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綱目

清 沈金鰲

卷首‧總論

脈症總論

鰲按:仲景自序云。著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仲景原書固合傷寒雜病而為一也。迨叔和編次。始分傷寒雜病為兩書。于本論削去雜病。然論中雜病。留而未去者正多。於是仲景原書。後人不得一見。叔和後。注釋者不下什百家。又各以意顛倒。紛紜傳會。更兼日久殘闕。仲景之原文益失。仲景之書益難讀矣。鰲今輯傷寒論綱目。分條析款。各循六經分次,而其論有不得分屬六經者,因輯脈症總論、六經主症、陰陽、表裡、傳變、愈解六篇冠於前。以為卷首。又輯諸寒熱症、陰陽易、勞複食複、百合病、狐惑病、陰毒、陽毒、陰陽交、瘥後諸病、婦人傷寒十篇。次於六經之後。實不免剪綴割裂之譏。然仲景原書。既不複睹,而苟可以發明仲景之書之旨。將質諸冥冥。仲景當亦曲恕,而不以剪綴割裂為余首罪也。閱者其更諒之。

【綱】仲景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目】朱肱曰:太陽、陽明、少陽,皆陽症也。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治太陽傷風寒也。 大柴胡湯、大承氣、小承氣、調胃承氣湯。治陽明傷寒也。小柴胡湯。治少陽傷寒也。其他藥。 皆發汗吐下後症也。若陽氣獨盛。陰氣暴絕。即為陽毒。當以酸苦之藥投之。令陰氣複而大汗解。 如苦參、大青、葶藶、苦酒之類,皆複其陰氣也。微止用苦。甚則兼用酸苦。折熱複陰。若熱極發厥。陽症似陰者,當以脈別之。太陰、少陰、厥陰,皆陰症也。三陰中寒微,則理中湯。稍厥或中寒下利。乾薑甘草湯。大段重者,四逆湯。無脈者,通脈四逆湯。若陰氣獨盛。陽氣暴絕,則為陰毒。急灸臍下。服以辛熱之藥。令複陽氣而大汗解。如桂枝、甘草、乾薑、附子之類。能複其陽氣也。微用辛甘。甚則用辛苦。若陰極熱躁。陰症似陽者,亦當以脈別之。

戴原禮曰:凡治傷寒。須辨陰陽二候。陽經有三。陰經亦有三。經之陰陽。以臟腑言。腑陽、臟陰也。病之陰陽。乃是外邪之陰陽。陰氣陽氣也。病在太陽,則熱在皮膚之分。翕翕怫怫而熱。便有頭疼惡寒體痛。其脈浮緊。病在陽明,則熱在肌肉之分。或壯熱。或 熱。或蒸蒸熱。便有頭額痛。或潮熱自汗。其脈長大。病在少陽,則必半表半裡之熱。或往來寒熱。便有頭角痛。口苦。 嘔而胸滿脅痛。其脈弦數。病在太陰,則手足漸冷。脈息漸沉。或自利腹滿。嘔吐不渴。病在少陰。雖發熱。手足自冷。其脈沉細。病在厥陰,則手足厥冷。甚則舌卷唇青囊縮。其脈微緩。三陰症。雖肌表有熱。以手按之,則不甚熱。陰甚者,則冷透手也。陰陽二氣,皆能犯臟腑。故陽氣犯太陽,則為傷風。惡風而有汗。陰氣犯太陽,則為傷寒。惡寒而無汗。在太陽未得解。轉入陽明少陽二經,則純乎陽。不如太陽之易治。若陽氣未能罷。以次傳入陰經,則為陰中之陽。蓋緣陽經之陽氣。來入陰經。雖有自利欲寐。唇青厥冷。舌卷囊縮等症。亦不可妄投熱藥,宜瀉其陽之在陰經也。若陽病下之太過。陽氣已脫。遂變為陰。所謂害熱未已。寒病複起。或初得病便是陰症。此是陰中之陰。蓋緣陰氣攻陰經。陰自得傳。非自陽經傳來。只當以溫藥回其陽。故陽入陰者變陽以救陰。陰入陽者用陽以救陽。二者不可不辨。有傷寒正病。有傷寒雜病。傷寒雜病者,難以正病治。 如病患症狀不一。有冷有熱。陰陽顯在目前。當就其中大節先治。其餘症則徐治。然亦不可用獨熱獨寒之劑。又如嘔渴煩熱。進小柴胡湯。嘔渴煩熱止矣,而下利不休。以小柴胡為非,則嘔渴煩熱不應止。以為是,則下利不應見。吐利厥逆。進薑附湯。吐利厥逆止矣。 而熱渴譫語。昏不知人。以薑附湯為非,則吐利厥逆不應止。以為是,則熱渴譫語不應見。此亦傷寒雜病。雖無前項冷熱二症顯然並見之跡,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潛伏其間。未即發見。用藥一偏。此衰彼盛。醫者當於有可疑之處。能反複體認。無舉一廢一,則盡善矣。

樓全善曰:素問云。脈從而病反。言症似陽者,脈亦從症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症似陰者, 脈亦從症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症施治。如身熱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症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不知脈。誤謂實熱。 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少陰症面赤者,四逆東加蔥白治之。

李氏杲曰:寒涼之藥入腹,則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躁之極。故欲坐井中。是陽已先亡。醫猶不悟。複認為熱。重以寒藥投之。其死何疑焉。或因吐。因嘔。因嗽而發躁。蒸蒸身熱。如坐甑中。欲得去衣。居寒處。飲寒水,則便如故。振寒複至,則氣短促。胸中滿悶。甚則口開目瞪。 聲聞於外,而涕淚涎痰大作。其發躁須臾而已如前。六脈弦細而澀。按之而虛。此大寒症也。以辛寒甘寒。大瀉南方。北方則愈。

張氏介賓曰:傷寒綱領。惟陰陽為最。有純陽症。有純陰症。當宜分治也。又有陰陽相半症。 如寒之即陰勝。熱之即陽勝。或今日見陰,而明日見陽。或今日見陽,而明日見陰。然以陰變陽多吉。以陽變陰多凶。凡病患開目、喜明、欲見人、多談者,屬陽。閉目、喜暗、不欲見人、懶言者, 屬陰。論曰。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又曰:桂枝下咽。 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此陰陽乃以寒熱為言也。陽盛陰虛。言內熱有餘而外寒不甚也。

夫邪必入腑。然後作熱。熱實於內。即陽盛也。故再用溫熱以汗之,則死矣。陽虛陰盛。言寒邪有餘而郁熱未深也。夫邪中於表,必因風寒。寒束於外。即陰盛也。故妄用沉寒以下之,則死矣。所以陽盛者, 用桂枝則斃。陰盛者,用承氣則亡也。

鰲按:三陽病。俱有不發熱者,便是發於陰。三陰病。俱有反發熱者,便是發於陽。

【綱】仲景曰: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浮、大、滑、動、數。此名陽也。脈沉、弱、澀、弦、微。此名陰也。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目】張介賓曰。按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此古今相傳之法也。然沉脈亦有表症。此陰實陽虛。 寒勝者然也。浮脈亦有裡症。此陽實陰虛。水虧者然也。故凡欲察表邪者,不宜單據浮沉。只當以緊數與否為辨。蓋寒邪在表。脈皆緊數。緊數甚者邪亦甚。緊數微者邪亦微。緊數浮洪有力者,邪在陽分。即陽症也。緊數浮洪無力者,邪在陰分。即陰症也。以緊數之脈而兼見表症者, 其為外感無疑。即當解散。然內傷之脈。亦有緊數者,但其來有漸。外感之緊。發於陡然。以此辨之最切當。其有似緊非緊。但較之平昔。稍見滑疾,而不甚者,亦有外感之症。此其邪之輕者,或以初感而未甚者,亦多此脈。又不可見症而不察之也。若其和緩,而全無緊疾意,則脈雖浮大。自無外邪之症。陶節庵曰。夫脈浮當汗。脈沉當下。固其宜也。然其脈雖浮。亦有可下者,謂邪熱入腑。 大便難也。使大便不難。豈敢下乎。脈雖沉。亦有可汗者,謂少陰病。身有熱也。使身不熱。豈敢汗乎。據此。可見沉有表。浮亦有裡也。傷寒之邪。實無定體。或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或入陰經精分,則少陰為先。其脈以浮緊而有力無力。可知表之虛實。沉緊而有力無力。可知裡之虛實。 中按而有力無力。可知陰陽之吉凶。所當問症以知其外。察脈以知其內。先病為本。後病為標。合參脈症,而知緩急先後者,乃為上工。診法曰。浮脈為在表。凡脈見浮緊而數者,即表邪也。再加頭項痛腰脊強等症。此即太陽經病。當求本經輕重為解散之。脈見洪長有力,而外兼陽明症者,即陽明在經之邪也,宜求本經之寒熱散之。脈見弦數,而兼少陽之症者,即少陽經半表半裡之病,宜和解而散之。沉脈為在裡。病屬三陰。但沉數有力。是即熱邪傳裡也。若表症深入,而內見大滿大實。陽邪熱結等症。當下之。沉緊無力,而外無大熱。內無煩渴等症。此陰症也。若或畏寒厥冷。及嘔吐腹痛瀉利者,此即陰寒直中,宜溫中。脈大者,為病進。 大因邪氣勝。病日甚也。脈漸緩者,為邪退。緩則胃氣至。病將愈也。故以大為病進也。然亦有宜大不宜大者,又當詳辨。如脈體本大,而再加洪數。此病進之脈。不可當也。如脈體本小。服藥後漸見滑大有力者,此自陰轉陽,必將汗解。乃為吉兆。蓋脈至不數者,由氣虛而然。無陽豈能作汗也。

柯琴曰:脈有十種。陰陽兩分。即具五法。浮沉是脈體。大弱是脈勢。滑澀是脈氣。動弦是脈形。遲數是脈息。總是病脈,而非平脈。二條。寸口兼兩手六部言。三條。凡字不是承接語。陽脈指胃氣言。所謂二十五陽者是也。五臟之陽和發見。故生。陰脈。指真臟言。胃脘之陽。不至於手太陰。五臟之真陰發見。故死。要知上條沉澀弱弦遲。是病脈不是死脈。其見於陽病最多。若真臟脈至。如肝脈中外急。心脈堅而搏。肺脈大而浮。腎脈如彈石。脾脈如啄距。反見有餘之象。豈可以陽名之。若以胃脈為遲。真陰為數。豈不誤人。

【綱】仲景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克之也。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目】張介賓曰。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脈純弦者死。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脈陰陽俱盛。大汗出。熱不解者死。脈沉細。手足逆冷。譫語妄言者死。脈症俱虛,而見譫妄者死。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魏荔彤曰:和而均平。在脈則無過不及。故大小浮沉遲數本皆病脈。至於三處同等則為和脈也。 曰脈病。以病時脈為問也。今見此診。竟可以和脈答之。即或病寒。或病熱,而脈已同等。陰陽和平。即病劇。亦直決之為愈而已。此辨脈察病進退之機也。

【綱】仲景曰: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目】李杲曰:三陰有中有傳。故三陰最不可執。有宜下者,宜溫者,自三陽氣分。傳入三陰。 謂之傳經陰症。夫傳非傳入脾腎肝也。乃入三陰血分。胃與大小腸之腑也。仲景謂已入於腑。可下之是也。若不是陽經傳來。直中三陰之經。初起厥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陰自受寒也。上症加之嘔吐。 少陰自受寒也。又加小便清利。厥陰自受寒也。熱藥溫之。猶恐或遲。陰陽一差。死生立判。雖然。傳經直中。先賢發之盡矣。然豈無傳變者乎。假如傳經之際。輕生者,或食生冷。或犯房欲。 或粗工猛施汗下。真氣衰弱。陽症變為陰症。如俗所謂陽症歸陰。仍宜直中寒症法治。故內經止言傳變而不言直中者,蓋言變則包直中。局方言傳陰傳陽,則不是。當言傳陽變陰。夫傳經為裡熱。 直中與變為裡寒。臨症察脈。直中三陽。傳經三陽。病在於表。脈浮長弦。傳經三陰。病在於裡。 脈沉數實。直中三陰。病在於經。脈沉微緩。此表裡虛實大小分焉。以陽為熱。陰為寒也。

柯琴曰:此是陽邪自表入裡之症。陰指裡言。非指三陰也。或入太陽之本,而熱結膀胱。或入陽明之本。胃中乾燥。或入少陽之本,而脅下硬滿。或入太陰,而暴煩下利。或入少陰,而口燥咽乾。或入厥陰,而心中疼熱,皆入陰之謂。

【綱】仲景曰: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目】魏荔彤曰:此病愈後。風邪留滯之症。十二日愈者,陰氣複而自神清氣爽。不須妄治也。

柯琴曰:不了了。餘邪未除也。此雖舉風家。傷寒概之矣。仲景分別六經。各經各有中風傷寒脈症治法。叔和時。 太陽篇存者多而失者少。他經存者少而失者多。陽明篇尚有中風脈症二條。少陽經只症一條而不及脈。三陰俱有中風欲愈脈。俱無中風欲愈脈症。以傷寒論為全書。不亦疏乎。

鰲按:據柯氏說。知仲景當時,必六經皆有中風脈症治法。今既非完書,則此條亦不得強隸太陽矣。故特列於總論中。

六經主症

鰲按:此篇非六經無歸者,以並錄六經之首。故亦列總論中。

【綱】仲景曰: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目】李杲曰:治不可越經。假令治太陽陽明。不可遺太陽而只用陽明藥。餘仿此。用三陽經藥解後。身反覆重者,若煩,則是有陽明也。若不煩而反覆輕者,知不傳三陰也。不傳三陰,則為解也。大抵三陰之體靜重。與濕相同。傷寒五日後。發熱無汗。謂谷消水去形亡。故下之。三日前。 謂內有水穀。故汗之。太陽禁忌。小便不利。不可更利之。是謂犯本,則邪氣入裡不能解。此犯之輕也。以是五苓散不可妄用。大便不可易動。動之是謂動血。此犯之重也。在表不可下。下之是為犯禁。此犯之尤重也。下之而惡風惡寒頭痛。待表症悉罷。方可下之也。脈浮緊者,犯之必結胸。 脈浮緩者,犯之必痞氣。戰而汗解者,太陽也。不戰有汗而解者,陽明也。不戰無汗而解者,少陽也。若先瘥經,必不爾矣。太陽傳陽明。其中或有下症。陽明症反退,而熱兼不渴。卻退顯少陽症。 是知可解也。太陽知可解者,為頭不痛。項不強。肢節不痛,則知表易解。陽明知可解者,為不發熱惡寒。知裡易解也。少陽症知可解者,寒熱日不移時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移其時。 並氣移於血。血移於氣。是邪無可容之地。知可解也。病有裡傳表者,太陽病。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至於大實痛者,胃也。桂枝加大黃湯。己傳戊所以為裡傳表。即名誤下傳也。傷寒誤下。變無定體。雜病誤下。變有定體。何則。傷寒自外而入。陽也。陽主動。雜病自內而出。陰也。 陰主靜。動者犯之。其變無窮。靜者犯之。其變止痞與腹脅痛而已。故變無窮者為重。痞與腹脅痛者為輕也。

李杲曰:太陽經症。頭疼身熱脊強。此太陽正病也。以後凡言太陽症。即頭疼身熱脊強也。凡言表症者, 亦即太陽症也。各經仿此。陽從下起。三陽之長曰太陽。脈尺寸俱浮。浮緊傷寒。浮緩傷風。太陽受病。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頭者諸陽之會。氣病則麻。血病則痛。身熱者,寒客皮毛。郁閉其陽而後發熱。雖人身正氣。郁則為邪為熱。熱雖甚不死。蓋傷寒始於寒而終成於熱也。惟不發熱而但惡寒者,邪發於陰也。或熱多寒少。或不大便而泉清頻數。或熱結膀胱而溺澀。或汗多便難。或汗後不解。或汗漏不止。或過經不解。或蓄血發黃。或喘或吐,皆太陽所主。

鰲按:仲景立論。每經各舉其主脈主症。以為一經之提綱。雖病有變遷,而苟未離此經。即不離此主脈主症。其大較也。

【綱】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

【目】李杲曰:陽明症。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不惡風寒而自汗。或惡熱。脈尺寸俱長。白虎湯主之。陽明禁忌。不當發汗。不當利小便。以竭其津液。致生蓄血症。惟當益津液為上。以其火就燥也。益津液者,連鬚蔥白湯是也。汗多亡陽。下多亡陰。小便重利之。走氣。三者之變雖異。亡津液一也。汗者,本所以助陽也。若陽受陰邪。寒結無形。須當發去陰邪以複陽氣。所謂益陽而除風寒也。若陰邪已去而複汗之。反傷陽也。經曰:重陽必陰。故陽去自亡。汗多亡陽。此之謂也。下者,本所以助陰也。若陰受陽邪。熱結有形。須當除去其敗壞者以致新陰。所謂益陰而除火熱也。若陽邪已去而複下之。反亡陰也。經曰:重陰必陽。故陰氣自亡。下多亡陰。此之謂也。汗不嫌早。 非預早之早。乃早晚之早也。謂當午前為陽分。當發其汗。午後陰分。不當發汗,故曰:汗無太早。 汗不嫌早。是為善攻。下不嫌晚。非待久之晚。謂當巳後為陰分。當下之。巳前陽分。不當下,故曰:下無太晚。下不嫌晚。是為善守。汗本亡陰。以其汗多。陽亦隨陰而走。下本瀉陽。以其下多。陰亦隨陽而走,故曰:汗多亡陽。下多亡陰也。若犯發汗。多蓄血上焦。為衄。若犯利小便。多蓄血下焦。為發狂。其人如狂也。傷寒有九經。何謂也?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是為六也。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是為三也。非九而何。陽明者,太陽少陽皆入於胃。 故曰正陽陽明也。前三經者,陽明自病。不入於裡。謂之在經。不為正陽陽明矣。三陽從中治。 何謂也?太陽陽明。大承氣湯。少陽陽明。小承氣湯。正陽陽明。調胃承氣湯。以汗症言之。以少陽居其中。謂太陽症為表。當汗。陽明症為裡。當下。少陽居其中。故不從汗下。以小柴胡湯從少陽也。以下症言之。陽明居其中。謂太陽經血多氣少。陽明經氣血俱多。少陽經氣多血少。若從太陽下,則犯少陽。若從少陽下,則犯太陽。故止從陽明也。此三陽合病。謂之正陽陽明。不從標本。 從乎中也。緣陽明經居太少陽之中。此經氣血俱多。故取居其中而不從太陽少陽也。陽明自病、調胃承氣湯。三陽並病、白虎湯。是從乎中也。如何是入陰可下。答曰:陽入於陰者可下。非入太少厥陰之三陰。乃入三陽也。三陽亦非太少陽明之三陽。乃胃與大小腸之三陽也。三陽皆為腑。以其受盛水穀。傳導有形,故曰:入乎陰也。仲景云。已入腑者可下是也。仲景太陽陽明。大承氣。少陽陽明。小承氣。正陽陽明。調胃承氣。是三陽已入於臟者,泄之也。太陰。桂枝湯。少陰。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當歸四逆湯。是三陰未入於腑者,汗之也。

李杲曰:陽明夾于二陽之中。陽氣盛極,故曰陽明。脈尺寸俱長。長而微洪。經病。長而沉數。 腑病。太陽脈靜則不傳。如脈數急欲吐者,此寒邪變熱傳於陽明。當二三日發。以其經中客邪。 故目痛鼻乾。身熱者,陽明主肌肉。邪甚則身前皆熱。不眠者,煩盛津乾。胃氣不和也。太陽未罷者,發熱惡寒。太陽已罷者,不惡寒而反惡熱。 煩渴作嘔。津乾便硬。或即狂言。謂之正陽明。少陽陽明。脅滿。不大便而嘔。或瘀血發黃。或下血譫語。或胸煩懊憹,皆此經所主。然亦有裡寒下利。或寒氣結積而為痼瘕者,不可不知。

柯琴曰:陽明為傳化之腑。當更實更虛。食入。胃實而腸虛。食下。胃虛而腸實。若但實而不虛。 斯為陽明之病根矣。胃實不是陽明病,而陽明之為病。悉從胃實上得來。故以胃家實為陽明一經之綱領也。陽明病外症。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

【綱】仲景曰: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目】李杲曰:少陽症。胸脅痛。往來寒熱而嘔。或咳而耳聾。脈尺寸俱弦。小柴胡湯主之。 須各隨仲景本條下加減用之。少陽忌發汗。忌利小便大便。故名三禁。湯乃和解之劑。若犯之,則各隨上下前後。本變及中變與諸變不可勝數,宜詳之。如何是半表半裡。答曰:身後為太陽。是陽中之陽。陽分也。身前為陽明。為陽中之陰。陰分也。陽為表。陰為裡。即太陽陽明二分。邪在其中矣。治當不從標本。從乎中治。此乃治少陽之法也。太陽膀胱。水寒也。陽明胃經。燥也。邪在其中。近後膀胱寒水,則惡寒。近前陽明燥金,則發熱。故往來寒熱也。此為三陽之表裡。非內外之表裡也。俱不可認作宜下之裡。故以此藥作和解之劑。非汗非下也。邪在榮衛之間。謂之半表裡也。太陽陽明之間。少陽居身之半表裡也。五苓散分陰陽。膀胱經之半表裡也。理中湯治吐瀉。上下之半表裡也。

李杲曰:少。初也。陽氣初嫩。亞於陽明,故曰少陽。脈尺寸俱弦而滑數者,陽極發厥。弦而和者,病欲散。少陽受病。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風熱上壅不利,則耳聾脅痛。寒熱往來。不食。嘔而口苦咽乾目眩。若不嘔吐而能食者,為三陰不受邪也。若身無大熱躁悶者,陽去入陰無疑矣。似瘧。婦人血結,皆此經所主。

柯琴曰:太陽主表。頭項強痛為提綱。陽明主裡。胃家實為提綱。少陽居半表半裡之位。仲景特揭口苦咽乾目眩為提綱。奇而至當也。蓋口咽目三者,不可謂表。又不可謂裡。是表之入裡。裡之出表處。所謂半表半裡也。三者能開能闔。開之可見。闔之不可見。恰合樞機之象。故兩耳為少陽經絡出入之地。三症為少陽一經病機。兼風寒雜病而言。但見一症即是。不必悉具。

【綱】仲景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目】李杲曰:太陰症。腹滿咽乾。手足自溫。自利不渴。時腹痛。脈尺寸俱沉細。 太陰病。可汗。可溫。可下也。脈浮可汗。桂枝湯。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可溫。四逆輩。此條雖不言脈。當知脈沉遲而弱。仲景理中湯丸。暨易老人參黃耆湯。其輕重或溫或熱。視人之強弱虛實所宜者選用之。太陰可下者,以本太陽症。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太陰也。桂枝芍藥湯。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易老云。此非本有是症。以其錯下。脾傳於胃。故為誤下傳。太陰禁忌。太陰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則胸下結硬。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傷寒而脈浮緩。 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小便自利者,則不發黃。日久利甚,必止者,便硬。乃入腑傳陽明也。

李杲曰:陰從天降。首曰太陰。在陽為表。在陰為裡。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故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細無力。當溫。太陰受病。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咽嗌。 故腹滿或痛,而嗌喉下乾燥。或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溫而渴者,為傳經腑熱。或自利不渴。手足冷者,為直中陰經。或因內傷飲食。冷氣入脾,必腹痛。胸膈不快。然太陰乃三陽之終。三陰之始。陽經表氣未盡,宜汗。半表裡胸滿多痰,宜吐。傳經裡熱,宜下。直中陰經,宜溫。 調脾勝邪。正在此關。

柯琴曰:陽明。三陽之裡。故提綱屬裡之陽症。太陰。三陰之裡。故提綱屬裡之陰症。太陰之上。 濕氣主之。腹痛吐利。從濕化也。脾為濕土。故傷於濕。脾先受之。然寒濕傷人。入於陰經,不能動臟,則還於腑也。

【綱】仲景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目】李杲曰:少陰症。口燥舌乾而渴。脈尺寸俱沉疾。大承氣湯。沉遲。四逆湯。 太陰邪入於裡。上接於心。與火俱化而克金。惡候或上氣。死。入胃。脈沉細而疾。疾則大承氣湯下之。下入於本。與水俱化而為寒。厥逆。或見身冷靜重。脈沉細而遲。遲則四逆湯溫之。疾雖可下。若疾而無力者,亦不可下。為陽將盡也。少陰症。口燥舌乾而渴。身表涼。脈沉細而虛。瀉心湯。此有形無形之藥也。傷寒外症。全在下症。大熱而脈反細小。不可下。瀉心湯。少陰受病。 身涼無汗。體沉。或體輕。脈沉。有頭痛。不厥。麻黃附子瀉心湯。 其人病身熱而煩躁不寧。大小便自利。其脈沉洪而無力。按之全無者,附子瀉心湯。其人病上吐下瀉不止。當渴而反不渴。其脈微細而弱。理中湯。渴而脈沉有力而疾者,五苓散。少陰病。發熱脈沉者,必當汗。若緩汗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若微汗之。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下利。色青者,當下之。色不青者,當溫之。口中和者,當溫之。口中不和。乾燥者,當下之。少陰脈沉細數。病為在裡。忌發汗。脈微者,忌發汗。尺脈微弱澀者,忌下。麻黃附子細辛湯。體沉。加防己、蒼朮。勝濕也。體輕。加石膏、知母。乃勝熱也。

李杲曰:少陰次於太陰,故曰少陰。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微無力。當溫。少陰受病。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起於足心。貫腎。絡於肺系。故舌乾口燥而渴。或自利清水。心痛腹脹。或大便閉硬。不欲濃衣者,皆熱入裡之深也。若厥逆畏寒。欲吐未吐。腹痛自利。小便自利。或乾嘔亡陽。咽痛。脈微欲寐者,乃陰毒入臟之深也。或下利體痛咳嘔者,水氣也。或飲食入口則吐。 脈弦遲。厥逆心下實者,不可下也,宜吐之。或脈沉。發熱者,宜汗。蓋有初得病。直攻少陰。不先自太陽傳次而入也。

柯琴曰:三陽以少陽為樞。三陰以少陰為樞。弦為木象。浮而弦細者,陽之少也。微為水象。 沉而微細者,陰之少也。衛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日行二十五度。常從足少陰之間分行臟腑。今少陰病,則入陽分多。故欲寐。欲寐。是病患意中。非實能寐也。與少陽提綱。各臻其妙。

鰲按:仲景論。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者,當救其裡,宜四逆湯。此條。 舊本俱入太陽篇。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此條。舊本俱入少陰篇。 前人因有少陰症似太陽。太陽脈似少陰,而反用藥不同之說。竊思頭疼發熱。固是太陽表症。然脈沉。已為在裡,則此條當是初起屬太陽。及既入裡。虛陽之浮於表者雖仍發熱,而寒邪據裡。實屬真陰難解。故脈沉,而必治以四逆也。曰反者,見得初起之時。頭痛發熱。脈宜浮而反沉。其非專屬太陽明矣。故雖治以麻黃而終不瘥,必當以四逆救其裡也。夫四逆者,少陰之劑,則此條當屬少陰經症。不得以初起之太陽。遂列太陽篇中。並以為太陽脈似少陰也。至少陰病始得而無頭痛,宜屬少陰症矣。曰反熱者,以寒邪尚在於表。但皮膚腠理郁閉為熱。故用麻黃細辛以發表間之熱,而尤必用附子以溫少陰之經。其所以必溫之者,以寒邪尚未入裡。內未作熱也。若寒入裡,則必內熱而外不熱。當見吐利厥逆等症。不曰反發熱矣。

【綱】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李杲曰:陽中之陽水。太陽是也。為三陽之首。能循經傳。亦能越經傳。陽中之陽土。 陽明是也。夫陽明為中州之土。主納而不出。如太陽傳至此。名曰循經傳也。陽中之陽木。少陽是也。上傳陽明。下傳太陰。如太陽傳至此。為越經傳也。陰中之陰土。太陰是也。上傳少陽為順。 下傳少陰為逆。此為上下傳也。如太陰傳太陽。為誤下傳也。陰中之陽水。少陰是也。上傳太陰為順。下傳厥陰為生。如太陽傳至此。乃表傳裡也。陰中之陰木。厥陰也。上傳少陰為實。再傳太陽。為自愈也。太陽者,巨陽也。為諸陽之首。膀胱經病。若渴者,自入於本也。名曰傳本。太陽傳陽明胃土者,名曰循經傳。為發汗不徹。利小便。餘邪不盡。透入於裡也。太陽傳少陽膽木者, 名曰越經傳。為元受病。脈浮無汗。當用麻黃而不用之故也。太陽傳少陰腎水者,名曰表傳裡。 為得病。急當發汗而反下。汗不出。所以傳也。太陽傳太陰脾土者,名曰誤下傳。為元受病。脈緩有汗。當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當時腹痛。四肢沉重。太陽傳厥陰肝木者,為三陰脈不至於首。 惟厥陰與督脈上行。與太陽相接。名曰循經得度傳。

李杲曰:厥陰。陰盡則變,而厥逆生。蓋傳經至此已盡。無複可傳。再傳則逆於首經矣。脈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當下。沉遲無力。當溫。浮緩。病自愈。厥陰受病。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唇青舌卷而煩滿者,胸中氣滿急也。或囊拳者,陰囊縮也。在女子則陰戶急痛引小腹。此傳經厥陰風熱毒深於內也。肝木移熱克脾。脾受賊邪。五臟六腑皆困。榮衛不通。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則死。速下以救。五死一生。或下利譫語者,內有燥屎也。仍宜下之。 或嘔而發熱者,和之。或發熱惡寒如瘧。囊不縮。脈微浮。微緩。胃之脈。脾氣既全不受賊邪。 榮衛將複。水升火降。寒熱作而大汗解矣。或下利腹脹身疼者,當先救表,而後溫裡。若下利清穀。 大汗出而厥。四肢疼。小腹拘急。或乾嘔吐沫。或氣衝心痛。吐蛔發熱消渴,皆厥陰寒症也,宜溫之。以上正文六言。乃萬病之祖。非得之內經,不能六言包括無遺如此。凡言六經所見之症。即此三陽三陰經症也。凡雜病亦然。

柯琴曰:太陰厥陰,皆以裡症為提綱。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為陰中之至陰。厥陰為陰中之陽也。

鰲按:厥者,絕也。厥陰者,陰絕陽也。陰既絕陽,則本經所發。自無熱症。其或有之者,厥陰之脈絡於膽,皆少陽相火所化令也。

陰陽

【綱】仲景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目】許叔微曰:傷寒六七日。無熱。脈沉緊而細。煩躁不飲水。此陰盛格陽也。當用附子霹靂散。飲水者不可服。

吳綬曰:陰症似陽。乃水極似火也。蓋傷寒傳變。誤服涼劑。攻熱太速。其人素本腎氣虛寒。 遂變陰症。冷盛於內。逼其浮陽之火發於外。面赤煩躁。身微熱。渴欲飲而不能飲。大便秘。小便淡黃。或嘔逆氣促、鄭聲、咽喉痛。所以狀似陽症。如妄投寒涼即死。切其脈沉細微遲者,急用通脈四逆湯。倍參、附以接真陽。設或差遲,則陰盛陽衰。參、附亦不救矣。此與陰盛格陽例同。王太仆所謂身熱脈數。按之不鼓擊者,名陰盛格陽。非熱也。陽症似陰。乃火極似水也。蓋傷寒熱甚。失于汗下。陽氣亢極。郁伏於內。反見勝己之化於外。故身寒逆冷。神氣昏昏。狀若陰症也。大抵唇焦舌燥。渴飲便秘。溺赤澀。設有稀糞水利出者,此內有燥屎結聚。乃旁流之物。非冷利也。再審有失氣極臭者,是也。脈雖沉。切之必滑有力。或時躁熱。不欲衣被。揚手擲足。譫語。此陽症也。 輕者,人參白虎湯。或小柴胡合解毒湯。內實者,調胃承氣湯。潮熱者,大柴胡東加芒硝。若大實大滿。秘而不通。大承氣湯,必審輕重而酌用之。此與陽盛拒陰亦同。王太仆所謂病患身寒厥冷。其脈滑數。按之鼓擊指下者,名陽盛拒陰。非寒也。

趙嗣真曰:仲景論陰虛陽盛。陽虛陰盛。理實深奧。經曰:邪氣甚則實。精氣脫則虛。因正氣先虛以致邪氣客之而為盛實。於是有陰虛陽盛陽虛陰盛之別。愚因括仲景之理而詳說之。蓋盛指邪氣言。虛指正氣言。陰陽虛盛。邪正消長之機也,且正氣在人。陽主表而陰主裡。邪氣中人。表為陰而裡為陽。若表之真陽先虛。故陰邪乘陽而盛實。表受邪者,陽虛也。脈浮緊。陰邪盛於外也。是謂陽虛陰盛。所以用桂枝辛甘之溫劑。汗之則陰邪消。 溫之則真陽長。使邪去正安。故愈。又若裡之真陰先虛。故陽邪入陰而盛實。裡受邪者,陰虛也。脈沉實者,陽邪盛於內也。是謂陰虛陽盛。所以用承氣峻苦之寒劑。下之則陽邪消。寒之則真陰長。邪去正安。故愈。以是知仲景主此二症。蓋一指表症。一為裡症。指邪正消長而言。非兼言表和裡病。裡和表病,而謂之陰陽虛盛也。況和者,無病也。以和訓虛。恐礙理。

李梃曰:概言之。三陽經病。即陽症。手之三陽。從頭走足。故頭疼身熱云云。三陰經病。即陰症。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故腹痛自利云云。然陰陽俱有表裡二症。陽症表裡同歸於熱而已。陰症表郁似陽。入裡則有傳經直中之殊。大抵陽症之表。發熱惡寒。清便自調。面光聲亮。鼻息如常。手足溫。陽症之裡。 唇焦舌燥。爪甲紅活。身輕易轉。煩渴。掀衣。揚手擲足。大便硬閉。小便赤澀。脈浮洪數。用汗吐下和四法以治之。陰症之表。無熱惡寒。面慘聲短。鼻息氣冷。手足厥逆。陰症之裡。唇紫舌卷。 爪甲青黑。身重難轉。不渴。引衣。臥多蜷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脈細沉微。每與陽症相反。

蓋陽症自上而下。故初起有頭疼。陰症則無也。陽症自外傳入。故郁而為熱。陰症則無熱而反厥冷也。陽症揚手擲足。陰症則臥多蜷足。陽症內熱而渴。陰症則不渴。陽症二便閉。陰症則二便清且利也。惟腹痛與嘔。陰陽二症俱有。然陰脈沉微。凡言陽症。多得之風寒暑濕。邪生於太陽也。

凡言陰症。多得之起居飲食喜怒。邪生於少陰也。故云:傷寒挾內傷者,十居八九。此陰陽正病也。 陽邪不深,不能至於厥逆。陰邪不甚,不能至於煩躁。此水極似火。火極似水。謂之反化。亢極則害之義也。陽症潮汗秘赤滿渴狂譫。甚則斑血喘急。然熱極忽然熱伏於內。故身寒四肢厥逆。狀若陰症。但身雖冷而不欲近衣。神雖昏而氣色光潤。脈必沉滑而有力。此陽極似陰也,宜大柴胡下之。或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陰症厥冷吐利不渴靜蜷。甚則咽痛鄭聲。然寒極忽然火浮於外。 發躁擾亂。狀若陽症。然身雖煩躁,而引衣自蓋。口雖燥渴而飲水不下。脈必沉細無力。此陰極似陽也,宜通脈四逆湯。從治者,反攻也。熱藥冷凍飲料。冷藥熱飲。或熱藥為君,而佐以涼藥。或冷藥為君,而佐以熱藥。亦非判然如庸醫之差誤也。借有熱病服熱藥而愈者,必先服寒藥過多。寒病服寒藥而愈者,必先服熱藥過多故耳。若夫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此為逆治。逆治者,正治也。正治之法。人孰不知之乎。

張介賓曰:凡治傷寒。須先辨陰陽二症。若病自三陽,不能解散,而傳入三陰,則寒鬱為熱。因成陽症。蓋其初病,必發熱頭痛。脈浮緊。無汗。以漸而深。乃入陰經。此邪自陽分傳來。愈深則愈入。雖則陰經。亦陽症也。脈必沉實有力。其症必煩熱熾盛。此當攻裡。或清或下。隨宜而用。若內不熱。安得謂陽症乎。若初起本無發熱頭疼等症。原不由陽經所傳而竟入陰分者,其症或厥冷。或嘔吐。或腹痛瀉利。或畏寒不渴。或脈來沉弱無力。此皆元陽元氣不足。乃為真正陰症。經曰: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此以傳經不傳經而論陰陽也。陰陽之治。又當察其虛實如下。治傷寒。凡陽症宜涼宜瀉。陰症宜補宜溫。此大法也。但以經臟言陰陽,則陰中本有陽症。此傳經之熱邪也。以脈症言陰陽,則陽中最多陰症。此似陽之虛邪也。惟陰中之陽易辨,而陽中之陰難知。如發熱狂躁。口渴。心煩喜冷。飲水無度。 大便硬。小便赤。喉痛口瘡。身粗氣急。脈滑實有力者,此真正陽症也。其有身雖熱,而脈來微弱無力者,此雖外症似陽。實非陽症。陶節庵云。凡發熱面赤。煩躁揭衣。唇口赤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虛狂假斑。脈大者,人皆誤認陽症。殊不知陰症。不分熱與不熱。須憑脈下藥。至為切當。不問脈之浮沉大小。(亦是切脈要訣)但指下無力。重按則無。 便是陰脈。不可與涼藥。服之必死。急與五積散通解表裡之寒。甚者必加薑、附。又曰:病自陽分傳入三陰者,俱是脈沉。須以指下有力無力為辨。(切脈要訣)有力者為陽為熱為實。無力者為陰為虛為寒。此節庵出人之見也。然以余觀之。 似陽非陽之症。不必謂其外熱煩躁。微渴戴陽之類。即皆為陰症也。但見其元陽不足,而氣虛於中。雖有外熱。亦假熱耳。設用清涼消耗,則中氣愈散。中氣既敗,則邪氣愈強。其能生乎。

附錄樓氏節候用藥

樓英曰:治中風自汗。用桂枝湯。治傷寒無汗。用麻黃湯。此仲景表散之法。百世不易者也。 元氣暴虧。以參、 與桂枝、麻黃等藥表散。此丹溪補仲景之法。亦萬世不易者也。至韓祗和戒桂枝。以中風傷寒通作一法治之者,此當時之權變。非百世之常行也。傷寒病有可汗者,仲景但統言其可汗症。及汗脈。或云脈浮而數。或云脈浮緊。或云脈浮無汗而喘。或云脈浮為在表。今略舉數條。後人但憑其脈之大概。並不分脈浮有陰陽虛實之理。又不知有可汗不可汗之症。誤投發表藥。 多成陽毒之症。今舉病患有汗惡風無汗惡寒分二等。及據立春以後。立秋以前。氣候輕重。各立方治之。庶學人易為開悟耳。病患二三月以前。兩手脈浮數。或緩或緊。按之差軟。寸關尺若力齊等。其力不甚大不甚小者,亦未可便投解表藥。此見裡症。未見表脈也,宜候寸脈力小於關尺。即可投解表藥。大抵治傷寒。見症不見脈。未可投藥。見脈不見症。雖少投藥亦無害。凡治雜病。以症為先。脈為後。治傷寒。以脈為先。症為後。病患兩手脈浮數而緊。名曰傷寒。若關前寸脈力小。 關後尺脈力大。不惡風。不自汗。此乃陰氣已盛。先見於脈也。若不投藥和之,必惡風自汗出。 若立春後至清明前,宜調脈湯。清明後至芒種前。葛根柴胡湯。芒種後至立秋前。人參桔梗湯。病人兩手脈浮數而緩。名曰中風。若寸脈力小。尺脈力大。雖不惡風。不自汗。此乃陰氣已盛。先見於脈。若不投藥和之,必惡風自汗出。若立春後清明前。薄荷湯。清明後芒種前。防風湯。芒種後立秋前。香芎湯。病患兩手脈浮數。或緊或緩。寸脈短。反力小於關者,此名陰盛陽虛也。若汗出惡風。是邪氣在表。陰氣有餘也。素問云。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即可投消陰助陽表劑以治之。立春後清明前。六物麻黃湯。清明後芒種前。七物柴胡湯。芒種後立秋前。發表湯。病患脈浮數。或緊或緩。其脈上出魚際。寸脈大於關尺者,此名陽盛陰虛也。若發熱冒悶。口燥咽乾者,乃是邪氣在表。陽氣獨有餘也。可投消陽助陰藥以解表。立春後清明前。人參湯。清明後芒種前。前胡湯。芒種後立秋前。石膏湯。病患兩手脈浮數。或緊或緩。三部俱有力。無汗惡風者,此是陰陽氣俱有餘。可用藥平之。立春後清明前。解肌湯。清明後芒種前。芍藥湯。芒種後立秋前。知母湯。仲景云。傷寒為病。脈緩者名中風。脈緊者名傷寒。今分此二端何也?始因冬天寒毒之氣中人。其內伏之陽。沉潛于骨髓之內。每至春夏發時。或因外傷寒而引內邪。或因外傷風而引內邪。既出而為病。一也。古人云。立此二端。恐後人疑其脈緊與緩治別也。若中風傷寒脈異。何故仲景無別法治之。此乃後人不究仲景之心也。病患始得病。一二日至五六日。尚有表邪及表症。亦可依脈症投藥。

凡投解表及發表藥。每一日可飲三服。病甚可至五服外。不可頓服藥也。如症未解。次日再投。如症仍未解。可作熱粥助之。粥內加蔥白亦可。如汗出。勿濃衣蓋覆。恐汗多作亡陽症也。海藏云:韓氏微旨可汗一篇。有和解因時法。言傷寒之脈。頭小尾大。傷風之脈。頭大尾小。李思訓保命新書。亦分尺寸。與仲景同。非若前人總言尺寸脈俱浮而緊。俱浮而緩。緊則為傷寒無汗。緩則為傷風自汗。又有傷寒有汗者,傷風無汗者,脈亦互參。與症不同。前人已盡之矣。惟韓李所言頭小尾大即為傷寒。尾小頭大即為傷風。又間有脈症未顯于尺寸者,故韓子述為和解因時法也。又恐後人疑其不與前聖合。遂於本方內又立加減法數條。亦不越前人之意。何其當哉。

又寸口脈小。飲冷。與霧露所傷。同作中焦治。今韓李云。傷寒寸小者,勿認飲冷與霧露同傷一體也。飲冷霧露所傷。寸口舉按全無。是陰氣在胃不和。陽氣不能升越也。傷寒寸口小者,只于關部下至膀胱本部見之。寸口雖小。只是舉之微小。沉按之有也。若果寸口舉按全無。即不可解表。只宜溫中。不可不知。夫淺學人。只雲病在表可發汗。病在裡可下。或云不可汗下。未嘗有溫中之說。仲景傷寒例云。尺寸俱沉細。太陰受病也。尺寸俱沉。少陰受病也。尺寸俱微緩。厥陰受病也。又辨太陰症云。太陰病。脈浮可發汗。桂枝湯。手足溫。自利。不渴者,四逆湯。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

辨少陰症云。少陰病。始得之。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少陰病。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病。手足寒。身體痛。骨節疼。脈沉者,附子湯。又厥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又少陰病。脈沉。急溫之。四逆湯。今舉仲景論中數條。最是三陰病之良法。近今每夏至前。有病傷寒人。十中七八。兩手脈俱沉細數。多是胸膈滿悶。或嘔逆氣塞。腸鳴腹痛。與仲景三陰病說理同而症不同。因不敢妄投仲景三陰病藥。若以脈沉。及胸膈滿。便數。下藥往往不救。常斟酌仲景理中丸與服之。其病輕者,胸中便快。重者,半日許。滿悶依然。或有病患脈遲細。投仲景四逆湯溫之。以藥力大熱。後必發煩躁。因校量此形症。別立方以治之。藥多對症。不可不傳焉。如病患但兩手脈沉細數。或有力。或無力。或關脈短及小。胸膈塞滿。氣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隨脈症投溫中藥以治之。病患兩手脈沉遲。或緊,皆是胃中寒也。若寸脈短。及力小於關尺。此陰盛陽虛也。或胸膈滿悶。腹中脹滿。身體拘急。手足逆冷。急溫之。立春後清明前。溫中湯。清明後芒種前。陳皮湯。芒種後立秋前。七物理中丸。病患脈沉細無力。雖三部脈力停等。亦是陰氣盛也。更不須候寸脈短治之。或胸脅滿悶。身體拘急。手足逆冷。急宜溫中藥和之。立春後清明前。濃朴丸。清明後芒種前。白朮湯。芒種後立秋前。橘皮湯。病患胸膈滿悶。時時嘔逆。肢節痛。兩脅下痛。腹中鳴。此是停飲。二苓湯。病患服前藥。胸膈不滿悶者,此上焦有陽也。或藥力太過。上焦有熱。腹滿虛鳴。時時疼痛。此被湯藥消逐得上焦陰氣並入下焦也。雖是下焦積寒宿冷。奈上焦陽盛。反難用溫下焦藥也。病患三部脈沉。寸小於關尺。此為陰盛,宜用溫中藥以消陰氣。濃朴丸。神朮湯亦治陰躁不渴。不可誤用涼藥。若熱藥冷服。內有伏陽則可。若脈已虛。按之全無力。或病患素無食養者,只可溫服。

附錄李氏大法

李杲曰:陰陽病者為虛。不病者為實。表病裡和,則邪出於外而為陽虛陰盛。故發表不遠熱,而用辛甘之劑。所以扶陽也。裡病表和,則邪入於內而為陰虛陽盛。故攻裡不遠寒,而用辛苦之藥。所以扶陰也。若陰經自受寒邪,則為臟病。設陰陽氣將脫。急宜辛熱回陽抑陰,故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乃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醫殺之耳。此汗下之樞機。汗、吐、下、溫、解五法。各有不同。汗。有大汗發表。微汗解肌。以別重輕。下。有急下。少與微和。滲利以釐清濁。吐。有宣湧探引。或只寬利而不敢吐者,溫。有兼補者,和解,則一而已。或曰:傳寒無補法。熱氣得補複盛。更複下之。是重困也。惟虛煩裡寒陰症。不在此例。得中者立法動中肯綮。太過者粗工猛進。不及者中工從緩從輕。凡傷寒汗下藥。一服中病即止。不必盡劑。與雜病不同。傷寒不過汗吐下三症。若用之得當。有何傳變。全在醫者精以審處之耳。有暫補法。凡尺寸遲弱。血少也。不問風寒初症雜症。俱忌汗吐下,宜先以小建中湯。或黃耆建中湯救之。脈如素實者,小柴胡湯亦可。俟脈不遲。方可施用。傷寒題目未定之時。不知有無風濕勞役痰食等項相兼。似是而非。最宜詳辨。故不知者寧可不治。班固有言曰。有病不治得中醫。倘一藥之誤。悔將何及。有不可吐者,膈上寒飲乾嘔。少陰病也。四肢冷。胃虧也。脈微。下虛也。誤吐內煩。損傷元氣。遂致不救者有之。若應吐而反溫之,則毒氣鬱結於胃而為發狂等症。

鰲按:樓氏溫法。李氏補法,必精審詳確。如果病屬三陰。為必當溫,且果初病脈弱。為有可補者方可依法治之。不然。誤溫誤補。為害不淺。故特表出。閱者宜致思焉。毋徒一例視之。遂昧焉以為成法而用之也。

表裡

表症

【綱】仲景曰: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鰲按:通部中。凡言太陽病。及有表症。或表未罷,皆統表症中。舉此二十條。詳其正款耳。 非謂表症止於此也。其他各款。亦俱從此例。

【目】朱肱曰:發熱惡寒。身體痛而脈浮者,表症也。表症者,惡寒是也。惡寒者,屬太陽。 宜汗之。

劉完素曰:傷風表症。頭痛項強。肢節煩疼。或目疼肌熱。乾嘔鼻塞。手足溫。自汗出。惡風寒。其脈陽浮而緩。陰浮而弱。此為邪熱在表,皆宜桂枝湯。或汗出憎風而加項背強痛,宜桂枝加葛根湯。傷風及無汗者,雖已服桂枝。反煩不解而無裡症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葛根湯服之。 不若通用雙解散。免致有麻黃桂枝之誤。 傷寒表症。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發熱惡寒。不煩躁。無汗。或頭面目痛。肌熱鼻乾。 或胸滿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而緊者,邪熱在表,皆宜麻黃湯。或天水散之類。甚佳。無使藥不中病而益加害也。風寒俱中。頭項痛。肢體疼。手足溫。為中風也。反無汗。惡風。脈浮緊者, 為陰寒也。或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肢末微厥。不自汗。為傷寒也。反煩躁而脈緩者,為傷風也。風則傷衛,而寒則傷榮。

陳士鐸曰:邪入皮毛腠理。將入榮衛。急宜發散。方用白朮三錢。柴胡、荊芥、半夏、蘇葉、甘草、蒼朮、丹皮各一錢。水煎服。此方平和之中有妙理。蓋木氣之郁。最宜平散。今所用俱是直入肝經之聖藥。自然肝木疏通。枝葉條達也。

柯琴曰:六經皆有表症。惟太陽主表。故表症表脈。獨得其全。如浮脈為在表。太陽首三陽。 其脈氣浮而有力。與陽明之兼長大。少陽之兼弦細。三陰之微浮者,不侔矣。頭項主一身之表。太陽經絡營於頭。會於項。故頭連項而強。與陽明頭額痛。少陽頭角痛者,少間矣。惡寒為病在表。六經雖各惡寒,而太陽應寒水之化。故惡寒特甚。與陽明二日自止。少陽往來寒熱。三陰之內惡寒者,懸殊矣。太陽只重在表症表脈。不重在經絡主病。

【綱】仲景曰: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汗,宜桂枝湯。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與麻黃湯。

【目】朱肱曰:脈浮。表陽也。素問云。寸口脈浮而盛。病在外,則知脈浮者,表症也。

張元素曰:傷寒之法。先言表裡。及有緩急。三陽表宜急。裡宜緩。三陰表宜緩。裡宜急。又曰。脈浮當汗。脈沉當下。脈浮汗急而下緩。謂三陽表也。脈沉下急而汗緩。謂三陰裡也。麻黃湯謂之急。麻黃附子細辛湯謂之緩。內經云。有漬形以為汗。謂汗之緩。裡之表。又云。在皮者汗而發之。謂汗之急。表之表也。急汗者太陽。緩汗者少陰。是臟腑之輸應也。假令麻黃附子細辛湯。 是少陰始得。發熱脈沉。裡和無汗。故漬形無汗。今麻黃湯。是太陽症。頭項痛。腰脊強。脈浮無汗。裡和是也。在皮者汗而發之可也。經曰:治主以緩。治客以急。此之謂也。

李杲曰:表病屬太陽。凡見頭疼發熱惡寒。清便自調。腰項脊強。脈浮緊者,即是表症。不拘日數多少。便宜解表。不宜下滲。有汗為表虛,宜解肌。(解肌是輕劑)無汗為表實,宜發汗。(發汗是重劑)但發汗亦有輕重。古謂春夏宜汗者,借天時而喻陽邪在外也。其實春月陽氣尚微。秋月陽氣欲斂。俱不可大汗。夏月天氣熱。元府開。不必大汗。冬月陽氣伏藏。感冒輕者,尤不宜汗。惟傷寒重者,時令嚴密。皮毛堅致。非大汗無由得散。不得已而從權也。至於陰症。但厥無汗者,妄汗動經則死。或有表邪。辛熱微汗以散之可也。

鰲按:首條但言脈浮而不言遲弱。可見其浮而有力矣。然必審其熱果在表。乃可用麻黃湯。此篇所舉仲景論。 亦非六經無歸者,特以傷寒病,宜首辨表裡。故不得不列此款以冠于首耳。

【綱】仲景曰:太陽病。項背強KT KT 。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太陽病。項背強KT KT 。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目】王好古曰。治傷寒須分表裡。若表裡不分。汗下差誤。豈為上工,且如均是發熱。 身熱不渴。為表有熱。小柴胡加桂枝。厥而脈滑。為裡有熱。白虎加人參湯。均是水氣。乾嘔微利。 發熱而咳。為表有水。小青龍加芫花。體涼。表症罷。咳而脅下痛。為裡有水。十棗湯。均是惡寒。 有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麻黃、桂枝、小柴胡。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附子四逆。均是身體痛。脈浮發熱頭痛身體痛者,為表未解。麻黃湯。脈沉自利身體痛者,為裡不和。四逆湯。以此觀之。仲景表裡之法甚詳。學人宜究心焉。

【綱】仲景曰:結胸症。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目】朱震亨曰。 矩新書。謂有雜合邪者,當以雜合法治之。譬如惡寒發熱。得之感冒。明是外合之邪。已得浮數之脈,而氣口又緊盛。明為食所傷。病者又倦怠。脈重按俱有空豁意,而胸膈痞滿。間引兩脅。其脈輕取又似乎弦。此平昔多怒肝邪之所為也。細取左尺。大而沉弱。此又平時房勞之過也。治法,宜以感冒一節且放後。先視其形色強弱濃薄,且以補中化食行滯。清涼胃火。 而以薑辣行之,則中氣稍回。傷滯稍行。津液得和。通體得汗。外感之邪自解。醫者不知詳審求之。 只顧表散外邪。又不推究兼見之邪脈。亦不窮問所得之病因。如性情之著執。巧施雜合治法。將見正日虛。邪日固,皆拙工之過也。

鰲按:雜合病以亦有表症。故附此。

樓全善曰:凡外傷風寒者,皆先因動作煩勞不已。致內傷體虛。然後外邪得入。故一家之中。有病者,有不病者,由體虛則邪入,而體不虛則邪無隙可入而不病也。故傷寒為病。屬內傷者十居八九。後人泥於傷寒無補法一語。但見寒熱。不分虛實。一例汗下,必致夭傷者多矣。

裡症

【綱】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

【目】朱肱曰:不惡寒。反惡熱。手掌心並脅下 汗出。胃中乾燥結聚。潮熱。大便閉。 小便如常。腹滿而喘。或譫語。脈浮而滑者,裡症也。裡症者,內熱也。內熱屬陽明。下之。

李杲曰:裡症。始焉脈浮而大。今則沉而數。始焉惺而靜。今則躁而動。始焉頭疼發熱惡寒。 今則不惡寒反惡熱。煩躁倍加。胸連臍腹滿痛。脅下掌心自汗 。以致胃干。屎燥秘結。小便赤澀。口乾。發狂譫語。掀衣揭被。揚手擲足。六脈有力。即是傳經熱症。又謂陽盛誤汗即死。或有初病即見此症者,不拘日數多少。便宜通利。失下,則血氣不通而發厥矣。抑又有說。純乎表而裡無一毫病者,當解表時勿攻裡。純乎裡而表無一毫病者,當攻裡時勿解表。如表裡俱見。或表多裡少。表急裡緩,則先治表。後攻裡。或裡多表少。裡急表緩,則先攻裡。後救表。又表虛裡實。藥宜辛涼。裡虛表實。藥宜辛熱,皆以裡為主。內氣正而後可以治表。雖莫急於內。表亦不可緩也。 表裡虛實,而醫之大分明矣。

鰲按:陽明雖亦有表病。其根總在胃家實。提綱是揭其根。非意不在表也。

【綱】仲景曰: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裡實。久則譫語。 渴欲飲水。無表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不可下。於寒濕中求之。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失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失氣者,勿更與之。 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 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表虛裡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目】朱肱曰:傷寒始發熱惡寒。今汗後不惡寒。但倍發熱而躁。始脈浮大。今洪實。或沉細數。始惺靜。今狂語。此為胃實陽盛。再汗即死。須下之愈。 發汗後不敢再表者,為脈沉實耳。脈若浮者,須再汗也。發汗後不惡寒。只發熱。脈沉實。或狂語。此為胃實陽盛。即不可再汗。須下之。設令下後又不解。表裡邪亦衰矣。陽明病。頭疼。不惡寒。反惡熱。胃實故也。陽明氣實。故攻頭也。調胃承氣湯。病患無表裡症。發熱。八九日。脈雖浮數,宜大柴胡湯下之。大便秘。加大黃。 亦有始得病。便變陽盛之症。便須下。勿拘日數。 更有心胸連臍腹大段疰悶。腹中疼。坐臥不安。冒悶喘急極者,亦不候他症。便下之。凡大便秘。妨悶。尚有表症者,亦須少少飲小承氣湯解之。不可過多。令大泄也。失下,則氣血不通。 四肢便厥。醫人不知。反認是陰厥。複進熱藥。禍如反掌。不可不察也。

劉完素曰:凡裡症。脈實而不浮。不惡風寒。身不疼。自汗譫語。不大便。或咽乾腹滿者,可下不可汗也,宜三承氣湯選用。又不問風寒暑濕。或表裡症俱不見。但無表症而有可下者,三一承氣湯。此藥雖峻攻。使無表熱入裡,而無結胸或痞之象也。或熱結極深,而諸藥數下。畢竟不能通利以致將死者,宜大承氣加甘遂一錢下之。病在裡。脈沉細者,不問風寒暑濕。或表裡症俱不見。 或內外諸邪所傷。有汗無汗。心腹痛滿。譫妄煩躁。蓄熱內盛。但是脈沉者,皆宜三一承氣湯合解毒湯下之。解毒調胃湯及承氣湯,皆能瀉大熱。

魏荔彤曰:脈滑而疾。滑雖熱盛於裡之兆,而疾則熱未成實之征。蓋熱初傳入腑。或由浮而變沉大。兼遲滯。方可攻下。今脈滑疾。是猶帶數。熱變而傳入。尚未堅凝結聚。小承氣湯消熱調津。 足以已病矣。以下尤斟酌盡善之處。

鰲按:裡症。有虛、有實、有寒、有濕、有熱。其邪之入裡者,皆為裡症。不專指邪實陽盛一邊說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浮滑者,此表有熱。裡有邪。白虎湯主之。

【目】張介賓曰。陽邪在表則表熱。陰邪在表則表寒。陽邪在裡則裡熱。陰邪在裡則裡寒。邪在半表半裡間而無定處,則寒熱往來。邪在表,則心腹不滿。邪在裡,則心腹脹痛。邪在表,則呻吟不安。邪在裡,則躁煩悶亂。邪在表,則能食。邪在裡,則不食。邪在半表裡,則不欲食。未至於不能食也。邪在表,則不煩不嘔。邪在裡,則煩滿而嘔。凡初見心煩喜嘔。及胸膈漸生痞悶者, 邪自表方傳裡也。不可攻下。凡病本在表。外症悉具。脈反沉微者,以元陽不足不能外達也。但當救裡。以助陽散陰為上策。

柯琴曰:此論脈而不及症。因有白虎湯症而推及其脈。只據脈而不審其症。雖表裡並言,而重在裡熱。所謂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者也。

鰲按:發熱無汗。口燥渴。心煩。舌上乾燥。欲飲水數升。大便秘,皆白虎湯症也,皆應得此脈。

【綱】仲景曰: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目】鰲按:脈滑而厥者,陽厥也。所謂陽極似陰也。然必煩渴引飲。能食而大便難。乃為裡有熱。

半表半裡症

【綱】仲景曰:傷寒五六日。頭痛。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沉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結。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症。悉入在裡矣。此為半在表半在裡也。脈雖沉細。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目】成無己曰。邪之客於表者為寒。邪與陽相爭則為寒矣。邪之入於裡者為熱。邪與陰相爭則為熱矣。邪在半表裡。外與陽爭而為寒。內與陰爭而為熱。是以往來寒熱。邪居表多則多寒。邪居裡多則多熱。邪半在表半在裡,則寒熱亦半矣。邪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在裡者,必蕩滌以取利。其餘不外不內。半表半裡。又非發汗所宜。又非吐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小柴胡是也。

戴原禮曰:論中有曰太陽經病者,太陰經病者,有曰傷寒者,中風者,有但曰厥者,下利者, 有但曰病者,有但曰某經者,蓋以邪中其經。故以經名之。非特謂傷寒之候。謂兼有雜病也。凡云傷寒而不云經者,故非雜病也。謂六經俱有之症。難以一經拘之。中風亦然。凡云下利及厥。與夫稱病患等名症者,謂六經、傷寒、中風、雜病等候。俱有是症也。善治病者,須要詳辨。太陽傳經之邪。各經直中之邪。曾無汗吐下之症。火逆、水噴之症。結胸、發黃、血滯、痞利、厥逆之症。如中風、傷寒、雜病之候。一切之疾。不拘六經。但分表裡。蓋六經俱有表裡二症。但有表症。即發汗。但有裡症。即攻下。或表裡症俱見,則宜以攻裡發汗之藥。分表裡病症多少用之。病在半表裡。 和解之。此傳經之治也。雜病寒症在表者,辛溫汗之。寒中裡者,大熱救之。亦在明其表裡而已。

李杲曰:凡病或渴或不渴。或胸中煩不煩。或嘔不嘔。或腹脅痛不痛。或咳。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少陽所主也。或煩或嘔者,邪在表。方傳裡也。若見耳聾脅痛寒熱。嘔而口苦。胸脅緊滿。 脈弦數。即是半表半裡。脈大胸滿。多痰。或挾宿食。可吐。百問云。氣浮上部。填塞心胸。頭痛多涎。此吐症也。經云。其高者因而越之。脈雖大。無甚痰者,不可吐。只宜和解。

表裡俱見症

【綱】仲景曰: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

【目】朱肱曰:傷寒表症當汗。裡症當下。不易之法也。發表攻裡。本自不同。桂枝承氣。安可並進。然使病患脈浮而大。是表症當汗。其人發熱煩渴。小便赤。即當下。此是表裡俱見。五苓散主之。若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是裡症。當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發汗。此是兩症俱見。即未可下,宜與桂枝湯。若心下滿。不欲食。大便硬。脈沉細。是裡症當下。 其人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即當汗。此兩症俱見。仲景所謂半在表半在裡也。小柴胡主之。 若太陽病。表症未除。醫數下之。遂挾熱而利不止。心下痞硬。仲景謂之表裡不解。桂枝人參湯。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痛。是有表複有裡。仲景用桂枝芍藥湯。痛甚者,桂枝加大黃。太陽病桂枝症。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湯。煩躁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此陽明症也,則脈反浮而緊。是表裡俱見。不可汗下,宜梔子豉湯吐之。此仲景治傷寒有表複有裡之法也。

王好古曰:大柴胡湯。治表裡內外俱熱之症。治有表者,或脈浮。或頭痛。或惡風。或惡寒。 四症中有一二尚在者,乃十三日過經不解是也。治有裡者,或譫語。或妄見。或擲手揚視。此皆裡之急者也。若欲汗,則裡症已急。欲下,則表症尚在。通用大柴胡湯。

無表裡症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症。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目】朱肱曰:傷寒四五日後。以至過經。無表症。又無裡症。未可下者,皆可用小柴胡隨症加減治之。以至十餘日亦可用。十餘日外。用小柴胡不愈者,若大便硬。看症可下,則用大柴胡下之。 以過經。其人稍虛。當下者,用大柴胡則穩。恐承氣太緊。病患不禁也。如病患無表裡症。發熱。 七八日。脈雖浮數。可用大柴胡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屬抵當湯。

柯琴曰:傷寒七日不愈。陽邪入陰矣。目不了了。晴不和。何以故。身微熱。是表症已罷。不煩躁。是裡症未見。無表裡症也。惟不大便而內實。斯必濁邪上升。陽氣閉塞。下之而濁陰出下竅。 清陽走上竅矣。

傳變

【綱】仲景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症不見者,為不傳也。

【目】鰲按:一日。約辭。非定指一日也。脈靜者,太陽傷寒脈浮緊。仍是浮緊之脈。未嘗他變也。故病仍在太陽,而亦未他傳。此據脈知之,而太陽諸症自在可見。若更驗之於症。胸中之陽為在表之寒所郁。因而欲吐躁煩。脈又不靜,而浮緊變為數急。太陽之邪。勢必入裡而傳陽明。蓋欲吐躁煩,皆陽明胃症也。此又兼審脈症而知之。陽明少陽二經之症。至二三日不見。可知其脈仍浮緊而亦不變。此又但據症而知之也。可見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以次相傳之日數。未可泥矣。

【綱】仲景曰: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再作經者,針足陽明。 使經不傳,則愈。

【目】鰲按:上條是就太陽傷寒之傳經不傳經辨之。此條是就太陽傷風之傳經不傳經言之。其舉頭痛。包太陽諸症在內。太陽經盡。不再傳陽明。故愈。又言再作經云云者,必有實欲再傳之勢。 方可用針。不然。勿妄施也。

【綱】仲景曰: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目】鰲按:此二條。申明少陽病傳不傳。並愈不愈之故。蓋傷寒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迨三日後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三陰必先太陰脾。脾與胃表裡。今能食不嘔,皆胃之握固有力。能以衛脾。故雖脾當受邪而邪不能犯。並邪之在少陽者,亦得藉中州之力。以為驅逐三陽之邪。 且由少陽而已矣。故審其脈。少陽本弦。又邪在而更助其弦長。今變為小。故知其不傳陰,而即從少陽解也。不得以脈之小。誤認為正虛脈微。

【綱】仲景曰: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目】鰲按:六七日者,由少陽誤治。延至日久也。外無大熱。似宜安靜。忽內生煩躁。其三陰之受邪必矣。蓋三陽之熱作於表。三陰之熱甚於裡。躁煩者,裡熱盛也。陽去入陰。以少陽處於半表裡。由陽入陰。其機至速。醫者不可不急圖于早也。

戴原禮曰:凡人傷寒。先犯太陽。以次而傳。此特言其概耳。然其中變症不一。有發於陽即少陰受之者,有夾食傷寒。食動脾。脾太陰之經。一得病即腹滿痛者,亦有不循經而入。如初得病。 徑犯陽明之類。不皆始於太陽也。亦有首尾止在一經。不傳他經。亦有止傳一二經而止者,不必盡傳諸經也。至如病之逾越。不可泥於次第。當隨症施治。所以傷寒得外症為多。仲景云。日數雖多。 有表症者,尤宜汗。日數雖少。有裡症者,即宜下。

吳綬曰:陽邪以日數次第而傳者,由一日至七日。六經傳盡。當汗出而解。七日不解。為之再經。二七日不解。為之過經。過經不解,則為壞病。寒之傷人。初無定體。或中於陰。或中於陽。 經言。一二日發熱脈沉者,少陰病也。又。一二日口中和。背惡寒者,少陰病也。此皆直中陰經之寒。 非常而為變也。活人書。凡寒邪自背而入者,或中太陽。或中少陰。自面而入者,則中陽明之類。 亦不專主於太陽也。又曰:寒邪首尾只在一經而不傳者有之。有間傳一二經者,有傳過一經而不再傳者,亦有足經冤熱而傳入手經者,有誤服藥而致傳變者多矣。故論曰。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若脈數躁急煩欲吐者,傳也。蓋太陽為諸經之首。傳變居多,且熱邪乘虛之經則傳也。 若經實則不受邪而不傳也,且太陽傳陽明。陽明傳少陽,皆妻傳夫。為微邪。少陽傳太陰。太陰傳少陰,皆夫傳妻。為賊邪。少陰傳厥陰。太陽傳少陽,皆母傳子。為虛邪。太陽越經傳太陰。乃誤下傳。亦虛邪。太陽傳少陰。乃陰陽雙傳。即屬兩感。太陽傳厥陰。亦母傳子。亦為虛邪。又為首尾傳。夫傷寒傳至厥陰。為尾。厥者盡也。正將複而邪將解。水升火降。寒熱作而大汗解也。若正不複。邪無從解。陰氣勝極,則四肢厥冷。舌卷耳聾囊縮。不知人而死矣。

陶氏云:傷寒傳足不傳手者,俗醫之謬論也。夫人之氣。自平旦會於膻中。朝行手太陰肺。以次分布諸經。所以一脈愆和,則百脈皆病。彼云傳足不傳手。何據乎。蓋傷寒者,冬時感寒即病之名也。冬時則足太陽少陰正司其令。觸冒之則二經受病。次則少陽厥陰。繼冬而司春令,而亦受傷。何也?蓋風木之令。起於大寒。正當十二月至春分後。方行溫令。故風寒亦能傷之。足陽明太陰。中土也。土寄旺四季,則四時寒熱溫涼之氣,皆能傷之。況表邪傳裡,必歸脾胃而成燥屎。用承氣以除去之。胃氣和矣。手之六經。主於夏秋。故不傷之。足之六經。乃受傷之方分境界也。若言傷足不傷手,則可。謂傳足不傳手。不可也。況風寒中人。先入榮衛。晝夜循環。無所不到。豈間斷於手經哉。仲景云。無奇經,則無傷寒。緣奇經皆附足六經。不附手經。是以寒邪只傷足經也。傷寒傳至五六日。漸變神昏不語。或睡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與稀粥則咽。不與則不思。六脈細數而不洪大。心下不痞。腹中不滿。大小便如常。或傳十日以來。形如醉人。醫見神昏不已。多用承氣。誤矣。不知此熱傳手少陰心經也。然又未知自何經來。答曰:本太陽傷風。風為陽邪。陽邪傷衛。陰血自燥。熱結膀胱。壬病逆傳於丙。丙丁兄妹。由是傳心。心火上迫而熏肺。所以神昏也。謂肺為清虛之臟。內有火邪。致令神昏,宜梔子黃芩黃連湯。若脈在內者,導赤散。脈在心者,瀉心湯。若誤用涼膈散。乃氣中之血藥也。如左寸沉潛有力者,則可用之。或犀角地黃湯亦可。若脈浮沉俱有力者,是丙丁俱有熱也。以導赤瀉心各半服。此症膀胱傳丙。足傳手經也。下傳上也。丙傳丁也。表傳裡也。壬傳丁者,坎傳離也。越經傳也。又謂腑傳臟也。

活人書:傷寒傳足不傳手。此言不盡意也。有從足經而傳手經者,經云。傷寒或止傳一經。或間傳一二經。不可拘以始太陽終厥陰也。但憑外症治之。此活法也。與食則咽者,邪不在胃也。不與不思者,神昏故也。熱邪既不在胃。誤用承氣,必死。 只是邪蘊日久。因足經實。手經虛。故冤熱耳。有因汗下差誤而傳。有因七情或勞倦等而傳。大抵傳於手經,必有所因。所以古人有救逆複脈等法。豈但切中病情。實啟後人義例。

李杲曰:表多裡少為在經,宜清肌解表。裡多表少為在腑,宜和肌通裡。蓋陽明標雖主肌,而其本則胃也。(各經絡為標各臟腑為本)然豈獨陽明為十二經之長,而有經腑之異乎。仲景曰:三陽受病。未入於腑。可汗而已。三陰受病。已入於腑。可下而已,則三陰有在經者,仍宜微汗之。蓋榮衛太陽主皮毛。胃腑主皮膚之下。肌肉之上。及腸胃也。胸脅屬少陽。主血。榮百節。流行三部。臟屬三陰。主筋骨。並兩足。故太陽為陽之表。陽明為陽之裡。若但以臟腑分表裡,則腑為表。臟為裡。若合榮衛臟腑分表裡,則表者榮衛之所行。裡者胃腑之所主,而臟則又深於裡。但病入胃,則亦不更傳。

王氏肯堂曰:風寒客於人。使人皮膚閉而為熱。故傷寒為病熱也。針經曰: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故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表裡俱病者,必死。經云。三陽受病。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三陰受病。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若兩感於寒者死。若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臟腑不通,必死。但按三陽受邪。為病在表,法當汗解。然三陽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即宜下。故云:未入腑可汗。素問腑字作臟字。理勝。蓋腑陽而臟陰,且傳陽明。即入腑也。三陰受邪。為病為裡,法當下。然三陰亦有在經者,在經則宜汗。故云:已入腑。可下。

經又云: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稍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壞症治之。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為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遇溫熱。變為溫毒。為病最重也。溫毒必發斑。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以冬傷於寒。發為溫病。

閔芝慶曰:傷寒傳經。邪熱漸入,而六經以次受之。六經傳盡。無出而再傳之理。欲知其傳始末。先別人身六經。足太陽為三陽。最在外。陽明為二陽。在太陽內。少陽為一陽。在陽明內。此三陽為表也。太陰為三陰。在少陽內。少陰為二陰。在太陰內。厥陰為一陰。在少陰內。此三陰為裡也。 皆由內以數至外。故一二三之次第如此。傷寒由表入裡。邪氣以漸深傳。故一二日始於太陽。二三日傳於陽明。三四日少陽。四五日太陰。五六日少陰。六七日厥陰也。此論其常耳。變則不可拘以日數。其傳至厥陰。為傳經盡。不複再傳。

成氏曰:六日厥陰。六日為傳經盡。七日不愈者,謂之再傳。再自太陽傳。至十二日再至厥陰。為傳經盡。十三日當愈。十三日不愈者,謂之過經。言再過太陽經。亦以次為傳也。謬矣。馬仲化云。自太陽以至厥陰。猶人由戶升堂入室。厥陰複出傳於太陽。奈有少陰太陰少陽陽明以隔之。豈有遽出而傳太陽之理。此斥再傳之非。誠千載斷案。惜乎釋七日病衰。猶有未明。使後人于傳經,不能絕無障蔽耳。辨見六經七日病愈篇。(在愈解門)然則邪氣之入。果無自裡而出於表者乎。無欲傳之出。有欲愈之出也。

太陽篇曰。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此以脈浮為邪氣還表。知是向安之兆。不待更用湯藥。邪自外散者,散則複何傳焉。須知裡邪不出則已。出則欲愈。非複欲傳也。

或曰:太陽篇云:太陽病頭痛。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再作經者,針足陽明經。使經不傳則愈。 此非一日至六日。傳三陽三陰經。至七日當愈。不愈,則太陽之邪再傳陽明者歟。曰:傷寒始于太陽受病。以次而終於厥陰。為傳經盡。諸經受病。凡七日自愈者,為行其經盡。太陽病至七日頭痛自愈者,以行太陽經盡故也。邪氣行來。始終只在太陽一經,而盡其七日當愈之數也。論云。 發於陽者七日愈。以陽數七也。若七日以上不自愈。欲過太陽一經。再傳一經。 當針足陽明迎而奪之。使不傳陽明經則愈。細玩行其經盡之句。不曰傳經盡,則仲景之意昭然矣。成氏謬以行其經盡為遞傳六經。乃有自太陽再傳之說耳。若果傳遍六經。厥陰之邪。再傳太陽。太陽再傳陽明,則宜厥陰未傳太陽之前。預針太陽矣。何必待欲傳陽明而後針陽明哉。

或曰:霍亂篇有曰。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此非傷寒六日。傳遍三陽三陰。後六日再傳經盡。十三日當愈者歟。太陽篇有曰: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此非十二日再傳經盡。 十三日不愈。謂之過經者歟。曰:經盡者,如太陽行其經盡之謂也。由太陽受病於一日。至七日為行太陽經盡之例推之,則諸經皆可屈指而期矣。陽明受病於二日。至八日自愈者,為行陽明經盡。 推之少陽及三陰經。次第至十二日自愈者,為行厥陰盡。十三日當大氣皆去。精神爽慧之期也,故曰。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尺寸陷者,大危。其曰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止以當解之期不解。乃過於經而入於裡。譫語者,此為內實而結於裡也。當以湯下之。此泛言過經。不專指何經者也。何嘗有再傳經盡。謂之過經之旨哉。詳考所謂過經者,或有言過太陽經成裡症。或有專言過太陽經者, 或有泛言過經者,敢引而証之。陽明篇云。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過經乃可下之。蓋謂燥屎在胃中而譫語。其風邪在表而汗出。其燥屎在胃則當下。過太陽。無表症,而結於裡。乃可下之。此言過太陽經而結於胃。成裡症者也。果如成氏十三日再傳經盡謂之過經,則燥屎在胃,必待十三日乃可下乎。於此則注曰:須過太陽經無表症。乃可下之,則與再傳經盡謂之過經。自相矛盾矣。

太陽篇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蓋謂過太陽經。無太陽表症。然裡症未具。本未可下。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尚有少陽之柴胡症者,亦須與小柴胡湯。此專言過太陽經者也。

霍亂篇曰。下利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複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此承上文而言。霍亂下利後。亡津液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屬陽明胃氣和也。今反不能食。傳入後一經中。頗能食。是複過一經能食矣。如屬陽明氣和,則其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暴熱使之能食。非陽明氣和也。 此泛言過經者也。何嘗有再傳經謂之過經之旨哉。況邪傳六經。豈有三度之理哉。成氏釋仲景書。 闡明奧旨。惠及後世多矣。獨于傳經少達。乃致穿鑿之甚。蘊要祖成氏之注。其過經不解例曰。 經言傷寒十三日不解。謂之過經。仲景焉有此語。是以成注為經矣。

其六經傳變論又曰:過經不解,則為壞病矣。夫仲景所謂壞病者,言為犯逆所壞也。蘊要之說。訛上之訛矣。陶尚文曰。傷寒汗不愈而過經。其症尚在而不除者,亦溫病也。此說更不可曉。

魏荔彤曰:閔氏傳經之說。亦能獨發微旨。其六經盡傳不再傳之說。實本於內經。病邪遞傳一臟不兩傷。兩傷則死之理。其切要之語。謂傷寒病傳經。凡言日者,概不可以日數拘也。尤為破的。但亦有應申明者,經云。一日太陽受之。不過云太陽病始於此一日耳。在太陽數十日不罷,皆可謂之在太陽一日分內也。故有始終生死於太陽者矣。此傷寒論仲師設有過經不解專篇。乃為傷寒論不傳經言也。二日陽明受之者,亦以太陽傳陽明之始為二日。在太陽者暫。即曰傳陽明。固陽明之二日也。在太陽者久。七八日始傳陽明。亦為陽明之二日也。其餘各經遞言三四五六日。概如是矣,必言七日者,自太陽始受病。計至七日太陽愈。藉日以明其遞傳之次耳。如人自此起行至某處。 七日之程。其行之遲速。至之先後,則不可計也。此七日太陽病當愈之義也。閔氏以為七少陽之數。仍似執論。余謂太陽病愈之日。即為七日。更覺明爽耳。是凡陽明受邪之日,皆為二日也。不過太陽始傳於陽明之次耳。然則在陽明為久為暫。得愈之日,皆八日也。亦不必謂七日合少陽之數也。諸經得愈之日。亦皆如此。似不合經文,而深合於經旨也。何也?經文示天下萬世以成憲。或不得不藉日以明其次第。使人知六經受病及愈日之紀也。其實病邪變遷。倏忽無常。加甚得愈,且無定時。 諸病皆然。傷寒尤甚。何可以日計乎。所以仲師又設合病專篇。是兩三經同感,則一日已滿三陽之分。又烏從計日乎。即直中陰經之寒邪。亦嘗初起即遍三陰。何必一日中太陰。二日方及少陰。三日方及厥陰耶。寒邪常易中少陰。以陰起於下。腎經在下體也。直中少陰。常並及三陰。少陰厥陰並中者更多。豈以日可計乎。(鰲按:不但直中少陰厥陰者為更多。即傳經至少陰者,亦往往即傳厥陰。 而此二經之症。一半日間即已俱見。以肝腎同部。故易相連而及也。)

知計日以言經。卻不計日以察病。斯可與言遵經治病矣。及病邪已入厥陰。重言複傳太陽,則合內經靈素搜求。再考仲師之論。並無此說。稍知醫理者,可明其妄。蓋人身內而腑臟。外而經絡。邪無自厥陰得入太陽之道路也。如邪已透表,則升散矣。焉有自裡透表複從表入裡者哉。試問古今來自厥陰複入太陽者,何人曾治此傷寒病乎。以余觀之。今人患傷寒病。在三陽經。或生或死即決矣。直中陰經者反有之。傳經至陰經者已少。況六經遍傳乎。以今人氣稟虛弱者多。世醫操術不明者更多。不俟傳遍已死矣。 所以見治六經傳遍之傷寒病者,竟無有也。(鰲按:此論更精更快。可以提醒世醫。)況傷寒病雖如是分別六經,而病此者,未必盡分疆畫界。如此井井。初得之時。兩經皆病者,三經皆病者甚多。 此未病,而彼已傳者,亦複不少。陽經未盡。亦有入於陰經者,至陰經矣。又嘗見太少兩經俱病也。又嘗見三陰經俱病也。所以仲景未嘗不設合病篇以論病。並病篇以論治也。合病並病。雖獨有三陽。乃舉一隅也。寧不可推之三隅乎。若不能推,則雖有書充棟。亦無用矣。如能神明,必于斯言有會耳。

鰲按:自仲景論著傳經之說。後來聚訟紛紛。終不合經旨。以總皆拘於日數。故說來往往支礙也。 自有閔氏辨其理於前。複有魏氏暢其說於後。合二篇觀之,而傳經一款。千古遂有定案。誠傷寒科之秘笈也。

愈解

【綱】仲景曰: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目】柯琴曰:巳午為陽中之陽。故太陽主之。至未上者,陽過其度也。申酉為陽明之時。即日晡也。凡稱欲解者,俱指表而言。如太陽頭痛自止。惡寒自罷。陽明則身不熱。不惡寒也。寅卯主木。少陽始生。即少陽主時也。主氣旺則邪自解矣。辰上者,卯之盡。辰之初也。經曰:合夜至雞鳴。 天之陰。陰中之陰也。脾為陰中之至陰。故主亥子丑時。天以一生而開于子。故少陰主於子。木克丑旺于寅時。故厥陰主丑寅卯三時。

【綱】仲景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目】柯琴曰: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是論日期合陰陽之數而愈。此論愈時於陰陽反盛時解。何也?陰盛極而陽生。陽盛極而陰生。陰陽之相生。正陰陽之相得。即陰陽之自和也。然此指病在一二日愈者言耳。如六七日愈者,則六經各以主時解。是又陽主晝而陰主夜矣。

【綱】仲景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為陰陽和平。雖劇。當愈。

【目】王肯堂曰:針經云。寸口人迎。兩者相應若引繩。大小齊等者,名曰平人。言手之寸口脈。 與喉旁之人迎脈等齊。為平人。他條云。六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者是也。

鰲按:脈三處同等。只是純陰純陽偏勝之脈。是仍為病脈。是寒熱不解。病猶未愈之脈。故陰陽和平四字。並非陰陽調和之義。曰和者,言或純陰。或純陽。無乖戾之象。曰平者,言純於陰。純於陽。無駁雜之形也。然曰純陰。究竟偏於陰矣。曰純陽。究竟偏於陽矣。故非調和之義也。雖劇當愈者,偏陰則陰劇。治其陰之劇,則陰之病當愈。偏陽則陽劇。治其陽之劇,則陽之病當愈。正欲醫者知此為陰陽偏之脈,而急早治之也。

【綱】仲景曰: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此與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一條。教人于愈期愈時之際。當明辨其是傳經盡。不複再傳否也。于何辨其傳不傳。解則不傳。于何辨其解不解。汗則解。于何辨其汗不汗。先煩則汗。于何辨其欲汗之先煩。脈浮則先煩。為欲汗之煩,而非入裡之煩。傷寒原無汗。猶可以知其汗而解。傷寒原有汗。何以知其汗為必解之汗乎。故當於脈浮二字求之,而忽浮之脈,必非入裡。 傷風原脈浮有汗之症。忽添一煩。又不見入裡之脈,則為欲解。然則入裡之脈。數急是也。此煩與煩躁之煩不同。脈靜者為不傳也。脈數急者為傳也。

【綱】仲景曰: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目】魏荔彤曰:此明太陽中風病愈後。風邪留滯之症。當聽其自愈。不必妄治也。十二日愈者,六七日推之也。七日愈者,太陽中風也。連病愈之日計之。更得六日。其實五日。除此病愈之後。陰氣複於六,而神清氣爽矣。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脅下硬滿。較胸脅滿少甚,且不大便而嘔而舌苔。是陽明病胃已成實,而邪複轉傳少陽也。諸症中。惟不大便為正陽陽明。餘皆少陽陽明病。是病在正陽陽明。較前已甚。即病入少陽陽明。較前更深。但俱屬未全成少陽也。仍與小柴胡和解。使正陽之邪。由少陽出。胃不成實。陽明得罷。總無異也。上焦得通四語。又言邪之結於有形者,隨津液下而由腸以泄。邪之溷于無形者,隨汗而由表以透。此所以正陽陽明之邪。由少陽陽明半表半裡以和解為其出路。一同於盡傳少陽治之之法也。又何必俟傳少陽而後施治哉。

鰲按:喻嘉言謂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八字。關系病機最切。誠哉言也。其意以風寒聚膈中,必挾津液而成喘逆嘔痞諸症。故上焦風寒不解,則津液必不得下。惟和之於中,而上焦通矣。上焦通而津液亦和而下矣。喻又推言雜病。如痰火哮喘咳嗽瘰癧等症,皆火勢熏蒸日久。頑痰膠結經隧。所以火不內熄。 則津液必不能下灌靈根,而清華盡化為腐濁。此旨更精。蓋人之生。全賴得水穀之氣以化。津液流貫肢體。若結則病。竭則死矣。凡治病者,可不以救人之津液為急急哉。

【綱】仲景曰:凡柴胡湯病症而下之。若柴胡症不罷者,複與柴胡,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目】魏荔彤曰:首條。言少陽誤下而症不罷。是下之誤未及於病也。複與柴胡何疑焉。特以誤下傷正。故見蒸蒸而振之虛象。然陽升表透。陰降裡和。少陽之病亦解矣。二條。少陽為病,必自太陽陽明遞傳而來。積日必久。治不合宜。順逆之故已明之。然有治雖逆而病不為逆,則必秉質濃。血氣充。故藥邪不能使病邪浸加。正氣且能驅病邪漸去。故雖誤于汗吐下亡津液。其人陰陽之脈和平,必當自愈。 而毋庸好事妄治也。曰凡病者,雖言少陽。實統三陽。並六經,且及百病言之。故不專曰少陽。 曰傷寒也。三條。脈不弦大而小。邪微欲解之先兆也。

【綱】仲景曰: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目】魏荔彤曰:四肢煩疼。陽微發熱。陰澀汗出。純乎太陽中風矣。然腹滿時痛。下利。吐不能食。如故。是非太陽中風宜表散者,乃太陰病而類于太陽之中風。有陰症欲還複於陽症之機也。 若脈並見長,則邪自太陰欲還少陽必矣。經邪內陷。因有腹滿等症。若經邪欲出,則症見四末。 而不久於內陷可知矣。於是陽微陰澀。邪已有漸透營衛之勢。兼以弦長脈見少陽之門戶辟而生發之氣已動矣。更得四末之間。蠢然煩疼。汗出發熱。邪純回太陽矣。曰:為欲愈。亦見太陰之邪,必由少陽越太陽而出也。至脈見長。在陽明篇屢言之。曰:脈弦者生。長即弦也。在陽明以少陽為出路者,見弦長為生機。豈太陰亦以少陽為出路者,見弦長有異哉。此余言長脈之據也。

【綱】仲景曰:少陰中風。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目】魏荔彤曰:少陰病。不外直中傳經寒熱二邪。然於其入也。分寒熱必清。於其外也,則不必分寒熱。竟言出而得愈而已。然其症脈。亦必明辨之。本少陰病也。何忽類太陽之中風。少陰有直中之寒。無直中之風。如有直中之風,則自為風中腎臟之症。與傷寒中之傳經熱邪。固不相涉。 即與直中寒邪。亦不相干。今曰少陰中風。乃少陰症忽變為似乎太陽之中風也。何以見之。以其熱自發而汗自出也。少陰病。反發熱。反汗出。乃內真寒。外假熱。直中寒邪內所有之症。此條未言發熱汗出,而余言之。非杜撰也。乃原文中所有也。何言之。以脈見陽微陰浮,而知必發熱汗出也。在少陰直中寒邪之脈見沉緊。是陽緊而陰沉也。在少陰傳經熱邪之脈見沉數。是陽沉而陰數也。 今陽見微。是不緊也。原為直中之寒邪將散。故變緊為微,且不沉也。原為傳經之熱邪將散。故變沉為微也,且陰見浮。是不沉也。原為直中之寒邪將散。故變沉為浮,且不數也。原為傳經之熱邪將散。故變緊為浮也。此足見少陰病不論寒邪熱邪。見此陽微陰浮。俱為欲愈之機矣。又何以知其發熱汗出也。太陽論曰。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少陰見陽微。即太陽之浮脈也。再陰脈浮而不沉。非弱之義乎。發熱則陰寒已微。況脈不見沉緊,則非內陰逼陽於外之反發熱也。汗出則裡病已除。脈又不見沉細,則非陰盛逼陽出亡之汗自出也。於此知其陰病轉陽。裡邪透表,必發熱汗出。見欲愈之神理也。

【綱】仲景曰: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目】魏荔彤曰:此言厥陰病得愈之脈。本厥陰病。脈應沉中見緊。或見數。俱非微脈。亦有陽微而脈微者,則浮沉取之皆微。今沉取不見緊數。知陰分之邪已雜。浮取見微。知陽分之表欲透。 此微即太陽中風之陽浮而陰弱也。本厥陰病。若真中風。自有口眼歪斜等症。今脈微浮。既非無根之陽外脫。亦非厥陰之陽內陷。是厥陰之邪隨陽。氣由少陽達太陽。欲愈之機也。故可以厥陰中風名其病。見陽升邪脫。可識經盡得解之候也。 是全于浮之一診決之。浮則愈。不浮則未全愈。邪透表則愈。邪未全透表則病未全已。桂枝湯。 正吃緊法矣。

【綱】仲景曰: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目】柯琴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其人平日稟氣之虛實。緊者,急也。與數同而有別。蓋有虛實之分焉。又必按之芤不芤,而虛實之真偽畢見。

【綱】仲景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脈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經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待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目】王好古曰。戰而後解者,太陽也。不戰有汗而解者,陽明也。不戰無汗而解者,少陽也。

【綱】仲景曰: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患身涼和者,何也?答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 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不汗出也。

【目】鰲按:太陽脈本浮數。三日轉微。即傷寒三日。少陽脈小為欲愈之義也。蓋此條微字。與上其脈自微不同。以上是妄治後亡陽之微。此則未經妄治。故必不汗而三日自解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凡病。反能飲水者,為欲愈。

【目】王好古曰。太陽傳陽明。其中或有下症。陽明症反退,而無熱與不渴。卻顯少陽症。是知可解也。太陽症知可解者,為頭不疼。項不強。肢節不痛,則知表易解也。陽明症知可解者,為無發熱惡熱,則知裡易解也。少陽症知可解者,寒熱日不移時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早晚得移其時。是邪無可容之地。知可解也。可解之脈。浮而虛。不可解之脈。浮而實。浮而虛者只在表。浮而實者知已在裡也。汗多不解者,轉屬陽明也。

閔芝慶曰:七日病愈論曰。夫六經以漸受病。其愈皆以七日為期。陽數七故也。傷寒例曰。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可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可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思飲食也。十一日。少陰病衰。 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此論六經七日病愈。本之素問熱病篇。奈彼此注釋者,皆不能無誤。旨未明也。敢重釋之。曰:其者,指傷寒也。不兩感於寒者,非日傳二經之症也。更不傳經者,邪在此經。更不傳彼經也。不加異氣者,傷寒病熱。不重感寒、感風、感溫、感熱、感濕,而變為他病也。夫如是,則可期六經愈日矣。太陽篇曰。發於陽者七日愈。以是數計之。乃知六經之病。自一日受者,七日當衰。二日受者,至八日亦是七日而當衰。故七日邪在太陽。幸而更不傳陽明。更無變症,則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如或二日。邪傳陽明。更不傳變。至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又或三日。邪傳少陽。更不傳變。至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又如四日。邪傳太陰。更不傳變。至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思飲食。又或五日。邪傳少陰。更不傳變。至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又或六日。邪傳厥陰。經盡。更不傳變。大氣皆去。精神爽慧。此二句總承六經而言。如在太陽。更不傳變。當七日病衰。頭痛少愈。漸而大氣皆去。頭痛悉除。精神爽慧也。餘經不傳之例同。

成氏注曰:六經傳遍,則與更不傳經之句背矣。素問注証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止以初時所感之邪太甚。既于二日傳之陽明矣。而其未盡傳者,尚在太陽,則至此而比之一日之際。少愈焉。果如傳之陽明云云,則由此而六日傳至厥陰。為傳經盡。將曰七日傳何經。其未盡傳者,尚在厥陰。至十二日比之六日之際。少愈焉。又思果如傳之陽明云云,則由此而傳之厥陰。當六日之時。前之邪氣未盡傳者,俱如太陽之尚在。自頭痛以至囊縮。諸症紛紛。甚於兩感。七日之際。豈得不死。反曰病衰乎。況太陽受病。若必傳遍六經。則二日陽明。三日少陽。本經固有頭痛者,至四日傳太陰。太陰經不至頭。當腹滿嗌乾之時。不得有頭痛矣。何必至七日而頭痛少愈也。

或曰:太陽傳陽明。其未盡傳者,尚在太陽。豈無是症歟。 曰:有之。是太陽陽明並病之症也。若釋七日太陽病衰,而曰傳之陽明。如此則非矣。由岐伯無更不傳經不加異氣二句,而馬氏注素問。失合仲景注耳。

或曰:所謂更不傳經者,謂六經傳遍。七日當再傳太陽而不傳也。噫。此因成氏注釋之謬。後世有是說耳。已辨之詳矣。

或曰:子謂更不傳經。如曰:太陽更不傳經者,有據乎?曰:太陽篇云: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也。 傷寒二三日。陽陰少陽症不見者,調不傳也。少陽篇云。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是皆當傳不傳者也。要知仲景之論。本諸素問。舉其大體而已。 即六經病衰之期。寧無先之者乎。後之者乎。傷寒原不可以日數拘也。況傳經六日。至於囊縮。危且急矣。得至十二日病衰囊縱者,不可為常也。學人當以圓通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