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卷四

少腹硬滿

【綱】仲景曰: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而反下之。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 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太陽自入腑者也。

趙嗣真曰:此亦病發於陽。誤下熱入之症。少腹居下焦。為膀胱之室。厥陰經脈所聚。衛任血海所出。瘀血留結其中。故硬滿。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而複大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目】柯琴曰:此轉屬陽明,而尚未離乎太陽。故是下後熱入水結所致,而非胃家實病。

【綱】仲景曰:病患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小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

【目】柯琴曰:臍為立命之原。臍旁者,天樞之位。氣交之際。陽明脈所合。少陽脈所出。肝脾腎三臟之陰凝結於此。所以痛引小腹入陰筋也。少腹者,厥陰之部。兩陰交盡之處。陰筋者,宗筋也。今人多有陰筋上沖小腹而痛死者,名曰疝氣。即是此類。然痛止便蘇者,金匱所云。入臟則死。入腑則愈也。治之以茴香、吳萸等味而痊。亦可明臟結之治法矣。

鰲按:從陰筋上沖小腹至胸。自下而上也。臟結從脅下痞痛引小腹入陰筋。自上而下也。柯氏以臟結即疝氣之類非是。今存其說者,正以辨臟結疝氣之異也。

【綱】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目】柯琴曰:水氣留而不行,則小便不利而少腹因滿。製小青龍以兩解表裡之邪。其加減法。 於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以泄水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結症也。抵當湯主之。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 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目】成無己曰。少腹滿者,臍下滿也。少腹者,下焦所治。邪氣自上而下。至於下焦。結而不利。故少腹滿也。胸中滿心下滿,皆是氣。腹滿,則有由燥屎者,至於少腹滿,則由邪氣聚於下焦。津液不得通。氣血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滯下焦。是生脹滿而硬痛也。若從心下至少腹皆硬滿而痛。是邪實。須大陷胸湯。若但少腹硬滿而痛。小便利者,是蓄血症。小便不利者,是溺澀症。

鰲按:水結血結。俱是膀胱病。故皆少腹硬滿。次條則少腹滿而未硬。未發狂。只以小便自利。 預知其有蓄血。故用丸以緩之。

【綱】仲景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目】張兼善曰。此少腹硬滿。為物聚於下可知矣。物者,血也。滲之利之。參酌隨宜。可為上工。

鰲按:此條少腹雖急結。尚未硬滿。故不用抵當。只須承氣。

奔豚

【綱】仲景曰:太陽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

【目】魏荔彤曰:燒針令汗。其人陰必素虛,則火邪易入。其人陽必素虛,則汗易出。今汗出。 陽愈虛矣。其虛者,以陽性浮而易升於上。故陰得動於下。於是乘針孔風寒一入。起核發赤而腎家陰邪從少腹上沖心。寒水之勢直犯天君。如豚忽奔。豈不危哉。崇明何氏云。奔豚一症。乃寒邪從針孔入。風邪不能外出。直犯太陽本府。引動腎中素有陰寒。因發而上沖。亦似有理。

楊士瀛曰:夫奔豚者,如豕突之狀。氣從少腹上沖心而痛。凡作奔豚者,其氣在臍下。築然而動也,宜茯苓大棗湯。或理中湯去朮加桂。痛甚。加吳萸亦佳。燒針條。用桂枝加桂湯。若痛甚。 手足厥逆。當歸四逆東加桂、萸。惟桂大能泄奔豚。凡藥中不可缺也。

煩躁

【綱】仲景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目】朱肱曰:傷寒煩躁。太陽與少陰經居多。蓋太陽少陰為表裡也。

趙嗣真曰:煩為擾擾。躁為憤躁。合言之。煩躁為熱。分言之。煩與躁有陰陽之別。煩陽而躁陰也。煩為熱之輕。躁為熱之重。更有煩疼煩悶煩渴虛煩,皆以煩為熱也。有不煩而躁者,怫怫然便作躁悶。此為陰盛格陽也。雖大躁欲于泥水中臥。但飲水不得入口者是矣。若煩躁。是先煩漸至躁也。若躁煩。是發躁而漸複煩也。

柯琴曰:太陽主表。故寒邪傷人。即太陽先受。太陽脈浮。若見浮不見傷寒之緊。即靜也。欲吐。嘔逆之機。煩躁。是陽氣重。脈急數。陰陽俱緊之互文。傳者,即內經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之傳。乃太陽之氣生熱而傳於表。即發於陽者傳七日之謂。非太陽與陽明少陽經絡相傳也。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煩躁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目】張雲岐曰:陰氣少。陽氣勝,則熱而煩。故太陽經傷寒。多煩而躁也。陽虛陰盛。亦發煩躁。陽氣弱。為陰所乘而躁。故少陰病亦煩躁。學人當以外症與脈別之。有汗之而煩者,有下之而煩者,有病已解而反微煩者,此由病新愈不勝谷。損穀則愈。 柯氏曰:此論陽邪自表入裡症也。傷寒一日即見煩躁。是陽邪外發之機。六七日。乃陰陽自和之際。反見煩躁。是陽邪內陷之兆。陰者,指裡而言。非指三陰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痺。

【目】鰲按:煩本陽重濕病不宜煩而曰煩者,太陽之氣。為濕所遏,不能宣暢。故煩也。

【綱】仲景曰: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傷寒發汗。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目】王肯堂曰:煩者,熱也。謂煩熱也。與發熱若同而異。煩熱為熱所煩。無時而歇。非若發熱時發時止也。經有煩。有微煩。有煩熱、複煩、反煩、煩滿、煩渴、胸中煩、心中煩、內煩、虛煩、大煩欲解,皆以煩為熱也。然陰寒而煩者,亦不少也。蓋在表而煩者,則有脈浮。惡風寒。體強痛之症。在裡而煩者,則有潮熱。譫語。腹滿不大便。小便赤澀之症。在半表半裡而煩者,則有往來寒熱。胸脅疼痛之症。其邪在胸膈以上而煩者,則有胸滿懊憹。可吐之症。其陰寒而煩者,則有惡寒而蜷。下利厥逆。脈微。與吐蛔之症。大煩欲解者,其脈必和。但脈不應者難治。若足冷脈沉細而微者,此陰症之類也。急用參、附溫之。若內傷勞役。陰虛火動而煩者,其人身倦無力。自汗。尺脈浮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加炒黃連、知、柏、生地、麥冬之類。若不得睡而心煩者,兼服朱砂安神丸。納其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此特大概耳。虛煩。胸中煩。心中煩三者,不因汗吐下而煩,則是傳經之邪。不作膈實。但多和解而已。經用小柴胡湯、黃連阿膠湯、豬膚湯是也。若經汗吐下而煩,則是熱邪內陷。以為虛煩。心中 然欲吐。憒憒然無奈者是也。但多湧吐而已。經用梔子豉湯、梔子乾薑湯、梔子濃朴湯是也。蓋有不經汗吐下。邪結胸中,則為膈實。與瓜蒂散。及陽明心煩。與調胃承氣湯。此又煩之實者也。傷寒二三日悸而煩者,虛也。建中湯。少陽之邪入腑煩而悸者,熱也。大抵先煩而後悸是熱。先悸而後煩是虛。胃實不大便心煩。若吐下後者,大小承氣症也。若不曾吐下者,調胃承氣症也。

閔芝慶曰:諸經皆有煩。惟太陽獨甚耳。蓋煩者內邪內擾。汗者陽氣外發。浮者陽盛之脈也。

夫脈浮則陽自內發。故可必其先煩。見其煩,必當待其有汗。勿遽妄投湯劑也。

鰲按:二條。言傷寒後餘熱。衛解而營未解者,浮數本麻黃脈。仲景卻與桂枝者,因發汗解。 麻黃症已罷。脈浮數者,因內煩而然。不得仍拘為麻黃脈。況麻黃純陽。不可治煩。桂枝有芍藥。 能安營分。正以治煩也。夫桂枝本治煩。服之而外熱因汗解。內熱又發,故曰複煩也。

【綱】仲景曰:一服汗者,(服麻黃湯也)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汗多者,溫粉撲之。

傷寒脈浮緩。發熱惡寒。無汗煩躁。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症者,大青龍湯發之。

【目】柯琴曰:首條。麻黃湯禁也。麻黃為發汗重劑。故慎重如此。二條。發熱惡寒與桂枝同。身疼不汗與麻黃同。惟煩躁是本症所獨。故製此方。以治風熱相搏耳。

【綱】仲景曰: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目】成無己曰。煩躁之由。各有不同。有因邪在表。有因邪在裡。有因火劫。有因陽虛。有因陰盛,皆不同也。經曰:當汗不汗。其人煩躁。如本條。太陽中風脈浮緊不汗出而煩躁。是邪在表也。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此有燥屎也。是邪在裡也。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太陽病二日反躁。火熨其背。令大汗出。大熱入胃煩躁者,是火劫也。陽微發躁。不得與之。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則安靜。及發汗若下之。病仍不去。煩躁者,是陽虛也少陰病吐利。手足冷。煩躁欲死。是陰盛也。諸如此者,症之常也。非逆也。設或結胸症悉具。煩躁者死。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少陰病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是數者,又皆為不治之症。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目】危亦林曰:汗為心液。汗多則離中水虧無以濟火。故煩。腎中水衰不能製火。故躁。

【綱】仲景曰: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過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

【目】方中行曰:火熏不得汗而圊血。是陽邪下陷入陰分。故在過經不解時。夫不得汗。過經圊血而猶不解。可知劫汗而得汗。其患速。不得汗者,其患遲。名為火邪,則但治其火,而不慮前此之風寒矣。劫汗得汗而患速者,指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一條言也。

【綱】仲景曰: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其脈沉者,營氣微也。營氣微者,加燒針,則血凝不行。更發熱而煩躁也。

【目】戴原禮曰。煩躁。陰陽經皆有之。陽明經胃有燥屎。故煩。此當下之。太陽經已得汗而煩者,五苓散。少陽亦或有煩。小柴胡湯。陰煩。少陰為多。由陽氣傳入陰經。陰得陽而煩。自利而渴。煩不得眠者,辰砂五苓散。若不是陽氣傳陰。陰氣犯陰經。吐利手足厥冷而煩。經云。陽虛陰乘之。故煩。又云。陰盛發躁。欲坐井中。吳茱萸湯。甚者,四逆東加蔥白二莖。外有虛煩一症。乃是病愈後陰陽未複。時發煩熱。竹葉石膏湯。痰多睡不寧者,溫膽湯。嘔者,橘皮湯。

李杲曰:治陰虛發熱。煩渴引飲。肌熱躁熱。至夜尤甚。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此血虛發躁。當歸補血湯主之。若以白虎與之,則誤矣。如輕手脈來浮大。按之即無者,乃無根蒂之脈為散脈也。此虛極而元氣將脫也。切不可發表攻熱。如誤治之,則死。須用大劑人參生脈散。

柯琴曰:以火誤治。陰陽俱虛竭矣。煩躁者,驚狂之漸。起臥不安之象也。急用此湯以安神救逆。

【綱】仲景曰:太陽病二日。煩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目】柯琴曰:此火逆之輕者,太陽病經二日。不汗出而煩躁。本大青龍症。乃不發汗而反以火熨。火邪入胃。胃中水竭。躁煩不止。此時必用調胃承氣湯下之。庶胃氣不至於絕也。

【綱】仲景曰:結胸症悉具。煩躁者亦死。

【目】魏荔彤曰:結胸症具備,而煩躁獨甚。津液內枯。驅之使透表。汗即出而陽必盡。下之雖病去。陰隨脫而陽亦亡。故不下亦將死也。下則速其死而已。此條。乃跟上條脈見浮大而言,必結胸症具。脈兼見浮大,而又煩躁,必不同胸初結之煩躁也,且合數者,方可卜其死。不然。煩躁亦前條結胸諸症中之一也。何遽雲死也。其浮大之脈,必無根方為死征。若有根仍宜從表治。即煩躁亦未必死。既云結胸症具,則脈已變遲。遲則難言兼浮。更難言兼大。忽而浮大。非陽邪欲透表,則正陽上越耳。

鰲按:亦字。承上條結胸症。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來,故曰亦也。

咳嗽

【綱】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病去欲解也。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者,真武東加五味子細辛乾薑主之。

【目】朱震亨曰。傷寒太陽症咳嗽。小青龍、小柴胡也。大抵熱在上焦。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為之浮。肺主於咳。水氣乘之。故咳而微喘。少陽少陰。俱有咳症。

韓祗和曰。前二條。是由停飲而咳者也。雖皆為停飲所作,而小青龍所主。為水飲與表寒相合而咳者,真武湯所主。為水飲與裡寒相合而咳者,不可不知也。夫或表寒。或裡寒。協水飲則必動肺。以形寒寒飲則傷肺故也。 肺主氣。形寒飲冷則傷肺。使氣上而不下。逆而不收。沖擊膈咽。令喉中淫淫如癢。習習如梗。是令咳也。甚者續而不已。連連不止。坐臥不安。語言不竟。動引百骸。聲聞四近矣。

龔信曰:水氣太陽寒水之氣也。咳者,水氣射肺也。皮毛者肺之合。表寒不解。寒水已留其合矣。心下之水氣。又上至於肺,則肺寒。內外合邪。故咳也。水氣在心下,則咳為必然。喘為或然。 亦如柴胡湯症但見一症即是。不必悉具。

【綱】仲景曰: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少陰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趙嗣真曰。此二條。是邪氣自表傳裡而咳者也。雖皆為邪氣傳裡,而小柴胡所主。為陽邪傳裡動肺而咳。四逆散所主。為陰邪傳裡動肺而咳。又不可不識也。夫或陽邪。或陰邪。自表傳裡,則必動肺。以臟真高於肺故也。停飲而咳。表邪傳裡而咳。固已。又有肺寒而咳者,內經曰:肺之令人咳。何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寒氣。寒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咳嗽者,是肺寒而咳也。

陶華曰:咳者,謦咳。俗謂之嗽。肺主氣。肺為邪所乘。氣逆而不下。故令咳也。有肺寒而咳者,有停飲而咳者,有邪在半表半裡而咳者,治各不同。其水咳三症。不可不辨。小青龍治太陽之表水也。十棗湯治太陽之裡水也。真武湯治水症之水氣也。蓋水與表寒合。用小青龍汗之。水與裡寒合。用真武湯溫之。裡癖合水動肺而咳。用十棗湯下之。太陽病。身熱咳嗽乾嘔。喘而利。小青龍湯。惡寒身痛。只依本方。身涼咳嗽。乾嘔微利。心下痞滿。引脅下痛。十棗湯。四肢沉重。腹痛下利。咳嗽或嘔。真武湯。

【綱】仲景曰:咳而小便利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四肢厥逆冷。

【目】成無己曰。咳為肺疾。治之必發散方可。然必不可發汗。如本條是也。

吳綬曰:凡表寒咳嗽。脈浮惡寒。身疼拘急而無汗也。麻黃湯。或三拗湯汗之。痰唾如膠者,金沸草散汗之。若有熱者,參蘇飲去木香、人參。加麻黃、桑皮、杏仁汗之。若虛弱人感冒風寒而咳嗽有痰。或惡風頭疼乾嘔者,人參杏仁湯。傷寒二三日傳少陽經。脈弦口苦。發熱而咳嗽者,小柴胡湯去人參、薑、棗。加五味、乾薑。若發熱胸中煩滿而咳。加炒栝蔞。若胸脅痞滿發熱而咳。加枳殼、桔梗。凡陰症手足冷。脈沉細而咳嗽。四逆東加五味。大抵傷寒咳嗽。非比雜症。按仲景治例有嗽者,不分陰陽二症。俱用五味、乾薑也。若五味收肺氣而止嗽。乾薑入肺經而散逆氣也。凡初秋豪雨冷。及天行暴寒。其熱喜伏於內。咳嗽。曲折不可得氣息。喉啞失聲。乾嗽。喉中如梗者,射干湯。

李中梓曰:有聲無痰曰咳。有聲有痰曰嗽。

朱 曰。夫咳嗽之疾一也。或曰:咳者有聲而無痰。嗽者有痰而無聲。又曰:咳為陽。嗽為陰,皆無考據。咳嗽非獨寒也。六氣皆能為嗽焉。風嗽者,頭目眩暈。痰涎不利,宜通聖散汗之。搜風丸清之。火嗽者,口燥舌乾。喘逆唾血。宜涼膈散加當歸、桔梗治之。大金花丸解之。暑嗽者,面赤手冷。頭有自汗,宜白虎湯除之。濕嗽者,面腫上喘,宜大橘皮湯止之。甚者三花神 丸下之。燥嗽者,往來寒熱。涕唾稠粘,宜柴胡飲子治之。寒嗽者,手足厥逆,宜寧肺散收之。彼謬醫不分六氣。執以為寒。驟用枯礬、粟殼。雖老亦無悟矣。

鰲按:朱氏六氣為嗽之論。乃統雜病言之,而傷寒咳嗽。其原亦有由六氣者,治法固可參考。

【綱】仲景曰: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目】劉完素曰。肺主氣。形寒飲冷則傷肺。故其氣逆而上行。沖沖而氣急。喝喝而息數。抬肩張口。掀肚搖身是也。傷寒之喘。有由邪氣在表。氣不利而喘者,有由寒水之氣。射肺而喘者,各不同也。傷寒止於邪氣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堅。設或腹滿而喘,則又為可下之症。

鰲按:本症重在發熱身疼無汗而喘。其喘者,因風寒外束。陽氣不伸而郁於內也。太陽為開。本症又宜開。故仲景立麻黃法以開之。

【綱】仲景曰:太陽病。桂枝症。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濃朴杏仁湯主之。喘家作桂枝湯。 加濃朴、杏仁佳。

【目】鰲按:來蘇集謂桂枝症上複冠太陽字。見諸經皆有桂枝症。是桂枝不獨為太陽設。固已。 愚竊謂太陽病下。複接桂枝症字。亦可見太陽治方。不獨一桂枝湯,而此則為桂枝湯之症。非別方之症,且可見喘而汗出者,以邪束於外陽擾於內也。總之。此條為微熱在表,而大熱入裡之症。 故仲景製此輕清苦寒之劑。喘本為麻黃症。既製葛根芩連方治之。又以桂枝加朴杏為治,皆不用麻黃。何也?蓋因妄下後。表雖不解。畢竟腠理已疏。故不用麻黃而用桂枝,且桂枝方中有芍藥。若單加杏仁。喘雖微。恐不勝任。故必佐以濃朴。斯喘隨汗解也。杏仁。治喘勝品。

【綱】仲景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麻黃湯主之。陽明症。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目】朱肱曰:傷寒喘。只有太陽陽明兩症。

柯琴曰:三陽俱受氣於胸中,而部位則屬陽明。若喘屬太陽。嘔屬陽明。故胸滿而喘者,尚未離乎太陽。雖有陽明可下之症,而不可下也。

鰲按:病雖已入陽明。脈浮無汗而喘。故為未離太陽也。故仍用麻黃湯。

【綱】仲景曰: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無汗,而喘。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無汗而喘。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目】陶華曰。傷寒發喘。有邪在表者,有邪在裡者,有水氣在表者,心腹濡而不堅。外症無汗,法當汗之。在裡者,心腹脹滿。外症有汗,法當下之。其由水氣者,心下怔忡。小青龍去麻黃加杏仁湯。經云。喘而汗出,宜利之。汗不出而喘,宜發之。其或直視譫語。汗出如油。喘而不休。死症也。水氣喘咳。乃太陽汗後。飲水多而水停心下也。既用小青龍去麻黃加杏仁矣。其或兼小腹痛者,則小青龍去麻黃加茯苓。陰病喘促。返陰丹。

喻昌曰:誤用桂枝固衛。寒不得泄。氣逆變喘。本當用大青龍。乃于湯中除去桂枝、薑、棗者, 一誤不堪再誤也。然治之終不出麻杏甘石之外。見內飲水多。外行水灌,皆足以斂邪閉汗。不獨誤行桂枝湯為然也。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一從桂枝。一從麻黃。分途異治。由中風之誤下而喘者,用濃朴、杏仁加入桂枝湯中觀之,則傷寒之誤下而喘者,用石膏加入麻黃湯中。乃天造地設。兩不移易之定法。 仲師所以諄諄告戒者,正恐人以傷寒已得汗之証。認為傷風有汗而誤用桂枝。故特出誤汗誤下兩條。示以同歸麻黃一治之要。益見榮衛分途,而成法不可混施也。

鰲按:喻注飲水過多。水氣上逆。其說甚是,而以水灌為沃其皮膚,則謬。 此二條無字。舊本俱訛在大熱字上。柯氏韻伯始改正之。

【綱】仲景曰: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目】柯琴曰:未發汗。因風寒而喘者,是麻黃症。下後微喘者,桂枝加朴杏症。喘而汗出者, 葛根芩連症。此汗後津液不足。飲水多而喘者,五苓散症。水灌亦喘者,形寒飲涼,皆能傷肺。 氣迫上行。是以喘。

鰲按:漢時治病。服藥而外。有水治火治之法。以水灌之。料即是水治。但不知如何用法。若喻以為沃其皮膚。恐未盡然。

【綱】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加減法。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去皮尖。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目】朱肱曰:麻黃主喘。何故去之。答曰:此治心下有水而喘。不當汗也。故去之。

鰲按:此二條之喘,皆因心下有水氣。小青龍與小柴胡俱為樞機之劑。故皆設或然症。各立加減法。咳與喘,皆水氣射肺也。

【綱】仲景曰:直視譫語。喘滿者死。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絕。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者,此為命絕。

【目】成無己曰。此皆邪氣內盛。正氣欲脫。氣壅上逆也,皆不治之症。

嘔吐

【綱】仲景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目】張雲岐曰:嘔。有聲者也。俗謂之 。吐。吐出其物也。故有乾嘔而無干吐。是以于嘔。 則曰食穀欲嘔。于吐,則曰飲食入口即吐,則嘔吐之有輕重。可知矣。傷寒之嘔。有責於熱者, 有責於寒者,至於吐,則悉言虛冷。經曰:太陰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又曰。胃中虛冷。故吐。可見其概矣。

鰲按:此言寒邪初感。太陽先受第一日也。初受之日。已有吐意。已伏嘔逆之機。故兼有煩躁之症。急數之脈也。將者將然未然之詞。

【綱】仲景曰: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目】王履曰:嘔家之為病。氣逆者必散之。痰飲者必下之。千金曰。嘔家多服生薑。此是嘔家聖藥。是要散其逆氣也。 金匱又曰:嘔家用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嘔則止。是要下其痰飲也。嘔多雖有陽明症不可下者, 謂其氣逆而未收斂為實也。其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為難治。謂其虛寒之甚也。 寵安常曰。雖有已發未發之分,而症有惡寒體痛嘔吐。脈有陰陽俱緊。便可斷為太陽傷寒而非中風也。其體痛者,由寒邪外束也。其嘔逆者,寒邪內侵也。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目】鰲按:此是內外症俱微。將解未去之候也,故曰微惡寒。見寒之輕。曰肢節煩疼。見非身腰疼痛。曰微嘔。見喜嘔之兆。曰支結。見非痞滿。只發熱而煩。為熱多耳。故製此輕劑和解之。

【綱】仲景曰: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目】魏荔彤曰:酒客脈浮汗自出。似風傷衛。實非風傷衛。然酒客汗自出。脈數而大則有之。 未必浮也。浮則為風傷衛矣。況酒客焉有惡風一症。是雖發熱汗出。酒客之常。並無惡風,必傷風而後惡風。自以酒客傷風為正義也。所以用桂枝湯,必斟酌方效也。濕熱家或中風。脈雖浮,必兼濡澀而帶數。於脈可以知其熱也。雖頭項強痛,必兼身重。骨節煩疼。掣痛不可屈伸。近之則痛劇。雖汗出,必兼短氣。雖惡風,必兼小便不利。於此症可以知其濕也。辨之既明。何至必于吐後。 始知其誤服桂枝哉,則濕熱之中風。用桂枝之內,必佐以五苓之治法矣。

鰲按:酒客必有濕熱。故得甘必吐。不可與桂枝。柯韻伯謂當用葛根芩連解肌之法是也。次條。 乃由酒客推展言之。見一切濕壅於中熱淫於內者,俱禁用桂枝。或使濕熱湧越。有傷陽絡。以致吐膿血也。舊本俱將膿血條敘在酒客條上。恐義不圓。

【綱】仲景曰:病患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

【目】柯琴曰:有寒。未病時原有寒也。內寒之人。複感外邪。當溫中以逐寒。若發其汗。汗生於谷。穀氣外散。胃脘陽虛。無穀氣以養其蛔。故蛔動而上從口出也。蛔多。不止者死。吐蛔。 不能食者亦死。

鰲按:韻伯此論。即非傷寒。凡胃虛蛔動者無不然。

【綱】仲景曰: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目】柯琴曰:太陽陽明合病。太陽少陽合病。陽明少陽合病,必自下利,則下利似乎合病當然之症。今不利而嘔。又似乎與少陽合病。葛根東加半夏。兼解少陽半裡之邪。便不得為三陽合病。

【綱】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目】李中梓曰。嘔者聲物俱出。吐者無聲出物。噦者有聲無物。

鰲按:此條乾嘔。是水氣為患。水氣未入於胃。故乾嘔。

【綱】仲景曰: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 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目】龐安常曰。按此條及乾薑附子渴症。不嘔不渴。為裡無熱。可知嘔為裡熱明矣。

鰲按:曰嘔逆。曰乾嘔。細玩通節語氣。總以見表之風邪已解,而裡之水氣不和。

【綱】仲景曰: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嘔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 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目】柯琴曰:陽邪居胃之上口。故心下痞硬。乾嘔而食臭。水邪居胃之下口。故腹中雷鳴而下利。火用不宣則痞硬。水用不宣則乾嘔。邪熱不殺谷則食臭。土虛不能製水故腸鳴。

【綱】仲景曰:太陽病。二日。煩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煩躁,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目】樓英曰:此火逆之輕症也。欲小便不得而反嘔。欲失溲。此非無小便也。其津液在上焦。 欲還入胃口故也。

【綱】仲景曰:發汗後。水液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不止。

【目】柯琴曰:陽重之人。大發其汗。有升無降。故水藥拒隔而不得入。若認為中風乾嘔。傷寒嘔逆,而更汗之,則吐不止。胃氣大傷矣。此熱在胃口。須用梔子湯。

【綱】仲景曰: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目】趙獻可曰。水入則吐者,心下有水氣。因離中之真水不足,則膻中之火用不宣。邪水凝結於內。水飲拒絕於外。既不能外輸于元府。又不能上輸於口舌。亦不能下輸於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

【綱】仲景曰:傷寒本自汗下。醫複吐下之。寒格。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目】柯琴曰:治之小誤。變症亦輕。故製方用瀉心之半。上焦寒格。故用薑、參。心下蓄熱。 故用芩、連。嘔家不喜甘。故去甘草。不食則不吐。是心下無水氣。故不用薑、夏。要知寒熱相阻,則為格症。寒熱相結,則為痞症。

可吐

【綱】仲景曰: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利則止。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者,宜吐之。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病手足逆冷。脈乍結。 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

【目】吳綬曰。凡病在膈上者,脈大胸滿多痰者,食在胃口脈滑者,俱宜吐之。華佗謂傷寒三四日。邪在胸中者,宜吐之。凡吐用瓜蒂散。或淡鹽湯。或溫茶湯。如人弱者,人參蘆湯亦可。痰多者,以二陳湯一甌。乘熱與之。以指探喉中。即吐也。凡老人怯弱勞病內傷虛人。並婦人胎前產後。血虛脈弱小者,皆不可吐。凡藥發吐者,如防風、桔梗、山楂。只用一味煎湯溫服之,則吐。若誤吐,則損人上焦元氣。為患不小。可不慎哉。

王肯堂曰:大法。春宜吐。凡用吐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病如桂枝症。頭不疼。項不強。 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者,此為有寒。當吐之。或云。此以內有久痰,宜吐之也。

不可吐

【綱】仲景曰: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若得病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者,此為吐之內煩也。少陰病。飲食入口即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 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目】王肯堂曰:四肢厥逆。虛家新產脈微,皆不可吐。

喻昌曰:解肌之法。解肌表風邪。全不傷動脾胃。乃天然不易之法也。若捨此而妄用吐法。吐雖有發散之義。故不惡寒發熱。一二日病在太陽。吐之則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病在陽明。吐之則不喜糜粥。欲食冷食,皆胃氣受傷之故也。然且朝食暮吐。脾中之真陽亦傷,而不能消穀。是外感雖除。脾胃內傷。卒未易複。故為小逆。

魏荔彤曰:關上脈細數。方注為細則為虛。數則為熱。此脈兼一二日三四日二段言。下方分別其症,而未出治法。余謂治胸當小陷胸。治胃則桂枝去桂加茯苓甘草湯症也。如胃果虛,則人參、乾薑皆可用矣。次條津液內枯。作煩發煩。不過虛熱二字。熱勝於虛者,乃炙甘草湯症也。熱大盛。以白虎佐之。至於虛勝於熱,則又建中湯、茯苓甘草湯之症矣。仲景何能預定乎。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目】李中梓曰。渴之為病。或因熱耗津液。或因汗下過多。各不同也。

鰲按:此概言太陽之溫症。四時有之。非專指春溫也。所以名之曰溫者,以內外皆熱也。發熱為外熱。渴為內熱。所以別於中風傷寒也。

【綱】仲景曰: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 當汗出而愈。

【目】許叔微曰:此乃夾虛傷寒症也。脈弱者,陰不足。陽氣陷於陰分。故必渴。渴者,液虛故也。

【綱】仲景曰: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目】成無己曰。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者能飲水自瘥。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大禍。不可複救。然則悸動也。支結也。喘咳噎噦。乾嘔下利。腫滿。小便不利數者,皆是飲水過傷。當須識此。勿誤也。

柯琴曰:此正欲明服湯後渴者是解候也。恐人服止渴藥。反滋水氣。故先提不渴二字作眼。後提出渴者以明之。若寒既欲解而更服之。不惟不能止渴,且重亡津液。轉屬陽明而成胃實矣。

【綱】仲景曰: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目】朱肱曰:初戒太陽症無汗而渴者,不可與白虎湯。問曰。太陽病湯。終不可與白虎湯耶。 曰。太陽症得汗後。脈洪大而渴者,方可與之。脈浮而渴。屬太陽。若陽明少陽少陰。俱有渴症。

張元素曰:此症因於發汗過多。水入則吐者,以心下有水氣。故水飲拒絕於外也。五苓者,本因水氣不舒而設。是小發汗。不是生津液。是逐水氣。不是利水道。

【綱】仲景曰: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 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陽病。其人發熱汗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

【目】朱肱曰:凡病非大渴不可與水。若小渴咽乾者,只小呷滋潤之。令胃中和。若大渴煩躁者,能飲一斗。只與五升。若全不與,則乾燥。無由作汗。發喘而死。常人見因渴飲水得汗。小渴。 遂劇與之。致停飲心下。滿結喘死者甚眾。當以五苓散。或陷胸丸主之。金匱云。得時氣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不得。多不當與也。何也?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作病矣。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猶當依症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凡人但見仲景云。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遂小渴者,乃強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勝數。大抵傷寒水氣,皆因飲水過多所致。水停心下。氣上乘心,則為悸為喘。結於胸脅,則為水結胸。胃中虛冷,則為嘔為噦。冷氣相薄,則為噎。上迫於肺。 則為咳。漬入腸中,則為利。邪熱所薄。蓄於下焦,則為小便不利。少腹滿。或裡急。溢於皮膚間,則為腫也。

王好古曰:邪氣在表。猶未作熱。故不渴。邪氣初傳入裡。熱氣散漫未收。熏蒸焦膈。搏耗津液。遂成渴也。病患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者,恐飲水過多。積不能消。複為停飲諸疾也。

柯琴曰:前條上半截。與後條同義。前條在大汗後。後條在未汗前。即是太陽溫病。要知太陽溫病。即是陽明來路。其徑最捷。不若傷寒中風。止從亡津液而後轉屬也。飲水是溫病大法。庶不犯汗吐下溫之誤。五苓又是治飲多之法。前條。便是轉屬陽明症。

【綱】仲景曰:太陽病。飲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傷寒汗出,而心下悸。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目】陶華曰。渴者,裡有熱也。津液為熱所耗。傷寒六七日傳至厥陰為消渴者,謂飲水多而小便少。乃熱能消水也。朱氏云。脈浮而渴。屬太陽。有汗而渴。屬陽明。自利而渴。屬少陰。至於厥陰,則又熱之極矣。太陽無汗若渴。 忌白虎,宜柴胡。陽明多汗而渴,宜竹葉石膏。若先嘔後渴,則為欲解。當與之水。先渴後嘔,則為水停。赤茯苓湯。 當依此議。勿令誤也。

鰲按:第二條渴不渴。雙頂心下悸。是汗出後既心下悸矣,而又有或渴或不渴者,二方皆因心下水氣而設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則腹滿而喘。口渴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 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目】鰲按:此言火灸之變。即火逆症。因火灸不如法。以致變生種種。惟以小便利者為可治,則知火逆之症,必以陰為主。最忌陰竭。猶之傷寒病以陽為主。最忌陽亡也。故中間陽盛陰虛四字。是火逆症之綱領。陽盛則傷血。陰虛則亡津。又傷寒書之大綱領也。

【綱】仲景曰:濕家。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煩也。

【目】李梃曰。熱在表則不渴。熱入裡則渴。耗奪津液而然也。然有渴必有煩者,腎主水。熱深則水竭而渴。肝木挾心。火以生煩。故厥陰六七日。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渴欲飲水為欲愈。傳經已盡也。

鰲按:背強惡寒。尚屬太陽。寒濕本當汗解。不汗而下,必致陽氣擾上焦而滿。傷中焦而噦。傷下焦而小便不利。既三焦受病矣。口燥煩而舌上苔。由丹田之有熱,不能飲水。是濕猶在中。當從五苓散去桂枝易肉桂。

【綱】仲景曰:太陽中暑。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目】柯琴曰:中暑夾寒。有得之乘涼者,陰寒先著於肌膚,而暑氣內傷於心脈。故惡寒身熱汗出而渴也。清暑益氣湯。東垣得之矣。

【綱】仲景曰: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側轉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風溫。脈浮。自汗。身重。多眠。若被火者,微則發黃。劇則如驚癇。時螈。

【目】成無己曰。傷寒中。有單言驚者,有單言悸者,理不得淆。故兩分之。其兼言驚悸者, 則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一條而已。驚。壞病也。由誤下火逆溫針所致。仲景之法。不過隨其逆而調之。

【綱】仲景曰: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目】黃仲理曰:心下悸。欲按者,心氣虛。臍下悸者,腎水乘火而上克。以發汗多而心液虛。 心氣餒。故悸。豚為水畜。奔則昂首疾馳。酷有水勢上干之象。然水勢尚在下焦。欲作雲者,尚未發也。

【綱】仲景曰:傷寒二三日。心下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少陰病。四逆。泄利下重。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者,四逆散主之。

【目】成無己曰。此二條都是氣虛而悸。其氣虛者,由陽氣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動而為悸也。

柯琴曰:心悸而煩者,是少陽中樞受寒,而木邪挾相火為患,則君火虛。離中真火不藏故悸。 離中真火不足故煩。

【綱】仲景曰:太陽病。飲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

【目】韓祗和曰。此是停飲為悸者也。其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為火而惡水。水故內停。心亦不安而為悸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不可發汗。少陽病。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

【目】趙嗣真曰。此汗下後正氣內虛。邪氣交擊而令悸。與他條氣虛而悸者不同,且更甚焉。 或鎮固。或化散,皆須定其浮氣也。

【綱】仲景曰: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用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 必作利也。

【目】劉完素曰。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況其邪氣之淺焉者乎。金匱云。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飲之為悸。甚於他邪。雖有餘邪,必先治悸。何也?以水停心下。若水氣散,則無所不至。侵於肺則為喘為咳。傳於胃則為噦為噎。溢於皮膚則為腫。漬於腸胃則為利。下之不可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