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括要


卷下 太陽篇七十三方

桂枝湯

桂枝 芍藥 甘草 生薑 大棗

太陽中風。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者。此方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脈浮緊。發熱無汗者。不可服也。蓋桂枝湯。本主太陽中風。腠疏自汗。風邪干衛者。乃為相宜。仲景以解肌為輕。發汗為重。故汗吐下後身痛者津液耗也。雖有表邪。止可用桂枝解肌也。內經曰:風淫於內。以辛散之。以酸收之。以甘緩之故以桂枝為君。芍藥為臣。甘草為佐。薑棗為使。薑棗行脾之津液,而和營衛者也。麻黃湯。不用薑棗者,為其專於發汗。不待行化。津液自通耳。桂枝麻黃二湯,為冬月傷寒而設。若春溫夏熱之病。決不可用。

麻黃湯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主太陽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痛。惡寒。無汗而喘。 本草云。輕可去實。麻黃是也。實者。謂寒邪在表。腠密無汗而表實也。麻黃為輕劑。專主發散是以為君。表實者。非桂枝所能獨散。所以為臣。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辛苦。甘草甘平。杏仁甘苦。用以為佐。經所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也。且桂枝湯。治風傷衛,則衛實營弱。故佐以芍藥。和其營血也。麻黃湯。治寒傷營,則營實衛虛。故佐以杏仁利其衛氣也。

大青龍湯

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薑 大棗 石膏

主傷寒見風。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症者宜之。青龍者。東方木神也。應春而主肝。專發生之令,為敷榮之主。萬物出甲,則有兩岐。肝有兩葉以應之。謂之青龍者。發散營衛兩傷之邪也。桂枝主風。麻黃主寒。此則傷寒見風。所以處青龍湯。兩解風寒也。寒傷營。必以甘緩之。風傷衛。必以辛散之。此風寒兩傷。必用辛甘相合而療之。是以麻黃為君。桂枝為臣。甘草甘平。杏仁甘苦。佐麻黃以發表。大棗甘溫。生薑辛溫。佐桂枝以解肌。夫風寒兩傷。非輕劑可以獨散。必須以輕重之劑同散之。是以用石膏之苦辛。質重而又達肌為使也。此湯為發汗重劑。用之稍過。即有亡陽之害。故仲景戒多服也。 服藥後汗不止。將病患發披水盆中。露足出外。以溫粉周身撲之。白朮。 本。川芎。白芷。等分細末。每藥末一兩。入米粉三兩。

小青龍湯

麻黃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 五味子 半夏

主表邪不解。心下有水氣。 青龍象肝木之兩岐。主兩傷之疾。麻黃湯散寒。桂枝湯散風。若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為表裡兩傷。須小青龍祛表裡之邪。麻黃辛溫,為發散之君。桂枝辛熱。甘草甘平,為發散之臣。芍藥酸寒。五味酸溫。寒飲傷肺,則咳喘而肺氣逆。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芍藥五味子為佐。以收逆氣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則腎燥。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故以乾薑辛熱。細辛辛溫。半夏微溫為使。以散寒水。如是則津液通行。汗出而解。 心下有水氣。變症多端。故立加減之法。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水蓄則津液不行。氣燥而渴。半夏性燥。去之則津易複。栝蔞性潤。加之則津易生。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水漬腸胃,則為利。下利不可發表。發之必脹滿。故去麻黃。酸苦能湧泄。水去則利止。故加芫花。經曰:水得冷氣。其人即噎。胃寒非表症。故去麻黃。辛熱能溫中。故加附子。若小便不利。病在下焦。甘淡者下滲。故加茯苓。發散者上行。故去麻黃。喘則氣上。法當降下。麻黃輕揚而上。是以去之。杏仁苦泄而下。是以加之。

桂枝葛根湯

葛根 芍藥 甘草 生薑 桂枝 大棗

主太陽病。項背強。KT KT 。及汗出。惡風。 按詩豳風野狼跋云。赤寫KT KT 。注云。KT KT拘貌。言不敢左右顧視也。借以喻項強之狀也。表邪方盛。不當有汗。今反汗出。風傷衛也。故以桂枝解肌。葛根發表。芍藥和營。甘草甘平。薑棗和胃。

葛根湯

葛根 麻黃 桂枝 芍藥 甘草 生薑 大棗

主太陽病。項背強。KT KT 。無汗惡風。KT KT 。注見前。舊釋鳥羽。未當。今正之。此方即桂枝湯。加麻黃葛根。以其無汗表實。故用二物發表。所謂輕可去實也。按太陽病。有汗用桂枝。無汗用麻黃。確乎不可易矣。此複以太陽無汗。用葛根湯。太陽有汗。用桂枝葛根湯。何也?葛根本陽明經藥。恐太陽病久。將傳陽明。故用葛根。迎而奪之。豫發其邪。勿令傳入也。前用桂枝湯麻黃湯者。病方起也。今用此二方者。病已久也。又按太陽病。脈靜為不傳。若煩躁脈數,為欲傳也。意者既見其欲傳之狀。故用此二方。此未發之秘旨。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 芍藥 生薑 甘草 麻黃 大棗 杏仁

太陽病。八九日如瘧狀。熱多寒少。 不嘔清便。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為欲愈。脈微。惡寒。不可汗吐下。面反有熱色。未欲解也。以不得汗。身必癢。

此方論。當分作三段看。太陽病至寒少一段,為自初至今之症。下文皆擬病防變之辭。至欲愈一段。言不必治也。至不可汗吐下。言宜溫之也。至末一段。是小汗之。麻黃與桂枝。一發一止,則汗不至大出矣。 桂枝二麻黃一湯不錄。

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 芍藥 甘草 生薑 大棗 麻黃 石膏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無陽也。不可發汗。 胃為十二經之主。脾治水穀,屬土居下,為卑臟。有若婢然。經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所以謂之越婢者。以其發越脾氣。通行津液也。凡仲景稱太陽病者。皆表症發熱惡寒。頭項強痛也。若脈浮大,則與症相應。宜發其汗。今表症見而脈反微。是脈不應症。故不可發汗。但用此方和之而已。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芍藥 甘草 生薑 白朮 茯苓 大棗

主汗下後。仍頭項強痛。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頭項強痛。邪仍在表。何故去桂而加苓朮耶。不知此屬飲症也。既經汗下而不解。心下滿痛。小便不利此為水飲內蓄。邪不在表。故去桂加苓朮也。若小便利,則水飲行,而熱滿頭痛。無不悉愈矣。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

桂枝 芍藥 甘草 人參 大棗 生薑

主汗後。身體痛。脈沉遲。汗後身痛。邪未盡也。脈來沉遲。血不足也。經曰:脈沉者。營氣微也。與桂枝湯。以解未盡之邪。加芍藥參薑。以補不足之血。夫身痛一也。以脈浮緊,為邪盛。盛者損之。以脈沉遲,為血虛。虛者補之。此之身痛。因血虛而致。誤作表實而發之,則血愈虛而危矣。

桂枝附子湯

桂枝 附子 大棗 生薑 甘草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痛煩。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 病至八九日,則邪多在裡。身當不痛。今日數多,而身痛不能轉側者。濕也。經曰:風則浮虛。又曰:澀為寒濕。不嘔不渴。裡無邪熱也。脈浮虛而澀。身有煩疼,則知風濕。但在經也。與桂枝附子湯。以散表中風濕。風在表者。散以桂枝之辛甘。濕在經者。逐以附子之辛熱。薑棗同甘草。行營衛而通津液。以和其表也。

桂枝加附子湯

悉照前方。加芍藥。

脈浮為風。大為虛。風則微熱。虛則痙攣。宜與桂枝加附子湯。厥逆咽乾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

甘草乾薑湯

甘草 乾薑

芍藥甘草湯

芍藥 甘草

浮為風。合用桂枝湯。大為虛。虛而脛攣者。寒則筋急也。非附子不能溫經以舒筋。故加之。厥逆咽乾煩躁。此陰躁也。雖內結譫語,而陽氣未回。故以甘草乾薑,溫理中氣,為脾主四肢。又甘能緩急也。及陽氣已還,則除去溫劑。雖脛尚拘急。不過以芍藥和營而已。直待脛伸。寒症盡去。然後以承氣止其譫語。蓋內結者。非承氣不能除耳。一症也。始而大溫之。既而微溫。又既而微寒之。終而大寒之。非有見垣之智者。未易語此。後人遇此症。豈複能出此手眼耶。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

白朮 甘草 附子 生薑 大棗

主風濕相搏。身痛。不嘔渴。脈虛澀若其人大便硬。小便利者。宜與此湯。仲景云。初服之。其人身如痺。半日許。複服之。三服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朮附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耳。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利。故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加桂附。

甘草附子湯

甘草 白朮 桂枝 附子

風濕相搏。骨節痛。不能屈伸。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或身微腫。身腫。加防風。小便不利。加茯苓。

芍藥附子甘草湯

芍藥 甘草 附子

發汗不解。反惡寒者。虛也。當與此湯。 汗後病解,則不惡寒。汗後病不解,而表實者。亦不惡寒。今汗後不解。又反惡寒。營衛俱虛也。汗出則營虛。惡寒,則衛虛。故以芍藥之酸收斂津液而益營。附子之辛熱固陽氣而補衛。甘草調和辛酸而安正氣也。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 甘草 生薑 大棗

太陽下後。脈促胸滿。若微寒。加附子。名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胸滿者。不利於酸收。故去芍藥。其曰微寒者。非表寒。乃裡寒也。故加附子。祛寒而消滿也。

柴胡加桂枝湯

桂枝 黃芩 人參 甘草 芍藥 生薑 大棗 柴胡 半夏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傷寒至六七日。邪當傳裡之時也。支結者。支撐而結也。嘔而心下結者。裡症也。本當攻裡。然發熱惡寒,為外症未去。不可攻裡。與柴胡桂枝湯。以和解之。南陽云。外症未解。心下妨悶。謂之支結。非痞也。不可不辨。

白虎湯

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脈浮滑。大渴而煩。按仲景云。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疑必有誤。又云。熱結在裡。表裡俱熱。大渴飲水。白虎湯主之。又云。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又陽明一症云。表熱裡寒。四逆湯主之。又少陽一症云。裡寒外熱。通脈四逆湯主之。乃知其言脈浮滑。表熱裡寒者。必表裡二字傳訛也。即仲景數論而斷之。豈有裡既寒而反用大寒之劑乎。豈有裡寒而脈浮滑者乎。豈有裡寒而大熱煩渴者乎。故知白虎為陽明大熱而設。其曰。裡有寒者。定瘥無疑也。成氏隨文注釋。惑誤後人。不得不詳為之辨也。白虎西方金神也。應秋而歸肺。表裡俱熱。金被火囚。用辛寒以救肺。所以名為白虎也。活人謂夏月陰氣在內。宜戒白虎。明理論云。立秋後不可服。恐白虎大寒。將變虛羸不食。二說俱偏矣。有是病即當服是藥。安可拘於時哉。設使秋冬病。苟無表症,而大熱煩渴。便與白虎,為對症之良劑矣。雖欲不用。其可得乎。

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人參

主太陽中 。發熱惡寒。脈微弱。手足逆冷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又曰:身無大熱。口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渴者。宜麻黃湯。渴者宜五苓散。並非白虎所宜也。惟大渴飲水。無表症者。乃可與白虎。加人參以除裡熱。

五苓散

豬苓 澤瀉 茯苓 桂 白朮

太陽汗後。胃干。煩躁不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脈浮。小便不利而渴。宜用此方。太陽經也。膀胱腑也。膀胱者。溺之室也。五苓散者。利溺藥也。膀胱者。津液之府。故東垣以渴為膀胱經本病。然則治渴者。當瀉膀胱之熱。瀉膀胱之熱者。利小便而已矣。淡味滲泄為陽。內蓄水飲。須滲泄之。故以三苓澤瀉為主。脾土強旺,則水飲不敢停留。故以白朮為佐。水蓄則腎燥。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故用桂為向導之使。

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 桂枝 黃芩 乾薑 牡蠣 甘草 栝蔞根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已經汗下,則邪當解。今胸腹滿結云云,則邪在半表半裡也。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津亡內燥也。若熱消津液。令小便不利而渴者。當嘔。今渴而不嘔。非裡熱也。傷寒汗出則和。今但頭汗。他處無汗者。津不足而陽虛於上也。與柴胡桂枝乾薑湯。以解表裡之邪。複津液以助陽也。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 半夏 大黃 人參 桂枝 茯苓 龍骨 黃芩 鉛丹 牡蠣 生薑 大棗

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傷寒八九日。邪熱已深。下之而滿煩者。熱未盡也。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津液不行也。譫語者。胃實也。身重不可轉側者。陽氣伏於裡。不行於表也。與柴胡湯。以除煩悶。加龍骨牡蠣丹鉛。以鎮驚。加茯苓以行津液。利小便。加大黃。以滌胃熱。止譫語。加桂枝。以行陽氣。解身重,而錯雜之邪。靡不悉愈矣。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桂枝 生薑 蜀漆 牡蠣 龍骨 甘草 大棗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此方主之。傷寒脈浮。責邪在表。以火劫汗。汗多亡陽,則心神浮越。故驚狂不安。與桂枝以救其陽。去芍藥者。以其酸寒益陰。非亡陽所宜也。火邪錯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陽氣亡脫。加龍骨牡蠣之澀以固之。所謂澀可去脫也。

葛根加半夏湯

葛根 麻黃 甘草 芍藥 桂枝 生薑 半夏 大棗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此方主之。太陽表症。與陽明裡症。合約而見。其邪甚於裡者。必自利。與葛根湯。以徹二陽之邪。其不下利而嘔者。裡邪稍輕。故加半夏以理逆氣。外症。必頭痛。腰痛。肌熱。目痛。鼻乾。不眠。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 甘草 黃芩 黃連

太陽病。桂枝症。反下之。利下脈促。表未解也。喘汗。宜此湯。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裡受邪者。清以黃芩黃連之苦。

黃芩湯

黃芩 芍藥 甘草 大棗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太陽與少陽合病。下利而頭疼胸滿,或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其脈或大,而弦。黃芩芍藥之苦酸。以堅斂腸胃之氣。甘草大棗之甘平。以補養脾胃之弱。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即前方加半夏。生薑。

按半夏辛燥。除濕而大和脾胃。生薑辛散。下氣而善理逆結。故二物為嘔家聖藥也。

桂枝加濃朴杏仁湯

桂枝 芍藥 生薑 濃朴 甘草 杏仁 大棗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宜與此湯。下後大喘,則為裡氣大虛。下後微喘,則為裡氣上逆。邪未傳裡猶在表也。與桂枝湯。以解外邪。加濃朴杏仁。以下逆氣。

乾薑附子湯

乾薑 附子

下後複汗。盡則煩躁。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症脈沉微。身無大熱。下後複汗。陽氣大損。晝則行陽。陽虛故煩躁也。夜則行陰。陰盛故安靜也。不嘔,則裡無邪。不渴,則裡無熱。外無表症。脈見沉微,則虛寒顯著矣。身無大熱者。但微熱也。此無根虛火。游行於外。非薑附之辛溫。何以複其陽乎。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 杏仁 甘草 石膏

汗後。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仲景凡言汗後。下後。乃表邪悉解。止余一症而已。故言不可更行桂枝湯。今汗下後而喘。身無大熱。乃上焦餘邪未解。當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散之。夫桂枝加濃朴杏仁湯。乃桂枝症悉具,而加喘者用之。今身無大熱。但汗而喘者。不當以桂枝止汗。但以麻黃散表。杏仁石膏清裡。俟表裡之邪盡徹,則不治喘汗。喘汗自止矣。

桂枝甘草湯

桂枝 甘草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此湯主之。汗多亡陽,則胸中氣怯。故叉手冒心。心悸欲得按者。虛故喜按也。與桂枝之辛。入肺而益氣。甘草之甘。歸脾而緩中。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 桂枝 甘草 大棗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此湯主之。作甘瀾水法。取水置大盆內。以杓揚之。待水珠滿面。方用。 汗者。心之液。發汗後臍下悸者。心虛而腎氣發動也。腎之積。名曰奔豚。發則從少腹上至心,為水來凌火。以茯苓。伐水邪。以桂枝泄奔豚。甘草大棗之甘平。助胃土以平腎。用甘瀾水者。取其動而不已。理停滯之水也。

濃朴半夏生薑甘草人參湯

濃朴 生薑 人參 半夏 甘草

太陽發汗後。腹脹滿。此湯主之。仲景凡言發汗後者。以外無表症。裡無別邪。止有腹脹一件而已。吐下後腹脹。皆謂邪氣乘虛。入裡為實也。今曰汗後。是外已解也。腹滿知非裡實。由脾胃津液不足。氣澀不通。壅而為滿。但與此湯。和調脾胃,則濁氣自降,而脹自已。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茯苓 桂枝 白朮 甘草

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此湯主之。吐下則裡虛。故心滿氣衝及眩。若脈浮緊,為表邪。當發汗。今沉緊,為裡邪。不可發汗。若誤汗之,則外動經絡。損傷陽氣。陽氣外虛,則不能主持諸脈。故身為振搖也。陽不足者。補之以甘。茯苓白朮。生津液而益陽。裡氣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陽分而散氣。

茯苓四逆湯

茯苓 人參 附子 甘草 乾薑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而煩躁。此湯主之。發汗則陽氣外虛。下之則陰氣內虛。陰陽俱虛,則生煩躁。既曰陰陽俱虛。獨用氣藥者。蓋為氣藥有生血之功也。

茯苓甘草湯

茯苓 桂枝 甘草 生薑

汗出不渴。此方主之。仲景云。汗出而渴者。五苓散。汗出不渴者。茯苓甘草湯。夫渴為太陽傳本。故利小便以滌熱。不渴為表氣虛弱。故與此湯以和衛。

梔子豉湯

梔子 香豉

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邪氣自表傳裡。留於胸中,為邪在高分,則可吐也。所吐之症不同。如未經汗下。邪鬱於膈者。乃實邪也。以瓜蒂散吐之。若汗吐下後。邪氣乘虛。留於胸者。乃虛煩也。以梔子豉湯吐之。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湧者。吐也。湧吐虛煩。必以梔子之苦為君。清除伏熱。必以香豉之寒為臣也。

梔子甘草豉湯

(症治見前方)

梔子 甘草 香豉

梔子生薑豉湯

(症治見前方)

梔子 生薑 香豉

梔子濃朴湯

梔子 濃朴 枳實

主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

梔子乾薑湯

梔子 乾薑

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病在上者。因而越之。其為吐一也,而所以吐則異。虛煩而兼少氣。加甘草以和中。虛煩而兼嘔惡。加生薑以散逆。腹滿而虛煩,則中州之實也。入枳朴以寬中。大熱而微煩,則中州之虛也。入乾薑以理中。內經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症有中外。治有重輕。適其所以為治。依而行之。所謂良矣。

真武湯

茯苓 芍藥 生薑 白朮 附子

太陽發汗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身 動。振振欲擗地。又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此為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真武。北方水神也。水在心下。外帶表而屬陽。必應辛散。故治以真武湯。真武生少陰之水。亦治太陽之悸。夫脾惡濕。腹有水氣則不治。脾欲緩。甘以緩之,則土調。故以茯苓甘平為君。白朮甘溫為臣。經曰:濕淫所勝。佐以酸辛。故以芍藥生薑為佐。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故以附子為使。然水氣內清,則變動多端。故立加減之法。咳者。水寒射肺也。肺氣逆,則以五味子酸收之。肺惡寒,則以細辛乾薑辛潤之。小便利,則去茯苓。以其滲泄也。小便不利,則去芍藥。以其酸澀也。加乾薑者。散其寒也。嘔者。必因於氣逆。附子益氣。故去之。生薑散氣。故加之。

四逆湯

甘草 乾薑 附子

發熱。頭痛。脈反沉。苦不瘥。身體痛。當救其裡。下後。下利清穀。身痛。急當救裡。四肢者。諸陽之本。陽氣不能充布。故四肢逆冷。是方專主是症。故名四逆也。脾主四肢。甘為土味。是以甘草為君。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是以乾薑為臣。溫經回陽。非純陽而健悍者。無此大作用。是以附子為使。太陰與少陰。俱受陽和之煦,而真氣充周於肢節矣。若發熱云云。下後云云。皆陰症故並主之。

調胃承氣湯

大黃 甘草 芒硝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乃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陰陽俱停。是陰陽和已。可以弗藥而愈。陽脈微者。陰勝也。有汗則解。設或無汗。大都宜溫。陰脈微者。陽勝也。非下之何以解其亢陽乎。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寒。芒硝鹹寒為君。大黃苦寒為臣。正合此法也。加甘草以緩之和之。監其峻烈。雖則有承順其氣之勢。複有調和其胃之功矣。故名調胃承氣。本陽明藥,而此主太陽未解也。

小建中湯

桂枝 甘草 大棗 芍藥 生薑 膠飴

傷寒二三日。悸而煩。小建中湯。 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與小建中湯。二三日邪方盛。又未經汗下。見症不過悸而煩。不審何故。便行建中。疑必有脫文也。若陽脈澀而痛脈弦。腹中掣急而痛。灼然虛寒。建中溫之當矣。脾居四藏之中。生育營衛。通行津液。一有不調,則營衛失育。津液失行。此湯甘溫。善為中州培養。有建立之氣。故曰建中。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故以膠飴甘溫為君。甘草甘平為臣。脈弦木旺。土之仇也。以桂與芍藥製之為佐。益衛宜辛。補營宜甘。故以薑棗為使。

大柴胡湯

柴胡 半夏 黃芩 芍藥 生薑 大棗 枳實 大黃

太陽過經。反二三下之。四五日柴胡症仍在。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微煩者。與大柴胡湯。又曰:十餘日熱結在裡。往來寒熱。與大柴胡湯。夫大實大滿。非駛劑不能泄。當與大小承氣湯。苟不至大滿大實。惟熱甚而須下者。必輕緩如大柴胡湯為當也。清熱必以苦為主。餘邪必以解為先。故用柴胡之苦平解肌為君。黃芩之苦寒清熱為臣。芍藥佐黃芩祛營中之熱。枳實佐柴胡祛衛中之熱。是以為佐。半夏薑棗。理胃氣之逆。大黃蕩滌。奪土中之壅。是以為使。

柴胡加芒硝湯

柴胡 黃芩 甘草 人參 生薑 半夏 大棗 芒硝

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症。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解外。後用此湯。 胸脅滿。嘔而潮熱。邪在半表半裡。小柴胡湯為的當之劑。但下之失宜,則裡邪未盡。非柴胡湯所能療也。故加芒硝以蕩之。

桃核承氣湯

桃仁 大黃 甘草 桂枝 芒硝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與此湯。按犀角地黃湯。治上血。吐血衄血是也。桃核承氣湯。治中血。蓄血中焦。下利膿血是也。抵當湯。治下焦血。如狂是也。少腹急結。緩以桃仁之甘。下焦蓄血。行以桂枝之辛。熱甚搏血。故加二物於調胃承氣湯中也。以症狀察之。當是濃桂非是桂枝也。桂枝輕揚治上。濃桂重降治下。其為錯誤無疑也。

桂枝加桂湯

桂枝 芍藥 生薑 甘草 大棗

燒針令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宜此湯。 奔豚者。如豕突之狀,為腎之積。其氣在臍下。築築然跳動。上沖心而痛也。桂枝辛熱下行。大泄奔豚之要藥。同桂枝湯用之,則針處被寒之邪。莫不畢散矣。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 甘草 牡蠣 龍骨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此湯主之。辛甘發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以發散經中之火邪。澀可固脫。龍骨牡蠣之咸澀。以收斂正氣之浮越。

抵當湯

水蛭 虻蟲 大黃 桃仁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不利,為無血。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症諦也。氣不行者易散。血不行者難通。血蓄於下。非大毒駛劑。不能抵當其邪。故名抵當湯。經曰:咸勝血。去血必以咸。是以水蛭鹹寒為君。經曰:苦走血。散血必以苦。是以虻蟲苦寒為臣。血結則乾燥。以桃仁之潤滑為佐。血結則凝泣。以大黃之蕩滌為使。

抵當丸

水蛭 虻蟲 大黃 桃仁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少腹滿而小便利,為下焦蓄血。若蓄熱者。津液不行,則小便不利。今小便利。知為蓄血。蓄血堅結。非輕緩之劑可療。必峻猛之劑。方對症耳。以丸較湯。僅得三分之一,為稍緩也。

大陷胸丸

大黃 葶藶子 芒硝 杏仁 甘遂 白蜜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項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進此湯。 病發於陽之表。未傳於陰之裡。但當汗解。今早下之。熱氣乘虛。陷入於裡。邪熱凝聚。結於胸中。項強如柔痙者。邪氣甚也。大黃芒硝之苦鹹。善於散結。葶藶杏仁之苦甘。長於泄滿。甘遂取其直達。白蜜取其潤利。皆為散結之品,而葶藶尤專主胸中也。

大陷胸湯

大黃 芒硝 甘遂

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 但結胸。無大熱,為水結胸也。邪在上炕CC宜若可吐。然謂之結者。固結於胸中。非虛煩膈實者比也。上焦為高邪。必陷下以平之。故曰陷胸。蕩平邪寇。將軍之職也。所以大黃為君。鹹能軟堅。所以芒硝為臣。徹上徹下。破結逐水。惟甘遂有焉。所以為佐。此惟大實者。乃為合劑。如挾虛,或短氣,或脈浮。不敢輕投也。

小陷胸湯

半夏 黃連 栝蔞實

小結胸者。按之則痛。脈浮滑。此湯主之。 大結胸者。不按亦痛。小結胸者。必手按而後覺痛也。邪輕於前。故曰小陷胸。夫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黃連栝蔞之苦寒以泄熱。半夏之辛溫以散結。邪自解矣。

文蛤散

文蛤

病在陽。應以汗解。反以冷水 之。灌之。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服文蛤散。若不瘥。服五苓散。 熱為寒閉。火鬱於肺,而不得泄越。故彌煩也。此不可以涼藥解除。宜以文蛤之酸平。斂而降之。

白散

桔梗 貝母 巴豆

寒實結胸。無熱症者。可與白散。 此方為寒結胸而設。惟病甚者。不得已而用之。若輕者。活人但以枳實理中丸與之。應手取效。

半夏瀉心湯

半夏 黃芩 乾薑 人參 甘草 黃連 大棗

嘔而發熱。柴胡症具,而以他藥下之。心下滿而不痛。以此湯主之。 若加甘草去參。即甘草瀉心湯。治痞硬吐利。若加生薑。即生薑瀉心湯。治痞硬噫氣。辛入肺而散氣。半夏乾薑之辛。以散結氣。苦入心而泄熱。黃芩黃連之苦。以瀉痞熱。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甘草大棗之甘以緩脾。

生薑瀉心湯

生薑 半夏 甘草 人參 黃芩 黃連 乾薑 大棗

汗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心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不利。 胃為津液之主。陽氣之根。汗後外亡津液。胃中空虛。客氣上逆。心下痞硬。中焦未和。不能消穀。故乾噫食臭。水氣腹鳴。土弱不能勝水也。

甘草瀉心湯

甘草 黃芩 乾薑 半夏 黃連 大棗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胃虛氣逆故硬也。此湯主之。 邪氣在表而反下之。虛其中而邪內陷也。利下谷不化腹鳴者。裡虛胃弱也。痞鞭嘔煩者。胃虛氣逆也。與瀉心湯以攻痞。加炙甘草以補虛。前以汗後胃虛。是外傷陽氣。故加生薑。此以下後胃虛。是內損陰氣。故加甘草。 痞與結胸。有高下之分。邪結在胸中。故曰陷胸。邪留在心下。故曰瀉心。瀉心者。必以苦為主。是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散痞者必以辛為主。是以半夏乾薑為佐。陰陽不交曰痞。上下不通曰滿。欲通上下。交陰陽者。必和其中。中者脾也。脾不足者。以甘補之。故以人參甘草大棗為使。以補中氣。中氣安和,則水升火降。痞滿自消。

附子瀉心湯

大黃 黃連 黃芩 附子

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此湯主之。 心下痞者。邪熱也。惡寒汗出者。陽虛也。以三黃之苦寒。清中濟陰。以附子之辛熱。溫經固陽。寒熱互用。攻補兼施並行。不悖仲景之妙用也。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 黃連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此湯主之。 濡者。軟也。 結言胸。痞言心下。結言按之硬。痞言按之濡。結言寸脈浮關脈沉。痞不言寸,而但曰關上浮。可以明二病之分矣。 經曰。大熱受邪。心病生焉。味苦入心。性寒除熱。大黃黃連之苦寒。以瀉心下之虛熱。但以麻沸湯漬服者。取其清薄而瀉虛熱也。

十棗湯

芫花 甘遂 大戟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 汗出。發作有時。頭痛。痞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此湯主之。 杜壬問孫兆曰。十棗湯治何病。孫曰。治太陽中風。表解裡未和。杜曰。何以知裡未和。孫曰。頭痛。痞滿。脅痛。乾嘔。汗出。知裡未和也。杜曰。此但言病症,而所以裡未和之故。總未言也。孫曰。某實未決。願聽開論。杜曰。裡未和者。痰與燥氣壅於中焦。故頭痛乾嘔。短氣汗出。是痰隔也。非十棗湯不能治。但此湯不宜輕用。恐損人於倏忽也。

赤石脂禹余糧湯

赤石脂 禹余糧

下利心下痞硬。服瀉心已。複以它藥下之。利不止。治以理中。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與赤石脂禹余糧湯。複下利。當利小便。

旋複代赭湯

旋複花 甘草 人參 代赭石 生薑 半夏 大棗

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此湯主之。 噫氣。俗名噯氣。飽食息也。 硬則氣堅。鹹味可以軟之。旋複花之咸。以軟痞硬。虛則氣浮。重劑可以鎮之。代赭石之重。以鎮虛逆。生薑半夏。辛以散虛痞。人參大棗。甘以補胃弱。 痞而下利。生薑瀉心湯。痞而不下利。旋複代赭湯。

桂枝人參湯

桂枝 甘草 白朮 人參 乾薑

太陽病。外症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 仲景論太陽病桂枝症。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與葛根黃連黃芩湯。此又與桂枝人參湯。二症俱系表不解,而下之成利者。何故用藥有溫涼之異乎。二症雖同是內虛熱入。協熱遂利。但脈症不同,故用藥有別耳。前言脈促者。表未解。喘而汗出者。主葛根黃連黃芩湯。夫脈促為陽盛喘汗為裡熱。用葛根芩連。理所宜也。且前症但曰下之。此曰數下之。前症但曰利下。此曰利不止。兩論細味之。即有虛實之分矣。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香豉

病如桂枝症。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此胸有寒也。當以瓜蒂散吐之。 病在上者。因而越之。邪客胸中。至氣衝不得息。非吐之不可也。寒氣在胸。瓜蒂之苦寒。從其性而治之也。赤小豆酸寒。酸苦湧泄為陰也。又以香豉酸苦為助,則邪痰濁氣。一湧而盡矣。然此為快劑。重亡津液。與梔子豉湯。大不相侔也。故亡血虛家。特為申禁。

黃連湯

黃連 甘草 乾薑 桂枝 人參 半夏 大棗

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痛欲嘔吐。此方主之。 邪氣傳裡。下寒上熱。夫胃中有邪,則陰陽不交。陰不得升,而獨治於下,為下寒而腹痛。陽不得降,而獨治於上,為上熱而嘔吐。上熱者泄之以苦。黃連之職也。下寒者。散之以辛。薑桂半夏之任也。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人參甘棗之用。其在斯乎。

炙甘草湯

甘草 生薑 人參 生地 桂枝 麥冬 阿膠 麻仁 大棗

一名複脈湯。 脈結代。心動悸。此湯主之。 脈結代者。血氣虛衰。不能相續也。心動悸者。神氣煩擾。不能自安也。人參甘草補其氣。桂枝生薑溫其氣。麻仁阿膠。門冬地黃。皆濡潤益陰之品。所以濟其枯涸,而脈之結代者。可複於和平矣。故名複脈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 芍藥 麻黃 生薑 杏仁 甘草 大棗

服桂枝。大汗脈洪。與桂枝湯。若形似瘧。日再發。汗出必解。 汗後脈洪。病猶在也。如瘧日再發者。邪氣客於營衛之間。與桂枝二麻黃一湯。以散營衛之邪。桂枝湯料。倍於麻黃湯料者,為其傷衛多而傷營少也。 前桂枝麻黃各半湯。以不得汗故也。今既已大汗出。故桂枝倍麻黃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