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明 丁毅


諸血門

吐血 衄血 咳血 咯血 溺血 下血

病源

經曰:營者水穀之精也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臟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故目得之能視耳得之能聽手得之能攝足得之能步臟得之能液腑得之能氣是以出入升降者濡潤宣通者由此使之然也注之於脈少則澀充則實常以飲食日滋故能陽生陰長變化而為血也蓋人身之血由水之 行地中隨氣而行通貫經絡無處不致血為營氣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隨上下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者也苟或營衛失調或為七情四氣所干以致諸病生焉故其致病也易調治也難有因飯食過飽負重傷胃而吐血者有因勞傷心肺而咳血者有思慮過多傷心而咯血者有因怒傷肝氣而嘔血者有因火熱傷肺而衄血者有因膀胱蘊血而溺血者有因大腸風熱而便血者大抵血得熱則行得寒則止凡諸血病未有不因熱傷氣亂而作也臨病宜詳焉

形証

戴云:嘔血者,嘔吐全血者是也;咳血者,嗽出痰內有血者是也;咯血者,咳出皆是血疙瘩是也;衄血者,鼻中出血也;溺血者,小便出血也;下血者,大便出血也;名雖有六,俱是熱症,但有新舊虛實之不同,或妄言為寒者,誤也。

脈法

凡見血之脈,宜數不宜洪大。

治法

吐血 嘔血

因飽食負重吐血從胃中出者,宜用 蒲黃消血散
吐血色紫胸中覺悶形實者,宜用 桃仁承氣湯
血妄溢不能止者,宜用 必勝散
因怒傷肝而嘔血者,宜用 桃仁地黃湯
因薄厥病,宜用 紅花牡丹皮散 當歸龍薈丸
熱血妄溢嘔吐不止,宜用 涼血地黃湯
嘔血是火載血上錯經妄行,宜用 黃芩降火湯

○咳血 咯血

勞傷心肺咳嗽咯血
先吐紅後見痰嗽者是陰虛火動,宜用 四物湯為主加清痰降火之藥
先痰嗽後見紅者是痰火積熱,宜用消痰降火為主加清熱之藥
因走急勞傷心肺咳嗽痰火,宜用 茯苓補心湯
咳血內見紅絲者名血絲線此傷心氣久必成癆瘵之症最難治
思慮傷心咳唾痰血,宜用 門冬飲
咯血,宜用 蔞實貝母湯
唾血出於腎乃陰火升於肺以滋陰為主,宜用 五味柏皮湯

○衄血

鼻出血謂之衄血,宜用 清肺飲子
衄血久不止脈洪大者,宜用 天門冬飲 犀角地黃湯
治衄血用頭髮灰吹鼻孔內仍用藕節側柏葉搗汁飲之即止 涼血地黃湯

○溺血

溺血便尿出血也,此乃下焦結熱,宜用 小薊飲子
血虛有熱,小便出血者,宜用 四物湯加 牛膝 茯苓
血實有熱,小便出血而痛者,宜用 四物湯加 梔子 鬱金 大黃 瞿麥 或用當歸承氣湯
因心腎不交水火不濟小便出血者,宜用 門冬地黃湯
尿血不止者,宜用 槐花龍骨散
溺血用青州蒂餅火 存性為末空心用滾白湯調下或清心蓮子飲

○下血

大腸熱毒下血,宜用 芍藥黃連湯 四製香連丸 涼血地黃湯
濕毒下血,宜用 槐花散 或胃風湯 升麻除濕和血湯
糞後下紅謂之遠血,宜用 伏龍肝散
腸 下血水穀與血一派唧出者,宜用 涼血地黃湯 當歸和血散
腸風下血久不止者,宜用 黃連阿膠湯

治方

治吐血嘔血門

蒲黃 紅花 桃仁 歸尾 陳皮 生地黃 山楂 炒梔子 藕節 小薊
白水煎服

桃仁承氣湯

芒硝 官桂 甘草 大黃
白水生薑煎服


小薊 人參 蒲黃 當歸 川芎 熟地黃 烏梅(一個去仁)
白水煎服

桃仁地黃湯

青皮 桃仁 黃連 山楂 陳皮 甘草 梔子(炒) 茯苓 當歸 芍藥 川芎 茅花 生地黃 麥門冬
白水煎服


紅花 牡丹皮 青皮 芍藥 生地黃 甘草 當歸 桃仁 陳皮 防風
白水煎服


生地黃 黃芩 大黃 薄荷 山梔子 朴硝 茅花 甘草 側柏葉
白水煎服


黃芩 黃連 地骨皮 生地黃 當歸 芍藥 甘草 梔子(炒) 柴胡
如虛加 黃耆
白水煎服


當歸(五錢) 龍膽草(五錢) 梔子(炒五錢) 黃連(五錢) 黃芩(五錢) 青皮(五錢)大黃(三錢) 青黛(二錢五分) 蘆薈(二錢五分) 木香(一錢二分半)
為末用麵糊為丸小豆大每服六十丸滾白湯下加麝香(一分)


治咳血咯血門

半夏(湯泡七次) 前胡 白茯苓 人參(各七錢五分) 枳殼(麩炒) 紫蘇 甘草 (炙)桔梗 干葛(去粗皮) 陳皮(各五錢) 白芍藥(二兩) 熟地黃(一兩五錢) 當歸(一兩二錢)川
每服五錢,薑五片,棗一枚,水一鐘,煎七分溫服


天門冬 麥門冬 貝母 阿膠 生地黃 芍藥 甘草 當歸 遠志 人參
方有犀角無人參
白水煎服


蔞實 貝母 茯苓 五味子 阿膠 黃柏 紫菀 甘草


方見癆瘵門


治衄血門

麥門冬 茅根 桔梗 枯芩 炒梔子 生地 生甘草 歸尾 側柏葉 犀角 藕節
白水煎服


天門冬 麥門冬 當歸 人參 黃芩 生地 五味子
薑三片,煎服


犀角 生地黃 芍藥 牡丹皮 甘草 黃芩 麥門冬
白水煎


方見前門


治溺方

小薊 生地黃 滑石 通草 淡竹葉 蒲黃 藕節 當歸 炒梔子
水二鐘,燈心七根,煎服


當歸 濃朴 枳實 大黃 朴硝
白水煎服


白龍骨 陳槐花 赤芍藥 黃葵子 生地黃 當歸 甘草 茯苓 黃芩 白朮
為末,每服二錢,滾白湯調服


麥門冬 黃耆 地骨皮 車前子 白茯苓 石蓮肉 黃芩 人參 甘草


治下血

芍藥 黃連 大黃 生地黃 甘草 當歸
如腹痛加木香
水二鐘,薑三片,煎服


方見痢門 槐花散 蒼朮 陳皮 當歸 枳殼 槐花 甘草 烏梅
白水煎服


方見痢門

升麻除濕和血湯

生地黃 牡丹皮 甘草 黃耆 當歸 熟地黃 蒼朮 秦艽 陳皮 升麻 官桂(少許)芍
白水煎服


伏龍肝 甘草 白朮 阿膠 黃芩 熟地黃
白水煎服


熟地黃 當歸 槐花 青皮 黃柏 知母
白水煎服


當歸 升麻 槐花 青皮 熟地黃 川芎 荊芥 白朮
白水煎服


黃連 阿膠 生地黃 地榆 川芎 白朮 防風 荊芥 升麻 甘草
白水煎服


當歸(二錢) 五味子(一錢) 炒黃柏(二錢) 蛤粉(一錢) 滑石(一錢五分) 青黛(五分)


方見衄血


麥門冬(二兩)生地黃(二兩酒浸)當歸(二兩)五味子(五錢)
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滾白湯送下

又方

黃連(一錢) 當歸(一錢) 地榆(一錢) 生地黃(七分) 黃芩(七分) 黃柏(七分) 甘草(五錢) 芍藥(七分) 升麻(七分) 川芎(一錢) 陳皮(七分) 槐角子(一錢)石榴皮(一錢)
水二鐘,煎八分,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