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擇要綱目

清 蔣介繁


熱性藥品

附子

【氣味】

辛溫有大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浮中之沉。無所不至。入手少陽足少陰三焦命門之劑。

【主治】

風寒咳逆。溫中。散臟腑沉寒。拘攣膝痛。補虛散壅。脊強而厥。久病嘔噦。反胃噎膈。癰疽不斂。下痢赤白。助陽退陰。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近世陰症傷寒。往往疑似。不敢遽用。直待陰極陽竭。而莫之救。則惑之甚也。豈知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功。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複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開腠理。以祛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驅除在裡之陰濕。功能退陰扶陽。起死回生。信不誣也。仲景八味丸用為少陰經之向導。又其性走而不守。健悍走下。以行地黃之滯。後人不審。相習為治風之藥。並為補藥。亦惑之甚也。又熟附配麻黃。發中有補。仲景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是也。又曰附子無乾薑不熱。得甘草則性緩。得桂則補命門真火。川烏頭即生附子之母。氣辛溫。功同附子而稍緩。又曰川烏頭性輕疏。溫脾去風。又云服烏附藥。並宜冷服。謂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氣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熱藥冷凍飲料。下嗌之後。冷體既清。熱性便發。而病氣隨愈。不違其情。而致大益。此熱因寒用。反治之妙也。天雄乃種附子而內中生出者。又或附子中變換而出。其形長而不生子。故曰天雄。元素曰。非天雄不能補上焦之陽虛。但思上焦陽虛。即屬心肺之分。當用參 。不當用天雄。不知補下即所以益上。先賢非誤認上尖為上藥也。

乾薑

【氣味】

辛溫無毒。半浮半沉。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又云大辛大熱。為陽中之陽。

【主治】

其用有四。通心助陽。去臟腑沉寒痼冷。發諸經之寒氣。療感寒腹痛。故腎中無陽。

脈氣欲絕。附子為引。名薑附湯。亦治中焦寒邪淫勝之症。又能補下焦。故四逆湯用之以治裡寒。理中湯用之以回陽氣。或言乾薑為心脾二氣分之藥。則當補心氣之不足。補脾胃之空虛。今理中湯用之言泄不言補何也?蓋辛熱燥濕。泄脾中寒濕邪氣。非泄正氣也。邪去而正自升。只言其泄之功可也。又或云服乾薑以治中者。恐其僭上。不可不知。何也?蓋乾薑入肺中利肺氣。入腎中燥下濕。入肝經引血藥生血。同補陰藥亦能引血藥入氣分。然溫肺必和之以五味。溫胃必和之以人參。而概緩之以甘草之甘。庶不致壯火而食氣也。久服令人目暗。孕婦不可食。恐令胎內消。炒黑為灰。能引血藥入血分。引氣藥入氣分。另有奇功。

草豆蔻

【氣味】

辛溫澀無毒。純陽而浮。入足太陰陽明經。

【主治】

風寒客邪。散滯氣。利膈上痰。若身受寒邪。口食寒物。胃寒作痛。用之如鼓應桴。若熱鬱者。則不可用。恐其積溫成熱。有偏勝之患也。

白豆蔻

【氣味】

大溫無毒。輕清而升。陽也浮也。入手太陰經。

【主治】

散肺中滯氣。寬膈進飲食。溫暖脾胃。感寒腹痛。止嘔逆翻胃。去太陽經目內大紅筋。別有清高之氣。補上焦元氣之不足。

肉豆蔻

【氣味】

辛溫無毒。入手足陽明經。(採得。須以糯米粉和包裹。投灰火煨熟用。)

【主治】

宿食痰飲。積冷胸腹脹痛。霍亂嘔逆。性屬金而能上。可溫中以補脾。又稱其能下氣者。以脾得補而善運化。氣自下也。

縮砂仁

【氣味】

辛溫澀無毒。陽也浮也。入手足太陰陽明太陽足少陰經。

【主治】

脾胃氣結滯不散。虛勞冷瀉。心腹痛。下氣消食。其性屬土。故能醒脾調胃。引諸藥歸宿丹田。得白蔻為使則入肺。得人參益智為使則入脾。得茯苓為使則入腎。與赤白石脂為使則入大小腸。得條芩白朮為使則安胎。又沖和之氣隨所入而得其平也。

吳茱萸

【氣味】

辛溫有小毒。陽中陰也。半浮半沉。入足太陰經血分。少陰厥陰經氣分。

【主治】

溫中下氣。止心痛諸冷絞痛。利痰暖胃。通關節。開鬱化滯。凡濁陰不降。厥陰上逆。咽膈不通。食則令人口開目瞪。陰寒膈塞。氣不得下。此病不已。卒致寒中腹滿膨脹下利。宜以吳茱萸之苦熱泄其逆氣也。故仲景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用之治厥陰病及溫脾胃為對症之劑。然其為性。下氣最速。腸虛之人。服之愈甚。又氣上沖膈。多食沖眼。又脫人發。 不可不知。

肉蓯蓉

【氣味】

乾微溫無毒。(酒浸一宿。刷去砂土浮甲。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絲草樣。複以甑蒸之。從午至酉。又用酥炙得所。方可入丸。)命門相火不足者。以此補之。乃腎經血分藥也。

【主治】

五癆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強陰益精。女子帶下陰痛。但屬土而有水與火。 雖能峻補精血。驟多用之。則反滑大腸。

生薑

【氣味】

辛微溫無毒。浮而升。陽也。

【主治】

久服去臭氣。通神明。其用有四。製濃朴半夏毒。發散風邪。溫中去濕。益脾胃藥中之佐。主傷寒頭痛鼻塞。通四肢關節。開五臟六腑。與大棗同用。調和脾胃。與芍藥同用。溫經散寒。或問生薑辛溫入肺。何以云入胃口。曰俗以心下為胃口者非也。咽門之下。受有形之物。及累之系。便是胃口。與肺系同行。故能入肺而開胃口也。又或問夜間勿食生薑。令人閉氣何也?曰生薑辛溫。主開發。夜則氣本收斂。反開發之。則違天道。故夜不宜食也。凡早行山谷。口含少許。不犯霧露清濕之氣。及山嵐不正之邪。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惡乾霍亂一切卒暴之病。用薑汁與童便服之。立可解散。不徹薑食。言可常食以通神明也。 不多食。恐其太辛走氣也。秋不食薑。令人瀉氣。以夏月火旺。宜汗散之。故食之不禁。秋則肺氣宜收。所當禁也。去皮用則溫。留皮則涼。

五味子

【氣味】

酸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微陽。入手太陰血分。足少陰氣分。

【主治】

收散氣止嗽。補元氣不足。止瀉痢。生津液。止渴壯水。鎮陽強陰。益男子精。明目暖水臟。凡黃昏喘嗽。乃火氣浮入肺中。不宜用涼藥。唯五味子能斂而降之。或以其食之多致虛熱者。輒云用治肺之虛寒。則更不取其除熱之說。豈知其能收肺氣。即是除熱。補腎之功。即是暖水臟之功也。但有外邪者。不可驟用。恐閉其邪氣。必先發散而後用之。乃為良耳。又五六月宜常服五味子湯。以益肺金之氣。蓋五味子之酸能瀉丙火而益庚金也。仲景八味丸用此述類形象為腎氣丸。總以五味悉具。酸鹹入肝而補腎。辛苦入心而補肺。甘入中宮而益脾胃。在上則滋源。在下則益水也。

桂枝

【氣味】

辛溫無毒。體輕而上行。浮而升陽也。入足太陽經。(即取木桂之最薄者。去其粗皮是也。)

【主治】

傷風頭痛。開腠理。解表止煩發汗。去皮膚風濕。泄奔豚。散下焦蓄血。利肺氣。 療痛風。橫行手臂。或曰本草言桂枝能止煩出汗。故張仲景治傷寒有當發汗之症。凡數處皆用桂枝湯。此與本草之義甚相符合。又云無汗不得用桂枝。汗家不得重發汗。則桂枝又所禁用。而仲景傷寒有汗多之症。凡數處每用桂枝甘草湯。此又似用桂枝以閉汗也。其說何以辨之。蓋太陽中風。陰弱而汗自出。此為衛實榮虛。故發熱汗出也。又太陽病非中風。而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而陰虛陽必湊之也。皆用桂枝湯以發其汗。乃調其榮氣。則衛氣自和。風邪無所容。遂自汗而解。非桂枝能開腠理發出其汗也。然則桂枝湯下發汗之發字。當認作出字。汗自然發出。非若麻黃症。必以麻黃開發腠理而出其汗也。則凡仲景之用桂枝湯以發汗者。其症必皮膚疏泄。自汗脈浮緩。風邪干于衛氣者。為對症之劑。其汗多而用桂枝甘草湯者。蓋腠理不密。則津液外泄。而肺氣自虛。虛則當補其母。用桂枝同甘草。外散風邪以救表。內伐肝木以防脾。佐以芍藥。泄土中之木而固脾。使以薑棗以通行脾之津液。如是而榮衛無不調和矣。榮衛既和。則邪從汗出。而汗自止。非桂枝能閉汗孔也。明乎此。而仲景之治傷寒有汗。用桂枝不令重發其汗者。是解肌之妙用也。若太陽中風。腠理致密。榮衛邪實。津液禁固。其脈浮緊。發熱而汗不出者。則屬麻黃症。不可以桂枝為能發散解肌利關節而誤用之也。

肉桂

【氣味】

甘辛大熱有小毒。陽中之陽浮也。去其外之粗皮。是為肉桂。入足少陰太陰經血分。

【主治】

補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滲泄止渴。去榮衛中風寒。表虛自汗。春夏為禁藥。

秋冬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補命門不足。益火消陰。治寒痺風喑。陰盛失血。瀉痢驚癇。故凡小兒驚風及泄瀉。並用五苓散以泄丙火。滲土濕。內用肉桂者。抑肝風而扶脾土也。醫錄云。有人患赤眼腫痛。脾虛不能飲食。肝脈盛。用涼藥治肝則脾愈虛。用暖藥治脾則肝愈盛。但于溫平藥中倍加肉桂。殺肝而益脾也。

川芎

【氣味】

辛溫無毒。浮而升陽也。少陽本經引經之藥。又入手足厥陰氣分。

【主治】

中風入腦頭痛。面上游風。治一切面。一切氣。一切血。破宿血。養新血。長肉諸瘡瘍及排膿。凡郁在中焦。須開提以升其氣。解諸郁而通陰陽者。非川芎不為功。凡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陰虧氣鬱也。若助清陽之氣而能令氣行血調者。非川芎而誰濟。但單服過久。則辛喜歸肺。肺氣偏勝。恐金來賊木。故有暴亡之患。若配合得宜。定無此害。

續斷

【氣味】

苦微寒無毒。

【主治】

傷寒。補不足。金瘡癰瘍折跌。續筋。婦人崩漏。子宮冷。腰痛。關節緩急。入平胃散治痢尤效。

白朮

【氣味】

甘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入手太陽少陰足太陰陽明少陰厥陰六經。(用乳汁潤之。以製其性。脾病以陳壁土炒過。竊土氣以助脾也。)

【主治】

溫中去脾胃濕。除脾胃熱。強脾胃氣。進飲食。和脾胃以生津液。止肌熱。治四肢困倦。目不能開。怠惰嗜臥。不思飲食。止渴安胎。凡中焦不受濕不能下利。必須白朮以逐水益脾。非白朮不能去濕。非枳實不能消痞。故枳朮丸以之為君。然脾惡濕。濕勝則氣不得施化。津液何由而生。故曰膀胱津液之府。氣化則能出焉。用白朮以除其濕。則氣得周流。 而津液自生矣。

益智仁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客寒犯胃。和中益氣。補腎虛滑瀝。三焦命門氣弱者宜之。蓋心者脾之母。欲使食化。不必專於和脾。火能生土。當使心藥入脾胃藥中。益智仁能於土中益火也。然雖脾經本藥。在集香丸則入肺。在四君湯則入脾。在大鳳髓丹則入腎。三臟各有子母相顧之義。蓋隨所引而相補一臟也。

麻黃

【氣味】

苦溫無毒。輕清而浮升。陽也。入手太陰足太陽經。兼走手少陰陽明二經。

【主治】

中風傷寒頭痛。發表出汗。通九竅。開毛孔。治咳逆上氣。凡六淫有餘之邪。客於陽分皮毛之間。腠理閉拒。榮衛氣血不行。謂之表實。非麻黃之輕清。不可以散濁實。但太陽寒水之經。經脈循背下行。本寒而又受外寒。固宜發汗以泄表實。或飲食勞倦及雜病自汗表虛之症。用之則汗過亡陽。脫人元氣。不可不禁。仲景治傷寒有汗用桂枝。無汗方用麻黃。傷寒傷風而咳嗽合用麻黃桂枝湯。其用意慎且重也。麻黃雖太陽發散重劑。為發散肺金火郁之藥。其說何也?蓋寒傷榮。榮血內澀。不能外通於衛。衛氣閉固。津液不行。故無汗發熱而憎寒。其症面赤怫郁。

乳香

【氣味】

微溫無毒。純陽入手少陰心經。

【主治】

活血定痛。療風水毒腫癮疹癢毒。止霍亂中惡。中邪氣。托理護心。活血伸筋。治婦人產難折傷。蓋乳香香竄能入心經。故內托護心散用之透徹瘡孔中。使毒氣外出。不致內攻也。

鹿茸

【氣味】

甘溫無毒。(採得。不可以鼻嗅之。中有小白蟲。視之不見。入人鼻則為蟲顙。不可藥也。)

【主治】

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補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夜夢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帶下。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蜀中市上一道人貨班龍丸。一名茸珠丹。大醉高歌曰。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慢說。唯有班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闕下穴。蓋其方用鹿茸鹿角膠鹿角霜是也。

虎骨

【氣味】

辛微熱無毒。

【主治】

筋骨毒風攣急屈伸不得。走注疼痛。治惡瘡鼠 。殺犬咬毒。初生小兒煎湯浴之。 辟惡氣。去瘡疥驚癇鬼疰。長大無病。蓋虎骨通可用。凡辟邪疰。治驚癇溫瘧。瘡疽頭風。 當用頭骨。治腰背諸風。當用脊骨。治手足諸風。當用脛骨。各從其類也。但虎之一身筋節氣力。皆出前足。故以脛骨為勝。

蓽茇

(凡使去挺用頭。以醋浸一宿。焙乾。以刀刮去皮栗子令淨乃用。免傷人肺。令人上氣。)

【氣味】

辛大溫無毒。陽也。浮也。入手足陽明經。然辛熱耗散。能動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

【主治】

溫中下氣。補腰腳。殺腥氣。消食。除胃冷陰疝癖。霍亂冷氣。心痛血氣。水瀉虛痢。嘔逆醋心。產後泄痢。與阿魏和合良。得訶子人參桂心乾薑。治臟腑虛冷腸鳴神效。治頭痛鼻淵牙痛。但蓽茇走腸胃冷氣。嘔吐心腹滿痛者宜之。多服走泄真氣。令人腸虛下重。

膃肭臍

(一名海狗腎。用酒浸一日。紙裹炙香。銼搗。或於銀器中以酒煎熟合藥。以漢椒樟腦同收不壞。)

【氣味】

鹹大熱無毒。

【主治】

男子宿症氣塊。積冷勞氣。腎精衰損。多色成勞瘦悴。補中。益腎氣。暖腰膝。助陽氣。破症結。療驚狂癇疾。五勞七傷。陽痿少力。腎虛。背膊勞悶。面黑精冷最良。和劑局方治諸虛損有膃肭臍丸。今之滋補丸藥中多用之。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大抵與蓯蓉鎖陽之功相近。亦可同糯米法面釀酒服。

天雄

(乃種附子而生出。或變出。其形長而不生子。故曰天雄。其長而尖者。謂之天錐。象形也。)

【氣味】

辛溫有大毒。

【主治】

大風寒濕痺。 節痛。拘攣緩急。破積聚邪氣金瘡。治一切風。一切氣。助陽道。 暖水臟。補腰膝。益精明目。通九竅。利皮膚。調血脈。四肢不遂。下胸膈水。破 癖結。 排膿止痛。續骨。消瘀血。背脊傴僂。霍亂轉筋。發汗。止陰汗。炮含治喉痺。但烏附天雄。皆是補下焦。命門陽虛之藥。補下所以益上也。若是上焦陽虛。即屬心脾之分。當用參。不當用天雄也。且烏附天雄之尖。皆是向下生者。其氣下行。其臍乃向上生苗之處。皆誤認尖為上耳。

韭子

(入藥揀淨。蒸熟曝乾。簸去黑皮。炒黃用。)

【氣味】

辛甘溫無毒。陽也。

【主治】

夢中泄精溺血。暖腰膝。治鬼交甚效。補肝及命門。治小便頻數遺尿。女人白淫白帶。故三因方治下元虛冷。小便不禁。或成白濁。有家韭子丸。蓋韭乃肝之菜。入足厥陰經。腎主閉藏。肝主疏泄。素問云。足厥陰病則遺尿。思想無窮。入房太甚。發為筋痿及為白淫。男隨溲而下。女子綿綿而下。韭子之治遺精漏泄。小便頻數。女人帶下者。能入厥陰補下焦肝及命門之不足。命門者藏精之府。故同治云。

烏頭

(草烏頭。或生用。或炮用。或以烏大豆同煮熟。去其毒用。)

【氣味】

辛溫有大毒。

【主治】

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痺。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其汁煎之名射罔。殺禽獸。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痰。臍間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久視。又墮胎。主惡風憎寒。冷痰包心。腸腹 痛。 癖氣塊。齒痛。益陽事強志。治頭風喉痺。癰腫疔毒。但草烏頭射罔乃至毒之藥。若非風頑急疾。不可輕投。藥性論言其益陽事。治男子腎氣衰弱者。未可遽然也。此類只能搜風勝濕。開頑痰。治頑瘡。以毒攻毒而已。豈有川烏頭附子補右腎命門之功哉。 反(半複 栝蔞 白芨 貝母 白蘞) 惡(藜蘆) 伏(丹砂 砒石) 忌(豉汁) 畏(飴糖 黑豆 冷水能解其毒)

鹿角

【氣味】

鹹溫無毒。

【主治】

惡瘡癰腫。逐邪惡氣留血在陰也。除少腹血痛。腰脊痛。折傷惡血。蓋鹿角生用則散熱行血。消腫辟邪。熟用則益腎補虛。強精活血。煉霜熬膏。則專於滋陰也。

鹿角膠

【氣味】

甘平無毒。(修治之法。取全角鋸斷約二三寸。以物盛於急水中浸數十天或百日。 取出。刮去筋膜淨。以 醋煮七日。旋旋添醋。勿令少歇。成時不用火。攄去角霜。複以文火熬之成膏矣。)

【主治】

傷中勞絕。腰痛羸瘦。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男子四肢作痛。臟氣損弱。長肌益髓。又治癆嗽。尿精。尿血。瘡瘍腫。

紫蘇

【氣味】

辛溫無毒。其味辛。則入氣分。其色紫。則入血分。

【主治】

下氣除寒。其子尤良。解肌發表。定喘安胎。瀉肺實。隨所引而各治一經之邪。久服之則泄人真氣。脾胃寒弱之人。過服多致滑瀉。)

【氣味】

甘微溫無毒。

【主治】

和中下氣。補五臟。主嘔逆。止泄痢。消暑。其性溫平得乎中和。入太陰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而除濕解毒也。

麝香

【氣味】

辛溫無毒。(凡使以當門子方妙。不可近鼻。有白蟲入腦患癩。久帶其香透關。令人成異疾。)

【主治】

辟惡氣。去三蟲蠱毒及驚怖恍惚。療鼻塞不通。解酒毒。消瓜果食積。治中風中氣中惡痰厥。積聚症瘕。又療蛇蟲溪瘴毒。蓋麝香走竄。能通諸竅之不利。開經絡之壅遏。凡諸風諸氣諸痛驚癇症瘕可用之為引導。若五臟之風。不可用之以瀉衛氣。口鼻出血。乃陰盛陽虛。有升無降。不可用之令陽不得補。陰不得抑。婦人以血為主。凡血海虛而寒熱盜汗者宜補養之。不可用之以過散其液。

當歸

【氣味】

苦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微陽。入手少陰足太陰厥陰經血分。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守。稍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凡用以酒洗淨。晒乾入藥。)

【主治】

咳逆上氣。溫瘧寒熱。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溫中止痛。補諸不足。和血補血。故脈者血之府。諸血皆屬心。凡通脈必先補心益血。仲景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以當歸補助之。凡血受病。致壅而不流。乃致作痛。若散內寒。助心和血。使氣血各有所歸。以當歸向導之。入手少陰。以其心生血也。入足太陰。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陰。以其肝藏血也。然補氣須同人參黃 。行氣須同大黃牽牛。引熱須從桂附茱萸。引寒須從芒硝大黃。用本病宜酒製。有痰以薑製。導血歸源以人參石脂為佐。血熱以生地條芩為佐。古方四物湯。以當歸為君。芍藥為臣。地黃為佐。芎 為使。總之血藥不可舍當歸也。

山茱萸

【氣味】

酸澀無毒。陰中之陰。入足厥陰少陰經氣分。

【主治】

溫中。逐寒濕痺。強陰益精。療耳鳴。補腎虛。興陽道。添精髓。止老人尿不節。 暖腰膝。助水臟。逐一切氣。破症結溫肝。仲景八味丸用之。取其味酸澀。可以秘精而收滑也。

秦椒

【氣味】

辛溫有毒。

【主治】

除風邪氣。溫中去寒痺。堅齒髮。明目。久服輕身好顏色耐老增年通神。療喉痺吐逆疝瘕。去老血產後餘疾腹痛。出汗。利五臟。上氣咳嗽。久風濕痺。治惡風遍身四肢 痺。口齒浮腫搖動。女人月閉不通。產後惡血痢。多年痢。療腹中冷痛。生毛髮滅瘢。能下腫濕氣。 惡(苦蔞 防葵) 畏(雌黃)

蜀椒(即川椒。)

【氣味】

辛溫有毒。椒乃純陽之物。入手足太陰右腎命門氣分之藥。

【主治】

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熱痺痛。下氣。除六俯寒冷。傷寒溫瘧。大風汗不出。宿食腸 。下痢泄精。治水腫黃膽。殺蟲魚毒。久服開腠理。通血脈。堅齒髮。 明目。調關節。耐寒暑。可作膏藥。治頭風下淚。腰腳不遂。虛損留結。破血。治咳嗽腹內冷痛。除齒痛。破症結開胸。治天行時氣。產後宿血。壯陽。療陰汗。暖腰膝。縮小便。止嘔逆。通神。去老益血。利五臟。下乳汁。滅瘢。生毛髮。散寒除濕。解鬱結。消宿食。通三焦。溫脾胃。補右腎命門。殺蛔蟲止泄瀉。但椒紅其味辛而麻。其氣溫以熱。稟南方之陽。受西方之陰。故能入肺散寒也。

獨活

【氣味】

苦甘平無毒。浮而升陽也。入手足太陽經行風藥。入足厥陰少陰經氣分。

【主治】

療諸賊風百節痛。諸風濕冷。皮肌苦癢。手足攣痛。得細辛治頭痛如神。兩足寒痺不能動履。偕牛膝木瓜燥濕立效。

濃朴

【氣味】

苦溫無毒。可升可降。陰中陽也。

【主治】

消痰下氣。療霍亂及腹痛脹滿。胃中冷逆嘔不止。泄痢淋露。蓋濃朴氣溫。能瀉胃中之實。故平胃散用之。佐以蒼朮。所以平胃土之太過。以致於中和也。然虛弱之人。胃氣不實。誤服脫人元氣。又不可不斟酌為用也。

代赭石

【氣味】

苦寒無毒。乃肝與包絡二經血分藥也。

【主治】

女子赤沃漏下帶下百病。產難胞不出。墮胎。養血氣。除五臟血脈中熱。血痺血瘀。大人小兒驚氣入腹。及陰痿不起。安胎健脾。止反胃吐血鼻衄。月經不止。腸風痔 。瀉痢脫精。夜多遺溺。小兒驚癇疳疾。金瘡長肉。辟鬼魅。故仲景治傷寒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複代赭湯主之。蓋怯則氣浮。唯重可以鎮之。代赭之重。以鎮虛逆也。

葫蘆巴

(一名苦豆。凡入藥淘淨。以酒浸一宿。晒乾。蒸熟或炒過用。)

【氣味】

苦大溫無毒。

【主治】

元臟虛冷氣。得附子硫黃治腎虛冷。腹脅脹滿。面色青黑。得 香子桃仁治膀胱氣甚效。治冷氣疝瘕。寒濕腳氣。益右腎。暖丹田。

生卷柏

(一名長生不死草。凡用以鹽水煮半日。再以井水煮半日。晒乾焙用。)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五臟邪氣。女子陰中寒熱痛。症瘕血閉絕子。久服輕身和顏色。止咳逆。治脫肛。 結。頭中風眩痿 。強陰益精。通月經。鎮心。除面 頭風。暖水臟。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菖蒲

(採得。以銅刀刮去黃黑硬節皮。蒸熟曝乾用。如泥菖夏菖二種不堪入藥。)

【氣味】

辛溫無毒。其有五德。能配五行。葉青。花赤。節白。心黃。根黑。

【主治】

一切諸風。手足頑痺。癱瘓不遂。五勞七傷。堅骨髓。長精神。開胃和血。固齒明目。澤皮膚。去寒熱。除三尸九蟲。時疾瘴疫。開心孔。通九竅。唯石上生者為佳。

良薑

(東壁土炒過。入藥用。)

【氣味】

辛大溫無毒。純陽而浮。入足太陰陽明經。

【主治】

胃中冷逆。霍亂腹痛。噫逆胃寒者宜之。人參茯苓佐之。解散胃中之風邪。 【紅豆蔻】

【氣味】

辛溫無毒。陽而浮也。入手足太陰經。

【主治】

腸虛水瀉。心腹絞痛。霍亂。嘔吐酸水。解酒毒。冷氣。消瘴霧毒氣。去宿食。溫腹腸吐瀉痢疾。治噎膈反胃。虛瘧寒脹。李東垣脾胃藥中常用之。亦取其辛熱芳香能醒脾。 溫肺散寒。燥濕消食之功爾。若脾肺素有伏火者。切不宜用。

丁香

(雞舌香與丁香同種。花實叢生。其中心最大者為雞舌。擊破有順理而解為兩向如雞舌故名。乃是母丁香也。)

【氣味】

辛溫無毒。純陽。入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經。(方中多用雌者力大。膏煎中若用雄須去丁。蓋乳子發人背癰也。不可見火。)

【主治】

溫脾胃。止霍亂壅脹。風毒諸腫。齒疳 。能發諸香。風 骨槽勞臭。殺蟲。辟惡去邪。治奶頭花。止五色毒痢五痔。治冷氣冷勞。反胃鬼疰蠱毒。殺酒毒。消 癖。療腎氣奔豚氣陰痛腹痛。壯陽暖腰膝。療嘔逆甚驗。去胃寒。理元氣。氣血盛者勿服。治虛噦。小兒吐瀉。痘瘡胃虛灰白不發等症。必運氣在寒水司天之際。又值嚴冬鬱遏陽氣。故用大辛熱之劑發之者也。若不分氣血虛實寒熱經絡。一概驟用。其殺人也必矣。 【雞舌香】

【氣味】

辛微溫無毒。

【主治】

風水毒腫。霍亂心痛。去惡熱。吹鼻殺腦疳。入諸香中令人身香。同薑汁塗拔去白須。孔中即生黑者異常。

畏(鬱金)

石硫黃(硫黃秉純陽火石之精氣而結成。性質通硫。色賦中黃。故名硫黃。含其猛毒為七十二石之將。故藥品中號為將軍。外家謂之陽侯。亦曰黃牙。又曰黃 砂。)

【氣味】

酸溫有毒。

【主治】

除頭禿。能化金銀銅鐵奇物。下部 瘡。殺疥蟲。古方未有服餌硫黃者。本經所用。只於治瘡蝕。攻積聚冷氣腳弱等。而近世遂火煉。治為常服丸散。觀其治煉服食之法。殊無本源。非若乳石之有論議。故服之其效雖緊。而其患更速。可不戒之。土硫黃辛熱腥臭。 只可治疥殺蟲。不可服也。

靈砂

(庚辛玉冊云。靈砂者至神之物也。硫汞製而成形。謂之丹基。奪天地造化之功。竊陰陽不測之妙。可以變化五行。煉成九還。其未升鼎者謂之青金丹頭。已升鼎者乃曰靈砂。靈砂有三。以一伏時周天火而成者。謂之九轉靈砂。以地數三十日炒煉而成者。謂之醫家老火靈砂。並宜桑灰淋。醋煮伏過用乃良。)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五臟百病。養神安魂魄。益氣明目。通血脈。止煩滿。益精神。殺精魅惡鬼氣。久服通神明不老。輕身神仙。令人心靈。主上盛下虛。痰涎壅盛頭旋。吐逆霍亂。反胃心腹冷痛。升降陰陽。既濟水火。調和五臟。輔助元氣。研末。糯糊為丸。棗湯服。最能鎮墜神丹也。故時珍曰。硫黃陽精也。水銀陰精也。以之相配夫婦之道。純陰純陽。二體合璧。故能合造化之妙。而升降陰陽。既濟水火。為扶危拯急之神丹。但不可久服耳。蘇東坡言此藥治久患反胃及一切吐逆。小兒驚吐。其效如神。有配合陰陽之妙故也。時珍常以陰陽水送之尤妙。

蓽澄茄

(生南海諸國。向陰者為澄茄。向陽者為胡椒。凡採得去柄及皺皮子用。酒浸蒸之從巳至酉。杵細晒乾。入藥用。)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下氣消食。去皮膚風。心腹間氣脹。令人能食。療鬼氣。能染發及香身。治一切冷氣痰癖。並霍亂吐瀉肚腹痛。腎氣膀胱冷。暖脾胃。止嘔吐噦逆。

蓬莪朮

(凡使于砂盆中以醋磨令盡。然後於火畔 乾。重篩過用。此物極堅硬難搗治。用時熱灰火中煨令透。乘熱搗之即碎如粉。今人多以醋炒或煮熟入藥。取其引入血分也。)

【氣味】

苦辛溫無毒。

【主治】

心腹痛。中惡霍亂冷氣。吐酸水。解毒。食飲不消。酒研服之。又療婦人血氣結積。丈夫奔豚。破 癖冷氣。以酒醋磨服。治一切氣。開胃消食。通月經。消瘀血。止撲損痛下血及內損惡血。通肝經聚血。

檀香

【白旃檀】

【氣味】

辛溫無毒。陽中微陰。入手太陰足少陰。通行陽明之經也。

【主治】

消風熱腫毒。治中惡鬼氣。殺蟲。煎服止心腹痛霍亂。腎氣痛。水磨塗外腎並腰腎痛處。散冷氣。引胃氣上升進飲食。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漿水洗拭令赤。磨汁塗之甚良。白旃檀調氣。引芳香之物上至極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屬。佐以薑棗。輔以葛根縮砂益智豆蔻。通行陽明之經。在胸膈之上處。咽嗌之間。為理氣之要藥也。楞嚴經云。白旃檀塗身能除一切熱惱。故西南諸番。皆用諸香塗身。取此義也。隋有壽禪師妙醫術。作五香飲濟人。沉香飲。檀香飲。丁香飲。澤蘭飲。甘松飲。皆以香為主。更加別藥。有味而止渴兼補益人。道書檀香謂之浴香。不可燒供上真。 【紫檀】

【氣味】

鹹寒無毒。

【主治】

摩塗惡毒風毒。刮末敷金槍止血止痛療淋。醋磨敷一切卒腫。其白檀辛溫氣分之藥也。故能理衛氣而調脾肺。利胸膈。紫檀鹹寒血分之藥也。故能和營氣而消腫毒。治金瘡。

米醋

(惟米醋方可入藥。極陳者方妙。)

【氣味】

酸苦溫無毒。(不宜多食。多食損筋骨。不益男子。損人顏色。醋發諸藥。不可同食。)

【主治】

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理諸藥消毒。治產後血暈。除症塊堅積。 消食。殺惡毒。破結氣心中酸水痰飲。下氣除煩。治婦人心痛血氣。並產後及傷損金瘡出血昏暈。殺一切魚肉菜毒。醋磨青木香。止卒心痛血氣痛。浸黃柏含之治口瘡。調大黃末塗腫毒。煎生大黃服治 癖甚良。散瘀血。治黃膽黃汗。產婦房中常以火炭沃醋氣為佳。酸益血也。大抵醋治諸瘡腫積塊。心腹疼痛。痰水血病。殺魚肉菜及諸蟲毒氣。無非取其酸收之義。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也。

五靈脂

(寒號蟲屎也。此物多夾沙石。絕難修治。凡用。研為細末。以酒飛去沙石。晒乾收用。)

【氣味】

甘溫無毒。入足厥陰肝經。又氣味俱濃。陰中之陰。入血分藥也。

【主治】

血分。肝主血。諸痛皆屬於木。諸蟲皆生於風。故此藥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諸痛。治驚癇。除瘧痢。消積化痰。療疳殺蟲。治血痺血眼諸症皆屬肝經也。失笑散不獨治婦人心痛血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脅肋少腹痛疝氣。並胎前產後血氣作痛。及血崩經溢。 百藥不效者。俱能奏功。屢用屢驗。真近世神方也。 惡(人參)

騏竭

(即血竭。凡使。先研作粉篩過。入丸散中用。若同眾藥搗。則化作塵飛矣。)

【氣味】

甘鹹平無毒。

【主治】

心腹卒痛。金瘡血出。破積血止痛生肉。去五臟邪氣。傷折打損。一切疼痛。血氣攪刺。內傷血聚。補虛。並宜酒服。補心包絡肝血不足。益陽精。消陰滯氣。敷一切惡瘡疥癬久不合。性急不可多使。卻引膿。散滯血諸痛。婦人血氣。小兒螈 。時珍曰。騏 竭乃木之脂液也。如人之膏血。其味甘鹹而走血。蓋手足厥陰藥也。肝與心包皆主血故爾。河間劉氏云。血竭除血痛為和血之聖藥是矣。乳香沒藥雖主血病而兼入氣分。此則專於血分者也。

白花蛇

(諸蛇鼻向下。獨此鼻向上。背有方勝花紋。以此得名。頭尾各一尺有大毒不可用。 去皮骨。換酒浸三日。火炙去盡皮骨。此物甚毒。不可不防。炙過收之則不蛀。其骨刺須遠棄之。傷人。毒與生者同也。)

【氣味】

甘鹹溫有毒。(得酒良。)

【主治】

中風濕痺不仁。筋脈拘急。口面喎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腳弱不能久立。暴風瘙癢。大風疥癬。治肺風鼻塞。浮風癮疹。身上白癜風 瘍斑點。通治諸風。破傷風。小兒風熱急慢驚風搐搦。瘰癧漏疾。楊梅瘡。痘瘡倒陷。蛇性竄。能引藥至於有風疾處。故能治風。而花蛇又食石南。所以能透骨搜風。截驚定搐。為風痺驚搐癩癬惡瘡要藥。取其內走臟腑。外徹皮膚。無處不到。凡服蛇酒藥。切忌見風。

烏稍蛇

(其身烏而光。頭圓尾尖。眼有赤光。至枯死眼不陷如活者。稱之重七錢至一兩者為上。十兩至一鎰者為中。粗大者力彌滅也。作偽者用他蛇熏黑。亦能亂真。但眼不光耳。採得去頭及皮鱗。帶子。銼斷。苦酒浸一宿。漉出。柳木炭火炙乾。再以酥炙于屋下。巳。地上掘坑埋一夜。再炙乾用。或以酒煮乾用亦可。)

【氣味】

甘平無毒。又曰有小毒。

【主治】

諸風頑痺皮膚不仁。風瘙隱疹疥癬。熱毒風皮肌生癩。眉髭脫落。 疥等瘡。功與白花蛇同。而性善無毒。

烏藥

【氣味】

辛溫無毒。氣濃于味。陽也。入足陽明少陰經。

【主治】

中惡心腹痛。蠱毒主忤鬼氣。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腎間冷氣攻沖背膂。婦人血氣小兒腹中諸蟲。除一切冷霍亂。反胃吐食瀉痢。癰癤疥厲。並解冷熱。其功不可悉載。 貓鼠百病並可磨服。理元氣。中氣腳氣疝氣。氣厥頭痛。腫脹喘息。止小便頻數及白濁。但烏藥辛溫香竄。能散諸氣。故惠民和劑局萬治中風中氣諸症。用烏藥順氣散者。先疏其氣。 氣順則風散也。嚴用和濟生方治七情鬱結上氣喘急用四磨湯者。降中兼升。瀉中帶補也。其方以人參烏藥沉香檳榔各磨濃汁七分合煎。細細咽之。

禹余糧

(石中有細粉如面故曰余糧。凡用。研水取汁澄之。勿令有沙土。)

【氣味】

甘寒無毒。入手足陽明血分重劑也。

【主治】

咳逆寒熱煩滿。下赤白。血閉症瘕大熱。煉餌服之不飢。輕身延年。療小腹痛結煩疼。主崩中。治邪氣及骨節疼四肢不仁痔 等疾。久服耐寒暑。催生固大腸。夫重可去怯。 禹余糧之重為鎮固之劑。其性澀又主下焦前後諸病。

鯽魚

(和蒜食少熱。同沙糖食生疳蟲。同芥菜食成腫疾。同豬肝雞肉雉肉鹿肉猴肉食生癰疽。同麥門冬食害人。)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合五味煮食主虛羸。溫中下氣。止下痢腸痔(夏月熱痢有益。冬月不宜。)合 作羹主胃弱不下食。調中益五臟。合茭首作羹。主丹石發熱。生搗塗惡核腫毒不散及 瘡。同小豆搗塗丹毒。燒灰和醬汁塗諸瘡十年不瘥者。以豬脂煎灰服治腸癰。合小豆煮汁服消水腫。 炙油塗婦人陰疳諸瘡殺蟲止痛。釀白礬燒研飲服治腸風血痢。釀硫黃 研釀五倍子 研酒服並治下血。釀茗葉煨服治消渴。釀胡蒜煨研飲服治膈氣。釀綠礬 研飲服治反胃。釀鹽花燒研摻齒痛。釀當歸燒研揩牙烏髭止血。釀砒燒研治急疳瘡。釀白鹽煨研搽骨疽。釀附子炙焦同油塗頭瘡白禿。凡諸魚屬火。獨鯽屬土。有調胃實腸之功。若多食亦能動火。

巴豆

(最能瀉人。新者佳。用之去皮心膜熬令黃黑。搗如膏。乃和丸散。有用仁者。用殼者。用油者。有生用者。麩炒者。醋煮者。燒存性者。有研爛以紙包壓去油者。謂之巴豆霜。 )

【氣味】

辛溫有毒。又曰生溫熟寒。有大毒。其性熱味苦。氣薄味濃。體重而沉降陰也。又性熱味辛有大毒。浮也。陽中陽也。又生猛熟緩。能吐能下。能止能行。可升可降。

【主治】

傷寒溫瘧寒熱。破症瘕結聚。堅積留飲。痰癖大腹。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穀道。去惡肉。除鬼毒蠱主邪物。殺蟲魚。金瘡膿血不利丈夫。殺斑蜇蛇虺毒。治十種水腫痿痺。落胎。通宣一切病。泄壅滯。除風破血。排膿消腫毒。殺腹臟蟲。及疥癩疔腫。治瀉痢驚癇。心腹痛疝氣。風 耳聾。喉痺牙痛。利關竅。古人云。巴豆乃斬關奪門之將。不可輕用。若峻用則有戡亂劫病之功。微用亦有撫緩調中之妙。譬之蕭曹絳灌。乃勇猛武夫。 而用之為相。亦能輔治太平。王海藏言其可以通腸。可以止瀉。此發千古之秘也。

沉香

(木之心節。置水則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為棧香。不沉者為黃熟香。凡使沉香。須要不枯。如觜角硬重沉於水下為上。半沉者次之。不可見火。欲入丸散。以紙裹置懷中待燥研之。或入乳缽以水磨粉晒乾亦可。若入煎劑。惟磨汁臨時入之。)

【氣味】

辛微溫無毒。陽也。有升有降。(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熱。)

【主治】

風水毒腫。去惡氣。主心腹痛霍亂。中惡邪鬼疰氣。清人神。並宜酒煮服之。諸瘡腫宜入膏中。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暖腰膝。止轉筋吐瀉冷氣。破症癖冷風麻痺骨節不任風濕皮膚瘙癢。氣痢。補右腎命門。補脾胃及痰涎血出於脾。益氣和神。治上熱下寒。氣逆喘急。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

橘皮

【氣味】

苦辛溫無毒。又氣薄味濃。陽中之陰也。可升可降。

【主治】

橘皮苦能瀉能燥。辛能散能溫。能補能和。化痰治嗽。順氣理中。調脾快膈。通五淋。療酒病。其功當在諸藥之上。皆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侖。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故潔古張氏云。陳皮枳殼利其氣而痰自下。蓋此義也。同杏仁治大腸氣 。同桃仁治大腸血 。皆取其通滯也。

鎖陽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大補陰氣。益精血。利大便。虛人大便燥結者。啖之可代蓯蓉。不燥結者勿用。

桂心

(用紫色濃桂。去其內外之皮。取中間味辛者用之是也。)

【氣味】

苦辛無毒。陽中之陽浮也。入手少陰經血分。

【主治】

一切風氣。補五癆七傷。通九竅。利關節。益精明目。暖腰膝。治風痺骨節攣縮。 續筋骨。生肌肉。消瘀血。破 癖症瘕。內托癰疽痘瘡。能引血化汗化膿。解蛇蝮毒。

米酒

【氣味】

苦甘辛大熱有毒。

【主治】

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通血脈。濃腸胃。潤皮膚。養脾扶肝。止腰膝疼痛。但其味辛者能散。苦者能下。甘者能居中而緩。用為導引。可以通行一身。而能達極高之分。淡者則利小便而速下。然少飲則能和血氣。壯神御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北人嗜飲生痰動火。醉臥當風。則成癜風。醉浴冷水。則成痛痺。服丹砂飲酒。則引藥氣入四肢。滯血化為癰疽。酒後食芥。緩人筋骨。酒後飲茶。傷腎臟。腰腳重墜。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消渴攣痛之疾。一切毒藥因酒得者難治。酒漿照人無影不可飲。祭酒自耗不可飲。酒得鹹而解者。以水製火。酒性上而鹹潤下也。得葛花綠豆粉而解者寒勝濕也。

燒酒

【氣味】

辛甘大熱有大毒。

【主治】

辛甘則能升揚發散。其氣燥烈。勝濕祛寒。則能開怫郁而消沉積。通膈噎而散痰飲。治泄瘧而止腹痛。辛先入肺。則能調水道而通小便。熱能生火鑠金。大腸受刑。則令大腸燥結。暑月飲之。則膈快而胸暢。赤目洗之。則淚出而腫消赤散。此皆從治之法。蓋所以劫之之劑也。但性甚燥烈若過飲不節。則敗胃傷膽焚心。嗜飲之人甚多。近之市沽。又加以砒石草烏辣灰。升陽熱燥助而引之。是在善於攝生者謹而節之也。