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明 丁毅


卷之五 赤白濁門

病源

濕熱 氣虛 濕痰

濁病有赤有白赤乃心虛有熱因思慮而得之白乃腎虛有火因嗜欲而得之河澗所謂濁屬熱如清水作湯則有白腳夏日則水混濁冬寒則水澄清此理昭然明也蓋赤白二濁出自小便尿孔中來澄定則有渾腳其狀旋面如油或如膏糊漸久而成虛損之病治當清其濕熱升提下陷之氣滋水降火自然痊安

治方

治心中煩熱思慮抑鬱小便白濁夜夢遺泄澀痛便赤或因酒色皆治

麥門冬 黃耆 地骨皮 車前子 甘草 白茯苓 石蓮肉 黃芩 人參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治心中客熱煩躁赤濁或心腎不交水火不濟

白茯苓 石蓮肉 益智仁 遠志 人參 白朮 澤瀉 甘草 麥門冬 石菖蒲 車前子
水二鐘燈心十根煎八分食前服


治思慮過度清濁相干小便白濁

益智仁 石菖蒲 白茯苓 烏藥 川萆
水二鐘點鹽少許煎八分,不拘時服。


治濕熱下陷小便白濁或赤澀久不愈

黃柏(炒二錢) 蛤粉(一錢) 滑石(一錢五分) 青黛(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澤瀉(一錢)
水二鐘,煎八分空心服

又方 治濕熱便濁

生黃柏(一兩) 炒黃柏(一兩) 蛤粉(二兩) 神曲(五錢) 生地黃(一兩)
上為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滾白湯送下


治濕痰入膀胱下為白濁

白朮(一錢) 茯苓(一錢) 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升麻(六分) 蒼朮(一錢) 甘草(二錢)
水二鐘,薑三片,燈心十根煎八分食前服


治氣虛便濁

白朮 陳皮 黃耆 人參 炙甘草 當歸 柴胡 牡蠣 黃柏 升麻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治下元虛寒小便白濁或如米泔凝指

牡蠣(煨一兩) 菟絲子(酒煮焙另研) 韭子(炒各二兩) 龍骨(生用一兩) 五味子(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送下


治夢遺精滑

黃柏(酒浸炒紫二兩) 白朮(一兩) 白龍骨(五錢 ) 枸杞子(一兩) 當歸(一兩酒洗)石蓮肉(五錢) 海蛤粉(五錢) 乾山藥(一兩) 白芍藥(一兩酒炒) 五味子(五錢)白茯苓(
上為末,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鹽湯或溫酒任下


治思慮傷心便下赤濁

白茯苓(去皮) 石蓮肉(去心炒) 龍骨(生用)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柏子仁(炒另研) 紫石英(火煉研細) 遠志(甘草水煮去心) 酸棗仁(炒) 當歸(酒洗) 龍齒(以
上各一兩) 乳香(五錢另研)
上為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七十丸,空心用溫酒或大棗煎湯任下


治男子因房勞過度小便日數十次稠如米泔或赤或白心神恍惚瘦瘁減食此因耗傷真氣而得之也。

桑螵蛸(鹽水煮) 遠志(甘草水煮去心苗) 菖蒲(鹽炒) 龍骨( 研) 人參(去蘆) 茯神(
上為末,每服二錢臨睡用人參湯調下


治真元不足下焦虛寒小便白濁頻數無度旋面如油光彩旋腳澄下凝如膏糊

益智仁 川萆薢石菖蒲 烏藥(各等分)
水二鐘入鹽一捻煎八分食前服
方加 茯苓 甘草


治思慮太過心腎虛損便溺白濁夢寐頻泄 方見消渴門

又方 治虛弱白溺

黃耆(一錢) 人參(三分) 知母(一錢) 黃柏(六分) 白朮(六分) 茯苓(四分) 陳皮(六分)
方 治心經伏暑小便赤濁

人參 白朮 赤茯苓 香薷 澤瀉 豬苓 蓮肉 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用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方 治小便白濁出髓條

酸棗仁(炒) 白朮 人參 白茯苓 破故紙 益智仁 大茴香 左顧牡蠣(童便 各等分)
上為細末,加青鹽酒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或米湯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