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卷八‧陽明經症

陽明經脈

【綱】仲景曰: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目】朱肱曰:足陽明胃之經。從鼻起。挾於鼻。絡於目。下分為四道。並正別脈六道。上下行腹。綱維於身。蓋諸陽在表。陽陰主肌肉。絡於鼻。故病患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其脈尺寸俱長者,知陽明經受病也。

戴原禮曰:脈大者,兩陽合明。內外皆陽之象也。陽明受病之初。病為在表。脈但浮而未大。與太陽同。故亦有麻黃桂枝症也。至二日惡寒自止而反惡熱。三日熱大盛。故脈亦應其象而洪大。此為胃家實之正脈。若小而不大。便屬少陽。內經云。陽明之至短而澀。此指秋金司令之時脈言也。

又曰:陽明脈象大浮也。此指兩陽合明之病脈言也。

喻昌曰:傷寒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乃傳經之次第。其實不以日拘。此三日陽明脈大。正見二日之陽明傳自太陽,必兼乎浮緊浮緩。未定是正陽陽明也。若正陽陽明。氣血俱多。其脈必大,而與太陽別矣。言外見三日。症連少陽,則其脈必大而弦。又不得為正陽陽明也。

魏荔彤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何以驗之。驗之於脈。如其人本太陽傷寒。三日之久。表邪不解。致變熱傳裡。入陽明。成胃家實,則其脈浮緊浮緩者,忽變為大。浮與緊緩。俱不見矣。既不浮,則沉可知也。既云大,則沉而兼滑又可知也。向者太陽之浮。候於寸者既多。今者陽明之沉。候於關者必多也。關脈大而沉滑。恰是中脘為病,則胃家之實。可決也。

【綱】仲景曰: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井 便難。脈遲尚未可攻。(以上論胃實)

【目】柯琴曰:此治陽明之大法也。夫脈之浮而緊。浮而緩。浮而數。浮而遲者,皆不可攻而可汗。此浮而反不可汗而可攻者,以陽明三日之脈。當知大為病進。不可拘浮為在表也。又曰:脈遲尚未可攻者,以症有虛實。脈有真假。假令脈遲。便非臟實。是浮大皆為虛症矣。特為妄攻其實者禁也。

朱肱曰:問。傷寒何以須診沖陽脈。答曰:沖陽脈。是足陽明胃之經。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乃傳與五臟六腑。臟腑皆受氣於胃。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胃為水穀之海。主稟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故傷寒必診沖陽。以察其胃之有無也。沖陽二穴。一名會源。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骨三寸。

【綱】仲景曰:陽脈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為陽實於裡。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目】危亦林曰:此雖指太陽轉屬。然陽明表症亦有之。

【綱】仲景曰: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汗出。複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不下者,病患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大便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傷寒脈浮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以上論他經轉屬)

【目】柯琴曰:上條病機。在渴欲飲水。利水是胃家實而脈弱之正治。不用豬苓湯而用五苓散者,以表熱未除故耳。此為太陽陽明之並病。下條病機。在小便。太陰受病。轉屬陽明。以陽明為燥土。故非經絡表裡相關所致。總因亡津液而致也。

【綱】仲景曰:問曰。脈有陽結陰結。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以上論陰陽結症)

【目】張雲岐曰:此條。本為陰結發論。陽結即是胃實。為陰結作伴耳。陰結無表症。當屬之少陰。不可以身重不能食為陽明應有之症。沉遲為陽明當見之脈。便硬為胃家實,而不敢用溫補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為癢也。

【目】魏荔彤曰:太陽中風傷寒。解肌肌不盡解。發汗汗不盡出。外邪氣變熱。內正陽生熱。陰燥陽絕。太陽病已轉屬陽明矣。然病有已入陽明而未離太陽者,則中風傷寒二條。尚在表而未盡除也。豈可遽舍太陽表治,而從陽明裡治乎。故仲師特舉此首條二條以立法也。蓋此乃太陽陽明之症。入陽明未深。故令其邪仍自表出。不致歸於胃而無所複傳。是解肌發汗二法。始終井井者也。三條。乃陽明病仍帶太陽。深恐陽明病去太陽漸遠而成陽明漸多。非就脈症以明之。不審也。脈浮緊。由太陽傷寒而成。為寒傷營而致成陽明之脈症者,脈但浮。由太陽中風而成。為風傷衛而致成陽明之脈症者,陽明病至此。已將離太陽八九矣,而尚有一二太陽在主治者,猶當以下之太早為戒,而防結胸與痞也。四條。乃陽明之虛脈虛症也。汗者陽氣。遲者陰脈。無陽不能作汗。又當助陽發汗者也。

【綱】仲景曰: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以上論陽明在表症)

【目】樓全善曰。此條主治,宜桃仁承氣湯、犀角地黃湯之類也。

【綱】仲景曰: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裡實。久則譫語。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以上論陽明譫語症)

【目】朱 曰。表虛裡實。譫語之由也。譫語脈短。譫語之脈也。汗多則津脫營虛。故脈短。若津雖脫而不甚脫。營雖虛而不甚虛,則脈自和。

【綱】仲景曰: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目】鰲按:脈浮而緊。潮熱有時之候。此為陽明初病在裡之表也。

【綱】仲景曰: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

脈弦緊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症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以上論陽明中風)

【目】朱肱曰:問。十二經皆一,而陽明有三。何也?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有正陽陽明也。

太陽陽明者,本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也。少陽陽明者,本傳到少陽。因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實。大便難也。正陽陽明者,病患本風盛氣實也。

三陽明俱宜下。惟惡寒及中寒為病在經。與太陽合病屬表。可發其汗。蓋太陽與陽明合病。脈必浮大而長。症必頭疼腰痛。肌熱目痛鼻乾也。脈浮大者,太陽也。長者,陽明也。頭疼腰痛者,太陽也。肌熱目痛鼻乾者,陽明也。尚惡寒者,可升麻湯汗之。若不惡寒反惡熱。大便不秘者,可白虎湯解利之。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秘。或譫語者,屬胃家實也。可調胃承氣湯下之。身熱汗出 然者,屬陽明也。

張介賓曰:太陽陽明者,邪自太陽傳入於胃。其名脾約。以其小便數。大便硬也。正陽陽明者,邪自陽明本經傳入於腑,而邪實於胃也。少陽陽明者,邪自少陽傳入於胃也。胃本屬土。為萬物所歸。邪入於胃,則無所複傳。郁而為熱。此由耗亡津液。胃中乾燥。或三陽熱邪不解。自經而腑。熱結所成。故邪入陽明胃腑者,謂之實邪。土氣為邪。王于申未。所以日晡潮熱者,屬陽明也。論曰。潮熱者,實也。是為可下之症。然雖可下。若脈浮而緊。或小便難大便溏。身熱無汗。此熱邪未全入腑。猶屬表症。仍當和解。若邪熱在表而妄攻之,則禍不旋踵。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遲腹滿。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目】鰲按:陽明中風。其脈則浮而弦大。今脈則遲。是中寒,且無陽矣。

【綱】仲景曰: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複除其熱。腹中虛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中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以上論陽明中寒)

【目】陳士鐸曰。傷寒脈遲。自然是寒。誤與黃芩湯,則益加寒矣。寒盛宜不能食。今反能食。病名除中。仲景謂是死症者何也?夫能食是胃氣有餘。如何反曰死症。不知胃寒而加之寒藥。反致能食者,此胃氣欲絕。轉見假食之象。不過一時能食。病名除中者,正言胃中之氣。除去而不可留也。雖是死症。猶有生機。終以其能食。胃氣將除而未除。可用藥以留其胃氣也。方用加減參苓湯。

王履曰:凡言陽明病者,必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也。今但言傷寒,則惡寒可知。非不惡寒者也。況脈遲為無陽,必其裡寒特甚。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而譫語。若加燒針。心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目】吳綬曰。細繹脈浮而緊一條。乃陽明半表裡症也。邪已入腹。不在營衛之間。脈雖浮。

不得以為在表而發汗。脈雖緊。不得以其身重而加溫針。胃家初實。尚未燥硬。不得以其喘滿惡熱而攻下。陽明梔子豉湯。

猶太陽桂枝湯。既可驅邪。亦可攻誤。

虞摶曰。上條。是不肯令胃燥。下條。是不肯令水浸入胃。總為胃家惜津液也。

【綱】仲景曰:病如桂枝症。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 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目】鰲按:寸脈微浮。尚是陽明之表脈。用瓜蒂散。即是陽明之表劑。

【綱】仲景曰:病患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 當吐之,宜瓜蒂散。

【目】鰲按:緊本為寒。今言乍緊者,正與厥應。不厥時未必緊。是寒結胸中之脈症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 此為小逆。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以醫吐之所致也。

【目】柯琴曰:言太陽病。頭項強痛可知。以脈辨之。關上者,陽明之脈。細弦數而不洪大。 雖自汗而不惡熱,則不是與陽明並病。不口乾煩滿而自汗出。自不與少陰兩感。原其故。乃庸醫妄吐所致,則自汗為表虛。脈細數為裡熱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目】黃仲理曰:此二條,必合看乃得。蓋前條。症也。後條。脈也。脈浮發熱無汗。本麻黃症尚存。即是表不解。更兼渴欲飲水。又是熱入於裡。此謂有表裡症。當用五苓散。

【綱】仲景曰:三陽合病。脈浮大在關上。但欲睡眠。合目則汗。

【目】程郊倩曰:脈而浮大。陽脈也。關上陽所治。是為重陽矣。與少陰脈沉細而但欲寐者自異。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裡有邪。白虎湯主之。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目】柯琴曰:此條論脈而不及症。因有白虎症而推及其脈也。切勿據脈而不審其症。脈浮而滑為陽。陽主熱。內經云。脈緩而滑曰熱中。是浮為在表。滑為在裡。此雖表裡並言,而重在裡熱。 所謂結熱在裡。表裡俱熱者也。脈微而厥為寒厥。脈滑而厥為熱厥。陽極似陰之症。全憑脈以辨之。

【綱】仲景曰: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故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秘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目】張雲岐曰:脈調和而不微。是脈有胃氣也。內實者,胃實也。胃實則腸虛。故必以調胃承氣湯調其胃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遲微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 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目】方中行曰:脈遲汗出等八症。乃陽明之外邪欲解。可以攻裡而不為大誤也。然曰欲解。曰可攻。不過用小承氣調胃承氣法耳,必手足 然汗出。方可驗胃實便硬外邪盡解,而當從大承氣急下之法也。申酉戌間獨熱。余時不熱者,為潮熱。若汗出微發熱惡寒。是陽明症尚兼太陽。縱腹大滿。胃終不實。只可微和胃氣以從權而已。

【綱】仲景曰: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失氣者,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目】柯琴曰:脈滑而疾。有宿食也。明日仍不大便。脈反微澀。微則無陽。澀則少血。此為裡虛。故陽症反見陰脈也。然胃家未實。陰脈尚多。故脈遲脈弱者,始可和而久可下。陽脈而變為陰脈者,不惟不可下。更不可和。脈滑者生。脈澀者死。故為難治。然滑有不同。又當詳明。夫脈弱而滑。是有胃氣。此脈來滑疾。是失其常度。重陽必陰。仲景早有成見。故少與小承氣試之。若據譫語潮熱而與大承氣。陰盛已亡矣。此脈症之假有餘。小試之而即見真不足。憑脈辨症。可不慎哉。

【綱】仲景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目】張兼善曰。此本壞病也。但不可不辨其微劇。微者是邪氣實。當以下解。一服利者止後服。只攻其實。毋乘其虛也。劇者,邪正交爭也。當以脈斷其虛實。弦者是邪氣實。不失為下症。故生。澀者是正氣虛。不可更下。故死。

【綱】仲景曰: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龔信曰。數為在腑。故滑為有食。數以至數言。是本來面目。疾以體狀言。在譫語潮熱時見。故為失度。

【綱】仲景曰: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與承氣湯。

【目】柯琴曰:煩熱自汗。似桂枝症。寒熱如瘧。似柴胡症。然日晡潮熱,則屬陽明,而脈已沉實。確為可下。是承氣主症主脈也。

【綱】仲景曰: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症。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目】王肯堂曰:二三日尚在三陽之界。脈弱者,無陽故也。無陽者,無太陽桂枝症。無少陽柴胡症也。如是則病不在表,而陽邪入陰。病在陽明之裡也。七日後乃可攻者,以脈弱是太陽中風。能食是陽明中風。以此為風也。

潮熱譫狂

【綱】仲景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此便是狂)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目】朱肱曰:脈弦者,陽也。澀者,陰也。陽症見陰脈者死。病患有陽症而脈澀者,慎不可下。下症悉具。服湯已。更衣者,止後服。不爾。方盡劑服之。下後。慎勿中服補藥。孫真人云:服大承氣湯。得利瘥。慎不中服補藥也。熱氣得補複盛。更複下之。是重困也,宜消息安養之。

仲景有宜下者,有微和其胃氣者,蓋傷寒裡症。須看熱氣淺深。故仲景有宜下之症。如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十棗湯、大柴胡湯是也。有微和其胃氣。如調胃承氣湯、脾約丸、小承氣。微和之之類是也。金匱云。虛者十補勿一瀉。強實者瀉之。虛實等者瀉勿大瀉之。故叔和序傷寒有承氣之戒。

又問。轉藥孰緊。答曰:大承氣最緊。小承氣次之。調胃承氣又次之。大柴胡又次之。仲景治法。蕩滌熱積,皆用湯液。不得用丸子。不可不知也。大柴胡加大黃。小柴胡加芒硝。方為轉藥。

蓋為病輕者設也。

鰲按:潮熱譫狂俱見。症之極重者矣。閱仲景陽明症論中。有單言潮熱者,有單言譫語者,有單言發狂者,此條乃獨舉潮熱譫狂而備言之。明乎其症之重,且憑脈以決其生死也。大約病至此。其脈必弦者少,而澀者多。故弦者生句輕。看專重在澀者死句。欲醫者於此。急審其脈。或猶見弦象,則猶有下之一法以救之。不然。可勿藥也。仲景特提此條以為世告。余亦因獨摘此條。另立一款。不雜入單言潮熱單言譫語單言發狂款中也。

潮熱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目】劉完素曰。潮熱屬陽明,必於日晡時發者,乃為潮熱。若日三五發者,則是發熱。非潮熱也。

王好古曰:脈浮而緊。是惡寒將自罷。將發潮熱時之脈也。此緊反入裡之謂。不得拘緊則為寒之說。

【綱】仲景曰: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弦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症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難治。

【目】鰲按:本條不言發熱。但曰有潮熱。是明兼少陽矣。故可與小柴胡湯。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遲。微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 然而汗出。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陽明病。潮熱。大便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

【目】朱肱曰:潮熱者,大率當下。仲景云。潮熱者實也。大承氣湯症。雲其熱不潮。未可與也,則知潮熱當下無疑矣。雖然。更看脈與外症。脈若弦若浮。及外症惡寒。猶有表症,且與小柴胡湯以解之。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微和其胃氣。勿令大泄。縱使潮熱當行大承氣。亦須先少與小承氣。若不轉失氣。不可攻之。後發熱複硬者,大柴胡湯下之。若胸脅滿而嘔。日晡發潮熱者,小柴胡加芒硝。又有日晡發潮熱。已有微利者,又有微發潮熱而大便溏者,或潮熱而咳逆者,皆當用小柴胡也。冬陽明潮熱。當行黃芩湯。陽明病俱宜下。惟惡寒中寒。為病在經。與太陽合病。屬表。發其汗耳。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寒者,白虎症也。

柯琴曰:胃實諸症。以手足汗出為可據,而潮熱尤為親切。以四肢為諸陽之本,而日晡潮熱為陽明主時也。後條,必因脈之遲弱。即潮熱尚不足據。故又立試法。以小承氣湯為和。即以小承氣湯為試。仍與小承氣湯為和。總是慎用大承氣耳。

【綱】仲景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目】鰲按:此潮熱而又不大便。不惡寒。俱是可下症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

【目】魏荔彤曰:能食不能食二者,俱知津必立枯。屎必盡燥。日久愈耗液傷正。自宜大承氣湯。此于不能食而辨其已有燥屎。于能食而辨其將來必有燥屎。俱宜攻下也。他條言雖能食。雖不能食。俱應斟酌。不可大為攻下。此條又言反不能食者,若能食者,俱應直捷而大為攻下。非自體認能得仲師之心。從孰問津乎。

凡傷寒論中。仲師既恐人不應下而下。又恐人應當下而下之太早太甚。今且恐人應下而不下。或不敢大下。故就燥屎以示之。令人既知詳慎。又忌遲疑。中庸所以不易能也夫。

【綱】仲景曰:二陽並病。太陽症罷。但發潮熱。手足 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目】方中行曰:太陽症罷。分明全屬陽明。首必先言二陽並病者,見未下時便有可下之症。見得太陽一罷。其餘皆可下之症矣。

【綱】仲景曰: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失氣者,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症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也。

【目】魏荔彤曰:脈滑而疾。滑者大之漸,而疾者數之稱。病由太陽轉屬陽明,必在表之邪。變熱入裡。脈之浮者必變大。其緊與緩者,必俱變疾。疾數也。數熱也。非變熱入裡。無以致成陽明也。凡病邪入經。脈必變緊緩為數。病邪入腑。脈又易數疾稍遲。

熱入血室

【綱】仲景曰: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然汗出則愈。

【目】成無己曰。此熱入血室。蓋言男子。不止謂婦人也。室者,可停止之處。血室者,榮血停止之所。經脈留會之處。即衝脈也。起於腎下。出於氣衝。 並足陽明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為十二經脈之海。王冰曰。沖為血海。言諸經之血。朝會於此。男子則營運生精。女子則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內經曰:任脈通。衝脈盛。月事以時下者是也。王冰又曰:陰靜海滿而去血。謂衝脈盛為血海滿也。即是觀之。沖為血室可知矣。傷寒之邪。 婦人則隨經而入。男子由陽明而傳。以沖之脈。與少陰之絡起於腎。女子邪感。太陽隨經。便得入沖之經。並足陽明。男子陽明內熱。方得而入也。沖之得熱。血必妄行。在男子則下血譫語。在女子則月事適來適斷,皆以經氣所虛。宮室不辟。邪得乘虛而入。針經曰:邪氣不得其虛,不能獨傷人者是矣。

柯琴曰:血室者,肝也。肝為藏血之臟。故稱血室。女以血用事。故下血之病最多。若男子非損傷,則無下血之病。惟陽明主血所生病。其經多血多氣。行身之前。鄰于衝任。陽明熱甚。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陰。故男女俱有是症,必刺肝之募。(即期門穴)引血上歸經絡。推陳致新。使熱有所泄,則肝得所藏。血不妄行矣。按蓄血便膿血。總是熱入血室。入於腸胃。從肛門而下者,為便膿血。蓋女子經血。出自子戶。與溺道不同門。男子精血溺三物。內異道而外同門。精道由腎。血道由肝。溺道由膀胱。其源各別,而皆出自前陰也。

鰲按:肝藏血。腎生血。心主血。脾統血,而其源則匯于沖。沖起腎下。與腎貼近。血之由沖而出者,即如由腎而生,故曰腎生血。言腎所生。以沖即在腎下也。由是上行至脾。脾之為地寬廣。 故得而統之。再上行至肝。為營氣凝聚之處。一身之血皆歸焉,故曰藏也。心為君主。血脈皆朝宗而聽命,故曰主也。然則血室之說。成氏主沖。柯氏主肝。二說雖異。其實則同。主沖者就其源頭處言。主肝者就其藏聚處言。血必由源而出。不有源,則無根。血必聚處而藏。不有聚,則散漫無所收。於此二處而為血之室。其旨同也。假如脾而曰統。統者,屬也。不過為其所屬。非根源處。 非藏聚處。故不得曰室。即心為營血之主。亦非根源處。非聚藏處。故亦不得曰室也。茲故並錄二人之說。複為發明之。閱者亦可知其言之皆是而無背,而讀古人書。貴有融會貫通處者,此類是也。 若執一家言。以為此是彼非,則毋論不能尋究古人之書。即人一身之臟腑經絡。先不得明。又何以治人之病矣。

譫語鄭聲

【綱】仲景曰: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裡實。久則譫語。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譫語直視。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目】李杲曰:問邪入陽明。為譫語。妄言錯失。此果陽明乎。答曰:足陽明者,胃也。豈有其言哉。傷寒始自皮毛入。是從肺中來。肺主聲。入於心則為言。胃即戊也。戊為火化。下從肝腎。

王肯堂曰:譫語症。有補虛一法。如素問云。譫語者,氣虛獨言也。難經曰:脫陽者見鬼。仲景謂亡陽譫語。即此義也。故樓英云。余用參、耆、歸、朮等劑。治譫語得愈者百十數。豈可不分虛實。一概用黃連解毒、大小承氣等湯以治之乎。王海藏亦云。黃耆湯。治傷寒或時悲哭。或時嘻笑。或時太息。或語言錯亂失次。世疑作譫語狂言者,非也。神不守舍耳。兩手脈浮沉不一。舉按全無力。浮之損小。沉之亦損小,皆陰脈也。甚者調中丸。或理中丸。有陰症手足冷。脈細微而譫語者,宜四逆湯。活人用白通湯。海藏用黃耆加乾薑湯。有人患此症。脈極沉細。外熱內寒。肩背胸脅斑出十數點。語言狂亂。或曰:發斑譫語。非熱乎。余曰。非也。陽為陰逼。上入於肺。傳之皮毛。故斑出。神不守舍。故錯語如狂。非譫語也。肌表雖熱。以手按之。須臾。冷透如冰。與姜附等藥數日。約二十餘兩。得大汗而愈。後因再發。脈又沉遲。三四日不大便。與理中丸三日。其病全愈。以是知此人之狂非陽狂之狂。乃失神之狂。即陰虛也。

柯琴曰:首條。譫語之由。二條。譫語之脈。脈短。是營衛不行。臟腑不通。故死也。二條。言死脈。三條。言死症。蓋譫語本胃實,則不是死症。若譫語而一見虛脈虛症,則是死症,而非胃家實矣。

【綱】仲景曰: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

【目】朱肱曰:病患有譫語鄭聲二症。鄭聲為虛。當用溫藥。白通湯主之。譫語為實。當調胃承氣湯。如服之而譫語止。或更衣者,止後服。不爾。再與之。仲景云。實則譫語。虛則鄭聲。世多不別。然亦相似難辨。須憑外症與脈別之。若大小便利。手足冷。脈微細者,必鄭聲也。大便秘。小便赤。手足溫。脈洪數者,必譫語也。以此相參。然後用藥。萬全矣。大抵傷寒不應發汗者,汗之必譫語。譫語屬胃。和中則愈。不和則煩而躁,宜調胃承氣湯。然亦有三陽合病譫語者,有胃實譫語者,或汗多亡陽譫語者,有下利譫語者,有婦人熱入血室譫語者。

成無己曰:鄭聲。不正之音也。汗後。或病久。人聲轉者是也。蓋為正氣虛而不全。故使轉而不正也。若以重語為重疊之語。與譫語混而莫辨。殊失仲景之旨。

李杲曰:狂言者,大開目與人語。語所未嘗見之事也。譫語者,合目自言。言所日用常見常行之事也。鄭聲者,聲戰無力。不相接續。造字出於喉中也。

吳綬曰:大都鄭聲。乃因內虛。正氣將脫,而言皆不足之貌。如手足並冷。脈息沉細。口鼻氣息短少。所說言語。輕微無力。氣少難以應息者,皆元氣將脫也。或吃忒不止。神昏氣促。不知人事者死。或氣息不促。手足頗溫。其脈沉細而微者,急以附子湯倍人參主之。或以接氣丹、黑錫丹兼進一二服。以助其真氣也。或濃煎人參。徐徐與之。或未可用附子者,以三白湯倍人參主之。

戴原禮曰:譫語屬陽。鄭聲屬陰。經云。實則譫語。虛則鄭聲。譫語者,顛倒錯亂。言出無倫。常對空獨語。如見鬼狀。鄭聲者,鄭重頻煩。語雖謬而諄諄不已。年老人遇事則誶語不休。以陽氣虛故也。此譫語鄭聲。虛實之所以不同也。二者本不難辨。但陽盛裡實。與陰盛格陽,皆能錯語。須以他症別之。大便秘。小便赤。身熱煩。渴而妄言者,乃裡實之譫語也。小便如常。大便洞下。或發躁。或反發熱而妄言者,乃陰格陽之譫語也。裡實宜下。調胃承氣湯。熱躁甚而妄言不休。大渴喜飲。理中湯。陰格陽,宜溫膽湯、四逆湯、附子理中湯。

又有不系正陽明。似困非困。間時有一二聲鄭語者,當隨症施治。外有已得汗。身和而妄言者,此是汗出後津液不和。慎不可下。乃非陽非陰者,宜小柴胡和建中湯各半帖。和榮衛。通津液。若陽傳入陰。自利。手足厥逆。語或錯亂。此雖已自利。其中必有燥屎。猶當下之。陰中之陽,宜調胃承氣湯。瘀血在裡。大便黑。小便利。小腹痛。其人如狂譫語者,桃仁承氣湯。婦人熱入血室。亦能譫語。小柴胡湯。病後血氣未複。精神未全。多於夢寐中不覺失聲如魘。此不系譫語鄭聲,宜溫膽湯去竹茹。入人參五分。或用六君子湯。

魏荔彤曰:陽明胃病。固多譫語矣。然譫語亦有虛實不同。不可概施攻下。夫譫語固譫語。惟胃中實熱。津液不足。方神明昏昧,而胡亂作語。此譫語也。若胃熱不實,則神明不至甚亂而口語亦不甚糊塗。但說了又說。繁言絮語。失其常度耳。蓋其中虛氣弱。詞不達意。故語至再三。此真為虛歉之象。不止傷寒症中有此。雜病氣虛者多有之。以此為譫語而攻下。賊夫人之子矣。仲師必詳為立辨。令人認明譫語是胡言亂語。鄭聲是重言複語。故自解之曰。鄭聲重語也。重字當作平聲。

張介賓曰:實則譫語。虛則鄭聲。此虛實之有不同也。夫二者總由神魂昏亂,而語言不正。又何以分其虛實。但譫語者,狂妄之語也。鄭聲者,不正之聲也。譫語為實。實者邪實也。如傷寒陽明實熱。上乘於心。心為熱冒,則神魂昏亂而譫妄不休者,此實邪也。實邪為病。其聲必高。其氣必壯。其色必厲。其脈必強。凡登高罵詈。狂呼跳擾之類,皆是也。此之為病。有由燥屎在胃者,有由瘀血在臟者,有由火盛熱極者,有由腹脹便秘口瘡咽爛者,察其果實。即當以三承氣。或白虎湯、涼膈散之類治之。鄭聲為虛。虛者神虛也。如傷寒元神失守為邪所乘。神志昏沉而錯亂不正者,此虛邪也。虛邪為病。其聲必低。其氣必短。其色必萎。其脈必無力。凡其自言自語。喃喃不全。或見鬼怪。或驚恐不休。或問之不應。答之不知之類,皆是也。此之為病。有因汗亡陽。因下亡陰者,有因焦思抑郁。竭蹶心氣者,有因勞力內傷。致損脾腎者,有因日用消耗。暗殘中氣者,

凡其病雖起。倒而遏之即止。終不若實邪之難製者,即虛邪也。察其果虛。最忌妄行攻伐。少有差謬。無不即死。治此者,速宜察其精氣。辨其陰陽。舍其外症。救其根本。稍遲猶恐不及,而況于誤治乎。甚至有自利身寒。或尋衣撮空。面壁啐啐者,尤為逆候。蓋虛損之人。最忌譫妄。故凡身有微熱。脈見洪滑者生。心多煩躁。脈見微弱細急,而逆冷者死。

【綱】仲景曰: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然汗出則愈。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則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目】朱肱曰:問。仲景云無犯胃氣。何也?答曰:熱因經水適來。乘虛入室。故血室有熱。遂令譫語。當以小柴胡解之。卻與胃實譫語不同。胃實有燥屎。故宜調胃承氣下之。若血熱有譫語。非胃家實。仲景恐人作胃實攻之,故曰:無犯胃氣也。大抵譫語是熱。屬陽,而反見陰症者逆。

劉完素曰:血病則肝傷。肝藏魂。肝傷則魂無所歸。心神無主。此所以發譫語也。要之。此非胃實。因熱入血室而肝實也。肝熱心亦熱。肝與心相近也。熱傷心氣。既不能主血。亦不能作汗。故但頭有汗而不能遍身。

此三條,皆因譫語而發。不重熱入血室。更不重在傷寒中風。須知譫語有不因於胃者,故不可以譫語定為胃實之症,而犯其胃氣。

【綱】仲景曰: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出汗。手足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目】寇宗奭曰:譫語者,真氣昏亂。神識不清之所致也。心藏神而主火。病則熱氣歸焉。傷寒胃中熱盛。上乘於心。心為熱冒,則神昏亂而語言多不知。所以言出無次而成譫妄之語。輕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語言錯亂。有譫語者,有獨語者,有狂語者,有語言不休者,有言亂者,此數者皆因熱之輕重也。譫語與獨語。雖間有妄錯。若與人言。猶有倫次。是熱未至於極者也。經曰: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是獨語。病猶未劇也。狂語者,熱甚者也。由神昏而無所見。甚則至於喊叫也。語言不休,則更甚矣。至於亂語者,妄言詈罵。不避親疏。為神明亂極。經曰:諸逆發汗。微者難瘥。劇者言亂。是難可複製也。譫語之由。又自不同。有由火劫者,有由汗出者,有由下利者,有由下血者,有由亡陽者,有由過經者,有由燥屎在胃者,如此條,則由三陽合病者,凡諸此類。脈短則死。脈和則愈。又身微熱。脈浮大生。逆冷脈沉細。不過一日死。實則譫語。收斂在內。而實者本病也。或氣上逆而喘滿。或氣下奪而自利者,皆為逆。經曰: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謂其正氣脫絕也。

鰲按:尿蓄於膀胱。故遺尿為太陽本病。少陽經行身之側。故難以轉側為少陽病。其餘口不仁。面垢譫語。額上出汗。手足冷。自汗,皆屬陽明。故雖三陽合病。實是陽明病,而略兼太少二經。所以專從陽明主治。其用白虎湯者,以胃熱而非胃實也。

【綱】仲景曰: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目】王好古曰。治老幼及虛人傷寒。五六日昏冒言妄。小便或淋或澀。起臥無度。或煩而不得眠。並宜白虎東加山梔一錢。治熱病及時疫。心躁。狂亂奔走。狀似癲癇。言語不定。久不得汗。及時疫不知人者,以人中黃不拘多少。入罐內。泥封固。武火 半日。放地。去蓋半日。研細。新汲水調下三錢。或未退。再服愈。

吳綬曰:治傷寒熱甚。心煩有痰。神昏譫語者,以竹瀝、生花粉汁各一盞服之。按此方內熱不禁下者可用。

【綱】仲景曰: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故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目】王肯堂曰:經文內實之實。當作熱。

此段有五反一對。熱與厥反。湯與丸反。硬與下利反。脈微與脈和反。藥下與自利反。小便利與大便硬為一對。讀者詳之。下利譫語。其曰脈調和。手足和。小便利者,陽也。故用承氣下之。其脈當微厥。及少陰但欲寐。被火氣劫汗。譫語小便難者,陰也。故當用補劑和之。

【綱】仲景曰: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小承氣湯一升。腹中轉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失氣者,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目】朱肱曰:潮熱脈滑疾者,必譫語也。小承氣湯。大便秘。小便赤。手足溫。脈洪數者,必譫語也。調胃承氣湯。譫語。不惡寒。反惡熱。白虎湯。已得汗。身和譫語者,柴胡桂枝湯。火迫而致譫語。亦白虎湯。

鰲按:此以裡虛句為主。蓋通節所言形症,皆是假有餘。脈微澀。乃是真不足。故譫語潮熱。下症雖具。仲景於此。慎之又慎。只以小承氣試之也。

【綱】仲景曰: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目】柯琴曰:微者,但發熱譫語。是邪氣實。當以下解。一服利。止後服。只攻其實。無乘其虛也。

【綱】仲景曰: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表虛裡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氣湯下之。若能食者,但硬耳。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後服。

【目】陶華曰。大熱乾嘔。呻吟錯語。不得眠。犀角解毒湯。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來不與人相當。新汲水調五苓散三錢探吐之。一法。用豬苓湯。瘀血狂言譫語。漱水。大便黑。小便多。身黃腹滿。此為當汗不汗。蓄熱在裡。輕者,犀角地黃湯。重者,桃仁承氣湯、抵當丸。

柯琴曰:首條。下利是大腸虛。譫語是胃氣實。胃實腸虛,宜大黃以濡胃。無庸芒硝以潤腸。末條。陽明主津液所生病。故陽明病多汗。多汗是胃燥之因。便硬是譫語之根。一服譫語止。雖未利而胃濡可知矣。

【綱】仲景曰:二陽並病。太陽症罷。但發潮熱。手足 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目】鰲按:本條全屬陽明可下之症。故本二陽並病,而開手即揭清太陽症罷句也。

頭痛頭眩

【綱】仲景曰:陽明病。頭痛。不惡寒。反惡熱。大便實,宜調胃承氣湯。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目】王肯堂曰:內經云。巨陽受邪。少陰為裡。得熱則往從之。從之則厥也。太陽與少陰為合。此症當是太陽未全罷耳。經又云。陽明病則喘而 。 則惡人。小便利者,寒邪內攻。肢厥頭痛者,寒邪外攻也。

喻昌曰:陽明病。本不頭痛。若無汗。嘔咳。手足厥者,得裡因而邪熱深也。然小便利,則邪熱不在內而在外。不在下而在上。故知必苦頭痛也。

魏荔彤曰:此手足之厥。與頭痛互見。非少陰之手足厥也。故嘔而汗出。與反無汗亦不同。正見少陰之手足厥冷。有汗而不頭痛。嘔而不咳。與陽明之嘔咳而無汗。頭痛而手足厥有別。此陽明病有類少陰,而又微帶太陽。後學皆茫然不知下手處。故仲師苦心標出。問。少陰亦有咳。何以辨。曰:少陰所云。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原文詳之矣。不然。何能上炎而咳。其言或咳而嘔。渴不得眠者,則必兼嘔渴不得眠,而見少陰之陰躁。不與陽明之嘔咳兼頭痛類也。其言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然必兼四者,諸症雖有似陽明,而頭痛一症,必非少陰所有也。此少陰之咳。與陽明所以不同也。故太陽之頭痛。入於陽明之小便利嘔咳厥逆中。總屬陽症。又見陽能統陰。一陽存而群陰悉化為陽。在病氣亦如此。正氣之在人身者可識矣。

【綱】仲景曰:陽明病。表裡大熱。煩渴引飲。頭痛如破者,竹葉石膏湯。陽明病。身熱頭痛。漱水不欲咽,必發衄。

【目】楊士瀛曰。將發衄而脈數者,宜犀角地黃湯。茅花湯亦可。

吳綬曰:陽明頭痛額前。目疼鼻乾。脈長也。無汗者,葛根加蔥白、白芷汗之。有汗。曾經發汗。頭痛不解者,葛根蔥白湯。若不惡風而反惡熱。自汗煩渴。脈洪數。飲水頭疼者,白虎加白芷湯。內有燥屎。蒸蒸發熱頭痛者,調胃承氣湯。凡陽明頭痛無汗者,葛根、麻黃、蔥白、白芷、石膏之類也。有汗,則白芷、石膏、葛根、川芎湯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欲作穀疸。須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目】魏荔彤曰:本條之上條云。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與本條俱言胃虛。然虛寒與虛熱又迥不同。虛固不可作實而攻下。熱可遽作寒而溫補乎。故仲師就上條食穀欲嘔中。又示人以推類詳義之法。如陽明病脈遲。似屬虛寒。但寒則不能食。此能食而但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者,胃惟不寒故能食。胃惟氣虛故不用飽。不用飽者,不受飽也。微煩頭眩。俱虛而兼熱之象。以此辨胃之虛。與食穀欲嘔條同,而熱則本條獨異。夫遲為寒脈。何云是熱。不知此乃兼澀之遲。非沉遲之遲。謂之虛而兼濕熱則可。謂之虛寒則大不可也。故又見小便難一症。虛則氣不充而濕不除。濕則氣不化而熱不消。胃中穀氣不能化正養身。卻蘊釀濕熱。蒸作疸黃之兆。如不清熱除濕。培土消疸,而妄下之。將濕愈增而虛愈甚。腹滿如故。胃累及脾。表裡受病,而發黃身腫矣。故又曰:脈遲故也。言遲則濡澀而不滑利。虛而濕之義為主,而熱副之。主治者以除濕培土補中為君。以清熱消疸為臣佐之用。斯為得仲師心法者,

【綱】仲景曰: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目】王肯堂曰:陽明病。身不重。但頭眩而不惡寒者,陽明中風而風內攻也。經曰: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風邪攻胃。胃氣上逆則咳。咽門者,胃之系。咳甚則咽傷。故咽痛。若胃氣不逆則不咳。其咽亦不痛也。

鰲按:此與前頭痛款中反無汗一條。俱是陽明病而有類少陰者,然彼條之嘔咳而無汗。頭痛而手足厥。所以異於少陰之手足厥冷有汗而不頭痛。及嘔而不咳。此條之咳而咽痛。亦所以異於少陰之咽痛為不咳而痛也。

郁冒

【綱】仲景曰: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目】王好古曰。傷寒傳至五六日間。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稀粥與之則咽。不與則不思。六脈細數而不洪大。心下不痞。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或傳至十日以來。形貌如醉。若用大承氣則誤矣。不知此熱傳少陰心經也。然又未知自何經而來。答曰:本太陽經傷風。風為陽邪傷衛,則陰血自燥。熱結膀胱。壬病逆傳於丙。丙丁兄妹。由是傳心。心火自上迫熏肺。所以神昏也。蓋肺為清肅之臟。內有邪。故令神昏,宜梔子黃連黃芩湯。若脈在丙者導赤散。脈在丁者,瀉心湯。若誤用涼膈散。此乃氣中之血藥也。如右手寸脈沉滑有力者,則可用之。或用犀角地黃湯。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是陽明經藥也。解陽明經血中之熱。若脈沉俱有力者,是丙丁俱有熱。可以導赤瀉心各半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