩。是實熱。六七日心煩。是虛煩。蓋咳嘔煩渴者,腎水不升。下利不眠者,心火不降耳。

腹痛

【綱】仲景曰: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燥乾。鼻中涕出。蜷臥足冷。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六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目】柯琴曰:設使到七日來。以陰陽俱緊之脈。不發熱反惡寒。是寒甚於表。上焦應之,必欲嘔也。反腹痛。是寒甚於裡。中焦受之,必欲利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此申解少陰病有水氣為兼症。當於溫裡之中。寓鎮奠之義。蓋兼水氣,則不特寒邪。亦濕寓焉。如二三日不已。就臟邪言也。至四五日腹痛,必隱隱常痛。乃寒濕凝滯之象。非時痛時止之熱痛也,且寒濕痛必兼滿。按之少可,而非熱痛不欲近人也,且驗小便不利。濕盛而氣壅也。單為寒。色白且利。兼濕。雖白不利。此寒熱之可據者也,且單寒,則身體骨節痛而不沉重。兼濕,則沉重多而痛少。故先言沉重。後言疼痛。就緩急言也。或自下利。亦濕邪下注。惟小便不利,則大便濕行。種種審諦。知其人有水氣兼寒邪。得中少陰。亦如太陽有水氣。更感風寒。以水氣為兼病,而治法必當更為推求也。咳嘔皆水氣上逆。亦有小便自利者,則寒濕又兼虛氣不能收攝之故。膀胱與腎表裡。水氣浸淫於腑。陰寒固冱於臟,法當溫臟回陽。以治寒邪。燥脾暖土。以製水氣。故主真武湯,而以附子治寒邪。其餘治水氣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腹痛小便不利。乃熱在下焦。熏蒸中焦。使氣化因熱鬱不行。大便因熱盛而自利也。利久不止。腸胃間穢濁之物。如膿帶血。盡隨大便而下。熱不消。利不止。危矣。故用本湯以固澀之。

【綱】仲景曰: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裡。

【目】龐安常曰。下利。裡寒也。身疼。表寒也。先溫裡。從本治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目】魏荔彤曰:此申解少陰熱邪。散見四末。熱極似寒。手足逆冷之症。不可誤認為寒。逆而妄治也。少陰病。熱邪能彌漫於上下。亦能流行於四肢。可以為熱厥似寒厥以誤人。此少陰病熱極似寒。寒極似熱。大有真假。當詳為考辨。不可就病言病。失毫厘而謬千里也。如四逆。本寒邪也。或咳或悸。即熱邪上沖。咽痛心煩之變出者也。小便不利。腹中痛。泄利下重。即熱邪下行。熱在膀胱。下血下膿之變出者也。然則此逆非寒逆。直可名之曰熱逆也。夫熱。但厥不逆。茲何以曰熱逆。不知寒固逆而厥。熱逆亦厥。有陰陽不順接之厥在內。有真熱似寒之厥亦在內。不容不嚴辨也。於此等症,必合脈與症以為辨。他條沉數二字。原足以定傳經之熱邪。合觀諸條脈沉。複微而緊細。又足以定直中之寒邪。再按他條之症口中和三字。亦足以知內為真寒。咽中痛三字。亦足以知內為真熱。明乎此,則少陰前篇之大熱似寒。少陰後篇之大寒似熱。俱可洞如觀火矣。此皆最要之處。生死關頭。溫涼失度。頃刻人亡。豈細故乎。仲師於此用四逆散。名亦四逆也,而湯散之義不同也。

凡厥逆中。自有寒濕雜合。所謂陰陽不順接也。至於諸痛。亦必雜合交結方痛。故藥亦雜合。然後專寒專熱之品。可開結止痛也。泄利至於下重。即滯下之意。金匱要略主用小柴胡。亦雜合寒熱之治。故四逆散一方。近小柴胡。

身痛

【綱】仲景曰: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目】鰲按:本條純陰無陽。陰寒切膚。故身體痛。四肢無陽。故手足寒。陰寒內注。故骨節疼,則此身疼骨痛。雖與麻黃症相似,而寒熱陰陽。彼此判然。 此身體骨節疼痛。固非太陽之症。並非少陰之經。直屬少陰之臟。蓋腎主骨。腎寒故骨疼。即此一端。便當急救其臟中之陽矣。舍附子湯。曷足以濟。

【綱】仲景曰:傷寒下之後。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宜四逆湯。 病發熱頭疼。脈反沉。汗之。若不瘥。身體疼痛者,當救其裡,宜四逆湯。

【目】柯琴曰:病為在表。脈當浮。今曰脈反沉。此為逆。汗之不瘥。即身體疼痛不罷。當憑其脈之沉而為在裡矣。 表宜溫散。裡宜溫補。先救裡。治其本也。

蜷臥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目】成無己曰。蜷者,屈縮不伸也,皆陰寒之極。雖在陽經。見是症者,即有表症。亦宜用溫經之劑。桂枝附子是也。況在三陰。裡寒下利厥逆者乎。四逆之類。其可缺諸。若有陰無陽者,為不治。

【綱】仲景曰: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 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目】魏荔彤曰:少陰寒邪。固有在經在臟之不同,而治之之法,必以存陽為第一義。臟邪溫之。固存陽也。即經邪汗之。亦存陽也。捨此無他計也。如前條利忽自止,則陽盛於中焦。不致隨陰沉陷。惡寒蜷臥。雖純為陰寒之象,而手足能溫,則真陽自在。於此審其為臟邪。溫之固易。即審其為經邪。汗之亦易。 故曰可治。又如本條。並不下利,則陽更旺於中焦。雖惡寒足蜷。亦見少陰症象。然陽時煩而欲去衣被。內有陽存,而扶陽抑陰。亦不可過為猛烈也。其經邪臟邪之當審,而溫之汗之。又不待言矣。 至次條。不煩而躁,則陽已離陰。陰孤求侶不得。擾亂不寧。所謂陰躁者也,宜其死矣。

但欲寐

【綱】仲景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目】方中行曰:脈沉細者,少陰居於極下。起於小指之下也。針經曰:是主腎所生病者,嗜寐。蓋人肖天地。天地之氣。行於陽,則辟而曉。行於陰,則闔而晦。故人之氣。行於陽,則動而寤。行於陰,則靜而寐。然則但欲寐者,邪客於陰也。

魏荔彤曰:傷寒三陽。遞傳三陰。複自太陰傳少陰。此傳經之邪。乃外感風寒。歷久變熱之熱邪也。亦有直中少陰經臟者,又非傳經熱邪可比。乃陰寒之寒邪也。故三陽分經與腑。三陰分經與臟。如少陰病。其為傳經熱邪。直中寒邪。當辨也。若此條,則合傳經直中二邪而總標其脈症也。 少陰為病。脈必沉。三陰皆然。又兼微細。異乎三陽之浮大弦也。沉對浮。微對大。細對弦。此少陰脈也。見此則三陰俱可識其端倪。至少陰為症。有寒熱二邪。本不盡同。姑取兩邪入而見症大同者,則但欲寐也。腎司智巧。熱邪入而擾其陰。寒邪入而溷其陽。因致 欲寐。仲師示人未辨寒熱之邪。先辨少陰之症。此至訣也。脈之沉微細。三陰俱有。兼以但欲寐,則少陰病也。但沉微細。 雖三陰皆有,而太陰必多微。少陰必多沉。厥陰必多細。太陰在中。故微多。少陰在下。故沉多。 厥陰近膽。故弦可變細而細多。蓋細即弦之微者,此仲師於少陰。不言沉。反言微細者,沉少陰本脈。不須言,且沉亦非少陰獨有之脈,必兼太陰之微。厥陰之細,而少陰之脈始確也。再者,少陰處三陰之中。亦如陽明處三陽之中。陽明之脈本大。然兼太陽之浮多,則太陽陽明也。兼少陽之弦多,則少陽陽明也。推之三陰。少陰之為脈。 何獨不然乎。然則少陰之沉。兼微多。非太陰之少陰乎。少陰之沉兼細多。非厥陰之少陰乎。三陽之陽明。由遞傳而言之。有相通之義。仲師故分而為三。三陰之少陰。亦就遞傳而言之。有相通之義。何不可引而伸之哉。

【綱】仲景曰: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製水。故令色白也。

【目】王肯堂曰:少陰病。如本條諸症。理中四逆輩。陰症雖云不用麻黃。如少陰始得病。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于六經但少陰症難辨。本經但云脈微細欲寐。小便數而白。背惡寒。四肢厥者,可不審而知之。或雖有惡寒甚者,不覺寒。但喜濃。衣近火也。其脈微細。或沉澀。 雖有陰陽俱緊者,蓋其人素有熱。為表寒外襲。故如此。但當察其外症為主,必以溫藥逐之。其陽邪傳入。與少陰自受熱症,宜下宜吐宜和者多矣。仲景雖不言滑實沉數諸可下之脈。然與症則可知矣。脈必相符也。雖或有反沉微細遲。脈不應症者,為不可下。亦宜涼劑滋陰退陽而愈。不愈,必待脈有力而後下之可也。其有症惡寒。急下之者,倘反有脈不應病。亦宜微下之。雖不敢大下。亦不可緩也。六經惟少陰傳變。與太陽相同。如真武湯、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症。俱有加減法。謂有或為之症。亦猶小青龍小柴胡是也。

【綱】仲景曰: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燥乾。鼻中涕出。蜷臥。足冷。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目】鰲按:首條蜷臥。由於內寒。二三條亦同一蜷臥。卻以手足溫手足逆冷為憑。見可治不可治之故。蓋溫者,陽回也。逆冷者,純陰無陽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脈沉微細。但欲寐。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 不得臥寐者死。

【目】陶華曰。陽氣虛。陰氣盛,則目瞑。故多寐。乃邪氣傳於陰而不在陽也。昏昏閉目者,陰自闔也。默默不言者,陰主靜也。陽氣盛。陰氣虛,則晝夜不得眠。蓋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不安臥。若陰為陽所勝。故終夜煩擾而不得眠。所謂陰虛則夜爭者是也。

鰲按:始而欲寐。是少陰本症。五六日後不得臥寐。是微陽欲絕也。其何能生。

不得臥

【綱】仲景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少陰病。下利。六七日。 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目】柯琴曰:少陰受病。當五六日發。然發於二三日居多。二三日背惡寒者,腎火衰敗也。 必溫補以益陽。反發熱者,腎水不藏也,宜微汗以固陽。口燥咽乾者,腎火上走空竅。急下之以存津液。此心中煩。不得臥者,腎火上攻於心也。當滋陰以涼心血。二三日心煩。是實熱。六七日心煩。是虛煩,且下利而熱渴。是下焦虛,不能製水。非芩、蓮、芍藥所宜。咳嘔煩渴者,腎水不升。 下利不眠者,心火不降耳。凡利水之劑,必先上升而後下降。故主以豬苓湯。以瀉陰利水而升津液。 斯上焦如霧而咳渴除。中焦如漚而煩嘔靜。下焦如瀆而利自止矣。

鰲按:腎火上攻於心。故心中煩而不得臥。

【綱】仲景曰: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症。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目】王肯堂曰:少陰當病於欲寐。今乃不得眠。緣陽氣入少陰經。非少陰正病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脈沉細。自利煩躁。不得眠者死。

【目】王肯堂曰:不得眠為常症。然由於脈沉細自利煩躁。遂致不眠。以及傷寒發熱下利厥逆煩躁不得。臥者,俱為死症,皆由正氣弱。陽不能複故也。

手足厥逆

【綱】仲景曰: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目】朱震亨曰。凡手足六經之脈,皆自陰傳陽。自陽傳陰。陰氣勝,則陽不達於四肢。故為寒厥。熱厥可下。寒厥惟有溫補。

【綱】仲景曰: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耳目。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目】成無己曰。厥者,冷也。甚於四逆也。陰陽氣不相接。謂陽氣內陷。熱氣逆伏。故手足冷也。夫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是知內陷者,手足為厥矣。強發汗而動血。亦是發動其熱。先熱而後厥者,熱伏於內也。先厥而後熱者,陰退而陽氣得複也。若始得之便厥,則是陽氣不足而陰氣勝矣。大抵厥逆為陰所主。寒者多矣。

【綱】仲景曰: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

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目】危亦林曰:陰陽二厥脈皆沉。所以使人疑之。然陰厥脈沉遲而弱。陽厥脈沉伏而滑。陽厥指甲時一溫。陰厥指甲常冷。足蜷不渴。清便如常。外症則自惺惺也。若未辨陰陽,宜用理中湯試之。陽厥則便熱。陰厥則不熱。

柯琴曰:大汗亡陽。大下亡陰。陰陽俱虛。故厥冷。但利非清穀。急溫之。陽回而生可望也。二條。治之失宜。雖大汗出而熱不去。惡寒不止。表未除也。內拘急而下利。裡寒已發。四肢疼而厥冷。表寒又見矣。可知表熱裡寒者,即表寒亡陽者矣。

【綱】仲景曰: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目】張雲岐曰。裡無熱。故小便利。表虛寒。故見厥。傷寒以陽為主。今則陽消陰長。故難治。

【綱】仲景曰: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大抵下利之人。見厥複利。厥者複為熱。為陽氣得複,而利必自止。熱者便為厥。是陰氣遠勝也。故複下利。

龔信曰:此條吐利。不言清穀。汗出不言大。脈不言微弱。幸有此表陽。再以四逆溫其裡。可望其生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冷。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複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目】鰲按:首條厥逆。因寒盛於外也。二條厥逆。因下虛也。然比首條脈症皆輕。三條厥逆。因陰盛格陽也。故加豬膽汁為反佐。四條厥逆。因六腑氣絕於外也。五條厥逆。因於亡血也。何以知之?其脈空虛也。六條厥逆。因結胸也。與五條合看。當知結胸症有熱厥者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促。手足厥者,可灸之。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脈不還者死。

【目】陳士鐸曰。傷寒陰症發厥。灸其厥陰之經。亦不得已之法。原不及湯藥之神也。然苟以參藥救之。未有不生者,方名還厥湯。白朮四兩。附子、乾薑各三錢。水煎。一帖而蘇。凡具有厥逆等症。即以此方投之。神效如響。蓋白朮最利腰臍。陰寒初入。原從臍始。利其腰臍,則腎宮有生氣。佐以薑附,則無微不達,而邪又安留乎。

鰲按:此二條,皆屬陰虛。故皆用灸法。蓋脈之促者,雖為陽脈。亦有陽虛而促者,亦有陰盛而促者,此則陰盛而促者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目】柯琴曰:四逆者,四肢厥冷。兼臂脛而言。此手足。是言指掌也。四肢之陽猶在。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下利。手足逆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下利後。脈絕。手足厥逆。 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目】陳士鐸曰。二條脈症。當急灸關元之脈。以寒極而脈伏。非灸則脈不能出也。今灸之而脈仍不還。反為微喘。此氣逆而不下。乃奔於上而欲絕也。本是死症,而吾以為可生者,正以其無脈也。夫人死而後無脈。今未死而無脈。非無也。乃伏也。灸之不還。豈真無脈可還乎。無脈。應死矣,而仍未死。止作微喘。是脈欲還而不能遽還也。方用人參一兩。熟地五錢。牛膝三錢。甘草、附子各一錢。名還脈湯。一帖而脈驟出者死。苟得漸出。可望生矣。三條。 時脈還。亦用灸法而還者也。然亦必手足溫者可生。正見陽氣之尚留耳。倘脈不還,則手足終無溫熱之時。是陽不可返。而死不可生矣。不知脈之不返。因灸法而不能返也。灸之力微。終不及藥之力濃。吾以人參三兩灌之,則脈自欲生矣。

鰲按:首條。下利厥逆。服白通湯。惡脈之驟出。二三條。下利。厥逆無脈。用灸法。欲脈之猝還。一死一生者,何也?一用灸而一用藥也。可見用藥之能速出脈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目】柯琴曰:四肢為諸陽之本。陽氣不達於四肢。因而厥逆。故四肢多屬於陰。此則泄利下重。陽邪下陷入陰中。陽內而陰反外。以致陰陽脈氣不相順接也。可知以手足厥冷為熱厥。手足厥逆為寒厥者,亦鑿矣。條中無主症,而皆是或然症。故小便不利。同小青龍症。厥悸。同茯苓甘草症。咳利腹痛。小便不利。同真武症。種種是水氣為患。不用利水者,泄利下重故也。泄利下重。

又不用白頭翁湯者,四逆故也。此少陰之樞無主。故多或然症。因取四物以散四逆之熱邪。隨症加減。以治或然症。此少陰氣分之下劑也。所謂厥因下之者此方矣。

【綱】仲景曰:手足厥冷。脈乍緊。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病在胸中。當吐之。

【目】成無己曰。諸陽受氣於胸中。邪氣客胸。鬱鬱留結,則陽氣不得敷布,而手足為之厥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目】柯琴曰:利而手足溫。是陽回。故可治。利不止而手足逆冷。是純陰無陽。所謂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下利不禁矣。

【綱】仲景曰: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

【目】成無己曰。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溫也。傷寒之始。邪在皮膚。當太陽陽明受邪,則一身盡熱。太陰少陰受邪,則手足自溫。是表邪漸緩而欲傳裡也。傷寒四五日。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是太陽邪傳少陽也。脈浮。手足溫。為系在太陰。是少陽邪傳太陰也。是知邪在半表裡,則手足不熱而自溫。至邪傳少陰。為裡症已深。雖未至厥,而手足已不溫。是四逆也。若至厥陰,則厥冷矣。四逆散枳實、柴胡、白芍、甘草皆寒涼。而專主四逆之疾。是知四逆。非盡虛寒症也。四逆湯乾薑、附子,皆熱藥。亦治四逆手足寒。旨哉。若手足自熱而至溫。從四逆而至厥者,傳經之邪也。用四逆散。若始得手足厥而不溫者,是陰經受邪。陽氣不足。用四逆湯溫之。毋令誤也。

陳士鐸曰:少陰症。上吐下利,且兼煩躁,則陰陽擾亂拂抑,而無生氣可知。況手足逆冷。是脾胃之氣又將絕也。自是死症。然而治之於早。未嘗不可救。急以人參、白朮各二兩。肉桂、丁香各二錢。灌之。尚可救耳。方名止逆奠安湯。人參救元陽之絕。白朮救脾胃之崩。丁香止嘔。肉桂溫中。又能止瀉。救中土之危亡。奠上下之變亂。轉生機于頃刻。豈能捨此方哉。 少陰症。四逆。惡寒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亦是死症,而吾以為可救者,全在脈不至。不煩而躁。夫病至四肢之逆。陰陽之將絕可知。脈之不至。未必非寒極而伏也。不然。陽絕則心宜煩。 乃不煩。但嫌其煩而不躁,則陽未絕而將絕。為可畏耳。陽既欲絕,則陰亦隨絕。故一補陽。陽回而陰亦回也。急用生生湯可活。人參三兩。棗仁炒五錢。附子三錢。水煎。人參以回陰陽。附子祛寒。棗仁安心,則心定而躁可去。脈可出矣。死中求活。其在此方乎。

附錄厥與四逆不同論

李杲曰:四逆者,四肢不溫也。厥者,手足逆冷也。傷寒邪在三陽,則手足必熱。傳到太陰。則手足不熱而溫。至少陰,則邪熱之入裡漸深。故四肢逆而不溫。及至厥陰,則又手足厥冷。更甚于逆矣。其四逆散。以涼藥而治四肢不溫。其四逆湯。以熱藥而治寒極而成逆厥者也。四肢通冷。比之手足獨冷,則有間。夫死者,以四逆言之。可治者,以厥冷言之,則亦可見四逆與手足厥冷之有輕重矣。蓋四肢通冷。其病為重。手足獨冷。其病為輕也。四肢與手足。卻有所分。以四字加於逆字之上。是通指手足臂脛以上言也。以手足二字加於厥逆厥冷之上。是獨指手足言也。蓋以四逆為四肢通冷,而厥為手足獨冷也。

附錄傷寒陰陽寒熱二厥辨

陶華曰。陰陽二厥。治之一瘥。生死立判。夫陽厥者,先自三陽經氣分。因感寒邪。於頭疼發熱惡寒以後。傳進三陰血分。變出四肢厥冷乍溫。大便燥實。譫語發渴。揚手擲足。不惡寒反怕熱。 脈沉有力。此見傳經熱症。謂之陽厥。陽極發厥者,即陽症似陰。外雖有厥冷。內有熱邪耳。蓋因大便結實失下。使血氣不通。故手足乍冷乍溫也。如火煉金。熱極金反化水。水寒極而成冰。反能載物。厥微熱亦微。四逆散。厥深熱亦深。大承氣湯。正謂亢則害其物。承乃製其極也。若誤為陰症。便進熱藥。如抱薪救火矣。夫陰厥者,因三陰經血分自受寒邪。初病。無身熱。無頭疼。就使惡寒。四肢厥冷。直至臂脛以上。過乎肘膝。不溫。引衣蜷臥。不渴。兼或腹滿吐瀉。或戰栗。面如刀刮。口吐涎沫。脈沉遲無力。此為陰經直中真陰寒症。不從陽經傳入。謂之陰厥也。輕則理中湯。重則四逆湯溫之。勿令誤也。又曰:人之手足。乃胃土之末。凡脾胃有熱。手足必熱。脾胃有寒。手足必冷。理之常也。惟傷寒乃有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之論。何耶。曰:此為極則變。火氣亢極。反兼水化。故有此象耳。陰陽反複。病之逆從。未可以常理論也。凡言厥逆厥寒厥冷手足寒冷,皆變文耳。不必分輕重。若言四肢,則有異也。亦未可純為寒症。若厥冷直至臂脛以上,則為真寒無疑。急用薑附等溫之。少緩便難治。謂其冷上過乎肘。下過乎膝。非內有真寒。達於四肢而何。然更當以脈與症參之。庶乎無誤。凡看傷寒。不可以厥逆。便斷為寒,必參脈與兼症。方知端的。 如手足厥冷。兼之腹痛腹滿。泄利清白。小便亦清。口不渴。惡寒戰栗。面如刀刮,皆寒症也。若腹痛後重。泄利稠粘。小便赤澀。渴而好飲,皆熱症也,宜詳審之。

手足溫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見溫者,可治。

【目】柯琴曰:傷寒以陽為主。不特陰症見陽脈者生。即陰病見陽症者亦可治。背為陽。腹為陰。陽盛則作痙。陰盛則蜷臥。若利而手足仍溫。是陽回。故可治。

【綱】仲景曰: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燥乾。鼻中涕出。蜷臥。足冷。舌上胎渴。勿妄治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目】許叔微曰:發熱雖微,而手足自溫。乃陰得陽而欲解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 雖煩下利,必自愈。

【目】魏荔彤曰:此申解少陰經邪有自解之故。蓋臟邪為裡症宜溫。經邪為表症宜散。固已。然經邪之感也。有淺深,而人之氣稟。有強弱。若其人正弱而邪盛,則非醫藥不為功。若正旺而邪淺,則經盡可以自解。六經皆然耳。如本條脈症。並非少陰臟病虛寒下利也。乃在經寒邪欲散也。所以緊者失其緊。忽變而為微。微者緩也。平也。正緊字之對。非虛微之微也,且臟病下利,必手足冷。若利止方手足溫。今下利而溫。其邪不在臟而在經矣。明為欲解。雖煩而不躁,則非陰盛而見陽回之象矣。即利未自止。經邪漸可消矣。經邪有過經自解之理。故緊去而微。

【綱】仲景曰: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目】魏荔彤曰:八九日而一身手足盡熱。似為太陽陽明之熱矣。不知少陰症既具,而如此之熱。非陽經為病。仍陰經為病也。腎與膀胱表裡。腎熱必旁注於膀胱。自然之理。膀胱為太陽腑。 遂因腑熱而散于太陽經之周身。以此而知病不在陽經,而在陰經。消耗陰津最迫。不可謂陰病得陽為易愈也。明其必便血。在太陽膀胱本經之熱症言必便血。今在少陰腎經移注於膀胱經之熱症亦言必便血。膀胱一腑。與腎表裡。下焦血海,皆相聯屬。與太陽同有便血之機。就其切近者必之也。此非急泄下焦之熱。不足以存少陰之陰也。未成血,則豬苓。既成血,則抵當。非此無以為救。同於太陽犯水之義也。如已下血熱泄。又須斟酌。

【綱】仲景曰:下利後脈絕。手足厥逆。 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目】鰲按:脈還手足溫。由醫藥之力也。

急溫症

【綱】仲景曰: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急溫之,宜四逆輩。 若膈上有寒飲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目】李杲曰:脈沉厥冷。膈上寒飲。乾嘔。或時頭痛,皆寒氣上攻也。急溫之。三味參萸湯。 內寒已極。厥逆吐利。不渴靜蜷。陽和之氣欲絕。六脈若有若無。急溫之。四逆湯。凡言急者,病勢已篤。將有變革。非若他病可以緩也。他如太陽汗出不止。汗後惡風。汗後煩躁心悸身痛,皆急用附子加肉桂、白芍之類。三陽脈遲腹痛。建中湯。當先施也。但一服中病即止。傷寒之藥皆然。

鰲按:臟有寒,則寒之蓄於內者甚深。脈沉為在裡。亦知其內寒已甚。陽和之氣欲絕。膈上寒飲,則陰寒之氣固結不散,皆用溫法。所謂救急之方也。

嘔吐下利

【綱】仲景曰:病患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少陰病。脈解。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 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目】朱肱曰:傷寒下利多種。須辨陰陽。勿令差誤。三陽下利則身熱。太陰下利則手足溫。少陰厥陰下利則身不熱。以此別之。大抵下利挾太陽脈症。便不得用溫藥。俗醫但見下利。便作陰症。用溫熱藥。鮮不發黃生斑而死。 大抵傷寒下利。須識脈與外症不同。下利而脈大者,虛也。脈微弱者,為自止。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逆。下利脈數而滑。有宿食也。下之愈。脈遲而滑者,實也。其利未得便止,宜更下之。下利三部脈皆平。按其心下硬者,急下之。協熱利者,臍下必實。大便赤黃色。及腸間津液垢膩。寒毒入胃,則臍下必寒。腹脹滿。大便或黃白青黑。或下利清穀。溫毒氣盛,則下利腹痛。大便如膿血。 如爛肉汁。更下利。欲飲水者,有熱也。下利譫語。有燥屎也。寒毒入胃者,四逆湯、理中湯、白通湯、附子四逆散。加薤白主之。協熱利者,黃芩湯、白頭翁湯、三黃熟艾湯、赤石脂丸。溫毒下膿血者,桃花湯、地榆散、黃連阿膠湯。雖然。自利而渴。屬少陰。然三陽下利。亦有飲水者,乃有熱也。三陰下利,宜溫之。然少陰自利清水。心下痛。口乾燥者,卻宜下之。此又不可不知也。 少陰泄利下重。不可投熱藥。先濃煎薤白湯。內四逆散。緣此散用枳實、芍藥輩也。又尋常胃中不和。腹痛腸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最妙。此二法。不特傷寒症也。若脈沉自利,而身體痛者,陰症也。急當救裡,宜四逆湯、附子湯、真武湯。大抵大便利而身體疼者,當救裡。大便如常而身體痛者,當救表。不可不知。

成無己曰:自利者,不因攻下而自泄瀉也。有表邪傳裡。裡虛協熱而利者,有不因攻下而遂利者,皆協熱也。又三陽合病,皆作自利。有攻表攻裡和解之不同。何則。太陽陽明合病。為在表。故與葛根湯汗之。太陽少陽合病。為半表裡。故與黃芩湯和之。陽明少陽合病。為少陽邪氣入裡。故與承氣下之。 下利雖有表症。不可發汗。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經曰:下利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是也。蓋三陰自利居多。然自利家身涼脈靜為順。身熱脈大為逆。大抵下利。脫氣。又為難治。蓋邪盛正虛。邪壅正氣下脫。多下利而死也。

【綱】仲景曰: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燥乾。鼻中涕出。蜷臥。足冷。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六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目】柯琴曰:使七八日來,不能發熱。以陰陽俱緊之脈。反加惡寒。是寒甚於表。上焦應之。必嘔。反加腹痛。是寒甚於裡。中焦受之,必利。

【綱】仲景曰: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

【目】龐安常曰。此由胃脘之陽將絕。故上吐而下利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脈微澀。嘔而汗出。大便數而少者,宜溫其上。灸之。少陰病。脈沉微細。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目】陳士鐸曰。傷寒而脈沉微細。明是陰症。況欲臥而欲動乎。汗已出矣。內無陽症可知。 心中不煩。時欲嘔吐。此陽邪已散。陰邪作祟。急宜祛寒為是。乃失此不溫。至五六日而下利。是上下俱亂也。此時尚不煩躁,則腎中之真陽未散。今又加煩躁不得臥寐。明是奔越而不可回之兆矣。 非死症而何。然其先原因失治而不可救。非本不可救而成此擾亂之症也。有一奇方。名轉陽援絕湯。

人參、白朮、棗仁各一兩。茯神五錢。肉桂二錢。水煎。一帖即安。人參救絕。白朮、茯神分消水濕而止利。桂以溫中去寒。棗仁安心解躁。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不止。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嘔者,真武湯主之。

【目】吳綬曰。凡自利者,不因攻下而自瀉利。俗言漏底傷寒是也。有協熱。有協寒。俱宜詳辨。原病式曰。瀉白為寒。瀉青黃赤黑,皆為熱也。大抵完穀不化。色不寒。有如 溏。或瀉利腥臭。小便澄徹清冷。口無燥渴。其脈沉細。或遲微無力。或身雖熱。手足逆冷。惡寒蜷臥。此皆寒也。

凡熱症。口中燥渴。小便黃赤。或澀。或所下如垢膩。其脈多數。或浮。或滑。或弦。或大。或洪。 或邪熱不殺谷。其物不消化者,當以脈症別之。凡胃虛內熱。煩渴瀉利。脈弱者,七味人參白朮散。若發熱者,參胡三白湯。去黃芩加炒黃連。若腹滿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合理中湯。若嘔者,加藿香、半夏、生薑、陳皮。如濕多而瀉不止者,加二朮。腹脹。加濃朴。腹疼。加白芍、肉桂、木香。凡傷寒作利。脈浮。表未解。仲景以小青龍去麻黃加炒芫花二錢。蓋散表即治水也。若小便澀。 大便水瀉不止。五苓散。水甚不解。亦加芫花二錢以行水。或車前子湯。利自止也。凡下利。不可發汗。當先治利。利止內實。正氣得複。邪氣得解,則汗出而愈也。蓋利下由內虛。若加發汗。 則內外皆虛。變症,為難治也。

蘇頌曰。為有水氣。是真武湯本旨。下利亦水氣為患也。後三項。乃真武東加減法。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目】龐安常曰。此由寒毒入胃。故腹痛而下利也。

【綱】仲景曰: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目】柯琴曰:大汗則亡陽。大下則亡陰。陰陽俱虛。故厥冷。但利非清穀。急溫之。陽回而生可望也。二條。是治之失宜者,雖大汗出而熱不去。惡寒。表未除也。拘急下利。裡寒已發。肢疼厥冷。表寒又見。可知表熱裡寒者,即表寒亡陽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目】柯琴曰:咽痛利止。陽回於內也。腹痛乾嘔。寒熱交爭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目】喻昌曰。少陰之脈。從足入腹。上循喉嚨。縈繞舌根。故多咽痛之症。其支別出肺。故間有咳症。今以火氣強劫其汗,則熱邪挾火力上攻,必為咳。以肺金惡火故也。下攻必為利。以火勢逼迫而走空竅故也。內攻,必譫語。以火勢燔灼而亂神明故也。小便必難者,見三症皆妨小便。 若肺為火氣所傷,則膀胱氣化不行。大腸奔迫無度,則水穀並趨一路。心胞燔灼不已,則小腸枯涸不至耳。少陰可強責其汗乎。 腎有熱邪。其表腑之膀胱必應。小便所以不利也。咳而下利。肺大腸表裡之義乎。

魏荔彤曰:此申解少陰傳經熱邪。入裡為患。不可認為直中之寒邪誤治。反強責其汗以致難治也。少陰病。有傳經熱邪。有直中寒邪。固已。然熱邪之傳。原在經也,而腎臟可以並見。病若直中之邪,則必分為經為臟矣。為臟者,尚單用溫而不用散。為經者,方既用溫而複用散。是臟病原無散法也。況為傳經入裡之熱邪乎。又豈可以溫散之法治之乎。故熱邪久而方熾,必不可用溫。又傳入裡而愈深。更不可用散。此在太陽入陽明之裡。已忌發汗矣。再遞傳三陰。至少陰。下之極。深之盡。為裡中之裡矣。其忌妄發強責其汗也。何待言乎。惟是少陰一經。兼直中之寒邪在內。法有溫經散寒。近於取汗之義。仲師恐人誤認以之治傳經之少陰。故特標出示之。正見附子麻黃細辛甘草純為寒邪直中少陰經而設也。寒邪直中少陰臟,且言溫而不言散也。並非為少陰傳經之熱邪。病及於少陰腎臟者言也。此乃大關鍵處。歷來無明白剖析者,不可不詳辨也。如本條之上曰。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而繼之以本條云云。夫少陰脈本微細。今細如故,而見沉見數。蓋細乃厥陰之少陰也,而沉為少陰正脈也。今不見太陰之微,而反見陽脈之數。數者遲之對。見為微為數,皆于沉中重取辨之也。推此則為細為弦。亦于沉之輕取辨之也。所以沉為少陰本脈也。診其人。輕取之。沉上見細。重取之。沉下見微。此少陰直中之寒邪也。或宜溫中。或宜散寒。再徐察之,而直中少陰之臟病經病咸得矣。若診其人。輕取。沉上仍見細。重取之。沉中不見微而見數矣。此乃少陰傳經之熱邪也。就沉中重取一診,而分少陰寒熱之二邪。此定訣也。審乎此,則知非直中之表病,而為傳經之裡病也。蓋在風寒初感。不論何經。總為表症。當發汗。故三陰即少陰亦可發汗。如麻黃附子細辛甘草湯症是也。在傳經愈深。不論何經。總為裡症,皆不當發汗。故三陽即太陽亦不可發汗。如抵當湯、五苓散等症是也。知乎此。方可言表裡。不致以三陽定為表。三陰定為裡。固執不通之論所惑也,且明乎發汗之義,則治傳裡之熱邪。方有隨機應變之法,而亦不可執一。故仲師但言不可發汗。並不出方。不出方者,方出之於後也。但言不可發汗者,妄發強責,則為禍不旋踵也。請試申之。如咳而下利譫語者,此傳經之熱邪遞及少陰也。設以火劫汗。少陰一經。氣血本少。熱邪又入耗損。又火劫強責其汗,則陰愈虧短。津液內亡。小便必難也。胃亡津而小便利者,津亡於上而氣化尚行於下。此則腎陰有傷。津亡於下,而氣化不行矣。強責少陰之汗。用火劫。似邪止傷其陽分表分,而津亡氣耗。為害已如是。可不慎乎。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冷。下部脈不至者,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此為難治。

【目】陶華曰。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下利不禁。此之謂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虛也。

【目】鰲按:吐利煩躁。是陰邪入於合,而不得從陽以出乎外也。乾嘔者,嘔而無物。胃虛也。吐涎沫。胃寒也。食穀欲嘔。穀氣入於胃。即拒之而出。亦胃寒也。得湯者,即吳茱萸湯也。服之反劇。以上焦有痰飲。俟嘔盡自愈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目】張元素曰。或謂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皆為少陰下利而設。 除用薑附相同。其餘之藥。俱各殊異。何也?蓋病殊則藥殊。夫少陰下利。寒氣已甚。非薑附不治。 然下利之理無殊,而兼有之症不一。用藥故不同耳。如白通用薑附以散寒止利。加蔥白以通調陽氣。 若利而乾嘔煩者,寒太甚。內為格拒。薑附非煩者之所宜,必嘔而不納。加人尿豬膽汁于白通湯中。 候溫冷服之。二味皆鹹苦性寒。是以納而不阻。至其所,則冷體既消。熱性便發。真武治少陰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為有水氣。故多或為之症。夫水氣者,寒濕也。 腎主之。腎病不能製水。水飲停蓄。為腹痛。寒濕內甚也。肢重疼痛。寒濕外甚也。小便不利。 自下利者,濕甚而水穀不能別也。經曰:脾惡濕。甘先入脾。苓、朮之甘以益脾逐水。濕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所勝。佐以酸辛。附子、芍藥、生薑之酸辛。以溫經散濕。小青龍症。亦為有水氣。 故多或為之症如真武也。通脈四逆。治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者,為裡寒。身熱惡寒而面色赤。為外熱。此陰甚於內。格陽於外,不能相通。與通脈四逆以散陰通陽。或為症。 依法加減。以上四症。俱云下利,而兼有或為症。是以用藥大同小異也。或謂白通用附子凡四症。 惟真武一症熟用。餘皆生用。何也?附子生用則溫經散寒。非乾薑佐之不可。熟用則益陽除濕。惟生薑相輔為宜。乾薑辛熱。故佐生附。生薑辛溫。少資熟附之功。佐使之妙。無出此理。然白通等湯。以下利為重。其真武症。以寒濕為先。故用藥有輕重之殊耳。蓋風濕寒濕。大概頗同。如太陽桂枝附子湯。治寒濕相搏。附亦用熟。仍用生薑佐之。其生熟之用。輕重之分。無過此理也。

【綱】仲景曰:下利。手足逆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下利後。脈絕。手足厥逆。 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目】柯琴曰:下利而熱渴。下焦虛不能製水也。咳嘔煩渴。腎水不升也。下利不眠。心火不降也。凡利水之劑,必先上升,而後下降。故主此湯。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少陰病。嘔而咽中痛。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目】鰲按:首條下利。腎元虛也。次條嘔逆。腎火沖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朱肱曰:問。仲景少陰四逆湯。又有散。何也?答曰:大抵少陰病。不可便用熱藥,且亦有表熱者,名晚發熱。用麻黃、細辛輩發汗。終不成少陰症便不得發汗耶。今少陰病四肢冷。亦有內熱者,故用四逆散也。湯用乾薑、附子,而散則主熱症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目】柯琴曰:此症陽回利止。是水穀已竭。無物更行。頭眩而時時自冒。清陽之氣已脫也。

便膿血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目】朱肱曰:寒毒入胃者,臍下必寒。腹脹滿。大便黃白。或青黑。或下利清穀,宜四逆湯、理中湯、白通加附子湯、四逆加薤白散。挾熱利者,臍下必熱。大便赤黃色。及腸間津液垢膩,宜黃芩湯、白頭翁湯、三黃熟艾湯、薤白湯、赤石脂丸。三黃熟艾湯。治傷寒四日而大下。熱利時作。 白通諸藥多不得止,宜服此。除熱止利。薤白湯。治傷寒下利如爛肉汁。赤帶下。伏氣腹痛。諸熱症。悉皆主之。濕毒氣甚者,下利腹痛。大便如膿血。或如爛肉汁,宜桃花湯、地榆散、黃連阿膠湯。

柯琴曰:本症與真武大同。彼以四肢沉重疼痛。為有水氣。此便膿血。是為有火氣矣。此方不清火。不利水。一惟培土。蓋土得其養,則火退位也。水歸其職,則腹痛自除。膿血自清。小便自利。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少陰病。便膿血者,可刺。

【目】程郊倩曰:此言少陰傳經熱邪。移入下焦。近後而致便膿血。又熱挾中焦。穢濁之物下行也。

方中行曰:便膿血者,當亦熱入血室之病。故可刺。刺者,刺期門也。期門為厥陰穴。病在少陰而刺厥陰之穴以瀉之。所謂實則瀉其子也。

下利清穀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目】朱肱曰:大抵陰症發熱。終是不同。脈須沉。或下利。手足厥也。病患尺寸脈俱沉細。 但欲寐者,少陰症也。急作四逆湯複其陽。

柯琴曰:首條。寒熱相半症。下利清穀。陰盛於裡也。二條。比首條脈症皆輕。因其下虛。故下利清穀而厥逆。此陰陽相等。寒熱自和。故易愈。三條之脈。浮中見遲。未經妄下而利清穀。是表為虛熱。裡有真寒也。仲景凡治虛症。以裡為主。

【綱】仲景曰: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目】張兼善曰。裡氣其既虛矣。其何能藏精而為陽之守乎。幸得表陽尚存。可以衛外,而猶不致于壞也。若又攻之,則表亦必虛。表虛則汗泄。汗出亡陽。其臟必寒而生脹滿矣。可不戒哉。

【綱】仲景曰:傷寒下之後。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宜四逆湯。

【目】徐彬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按此言醫宜知緩急先後之序也。謂表裡分治。常理也。乃有表而複有裡。倘因誤下而來。不得如餘邪未清。雙解表裡。雖身疼痛。不可治表。謂稍緩而表邪將盡入內,故曰:急當救裡。迨清便調而身仍痛。又不得以餘邪而忽之。謂內既曾利。稍緩而裡將複受表邪。下利不止也。故又曰:急當救表。

【綱】仲景曰: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目】黃仲理曰:此乃氣血喪亡。故完穀不化。脈微欲絕也。

小便利

【綱】仲景曰: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目】張從正曰。既嘔而又發熱。似乎小柴胡症也。卻又脈弱。熱又微。內無大熱也。所以小便利。見厥者,表寒也。嘔者,膈上有寒飲也,則諸症皆見陽消陰長之兆。何可治乎。

【綱】仲景曰: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目】鰲按:三陰皆有小便自利症。不特少陰也。如太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當發黃。小便自利。不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厥陰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為病愈。是也。太陰厥陰。不另立款。故附於此。此條小便利。是門戶不約也。

小便不利

(附小便難)

【綱】仲景曰: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故也。

【目】柯琴曰:少陰受邪。複受火侮。樞機無主。大腸清濁不分。膀胱水道不利。故下利而小便難也。小便利者可治。此陰虛。故小便難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嘔者,真武湯主之。

【目】柯琴曰:小便不利是病根。諸症皆因此而致。然小便不利。實由坎中無陽。坎中火用不宣。故腎家水體失職。是下焦虛寒不能製水故也,法當壯元陽以消陰翳。三或字。是加減症。不是主症。

【綱】仲景曰: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目】柯琴曰:少陰病。腹痛下利。是坎中陽虛。故真武有附子。桃花用乾薑。不可以小便不利。作熱治。真武是引火歸原法。桃花是升陽散火法。

【綱】仲景曰: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目】朱肱曰:陰症小便不利。手足厥冷。脈微細者,不宜服利小便冷滑藥。但服返陰丹。並取臍下石門穴灸之。

吳綬曰:太陰腹滿自利。小便不利。無熱。脈沉者,理中湯合五苓散。更加濃朴、木香。分利其小便,而大便自止。厥陰便閉。厥冷脈伏。囊縮入腹。小便不利,宜四逆東加通草、茯苓。或灸氣海石門穴。或以蔥熨法治之。

鰲按:朱吳二說。一於少陰病灸石門穴。一于厥陰病灸石門穴。其皆灸石門者,所謂肝腎同一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