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卷六

嗜臥不臥

【綱】仲景曰: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目】朱肱曰:多眠有四症。有風溫症。有小柴胡症。有少陰症。有狐惑症。

黃仲理曰: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者,太陽症也。此必兼有諸症。

虞摶曰。少陰有脈微細但欲寐之症。今無少陰症,而脈浮細而嗜臥者,雖十日後。尚屬太陽。此即表解而不了了之謂也。設見胸滿嗜臥。亦太陽之餘邪未散。兼脅痛,則太少二陽合病矣。故和之以柴胡湯。倘若脈浮不細。是浮而有力也。無胸脅痛,則不屬少陽。但浮不大,則不屬陽明。仍在太陽。太陽為開。開病反合。故嗜臥。故開之以麻黃。

【綱】仲景曰:太陽病。二三日。不得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

【目】朱肱曰:其傷寒瘥後不得眠者,熱氣與諸陽相並。陰氣未複。所以病後。仍不得睡也。梔子烏梅湯主之。

王肯堂曰:本條宜桂枝加濃朴杏仁湯。

陳士鐸曰:不得臥但欲起。在二三日似乎與陽明並病,必其人心下結。故作此狀。然結而不硬。脈微弱而不浮大。此其人素有久寒宿飲。結於心下。非亡津液而胃家實。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目】柯琴曰:傷寒者,寒傷君主之陽也。以火劫汗。並亡離中之陰。此為火逆矣。妄汗亡陰而曰亡陽者,心為陽中之太陽。故心之液。為陽之汗也。驚狂者,神明擾亂也。陰不藏精。驚發於內。陽不能固。狂發於外。起臥不安者,起則驚。臥則狂也。

【綱】仲景曰: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目直視不能 。不得眠。

【目】鰲按:太陽脈起目內 。上額。故此條脈症,皆從目上見得。蓋榮行脈中。衄家則榮血已脫。脈無所養,而又汗之。是重竭其液。故脈見緊急之象。脈無所養,則脈所自起之目 。亦必枯澀而不能轉運。故直視而不能 不得眠也。蓋 必其目之能轉而動。眠必其目之能運而合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目】許叔微曰:大汗之後。精氣不能游溢以上輸於脾。脾不能為胃行其精液。胃不和。故不得眠也。內水不足。思外水以相濟。故欲得水飲之。此便是轉屬陽明症。

陶華曰:多眠者,以人之衛氣。晝則行陽。夜則行陰。行陽則寤。行陰則寐。陽氣虛。陰氣盛,則目瞑。故多眠。乃邪氣傳於陰而不在陽也。昏昏閉合者,陰自闔也。默默不言者,陰主靜也。不得臥者,陽氣盛。陰氣虛,則晝夜不得眠。蓋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而安臥。若陰為陽所勝。故終夜煩擾而不得眠。所謂陰虛則夜爭者是也。汗出鼻乾不得臥,則邪在表也。葛根解肌湯。若胃有燥屎。與大熱錯語。反大汗。胃中汁乾而不得臥,則為邪在裡也。大承氣湯。胃不和,則臥不安。故宜散熱和胃也。若汗下後虛煩不得眠者,梔子豉湯以湧之。下後複熱。晝日煩躁。夜則安靜。無大熱。乾薑附子湯。吐下後。心中懊憹不眠。梔子豉湯。陽勝陰。狂言不眠。亂夢心煩乏氣。酸棗仁湯。陰勝陽。驚悸昏沉。大熱乾嘔錯語。呻吟不眠。犀角地黃湯。三陽合病。欲眠。目合則汗。譫語者,有熱也。小柴胡湯。其胃熱者,亦臥也。犀角解毒湯。風溫狐惑。亦有此症。

無汗

【綱】仲景曰: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目】朱肱曰:傷寒有連服湯劑而汗不出者,死。如中風法蒸之。溫熱之氣。於外迎之。無不得汗也。其法。用薪火燒地。良久。掃去火。可以水洒之。取蠶砂、柏葉、桃葉、糠麩皆可用。相和鋪燒地上。可側手濃。上加席。令病患臥。溫覆之。夏月只布單覆之。汗移時立至。俟周身至腳心皆汗 。乃用溫粉撲止。移上床。最得力者,蠶砂、柏桃葉也。無蠶砂、單桃葉亦可。用糠麩乃助添令多耳。不用亦可。傷氣亦有氣虛不能作汗者。

劉完素曰:腠理者,津液腠泄之所為腠。文理縫會之中為理。寒邪中經。腠理致密。內滲則無汗。無汗之由有數種。如傷寒在表。及邪行於裡。或水飲內蓄。與亡陽久虛,皆令無汗。其傷寒無汗。則腠理致密也。風中衛,則腠理開而自汗。寒中營,則無汗。腠理閉也。本條與太陽病脈浮緊無汗麻黃湯症。太陽中風脈浮緊大青龍症。及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若頭痛鼻乾不得汗。脈浮無汗而喘。與剛痙無汗。是數者,皆寒邪在表而無汗者也。其邪行於裡而無汗者,邪氣內傳。不外熏發。經所謂陽明病無汗身發黃。及發熱無汗渴欲飲水無表症者,與夫三陰為病不得有汗。是數者皆邪行於裡而無汗者也。

楊士瀛曰:太陽主一身之表。風寒客於表,則皮毛閉密。故無汗。

【綱】仲景曰: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當發其汗。麻黃湯主之。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目】柯琴曰:此兩條脈症相同,而異者,上條外不惡寒。內不煩躁耳。發於陽者七日愈。八九日不解。陽氣重可知。脈緊無汗。發熱身疼。麻黃症未解。仍與麻黃。只微除在表之風寒,而不解內擾之陽氣。發煩目瞑。可知陽絡受傷,必逼血上行而衄。不得汗解,必從衄解。太陽中風汗出脈緩者,中于鼓動之陽風。此汗不出而脈緊者,中于凜冽之陰風。風令脈浮。浮緊而沉不緊。與傷寒陰陽俱緊之脈有別。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緊者,麻黃湯主之。不發汗。因致衄。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目直視,不能 。不得眠。

【目】鰲按:脈緊無汗。本當發汗。以泄陽氣。若不發汗。致陽氣內擾,而陽絡受傷。因而成衄。 則陽邪即從汗解矣。故既衄即不當用麻黃再發汗。故仲景既于他條言已服麻黃微除而仍致衄。此又恐人衄後再汗。故特提明以見衄家不可再發汗也。若身無汗而自衄者愈。正言陽從衄泄之故。脈急緊四句。正言既衄複汗之變。其變見於額與目者,以太陽脈起目內 上額故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項背強KT KT 。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目】鰲按:風傷衛分者,皮毛閉而無汗。不得以本條之無汗為傷寒也。蓋以太陽脈自絡腦而還出下項。挾脊背。本條風邪。乃自風池入。不上干於腦。故不言頭疼,而下行脊背。故但見項背強KTKT 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緩。發熱惡寒。無汗煩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症者,大青龍湯主之。

【目】張從正曰。寒有重輕。傷重。脈陰陽俱緊而身疼。傷輕。脈浮緩而身重。亦有初時脈緊漸緩。初時身疼漸不疼者,當用活看。然脈浮緊者,身必疼。脈浮緩者,身不疼。中風傷寒皆然。無少陰症者,仲景正因少陰亦有發熱惡寒無汗煩躁之症。雖與大青龍症同。然彼則法當溫補。不得與麻黃,必細審其所不用。然後不失其所當用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痙。

【目】張兼善曰。此以虛實分別剛柔也。

【綱】仲景曰: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

【目】劉完素曰。陽為津液之主。陽虛則津液虛少。故無汗。若陽明病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膚之狀,則又久虛矣。

自汗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傷寒三日。脈浮而解。 然汗出也。

【目】朱肱曰:衛不和自汗。傷風自汗。亡陽自汗。

寇宗奭曰:風陽邪。風中太陽。兩陽相搏,而陰氣衰弱。陽浮故熱自發。陰弱故汗自出。

張雲岐曰:欲自解。便寓不可妄治意。汗為陽氣外發。汗出則陽勝,而寒邪自解矣。言未解。便有當解意。停者,相等之謂。太陽病陽浮而陰弱。是陽強也。今陽脈既微。謂非陰陽之俱停者乎。陰陽俱停。便是調和之脈。雖今猶未解。不可卜其必解乎。

樓全善曰:傷寒三日。脈浮而解。此傷寒之本輕者,故不必合太陽六七日病解之期而自解也。曰然汗出。亦寧必再求其汗乎。

【綱】仲景曰: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太陽中風病,而發熱汗出惡風。與他條同。兼患頭痛。即頭項強痛而專言于頭者也。風邪少盛諸陽聚處,必多亢烈之患。正為桂枝對症之病。用之無疑矣,必指出頭痛者,見無身疼體痛骨節疼痛。所以不同於寒邪之治也。

柯琴曰:此是桂枝本症。頭痛發熱惡風。與麻黃症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是麻黃症。

【綱】仲景曰: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目】方中行曰:脈浮為傷寒。在太陽初感。風寒未定。故本條揭示中風之脈症甚細,則陽強陰弱。與脈之陽浮陰緊而不弱者,其異如是也。陽浮之熱。為自發而快捷。陰弱之汗。為自出而直易。熱為翕翕之溫熱。與或已發或未發遲遲之熱。鼻鳴乾嘔。與嘔逆而喘。同為陽郁,而大分緩急。其異又如是。辨之既詳。桂枝一方。不容再疑。

柯琴曰:此太陽中風之桂枝症。陽浮因風中于衛。兩陽相搏。故熱自發。是衛強也。陰弱因風中於營。血脈不寧。故汗自出。是營弱也。兩自字。便見風邪之迅發。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熱汗出。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主之。

【目】柯琴曰:此釋中風汗出之義。見桂枝為調和營衛而設。陰弱不能藏。陽強不能密。故汗出。

【綱】仲景曰: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蓋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而愈。

【目】柯琴曰:此為挾虛傷寒之症。形作。見惡寒體痛厥逆。脈當弦緊而反浮弱。其本虛可知。此東垣所云勞倦內傷症也。解之者,與桂枝湯啜熱稀粥。故汗出愈也。

【綱】仲景曰:病患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主之。病嘗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耳。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和營衛,則愈,宜桂枝湯。

【目】李杲曰:營行脈中。在血脈。其病深。衛行脈外。在皮膚。其病淺。營血。陰也。主閉藏。故寒喜傷營而無汗。衛氣。陽也。主開泄。故風喜傷衛而有汗。然豈獨太陽為營衛之會,而有風寒之別乎。陽明善飢為傷風。不食為傷寒。少陽耳聾胸滿而煩為傷風。口苦咽乾目眩為傷寒。三陰傷風。俱四肢煩疼耳。太陽為之先者,傷寒因腎水虧損。至春木無生意。故發為溫病。至夏絕生化之原。故發為熱病。所以太陽少陰二經受病。最多最先也。

柯琴曰:臟無他病。知病只在形軀。發熱有時,則汗出亦有時。不若外感者,發熱汗出不休也。

內經曰:陰虛者陽必湊之。故時熱汗出耳。發熱汗即出。其營氣不足。因陽邪下陷。陰不勝陽。故汗自出。無熱而常自汗。其營氣本足。因衛氣不固,不能衛外。故汗自出。不和。見衛強。不諧。見營弱。弱則不能合。強則不能密,皆令自汗。但以有熱無熱別之。(惡法)以時出常出辨之。總以桂枝湯啜熱粥汗之。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痙。

【目】鰲按:剛者,實也。柔者,疏也。無汗則皮毛閉而實。汗出則腠理泄而疏。

盜汗

【綱】仲景曰: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

【目】劉完素曰。若邪氣一切在表。于衛則汗自出。此則邪氣侵行於裡。外於表邪。及睡則衛氣行於裡。乘表中陽氣不致。津液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覺則氣散於表而汗即止矣。

【綱】仲景曰:三陽合病。脈浮大。在關上。但欲睡眠。合目則汗。

【目】劉完素曰。合目則汗。是知邪氣在半表半裡之間明矣,且自汗有虛有實。其盜汗之症。 非若自汗有實者,悉當和表而已。 韓祗和曰。陽入於陰。故但欲睡眠。衛氣行陰。故合目則臥。熱淫於內。故臥則汗出。

陶華曰:無汗者,寒邪中經。腠理閉密。津液內滲而無汗也。若風濕暑干之,皆令汗出。惟寒邪獨不汗出,則當汗之。若與麻黃湯三劑而不汗者,此必不可療也。自汗者,衛氣所以肥腠理而固津液者也。衛為邪所干。 不能衛護於外。由是而汗出焉,且自汗有表裡虛實之分。若自汗出而惡風寒為表未解。當解肌。冬用桂枝湯。余月沖和東加減。汗後惡風寒。痛為表虛。黃耆建中湯。若汗出不惡風寒,則為表解裡未和。下之。設或汗出發潤。如油如珠。 凝而不流,皆不可治。盜汗者,睡中則汗出。覺則不出。雜病責於陽虛。傷寒責在半表半裡。故知膽有熱也。

附錄李氏汗後不解治法

李中梓曰。汗後不解者,或表邪未盡。或邪傳於裡。或邪氣乘虛內客。故雖汗而病仍不解也。 汗後脈大如瘧狀。再汗之。桂枝二麻黃一湯。汗後心下痞硬。嘔吐不和。大柴胡湯。大汗。大煩渴。 而脈大。人參白虎湯。汗後惡熱。脈實。調胃承氣湯。汗出而喘。無大熱。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大汗出。胃干。欲飲水。少少與之。汗出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五苓散。汗後脈洪數。煩渴。五苓散。汗後脹滿。濃朴生薑人參湯。汗太多。心悸發顫。桂枝甘草湯。汗後惡寒。表虛也。 脈細神倦。芍藥甘草附子湯。太陽汗出不解。發熱心悸肉 。真武湯。汗後身痛脈沉。桂枝加芍藥人參湯。汗後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下利惡寒。四逆湯。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可汗

【綱】仲景曰:太陽病。外症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目】許叔微曰:太陽表症者,惡寒是也。問。三陰有可汗者乎。答曰:陰病不當發汗。發汗則動經。然太陰脈浮。 少陰發熱。亦須微微取汗。但不正發汗耳。大抵風寒中人。與營衛俱薄而發熱。又未曾行諸汗藥。雖無陽症。須少汗解逐之。王叔和云。表中風寒。入裡則不消。故知初病脈沉細數。雖裡不消。本表中風寒。須溫覆少汗而解。

柯琴曰:此條是桂枝本脈。傷寒中風雜病,皆有外症。太陽主表。表脈咸統於太陽。然必脈浮弱。可用此解外。如但浮不弱。及浮而緊。便是麻黃症。要知本方只是外症之虛者。

【綱】仲景曰:傷寒發汗。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目】王肯堂曰: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 然一時間許。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者必亡陽。陽虛。不得重發汗也。凡服湯發汗。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仲景論。凡云可發汗。無湯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為解。然不如湯隨症良驗。

柯琴曰:此條因餘熱。衛解而營未解。故用桂枝更汗也。凡曰桂枝湯主之者,定法也。服桂枝不解。仍與桂枝汗。解後複煩。更用桂枝者,活法也。麻黃脈症。但可用桂枝更汗。不可先用桂枝發汗,且服麻黃複煩。可更用桂枝。用桂枝複煩。不得更用麻黃。又活法中定法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複下之。浮脈者不愈。浮為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目】張元素曰。仲景凡為汗症關防。無所不備,且如太陽中風。桂枝湯主之。加喘者,桂枝加濃朴杏子湯。有汗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形如瘧,且二三度發。桂麻合半湯。日再發者,桂枝二麻黃一湯。脈微弱者不可汗。桂枝二越婢一湯。至於傷風。KT KT 無汗惡風者,葛根湯。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複加煩躁者,大青龍湯。隨其所感輕重。用眾理以應之。可見汗症中間。其周詳整密。無所不至矣。

張兼善曰。誤下後脈仍浮。可知表症未解。陽邪未陷。只宜桂枝解外。勿以脈浮而用麻黃。下後仍可用桂枝。乃見桂枝方之力量。

【綱】仲景曰: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大便圊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目】朱震亨曰。傷寒前三日,法當汗。可用雙解散。連進數服,必愈。

李杲曰:服藥而不得汗。當用蒸法。陶氏再造散主之。

柯琴曰:此辨太陽陽明之法。太陽主表。頭痛為主。陽明主裡。不大便為主。陽明亦有頭痛。濁氣上沖也。太陽亦有不大便。陽氣太重也。七日不大便。病在裡,則頭痛身熱屬陽明。外不解由內不通也。若下之。大便去,則頭痛身熱。病仍在表。仍是太陽,宜桂枝汗之也。本條當有汗出症。故合用桂枝承氣。

【綱】仲景曰: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目】李杲曰:太陽病。脈浮緊者,宜汗。汗之不解者,再汗之。若失其汗,則寒邪傳經。當看傳過何經。變出何病。若因汗而反下滲。表邪乘虛內陷,則熱蓄於裡。變為瘀血懊憹痞氣結胸等症。

鰲按:脈言浮。浮而有力者,言數。是由於發熱者,故為熱在表。故可發汗。

【綱】仲景曰: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症仍在。此當發其汗。麻黃湯主之。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

【目】張介賓曰。各經表症。凡有汗出不徹者,皆未足言汗。蓋邪未盡去。其人必身熱不退。而仍覺躁煩。或四肢酸疼。坐臥不安者,以汗出不徹故也。何從知之。但診其脈緊不退。及熱時干躁無汗者,即其症也。仍宜汗之。如果汗透而熱仍不退。或汗後身熱愈甚者,是即所謂陰陽交。魂魄離。大凶之兆。凡汗之不徹者,其故有三。如邪在經絡筋骨,而汗出皮毛者,此邪深汗淺。衛解而營不解。一也。或以十分之邪,而出五分之汗。此邪重汗輕。二也。或寒邪方去。猶未清楚。遽起露風。因虛複感。此新舊相踵。三也。凡遇此當詳辨,而因微甚以再汗也。取汗之法。當取於自然。不宜急暴。但服以湯劑。蓋令溫暖。使得津津微汗。令稍久之,則手足俱周。遍身通達。邪無不散矣。若一時逼之。如淋如洗,則急遽間。衛氣已達,而營氣未周。反有不到之處,且恐大傷元氣。非良法之。

【綱】仲景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目】柯琴曰:此陽氣太重。標本俱病者,然病自外來者,當先審表熱之重輕。以治其表。繼攻其裡之結血。此以尚未可攻。知其為未下症。(讀書之法)

不可汗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目】朱肱曰:春不可大發汗。以陽氣尚弱。不可急奪。使陰氣勝。于時天寒初解。營衛腠理俱緩。可用小柴胡湯之類治之。冬不可汗者,以陽氣伏藏。不可妄擾。不論傷寒中風。以輕藥解利之。傷寒無汗者,只與桂枝麻黃合半湯。傷風有汗。只與柴胡桂枝湯。或得少汗而解。或無汗而解。勢甚者不拘。此夏月天氣大熱。玄府開。脈洪大,宜正發汗。但不可用麻黃桂枝熱性藥。須麻黃桂枝東加黃芩、石膏、知母、升麻也。夏月有麻桂症。不加黃芩輩。轉助熱氣。便發斑黃也。白虎湯雖可用。然治中暑。與汗後。一解表藥耳。白虎未能驅逐表解。況夏月陰氣在內。或患熱病。氣虛人妄投白虎。往往有成結胸者,以白虎性寒。非治傷寒藥也。其人當汗而衄血下血者,不可表也。桂枝湯。壞病者,不可表也。知犯何逆。臨症治之。婦人經水適來。不可表也。表則郁冒不知人。此為表裡俱虛。故令郁冒也。風溫者,不可表也。葳蕤湯。濕溫者,不可表也。蒼朮白虎湯。虛煩者,不可表也。竹葉湯。以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然不惡寒。身不疼。故知非傷寒。不可汗也。頭不疼。脈不緊。故知裡不實。不可下也。病患腹間左右上下。有築然動氣者,不可汗也。方治。詳在動氣本條。以此見古人慎用表藥也。

張雲岐曰:太陽症。非頭疼項強。不可發汗。非身熱惡寒。不可發汗。非脈浮。不可發汗。

【綱】仲景曰: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目】李中梓曰。無表症。不可汗。脈沉。不可汗。尺脈遲。不可汗。脈微弱。雖惡寒。不可汗。汗家。不可重汗。太陽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心下痞。不可汗。脈弦細。頭痛而熱。屬少陽。不可汗。

【綱】仲景曰:瘡家身雖疼。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目】汪昂曰。瘡家雖傷寒身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痙。表虛熱聚。故生瘡。汗之則表愈虛。熱愈甚而生風。故變痙也。衄家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陰陽俱虛也。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亡耗津液。反增客熱也。尺脈遲。不可發汗。以營弱血少故也。脈沉遲為在裡。反發其汗。則津液越出。大便難。表虛裡實,必譫語也。咽燥喉乾。不可發汗。津液不足也。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四肢厥冷。肺腎虛寒也。下利雖有表症。不可發汗。汗出必脹滿。走津液而胃虛也。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汗者心之液。心亡血液故亂也。

【綱】仲景曰: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使汗出愈。

【目】閔芝慶曰。可汗者,脈症全在表也。若太早太過。津液竭而變生焉。有不可汗者,諸虛百損。咽乾口燥咽痛。瘡瘍淋瀝。經水適至。諸失血。吐沫咳嗽。壞病。脈遲微澀。或厥而脈緊。俱宜和解。不宜汗。若強發之。病微者難瘥。劇者言亂目眩而死。

鰲按:本條曰裡虛。只重在裡。表裡實。表字帶言耳。蓋表者,身也。裡者,心也。表裡字。即頂上身重心悸身心二字言。若心悸由於水氣者,亦須發汗。但曰尺脈微,則明言心液虛矣。如何與悸由水氣者同用汗法。

【綱】仲景曰: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目】鰲按:此與上條。單論脈法本當發汗者,然上以尺中微為裡虛,而不可汗。此以尺中遲為營氣不足。亦不可汗。蓋此二者,雖發其汗,而一則心液虛。一則營氣虛。俱不能作汗。徒使正氣益耗耳。

【綱】仲景曰: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

【目】張介賓曰。脈有忌汗者,如論曰。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汗吐下。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為無陽。不可發汗。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不可發汗。汗則寒栗不能自還。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裡。不可汗。汗亡津液,必大便難而譫語。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以亡陽故。尺脈弱而無力。切不可汗下。尺中遲。不可汗。以榮氣不足血少故。按以上忌汗諸脈。可見仲景大意。故凡治傷寒。但見脈息微弱。及沉細無力者,皆不可任意發汗。然欲去外邪。又非汗不可,而仲景云。脈微弱者,不可發汗。夫脈弱非陽。既不可用寒涼,而寒邪在表。又不可用攻下。然則舍汗又將何法以治此表邪乎。不知溫中即所以散寒。強主即可以逐寇。此仲景之意。豈不盡露于言表乎,且凡病外感而脈見微弱者,其汗最不易出。其邪最不易解。何也。以元氣不能托送。即發亦無汗。邪不能解,則愈發愈虛,而危亡立至。夫汗即血。由於營也。營本乎氣。由乎中也。未有中氣虛而營能盛者,未有營氣虛而汗能達者,脈即營之外候。脈既微弱。元氣可知。元氣愈虛。邪愈不解。所以陽症最嫌陰脈也。凡治表邪之法。如果邪實無汗,則發散為宜。有汗而熱不除。則和解為宜。元虛而邪不能退。則急培其根本。以待其自解自汗。此逐邪三昧。萬全之法也。若但見其外。不見其內。不論症之陰陽。脈之虛實。但知寒涼可以退熱。但知發散可以解表。不知元陽一敗。危立至矣。凡發汗太過。一時將致亡陽。或身寒而栗。或氣脫昏沉。惟煎獨參湯飲之。甚者或以四味回陽湯。庶可保全。又有邪本不盛。或挾虛年衰感邪等症。醫不能察。但知表症宜解,而發散太過。或誤散無效。或屢散不已。遂被其害者有之。或邪氣雖去。竟至胃氣大傷,不能飲食。漸至羸憊不振者有之,皆過汗之戒也。

柯琴曰:脈微而無和緩之意。此太陰虛矣。但惡寒而不惡熱。是二陽虛矣。陰陽俱虛。當調其陰陽。

【綱】仲景曰: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無汗而喘。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無汗而喘。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目】李時珍曰。仲景每於汗下後表不解者,用桂枝更汗,而不用麻黃。此則內外皆熱而不惡寒,必其用麻黃湯後。寒解而熱反甚。與發汗解半日許複煩。下後而微喘者,不同。發而不得汗。或下之而仍不汗。喘不止。其陽氣重也。若與桂枝加濃朴杏仁湯。下咽即斃。此湯使溫解之方。轉為涼散之劑也。

【綱】仲景曰: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目】危亦林曰:酒客不喜甘。平日蓄有濕熱也。病雖中風。應與桂枝。以不喜甘而不與。正以善桂枝湯之用也。言外當知有葛根芩連之法。

鰲按:危氏補出葛根芩連之法。若魏伯鄉柯韻伯輩俱宗之。凡遇酒客病。使人知所以用藥。

自利

【綱】仲景曰: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成無己曰。三者皆為合病下利。一者發表。一者攻裡。一者和解。所以不同者,蓋以六經言。太陽陽明為表。少陽太陰為半表裡。少陰厥陰為裡。今太陽陽明合病。為在表者也。雖曰下利。 必發散經中邪氣而後已。故以葛根湯汗之。太陽少陽合病。為半表裡。雖曰下利,必和解表裡之邪而後已。故以黃芩湯散之。陽明與少陽合病。為少陽邪氣入腑者也。雖曰下利,必逐去胃中之實而後已。故以承氣湯下之。是三者所以有異也。雜病自利。多責為虛。傷寒下利。有由協熱者,表邪傳裡。裡虛協熱,則不應下,而便攻之。內虛協熱遂利,皆是協熱而利之故也。 下利家。何以明其寒熱耶。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也。故大便溏。小便自可者,此為有熱。自利。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症悉具。此為有寒。惡寒脈微。自利清穀。此為有寒。熱後重泄。色黃赤。此為有熱,皆可理其寒熱也。凡腹中痛轉氣。下趨少腹者, 此欲自利也。自利家。身涼脈小為順。身熱脈大為逆。少陰病。脈緊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 脈緊反去者,此為欲解。下利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是知下利脈大為逆。 脈小為順也。自利宜若可溫。理中白通諸四逆輩,皆溫臟止利之劑。其腸胃有積結。與下焦客邪。 皆溫劑不能止之,必攻泄之。或分利之,而後已。經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宜赤石脂禹余糧湯。複不止。 當利小便。是利在下焦而聚利者也。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與下利三部皆平。按之心下硬或脈沉而滑。或不欲食而譫語。或瘥後至年月日複發。此數者,皆腸有積結而須攻泄者也。內經注曰:大熱內結。注泄不止。熱宜寒療。伏結須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大熱凝內。 久利泄溏。愈而複發。綿歷歲年。以熱下之。寒去利止。謂之通因通用。

喻昌曰:下利不下利。可以辨主風主寒之不同。他條。太陽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蓋主風者,風為陽。風性上行。故合陽明胃中之水飲而上逆。此條主寒。寒為陰。陰性下行。故合陽明胃中之水穀而下奔。然上逆則必加半夏入葛根湯。滌飲止嘔。若下利,則但用葛根以解兩經之邪。不治而利自止。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表症為多。陽明少陽合病下利。裡症為多。太陽少陽合病下利。半表半裡之症為多。故用黃芩甘草芍藥大棗為和法。按太陽陽明合病。陽明少陽合病。俱半兼陽明。所以胃中之水穀不安而必自下利。其不下利者,亦必水飲上越而嘔。與少陽一經之症乾嘔者大不同。然或利或嘔。胃中之真氣與津液俱傷。急須散邪。所以安其胃。更慮少陽勝而陽明負。即當急下救陽明。 其取用大承氣湯正迅掃外邪,而承領元氣之義也。設稍牽泥,則脈之滑數,必變為遲軟。下之無及矣。

魏荔彤曰:太陽陽明有合病。俱屬二經之表。同感外邪。然又有太陽少陽二經合病,則三陽首尾。同感陽明。豈能絕類離群。獨不病乎。是太少二陽之合病。即三陽俱感之合病矣。或問三陽同病為溫症。子何混入傷寒合病內。不知溫症之三陽俱病。乃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蘊蓄已久之邪也。 傷寒之合病。三陽同感。即時俱病。倏忽不時之邪也。其受病之源有不同者如此。既為三陽同感。雖名為太少合病。其實陽明獨受其邪。其少陽邪多者,則下利。風木克胃土也。其太陽邪多者,則嘔。表陽郁熱而陽明氣逆也。下利者,與以黃芩湯。以苦泄少陽之邪,而陽明之邪得下行。嘔者,加半夏生薑。以辛散太陽之邪,而陽明之邪不上逆。此黃芩即治挾熱利之餘法。此半夏生薑。 即治結胸之餘法。變而用之。不過使邪或自上越。或自下泄之意耳。此又見病專受於陽明,而治之仍從太少。蓋陽明無所複傳之邪。仍自太少宣泄。別無出路。與少陽陽明篇。及少陽篇所言無二也。 太少二陽合病。病必連及陽明。固已。如其人太陽病全罷。獨陽明少陽合病,則又當另為審辨。而後可出治無誤。或問。太陽罷而陽明少陽病。非所謂少陽陽明乎。何為另名為合病。曰:少陽陽明。乃自太陽已傳陽明。自陽明又欲傳少陽。故名曰少陽陽明。今本三陽同時俱感,而太陽表邪已罷。 陽明少陽專受其患。所以另名曰陽明少陽合病。未可即謂少陽陽明也。或又問。太陽表邪已罷。非傳經乎。曰:太陽表邪已罷。自是傳經,而此合病。原系三陽同時受邪。即太陽已罷。為傳經入裡。與太陽遞傳者,理同而名異。況陽明少陽二經。亦尚各有表邪未解。非同於太陽獨受邪者,表邪已罷。傳入陽明少陽皆屬裡症也。表裡之間。迥乎不同者如此。知之則陽陰少陽合病之下利。為陽明合少陽在經。表邪作祟。二經同受邪。已見木動克土。腸胃虛風鼓煽作利之義。非同陽明傳經。 腑裡藏邪。作利明矣。是當診以諦之。按乾剛至健之氣。運於地外,而貫於地中。所以統天地而資始生者,故胃中之燥金。即乾金之貫於坤土中者也。所以生化乎萬物者也。陽明燥金司秋令。萬物悅于兌。戰于乾。二金之氣。漸次生水。為貞下起元。可以知人胃中之金氣矣。

【綱】仲景曰:下利。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目】蘇頌曰。下利雖有表症。又不可發汗。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

張介賓曰:凡雜症下利。多積於寒。傷寒下利。有寒有熱。蓋熱邪傳裡,則亦有下利之症。但寒利最多。熱利則僅見耳。治者當辨寒熱。若誤用之,則為害最大。凡傷寒下利。由熱邪者,必有煩躁大熱。酷欲冷水等症。亦必有洪滑強盛數實等脈。如果表裡俱熱。方可作火症論。若脈雖數而無力。雖外熱而不惡熱。內雖渴而不喜冷。此其內本不熱,而病為下利者,悉屬虛寒,宜四逆湯、理中湯、溫胃飲、胃關煎、五苓散之類。或表裡寒邪俱盛,則當以麻桂飲相兼用之為最要。若以寒利作熱利。妄用寒涼。再損胃氣,必死。表裡俱病而下利者,雖有表症。所急在裡。

蓋裡有不實,則表邪愈陷。即欲表之,而中氣無力。亦不能散。故凡見下利中虛者,速溫其裡。裡實氣強,則表自解。溫中可以散寒也。脈數。又欲飲水。是誠熱矣。然寒邪在表。脈無不數。數而有力者為陽症。數而無力者為陰症矣。瀉利亡津液。無有不渴。但渴欲飲水。愈多愈快者為陽症。口雖欲水,而腹不欲咽。即非陽症矣。此外如渴欲茶湯者,瀉、渴之當然也。不得悉為熱症。凡傷寒表邪未解。脈實滑數。喜冷氣壯。內外俱熱而下利者,宜柴苓煎主之。凡傷寒下利者,本非陽明熱邪。不當譫語。今譫語。故知有燥屎當去也。又若少陰下利。心下痛。或硬,必有所積。故亦當下。

凡利家身涼脈小者為順。身熱脈大者為逆。此以外無表症,而病之在臟者言也。大抵下利一症。惟脫氣至急。五奪之中。惟此為甚。金匱曰:六脈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下不禁。臟氣既脫,不能治也。

陳士鐸曰:傷寒發熱六七日。不下利。忽變為下利。已是危症。若又汗不止。是亡陽也。有陰無陽。死症。急以人參三兩。北味一錢。救之可生。若不得參。另用白朮、黃 各三兩。當歸一兩。白芍五錢。北味一錢。此方補氣補血。以救陽氣之外越。陽回則汗止。汗止則利亦止也。

【綱】仲景曰: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直視譫語。下利者死。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脈不還者死。少陰病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目】成無己曰。大抵下利。脫氣至急。其或邪盛正虛。邪擁正氣下脫。多下利而死。

陳士鐸曰: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何也?蓋下多亡陰,宜脈之虛弱矣。今不虛而反實。現假實之象也。(須認清)則是正氣耗絕。為邪氣所障,則正氣消。故必死。救之必仍補其虛。不必論脈之實與不實也。用還真湯。人參、白芍各一兩。茯苓二兩。此方參固元陽。苓止脫瀉。芍生真陰。陰生而陽長。利止而脫固,則正強而邪自敗矣。假象變為真虛,則死症變為真生矣。

【綱】仲景曰: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滑苔者,難治。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目】鰲按:上條。病俱重在關脈。一曰沉。雖沉而實大。是寒水留結於胸脅之間者,一曰沉緊。是結在臟而不在腑者,故見症各不同。前賢謂能食而利。亦謂之結。結在無形之氣。五臟不通。故曰臟結是也。下條。服湯藥而利不止。是病猶在胃。以他藥下而利不止,則病在大腸矣。石脂余糧湯。所以固脫。利小便。所以分消其濕。此又理下焦之二法也。

協熱利

【綱】仲景曰:太陽病。二三日不得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複下之,必作協熱利。太陽病。外症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理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太陽病。桂枝症。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

【目】張兼善曰。仲景言表症未除而誤下之。因致外熱未退。內複作利。故云協熱下利。此一熱字。乃言表熱也。非言內熱也。夫協者協同之協。非挾藏之挾。即表裡俱病之謂。故治此者,止有桂枝人參湯一方。其又顯然可見。即如成無己曰。表邪傳裡。裡虛協熱則利。是亦以表邪為言也。奈何後學不明。止因協熱二字。但見作利者,無論表裡虛實。即認為內熱。便云協熱下利,且近有不必誤下,而妄用芩連治表熱者,表症得寒。熱愈不退。力致下利。或脾素弱。逢寒即泄者,皆是此症。既見下利。蓋云協熱。其謬甚矣。獨不觀仲景桂枝人參湯。豈治內熱之劑乎。寒熱倒施。殺人多矣。

柯琴曰:首條。論協熱之因。二條。明下利之治。桂枝人參湯。雙解表裡也。三條。利遂不止。所謂暴注下迫,皆屬於熱。蓋微熱在表。大熱入裡者,故與首條脈弱而協熱下利不同。

【綱】仲景曰: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為欲解。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目】王肯堂曰:協熱利。熱病也。

小便自利小便數

【綱】仲景曰: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以熱在下焦。小腹當硬。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症也。抵當湯。傷寒有熱。小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目】成無己曰。小便自利。有在表者,有在裡者,有熱而利者,有寒而利者,六經俱有之症。難以概治,宜隨所犯而施藥可也。

【綱】仲景曰:太陽中風。火劫。汗後。發黃。欲衄。小便難。頭汗出。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可治。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作疼煩,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若其人小便自利。去桂枝加白朮湯。

【目】陶華曰。小便自利者,為津液滲漏。大便必硬,宜以藥微下之。其陽明自汗者,複發其汗。津液內竭。屎雖硬。尤不可攻。縱大便難。蜜煎導之。太陰當發黃。其小便利,則濕熱內泄。不能發黃。惟血症則腹急而如狂。腎與膀胱虛,不能約製水液。二者皆小便自利。若腎與膀胱虛而挾熱。熱則水道澀。小便不快。故澀淋而數起也。若自汗而小便數。雖有表症。不可用桂枝。以其亡走津液也。若誤服之。以甘草乾薑湯為治可也。若太陽病。小便自利。以飲水多。心下悸。茯苓桂枝甘草湯。脈浮自汗。小便數。胃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複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目】柯琴曰:小便數者,腎與膀胱俱虛而有客熱乘之也。太陽陽明二經既虛。致受於客熱。熱則不能製水。故令數。小便熱,則水行澀。澀則小便不快。故令數起也。診其趺陽脈數。胃中熱。即消穀引飲。大便必硬。小便即數也。

鰲按:小便數。或在表。或在裡。惟三陽有之。三陰則無此症也。

小便不利小便難

【綱】仲景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無汗。至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目】蘇頌曰。小便不利有數種。有因被下者,津液耗於內也。有因汗者,津液亡於外也。有因發黃與痞及熱病者,熱鬱所致。風濕相搏。與夫陽明中風。其小便不利。寒邪所乘。其小便難者,亦多由汗下而然,宜詳辨之。

鰲按:濕鬱發熱。能下行則便利。即內亦解。若小便不利,則濕熱內蒸於臟腑者,因黃色外見於皮膚,而發黃矣。

【綱】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目】陶華曰。小便不利者,邪氣聚於下焦。結而不散。甚則小腹硬滿而痛。此小便所以不通也。大抵有所不利者,行之有所滲泄也。若飲水過多。下焦蓄熱。或中濕發黃。水飲停留,皆以利小便為先。惟汗後亡津液。胃汁乾。與陽明汗多者,則以利小便為戒。設或小便不利,而見頭汗出者,乃為陽脫關格之疾矣。

鰲按:水氣留而不行。故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故少腹滿。此條言小便不利。正欲明少腹滿之故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後。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陽病。飲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

【目】柯琴曰:發汗後。脈仍浮,而微熱猶在表。未盡除也。雖不煩而渴特甚。飲多即消。小便不利。水氣未散也。便利便少。雙頂飲水多。火用不宣。致水停心下而悸。水用不宣。致水結膀胱而裡急也。

【綱】仲景曰: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躁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目】鰲按:與瀉心湯而痞仍不解。小便仍不利。心下之水氣。停結甚矣。

【綱】仲景曰: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結症也。抵當湯主之。

【目】吳綬曰。凡傷寒小便不利。當分六經治之。固已。若陰虛火動。小便赤澀不利者,加知、柏、木通、生地。凡內熱盛。大便不通。小便赤澀不利者,八正散治之。凡不渴。小便不利者, 熱在血分也,宜知、柏、生地之類。夫膀胱為津液之府。氣化而能出也。若汗多者,津液外泄。小便因少。不可利之。恐重亡津液。待汗止。小便自行。又小便自利。亦不可妄利之。恐引熱入膀胱。 則變蓄血。又為害也。

【綱】仲景曰:風濕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螈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目】鰲按:下則大便利。故小便反不利。何者,以肺家之化源不清。胃家之關門不啟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拘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目】朱肱曰:傷寒發汗後。汗出多。亡津液。胃中乾。故小便不利。醫見不利。往往利之。誤矣。傷寒有不利者,行之。取其滲泄也。有渴而停飲者,有躁而煩渴。有病氣去而水氣不得行者,其表裡得見。煩躁口燥。欲飲水。水入即吐。病名水逆。及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欲飲水者,有發熱汗出。複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並宜五苓散。

問。小便難。何也?曰。陰虛故也。陰虛者,陽必湊之。為陽所湊也。故小便黃者,中有熱也。宜滑石、瞿麥輩瀉之。

趙嗣真曰:傷寒小便難。仲景論有發汗漏不止。桂枝加附子湯者,有陽明中風。或脈浮弦大而潮熱噦者,或脈浮而緊。誤下而成腹滿者,又有陽明脈浮遲。飽則微煩頭眩者,活人問中。當以傳經邪熱。與漏風亡陽。分作兩條。其桂枝加附子湯。乃亡陽經虛所致。豈得均謂之陰虛陽湊。為有熱耶。要當以陽明小柴胡症。及誤下症。穀疸症。次於陽湊傳邪之下。卻別出一條云。外有汗多亡陽。津液不足。亦有小便難者,還以桂枝加附子症屬之。若太陽中風。以火劫發汗,則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身黃。陽盛陰虛。欲衄。小便難也。若少陰以火劫汗者,則咳而下利。譫語。小便難也。若下後小便難有二。一、脈浮遲弱。惡風寒。下之者,則脅滿身黃項強。小便難。一、陽明胃實。發熱惡寒。脈浮緊。下之者,則腹滿。小便難。

遺溺

【綱】仲景曰: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中不仁。面垢。譫語遺尿。自汗者,不可汗。不可下,宜少與白虎湯。風溫病。脈浮。自汗出。體重多眠。若下之,則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營氣不逮。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痺不仁。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虛,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吞酸。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目】楊士瀛曰。膀胱瀦水。下焦不攝,則亦遺溺。經云。邪中下焦。陰氣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合用四逆湯。下焦蓄血。小腹結急。小便自利不禁。輕者,桃仁承氣湯。重者,抵當湯。

【綱】仲景曰: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發汗。汗出則四肢厥冷。太陽病。火熨其背。大汗出。譫語。十餘日。振栗下利。欲小便不利。反嘔而失溲者,此為欲解也。遺溲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

【目】吳綬曰。遺尿者,小便自出不知也。其熱盛神昏。遺尿者,為可治。若陰症下寒。逆冷。遺尿。脈沉微者,難治,宜附子東加乾薑、益智以溫其下。若厥陰囊縮。逆冷。脈微。遺尿者,四逆加吳萸湯溫之。陽不回者死。凡傷寒汗下後。熱不解。陰虛火動而遺尿者,人參三白東加知、柏。或補中益氣湯加知、柏、麥冬、生地、五味之類。若狂言直視。譫語遺尿。此為腎絕。內經言。膀胱不利為癃。不約則遺溺。又曰: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言腎與膀胱為表裡。腎虛,則膀胱之氣不約。故遺尿也。要在滋補膀胱之氣。東垣謂溲便遺失。為肺金虛。又當補肺氣也。大抵肺虛腎虛熱甚者,皆可治。惟腎絕遺尿,則不可治。此下焦氣絕。不歸其部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