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明 丁毅


卷之五 消渴門

病源

火炎 鬱熱 水虧

夫渴之為病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腎分上中下三焦而應為上焦者乃心消移熱於肺熱氣熏 胸中心虛受之津液乾燥渴引飲多小便數而少病屬上焦謂之消渴中消者乃脾消移熱於胃因熱蓄 於中脾虛受之伏陽蒸胃消穀善飢飲食倍常不生肌肉渴亦不甚煩但欲飲冷小便數如泔病屬中焦 謂之消中下消者是腎消移熱於膀胱熱伏於下腎虛受之腿膝枯細骨節酸疼精泄髓冷凍飲料水自救水飲不多隨溺而下小便多而渴病屬下焦謂之消腎自消腎之下又有肢體瘦弱陽道興強不交精泄謂之強中大抵三消之病蓋因肥甘嗜於口色欲放其情炙爆無節於是炎火上熏臟腑生熱津液乾焦以致渴病生焉所謂消渴尚輕消中甚焉消腎又甚焉至於強中則難治矣。

形証

上消者肺也舌上赤裂大渴引飲經云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者是也。

中消者胃也多食而瘦自汗飲冷大便硬小便數叔和雲口乾饒飲水多食亦飢虛謂之消中者是也。

下消者腎也煩渴引飲耳葉乾焦

小便如膏 叔和云焦煩水易虧謂之腎消者是也。

強中者 肢瘦煩渴,陽道興強,不交精泄,謂之強中

脈法

脈訣云:消渴脈數大者活虛小病深厄難脫

治法

丹溪云:渴病須養肺、降火生血為主,不可過用涼藥。潔古云:渴病分而治之,有渴而能食者,有渴而不能食者,能食者,必發為癰,疽之患;不能食者,久傳為中滿鼓脹之病,皆為難治之病也。
能食而渴者,宜用 白虎加人參湯
不能食而渴者,宜用 白朮散加干葛
膈消者,宜用 人參石膏湯
中消者,宜用 調胃承氣湯 合三黃丸
下消者,宜用 六味地黃丸 茯苓丸
消渴強中,宜用 黃連豬肚丸
多食善飢,宜用 黃連石膏湯
消渴 藥中大禁半夏亦不可發汗

治方

治膈消煩渴胸滿津液短少

麥門冬(去心) 五味子 栝蔞仁 生地黃 人參 茯神 干葛 知母 甘草
白水煎食遠服。


治心腎不交水火不濟煩渴引飲

天花粉 人參 當歸 遠志 茯苓 黃耆 川芎 五味子 熟地黃 甘草
水二鐘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治能食而渴

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參 糯米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治中消

白朮 茯苓 人參 干葛 甘草 枳殼 五味子 天花粉 山藥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治消腎 方見損門


治膈消上焦煩渴不飲多食

人參 石膏 知母 甘草 黃芩 杏仁 糯米
白水煎服


治多食易飢善渴

黃連 石膏 天花粉 白朮 生甘草 人參 知母 黃芩 生地黃
水二鐘,煎八分,不拘時服。


治大渴小便短少

滑石 石膏 知母 人參 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甘草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治消渴

天花粉 生地黃 麥門冬 干葛 五味子 甘草 糯米
白水煎服


治消中血少大便秘澀口乾肉削

黃柏 當歸 知母 肉蓯蓉 升麻 桃仁 麻仁 防風 熟地黃 甘草梢
水二鐘,煎八分食前服


治上焦作渴小便

蓮子心 麥門冬 粉干葛 知母 甘草 天花粉 生地黃 人參 當歸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治腎消

白茯苓(去皮五兩) 菟絲子(酒煮焙十兩) 石蓮肉(三兩) 五味子(七兩)
為末用山藥末六兩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湯下 又方去五味子

治煩躁口乾

麥門冬 人參 茯苓 黃耆(半蜜炙半生) 烏梅肉 甘草(各一兩) 天花粉 甘葛(各一兩五錢)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不拘時,細嚼滾白湯送下

治消渴多飲水身體瘦弱

天花粉 人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麥門冬湯送下

治消渴強中

黃連 粱米 花粉 茯神(各四兩) 麥門冬 知母(各二兩)
上為末,用大豬肚一個洗淨,將藥入內,用線縫定,置甑中蒸極爛,取出藥,另研以豬肚搗細,和成膏。
再入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人參湯下 一方加 生地 干葛 一方去知母 粱米 用小麥

治消渴

用栝蔞根不拘多少薄切,用人乳拌蒸晒乾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或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丸,米湯下。

甘草 大黃 芒硝

合三黃丸

黃連 黃芩 大黃 黃柏 甘草 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