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卷十二

痞滿

【綱】仲景曰: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目】朱肱曰:大抵結胸與痞,皆宜下。然表未解者,不可攻也。仲景云。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汗出表解,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 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此以醫下之也。若複下之。其痞益甚。甘草瀉心湯。蓋此非結熱。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下利而心下痞。服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利不止者,當治其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蓋前二瀉心,皆治中焦。此利在下焦。只治中焦,則利益甚耳。服石脂湯仍不止。當利其小便。五苓散。若太陽症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如十棗湯、大柴胡湯,皆治心下痞。此方尤難用。須是表症罷。不惡寒。身涼。其人 汗出。發作有時。 頭疼。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疼。乾嘔短氣者,乃可行十棗。表未解者,慎不可用也。大柴胡治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非大柴胡不可也。若發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此是主解後心下痞硬症。

【綱】仲景曰:傷寒五六日。嘔而不發熱者,柴胡湯症具,而以他藥下之。若心下滿而硬痛者, 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目】柯琴曰:此為柴胡壞症。故用瀉心而不與柴胡。

【綱】仲景曰: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目】柯琴曰:胸中為裡之表。滿者,虛風所為也。

【綱】仲景曰:太陽與少陽並病。脈弦。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目】朱肱曰:心下滿而不痛。此名痞也。傷寒本無痞。應身冷。醫反下之。遂成痞。枳實理中丸最良。仲景治痞氣諸湯中。有生薑半夏二瀉心湯。俱平和,宜用之。半夏瀉心。治滿而不痛之痞。 此湯蓋本理中人參黃芩湯方也。 審知是痞。先用桔梗枳殼湯尤妙。緣桔枳行氣下膈。先用之。無不驗也。結胸與痞。關脈須皆沉。若關脈浮者,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以關浮則結熱。三黃能瀉肝也。若複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病患心下痞。與瀉心湯不解。發渴口燥。小便不利者,五苓散。

【綱】仲景曰: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目】陶華曰:痞者因太陽症。當服麻黃湯,而誤用承氣下之,而成痞滿。此因虛邪留滯。若欲下之,必待表症罷而後可宜。小柴胡加枳桔湯。

【綱】仲景曰: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龍骨牡蠣湯主之。

【目】鰲按:此妄下。熱邪內攻。以致亡陰之變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 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目】樓英曰:此屢妄下。兩候之久。柴胡症仍在。因其人不虛。故樞機有主,而不致成壞病。與小柴胡湯和之。 表症雖或已罷,而內尚不解。以前此妄下之藥。但去腸胃有形之物,而不能泄胸中氣分之結熱也。急者,滿也。但滿而不痛。即是痞也。

脅滿腹痛

【綱】仲景曰: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目】王肯堂曰:邪氣傳裡,必先自胸而脅。以次經心腹而入胃也。是以胸滿多帶表症。脅滿多帶半表裡症。如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又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二者屬表。須汗之。蓋胸中至表尤近也。及脅則更不言發汗。但和解而已。經曰:設胸滿脅痛者,及胸脅滿不去者,與夫本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往來寒熱。脈沉緊者, 俱宜小柴胡和解之。大抵邪初入裡。尚未停留為實。但郁積生滿者,和解斯可矣。若留於胸中。 聚而為實者,又非吐下之不可已。如發汗。若下之。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若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胸中有寒。瓜蒂散。二者均是吐劑。又當知梔豉吐虛煩客熱。瓜蒂吐痰實宿食也。

鰲按:此言傷寒五六日中風者,乃本傷寒病。至五六日更中風也。

【綱】仲景曰: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目】陶華曰:胸滿者,胸膈間氣塞滿悶也。非心下滿。脅滿者,脅肋下氣填脹滿也。非腹中滿。蓋凡邪自表傳裡,必先胸至脅以至心腹入胃也。

柯琴曰:身熱惡風。頸項強。桂枝症未罷。脅下滿。已見柴胡一症。便當用小柴胡去參、夏。 加桂枝、栝蔞以兩解之。不任桂枝而主柴胡者,從樞故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者,小柴胡湯主之。

【目】張雲岐曰:此是邪從少陽而入陽明者,何以見之。潮熱者,陽明症也。然陽明猶未實也。

又何以見之。曰:大便溏。小便自可。豈有胃已實而二便如此者乎。胸脅苦滿,而用小柴胡和之。 使熱邪仍自少陽而解。可不複入陽明也。

鰲按:前條四五日。身熱惡風項強。與脅滿齊見。是太陽少陽並病也。此條潮熱便溏。小便自可。與脅滿齊見。是陽明少陽合病也。若雲傳入,則必先有太陽陽明之症。然後漸見少陽症矣。此不可不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

【目】王履曰:不大便。屬陽明。然脅下硬滿而嘔也。不猶在少陽部分乎。至舌上起有白苔。 則全由痰飲溢於上焦也。

【綱】仲景曰: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用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胸脅滿。以邪氣初入裡。未停留。為濕氣痰積而不行。致生滿也。和解可矣。 若腹中急痛。邪漸入裡矣。急痛者,即滿痛也。

鰲按:此條已偏於半裡矣。

【綱】仲景曰: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 脈弦細者,與小柴胡湯。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症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目】鰲按:此條壞病。尚由太陽病不解而來。已有壞之之機。故一入少陽。即患脅滿乾嘔寒熱不食也。更兼吐下汗針。更不知變生何病矣。故必審之。知犯何逆。然後可隨所犯而以法治。非既入少陽。再加吐下汗針之後,而成壞病也。

【綱】仲景曰: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 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食穀噦者,柴胡不中與也。

【目】鰲按:此太陽中風誤下之壞病。非柴胡症也。故與柴胡湯而必下重。猶是誤與之也。

【綱】仲景曰: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初服微煩。複服汗出,則愈。

【目】許叔微曰:本條著眼微結二字。微結者,對大結胸而言。是指心下痞。其病留著胸脅間。 故胸脅滿微結五字。當作一句看。與心下痞硬。心下支結同義也。

【綱】仲景曰: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目】陶華曰:腹滿者,邪入太陰脾土也。常痛為裡實。須下之。承氣湯。時減者為裡虛。當溫之。理中湯。若表解。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是邪未全入裡。亦未可下。若大滿大實。兼有燥屎。是邪已入腑。雖得之四五日。亦為可下。大抵陽邪為實,則腹滿而咽乾。陰邪為寒,則腹滿而吐利。食不下。若已經吐下後而腹滿者,治法又各不同。是又不可不知者也。有腹滿痛。由脾不勝水。水與氣搏皮肉之間。腹中漉漉有聲。小半夏茯苓東加桂枝。下利腹滿。身疼痛。先溫其理。 四逆湯。後攻其表。桂枝湯。發汗後。腹滿。當溫。濃朴半夏生薑人參湯。吐後腹滿。當下。少與調胃承氣湯。下後腹滿,宜梔子濃朴湯。腹脹滿者,陰陽不和也。桔梗半夏湯。

張介賓曰:若小腹硬痛。小水自利。大便黑。身目黃者,屬蓄血痛。亦用寒劑加行血藥。下盡黑物自愈。凡傷寒腹中痛甚。但將涼水一盞與飲之。若痛稍可者,屬熱痛。當用涼藥清之。以上皆實熱症也,必脈來沉實有力方是此症。若微弱者,仍當審察從緩治之。若飲水愈痛。此為寒痛。急用溫藥和之。和之不已,而或四肢厥冷。嘔吐瀉利者,急用熱藥救之。但須詳脈之有力無力。方為良法耳。 朱 曰。有胃脘之陽不散。致腹中痛者,須知之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

【目】柯琴曰:傷寒則嘔逆。中風則乾嘔。凡傷寒中風。無麻黃桂枝症。但見喜嘔一症。雖發熱者,便可用柴胡湯。不必寒熱往來而始用也。發熱而嘔,則人參當去。即桂枝非所宜矣。或目赤耳聾胸滿而煩者,用柴胡去參、夏。加栝蔞之法。脈弦細而頭痛發熱者,從柴胡去參加桂之法。

鰲按:邪正相爭。故喜嘔。然不曰嘔而曰喜嘔,則非真嘔可知。此與苦滿苦字。不欲飲食不欲字,皆病情之得於內者,所貴在無形以揣之者也。

【綱】仲景曰:傷寒嘔多。雖有陽明症。不可攻之。

【目】趙嗣真曰。嘔者,水氣在上焦也。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矣。胃氣和。故不嘔矣。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目】趙嗣真曰:此症以內外俱虛。故特用輕劑和解之。不得以他藥與也。

【綱】仲景曰: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 脈弦細者,與小柴胡湯。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症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 可攻之。其人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

【目】張元素曰:或云。乾嘔脅痛。小柴胡十棗皆有之。一和解。一攻伐。何也?蓋小柴胡。 病在半表裡。外有寒熱往來。內有乾嘔諸症。所以不可攻下,宜和解以散表裡之邪。十棗症。外無寒熱。人 汗出。此表已解也。但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者,邪熱內蓄而有伏飲。是裡未和也。故與十棗以下熱逐飲。以上二症,宜從表症以決之。(要法)有表症而乾嘔脅痛者,乃柴胡症也。無表症而乾嘔脅痛者,十棗症也。

【綱】仲景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症具,而以他藥下之。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目】黃仲理曰:此則柴胡湯之壞症也。

【綱】仲景曰:傷寒十三日。下之。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症。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傷寒至十三日,則過經不解明矣。胸脅滿而嘔。本為少陽症也。但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則又類陽明矣。何也?邪在少陽無利法。邪在陽明成胃實。有下之而不得利者, 今反利。是症雖在少陽,而陽明有邪未盡。此當以和解者治少陽。以泄下者治陽明如前法矣。醫者用非其法。以丸藥下之。故於潮熱已時微利。利而潮熱仍不已也。仲師恐人誤認為虛而無熱。直指之曰。潮熱者實也。謂此熱為實。邪在陽明。不同於虛而不煩之治也。此實。指熱之虛實而言。非言胃已成實之實。所以仍主小柴胡湯。正以胃不成實。邪已半在少陽。故仍從前法。半治少陽。半治陽明而少變之也。先宜柴胡以解外。使邪在少陽者,從表外而上透也。後加芒硝以滌內。使邪在陽明者,從裡以下泄也。此就少陽症中。兼治陽明胃中餘熱。為太陽病過經不解。陽明有熱者言之也。陽明有熱。 而不大下之。乃于柴胡湯中用芒硝,則非胃實大下之故也。

鰲按:此應是少陽陽明並病。胸脅滿而嘔。邪在少陽表裡之間也。發潮熱。裡可攻也。微下利。 便未硬也。此時若以大柴胡分解表邪。蕩滌裡實,則邪去而微利亦當自止。奈醫不識病根。誤以丸藥下之。徒引熱邪內陷而下利。表裡俱不得解。此以知本條之誤。並不在下而在於用丸藥以下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其時極吐下者,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滿者,此非柴胡症。 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目】韓祗和曰。此條乃明先時極經吐下。中虛而胃不成實之故。以示虛虛之禁也。蓋此又太陽傳入少陽。不必治少陽。亦不必治陽明。但須扶正補虛。為聽邪自止之法也。凡太陽病過經不解者,邪在少陽,則用小柴胡。邪在陽明少陽之間,則用大柴胡。邪在陽明虛而有熱。作煩,則用調胃承氣。邪在陽明虛而無熱。不作煩,則大小柴胡俱不可用。況于調胃承氣。故凡太陽病後過經不解。 所當辨其邪在何經。為虛為實。以善其治者也。

柯琴曰:太陽居三陽之表。其病過經不解。不轉屬陽明,則轉屬少陽矣。心煩喜嘔。為柴胡症。 然胸中痛。大便溏。腹微滿,皆非柴胡症。但以欲嘔一症似柴胡。當深究其欲嘔之義矣。夫此病既不關少陽之半表。見太陽過經而來。一切皆屬裡症,必十日前吐下而誤之壞病也。極吐誤下。是太陽轉屬陽明,而不屬少陽矣。故與調胃承氣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 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目】成無己曰:此是熱邪為嘔者也。

魏荔彤曰:病由太陽,必傳陽明。方有柴胡相對之少陽症。今不言陽明症,而言柴胡症仍在者, 則十餘日內。太陽罷後,必已傳入陽明之經。因胃氣旺而未歸陽明之腑。遂更傳少陽之經矣。所以此十餘日內。曾見柴胡症。至十餘日後。又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耳。先見柴胡症時。曾與小柴胡湯。乃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雖見柴胡。其病未盡到少陽。尚留陽明經。故宜大柴胡于升舉少陽之中。寓攻下陽明之法。此斟酌于邪在兩經而兼治之者也。

【綱】仲景曰: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二條。是皆寒邪為嘔者也。

【綱】仲景曰:先嘔後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後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目】成無己曰:此條是停飲為嘔者也。

【綱】仲景曰:嘔家有癰膿。不須治。膿盡自愈。

【目】成無己曰:此是胃脘有膿而嘔者也。大抵傷寒表邪欲傳裡。裡氣上逆,則為嘔。是以半表半裡症多云嘔也。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不受邪。是知邪氣傳裡必嘔也。

【綱】仲景曰: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小柴胡湯主之。

【目】黃仲理曰:未經下而嘔。嘔而發熱。故主以小柴胡也。

【綱】仲景曰: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甘故也。

【目】樓全善曰:酒客不可與桂枝湯。以甘故也。嘔家不可與建中湯。亦以甘故也。二者之禁。 其義同耳。心煩喜嘔。嘔而發熱。柴胡湯症。胸中有熱。腹痛欲嘔。黃連湯症。太少合病。自利而嘔。黃芩湯症。嘔同而所由作嘔不同。故方治亦異。

【綱】仲景曰: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目】柯琴曰:熱不發於表而在胸中。是未傷寒前所蓄之熱也。邪氣即寒氣。胃中寒邪阻膈。 胸中之熱不得降。故上炎作嘔。胃脘之陽不外散。故腹中痛也。此在臟腑之半表裡。非形軀之半表裡也。欲嘔而不得嘔。腹痛而不下利。似乎今人所謂乾霍亂絞腸痧等症。

【綱】仲景曰: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目】喻昌曰: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表症為多。陽明少陽合病。下利。裡症為多。太陽少陽合病。下利。半表半裡症為多。故用黃芩甘草芍藥大棗為和法也。

趙獻可曰:太陽陽明合病。邪初入陽明之裡也,宜辛甘發散。用葛根湯。以從陽而為治也。太陽少陽合病。邪已入少陽之裡也,宜酸苦湧泄。用黃芩湯。以從陰而為治也。

發斑

【綱】仲景曰: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鰲按:仲景傷寒論。無發斑明文,而傷寒發斑症極多。歷代名家言及斑症者,皆據金匱陽毒面赤斑斑如錦紋。陰毒面目青黑以為說。但陰毒面目青黑。雖亦斑紋之類。畢竟傷寒發斑是陽盛之症。 當以赤色如錦紋者為主。若趙氏以此症謂皆熱毒傷於陰陽。頗有理。(其說詳載於後)然只存參可也。茲但錄金匱陽毒條以為綱。

【目】李杲曰:陽症發斑。有因下之太早者,有因失下者,有因胃熱胃爛者,得之雖殊。大抵皆邪助手少陰心火入手太陰肺也。故紅點如斑。生於皮毛之間耳。白虎湯、承氣湯。從所當而用之。 當以肺脈別也。

趙嗣真曰:活人云。發斑有兩症。有溫毒。有熱病。又云。表虛裡實。熱毒乘虛。出於皮膚。 所以發斑瘡癮疹如錦紋。素問謂之疹。愚詳仲景論。無此症治。但華佗云。熱毒未入於胃而下之。 胃虛熱入。爛胃。又熱已入胃。不以時下之。熱不得泄。亦爛胃。其斑如雞頭大。微隱起。喜著兩脅。王仲弓云。下之太早。熱氣乘虛入胃故也。下之太遲。熱留胃中。亦發斑。服熱藥不當。或多。亦發斑。微者色赤。五死一生。劇者色黑。十死一生,皆用化斑湯及阿膠大青湯。又索氏新書云。陽毒病患出斑,皆如炙跡。指面大青黑。並不免於死者,古人云胃爛。如此可信矣。世之人或謂斑有生者,非斑也,皆疹耳。其狀如蚊蟲咬。小點而赤是也。故其生多矣。今此癮疹如錦紋者,疹也。非斑也。以斑即是疹。亦非也。謂表虛裡實者,亦非也。如上所言。豈獨兩症而已乎。

吳綬曰:凡發斑有六。一曰傷寒。二曰時氣。三曰溫毒。四曰陽毒。五曰內傷寒。六曰陰症。 一曰傷寒發斑者,蓋因當汗不汗。當下不下。熱毒蘊於胃中。乃發斑也。千金方云。紅赤者為胃熱。 紫赤者為熱甚。紫黑者為胃爛也。故赤斑五死一生。黑斑十死一生。大抵鮮紅起發者吉。雖大亦不妨。但忌稠密成片。紫赤難治。雜黑尤難也。凡斑既出。須得脈洪數有力。身暖足溫。易治。脈沉小足冷。元氣弱。難治。凡斑欲出未出之際,且與四味升麻湯。先透其毒。若脈弱。倍加人參。 食少大便不實。倍用白朮。若斑已出,則不宜再申發也。又不可發汗。汗之更增斑爛。又不宜早下。 下之則斑毒內陷也。如脈紅數。熱盛煩渴者,人參化斑湯。若欲消斑毒。犀角元參湯、大青四物湯。如斑毒內甚。心煩不得眠。錯語呻吟者,黃連解毒湯。加元參、升麻、大青、犀角之類。熱甚。煩渴喘咳者,解毒合化斑湯。若斑勢稍退。內實不大便。譫語。有潮熱者,大柴胡加芒硝。或調胃承氣。如未可下。有潮熱。煩渴者,且與小柴胡去半夏。加山梔、黃連、黃柏、花粉。或加大青。如無。代以青黛。大抵解胃熱胃爛之毒,必以黃連、大青、犀角、元參、升麻、石膏、知母、黃芩、山梔、黃柏之類。要在審察病情。合宜而用之。二曰時氣發斑者,乃天行時疫之氣也。感之則憎寒壯熱。身體拘急。或嘔逆。或喘咳。或胸中煩悶。或躁熱。起臥不安。或頭痛鼻乾。呻吟不得眠。此皆斑候也。先用紙燃燈照看病患面部胸膛四肢背心有紅點起者,乃發斑也。易老曰。凡大紅點發於皮膚之上者,謂之斑。小紅靨行於皮中不出起者,謂之疹。疹輕而斑重也。大抵一發鮮紅稀朗者吉。若一發如針頭稠密紫黑者凶。雜黑者不治。有來勢急者,發熱一二日便出斑。來勢緩者,發熱四五日方出。凡治,必察病患元氣虛實。脈之有力無力為主。若脈微弱元氣虛者,必先以三白東加人參以助真氣。次察斑欲出未透者,升麻葛根湯。如胃弱人虛者,升麻解毒湯、四君子湯合用。名曰升君湯也。若斑不透者,直指方加紫草茸。若疹斑初出。有表症。憎寒壯熱。頭痛骨疼。四肢拘急。胸中滿悶者,用三因加味羌活散。或加紫草。若斑稠密。咽喉不利。犀角消毒飲、元參升麻湯。凡斑出。脈數大。煩渴者,人參化斑湯。發熱。或潮熱不解者,小柴胡隨症增損。或人參敗毒散,皆可出入用之。斑出嘔逆者,必用陳皮、半夏、生薑、黃連之類。喘咳不止者,必用二母、栝蔞、黃芩、石膏之類。咽痛者,必用連翹、牛蒡、元參、升麻、桔梗、甘草之類。斑出而毒盛者,必用犀角、大青、元參、山梔、石膏、黃連、黃芩、黃柏、知母之類。北方謂之紅眼兒瘡氣。又避忌香臭。恐觸之也。凡斑已出未出。切不可便投寒涼之劑。以攻其熱。並飲涼水等。恐傷胃氣。先作嘔吐也。又不可發汗攻下。虛其表裡之氣。其害尤甚也。若脈弱者,必先有房事。要在審問之。如有夾陰者,必先助真氣為要也。三曰溫毒發斑者,活人云。初春。病患肌肉發斑。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者是也。冬時觸冒寒毒。至春始發。 初病在表。或已汗吐下,而表症未罷。毒氣未散。以此發斑,宜用黑膏。又有冬日溫暖。人感乖戾之氣。冬末即病。或春被積寒所折。毒不得泄。至天暖。溫毒始發斑疹如錦紋,而咳。心悶。嘔清汁,宜葛根橘皮湯。大抵冬應大寒而反大暖。人感此不正之氣而為病者,名冬溫。若發斑。即名溫毒。治例與時氣同。但溫毒發斑尤甚耳。黑膏、元參升麻湯、犀角大青湯、人參化斑湯。選用。凡溫病發於春。熱病發於夏。若出斑者,治與傷寒同也。此由怫郁之熱自內發外。亦非輕也。四曰陽毒發斑者,其候狂言下利。咽痛。面赤斑如錦紋者,陽毒升麻湯、大青四物湯、人參化斑湯、梔子仁湯。選用。五曰內傷寒者,因暑月得之。先因傷暑。次食冷物。並臥冷處。內外皆寒。逼其暑火。浮游於表而發斑也。海藏治完顏小將軍病寒熱間作。有斑三五點。鼻中微血出。 兩手脈沉澀。皮膚按之無大熱。此內傷寒也。與調中湯數服而愈。凡夾暑者,加香薷、扁豆。六曰陰病發斑者,略例曰。陰症發斑。亦出胸背手足。但稀少而淡紅也。此人元氣素虛。或先因欲事。 內損腎氣。或誤用涼藥太過。遂成陰症。伏寒於下。逼其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獨熏肺。傳於皮膚而發斑點。但如蚊虱咬傷。非大紅點也。與調中溫胃。加白芍、茴香。寒甚脈微者,大建中湯,則真陽自回。陰火自降而愈。此治本不治標也。大抵發斑。身溫足暖脈數大者,為順。身涼足冷脈微弱者,為逆也。凡治斑不可專以斑治,必察脈之浮沉。病之虛實而治之,則為善治斑也。

張介賓曰:發斑之由。雖分數種。然總由寒毒不解而然。如當汗不汗,則表邪不解。當下不下。 則裡邪不解。當清不清,則火邪不解。當補不補,則無力不解。或下之太早,則邪陷不解。或陽症誤用溫補,則陽亢不解。或陰症誤用寒涼,則陰凝不解。凡邪毒不解,則直入陰分。乃致液涸血枯。斑見肌表。此實毒邪固結。營衛俱劇之症也。但斑有微甚。勢有重輕。輕者只在四肢。重者乃見胸腹。輕者色淡而隱。重者色赤而顯。若見黑斑。或大便自利。或短氣。或二便不通,則十死九矣。凡病傷寒而汗下溫清俱不能解。及足冷耳聾。煩悶咳嘔者,便是發斑之候。

凡傷寒之邪。本自外而入。深入不解,則又自內而出。此其表裡相乘。勢所必至。原非表虛症也。但使內外通達,必由表而解矣。即如犀角地黃湯。乃治斑之要藥。人知此湯。但能涼血清毒。 而不知此湯。善於解表散邪。若用之得宜,則必通身大汗。熱邪頓解。何為不可汗耶。由此言之。 則凡脈數無汗。表症俱在者,必須仍從解散。

凡治發斑。須察表裡。如瘟疫不解。熱入血室。舌焦煩熱發斑者,犀角地黃湯。內外俱熱。陽明狂。躁。大渴發斑者,白虎湯。陽毒赤斑。狂言見鬼者,陽毒升麻湯。疫癘發斑。大熱而躁者, 三黃石膏湯。火鬱於經。寒邪不解。脈仍滑數而發斑者,一柴胡飲。陽明外邪。陽毒不解者,升麻湯。 脾腎本虛。外邪不解而發斑者,五柴胡飲。陽明表邪不解。溫熱發斑者,柴胡白虎煎。溫熱毒盛。 咽痛發斑者,元參升麻湯。陰虛水虧。血熱發斑者,玉女煎。陰虛血燥。大熱大渴發斑者,歸芍飲。 內虛外熱。陰盛格陽發斑者,大溫中飲。太陽陽明惡熱。大便秘結。邪毒在腑發斑者,調胃承氣。

凡本非陽症。妄用寒涼者,每令人泄瀉。邪陷不解。余嘗用大溫中飲、理陰煎之類。解寒托邪。 始得大汗。汗後邪解。多有見赤斑風餅隨症而出。隨出隨沒。頃刻即愈。活者多人。凡寒毒為斑。 即此可見。使內托無力,則此毒終無出期。日深日甚。難乎免矣。此理甚微。不可不察。

陶華曰:發斑者,大熱則傷血。血熱不散。裡實表虛。熱乘虛出於皮膚而為斑也。輕則如疹子。 重則如錦紋。或本屬陽。誤投熱藥。或當汗不汗。當下不下。或汗下未解,皆致此。

陳士鐸曰:傷寒發症。死症也。然而斑亦不同。有遍身者,有止心窩者,遍身。症似重而反輕。 心窩。症似輕而實重。蓋遍身。內熱已盡發於外。心窩。熱存於心中而不得出,必須用化斑藥以解其熱毒之在中。一方最神。名起斑湯。元參三兩。當歸一兩。荊芥、花粉各五錢。升麻、黃連、茯神各三錢。甘草一錢。煎服。火毒結於內,必須盡情發出。然內無血以養心,則心中更熱。火毒益熾,而不能外越也。故用元參、當歸滋心中之血。黃連涼心中之火。花粉消心中之痰。然不開關以散之,則火內藏而不得泄。故又用升麻、荊芥以發之。甘草、茯神以和之。自然引火外出,而不內蓄。火既外越。斑亦漸消。又何至於喪命哉。

鰲按:發斑症。或因溫毒。或因熱病,皆由陽邪內蘊熱毒之氣。不得宣泄。病至五六日。或七八日,必大發熱。無汗。面赤。煩渴。心悶。(心悶尤切要)然後斑出。大約頭面胸腹間先發。 肌膚內。或細如蚊跡。或大如米豆。便隱隱於皮膚之間。一半日便出皮膚之外。甚者浮腫相連。如雲片。如錦紋。其色以紅潤鮮明者為佳。紫色者熱毒較重。黑色邪毒內陷。便為九死一生之症。治法于初發皮膚之時。急用化斑湯透發之。以解毒清熱。邪毒內陷者,羚羊角散、大青湯、元參解毒湯、犀角解毒湯。選而用之。如或天氣暄暖。兼用防風解毒湯。天氣酷熱。兼用黃連解毒湯。 此其大法。蘆根、石膏。亦可斟酌加用。

凡傷寒發斑。雖大約從頭面胸前起。但必手足背心。一齊透露為妙。凡有一處不透。毒必內陷。 遂有棘手之膚。故前提綱雖引仲景陽毒條論。其實論中只言面赤斑斑如錦紋。並未嘗及遍身上下。 然只引以為緣起,而非傷寒發斑正文。參看諸前賢議論。自得精詳。

附錄三陽治法總要

繆希雍曰:太陽病。其症發熱。惡寒。惡風。頭痛項強。腰脊強。遍身骨痛。脈雖浮洪而不數。 多不傳經。煩躁。脈數急者,是欲傳經,宜先發汗以解表邪。其藥以羌活湯為主。羌活三錢。前胡、葛根各二錢。甘草八分。生薑三片。棗一枚。杏仁九粒。秋深冬月應用此方。亦可量加紫蘇、蔥白。如冬月嚴寒。感邪即發。服此藥不得汗。本方加麻黃一錢。生薑四片。共前七片。得汗。勿再服。如病患自覺煩躁。喜就清涼。不喜就熱。兼口渴。是即欲傳入陽明也。若外症頭疼。遍身骨疼不解。或帶口渴。鼻乾目疼。不得臥。即系太陽陽明症。羌活湯中加石膏、知母、麥冬。大劑與之。得汗即解。如自汗。煩躁。頭疼。遍身骨疼不解者,羌活一錢。桂枝七分。石膏一兩二錢。麥冬六錢。知母三錢。竹葉一百二十片。白芍二錢。甘草八分。如冬月即病太陽症。惡寒畏風。頭疼。遍身骨疼。自汗不渴,宜用桂枝八分。白芍二錢。甘草一錢。棗三枚。薑一片。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之愈。其外症不解者,不可下。當先解表。表症罷。少腹急結者,乃可下之。桃仁承氣湯。無蓄血症。大承氣湯。正陽陽明病者,胃家實熱是也。其症不大便。自汗。潮熱。口渴。咽乾。鼻乾,而嘔。或乾嘔。目 不得眠。畏人聲木聲。畏火。不惡寒反惡熱或先惡寒。不久旋發熱。甚則譫語狂亂。循衣摸床。脈洪大而長,宜急解其表。用竹葉石膏湯。

大劑與之。不嘔無汗。與葛根湯。亦須大劑。若表症已罷。脈緩小。小便利。是病解矣。若表症解後。邪結於裡。大便秘。小便短赤,宜用調胃承氣湯。或小承氣湯下之。下後。按其腹中。不作痛而和。病即已解。如作痛。是燥屎未盡也。再用前藥下之。以腹中和二便通利為度。

陽明病,不能食。若其人本虛。勿輕議下。陽明病。頭眩。咳而咽痛者,用葛根、甘草、桔梗、麥冬四味濃煎。數數與之。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當發黃。急用梔子、麥冬、淡豆豉。大劑濃煎與之。

如已見身黃。急加茵陳為君主之。陽明病。衄血。此緣失於發汗,宜用荊芥、蒲黃、側柏葉各二錢。葛根、生地各三錢。麥冬五錢。丹皮錢半。茅根二兩。濃煎與之。兼飲童便。陽明病。心下硬滿者,此邪未入於腹中。慎勿下之。用竹葉石膏湯。加栝蔞一個搗碎。桔梗二錢。黃連一錢。陽明病。邪結於裡。汗出身重。短氣腹滿而喘。潮熱。手足 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六七日以來。宜下之。用小承氣不行。換大承氣。勿大其劑。若大便不硬者,慎勿輕下。陽明病。發汗不解。腹急者,亟下之。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症。大便難。承氣湯下之。陽明病。下之早。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不能食。但頭汗出。梔子豉湯。陽明病。但潮熱。大便溏。胸滿不去者,小柴胡湯去人參加黃連、栝蔞。陽明病。自汗出。或發汗後小便利。津液內渴。 大便難硬。不可攻之。須候其自欲便。或用蜜導膽導通之。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本有宿食,宜再用承氣湯下之。食穀欲嘔。屬陽明。非少陽也。胸中煩熱者,竹茹湯主之。

竹茹三錢。麥冬五錢。枇杷葉三大片。蘆根三兩。內無熱症者,小便利。口不渴。此為陽明虛也。吳茱萸湯主之。吳萸二錢。人參三錢。生薑錢半。棗三枚。水煎。日三服。凡陽明病。多汗。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若一服譫語止者,勿再服。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數者,小承氣湯。服藥後。腹中轉氣者,更一服。若不轉氣。勿更與。若服後。次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勿再下。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汗止在頭。用荊芥、葛根各三錢。黃芩、丹皮各錢半。麥冬五錢。生蒲黃二錢。濃煎。童便對飲之。

陽明病。脈浮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惡熱。身重。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若渴欲飲水。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若脈浮。發熱口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陽明病。協熱下利者,六一散。心下痞者,以黃連栝蔞湯調服。脈浮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四逆湯。趺陽脈浮而澀。小便數。大便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每用十丸。日三服。陽明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發汗多。若重發其汗。譫語。脈短者死。脈和者不死。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或至十餘日。日晡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澀者陽症見陰脈也)微者,但發熱譫語。大承氣下之。利勿再服。

陽明病發狂。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此陽明實也。以承氣亟下之。如便不結。大劑白虎湯灌之。

石膏四兩。麥冬二兩。知母兩半。加大青一兩。甘草七錢。

太陽陽明病。協熱下利者,六一散。黃連湯調服。太陽陽明並病。六七日表症仍在。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自利。下其血乃愈。桃仁承氣湯。又二陽並病。太陽症罷。潮熱。汗出。大便難。譫語者,大承氣湯。少陽病。其症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痛。胸滿或痛。耳聾。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胃和者自愈。不和則煩而悸。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凡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未經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日三服。柴胡二錢四分。人參、黃芩、甘草、生薑各九分。半夏錢半。大棗二枚。

加減法。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心下痞滿。去大棗。加牡蠣二錢半。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花粉。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白芍三錢。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二錢。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一錢。夏勿用。溫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參、棗。加五味一錢。少佐乾薑。陽明少陽並病,必下利。脈滑而數。有宿食也。承氣湯下之。若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症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三陽合病。脈大。上關上。但欲睡眠。目合則汗。藥用百合一兩。麥冬五錢。炙草一錢。知母、白芍、花粉各二錢。製龜甲三錢。竹葉五十片。三陽合病。腹滿身重。譫語遺尿。白虎湯。加百合。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煩躁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之故也。

附錄理傷寒條論

朱 曰。養生至寶書云。近穢氣。觸真氣。近死氣。亂生氣。深有旨哉。孫真人云:乘馬遠行。 至暮。當沐浴更衣。方可近嬰見處所。若感其氣,則為急驚風搐。又曰:步踐糞穢之履。勿使近嬰兒。若感其氣,則為天吊。傷寒大汗將出。當以艾灸席隅。以避其氣。不然。感其汗氣,則傳染矣。所以多染侍奉勞役之人者,由其神虛氣怯。易為擾亂故也。如剝死馬者,感其毒氣,而為馬氣之疾。其理同焉。(以上汗氣傳染)或曰: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何也?曰。傷寒之邪。多於足經,而其病甚。少於手經,而其病微。故不特言手經。但寄於足經而已。(手足經辨)外有風寒暑濕。內有飢飽勞逸。或曰:勞役。非也。勞、倦也。逸、閑逸也。西山記曰。久勞則安閑以保極力之處。久逸則導引以行積滯之氣。(內外傷辨)夫寒者,天地殺厲之氣也。秋之霧露。冬之霜雪,皆寒邪也。是以辛苦之徒。起居不節。飲食不時。感霧露之氣,則邪淺。感霜雪之氣,則邪深。 感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邪藏於肌肉之間。伏於榮衛之內。至春因溫暖之氣而發。名溫病。至夏因暑熱之氣而作。名熱病。一理而已。若疫癘。稍有不同者,蓋因春宜溫而反涼。夏宜熱而反冷。秋宜涼而反熱。冬宜寒而反溫。四時不正之氣也。感春夏不正之氣為溫疫。感秋冬不正之氣為寒疫。其經絡傳受。表裡受症。與傷寒同。俗云時氣病。經總之曰傷寒。所以謂大病者,害人甚速也。軒岐後。得其治法之秘者,仲景一人。守真先生。不遵桂枝發表之法。自製雙解通聖辛涼之劑。非不同也。時有異也。五運六氣有所更。世態居民有所變。天以常靜。人以常動。動屬陽。靜屬陰。清平之世。同水化也。雖有辛熱之藥。不生他症。 擾攘之世。同火化也。若用辛熱,則發黃出斑。成壞病矣。蓋人內火既動。外火又侵。所以辛熱發汗。不如辛溫。辛溫發汗。不如辛涼。以辛熱發汗。輕者必危。重者必死。可不慎哉。(理傷寒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