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明 丁毅


卷之三 嘔吐門

病源

有寒 有熱 有食 有火 有痰 有氣

內經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火

東垣云:夫嘔吐噦皆屬於胃胃者總司也以其氣血多少為異耳嘔者陽明也陽明多血多氣故有 聲有物氣血俱病也吐者太陽也少陽多血少氣故有物無聲血病也噦者少陽也少陽多氣少血故有 聲無物氣病也。

形証

丹溪云:有聲有物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有聲無物謂之噦 河間曰胃膈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也吐症有三氣積寒也皆從三焦論之上焦在胃口上通 於天氣主納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氣下通地氣主腐肉水穀下焦在臍下下通地氣主出而不納 是故上焦吐者皆屬於氣氣者天之陽也其脈浮而洪其症食已即吐渴欲飲水大便燥結氣上沖胸而發痛其治當降氣和中中焦吐者皆從于積有陰有陽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其脈浮而長其症或先痛 而後吐或先吐而後痛治法當以峻藥去其積檳榔木香行其氣下焦吐者皆從於寒地氣也其脈沉而遲其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當以峻藥通其秘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複 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便秘結而自愈也外有傷寒陽明實熱太甚而吐逆者有內傷飲食填塞太陰以 致胃氣不得宣通而吐者有胃熱而吐者有胃寒而吐者有久病氣虛胃氣衰者聞穀氣則嘔噦者有脾 濕太甚不能運化精微致使清痰留飲壅滯上中二焦時時惡心嘔吐清水者宜各以類推而治之不可 執一見也。

脈法

脈訣云:滑脈居寸多嘔逆 陽脈浮緊浮者胃氣虛緊者寒在上二氣相爭其人即吐 脈訣云: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死不吐者死 又曰嘔而脈弱小便弗利身有微熱厥者難治 胃中有熱脈數而滑胃中有寒脈遲而滑

治法

一胃中有痰作嘔者宜 二陳東加減用
胃中有寒作嘔者宜 治中東加丁香 或養胃湯
痰逆嘔吐眩暈者宜 旋複花湯 茯苓半夏湯
發熱而嘔者宜 柴胡竹茹湯
食積作嘔中脘痛者宜 香砂養胃湯
胃寒作嘔吐者宜 藿香散
肝火逆上嘔吐者宜 抑青丸
病患胃虛嘔吐者宜 丁香治中湯
內傷飲食填塞胃氣嘔吐不已者,宜用 藿香平胃散
痰逆胸滿嘔吐者,宜用 溫膽湯

治方

方見痰門 治胃中有痰作嘔


方見中寒門 治胃寒脈沉而嘔


治胃中痰逆嘔吐眩暈

旋複花 半夏 陳皮 乾薑 人參 甘草 白朮 檳榔
水二鐘,薑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治脾胃虛弱身重有痰惡心欲吐此風邪羈絆於脾胃之中

白朮 茯苓 半夏 神曲 陳皮 天麻 麥芽
薑三片,煎服


治發熱嘔吐

柴胡 黃芩 半夏 人參 甘草 竹茹 陳皮
薑三片,煎服


治食積作嘔中脘痛

香附 砂仁 陳皮 半夏 甘草 草果 山楂 濃朴 神曲 官桂 蒼朮 藿香
薑棗煎服


治胃寒作嘔吐

藿香 半夏 陳皮 甘草 蒼朮 濃朴 桔梗 茯苓
薑棗煎服


方見火門 治肝火逆上嘔吐


方見傷寒門 治痰逆胸滿嘔吐


治病久胃寒嘔吐
即治中東加丁香


治痰逆嘔吐

半夏 生薑
水二鐘,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